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诩人
他扭过脸对坐在那里的徐道然道:“财政大臣,我问你,广东居民家庭平均收入跟日本居民家庭平均收入是多少?”
徐道然回答道:“广东省居民家庭年平均收入为105元,日本因为是异国,我们没有详实的数据,但是大体估计,即使算武士特权阶级,他们的家庭年平均平均收入也绝对不会超过20块钱。臣下本人相信,他们的广大平民的每年收入可能也就是几块钱的样子。”1800年英国普通工人的年收入大约是22镑,到了1860年大约翻了一番,英镑与龙元汇率为1:4.5,这么国人其实不比英国人赚的少。
林宏微微一笑,道:“这么说,广东居民收入至少是日本的五到十倍了?”
徐道然点点头,道:“这是相当保守的数字,仅仅广东估计收入就比两个日本还要多不少。”
“既然如此,像是日本已经算是我们的邻国中人口较多的地方了,不考虑他们的财富大量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就我们考虑的这个保守数字,他们的购买力就远远低于我们本国国民,而且跨洋过海后还有一部分成本升,你如何让连饭都吃不饱的日本人去买我们的肥皂、买我们的香烟呢?”林宏好整以暇地道。
商务大臣刘尔温发话道:“能够开辟一分市场,就有一份市场的作用,若是因噎废食,挑肥拣瘦,我们还能吃下什么?”
皇帝陛下微微颔首,道:“商务大臣说得也在理,不过,再考虑到我们打开市场时花费的军费、辛苦费,索取对方大额赔款后对方对我国商人的抵触造成商业环境的恶化,以及我们无意之中的现代启蒙,那到底还值不值呢?”
林宏的发言引起了内阁重臣们一阵小声的讨论,诸位大员都对林宏说得现象表示赞同,这些情况随便一想就是现实的,虽然国家间力量差别很大,帝国可以用绝对优势碾碎他们,但是打烂了的市场就如打烂了的西瓜,没人喜欢。
陈柯杰双手微微下压,停止了阁员们的讨论,道:“陛下的意思是不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么?”
从开始,中国的殖民策略就跟西方国家的殖民策略是迥异的,不管是先期的西班牙、葡萄牙还是中后期的荷兰、不列颠,都是以掠夺财富与资源为主的。他们虽然对于土地有着强烈的热爱,但是无奈本身国民不多,对于殖民地的控制力十分有限,所以比起开疆辟土,他们更喜欢真金白银。与之相反,中国人自古就是贵土地贱金银的,不是说金银不值钱,而国人对于土地的情结简直都有些病态了。开辟新的疆域,也是评价历代帝王的重要标准。
所以这么久以来,中国打了不少仗,赔款拿的少得可怜,但是土地只要吞进去了,就别想再吐出来。
因为殖民观念的差异,西方人虽然会偶尔屠杀殖民地不听话的当地人,但是不会赶尽杀绝,因为他们需要这些当地人为他们创造财富,需要让他们成为市场,需要毫不留情地剥削他们。中国的殖民地本质与中国本土无二,甚至在很多财产性、税收性的政策,比本土还优惠一些,这当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移民。
这样就造成了,中国的领土越来越大了,但是海外市场仍然小的可怜。
林宏捏了捏自己的下巴,淡然道:“我可没这么说。”阁员们对于这个反复无常的皇帝表示无奈。
“海外市场必须要有,但是具体怎么实施是一件精细的活儿,挑选下手对象可以一门学问。没头没脑地把军舰开到对方的港口里,然后敲开对方的国门,对方就会老老实实地买你的东西么?不要说让对方强制收购什么的,这种行为更傻。我们也不可能帮助别国人民先富起来之后,再来购买我们的商品,这种行为就不止是傻可以形容的了。所以,现阶段,我们经济工作的重心应该是扩展本国市场,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居民购买力为主要目标。”
他又点了点自己的座椅扶手,伸出一只手指道:“海外市场的开辟现如今仍旧以纯外交手段为主,外交部接下来可以草拟几份计划,要求南美洲的国家向我们开国。特别是哥伦比亚,给我拿下最惠国待遇,帝国未来几年内的巴拿马运河计划不容有失,不管用什么方法他们关税要与我们协商着定,两国共管海关。”
刘尔温有些吃惊的道:“陛下,这个尺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了,臣下不认为哥伦比亚能够同意或者屈服。”
林宏摇了摇头,道:“所谓的纯外交不是真的完全没有别的因素啊,太平洋舰队,弄几艘铁甲舰出来,在哥伦比亚外海转几圈,哥伦比亚要是不同意,那就是他们胆子养肥了”
海军大臣胡博辉不由道:“陛下,这跟武力胁迫有什么区别么?”
林宏反问道:“没区别么?”
陈柯杰用钢笔记下有关事项,然后发言道:“陛下的意思,臣等明确了。关键在于掌握尺度,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办成最多的事情。”
内阁会议的桌子是一个长形椭圆,林宏居首位,而陈柯杰坐在他的对面,也就是最远的地方,林宏呵呵笑了,对陈柯杰道:“没错,首相大人最了解我的心意了。虽然我们现在实力强劲,风头无两,但是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也不能太过走俏、出风头。能够不用大型军事行动解决的事情,就尽量不用。一分力气能做九分事情,是最佳的结果。”
其实现在的帝国面临的就是这一大问题,殖民的步子迈的太大,国内的发展又进入了平稳期,而帝国的殖民地虽然多但真正形成市场的却不多。总的来说中国的商品现在依赖的就是欧洲和美洲的市场,这也是林宏在北美建立藩国的另一原因。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拓国内市场将成为帝国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三十八章 春运
春运是中国大陆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及堵塞的现象。“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将春运形容为“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春运期间客流量非常大,近十年来,每年的春运的客流量都超过大陆的总人口。春运一般发生在春节节前15天及节后25天左右,因此每年春运约40天。一般意义上的春运,是指中国大陆的省际、省内交通,一般不包括大陆与港澳之间的交通、海峡两岸间交通以及国际交通。
即使中华帝国作为远东的最强帝国也不得不面对这个严重的问题,中国工业的发展规律还是那样,东部地区日新月异强势崛起,大量的工厂和港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工厂企业的出现造成东部的用工荒而工人流动成为帝国春运的唯一原因。春运的产生主要来自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及社会人力大量流动的情况。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的开始,无论离家人有多远,一般人都要尽量在除夕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
自中华帝国建立以来以来,帝国政府开始鼓励自主就业,并且随着交通运输的改善尤其是铁路的大规模修建人员的流动的限制也大大降低。因此有非常多的人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造成了人力的大量流动。这些离开家去外地就业的人员在春节前后集中返乡过年,即成为春运运输的主要人群。当然现在帝国的旅游业还不发达所以春节旅游的人口移动并不多。
其实帝国工业真正蓬勃发展应该是在1850年到1860年之间,这十年间东部地区集中了帝国59%的工厂企业和65%的工业产值,全国五大工业区域中除了缅昆和秋明工业区域外,其余如东北工业区、长江工业区、珠江工业区东集中在东部沿海,当然现在的春运并不像后世那样恐怖,移动的打工人口也不像后世几亿几亿的毕竟现在总人口也才四亿多一点,另外林宏在统一全国的时候系统就已经帮他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但春运的压力还是有的每年的数据在3000万到5000万左右浮动。
现在的春运完全靠铁路来完成,后世毕竟还有航空运输马路上还有摩托车、汽车等,但现在别说摩托车了连汽车都还没影呢!大规模人口移动只能靠铁路了。毕竟没有谁是骑着自行车出去打工的。
对于春运帝国大学的不少社会学专家和学者认为,隐藏在春运背后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城乡二元结构、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深层次因素。
“在我们的春运中,交通的运输能力、现有的资源配置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都在加剧回家的难度。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要在同一个时期回乡过年,客运市场因需求远大于供给而引发一系列危机。那么多人,一个地方一下子要在同一个时间段回家,肯定会带来一些问题。帝国农村拥有大量素质较低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虽然在理论上可以称为经济资源,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事实上由于本地不能提供太多合适的就业岗位,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只能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而那些没有走出家门、在家里又挣不到钱的农民更是长期处于贫困边缘,成为社会危机的隐患。”
“帝国地区经济不平衡也导致了这种人口流动,比如安徽民工,如果在合肥和杭州相同的工作可以赚到相同的钱,那何必再跑到杭州来呢?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协调后能够疏散人流,交通方式改变了,春运回家的民工潮就可以缓解了。”
“春运并非交通运输业的常规,更不是一项不可改变的制度,而是在现行制度安排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就春运谈春运,春运问题不可能缓解,接家属前来过年,用高薪留住民工在当地过年,更是于事无补。首先,一旦允许农民工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定居,成家立业,很多人就不会兴师动众回老家过年了,春运问题不解自消。其次,允许人口自由迁徙,现行一系列对民工不平等政策,包括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方面面,就难以存续和实施,城市化的进程就会加快。这是中国今后经济长期增长的巨大动力。再次,因民工而存在的很多社会治安状况会大大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允许人口自由迁徙及其所导致的上述变化,将会加快帝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这也许是帝国社会改造必须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另外,在加强改善道路运输条件的同时也应该将强对票价的调控和所谓票黄牛的遏制,要做到铁路是必须利国利民的存在,任何以此谋取利益的个人和组织要依法进行打击。”
“归根究底,还是经济问题只有全面的稳定发展才能彻底解决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问题。”这是林宏在《帝国日报》上对春运做出的专题解析。
为了应对接下来几年的持续增长的春运态势,内阁先后规划开建四十五条铁路支线和二百十七条公路道路在东部建立起严密的道路交通网络。
----------------------------------------------------------------不过相对于国内春运最让林宏头疼的还是海外春运,俗称“海春运”,在海外殖民地、藩属国工作投资的商人、做工的工人总会在春节时间回国,这些年虽然帝国海运事业蓬勃发展但各大船厂新建的船只基本都是商业贸易产品的运输船只,邮船等载人的船只只占帝国每年造船比重的12%左右根本无法满足海运需求,每年大量的海外人口大部分是乘坐英荷的船只回国,但因为帝国的《航海条令》为了扶植本国航运事业对国外船只入港都收取巨额港口税,这就导致英荷开出高价船票赚得盆满钵满。
对此林宏也是无可奈何,毕竟铁路和船不能像以前一样直接向系统买了,只能慢慢造。说到底还是要时间短短的几十年发展还是不能和欧洲几百年的积累相比。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全民运动会
1863年,初夏。
北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现代体育场,虽然不能和后世那些几万人的体育场相比但这座仅仅只能容纳六千人的帝国体育场在此时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今天在这座刚建成的巨型建筑里,正在举行中华帝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林宏夫妇也到场。
现在的帝国体育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国内不仅有完整的全国(包括殖民地附属国)足球联赛、杯赛,在林宏的推动向下还建立了棒球联赛、篮球联赛甚至是橄榄球联赛,当然也不会忘了国球乒乓球。在皇帝倡导政府支持下,中国的体育事业可以说是蓬勃发展,尤其是今年还专门建立了一个管理国内运动的体育部更是极大的促进了帝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当然林宏最在意的就是足球事业了,前世他不是一个专业的球迷,甚至分不清联赛和杯赛的区别,但只要是国人都会支持自己的国家足球,当然大家也知道前世国足是什么德性,林宏很有印象的是当年中国足球第一次冲出亚洲参加世界杯的时候,林宏的父亲大叫的从床上蹦了起来高声欢呼。长大后林宏曾有一段时间关注国足,也佩服米卢能从中国足球这一个大染缸带着国足走出亚洲。不容易啊!
现在林宏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国家像后世一样肮脏污秽。当然了现在的足协和比赛可以说让林宏很满意。尤其是足球作为一项世界运动,林宏和内阁也看到了体育的政治作用,现在内阁新设立的体育部正在策划关于亚洲运动会和美洲运动会的事宜,不过现在北美局势紧张美国南北战争打得火热关于美洲运动会的事情就不得不搁置了,另外加上帝国发明的一系列运动项目还没有广泛的普及当全世界,林宏差点想开奥运会了。
由于目前没有实时的传播媒体所以这届运动会的赛况都将会由各地报纸进行跟踪报道。
在致开幕词后,皇帝林宏和皇后老老实实的坐在看台上看完了一上午的比赛,虽然多是跑步类的竞技林宏也到不觉得乏味,还有模有样的到场边为场上的运动员加油。
在场的除了帝国的官员外还有各国驻华大使,在一上午的比赛中,各国大使都对运动会这种现代奥林匹斯竞技充满了兴趣。
普鲁士驻华大使巴兰德在给国内的电报中说道:“这是一种继承希腊奥林匹斯竞技精神的以全新的现代的方式展开的运动竞技赛事,它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减缓了国家的内在矛盾。这种新式的运动竞技形式,我认为王国完全可以向中国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召开德意志地区体育运动会加强王国对巴伐利亚,巴登等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为王国以后统一德意志做好准备。”
“完美的竞技状态,完美的竞技规则,完美的比赛过程。在我看来这简直是一场盛宴,在这里我看到了人类文明伟大的竞技精神,远东的帝国已经开始了对体育运动的最高追求,伟大的法兰西应该紧随其后展现属于西方世界的运动美。”这是《巴黎日报》对中华帝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报道,现在的法国在思想上有点像大革命前的18世纪,那是包括伏尔泰等人都推崇东方的孔子和儒教,而今天法国更是如此,尤其是时尚界和文化节都在向东方靠拢,在现在的法国学界看来前往东方学习是一件圣神的事情。所以东方的任何重要消息都会得到法国各界的重视。
“这一类型的运动会我觉得更适合在大英帝国举办,我们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女皇陛下的治下是各种各样的语言、民族,而通过这种形式更有利于加强政府对遍布世界的殖民地的影响力,从而减少殖民地这样或那样的起义。”这是时任英国驻华大使约翰尼尔发回给首相帕尔姆斯顿子爵的话。
“这是一场东方黄种人的体育盛宴,他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他强大的资本,我们也要努力了。”《圣彼得堡日报》的话在林宏看来完全实在宣扬“黄祸论”,不过也可以理解现在的俄罗斯在失去了整个西伯利亚后俄国国内其实在经济上其实没有因为丢失三分之二的领土造成多少影响,但对俄国国民的整体精神上和气势上给予了重击。这场巨大的失败让俄国丢了大量的土地,死了一个沙皇,可以想象这样的影响多么巨大。不过换个角度去想现在的俄国已经丢失了东面,彻底的将注意力转会了欧洲,成为参与欧洲事务的重要力量。
全世界各国都对中华帝国的这次运动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评价,即使是尚处战争状态下的美国,南北双方的报纸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说起来现在美国不管是北面的美利坚合众国还是南面的美利坚联邦都十分在意帝国对北美的态度,事实就是如此,此前欧洲各国就表态中立,但实际上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暗中支持的是南方,因为南方是英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产地。这个时候中国的立场就很重要了。不过帝国内阁早就像好了表面上中立和南北双方进行正常往来,实际上内阁已经通过了一项秘密法案就是向北方提供一笔不小的贷款以帮助其完成内战统一全国。本来林宏的意思的两边都借两边都卖,这场战争越激烈时间越长越好,但内阁分析说北方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即使没有外力的帮助也会最终取得胜利,林宏的两边都帮的想法在战事结束后一定会被美国所唾弃,所以不如投资胜算概率更大的北方来的实惠。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四十章 诸事
上午欣赏完运动健儿们的比赛,下午林宏就匆匆的赶到国会大楼,准备旁听下午将要表决通过的《特殊人群保护法》。
“议员们对这部法律有什么看法吗?”皇帝和首相坐在皇家列车上,林宏问道。
“陛下,目前来说大部分议员还是支持这部法律的,但议员们的分歧也很明显,即使是臣的保守党内也有少部分认为国内的,嗯,这些特殊人群应有其亲人或供养,国家没必要拿出大量的财政资金放到他们身上,毕竟现在的国情来看发出去的救济金还不一定会用到他们身上。”陈柯杰答道。
“这是你的看法?还是大家的看法。”
“臣以为,其实这部法律很完善,写的也是条条框框很仔细,议员们可能并未仔细了解该法才会产生分歧,议长大人也是迫于无奈才邀您出席的。”
“哦,也罢我下午就亲自去讲讲。”林宏其实蛮高兴的现在国会的政治意识越来越高,像以前林宏从系统那拿到的法律,在国会基本全过,国会就像橡皮图章一样。
“对了,日本的事情怎么样了?打完没?”
“陛下,目前日本的局势已在大久保等人的掌控中,西乡隆盛业已肃清本州岛全境了,相信不久就会进军九州了,另外总理(日本是内定的内藩国,内藩国首相区别于帝国首相一般称总理)大久保利通来电希望陛下在日本一统时前往日本加冕为日本国王,以振民心。”
“你确定现在日本上下都希望我加冕吗?日本国内就没人反对?国际上有什么看法吗?”
“陛下这些年帝国的宣传部门,可不是什么都不做,现在日本国内的氛围怕是只认同您了,这顶王冠您是戴定了的。至于国际上法国只是正常的外交抗议,大概的意思是认为我们吃相太难看了,英国人的态度比较麻烦,他们坚决认为应该有日本人来当日本的统治者。”
“他们以前不也是汉诺威的领主,告诉他们日本国王只是兼职,我本人不会过度干涉日本内政的。”
“陛下,英法最大的要求是日本可以在战后开国,允许英法的商品进入日本,还要日本的治外法权等等。”
“日本的汇丰银行办怎么样了?”
“陛下,汇丰现在已经拥有了日币的铸造权和发行权,基本上可以说是日本的央行一般了。”
“很好,只要牢牢掌握日本的金融,就不用怕西方那些所谓的开国。等我加冕日本国王后,就答应英法开放日本的长崎、江户、横滨三个港口。”
历史上外国列强在中国开办银行,用中国人的钱侵略中国,这就是丧失金融自主权的悲哀。过了一会马车内首相说道:“陛下,岛津和长州藩准备用海关抵押向英国借钱修铁路、修钢厂、修兵工厂、修造船厂。好一副要大干快上的样子。”大久保利通等当然认为英国人是黄鼠狼给老母鸡拜年,准保没安好心,不过林宏却认为,英国人的目的很可能是给帝国扶植一个潜在的对手——这看似不可能!虽然日本的国力和帝国差了十倍以上,但是日本毕竟是一个岛国,只要有一支实力足以威胁帝国沿海的舰队,就能对帝国经济构成威胁了。和英国一样帝国现在面临和英国以后一样的困境,殖民地太多太大,而海军同样铺的太广,加上现在这个时代正是海军技术飞速发展的时候。常常是新式战舰还没有下水就已经落后,所以近几年来帝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已经开始放缓,准备下一次技术革新的大发展。英国人的算盘还真是打得不错!不过,自己这些年也从来没有放松对日本的工作,日本国内的亲华势力还是要远远大于亲英派的。而且大久保利通等一批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也基本被林宏洗脑传销式的教育牢牢的掌握在手里,英国人的算盘怕是要落空咯。
“现在才想起要搞工业化,晚咯!”
“是的,要不是陛下您一开始的亚洲关税工业一体化,日本可能就不会是您忠实的猎狗了。”
林宏突然大笑了起来,“你知道就好!”说着,他又加重了语气,“日本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其国民风悍勇,人口多达近3000万,想要吞并是很不容易的,也不大可能将其变为第二个朝鲜。因而只能设法控制其国的经济。使之永远依赖帝国。这就是朕亲自走一趟日本的目的!”
“朕苦心规划不使日本拥有独立的工业和金融体系,其产业当依附于帝国。其金融当由帝国掌控,其海关当和帝国海关一体,帝国和日本之人民当可自由往来迁徙。进而,其语言文化,也当与我中华类似,其教育体系也将和帝国一体,其一国精英都求学于帝国,都和帝国有共同利益。如此,帝国和日本虽为两国,实为一体。这才是朕所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