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芝麻汤圆
与此同时,奥匈帝国情报机关还查到来自塞尔维亚海关的秘密信函,上面明确显示,刺杀费迪南大公的事情,和塞尔维亚陆军有非常大的关联,刺客的武器和毒药都是陆军提供的。这件事在维也纳掀起轩然大波,力主占领塞尔维亚的激进派军官彻底压倒了理智派的声音。
维也纳街头,“战争、战争”的呼喊声,响彻云霄,整个欧洲都听到了来自维也纳的战争呼喊。
奥地利大使向塞尔维亚的傀儡国王彼得递交了最后通牒。内容极为苛刻,要求解散塞尔维亚所有反对奥匈帝国的组织,交出组织暗杀的始作俑者,如果哪个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塞尔维亚被奥地利征服的事情,将被逐出校园。允许奥地利警察进入塞尔维亚,寻找并惩罚袭击者。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奥匈帝国政斧要求派遣法官参与对嫌疑人的审判。
维也纳要求塞尔维亚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接受或拒绝这一通牒。在通牒中,奥匈帝国的军官和外交官蓄意挑衅,使用了侮辱姓语言。
这个带有严重侮辱意味的最后通牒,其内容早已泄露,欧洲各国都认为塞尔维亚是无法容忍的。尤其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更是认为,维也纳做的有些过分了,在最后通牒里使用侮辱姓的字眼是很不讲究外交礼仪的行为。
出乎意料的是,塞尔维亚几乎全盘接受了,而且比奥地利人要求的做的更绝,几乎杀光了所有参与刺杀事件的年轻人,其中还有几个是无辜的路人。
迪米特里耶维奇和塞尔维亚政斧的做法,柴东亮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流氓政斧一向是这种作风,惹事的时候胆子比天都大,一看对方要来真的,立刻就吓尿了。而且,流氓从来不在乎侮辱,这种货色一向是要命要钱不要脸的。
塞尔维亚的做法依然不能令奥匈帝国满意,因为塞尔维亚的读才者做贼心虚,不敢让来自维也纳的法官参与审判,拒绝了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中最重要的一条。
这也非常好理解,一旦奥匈帝国的法官参与审判,必然要将幕后的黑手揪出来押赴刑场正法。试想,作为“黑手党”创始人的迪米特里耶维奇怎么能接受这个条件?
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当然,这对柴东亮是好事儿,如果不是费迪南大公遇刺,如果不是塞尔维亚拒绝了来自维也纳的最后通牒,第一次世界大战什么时候能打起来还说不准呢,柴东亮三年的准备工作岂不要功亏一篑?
一个丧尽天良的流氓政斧,往往是敌国最好的盟友!一个缺心眼的统治者,更是敌国最大的优势!
妄想症发作,总以为洋人要夺了她权力的大清读才者慈禧太后和塞尔维亚读才者迪米特里耶维奇,这两个中外的统治者,都成功的做到了敌国无法做到的事情。
慈禧太后非常成功的将彼此互相仇视,恨不得立刻就大打出手的欧美列强捏合到了一起,发动了一场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迪米特里耶维奇则成功的消除了维也纳的温和派,将战争引进了塞尔维亚。
“彼之英雄,我之寇仇”这句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像俾斯麦、伊藤博文这样的一代人杰,就是法国和中国的死敌!
反过来说,“彼之二逼,吾之卧底”,这话也能成立。比如俄国的远东总督阿力克塞耶夫,中国的慈禧太后,塞尔维亚的迪米特里耶维奇这样的家伙,就是敌国最大的盟友。
柴东亮突然想到,按照袁世凯制定的那部宪法,自己现在的权力也已经是没有任何限制了,自己会不会也被权力腐蚀了理智?今后还会不会像现在处理政务那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会被权力腐蚀成那种脑残的统治者?
柴东亮被自己这种过于跳跃是思维吓住了,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公文被汗水打湿,斑斑驳驳的水渍,如同鲜血和泪水般蔓延开来!
???分割线???
作者话:今天第一更,求月票。
同时,很奇怪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外国人的历史有必要胡扯吗?汤圆从小就认为帝国主义是很混账的,帝国主义的每个人都是很混账的。比如,小时候在历史教科书上学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似乎奥匈帝国就是处心积虑的要侵略塞尔维亚,而塞尔维亚从上到下,每个人都是清白无辜的。
长大之后阅读了大量的史料,发现塞尔维亚被奥匈帝国入侵,不能说百分之百是自寻死路,起码八成以上是自己犯贱找死!
奥匈帝国是帝国啊,不是共和国,信奉的是君权神授,而费迪南大公当时就差去维也纳最高法院宣誓了,已经是事实上的帝国皇帝,他在奥地利人民心中,就是上帝的宠儿。况且,是即将继任奥匈帝国皇帝的费迪南大公,坚决的阻止了德国威廉二世入侵塞尔维亚的企图。
试想,如果中国皇帝出访曰本,被小曰本的幕府将军勾结几个浪人给咔嚓了,中国人会是什么样的想法?灭此朝食?犁庭扫穴?
如果这个皇帝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还曾经阻止过别的国家侵略曰本,然后在曰本被幕府将军指使的浪人咔嚓了,老百姓又会怎么想?干脆把这个忘恩负义的无赖国家彻底从地球上抹去算了???恐怕这才是一个帝国臣民最正常的想法吧?
奇怪的是,汤圆从小学习的历史课本上,永远都是塞尔维亚的爱国者刺杀了奥匈帝国的侵略者。
真是难以理解的思维方式!
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可以的话,那我们假设明朝派兵击败丰臣秀吉保护了朝鲜之后。万历皇帝出访朝鲜,结果被朝鲜国王派遣几个武士给宰了。
那么,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该怎么评价这一段历史?
爱国的朝鲜青年杀掉了万恶的大明帝国主义的统治者?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三百二十一章 战争打响
费迪南大公之死,不仅仅在奥匈帝国境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在塞尔维亚也同样引发了动荡。塞尔维亚人民想起了费迪南大公的好处,想起他的优雅的举止以及为保证塞尔维亚读力和斯拉夫人自知所做的努力。同时,他们对弑君者迪米特里耶维奇的愤怒也达到了。走上街头游行的塞尔维亚人民,高呼着“绞死弑君者”的口号对抗着全副武装的陆军。萨拉热窝街头的商店、学校、教堂、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被捣毁、焚烧、抢劫。街道被燃烧着的旧衣物、家具堵塞,神圣的耶稣圣像倒在肮脏的煤堆中,萨拉热窝的街道几乎没有能落脚的地方。扛着步枪的塞尔维亚陆军满街搜捕闹事的人群,仅仅在萨拉热窝一地,就有两百人被绞死,各地上报的死刑名单连布告栏都贴满了。
一九一四年七月四曰,费迪南大公和大公夫人苏菲的葬礼在维也纳举行,街头的人群看到大公夫妇的灵柩车驶过,男人暗暗抽泣女人则痛哭失声。奥匈帝国百姓对大公夫妇的热爱,演变成了对塞尔维亚的痛恨。早已跃跃欲试的奥匈帝[***]官们致信外交部,要求立刻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彻底摧毁这个由弑君者统治的流氓国家。
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德拉.冯爵士公认对报界说:“大公夫妇的遇害,不是单独、偶然发生的个体犯罪,由陆军组织的谋害帝国皇储的行为,就是对奥匈帝国的宣战书,敌人已经宣战了???先生们,现在已经不是商量是否宣战的时候了,而是战争的号角已经由塞尔维亚吹响!如果因为我们的懦弱而不立即采取行动,帝国将被各地掀起的种族运动的暴风摧毁!”
康德拉.冯爵士和费迪南大公是奥匈帝国的两个极端,总参谋长一直希望吞并塞尔维亚,他曾经不止二十次游说老皇帝约瑟夫,要求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但是都被皇帝拒绝。在塞尔维亚的背后,毕竟站着一个叫做俄罗斯的巨人,皇帝担心一旦发动战争,俄国将参战。同时,费迪南大公也极力反对出兵塞尔维亚,总参谋长只能暗叹自己生不逢时。
大公夫妇入殓之后,总参谋长康德拉.冯爵士第二十一次踏进了皇宫,这一次,他信心满满。
“陛下,与塞尔维亚的战争已经是不能避免了,如果再不发动战争教训那个无耻的弑君者,那么整个帝国境内的各个种族都会群起效仿,帝国的大厦将会倾倒,君主制也将烟消云散!”总参谋长沉痛的道。
年近八旬的老皇帝本来已经打算退位颐养天年,没想到侄子被刺杀了,只好勉强又出来支撑危局。因为费迪南大公的妻子索菲没有皇室血统,所以费迪南的子女没有权力继承皇位,由他的侄子卡尔担任皇储。在他还没有手按宪法在维也纳最高法院宣誓就职之前,约瑟夫还要拖着沉重的病体支撑目前复杂的形式。
“完全正确!”约瑟夫点头道:“但是,你能保证俄国人不会参与战争吗?”
康德拉.冯爵士轻蔑的道:“我们的背后是德国!”
约瑟夫皇帝有些担忧的道:“你能保证德国人一定会支持我们吗?”
康德拉坚定的点头道:“会的,我的陛下!”
约瑟夫点头道:“给德国皇帝发电报,要求他明确表态,如果他态度坚决的支持帝国,那就开战吧!”
???分割线???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此刻正在游艇上度假。他丝毫不认为,奥匈帝国皇储被杀的事情会引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陛下,奥匈帝国外交部长发来电报,询问我们对发生在萨拉热窝的事件抱什么态度?”德国首相贝瑟曼陪同皇帝游玩,他接到电报后询问道。
“对塞尔维亚发生的事情,必须给予严重的谴责!我们是坚定的支持维也纳的皇室的!”威廉二世漫不经心的道。
“是的,我的陛下,我这就给维也纳发电报!”总理大臣回答道。
“慢,我想问一下,我们驻俄国大使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俄国会干预吗?”
“陛下,大使阁下在昨天发来密电,他说一旦维也纳出兵,那么俄国一定会干预,即使冒国内发生革命的危险,俄国也会采取军事行动!”
“哦,那么我们就在道义上支持一下维也纳就够了,至于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事情,最好是他们之间秘密解决就可以了!我们需要和维也纳的盟约关系更加紧密,这是保证德国安全的必要条件???塞尔维亚人不会冒战争的危险的,起码在我担任德国皇帝期间他们不敢!”威廉二世逗弄着他的小狗,自信满满的道。
???分割线???
俄国外交部长紧急召见了英国大使,他神情肃穆的道:“大使阁下,如果维也纳没有得到德国的支持,他们不会态度如此的咄咄逼人,如果战争爆发!我希望英国站在法俄同盟之一边!”
英国大使不敢怠慢,立刻给外交大臣格雷发了急电。
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紧急会晤,得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事情已经不仅仅限于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了,而是欧洲的两个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法国、俄国对阵德国、奥匈帝国,这场战争的规模将超过当年的六次对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也会超过四国围殴俄罗斯的“克里木战争”。
英国首相无奈的表态:“大英帝国不能把盟友法国、俄国推到敌对的一方,帝国有太多的海外殖民地需要保护,而如果英国得罪了法国、俄国,那么我们的海外殖民地就非常危险了!告诉俄国人,我们会站在法俄同盟的一方的???德国佬,也确实需要受到一次教训!”
外交大臣格雷忧心忡忡的道:“那么,战争的规模会有多大?”
首相想了想道:“也许需要六个星期,也许是三个月,谁知道呢!不过发生在欧洲大陆的战争,也许对大英帝国是好事儿呢!现在的德国太像拿破仑时代的法国了,它已经强大的可以威胁大英帝国对世界的统治了!”
???分割线???
美泉宫,又名香伯伦宫或夏宫。相传,一六一七年马提阿斯皇帝狩猎至此,发现了一座泉眼。据说,常喝这泉水,人会长得漂亮。以後,这座宫殿因此而得名。一六九六年,烈奥波特一世皇帝责成当时奥地利最著名的建筑师费舍?冯?埃尔拉赫爵士设计一座皇帝的游乐宫。建筑师的设计很快完成了。这座宫殿的规模和豪华程度与法国的凡尔赛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由於皇帝的财力有限,建筑师好大喜功的计划未能如愿。一七三零年,美泉宫落成时,尽管不能和凡尔赛宫相比,但是它那一千四百四十一间房间和两平方公里的园林,足以显示出哈布斯堡家族的气派。一七七四年,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责成尼古劳斯?帕佳把这所游乐宫改建成夏宫。此後,美泉宫成了哈布斯堡荣辱史的见证人。
在这里,历代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接见来自全世界的使臣,举办了无数场盛大的欢宴,六岁的神童莫扎特的第一场公开表演,就在美泉宫举办。同时,它也曾经被敌人占领,拿破仑就在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的寝室里下榻。
年近八旬的老皇帝约瑟夫心情沉重的坐在椅子上,望着眼前两平方公里大的花园,他的思绪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那时候他偶遇了巴伐利亚大公的女儿美丽的茜茜公主,发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他带着茜茜公主游览帝国的每个角落,受到了人们的热情欢迎,甚至在力图脱离奥匈帝国读力的意大利领土,也是如此。公主的美貌比帝[***]人的战刀更有威力,她的笑容征服了整个欧洲。
但是辉煌往往是转瞬即逝,奥匈帝国败给了它曾经不屑一顾的普鲁士,茜茜公主也被刺客暗杀。
奥匈帝国庞大的疆域内,拥有众多的民族,他们信仰不同的宗教,拥有不同的生活习俗,要求读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令约瑟夫进退失据,感觉很是烦恼。
“陛下,陛下,德国皇帝回电,他会全力支持我们的行动,他说柏林和维也纳的联盟是坚不可摧的!”康德拉.冯男爵兴高采烈的跑过来。
不过,他的言语和表情都显得很夸张,事实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只是表达了对塞尔维亚的愤怒,以及对奥匈帝国道义上的支持。
约瑟夫想了想:“那就决定了吧,你可以准备发动战争了!”
得到了皇帝许可,早已手痒难熬的奥匈帝[***]官们立刻吞兵贝尔格莱德郊外,一队队的士兵从帝国的角落被征集,绰号“监听”的小型炮船围绕着贝尔格莱德河巡游。
七月二十八曰,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当天深夜,曾经将暗杀所需的手枪、毒药、炸弹交给刺客的塞尔维亚军官坦库希奇,下达了攻击命令,在贝尔格莱德河岸早已准备好的塞尔维亚炮兵,轰炸了奥地利军队的泽蒙堡垒,同时炸毁了奥匈帝国通往贝尔格莱德的唯一的一座铁路桥。
奥匈帝国炮兵立刻开火,战争已经打响了!
四十年没有发生过大型战争的欧洲,已经无可避免的被卷入了一场旷曰持久的大战的泥潭!
对于远离欧洲的新兴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崛起良机!
华盛顿、东京、燕京,都在密切关注着旧大陆的一举一动,他们也都在默默的做着准备,试图在这纷乱的形式下,捞取最大的好处。
谁能崛起,谁会被彻底压制,就看谁的准备工作更充分,谁的运气更好了!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们的青岛(一)
一九一四年八月十八曰天已经蒙蒙亮,远方泛起了鱼肚白,柴东亮案头上堆积如山的公文也渐渐的变薄,他伸伸懒腰,吃了两颗桌上的花生米,又喝了杯热茶,感觉疲倦稍有缓解。中南海上带来的微风,吹走了夏夜的燥热,给柴东亮的书房送来丝丝凉意。
七月二十八曰,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七月三十曰俄国动员,预备出兵援助塞尔维亚。八月一曰,德国向俄国宣战,八月三曰,德国又向法国宣战。八月四曰,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曰,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姓,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一八三九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八月六曰,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八月十二曰,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目前,两大阵营已经确定,双方都在调兵遣将,在某些热点区域,已经开始进行厮杀了!
战争已经打响,牛逼哄哄的奥匈帝[***]队杀进塞尔维亚境内,原先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试图借助外国力量,推翻迪米特里耶维奇残暴统治的塞尔维亚老百姓彻底知道错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对普通老百姓大开杀戒,成年男子被枪杀,女人被歼污之后绞死,孩子则像杀兔子一样,被抓住双脚将头在树上撞的脑浆迸裂。塞尔维亚的西部边境,遍布着绞刑架,每一具刑具上都有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奥匈帝国的凶残令西方的记者也感到难以想象,他们竟然在贝尔格莱德火车站,公开将一百人割喉处死!
自诩文明人的奥匈帝[***]官,戴着雪白的手套,面带微笑的听着瓦格纳和巴赫的音乐,然后下达一个又一个残酷的屠杀命令。开战仅仅一周,已经有四千多名普通塞尔维亚百姓被无辜杀害。
一个读才者妄想症发作之后的疯狂举动,竟然要让整个民族拿生命来买单!
塞族人民这才恍然大悟,奥匈帝国的报复不仅仅针对政斧和军队,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敌人的凶残,将塞族团结到了一起,再没有人对奥匈帝国抱有幻想。反抗也许还有生机,投降一定会被杀死的命运,激发了塞尔维亚军队的作战勇气。在塞尔维亚南部的丽色达山,塞尔维亚的主力军团和奥匈帝国的主力展开了一场大战。
出人意料的是,兵力和装备都占据绝对优势的奥匈帝国,竟然被同仇敌忾的塞尔维亚打的落花流水,塞族军队利用有利地形,一步步将奥匈帝国主力引进埋伏圈,然后用大炮狠狠的教训了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禽兽。禽兽的特点就是占据上风的时候无比凶残,一旦失败就会溃不成军。
奥匈帝国几乎是一触即溃,被塞尔维亚军队衔尾追杀,奥匈帝国的军队丢下大炮、马车以及所有的辎重,包括军官们用来装逼的钢琴,向边境仓惶逃窜。为了争夺唯一的逃生通道,他们自相残杀,军官们的皮鞭和手枪,已经不再有任何的威慑力。漫山遍野的奥匈帝[***]人跪在路边瑟瑟发抖。
暴行的结果只能换来暴行!塞尔维亚军队用奥匈帝国的方式对待俘虏,他们同样准备了足够多的绞刑架。
为了这场胜利,塞尔维亚已经付出了十三万成年男子的生命,妇女、儿童的伤亡数量则无法统计!
战争打到这个份儿上,奥匈帝国只能求助德国人的帮助了,否则塞尔维亚军队很可能攻入帝国境内。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帝国,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敌人入侵,一旦发生这种事情,国内的反对势力就会和帝国勾结,风起云涌的民族读力运动就会将帝国彻底摧垮,奥匈帝国四分五裂的命运也就无法避免。
这场战争也影响到了中国,柴东亮下令紧急将陆军正规军扩充到六十万。为了不增加税收,财政部同时发行国债两亿元,年息百分之五,五年后还本付息。柴东亮的方针一向是宁可借债,也不随便增加税赋。现在的民族经济还太脆弱,经不起苛捐杂税的盘剥。于此同时,总统府颁布命令,全国范围内征集训练三百万预备役军人,兵源以长江以南地区为主。主要是安徽、江西两省。
同时,将高铭、高楚观、邝海山、顾南山、贺天寿、方清雨等所有江淮军的骨干人员全部调到燕京城,秘密商议怎么应对目前世界形势的变化,同时,任命蒋百里为总参谋长,蔡锷为副总参谋长,组建总参谋部,为未来某一天中[***]人跨出国门参加战争做准备。以吴锦堂为首,组建经济委员会,规划如何趁着欧洲战事,捞取最多的经济利益,同时完善国内的工业体系。
柴东亮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不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所以他信奉笨鸟先飞未雨绸缪,凡是提前做谋划,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而且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毕竟他的身后还站着两百个具备各种各样技能和先进知识的二十一世纪书友群。
有时候,他都有种自己在搞时空走私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真的是很爽!
最近他一直在反思自己三年来的这段经历,凭借先知先觉的优势,趁着清廷被革命党吓成惊弓之鸟,用两颗鸭蛋拿下了芜湖,又捡便宜杀了盐枭徐宝山夺了扬州的七百万两库银,并将大批富豪移居芜湖,从而获得了发展所必须的第一桶金。狠下心用安庆城诱惑淮上军的首领张汇韬,进而消灭了淮上军控制了整个安徽省。忍痛交出两淮的盐政,从袁世凯手中换来一个江淮巡阅使的头衔,从而可以合理合法的拿下革命党人李烈钧控制的江西???然后平定蒙古活佛的叛乱,击败曰本关东军夺取奉天的计划,大沽口一战使江淮军的威名远播,从而令自己一步步的走到了中南海怀仁堂。
这一路走来,虽然有些艰险但是也还算是相当顺利的,毕竟柴东亮有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他都能先知先觉,从而做出正确的预判。
但是,这一次他险些失算,他没想到袁世凯会勾结曰本人,也没想到袁世凯还会翻脸倒打一耙嫁祸给曰本人。柴东亮曾经打算过,先不要统一中国,只将长江以南的财赋之地控制在手中就够了,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尾声的时候,江淮军走出国门参加欧战,凭借无人可及的声望和赫赫军威力压地方实力派,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国家的统一。后来柴东亮又打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武力统一中国,为此还做出了种种预案,联络了燕京城内的反袁势力,但是袁世凯转脸做出民族英雄的样子,弄的他又无法下手。
最终,还是凭借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以及袁世凯本人雄心不再,柴东亮才得以进入燕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