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郑鹏坐下后,左右打量了一下,很快说道:“想不到,蒲州有这么多看戏。”
“少爷有怕不知,陈家班以前没什么人捧场,就是玉儿来了,捧场的客人越来越多,就像这张桌子,刚开始一百五十文也没人坐,玉儿一来,涨到了六百文,听说晚些还要涨呢。”安禄山有些骄傲地说。
好像人气旺,跟他有关系一样。
郑鹏点点头,不再说话,这时安禄山嫌茶水不够好,让茶博士换好的,又多置了不少瓜果等物。
等侍的时候,郑鹏悠然自得地口着茶、吃着果脯,安禄山则是有些心不在蔫,不时打量着戏台,脖子伸得长长的,就像一个猪哥一般。
大约等了一刻钟,一阵锣鼓声起,小剧场正式开始表演。
郑鹏看了一下,还不错,九张桌子坐了六桌,后面的凳子差不多坐满了,少说了上百人,算是很热闹,算是起光是卖位置大约有三贯钱的收入,像茶水、瓜果这里可以赚一笔,再加上打赏,要是运气好,一场下来能有七八贯的收入,一天二场就有十多贯,很不错了。
当然,也得每场都有这样的人气。
台上先是弹奏,然后两个女的表演舞蹈,郑鹏都不用问,安禄山就主动解释杨玉儿还没有出场,这些都是前戏。
郑鹏前面还有一点兴致,只看一会就有些无聊,主要是在左教坊侍过,无论是奏乐、人员还是表演,都是顶尖的,这个陈家班的表演太一般,和左教坊排演的节目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表演了二个节目,当一个大约四十、有些人老珠黄的女人抱着一把琵琶出来时,后面的观众有些坐不住了,纷纷喊道:
“换人,换人,我们要看玉儿姑娘。”
“就是,小老买这票,就是冲着杨玉儿来的。”
“让玉儿跳舞,快。”
“不听了,我们要看玉儿跳舞。”
下面的观众大声地叫着,一名老倌上到台上,一边给众人作拱一边赔罪:“诸位客官稍安勿燥,玉儿姑娘很快就会表演,还请多等一会。”
坐在最前面的安禄山站起来,拿出一个沉重的袋子,抓起铜钱就往戏台上撒,一边撒一边霸气十足地说:“换玉儿。”
安禄山人胖,手也大,铜钱一抓一大把,撒在戏台上叮叮当当,很快把一大袋铜钱全撤在戏台上,少说也有近二千枚,看到安禄山这般豪气,众人纷纷往戏台上扔铜钱,像下铜钱雨般,很快戏台上、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铜钱。
“少爷,玉儿是跟陈家班签了契约,表演得多就拿出得多,这些戏班就是这样,让不要钱的多表演,吊我们的胃口,不赏点钱,也不知玉儿什么时候能出,只有把他们喂一喂。”
“呵呵,人之常情。”郑鹏倒也看得开。
郑鹏也做过小人物,受过冷眼,也为一枚铜钱欢呼雀跃过,这些小戏班生存不易,有机会自然多赚点钱。
钱到位,一切都好办,台上的老倌看到这么多赏钱,那张老脸笑得像朵花,爽快地说:“诸位这么热情,得咧,上玉儿。”
一声上玉儿,现场掌声如雷,安禄山更是站了起来,一边拍掌一边大声叫好。
郑鹏也被现场的气氛带动,有意识地坐正身子,盯着台上。
不知为什么,一想到自己有机会看到传说中的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内心就有点小激动。
在一阵锣鼓声中,一名盛妆打扮的年轻女子款款而来,当郑鹏看清这名女子时,眼珠子一下子瞪得大大的......
976 见面不如闻名
舞台上的杨玉儿,身高大约是一米六出头,鹅蛋脸,身材丰腴,说不出哪里好看,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好看,最大亮点就是那双眼睛,妩媚、有神,闪着光芒又含蓄,??和她对视的时候,心中有种熟悉朋友相见的情绪论,特别是杨玉儿嫣然一笑时,更是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杨玉儿是花旦,她很会来事,一出场,首先坐在前面的贵客示好,前面的贵客才是打赏的大户,打赏对她来说很重要。
不会吧,这就是杨玉儿?
郑鹏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安胖子,这个就像你说的那个出身官宦之家的杨玉儿?”
能成为四大美人,怎么也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才对,像颜值、身材、气质修养也要到位才对,台上那个姿色只能说中上的女人会是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杨玉环?
郑鹏感到,不是安禄山给自己开玩笑,就是历史跟自己开一个玩笑。
安禄山那胖脑袋好像鸡啄米一样点:“没错,她就是杨玉儿,啧啧,太漂亮了,美得就像天上的仙子,若不是家道中落,小的也不能在这里看到她。”
什么赏美观?台上的杨玉儿,漂亮说得上,离仙子还有很大的距离吧。
就在郑鹏怀疑是自己的审美观有问题,还是古人的审美观独特时,台上的杨玉儿随着锣鼓声,开始翩翩起舞。
这是...看到杨玉儿跳舞,郑鹏把到嘴边质疑的话都吞了回去,眼睛也瞪得大大,脸上满是惊讶地之色。
据说杜甫在三岁多的时候,有幸看过一次公孙大娘舞剑,给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写出一首流传千古的《观公娘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诗,诗中把公孙大娘舞剑时英姿栩栩如生的描绘于纸上,其中有几句郑鹏记得很清楚: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此刻,场上的杨玉儿也给郑鹏同一个印象,没有跳舞的杨玉儿跟开始跳舞的杨玉儿,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没跳舞的杨玉儿,感觉只是一个中上之姿的女子,普普通通,一点也不出众,一旦跳舞,她全身的细胞都被激发、好像脱胎换骨了一样,用洛神赋里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形容,就像一只在花丛中上下翻飞的花蝴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有独特的美感。
此刻,杨玉儿就是为舞台而生的王者,迷惑众生的精灵,灿若夏花。
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就是郑鹏,也有一瞬间被吸引了。
有一种说法,李隆基在武惠妃死后,郁郁寡欢,就有好事者向李隆基进言,说杨玉擅长舞蹈,可召进宫献舞解闷,这才有了名传千古的杨贵妃,郑鹏看到这里,一直不解,寿王李瑁是李隆基的儿子,妻子杨玉也是李隆基的儿媳妇,其他皇子还好说,寿王可是武惠妃的儿子,当时武惠妃还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李瑁娶妻肯定会带去给李隆基过目,要是真的那么漂亮,大可在没成亲时横刀夺爱,没必要等成亲几年后,冒着遗臭万年的“扒灰”罪名去抢儿媳妇。
现在看来,可能是安静时的杨玉儿吸引不了李隆基,而跳舞时光芒四射的杨玉儿征服了李隆基。
还有一种说话武惠妃死后,李隆基性情大变,审美观变了,史书记载有一次李隆基途经杭州行宫,当地官员为了讨好李隆基,精心挑选了六个绝色美女,本想请高力士先过过眼,可高力士没空,最后李隆基一个都没看上,等李隆基回长安再经过行宫时,提前请高力士把关,由高力士亲自选了六名美女,其有有几名都是落选的美女,没想到李隆基很高兴全留下,后来还派人把她们带回了宫,从中也看出李隆基的审美观与很多人不同。
至于后来那么多诗词歌赋赞美杨贵妃,这也好理解,那些官员文人,为了讨好李隆基,有什么事做不出来;而杨贵妃住在深宫中,很多人一辈子也见不上一面,都是道听途说再加上自己想像,然后一个劲往好的方向写,于是越传越玄乎,越传名气越大......
就在郑鹏回忆杨玉儿的前世今生时,现场爆发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喝采声:
“跳得真好,好像仙子一样。”
“是啊,某看得眼睛都舍不得眨。”
“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你们看,杨玉儿只是用脚尖就能站起来,马踏飞燕不过是这样。”
“去年上元节,在长安城看到教坊的舞伎跳舞,当时觉得她们跳得很好,可跟玉儿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要是玉儿肯定某走,回头就给家里那婆娘写休书。”
众人议论纷纷,一面倒地叫好,看到台上的杨玉儿正在踮起脚尖在快速地原地转圈时,很多人更是激动得大声叫起好来。
气氛非常热烈。
“少爷,少爷”安禄山有些委屈地轻轻拉着郑鹏的衣袖,有些焦急又有些懊悔地叫着。
从杨玉儿出场到现在,安禄山注意到郑鹏的视线就没有移开过,心情大急,也顾不得尊卑,连忙分散郑鹏的注意力。
在安禄山眼中,郑鹏肯出面说这门亲事,不难;要是郑鹏把杨玉儿纳进门做小妾,更容易,要是少爷也相中杨玉儿,那不是竞争的关系,因为自己根本不能与少爷相提并论,无身是出身、相貌、地位还是名气都是绝对碾压,想必杨玉儿也会毫不犹豫选择自家少爷。
本想找个帮手,没想到找了一个无法打破的对手,安禄山后悔得都恨不得抽自己二个大耳光。
郑鹏这才回过神,有些不太自然地问道:“嗯,有事?”
“少爷,你该不会相中玉儿吧?”安禄山有些忐忑不安地问道。
想那么多都没用,要是不问明白,回去肯定吃不香睡不好,还不如早些问个明白。
“杨玉儿?”郑鹏看着安禄山一脸紧张的样子,哈哈一笑,拍拍安禄山的肩膀说:“想什么呢,刚才就是看看,这个杨玉儿哪里好,把你迷成这样,安胖子,你把心放到肚子里,这个杨玉儿,不是我的菜。”
听到安禄山喜欢的人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杨玉环时,郑鹏心里还真有点小心思,要是真的美艳不可方物,吃相难看点也不要委屈自己,弄个金屋藏娇,让传说中的四大美人侍候自己,可一看到真人,巨大的落差让心里幻想破灭。
要是杨玉儿没有成过亲;
要是杨玉儿再高挑一点;
要是杨玉儿身材再好一点,说不定自己还有心思,现在嘛,当个观众欣赏一下就行。
977 再见范夫人
“好!”
“跳得真好,杨玉儿越跳越有味道了。”
“天上的仙子跳舞,也不过如此,不枉某赶了五十多里路来捧场。”
众人一边叫好,一边往戏台上扔钱,一时间戏台上下了“铜钱雨”,郑鹏看到,安禄山打开一个大袋子,眉头也皱不一下,大把大把往台上撒钱,那豪气的举动,引得台上的杨玉儿多次对他展眉欢笑。
郑鹏想起白居易的诗: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杨玉儿不仅跳得好,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说来就来,体力还非常惊人,在台上单人跳、双人跳和多人跳,足足跳了半个时辰还是活力十足,直到闭幕才退到后台休息,当她走的时候,戏台上铺了一层黄澄澄的铜钱,眼尖的郑鹏还看到有银豆子。
散场后,安禄山眼巴巴地想去后台探望杨玉儿,可得到依然是拒绝,只有恋恋不舍地离开。
“少爷,怎么样,小的眼光不错吧。”一出小剧场,安禄山马上焦急地问道。
“不错,虽说不是良人,但是良配。”
一向很顺从郑鹏的安禄山摇摇头说:“少爷,小的眼中,玉儿既是良人,也是良配。”
“哦,动了真心?”
“是的”安禄山一脸认真地说:“小的知道中原人喜欢黄花闺女,但小的族里对这些看得并不重,最重要是找一个喜欢的、合适的女子,从第一眼看到玉儿,就被她深深吸引,若是能把玉儿娶进家门,她将会成为小的唯一的妻子。”
少数民族对男女的事看得很开,就是安禄山的母亲离了,还带着安禄山再嫁,安禄山对小寡妇杨玉儿还真没成见。
顿了一下,安禄山有些惭愧地说:“小的也知自己的相貌并不出众,能娶到像玉儿这样标致的美人,简直就是三生有幸,不敢再有别的奢望。”
郑鹏暗暗点点头,看得出,安禄山被杨玉儿迷得不行,在杨玉儿跳舞时郑鹏特意看了安禄山,他看着杨玉儿时,眼里发着光,紧盯着不放,杨玉儿舞到哪里,他的眼珠子就跟在哪里,好像一会儿也舍不得离开。
要是历史没出现蝴蝶效应,还是按原来的轨迹,杨玉儿会成为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而安禄山也会实现小人物的逆袭,成为拥兵自重的节使度,安禄山和杨玉环之间最有名的就是“安禄山之爪”,趁没人注意时轻薄了杨贵妃,还在胸前留下痕印,杨贵妃怕事情败露,对大唐和对自己都不好,灵机一机发明了胸衣。
然而,二人并没有在皇宫中相遇,反而在蒲州一个小剧场见上面,是二人前世有没完了情,还是冥冥中自有主宰?
有点想不明白,郑鹏干脆不想了,径直开口说:“走吧。”
“走?少爷,是先找地用饭,还是回去?”安禄山连忙问道。
“不是说要本少爷替你请冰人吗?”郑鹏没好气地说:“都到这里了,顺便把这件事办了,难不成还要跑第二趟?我可没那么多闲功夫。”
安禄山眼前一亮,连忙说道:“是,是,是,少爷说得对,范先生的宅子就在西城,少爷这边请。”
真是有效率,刚答应,转头就去落实,安禄山喜出望外,哪有不同意之理,马上在前面带路。
都不用郑鹏准备,安禄山在路上就主动置办了见面礼和拜贴。
大约二刻钟后,安禄山带郑鹏来到一幢二进二出、有些破旧的宅子前,郑鹏和红雀在一旁等着,安禄山自顾去敲门。
敲了几下,那扇门漆剥落的大门“咯吱”一声打开,从里面探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脑袋,正是范家的老忠奴范管家。
范管家看到是安禄山,随即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地说:“怎么又是你?请便吧,郎君说得很明白,不会见你的,死心吧。??”
被人轻视,安禄山也不气,好像习惯了一样,笑嘻嘻地说:“都说过门是客,范管家这样做,不是待客之道哦。”
“客也分为贵客和恶客,对贵客自然要笑脸相迎,至于恶客,范宅不欢迎,请便。”
说话间,范管家就想关门,安禄山一看急了,连忙说道:“管家,通融一下,事成之后,必有厚报。”
说到这里,范管家有些郁闷说:“你这胡人,好生无礼,郎君说是不见,那肯定不见,再纠缠也是于事无补,若然再打扰,小老可就要报官,小心吃官司。”
安禄山笑嘻嘻拿出一份拜帖:“范管家,请把这份拜贴交给范先生,相信范先生看了,肯定会改变主意,只要把这份帖送到范先生手上,要是先生说不见,小的以后绝不打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