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所有人都看得出情况很不妙,这个时候郑鹏还浑然不觉,仗着自己受到皇上的宠信就口无遮拦,什么都敢说,不知道天下最反复无常的就是皇帝吗

    幼稚,天真。

    崔润阳和关心郑鹏的人暗自担心,而太子李瑛、欧阳明等人嘴边都露出不易察觉的冷笑: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承认有私心,那就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到时就是有人想替他开脱也难。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郑鹏身上,郑鹏浑然不觉地说:“私心就是我发现将士们太苦了,我就想他们过得好一些,后顾之忧好一些,士气高涨一些,就把钱分给他们,这事没有征询过兵部的同意,也没得到皇上的允许。”

    李林甫马上质问道:“郑将军,你这是知法犯法,应该罪加一等。”

    郑鹏向李隆基行了一个礼:“皇上,微臣自律不强,在征伐吐蕃时也犯了很多错误,愿辞去征西将军一职,回家闭门反思。”

    话音一落,在场人的面色都变了,兵部尚书王晙皱着眉头说:“李侍郎可能不了解军营,军中的士气需要钱财来提升,正所谓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郑将军以区区不到一万人的代价灭了吐蕃,那些钱财起了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征西军在吐蕃需要安抚盟友、购买粮草、获取情报等等,这些都需要用到钱,据某所知,兵发吐蕃后郑将军从没伸手向兵部、向朝廷要过一文钱,再说郑将军的钱都是用在打仗和奖励部属上,自己没往家里拿过任何钱,要是这样也算是知法犯法,岂不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欧阳明一脸无畏地反驳:“王尚书的话,请恕某不敢苟同,正所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不能打着鼓舞士气的名义知法犯法,要不然置律法于何地”

    崔润阳大声喝道:“荒谬,将在外,军令且有所不受,何况郑将军有自行决断的权利,欧阳御史要是觉带兵打仗这么轻易,何不领一军亲自上阵,为大唐攻城掠地呢”

    就在众人吵吵嚷嚷时,李隆基忍不住了,大声喝道:“肃静!”

    李隆基本来还打着看戏的心态,看看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也看看郑鹏怎么应付,没想到听到郑鹏说引咎辞职、闭门自过的话,当场就坐不住了,这家伙那是什么认罪,分明是乘机撂挑子,嫌做官麻烦,就想着回家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昨天全城巡游,郑鹏中途看到妻室,当场就跟裴光庭以身体不适当假,拉着妻房共乘一辆马车,以他的脾气,干什么一猜就知,李隆基心情好,已经一只眼开一只眼闭,放任他了,没想到郑鹏得寸进尺,连官都不想做,想回家享福。

    明明一句“有皇上的旨意”就能推卸的事,硬是应付得错漏百出,分明就是断自己的仕途,李隆基听得怒从心起。

    李隆基一声令下,在场的人一下子全没了声音,谁都听得出皇上心情不好,没人敢这个时候再逆他的意,争吵的人,包括郑鹏连忙行礼请罪。

    看了看噤右寒蝉的臣子,李隆基的眼神先瞄了一下不动声色的李瑛,又把目光转向李林甫,最后把目光落在郑鹏身上,沉声说道:“朕有旨意给征西将军郑鹏,可以权宜行事,一切都在朕的掌握之中,弹劾一事,无须再提。”

    说罢,李隆基继续说:“若是谁觉得能像郑鹏一样开疆拓土,扬大唐国威,朕也能给予同等便宜行事的权力,尔等都退下。”

    “皇上英明。”出列争辩的大臣在李隆基一锤定音后,没人再敢反驳,各自退回自己的位置。

     




815 忿忿不平的郑鹏
    高力士从金阶上走下来,把圣旨交到郑鹏手里,笑咪咪地说:“候爷,恭喜了。”

    郑鹏回过神,双手接过圣旨,眉开眼笑地说:“有劳高公公,晚些抽个时间小聚一下。”

    “嘿嘿嘿,好,咱家就等着喝候爷的庆功酒。”

    待中裴光庭笑呵呵地说:“恭喜郑将军,贺喜郑将军。”

    “同喜,同喜,裴侍中。”

    裴光庭面带笑容地说:“郑将军,升官又晋爵,喜上加喜,这一顿烧尾宴,可不能省,听说郑将军府上有很多新奇的菜式,老夫可是向往久矣。”

    “对,对,对”一旁眉开眼笑的崔润阳笑着附和:“郑将军新居入伙,早就想好好喝几杯好酒沾些喜庆,可惜你跑到西域执行任务,上次喝不成,这次一定要好好喝几杯。”

    “听说郑将军有极品的花雕酒,想必烧尾宴不能少,某也厚着脸皮,请郑将军务必发一张请柬,要不然某绝不甘休。”

    “好一个冠军候,皇上英明,没有比冠军候更适合郑将军了。”

    “诸位同僚有些过了,朝堂之上提吃喝之事,传出去百姓肯定要笑话。”大群中忽然传来一个浑厚有力的声音。

    一众大臣听到这话,一个个都有些紧张,说话的是李朝隐,他是御史台的御史大夫,那可是谏官的长官,要知这老小子天不怕、地不怕,彪起来连太子舅都敢杀的人,生怕他趁机弹劾,要知朝堂上规矩很多,像行礼不标准、私自交头接耳、偷吃东西等等,都在弹劾的规围,要是弹劾成功,轻则训斥罚俸,重则贬官。

    就当众人想着怎么解释时,李朝隐话音一转,微笑地说:“摆烧尾宴时,请叫让老夫。”

    大臣们没想到李朝隐还有这么风趣的一面,先是惊愕了一下,很快大极殿满是会心的欢笑声。

    郑鹏升官晋爵,不仅是他个人的幸运,也是大唐的福气,灭了吐蕃,在场的官员都非常高兴。

    把吐蕃并入大唐的版图,不仅大唐的领土大幅增加,西进的障碍也扫除,意味着大唐的辉煌还会继续,对臣子来说,大唐好,自己也好。

    灭了大唐后,一下子多了那么大的一块地,意味着有大批的官职空缺,在场的官员一下子多了许多晋升的机会,就算自己轮不上,也许自己家族的人、甚至子孙后代也得益,而这一切,是郑鹏带来的,看着郑鹏,大伙都有种越看越顺眼的感觉。

    等众人笑得差不多的时候,李林甫转过身对郑鹏说:“郑将军,哥奴是对事不对人,看不惯那些人背后非议,特意提出来为将军正名,请郑将军千万不要介意。”

    说话的时候,李林甫躬身行礼,面上带着笑容,眼里透着真诚,特别是那语气显得格外真挚,要不是知道他是口蜜腹剑的“始祖”,郑鹏还差点相信了。

    “不介意,不介意”郑鹏笑容可掬地说:“其实这些事我一直懒得说,相信谣言止于智者,可总有小人背后说是道非,解释清楚也好,李侍郎用苦良心了,以后还有很多需要李待郎请教的地方呢,对了,烧尾宴时,请李侍郎务必光临。”

    这个李林甫,面皮还真厚,刚刚言正词严,好像跟自己誓不两立,看到风头不头,马上又舔着脸来巴结,自己当面讽刺他是议人是非的小人,硬是装着听不明白,不动于色,这份见风使舵的功夫郑鹏真服了。

    连目无王法、营私结党这种杀人不见血的话都敢说,要是真让他得逞,弄不好就跟张孝嵩同一个下场,郑鹏心里暗暗冷笑,别以为说几句好话自己就不记恨做梦!

    现在骂他几句于是无补,郑鹏决定先放在一边:不是喜欢演戏吗,就陪你演一下,到时坑他一次狠的。

    “一定,一定,一定。”李林甫心中大喜,一连说了三个一定。

    皇上对郑鹏,真是宠得没边,不仅不允许郑鹏辞官,连冠军候这种封号也给他,可以看出郑鹏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看到下面说得差不多,李隆基干咳二声,等文武百官都静下来,然后开口道:“众卿家,还有何事要启奏吗”

    一众大臣没人说话,半响,李隆基一挥衣袖:“退朝。”

    终于要退朝了,先是一番礼仪,退出太极殿时,被文武百官围成一圈的郑鹏又得应付众大臣的道贺,作了多



816 最好的年华遇上你
    红雀有些惊讶地说:“姑爷,开挖私盐、黑市互易赚的钱海了去,那么多钱你一点也没留,全分了,还在意皇上给你的那点赏赐吗”

    挖私盐、黑市倒卖,郑鹏赚得盘满钵满,钱财动辄数十万贯计,随便留一点就比皇赏赐得多,别看动辄赏很多,可多是形式,像赏赐黄金万两,实得一万枚铜钱、食邑三千户,可能实食一二百户、赏田万亩,实收三五十亩等等。

    郑鹏振振有词地说:“要不要,是我的事,但给不给,那是关乎我面子的问题。”

    “姑爷,放心吧”红雀很有经验地说:“你在朝堂上受了封赏,小姐肯定也会受到封赏,回去等好消息就是。”

    说话间,两人已经回到新宅。

    刚下马车,只见门口围了一大群人,绿姝、林薰儿、郑万、郑里围着一个太监说着什么,郑鹏吃惊地发现,小妹郑冰、妹夫郭子珪也在人群中,看清楚一点,来的太监也是老熟人,内侍省的二把手孙仲常。

    孙仲常看到郑鹏,马上笑着走过来恭维道:“恭喜郑将军,贺喜冠军候。”

    不愧是宫里的人,消息真灵通,郑鹏早上出门就作好了准备,随手掏出一把铜钱塞到孙仲常手里:“有劳孙公公。”

    看到郑鹏抓一把铜钱给自己,孙仲常有点哭笑不得,换作其它人,绝对是把铜钱一撒,一走了之,可郑鹏是朝中新贵,跟高力士的关系又那么好,也不敢给郑鹏面色,当他有些失落接过铜钱时,明显感到手里一沉,仔细一看,马上喜上眉梢:哪是什么铜钱,分明就是一枚枚看起来像铜钱的小金饼,掂一下,少说也有十两。

    “谢将军厚赏,咱家还有事,就不叨拢了,郑将军,请留步。”

    “张公公,慢行。”

    刚送走张仲常,小香就跑过来,眉飞色舞地说:“少爷,少爷,夫人被封为郡君,薰儿姐也被封县君,还有一大堆赏赐呢,对了,听说还有一队宣旨的往元城去了,老郎君和老夫人也有封号和赏赐呢。”

    速度这么快这时间拿捏得很好,还没回到家,补偿就来了,让自己连抱怨的时间也没有,还不耽搁宣旨的孙仲常多拿一份赏钱。

    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离不开贤内助的支持,也就是有贤内助的支持,男人才能专心事业,成功也有贤内助的一半,朝廷也深知这个道理,封赏有功之臣时,也会给功臣的家眷奖赏,小有金银财宝、绸缎等,大有田地、封号等,郑鹏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家眷也跟着受益。

    绿姝和家里的父母受封赏,在郑鹏的意料之内,没想到连绿姝也受封为五品县君,一连册封二人,很罕见,也看得出李隆基的确很看重自己。

    都不用问,看林薰儿笑不拢嘴、走路都有点飘的样子,就知她内心有多高兴了。

    “夫君,你终于回来了,累了吧。”绿姝看到郑鹏,眼里满是柔情。

    林薰儿小心替郑鹏拂去身上的雪末,有些羞涩地说:“少爷,饭菜都做好,堂少爷和堂小姐也来了,一会一起吃饭,新宅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郑鹏轻轻拍拍林薰儿的香肩,柔声地说:“薰儿,本想趁着入伙,顺便给你一个隆重的婚礼,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奉命离京,以至一直没能给你一个正式的名份,皇恩浩荡,正式册封你为县君,以后跟绿姝一样,人前叫我夫君吧。”

    说罢,郑鹏转过头,霸气地说:“所有人听着,薰儿以后就是二夫人,对二夫人不尊重,就是对我不尊重。”

    郑冰反应最快,马上拉着郭子珪上前行了一个礼,微笑地说:“二嫂好。”

    “好,好,小姐...不,小冰,都是自己人,郭公子也请起。”林薰儿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二嫂好。”

    “见过二夫人。”

    “恭喜二夫人,贺喜二夫人。”

    郑万、郑里还有一众下人也纷纷向上行礼,喜得林薰儿连连笑着应着,可是往身上一摸,顿时有些尴尬起来。

    皇上册封,郑鹏也当众给了自己一个名份,简直就是天大的大喜事,自家人要给改口费,家里的下人也要给赏钱,可今天没打算出街,身上没带钱,一时手里没有拿得出手的东



817 喜事连连
    郭子珪的话一下子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大伙都把目光放在郑鹏手上的圣旨上,一双双眼睛都闪着光芒。

    绿姝和林薰儿妻凭夫贵都获得那么多的奖赏,作为正主,郑鹏获得的赏赐肯定更丰厚。

    郑鹏把对郑万说:“三弟,你来读一下。”

    郑万有些受宠若惊,先是拿出手帕把一双手擦了又擦,诚惶诚恐地接过圣旨,小心翼翼摊开,这才大声读起来,当读到郑鹏封云麾将军、封冠军候时,现场一片欢呼声起,众人看郑鹏的眼神都不同了。

    “皇恩浩荡啊,光是冠军候这个封号,夫君就能青史留名。”绿姝双眼放光地说。

    环境能改变人,绿姝的见识今非昔比,知道冠军候这个封号的份量,当场就为郑鹏骄傲起来。

    想当初崔玉芳对自己冷嘲热讽,说自己找了一个没前途、粗鄙的寒门子弟,现在郑鹏名满天下,功成名就,自己也妇凭夫贵成郡君,而嫁入名门的崔玉芳的丈夫不过是区区一名县尉,别说想成为诰命夫人,就是成为县令夫人还得看运气。

    可惜现在崔玉芳不在这里,要不然她的脸色肯定很难看,对了,听大父说,为了博陵崔氏的团结,一度停了的外嫁女集体省亲会近期重新举行,那可是博陵崔氏所有外嫁女最重大、最看重的事,到时一个个盛妆打扮、带着丈夫和儿子回到娘家看望,跟亲人团聚,到时自己穿着凤冠霞帔出现在她面前,不知她有什么表情。

    想想也觉得解气。

    “恭喜大哥拜将封候。”

    “大哥,小妹祝你前程似锦,青云直上。”

    “恭喜大舅兄升官晋爵,还请大舅兄日后多多提携。”

    “恭喜少爷、贺喜少爷。”

    众人纷纷上前祝贺,郑鹏一高兴,让下人们到帐房再多领十贯赏钱,一时间欢呼声四起。

    就在众人欢呼的时候,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大约一岁多的孩子跑出来,边走边叫道:“夫人,小郎君醒了。”

    孩子谁的

    还没来得问,只见小妹郑冰一个箭步冲上去,熟练从妇人手里接过来,用一只手指轻轻碰了一个婴儿的唇边,看到孩子的嘴动了,一边往里面走一边说:“虎儿饿了,娘马上给你喂奶去。”

    郭子珪看到,从仆人手里拿过一把油伞,替娘俩遮挡风雪,十足一个暧男。

    郑鹏楞了一下,有些意外地说:“出门一趟,又当舅舅啦。”

    跟自己作对的郑程被关在家里,被他的“母夜叉”管得死死的,孩子都有了二个,可惜二个都是女儿,这些都是绿姝在信中说的,当然,做为大伯娘,绿姝都给孩子送上厚礼。

    绿姝有些幽怨地瞄了郑鹏一眼,柔声地说:“夫君出一趟就是七年,够久的了。”

    自己成亲在先,小姑子郑冰嫁人在后,现在郑冰都抱上儿子了,而自己成亲这么多年还是一动动静也没有,现在绿姝都不敢面对郑家的亲戚了,心中对郑鹏也有些幽怨。

    种子都不下,哪能为郑家添丁继延香火呢。
1...408409410411412...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