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在一旁打下手的绿姝听到这些话,有些崇拜地看着自家少爷,嘴角露出一丝骄傲的微笑:自家少爷,就不是普通人。

    不到二刻钟,听读完信,又拿着一封回好的信,老者留下鸡蛋和馒头,再三道谢后心满意足地走了,到城里,读信加上回信,润笔费至少要十文钱,而馒头和鸡蛋加起来最多值三文钱。

    老者一走,郑鹏马上拿起馒头一分为二,把一半往嘴里塞,另一半递给一旁的绿姝。

    这次说什么也不能漏下她了。

    绿姝呆了一下,没想到自家少爷这么饿还分自己一半,回过神忙说:少爷,你先吃,绿姝还不饿。

    让你拿就拿,罗嗦什么郑鹏有些不大高兴地说:不吃饱,哪有力气替本少爷吆喝?

    郑鹏话里有责备的语气,可绿姝却能感受到当中的那份关爱,欢天喜地接过有半块馒头,感激地瞄了郑鹏一眼,然后一脸幸福地吃下去。

    馒头不大,几口就吃完了,吃完看着吹着口哨整理纸张的郑鹏,绿姝好看的嘴角微微向上翘:少爷就是笨,骂人一点也不凶,他自己不知道,虎着脸的时候有点可爱。

    正在想入神的时候,突然传来郑鹏的声音:绿姝,还楞着干什么,继续吆喝找客人啊,我们还没有脱贫呢。

    是,是,少爷。绿姝应了一声,然后劲头十足地叫起来。

    第一桩生意做成,很快就迎来第二桩生意,这次是一个姓黄的老伯。

    小郎君好,小老想让小郎君费费心,替我家孙儿起个名字。出于对读书人的尊敬,黄老伯对比自己小得多的郑鹏行了一礼,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

    老伯贵姓?

    不敢,小老姓黄。

    郑鹏摇头晃脑说:俗话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这名字是很重要的,不能乱起,劳烦老伯把你孙儿的生辰八字说一下。

    黄老伯一听,眼前一亮,神色更加恭敬:没想到小郎君还知晓这么多,看来小老是找对人了。

    说完,便把自己孙子的生辰八字小声地说出来。

    在年历上,华夏有一套独特的历法,十二生肖代入年份中,再配以天支地干,还要注意五行,黄老伯原先还抱着试试看的情绪,一看到郑鹏说得头头是道,态度更得更恭敬。

    听完生辰八字,郑鹏掐指一算,然后说:令孙儿五行属金,缺土,都说土生金,名字要有土才能旺,让我想想。

    片刻,郑鹏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畦字,指着对黄老伯说:老伯你看,这叫畦,有田有地,肯定能旺令孙。

    畦?黄老伯看了一下,很快眉开眼笑地说:好,好,好,这名字好,小郎君真是渊学多才,太好了。

    一边说,一边掏出钱袋,直接拉开袋口,把里面钱全倒出来,大约有七八文的样子,恭恭敬敬放在石桌上:小郎君,这是小老的一点点心溻,请你万万不要嫌弃。

    本来想给一二文意思一下,可是这名字起到他心坎里,一高兴,就全倒了出来。

    铜钱啊,看看黄澄澄的五株钱,身无分文的郑鹏不由眼前一亮,几天身无分文,看到这黄澄澄的铜钱,都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就是瞳孔都有点收缩,估计这是传说中的见钱开眼吧。

    本想谦让一下,一旁的绿姝眼疾手快,生怕黄老伯反悔一般,一下子收起,笑脸如花地说:替我家小郎君谢过老伯。

    不谢,不谢,小郎君不嫌弃就好。黄老伯高兴地说。

    等黄老伯走后,绿姝两眼冒着精光,高兴地又把铜钱数了一遍,这才小声问道:少爷,你怎么认识那么多的?

    易经先生有教啊,计算一下就行。

    少爷真是厉害,一个名字,那黄老伯高兴得把钱都倒出来了。

    有了黄老伯的效应,都不用吆喝,很快一个姓赵的中年人主动坐下

    傍晚太阳快要下山,驿路的人越来越少,二人这才有些不舍收起摊子,忙着往县城的方向走,得赶在关城门时入城,外面又冷又不安全,还是在城里安全点。

    绿姝,我们赚了多少钱?

    回少爷的话,我们现在有五十二文钱,三斤米,还有鸡蛋肉干青菜瓜果等一筐。绿姝眉开眼笑地说。

    钱数了好几次,铜钱上都擦得发亮,很多人选择用瓜果等东西酬谢,足足装了大半筐,连买米买菜都省下。

    这下可好,早上还想着有个馒头就满足,晚上可以大吃一顿。

    少爷真是厉害,不少客人看到他那么年轻,刚开始时还有些小看,可在少爷三寸不烂之舌的努力,一个个都是面带笑容离开,有一个大方的大叔,还送了二人一条三斤多重的肉干。

    回去的路上,绿姝兴致很高,边走边问:少爷,你真是厉害,起的名字个个都说好,对了,你为什么有替黄老伯的孙子起名黄畦?

    庄户人家,最大希望是有自己的田地,畦字有田有地,老人家自然喜欢了。

    赵姓的那位大叔呢,为什么替他儿子起名赵展鹏呢?

    很简单,姓赵的大叔虽说也是庄户人,可是他穿的衣服是绸的,说话也得体,家境应该不错,这种人家,目光不会仅盯着田地,更希望儿孙出人头地,有个鹏字就是鹏程万里,光耀门楣。

    少爷,你真的太厉害了,我还怕你应付不来呢

    这有什么难的,只要观察仔细一点,投其所好,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

    回到家,不用郑鹏下令,绿姝很自觉淘米做饭,本想省一点用,炒个鸡蛋和青菜就算了,可郑鹏不管,说要好好庆祝一下,累了一天,也要犒劳一下自己,让绿姝把肉干切了一大半去做菜。

    绿姝自小跟着父亲在外面流浪,别看她年纪小,可是厨艺却不差,炒的菜色香味俱全,饿急了的郑鹏也不客气,拿快筷子就风云残云,吃了一个肚皮圆才放下筷子。

    少爷,你慢点,来,先喝口水。绿姝等郑鹏喝完,细心送上一碗水。

    喝完水,郑鹏舒舒服服打了一个嗝,舒服地架起了二郎腿。

    现在郑鹏才明白百万家财,不如一技傍身的道理,前世算是薄有积财,可一文也带不来,现在还靠着知识来赚钱。




013 意外的惊喜
    伺服完郑鹏,绿姝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问道:少爷,明天我们还去摆字摊吗?

    你说呢?

    去!绿姝很肯定地说。

    除了半筐瓜果,就只有52文钱,这点钱什么也干不了,没有收入来源的二个人,差不多是手停口停,积谷防饥的道理绿姝还是明白的。

    只有饥饿过,才能体会食物的甘甜和温饱的幸福感。

    郑鹏呵呵一笑:那行,到时不要叫累就行。

    少爷不累,绿姝也不累。

    一连三天,郑鹏和绿姝都是早早去摆摊,然后在关城门前回城,有了前面的经验,生意还算不错,手上的钱攒到了三百多文,有了钱,郑鹏给绿姝买了一床新被子。

    不是绿姝有意见,而是郑鹏怕自己按捺不住,哪天变成禽兽了,要知绿姝可是一个小美人胚子,对自己不设防还百衣百顺,随时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第四一早,绿姝准备了干粮和水,边等郑鹏起床边收拾东西,准备去城外摆字摊。

    绿姝,不用收拾,今日不去摆摊。郑鹏起床,看到准备就绪的绿姝,语出惊人地说。

    啊,不去?少爷,我们不去赚钱了?绿姝有些吃惊地说。

    干得好好的,怎么就不去了呢?

    郑鹏摇摇头说:这样来钱太慢,恶意降价抢别人饭碗,容易招人怨恨,再说我发现生意越来越差,现在书信不多,舍得花钱在这方面的人也少,我们捡来的笔墨纸也快用完,估计很难再去郭氏书院捡,是时候换个赚钱的法子。

    摆字摊只是权宜之计,每天说得口干舌躁就那么一点小钱,继续摆下去生计不是问题,想有出息就难了。

    有点像温水煮青蛙,一旦在平凡的生活前面磨耗完进取和雄心,以后就只能做一个围绕着柴米油盐打转的人,郑鹏二世为人,前世太过普通平凡,这辈子可不想再过得窝囊。

    郑鹏的话犹如一盆冷水,一下子浇灭了绿姝去摊字摊的热情,闻言纠结地说:少爷说的是,你是做大事的人,不能一直呆在一个小小的字摊上?

    说完,又自我安慰地说:这样也好,昨天我看到平日在城隍庙摆字摊的人到驿亭转,目光有些阴森森的,要是他找人来捣乱就不好了。

    不知为什么,绿姝心里突然有一个想法:要是自己每天陪着少爷一起摆字摊,一起早出晚归,有说有笑一辈子,倒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可惜

    郑鹏拍拍身上的衣服,大手一挥:说得有道理,小字摊咱不摆了,本公子就不相信,这么大的一个贵乡县,,看能不能找到赚大钱的商机。

    再次踏上熟悉又陌生的元城县城,和上次不同,三天前到这里,是为了填饱肚子,很多地方都没有细看清楚,现在不愁温饱,可以慢慢地观察。

    从规划来看,贵乡县城换算成后世的单位,面积大约为225平方公里,在古代算是不大不小的城池,以县衙为中轴,把县城分为四个部分,小县城没什么科学的规则,东一铺西一屋,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乱中有序:有钱人住在城西,权贵乡绅喜欢聚居城东,城南是市集和各式加工坊,城北住的大多是穷人。

    贵乡县城最有名的三座建筑分别是县衙郭氏书院和郭氏老宅,后面两座建筑都与已故兵部尚书郭元振有关,在郑鹏看来,属于名人效应。

    县城不大,热闹的街道有二条,一条是县衙前的府前街,百姓去县衙办理各种手续时可以顺便购物,这里店铺林立商品众多,是贵乡县城最热闹的一条街;另一条则是秀水街。

    秀水街就设在秀水河岸,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这里有贵乡县最好酒楼和最有名的青楼,是贵乡县文人雅士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每当华灯初上,岸上酒馆青楼的灯火与河上画舫的灯火交相辉映,宛如在谱写着盛唐的辉煌。

    郑鹏带着绿姝,城东走到城西,由府前街走到秀水街,在府前街观察过小贩的经营情况,也去郭氏书院摸索有没有商机,转悠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项目。

    没办法,人少本薄,想做什么也难。

    看到绿姝累得一头一脸都是汗,额上的秀发都湿了,郑鹏招呼绿姝坐在路边一个石礅上:绿姝,来,先休息一下。

    少爷,我们不找了吗?绿姝拿出手帕,很细心给郑鹏擦起脸上的汗珠。

    在她心里,什么事都是少爷优先。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急,慢慢来。郑鹏打气道。

    本钱太少,经不起折腾,做什么都要谨慎,反正家里还有不少吃的,身上还有几百文,郑鹏打算好了,实在找不到,回去摆字摊攒点钱再来。

    绿姝哦的应了一声,替郑鹏擦去汗珠后,这才在旁边坐下。

    两人坐在路边的石墩上,坐下不久,郑鹏的鼻翼动了动,皱着眉头说:什么味,怎么怪怪的?

    少爷,市集就在附近,里面不仅有各式杂货,还有牲畜集市,所以味道有点怪。

    原来是这样,难怪味道这么难闻。

    吆

    突然传来一阵猪的惨叫声,有人杀猪。

    这都响午了,怎么这个时候杀猪?郑鹏有些好奇地说。

    绿姝解释道:不奇怪啊,少爷,估计是人晚上请人吃席吧。

    反正没事,不如我们看看热闹去,到时弄几斤新鲜的猪肉回家打牙斋。郑鹏站起来,有些兴致勃勃地说。

    大唐的猪,绝对是天然没添加的绿色猪,味道肯定比后世的饲料猪好。

    绿姝眼皮也不抬一下,有些兴趣索然地说:脏兮兮的,没什么好看,再说那是贱肉,有什么什么好吃的。

    贱肉?

    郑鹏这才醒悟过来,这是大唐,唐朝人喜欢吃羊,猪的形象不佳,圈养的睡在自己的屎便上,散养的喜欢在泥水里打滚,大家都认为它是贱物,猪的肉叫贱肉,有点身份的人都吃羊肉鸡肉鱼肉,只有穷苦百姓才会吃猪肉,就是皇上赏赐臣子肉食,也是赏羊。

    不少人认为,吃了贱肉,沾了贱气,想富贵都难。

    绿姝虽说自小流离浪荡,经常食不果腹,可她也不喜欢吃猪肉,一听说眉头都皱了起来。

    这不是厌恶,而是一种深到骨子里的社会意识形态。

    郑鹏呵呵一笑,率先往前走,边走边说:反正是无聊,看看也不吃亏。

    看到郑鹏走了,绿姝没办法,嘟着小嘴跟上。

    杀猪的地方就在市集的旁边,郑鹏到的时候,杀猪的屠户正指使着几个学徒给猪浇热水刮毛,一头一百斤出头的猪,几个人很快就完成准备工作。

    这个时候,轮到膀大腰粗的屠户出马,在几个学徒的帮助下,只见他很麻利地给猪开膛取脏,东掏西刮,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一整副猪下水摘了下来,动作犹如行云流水。

    就当郑鹏以为他要交给学徒处理时,没想到那屠户随手一扔,一下子扔在旁边的草地上,然后继续处理那些肉,竟然不再看那副猪下水一眼。

    不仅屠户不看,就是学徒和围观的人,也没人理会那副扔在地上的猪下水,那感觉,猪下水本应就扔在地上一样。

    不会吧,那么好的猪下水,就是这样扔了?郑鹏有些惊讶地说。

    绿姝一副理所当然地说:不扔了干什么,贱肉都不想吃,更别说这些下水了。说完,拉着郑鹏的衣袖说:少爷,这里太臭了,把衣服都薰臭,我们还是走吧。

    没人要?

    郑鹏楞了一下,脑里闪过一道灵光,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014 败家的少爷
    在大唐,猪肉是贱肉,谁都不喜欢吃,这和后世二师兄大横其道不同,肉都不受欢迎,那些猪下水没人要也不奇怪,其实不少地方是不吃猪下水的,就是一千多年后的华夏,还有很多地方的人不吃猪下水,取出同样直接扔在地,后来才慢慢改变。

    猪肉其实不是不好吃,主要是大唐很多人不懂得烹调的技巧,这时的调味料很少,肉煮出来有一种膻腥味,再加上形象不佳,被普罗大众嫌弃。

    别人不会烹调,可郑鹏会啊。
1...56789...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