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中华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诩人
地球那一边的林宏也收到那迟来的系统通告:“您开辟了一片新的地区——艾岛,首府为广阳。由于是未开发新建区域,该地区只有人口5万人,每年可贡献税收3万元(随着开发程度而上升),可建筑船坞。该地区仍有非本国人员,请进行驱逐或消灭。”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七章 进攻进攻
上海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上海,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开始建城。“申城”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城市。后来申城城址几经变迁,地名已经过多次更改。终于在三国时期于佘山附近固定了下来,并更名为“华亭”,唐朝设县,同时华亭县北部的上海镇也逐渐发展起来。元朝至元二十八年七月,朝廷批准上海镇建独立县。此日定为上海建城纪念日,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于是上海和华亭成为双子城。明代在华亭、上海地区设立松江府。清代设立苏松太道(中后期依其驻地又俗称为上海道,为清朝江苏省下属的道级行政区划之一,辖管苏州府、松江府和太仓直隶州,顺治年间驻地为太仓,康熙时期驻地为苏州,雍正之后驻地为松江府下辖的上海县。清初顺治年间,买买菜设立分巡苏松兵备道,辖苏州府、松江府,隶属江南省,道署驻太仓州。1663年(康熙二年),苏松道改为苏松常道,增辖常州府,道署随之移驻苏州。1667年(康熙六年)江苏建省后,苏松常道裁撤。1670年(康熙九年)恢复苏松常道。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常州府改属江镇道,于是苏松常道改名苏松道。1724年(雍正二年),原属苏州府的太仓州升为直隶州,于是苏松道改名苏松太道。
1730年(雍正八年),太仓、通州2直隶州成立太通道,于是苏松太道再改为苏松道,应江苏巡抚尹继善奏请,道台衙门也在这时从苏州迁往松江府下辖的上海县。当时的道台为徐永佑。
1741年(乾隆六年),太仓州还属苏松道,于是苏松道又改为苏松太道。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苏州府单独成立苏州粮储道,苏松太道辖境减少为松江府和太仓直隶州,因而改名为松太道。1808年(嘉庆十三年),苏松粮储道和松太道再度合并成立苏松太道,道台衙门仍设在上海县城。)
上海全境为冲积平原,仅西南部有部分火山岩丘。海拔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地势平坦,略呈东高西低,山脉少而低小。东部沿海由长江不断携带入海的泥沙沉积而成,崇明、浦东等地的面积依旧在增长中,西部有佘山、天马山等,但高度都在100米以下。上海最高点是位于杭州湾内的大金山岛,海拔103米。
此次进攻上海的是帝国皇家舰队北洋分舰队其中包括两艘一级舰(拿钱买的,系统物品可以用功勋换,用钱也能买,在以后我会慢慢的不在说明,就当主角开了外挂就行。不要在意多少钱买的。)七艘二级舰、十三艘三级舰、三十五艘四级舰和五十艘五级舰,这只舰队是林宏构想中以后的北洋舰队,将负责渤海黄海和北海(现在的日本海)的防务,北海分舰队护送由近百艘运输舰和商船组成的登陆舰队浩浩荡荡的*近上海地区。
已经是冬季了,大地上寒风肆虐,海上也还好不到哪去,尤其在早上海风让北海分舰队的司令官王世昌都不禁缩了缩脖子,他除了下令让海陆军士兵注意保暖外,也没什么想说的。只希望快点到宝山和黄浦江。
接近十时,海军顺利到达,没有海防要塞炮甚至没有码头,海滩上一片荒凉,因为海禁,海边除了走私船(林宏的)偶然出没外现在的上海全是杂草荒地。此次登陆虽然没有遭遇抵抗但由于道路运输限制,知道下午三时才卸载完毕。运输舰队开始返航,登陆的两万余帝国北伐第一师开始整装出发。
四时左右全军艰难的(主要有火炮)到达上海城外,四时一刻,第一师师长少将李琪下令炮击。
四时三刻,上海道台徐銮带领家眷亲信由西门出逃。
五时三刻左右,第一师基本控制上海城,首任上海市长刘九龄宣誓就职。
随后几个月第一师各路出击。
战斗,出乎意料的轻松,到十一月底,第一师在北面已进攻到江阴--无锡一线,并建立防线。在南面已经打到海宁一带。
因为兵力的不足,第一师已经停止进攻,进入守势只等来年预备役一到继续进攻。
同时对上海地区的改造和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重新进行城市规划,进行土地改革,新的警察制度建立,新的行政制度建立,新的司法体系建立,变化之快让老百姓头晕眼花。另外资本家开始在上海投资各个行业。这些资本家当然是林宏买的,没办法林宏只能这样刺激资本主义发展。
说实在的,系统的资本家的投资带动了上海的商人,加之有政府扶持和完善的法律,上海的地理位置又十分的好,上海很快成为帝国经济中心,东方的明珠,当然这是后话。另外和台湾一样,上海地区也多了很多普通居民,在自己的四周宣传解释帝国的经济行政政策,解释清楚了老百姓似懂非懂的继续生活着,不过在他们看来至少现在自己有地了,而且自己的孩子居然也能上学了,生活的巨大反差让他们对这个新的国家和皇帝林宏充满了感恩,这也是很多老百姓在领到新币后差不多都对着钱币上皇帝的肖像顶礼膜拜的原因。
另一路进攻广州的南海舰队和第二师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先是在广州湾遭遇了广州水师的阻拦,虽然最后帝国南洋舰队完胜全歼对手,但自己多少也有损伤,其实林宏有想过向系统买更先进的铁甲舰那样欧洲基本就是受虐的份,但系统提示超出时代科技年限,暂不可用。
第二师在香港登陆,但当全军卸载完毕时已是晚上了,第二师师长周驹只得在香港休整,第二天在进攻广州城,第二日,第二师由运输舰运至在广州城外,受阻,围城其实是周驹不想拿人命去填这堵墙,只得在下午调海军重炮,炮轰城墙。当晚广州知府叶名琛,趁夜色出逃。至第三日晨,第二师进入广州。
葡萄牙人阿德利托站在了这片与他三个月前看到景象完全不同的土地上,广州城。三个月前的广州城虽然繁华喧闹,但是阿德利托仍然觉得这个城市是虚幻的,罪恶的。
但是如今,满街的猪尾巴,竟然减少了很多。很多人已经变成了短发,而他们的衣服也从长袍马褂,变成了向欧洲人一样的衬衫、西裤。街面上的地痞流氓明显减少了,也没有巡街的衙役管买东西的小贩收钱。
一座座巨大的建筑拔地而起,其中有巨大的现代工厂,也有有着琳琅满目货品的商店。
“上帝啊,这个新的帝国做了什么?”阿德利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得进入了一家普通的小餐馆,先行歇息一下。他并不是什么大商人,一样是从澳门来找的机会的。
他刚坐下,就听见邻桌几个穿着并不富裕的年轻人议论道:“真的行么,人家会要我们么?”
一个看上去像领头的男子道:“这是我们那里宣传委员说的,宣传委员的话自然不会有假,咱么盐户们,世代受欺压,还是贱籍,如今新朝废了贱籍,但是这大工厂里的精盐却直接将咱们挤垮了,这省政厅尹省长(广州省长尹家鞠)让宣传委员传话,尹省长不能看咱们小民过不下去,这能种地,可以去国营农场做个佃农,租子定下是几个钱就是几个钱,多打了粮食是自己的;还想做盐的,这广东有几家大盐场,报了名等人把咱们送去教手艺;想干点别的,这广东城里机会这么多,找个活儿干还不容易。况且咱兜里还有政府发的三个大元补助金。”
省政厅由于激烈的经济转型措施,击垮了相当一部分小手工业者和小农,但是深入到了乡村的办事处,将补助金发放到了这些破产者的手里,这些破产者可以在找到新工作之前,利用补助金活下去。
原来这一桌人其实是两拨人组成的,一拨是惠州来的,一拨是肇庆来的,都是世代盐户。新政府取消了盐铁专卖制度,并用更优良个工业品击垮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但是由于他们都被给了钱,并听说广东各地机会很多,赚钱不难。
想要种地的,基本上都被国营农场的人弄走了,向继续做盐的也留下了。这几个出来的人都是想看看有没有其他赚钱的行当。
时至年末,帝国相继占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福建浙江的沿海地区,建立起进攻的桥头堡。甚至后续抵达珠三角的部队不仅后继发力占领海南,广西南部地区和镇南关等地。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八章 外交谈判
1830年,圣诞。
自从得知关岛等一些西班牙控制的重要相继被中华帝国抢夺后菲律宾总督(pascualenrileyalcedo)莱昂很是恼火,虽然很愤怒但他也没办法,上文说道在殖民精神上,中国的殖民和欧洲殖民产生了巨大分歧,欧洲人是以少数人占大片地方,实际开发和利用率不足。所以西班牙在太平洋上并未部署军队,西班牙在亚洲的军事力量主要在菲律宾马尼拉等地。
“总督阁下!”
“哦!布鲁克有什么事吗?”
“那个,中华帝国的外交使节到了。”
“我还想找他们呢!”听到这莱昂一脸愤懑。
由于此时的西班牙殖民地的总督政策是赐封制度即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是殖民当局首脑,独揽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就是土皇帝。
会议厅,作为此次谈判的全权代表顾汉炳是帝国外交大臣,他精通法、德、英、俄、拉丁、西班牙等各国语言。
当他看到莱昂满脸愤懑时,反而笑着说:“尊敬的总督阁下,上午好,我谨代表我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向您问号!”
莱昂一脸诧异道:“阁下居然会说拉丁语,在我印象中你们东方的官员似乎不懂外语啊!”
“阁下说笑了,这里有我国送给阁下的见面礼,希望阁下会喜欢。”
随后,后面的侍从拿出一只盒子,莱昂打开一看是一对精美的花瓶,心中乐开花,因为闭关锁国瓷器在欧洲是奢侈品,各国皇室均以拥有瓷器为荣。这样精美的礼物让莱昂爱不释手。
“布鲁克,去拿我的雪茄来。”莱昂看着顾汉炳一行人是越看越欢喜,而顾汉炳一行人则在心中窃喜莱昂的傻样,一直普通的上等瓷器就搞定,看来接下来的问题就不大了。
“阁下,我们这次来是就我中华帝国和西班牙帝国的领土问题争端寻求解决方法的。”顾汉炳说道。
“哦!不知道贵国想就此作何解释。”
“这些自古就是我帝国的领土,只是并未开发而已,这次我国只是将其收回而已。”
“荒诞,这些是我西班牙帝国的探险家冒着生命危险发现的。阁下难道我不知道吗?”
“莱昂阁下,请冷静,我国此番武力收复确实对贵国造成了损失,所以我国愿意倍偿,但也希望可以您能将这些卖给我国。”
“这..不行,出卖殖民地需要国内同意。”
“阁下,几个对于您来说还是有权力的,另外我们还为阁下准备了厚礼,相信您会满意的。”
“这..就要看贵国出的是什么条件了?”莱昂会心一笑。
1830年,圣诞夜,中华帝国与西班牙在马尼拉签署《中华帝国和菲律宾通商贸易条约》。为了不引起西班牙国内的注意,条约以通商条约的名义签署。
条约内容大致包括:一,自签订商约日起,菲律宾开放马尼拉等贸易港口,允许中华帝国公民在菲律宾和西班牙属亚洲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并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中华帝国保护西班牙商人在中华帝国境内的合法权益。
二,西班牙将关岛等太平洋及菲律宾北部巴坦群岛,以200万中华币(相当于当时600万英镑)出售给中华帝国。
三,签约双方,协商关税,建立基隆——马尼拉贸易航线。
四,中华帝国和西班牙帝国互设大使馆。
..........整个条约在两方看来都很满意,帝国确立了太平洋上的殖民地主权还可以低价购买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地的原料,而莱昂看似丢了大量土地但其实这些土地西班牙根本不去开发,在他看来毫无用处,用地换来的一大笔巨款(中华币已经在南洋确立货币优势)和大量的瓷器,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中华帝国给他的一个承诺。
“阁下,我听到很多关于贵国的消息,贵国在南美、中美的殖民地不是已经独立了吗!”顾汉炳在莱昂的书房里看着窗外忙碌的港口说道。
“不过只是乱民的叛乱罢了,我国的军队总有一天会重新占领那里。”
“阁下,难道想在远东一直当总督吗?”顾汉炳回头道。
“阁下,想说什么,在这当总督难道不好吗?”莱昂眼珠一转,一丝狡黠一闪而过。
“我帝国皇帝陛下的意思是更想和您合作,不是那个已经没落的帝国。”顾汉炳继续说道“一个独立的菲律宾王国需要您这样的国王,而我们中华帝国则需要一个独立的菲律宾王国。这样才能加深我们的友谊不是吗?”
“这...现在我觉的当总督挺好的。”莱昂想了想说。
“那我就等着以后我们的合作了。”其实在顾汉炳看来莱昂也有意向,只是现在时机不对罢了。不过不是还有以后吗?
-----------------------------------西班牙-------------------------------------------------------
西班牙国内从1823年到1833年,国王斐迪南七世对革命者进行了严厉镇压,成为西班牙历史上“黑暗的十年”。费尔南德七世(1784年10月14日-1833年9月29日)西班牙波旁王朝国王(,1814年-1833年在位),西班牙历史上最坏的国王。
1820年3月7日,马德里爆发革命。费尔南德七世不得不宣誓接受“加的斯宪法”,答应重现召开议会,委任自由党人组织新的临时政府。在自由派得势期间,斐迪南处于事实上的被软禁状态。
自由派的政府被当时的欧洲各国看成是大革命时期法国政府的翻版,引起了1822年凡罗拿会议(凡罗拿会议(thecongressofverona)(1822年)五国同盟召开的最后一次常规会议,是十九世纪初欧洲协调机制的组成部分。参与国共有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法国以及英国,会议决定向当日的欧洲革命活动加以镇压,鉴于英国无意以镇压革命为名干预别国内政,因而与上述四国不合,最后英国退出此一欧洲协调机制。)的敌视,法国被授权介入这场战争。
法国使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西班牙远征军摧垮了自由派政府,费尔南德重现获得最高权力。此后十年里,他实行更为黑暗的*,三万多人被残酷杀害,五万多人被监禁,史称“黑暗十年”。到1825年,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全部独立。
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德七世对于这份从远东殖民地发来的条约并不重视,虽然不清楚中华帝国和满清,他更愿意关注国内的情势,至于这份条约,他觉得几个无足轻重,反而通商让他兴奋,满清的闭关锁国让东方的财富对欧洲说不,现在和中华帝国的贸易意味这财富将流入自己的国家,有了钱就能使自己就能更好的控制国内的革命。
----------------------------------------------英国----------------------------------------------
65岁的英国国王威廉四世(williamivoftheunitedkingdom,1765年——1837年),今年刚刚登基。历史上的评价总体来说,威廉四世是一个平庸的国王,但他心肠慈善,是个朴素的绅士,被人民亲切的称为——水手国王此时的英国首相是辉格党的格雷伯爵。当时,君主去世后,英国就要举行新的大选,在1830年大选中,威灵顿的保守党与格雷伯爵二世查尔斯·格雷的辉格党对峙。当击败威灵顿成为首相后,格雷立即宣布要改革选举体制,这一体制自十五世纪以来就几乎未有任何改变,其不公正之处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大的城市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等,没有任何的选举名额,同时,一些很小的区,如只有七个选民的老索尔兹伯里,却有两个议员名额。通常这些小的区,掌握在大贵族手里,所以这些大贵族总是当选。
1831年的春节。此时的格雷在首相官邸,正在接见漂洋过海来到英国的中华帝国驻英大使吴泓,吴泓递交国书通知英国关于帝国在南太平洋列岛的主权,并就中方大使馆和英方驻华大使问题进行交流。
对于眼前这个短发精神勃发的东方使者,格雷对此十分欢迎,虽然英国在近两年在满清的鸦片贸易遭到毁灭性打击,但从远东的发展来看和中华帝国展开的商业贸易却收益颇丰,此时国内在1831年上院第二次拒绝了改革法案之后,全英国人民都开始鼓动改革,一些地方甚至发生了暴乱。要不是整个国家陷入了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格雷还想和中华帝国展开更多的往来。
到1832年底,中华帝国驻欧洲各国大使基本就位,欧洲各国对这些留着一头精神的短发、*着流利的外语的大使和他们带来的瓷器国礼十分欢迎,尤其是驻教皇国的大使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更让当时的欧洲各国满意,一样的信仰让他们让他们友善的看待中华帝国并同意与帝国签署贸易条约,随着与各国贸易协定的签署,帝国的商品开始进入欧洲。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九章 帝国变化
在帝国陆军收复的土地上,新的朝代让老百姓对如何称呼自己的朝廷还是犯了很大的嘀咕的,称为大中?有些土气,那称新朝?又不能总叫新朝,再说,王莽那里还占着先呢,别误会了。后来有个宣传委员随口说道,叫帝国呗。所以大街小巷,升斗小民都张口闭口帝国。
这宣传委员绝对是帝国中最奇特的一群人,这群人无所不在,每个村寨每个街道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这些人几乎每个都能言善辩,少有人能在辩论上说得过他们。宣传委员讲的都是时政要闻,绝对不说假话,所以很多民众管他们叫“真话郎”。
上海、广东在实施新政策之后能够推行的如此顺利,跟这些数量巨大,能量巨大的宣传委员是脱不开干系的。
这时已经到了1831年四月底,帝国陆军占了广东也有一年多了,如今的广州城竟然已经有了几分民国时候的样子,不管传统的阻力多么大,官方是什么样子,民众自己就会跟着学。街上辫子已经越来越少,只有些年纪大的人和顽固不化的人还拖着大辫子。警察也不管,政府也不说,有人问道为何不管,宣传委员口径一致:“这是人民的自由。”
行动方便且美观的西式服装已经基本达到了普及,仅广州城一地,就有服装厂、被服厂超过三十家,价格并不很贵,民众自新政以来腰包渐鼓,衣服也买的起。
甚至有些有前朝遗风的人换了明朝的服饰,在街上溜溜达达,众人看着也觉有趣。
现在的广州人们绝对不会露出惊奇的眼光,因为一旦露出惊奇眼光,就会被别人笑,所以无论如何怪诞,大家都强迫自己接受,还说一句:“别人怎么搞是别人的自由。”
当然也有些以自由为口号去妨害他人的,这些人已经被警察叔叔们抓了起来。
另外,帝国对于境内满族并未进行压迫或报复,赋予了他们一样的自由权力,但对于那些有前科的满族,帝国将他们遣送至帝国的殖民地进行殖民活动。
林宏已经很久没有像个普通人一样走在大街上了,他今天换了一身便装,只带了一个sss级的间谍作为保镖,出来游街,此前他已经逛过了上海。
“真是想不到,才半年,就来了个天翻地覆,不知是人民的力量太大,还是系统的力量太大。”
林宏瞧见已是中午,五脏庙需要祭祀,瞧见面前时家四川火锅,便迈步走了进去。
这样的现代餐饮都是系统人员带来的,他们有些在广州定居,就开了一家一家怪奇的饭店、酒店、成衣店,并带动了潮流的发展。
广东人不是太能吃辣,但是自从出现四川火锅后,很多广东人都转了性。甚至四川来的伙计还被问,这四川火锅正不正宗。然后四川人就说,我们那里没这个。但是龟儿子的真好吃。
下午,中华帝国皇帝又在工业部部长的陪同下访问了军工厂。皇帝陛下对军工厂工人们刻苦钻研,敢于攻关的工作精神表示由衷赞赏。陛下亲切慰问了工人代表和工人家属,并在军工厂有关人员陪同下试射了最新研制的单兵步枪帝国31式。
这个是报纸上写的,老百姓们对于能每天了解整个广东的时政要闻和皇帝陛下的动向感到惊奇,报纸及相关传媒的出现,迅速培育了一些时政党文人作家。这些家伙们最后不满足于私下讨论,竟然联合起来办报纸,这进一步促进了报业的发展。
目前帝国境内的报纸主要是官方的《帝国日报》,上海的《申报》,广州的《羊城晚报》为主,而后有发展起了像《时务报》、《戏报》等不同领域不同范畴的报纸。
其实林宏此次到广州军工厂根本就没那么大做派。因为他参观的军工厂是系统军工厂,一个当地人也没有,只是作为政府官方报纸的《帝国日报》,还是“忠实”地报道了出来。
看完了那个最新的步枪帝国31式,林宏也没什么特别大的感触,这些要装备普通士兵的后装击发枪的改进型,仍旧属于单发步枪,但是从做工上来说,远强于同类枪支。哑火率降低,准确率提高,林宏不得不做出改变步兵作战方式的决定。
1...45678...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