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诩人
“可是.....”
看着还想说什么的首相,林宏挥了挥手接着说:“将皇室前往咸阳,朕的另一层意思是促进中西部的开发,相对于帝国东部的繁华,以前的中原现在显得有点落后了,相信皇室的迁入可以大大地促进中西部的开发。另外从国家军事战略上讲,如果敌国的海军有能力骚扰到帝国的沿海地区的话,那么位于沿海的首都地区一定会成为对方的首要打击目标,皇室内迁将会拥有足够的战略空间,而且对于北印度和缅甸的控制也将大大加强。相信现在全国都铺设了电报,朕在咸阳也能及时知道北京的消息。”
“那陛下关于新建皇宫的名字、选址和样式,该怎么安排?”
“向国内的建筑企业公开招标,名字就叫阿房宫。”
“.......”
1850年一月一日元旦,中华帝国国会正是通过了有皇室提出了《关于皇室内迁及相关事宜的办法》,政府将在咸阳附近规划出一块其余用以修建皇城,并在今后五年内陆续拨款一千万中华元用以皇宫的修建,林宏本来打算自己出资建造新的皇宫,但国会议员们再三提案后林宏也就无奈接受了,即使林宏的皇家集团绝对有能力负担这些费用。
------------------------------------------------------------------“哎!听说了了吗?”
“什么?听说什么?”
“你不知道吗?报纸上都说了皇帝陛下要把皇室搬到咸阳拿去。”
“什么?!那不就是要迁都吗?”
“谁知道呢!不过我听报纸上的意思是朝廷啊不!是内阁政府还会留在北京。”
“不会是那个什么内阁强*着陛下出走的吧!不行这帮佞臣,我要去警察局报案,我们去找那些佞臣算账,他们怎么可以这么做。”
“这个,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没有皇帝陛下的再造之恩,我们怎么可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过,不行我一定要找这帮家伙说清楚。”
...................本来在林宏看来不算什么大事的搬迁结果引发了北京浩浩荡荡的大游行,游行的民众要求内阁作出解释有的干脆举起红旗要求严惩这些奸佞的内阁成员。
看着事情越闹越大,林宏只得亲自到街上去阻止事态的继续扩大,看到皇帝亲自出来解释和劝解,游行民众的怒火也悄然熄灭了,人群开始散去人们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但关于皇室迁出的事情却在报纸上引来了更多的讨论。顽固派和反对派一个劲的在报纸上指责现任内阁的大逆不道,无父无母;甚至一些政治新闻打出了朝臣架空圣上,乱权专政的噱头标题。人们不认同一个没有皇帝的城市被称作为都城,而且大部分省份地方的人,也被报纸的内容所激怒,对于内阁不满在民间日益加重。支持的则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件事的好处。但最后林宏只有再次在《帝国日报》发出申明,重申迁移的目的。
这件事是中华帝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有名的“移宫案”,后世对此事的评价认为“移宫案”在很大程度体现了当时民众的民主意识的初步觉醒,他们用开始用自己的行动发表属于自己的见解和声音。
不过皇帝内迁带来最大的麻烦就是那些前来中国的各国使节了,他们首先要坐火车前往咸阳递交国书再回北京和内阁政府进行会谈,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在逗他们玩。当然现在新的皇宫还没建好,林宏依旧住在圆明园里这座人间奇迹里。而对新皇城的规划建设也确实起到了林宏想要的作用,大量的人口开始向西安地区靠拢缓解了东部的人口压力,皇宫的建材运输、建设招募、土地开发大大地带动了中部地区的发展。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零四章 人口激增
1850年的夏季,中国的小麦取得了大丰收,但是并没有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政府已经早几年开始了重要战略相关物资的宏观价格调控,虽然今年的粮价比起往年来说要低得多,但是并未有低得令人发指。
因为粮食作物品种的改良以及合理地管理方式,所以这些年粮食产量的增长几乎是井喷式地增长的。往常作为贫苦农民的主要食物的番薯和马铃薯,已经开始沦为副食品粮食了。
北方小麦已经稳定在了居民第一位的粮食,而南方大米也把其他丰产作物远远地落在身后,尤其是从暹罗进口的香米更成了中产阶级的生活享受。
从1831年,中国就开始了近代化的工业革命,虽然仅仅经过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工业化总量已经全面超过了日不落帝国。这其中当然大部分需要归功于林宏的神秘系统提供的优质、廉价而全面的工业装备。
但是,中国仍旧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农业国,五亿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相关人员就达到了近四亿人,占了百分之八十的比例。虽然中国的强大实力,仰仗了这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提供的先进武器和现代物资,但是庞大的中国需要稳定,第一要务就是稳定农业。
农业如何稳定呢?丰产就行!
人口再多不是问题,只要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够吃就可以。
林宏头皮发麻地瞧着锦衣卫代替了国家统计局收来的最新统计数据,叹道:“这难道是维多利亚里面中国版的婴儿潮么?”
正史中,美国在二战后由于多方面原因,使得国民感到安全和通泰,所以生育率大大提高造成了四五十年代大规模的新生儿降生,这个现象被称为婴儿潮。
林宏感觉,现在的中国简直就二战之后的美国的翻版,出现了难以抑制的大规模人口出生。想想后世的计划生育现在的生育简直恐怖,是的恐怖。
虽然青霉素等扭转西医乾坤的特效药仍旧没有出现,医疗条件改善效果不明显。但是普及的中西医结合式的公立医院使得在中华帝国建立后,新生儿死亡率因为医疗水平提高而下降迅速,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竟然达到了千分之四十这个可怕数字,也就是说,每千人每年新生儿为40人。这个数字绝对是空前绝后级别的。要知道,正史,中国最大规模的新生儿潮的自然增长率也只有千分之三十。这个数字比美国婴儿潮时期增长率还高,但是因为三年自然灾害这个数字很快下降了。吐槽一句,中国现在的自然增长率大约在千分之四,美国他丫的在百分之十四。中国三十年自戕三亿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林宏乐观地估计一下就这么搞下去,中国二十年内可以再制造十几亿人,到时候现在这个广大的疆土一定可以利用起来了。
没错,不仅没傻乎乎地搞什么人口控制,中国的生育政策是鼓励的。虽然没有什么21世纪某些国家生了四个孩子的母亲就是国家英雄之类的奖励,但是至少政府没有建立什么计生委然后跟超生家庭伸手要钱。
不过,即使政策鼓励,家庭得子之后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供养也不会使得现在产生这么多新生儿。良好的国家扶助政策,以及粮食井喷式地出产是另一个人口剧增的原因。
“等等,这是什么性别比?0.53?”林宏眼睛瞪得跟金鱼一样大,在前世他根本没有见过中国曾经有过这样的性别比例。当时林宏的父母可谓中国诞生的0到5岁的100万男光棍黯然神伤过。
皇后坐在林宏跟前道:“这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今年生的女孩子比男孩子多么?”
林宏讶道:“这可是中国唉,儒家社会,而且仍旧是男权至的国家,出现这么大规模的女多男少这是巧合吗?”
柳筱钰嬉笑道:“你懂什么,这个念头是女孩子好养活。学和女子仪容德行都是学校在管着,家里最多出一碗米饭钱几乎不需要花什么教养心思。国家和教育系统管着呢!而且养到18岁,就能出嫁,现在社会嫁个女儿嫁妆不必出多少反而男方聘礼可是得下足,这么算一算养个女儿不费心思还赚钱,何乐而不为呢?反正男孩子生两三个就够了,女孩子敞开生就是了。”
林宏想了想也是认同,点了点头道:“这事估计得慢慢调整过来了,这个数据是难以让人接受的。总归要想点办法。”
这些日子,林宏又憋着坏,撺掇内阁出台了一个《破产保护移民办法》。家庭在破产,难以维持生计之后,可以向政府汇报,政府审查会计情况后,会对于破产家庭进行扶助。资不抵债后,不追究无限欠款责任,而可以破产保护,但是保护之后,就不能继续在中国本土呆了。国家将强制命令被保护家庭按照国家行政命令移民到南洋或者是美洲大陆,目前不推荐去非洲,虽然大规模的灭蚊行动基本可以保证移民的生存但东非的环境还是太恶劣。
这个办法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约束了最近国内那些有钱人放高利贷,搞什么金融信贷,并盲目投资的家伙们。因为对方在无法偿还之后,并不会追究长期性的、无限的责任,所以一旦对方没有还款能力,而且被政府认证了,那么他就获得了破产保护,虽然会被政府遣送到殖民地,但是高利贷者们放出的贷款,盲目投资者投下的大笔资金也都无法追回了,最起码官方合法途径是追不回来了。那么,投资者、信贷人必须严格审查对方的还款能力和项目盈利能力,不然对方如果一拍屁股跑去殖民地去,自己真的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这一个临时的法规,也很好地抑制了中国现在正在升腾的经济过热、以及活钱太多这一现象。更多人老老实实地把钱存进了国有大银行,让国家去处置这些钱的用途,而自己吃那一份并不算微薄的利息。
另一方面,该办法是现行殖民开拓法的一个有效而有益的补充。虽然国家正在鼓励生育,但是一个普通家庭要是生的太多,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大多数中国人的恋土情节太重移民数量根本不能满足现在殖民地的快速发展。但是施行了新办法之后,不少破产的人已经被政府给送了跨海越洋的大船。而且新办法并不是只送走一个人,而是破产家庭的全部户籍内的家庭成员。如果一个家庭破产了,那么破产家庭的丈夫、妻子和子女都必须离开本土,十五年之内不得返回本土。虽然这样会给很多人造成一些负面情绪,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对于这些破产家庭的保护。
林宏相信,经过十五年的打拼,在殖民政府的优先政策扶植下很多家庭肯定已经拥有了在新世界的一个稳定的家财,到时候愿不愿意回本土,都是另一回事。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零五章 幕府改革
德川家庆是江户幕府的第12代征夷大将军。父亲是德川家齐,母亲是侧室堀田氏(本是旗本押田氏),从二位于乐御方(于乐之方)。
宽政五年(1793年),出生于江户城。天保八年(1837年),家庆的父亲德川家齐将将军之为让给了家庆,家庆成为第十二代将军,而此时的家庆也以四十六岁。虽然德川家齐没死,不过,身为大御所的家齐仍旧握有强大的权力。面对西面日益强大的天朝宗主国,德川家庆并不是没有眼光的将军,很早的时候日本就通过兰学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对世界有着自己的基本认知。到了家庆这一代尤其是作为宗主国的中华帝国在世界上取得的成就让日本羡慕不已。
德川家庆在还没当将军的时候就经常到江户的码头巡视,看着往来的商船和挂着五色旗的宗主国的军舰,家庆励志要让德川家的家徽也传播到全世界。到1841年德川家齐去世,家庆真正掌握了幕府全部的权力,随后他重用老中(武家的重臣)首席水野忠邦开始了“天保改革”。
忠邦为了重建幕府财政,提出诸项改革。但这中的很多改革反而是和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比如:限制人口流向城市、解散“株仲间”(同业公会,相当于商业联盟)、宣布幕府的直辖领地等。幕府的对内改革措施实质在于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维护和加强封建领主所有制,因此未能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反而导致经济混乱,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
后来,忠邦为了言论统一,更是打压高野长英和渡边华山等开明的学者,也不受新派势力的喜欢。
天保十四年(1843年),受到发布幕府把江户,大阪周边的大名、旗本领的幕府直辖领地编入作为目的地受到猛烈的排斥,幕府翌年迫不得已只得让忠邦下台,天保改革受挫折。但德川家庆并不甘心,他始终坚信改革是幕府乃至全日本的唯一出路。
相对于幕府的改革,日本其他各藩的改革反而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中在参谋部看来其中萨摩藩(鹿儿岛县)、长州藩(山口县)、肥前藩(佐贺县)等西南强藩的改革更具有意义。萨摩藩改革前负债累累,调所广乡从帝国回到萨摩后对萨摩进行了更具体和全面的改革,有了天朝的支持,调所广乡的改革更有了底气。他从帝国的农场里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以提高产量,发展商品经济,实行红糖藩营专卖制度。军事上他从天朝获得了新式的军火修筑先进的水泥炮台,更学着天朝那样实行了殖产兴业,萨摩藩也因为改革有了那么几分现代的气息。
萨摩、长州和肥前藩的改革更是刺激了德川家庆。1850年,德川家庆在天守阁接见了刚从天朝回来的留学生,二十岁的大久保利通就在其中。大久保利通生于萨摩藩,在他十岁那年得到了天朝商人的资助到了天津上学,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他花了十年,成长在五色旗下的大久保利通成为天皇(指林宏)的忠实拥护者,尤其在他提前毕业的时候,天皇发来了贺电更让他欣喜若狂,他眼含着热泪踏上了回国的航程。在鹿儿岛稍作停留后和很多留学生一样他准备到江户去幕府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大殿上,家庆看着这些留着平头的学生,虽然很不习惯,但还是装出了一副热切的样子,一番问候后家庆向在场的学子问起了关于改革的事宜。
面对这个严肃的问题,一众人纷纷交头接耳,但没有人敢站出来,看着下面像蚊虫一样的交流声,家庆挥了挥手,说道:“算了,你们下去吧!”
这是大久保利通知道机会来了,他上前说道:“将军,日本要强唯有变法。”
“如何变?”德川家庆立直了身问道。
“循天朝例,殖产兴国、强国强军,变法变制。”
“说下去。”德川家庆来了兴趣,他感觉眼前的年轻人能帮他成就大事。
“殖产兴业就是将武家的产业卖给商人,让商人做大做强为我们赚钱,强国强军就是引进天朝的先进火器和军事制度武装我们的军队。最重要的就是变法变制,就是修改现行的不合理的法度,仿天朝重新修订法律。”
“不错,你不错,就该这样。带他们下去休憩。”德川家庆很满意,他其实已经决定就让这个青年主持自己接下来的改革。
第二天,德川家庆正式任命大久保利通为德川家中老首席,主持接下来的改革事宜。
这场影响日本未来国势的幕府改革,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大久保利通首先做的就是召集和他一样从天朝留学回国的学生组建了自己的团队。
免除了那些商人欠幕府的债务,接着又将德川幕府名下这些年建造的工厂作坊公开拍卖给商户。而后大久保利通又向自己的母校天津大学求助通过天津大学邀请了一批中国的退休海关专员到江户帮助幕府建立完备的海关关税(大家都懂得这是干什么)。最后大久保利通废除了幕府一系列的旧时法律在其他留学生的共同协作下初步制定了新的商业法和民法。本来他还想将军队也进行改革但旧派势力的阻碍和德川家庆的迟疑让他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不过作为德川家庆的让步,他还是千方百计的从天朝上国买回了两艘先进的蒸汽炮舰组建了幕府的海军。
虽然在军事上,幕府的军队依旧落后甚至落后于萨摩藩但在经济上幕府都有了很大的起色,冒着黑烟的工厂和铁路也在江户越来越多。随着江户的快速发展大久保利通在各藩间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而萨摩藩的新任大名岛津齐彬更是频频的派人到江户要大久保利通回萨摩任职。但大久保利通拒绝了,他知道回到萨摩自己将毫无用处,萨摩的改革已经持续十几年了自己回去根本不能改变什么,而在江户他才能有大的作为。
林宏对日本国内的变化一清二楚,他要的就是幕府与各藩之间的平衡,他一直致力于在日本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现在的日本几乎口喊的天皇的对象已经变成了林宏,日本的天皇已经成了日本国王,计划中林宏要将日本列入内藩国,日本可以有政府但国家元首必须是林宏,就像兰芳一样。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零六章 提前的黑船
时间进入1852年,十月初江户湾,风平浪静有的只是忙碌的各国商船和码头的叫喊声。
经过两年的发展,德川家治下的江户已经成为太平洋西岸的重要贸易港口和海上枢纽,每年有大量的贸易船只往来江户。
今天,负责江户湾外海巡航的是北洋舰队巡洋分舰队下属的三艘蒸汽巡洋舰“长白山”号、“日月潭”号和“登瀛洲”号。其中“登瀛洲”号是帝国最新的“蝗”级钢制巡洋舰是在“蚊”级基础上的扩大版,虽然航速上比前两舰较慢但火力和装甲远强于前两舰。排水量1923吨的“登瀛洲”号在林宏看来就是未来装甲巡洋舰的前身。
张成就是这艘军舰的舰长,本来名字里有和“沉”同音的人是不能上舰的,但随着思想的解放这一惯例就成了笑话,张成凭借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优异的考试成绩(舰长上任要通过考试)成功的入主这艘漂亮的战舰。今天是这艘军舰的进行远航巡洋的第一天。
“舰长,长白山号发来旗语,东面发现大股黑烟疑是外*舰,大概四艘目前不确定国籍。”
“哦?好嘛!我还嫌巡航太无聊了呢!命令两舰于我舰靠拢,进行编队准备迎敌。”
..............“舰长,长白山发来旗语已经确认是美*舰。”
“靠,害我白高兴一场。”
“老张,不要老想着打仗,太平洋是帝国的势力范围,没哪个国家敢不开眼。”旁边的参谋实在是忍不住张成这幅战争狂的样子,在一旁说道。
“唉!白浪费这么好的军舰了。”张成无奈的说道。
旁边的参谋看着张成笑了笑,对传令兵说道:“发旗语,就说那四艘美*舰是来对帝国进行访问的,不要随意攻击,准备礼炮。”
“是。”传令兵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这四艘军舰正是由马修·培里率领的美国东印度舰队,美国总统任命马修·培里为此次远东之行的特使前往北京。但他们往西太平洋的第一站是日本江户湾,美国人的意思是希望打开远东的市场,虽然中国向全世界开放自己但那是因为中国本身就由强大的工业能力不惧怕外来商品的输入,而美国急需要像日本朝鲜那样国家市场,他们没有工业能力正是美国倾销商品的好地方。
美国现任总统是原副总统的米勒德·菲尔莫尔,菲尔莫尔于1850年7月10日接替病故的扎卡里·泰勒总统当上美国总统。菲尔莫尔对于国内在奴隶制问题上始终持妥协态度,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和开拓海外市场他才决定向东方派出使团,他的使团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打开日本朝鲜的国门,作为中国的附属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地的贸易基本上都在中华帝国的掌控下,外国的商品可以在中国畅行无阻但在这些附属国只有中国的商品才被允许流通。再加上这些附属国的外交事务都是在帝国的“指导”下运行,所以外国到附属国进行贸易必须获得帝国的同意。这次美国东印度舰队的任务就是打开日本的国门。
“舰长前方发现三艘军舰,是中国人的巡洋舰。”萨斯奎哈纳号巡洋舰上大副向马修·培里报告道。
“准备礼炮,向这片海域的霸主致敬。”
“是。”
在“登瀛洲”号等三舰的带领下,美国的东印度舰队向江户湾前进。见惯了宗主国的军舰港口的日本人对于美*舰的到来并没有多大的震惊。马修·培里下船后在港口官员的陪同下前往江户的天守阁面见德川家庆,但此时的德川家庆已经重病,由大久保利通接见了马修·培里。
在翻译的帮助下马修·佩里向大久保利通传达了美国政府关于希望日本开国的意愿,并向日本提出了一份关于贸易开国的《日美亲善条约》,面对这样无理的要求和不平等的条约,大久保利通也不傻作为在天朝上国留学了十年的开明人士他很清楚这份条约的危害。
“先生不觉得这样的条约很过分吗?我幕府作为日本国的政府和宗主国中国签署的《大东亚共荣条约》都比您的条约更像条约,先生知道吗?如果我签署这份条约的后果会是什么?”
“大久保利通先生,我并不认为这样一份对双方有利的协议会带来什么后果。”在佩里看来面对像美国这样先进的欧美国家的开国要求,日本没有理由和能力拒绝。
“我们的天皇陛下(林宏)说过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你们的手伸过界了,难道你认为你们美国想在太平洋挑战中国的霸权吗?我在读书的时候就知道美国只是大西洋沿海国家。”
拉出了中华帝国这个强大的靠山,就是佩里也萎了,毕竟那是和大英帝国同一等级的世界强国霸主的存在,现在美国全国的军队加起来的数量还没有中华帝国在北美的军队多,美国的海军虽然这些年陆续拥有了铁甲舰但美国的总吨位也就和太平洋海军北美舰队总吨位相当,也就是说北美的殖民地的军事实力基本和美国的军力相当,当然经济上美国绝对强于北美殖民地。
“我本人还是希望阁下可以在考虑考虑我国的请求。”
“对不起,佩里先生根据我国和中华帝国在1835年签订的《日本藩属条约》和《大东亚共荣条约》的规定我国的外交事务完全移交中华帝国外交部处理,我国目前没有权力与贵国签署条约,我建议你到江户的上国租界找上国的驻日领事和他商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