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不用说,肯定是那些臣子看到郑鹏得宠,又立下大功,有心拉拢,最重要的是,郑鹏虽说成了亲,可几年过去,连子嗣还没有,说不定运气好,来个母凭子贵可以上位呢。
跟众人谈论了一会,郑鹏心里只想说一句物是人非。
811 不和谐的声音
一番必不可少的君臣礼仪后,朝会开始正式开始。
大唐分为十道三百六十州,幅员辽阔,每天都发生很多事,随着高力士一声“诸位臣工可以启奏了”后,大臣们纷纷出列上奏,现在是岁末,事情很多,三省六部都要做总结,还要讨论祭祀、赦免等事情,也有提议某些官员的任免,一件接着一件,郑鹏听得都快要打瞌睡。
“王尚书”郑鹏突然压低声对前面的兵部尚书王晙说:“朝会要持继多久”
不知不觉大半时辰过去,可那些大臣好像没完没了,刚才为了户部一个侍郎的空缺,户部尚书裴耀卿和太府卿杨崇礼争得面红耳赤,袖子挽起,连“田舍奴”这种骂人的话也在朝堂上飚了出来,最后还是李隆基一句“押后再议”压了下去。
朝会的长短没有规定,早散的话官员还可以回家补个回笼觉,要是开得久,御膳房会给文武百官准备“廊下食”,郑鹏可不想在这么冷的天在廊下进食。
郑鹏打算中午去看望一下郑万和郑里二个堂弟,听绿姝说小白同志混得一般般,郑鹏那么久没看他,想看看这位未来的诗仙过得怎么样,王三在信中说,希望尽快跟自己见面,郑鹏也想看看他有多大长进。
对了,出门时绿姝说天亮了就去找兰朵,也不知谈得怎么样,现在郑鹏有种身在朝堂,心思早飞了出去的感觉。
王晙以为郑鹏急着要封赏,压低声音说:“岁末事情特别多,朝会就是开到响午也不奇怪,不过郑将军可以安心,大伙都知这次朝会的主题是对征西军论功行赏,他们也会识趣地把不重要的事押后,刚才陛下阻止户部尚书裴耀卿和太府卿杨崇礼争辩,也透着这个意思,等着升官晋爵吧,摆庆功宴不要忘了给老夫送张请帖就行。”
克服吐蕃诅咒,捣弄出火器这种逆天武器,以区区一万人灭了跟大唐纠缠一百多年的吐蕃,这份功劳太大了,就是皇上把兵部尚书这个职位赐给郑鹏,王睃也不会感到意外。
误会了自己的意思,郑鹏也不好解释,只能对王睃表示不会。
王睃说得没错,朝会又进行了二刻钟,终于,没有大臣再次站出,他们识趣地等着李隆基提出今天的主题。
高力士看到没有大臣再出列启奏,在李隆基的示意下,再次站出来大声说:“诸位臣工,还有事要启奏吗”
在场的文武大臣大多笑而不语,等着最后一个议题,也是一个值得大唐朝野兴奋的议题。
王睃回过头,对郑鹏找了一个眼色,郑鹏知道该自己上场,微微一点头,出列行礼后大声地说:“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准!郑爱卿站起来说话。”李隆基简单直接地说。
郑鹏谢过后站起来,大声地说:“吐蕃屡犯大唐边境,在大唐境内犯罪累累,手段之残忍,影响之深重,罄竹难书,末将奉旨秘密训练新军讨伐吐蕃,大佑大唐,也托皇上的福,微臣幸不辱皇上所托、大唐百姓所望,率征西军把吐蕃不服大唐的势力尽数扫除,让吐蕃这片蛮荒之地再次沐浴皇恩,罪首赤德祖赞畏罪自尽,吐蕃新王拉拨布及其家眷随微臣入唐请罪,现在就在殿外守候,请皇上明断。”
大唐是礼仪之邦,有些事就是尘埃落定,也要一个好的结局,这是出自对大唐形象的维护。
台词还没到长安时,礼部和兵部的人就给郑鹏准备好,郑鹏只需按部就班就行,至于吐蕃新王,那是为了让拉拨布的投隆变得更有意义,兵部和礼部合计出来。
拨拉布出自吐蕃皇族,也是王族现在唯一的成年的男人,由他暂代吐蕃新王最合适不过。
没人有意见,胜王败寇,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好,很好!”李隆基大声地说:“宣。”
高力士马上扯着嗓子大声喊道:“皇上有旨,宣吐蕃新王拉拨布上朝晋见!”
“皇上有旨,宣吐蕃新王拉拨布上朝晋见!”
“皇上有旨,宣吐蕃新王拉拨布上朝晋见!”
声音像接力地传出去,很快,重新梳洗过、穿上吐蕃传统服饰的拉拨布有些诚惶诚恐地带着一名随从进来,进来的时候,很紧张地打量着朝中的官员,还偷偷瞄了坐在最上面的李隆基一眼,不过只是匆匆瞄一下就把视线转移,生怕自己受到
812 李林甫的选择
李隆基剑眉一扬,看了看没什么表情地郑鹏,然后沉声地说:“欧阳卿家,你要弹劾什么”
早不说,晚不说,就要封赏时跑出来弹劾,跟自己唱反调,李隆基高兴才怪。
欧阳明面无表情地说:“皇上,微臣弹劾征西将军郑鹏十大罪状。”
“郑鹏在军营时,经常迟到早退,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犯了慢军之罪,此是罪一;”
“郑鹏外出为将,身为将领还把家中婢女以贴身侍卫的方式瞒天过海带入军营,扰乱军心,此是罪二;”
“郑鹏在军中任人唯亲,令很多有才华的将士不能出头,此是罪三;”
“郑鹏在小勃律练军时,与小勃律的官员关系过密,还暗中收受小勃律官员的好处,此是罪四;”
“郑鹏训练西门四军时,鼓励士兵相互攻击,练兵本是好事,郑鹏作为主将没有把握好度,以至西门四军在五年内死亡五十八人,皇上,诸位同僚,请了解清楚,这五十八人不是死在沙场,也非死在剿匪,而是死在训练场,有草菅人命之嫌,此是罪五;”
“郑鹏在小勃律练兵之时,私挖盐矿,把挖到的私盐暗中勾结同伙,暗中售卖,大发其财,贩卖私盐的钱财偷偷与部下分掉,并没有纳入国库,明显的损公肥私,此是罪六;”
“郑鹏多次利用朝廷运送供给车辆贩运私盐,公器私用,此是罪七;”
“大唐与吐蕃交战之际,郑鹏无视朝廷禁令,派部下携带大量违禁品到黑市高价出售给吐蕃的商人,大发横财,此是罪八;”
“出征吐蕃时,郑鹏命令部下大开杀戒,经常实施屠村、屠部落,即使男女老幼也不能幸免,杀戮过多,有伤天和,有损大唐的声望,此是罪九;”
“郑鹏任人唯亲,还经常用小恩小惠收买、拉拢部下,以至征西军很多将士只知郑鹏,不知朝廷,而郑鹏跟葛逻禄首领库罗、突骑施郡主兰朵交往过密,有在西域称霸、裂土为王的嫌疑,此是罪十。”
欧阳明一口气说了郑鹏的十条大罪,原来气氛良好的朝会,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不少人脸上出现了凝重的神色。
稍稍喘息一下,欧阳明马上补充道:“皇上,这些都是郑鹏犯事的罪证,请皇上查阅。”
说话间,欧阳明从袖中拿出一叠厚厚的卷宗,高力士犹豫一下,还是接过这些卷宗,小心翼翼放在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打开一看,只见卷宗里详细记录郑鹏种种犯法的记录,包括口供、交易记录、收据等等,准备得还挺齐全。
卷宗很厚,足足有上百页之多,有些记录还详细几时几刻交易,李隆基一目十行,粗略看了一小部分,然后不动声色地合上卷宗。
合上卷宗后,李隆基不说话,也不表态,兵部尚书王晙忍不住站出来大声说道:“皇上,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郑将军手里的人马还不到一万,要征伐吐蕃肯定有难道,正所谓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请皇上三思。”
奉命回命述职的西域监军御史像白痴一样看了欧阳明一眼,本想出列替郑鹏辩护,看了看沉默不语的郑鹏,再看看迟迟没表达的李隆基,最后还是选择按兵不动。
“郑将军以少胜多,打败吐蕃,扬大唐国威军威,微臣也敬佩他的本事”另一名叫叶若楠的御史站出来,一脸严肃地说:“功是功,过是过,两者不能混淆,皇上,微臣也想弹劾郑将军身为朝廷命官,其身不正,其行不端,请皇上严惩。”
一下子列出郑鹏的十大罪状,随便一条坐实,郑鹏都没有好果子吃,看到郑鹏现在还不动声色,跟欧阳明穿同一条裤子的叶若楠也站出来弹劾郑鹏。
“皇上,郑鹏身为征西将军,暗地里化身为低贱的商贾,有辱朝廷命官的体面。”
“郑鹏利用征西将军这个身份的便利,跟突骑施勾搭为jian,暗中输送利益,请皇上明察。”
“征西将军郑鹏生活作风不检,在朝野影响极大,有损为官者的清名。”
“微臣收到举报,郑鹏跟西域大总管黄洋狼狈为奸,大肆安排征西军士将士在西域担任官职,形迹可疑。”
欧阳明的弹劾只是一个序幕,好像吹起战斗的信号,很快有七个大臣出列,一致弹劾郑鹏。
七个大臣,其中一名是领侍御史,二名御史,一名待郎
813 穷追猛打
李隆基面上露出吃惊的神色,他没想到李林甫突然站出来,回过神,点头表示同意:“允!”
李林甫连忙谢恩,然后扭过头对郑鹏说:“先恭喜郑将军凯旋而归,立下赫赫战功。”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是作为臣子应该做的。”郑鹏不卑不亢地说。
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弹劾自己,郑鹏就是用屁股想,也知是有人要整自己,李林甫这个时候冒出来,十有没什么好事,再说二世为人,李林甫是什么货色,早就心中有数。
自己还没出手对付他,他却先跳出来,行啊,玩玩呗。
“郑将军真是谦虚”李林甫再赞了一句,然后一脸正色地说:“朝野对郑将军有不少非议,也可以说是误解,某相信郑将军的人品,但有些事还是说清楚好一点,想问郑鹏军几个问题,郑将军不会介意吧”
“不会,李待郎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不过,我不保证一定全回答,例如一些关系重大机密的事,没有经得兵部和皇上同意,不能随意泄露。”
“这个当然”李林甫应了一声,很快一脸严肃地说:“有很多将士反应,郑将军在西域和小勃律其间,迟到早退、在军中饮酒作乐,这些事是否属实?”
话音一落,朝堂一片寂静,不少人看着李林甫的神色都变了。
前面说得那么客气,还以为他要替郑鹏“洗地”,没想到一开口就是兴师问罪,抢了御史台的工作。
官场上讲求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像弹劾人的脏活都是御史台的那些人做,李林甫跳出来,硬是抢了欧阳明的活,跟郑鹏得有多大的仇啊。
站在前列的韩休和裴光庭相互对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一旁的太子李瑛。
郑府与太子府的事,早就不是秘密,事后太子府多番补救,可郑府一直跟它保持距离,据说李瑛多次拉拢郑鹏都被拒绝,这次郑鹏被弹劾,是太子不想郑鹏上位还是刻意在立威
李瑛站在最前列,只见他跟往常一样,眼观鼻、鼻观心,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在朝堂上,李瑛很少表态,李隆基说什么他就应什么,除非李隆基点名让他发表意见,要不然他一直选择沉默。
就当所有人以为郑鹏会坚决否认时,没想到郑鹏出人意料地开口应道:“属实,当然属实。”
话音一落,现场一片哗然,一众大臣没想到郑鹏承认得这么干脆。
李林甫对郑鹏的回答好像早有准备一样,闻言继续问道:“郑将军真是坦率,想必携带女眷进军营、任人唯亲、偷挖私盐诸如种种的事,也是属实,原因是通过种种事迹麻痹吐蕃人,可对”
“对,李待郎真是聪明,一猜就猜猜中。”郑鹏赞扬道。
“那郑将军真是煞费苦心了,某现在想问一下,郑将军在黑市贸易、私盐贩卖中重用突骑施一族,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不是郑将军跟突骑施郡主关系殊殊,借花敬佛呢”李林甫质问道。
郑鹏应答得那么轻松,李林甫知道郑鹏有自行决断的权力,一句麻痹敌人,轻易就可以把那些罪名全部洗掉,要想突破,最好就是从男女关系而产生的利益输送这方面突破。
要知郑鹏跟兰朵的关系,几年前就传有传闻,毕竟兰朵是一个没有出嫁的郡主,放着以驿馆不住,孤单一人住人郑家,郑鹏在西域和小勃律时,跟突骑施走得更加密切,别的不说,光是突骑施取得独家贩卖私盐这一项,就赚得盘满钵满,突骑施靠这些利益,差不多恢复到被葛逻禄袭击前的全盛时期。
这一点,大唐不愿看到,李隆基也不愿看到。
打蛇打七寸,而兰朵,就是郑鹏的“七寸”。
郑鹏一脸从容地说:“西门四军训练时的,察觉到不时有吐蕃的密探出现,为了麻痹他们,只好塑造一个贪财好色的形象,让他们放松警惕,贩卖私盐本是一件危险的事,就算打过招呼,官府一只眼开一只眼闭,还是会有人挺而为险袭击运输私盐的队伍,给他们分红多一些也在情理之中,算不上利益输送。”
“是吗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选突骑施的人呢还是让他们独家经营。”李林甫穷追不舍道。
“听说李待郎家的管家,是家里的家生奴,为什么选择家生奴做管家呢”
李林甫楞了一下,很快回道:“家生奴,知根知底,也算是知人善任。”
“这就对了”郑鹏眨眨眼说:“我也是知人善任,突骑施虽说不是最佳的合作伙伴,但在当时来说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请郑将军解释一下,挖取私盐所取得利钱呢,可有上交国库”
郑鹏很干脆地说:“没了,都用完了。”
“用完了”李林甫把声音提高了八度:“据说挖私盐所得的利润超过千万贯,就算花费一些,怎么也要剩下大部分上交国库吧。”
“此事已上禀皇上,由于当中涉及很多机密,就不跟李侍郎交待了。”
李林甫的老脸抽了抽,他听出郑鹏话里有嘲讽的意思,不过脸皮都撕破了,也没必要再留有余地,闻言继续质问道:“郑将军,你暗中组织商队参与黑市贸易,向吐蕃输送了大批违禁品,还借此大发横财,可有此事”
“有,
814 皇恩浩荡
,
不否认有利益输送,分了大笔利益给部下,还承认有私心,郑鹏的话音一落,崔润阳面色一变,有些恨铁不成铁地看了郑鹏一眼。
天啊,这是在朝堂,还是在政敌恶意攻击的情况下承认,以为这是小孩子过家家吗就算说的是实话,说出来也没人赞你诚实,就是傻的也知打死也不要承认,这不是傻,是疯了。
要不是顾忌在朝堂,崔润阳还真想以长辈的名义赏郑鹏一个嘴巴。
欧阳明率先发难,多名官员争相弹劾,分明是有组织地攻击,这么多人中,最引人注意就是李林甫,除了他的官职相对高外,还是出自李唐宗室,连李唐宗室的人都发声,是出自皇上的授意
要真是这样,磨还没卸就要杀驴,太急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