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诡传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六道
原来爷爷一直是在装醉。聂震感觉又好气又好笑,暗暗摇头,说道:“爷爷,我选择追随阿秀,不是因为他这个人不简单,只是单纯地敬佩他、欣赏他……”
“如果他不是不简单,你会敬佩他、欣赏他吗?”聂峰白了他一眼,幽幽说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选择站在他的一边,等于是一脚踏入深渊,一脚踩在山顶之巅,要么摔入地狱,要么一步登天,以后,就看他的造化,也看你自己的造化吧。”
这就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赌输了,家破人亡、万劫不复。
但话说回来,身处庙堂之内,又有谁不是在豪赌,又有谁不是步步惊心,如履薄冰,想要飞黄腾达,赌的就是眼光,和对机会的把握。
得到紫家、江家、聂家的相助,修罗堂于各郡县设立分堂口之事,变得事半功倍。
从这时开始,修罗堂也正式变成一个全国性的组织。这一点对于修罗堂在说至关重要,以前修罗堂的人才大多靠从外部招收,而以后,修罗堂的人才则是靠内部甄选。
十五天后,贞郡军终于抵达上京,同时带来了风国目前最最需要的金子和银子。
在贞郡军抵达上京的当日,以蔡霄为首的风国大臣们,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捐献。蔡霄作为捐献的发起人,当真是一点没手软,以蔡家的名义,捐出白银一千万两。
能捐出一千万两的银子,说明这对蔡家来说不伤筋、不动骨,由此也可看出蔡家实力之雄厚,堪称富可敌国。
蔡霄如此,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又哪敢不解囊相赠,最后,光是大臣们捐献的银子,数额就已超过了两万万两。
贞郡军拼死拼活从宁南掠夺回的金银,加入风国大臣们的捐赠,一下子把风国空虚的国库填补满。
风国真实家底之厚实,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羸弱,穷的是国家,富的是贵族门阀,而与风国恰恰相反的是,宁南的真实实力,则远没有它表面上那么强大。只贞郡军四个军团,便险些把宁南打回原形。
贞郡军抵达上京后,只略作休整,又要启程去往贞郡整顿。贞郡军的根基在贞郡,经过第二次国战的洗礼,贞郡军伤亡惨重,元气大伤,现在需要恢复,自然也得是回到贞郡恢复,在贞郡招收新兵,填补编制。
在贞郡军临离开上京之前,唐凌特意把上官秀招入皇宫。上官秀被一名女官带入寝宫,进来时,正看到唐凌拿着一张纸卷,小脸带着笑意,兴致勃勃地欣赏着。
上官秀走近后一瞧,不由得眉头紧锁,脸色难得一见的阴沉下来。对于这张纸卷,他很熟悉,上面写的诗词和字迹,他更加熟悉。
“国破家碎,九州狼烟;卫国征战,莫求归年;青锋所指,吾辈当先;玄甲同袍,九泉相见;踏破山河,忠胆天鉴;痛饮敌血,大风再现。”
唐凌笑吟吟地念了一遍,转目看向上官秀,赞叹道:“好诗句,好豪情,好个忠肝义胆的镇国公!”
上官秀眯缝着眼睛,直勾勾地凝视着唐凌,一句话没说。
当时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是有感而发,便随手写了下来,写完之后,他觉得难登大雅之堂,也就随手丢掉了,至于丢到哪里,他早就忘了,可现在,这卷诗词竟然在唐凌的手里。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唐凌的掌握之中,唐凌时时刻刻都了解他的一言一行,更可怕的事,唐凌并不偷偷摸摸的这么干,而是摆明了让你知道她在这么干。
这,就是威慑,来自于皇帝的威慑。谈笑间,可让你毛骨悚然。
“生气了?”唐凌咯咯地笑了起来,她放下纸卷,站起身形,慢悠悠地说道:“上官秀,你能有此忠心,朕是很高兴的,如果你能不藏在心里,在朕面前表现出来,朕会更高兴。”
上官秀仍是一言不发,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个小女人。她是什么时候把她的人安插到自己身边的,他不知道,也许是在不久之前,也许是在很久很久以前。
看着唐凌笑的开心,笑的得意,笑的灿烂明媚,上官秀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应该得意,能把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安插到自己身边,她的确有得意的资本。他伸出手来,拉住唐凌的小手,托起,轻轻地把玩着她柔若无骨的芊芊玉指,柔声说道:“丫头,你这是在玩火。”





风诡传说 第554章 讨价
第554章 讨价
听上官秀对自己的称呼都变了,第一次从他口中说出‘丫头’二字,可见他已气恼到什么地步。唐凌非但没气,反而笑得更加得意,更加肆无忌惮,她任凭着上官秀把玩着自己的手指头,另只手还轻轻抚了抚上官秀的面颊,笑盈盈道:“朕就是要让你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如果你敢背着朕找女人,朕就把你……”
她话没说完,上官秀已堵住她一开一合、令人生厌的小嘴。她的味道,一如既往的甘甜,上官秀吻得凶狠,也吻得惩罚。
唐凌任凭他发泄,直至她感觉自己快要窒息断气的时候,上官秀才把她放开。唐凌嘴角上扬,问道:“上官秀,难道你只剩下这点本事,来让我屈服吗?”
他不屑对女人用强,唐凌可算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让他乱了方寸、失去理智的女人。
看着唐凌眼中的笑意,以及笑意中暗藏的嘲讽,上官秀泄气了,心里刚刚生出的欲望,一泻千里。他轻轻叹了口气,倒退一步,垂首苦笑道:“对不起。我失态了。”
唐凌咯咯地娇笑起来,柔声说道:“我并没有生你的气。如果你在生气的时候总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允许你,以后,只许对我一人生气!”
上官秀看着眼前这个,足可以把天下间任何一个男人逼疯的女人,颇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触。
他绕过唐凌,走到桌案前,看着上面的纸卷,他耸肩说道:“只是随性而写,不足道哉。”
“我会把它裱起来,挂在寝宫当中。”唐凌乐呵呵地走到上官秀身旁,目光落到纸卷上,笑道:“你的字,还是挺漂亮的嘛,虽然和朕的书法比起来,仍差了那么一点。”
“你是在夸我?”
“天下间,还有谁的书法能强过朕?”
“等我为风国打下一座大大的江山,你再这么说吧!”
唐凌厚着脸皮,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朕准了!”
上官秀翻了翻白眼,再未接话。唐凌话锋一转,问道:“你觉得,装备了火铳的贞郡军,与未装备火铳的贞郡军相比,战力能提高多少?”
“提升一倍不止。”听她这么问,上官秀也就明白她接下来想要说什么了。他就知道,唐凌不会无缘无故地找自己入宫,也不会是只震慑自己一下。
唐凌点点头,说道:“战力竟然能提升那么多。”稍顿,她正色说道:“我打算在中央军内,再增设四个新军团,把中央军扩增到二十个军团,阿秀,你的意见呢?”
“我没意见。”厉兵秣马,本就是图谋大业的前提,唐凌有意增兵,说明她胸怀大志,志在四方,上官秀支持还来不及,又怎会反对呢?
“新增四个军团,以目前的国力,维持二十个军团,绰绰有余。”
“嗯,我也是这么考量的。”唐凌说道:“去掉贞郡军四个军团,就是十六个军团,阿秀,你觉得让十六个军团全部装备上火铳,需要多长的时间。”
唐凌不问上官秀肯不肯为中央军生产火铳,而是直截了当地问他需要多久,这正是她讲话的高明之处,不给对方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这件事上,上官秀还真就没想和她讨价还价。他眨眨眼睛,琢磨片刻,说道:“一年或者两年,最多也不会超过两年。”
“很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此事,就交由你去做了。”唐凌随意地挥了挥手。
上官秀一笑,说道:“制造火铳,不仅需要配套大量的火药,还需要大量的铁矿、煤矿,蒸汽机,需要炼铁、炼钢,需要成熟的工匠……”
不等他说完,唐凌不耐烦地摆摆手,打断道:“不要跟我说这些,需要用到多少银子,你呈交奏疏就好,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我都会批准。”
上官秀眼珠转了转,慢悠悠地说道:“贞郡生产的火铳,拿到市面上去卖的话,价钱超过了灵兵器。”
如果一支火铳按照一百两银子算的话,装备一个军团,十万将士,那就是一千万两,装备十个军团,就是一万万两。
唐凌闻言,撇着小嘴,扬起眉毛,气呼呼地说道:“镇国公,你敢跟朕坐地起价?”
“……”
“你以为朕整天待在皇宫里,就是聋子瞎子吗,告诉你,就算朕足不出户,天下事,也没有什么能瞒得了朕?生产一支火铳的成本,不会超过二两银子,何况贞郡所用的铁矿、煤矿,大多都是从沙赫没花一分银子拉回来的,你还敢跟朕说,你的火铳比灵兵器都贵?简直笑掉人大牙了!”
上官秀又好气又好笑,说道:“你这么讲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放肆!你敢与朕这么说话,你再说一遍……”
上官秀对张牙舞爪的唐凌视而不见,继续说道:“沙赫人不是傻子,他们肯白白让出铁矿和煤矿,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是因为先前贞郡军有恩于沙赫人,帮着巴族,一统了沙赫地区,可以说,沙赫人现在提供的矿山,都是贞郡军弟兄们当初用血汗换回来了,又岂是无偿所得?”
唐凌不耐烦地挥挥手,没好气地瞪了上官秀一眼,嘀咕道:“平日里,也没见你这么能说会道,在朕面前,就像个哑巴似的搐在那里,一听到朕要买你的火铳,你倒是来精神了,难怪圣女说你像个生意人,简直把朕的脸面都丢尽了。”
你这是说不过我,就开始人身攻击了吗?上官秀啼笑皆非地看着气鼓鼓的唐凌。
唐凌琢磨了片刻,咬牙切齿地威胁道:“如果你的火铳一支敢超过十两银子的话,朕就亲手抹了你的脖子。”
“十两就十两吧,说起来,朝堂也该为贞郡出点血了。”现在国库里有那么多的银子,哪个大臣不是虎视眈眈,垂涎三尺,不输往贞郡,最后还指不定落入谁的口袋里呢。
听上官秀答应得如此干脆,唐凌突然后悔了,觉得自己的价钱似乎开得太高了点。她小脸堆笑,拉着上官秀的胳膊,左右摇晃地娇声问道:“其实,还是可以再便宜点的是吗?”
上官秀一本正经地提醒道:“覆水难收,君无戏言!”
唐凌脸上的假笑顿时僵硬住,狠狠甩开上官秀的胳膊,扬着下巴说道:“你可以滚了。”
上官秀转身刚要走,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贞郡军近日要启程回往贞郡休整,我也向陛下告个假。”
“你打算随军一同回贞郡?”
“正是。”上官秀说道:“目前贞郡的生产力仍有很大的不足,这次我随军回去,打算好好整顿一番。不然的话,别说一两年,即便五年十年,也生产不出十六个军团所需的火铳。”
唐凌面色一正,收起玩笑之意,秀眉微微皱起,问道:“非要你亲自回去吗?你应该了解你自己的处境,要杀你的刺客有多少,你心里也有数,一旦离开上京,谁能保护得了你?”
“即便我在上京,该遇刺还照样遇刺,并没有安全多少。”上官秀笑道:“回贞郡,我想我的处境反而会更安全一些。”见唐凌面露担忧之色,上官秀忍不住抬起手来,轻轻揉了揉她的香肩,说道:“不必为我担心,想杀我的人,千千万万,但真正能杀得了我的人,还绝无仅有。”
“你的伤,不碍事了?”
“早就好了,你送我的金疮药,很好用。”上官秀露出真诚的笑容,两排整齐的小白牙也显得格外漂亮。
看着他脸上耀眼炫目的笑容,唐凌有那么一瞬间心跳漏了一拍,人也有些晃神。
过了片刻,她伸出双臂,喃喃说道:“抱抱我。”
上官秀只稍微迟疑了一下,便走上前去,把唐凌搂抱在怀中。唐凌偏着头,脸颊紧紧贴着他的肩窝,在他耳边吐气如兰地低声说道:“答应我,安然无恙的回京。”
“嗯,我答应你。”上官秀嗅着她发髻间的清香,心中暖暖的。
上官秀和唐凌之间的爱情,从来没有过轰轰烈烈的惊天动地,更像是君子之交,平淡如水,但就是在这种国务、私情的交杂当中,在似敌非敌、似友非友的接触当中,在细水长流的交往当中,二人的心里都渐渐埋下了对方的种子,并茁壮成长起来。
唐凌对上官秀,从来没有生出过真正的排斥感,同样的,上官秀也从来没有真正的排斥过唐凌,也许在他二人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刻起,心里就已经印下了对方的影子,只不过,谁都没有发觉罢了。
在上官秀离开上京期间,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突然造访风国,他的出现,也给上官秀和唐凌之间的感情掀起一场波澜。这,是上官秀没有想到的,也是唐凌没有想到的。
上官秀这次随军回往贞郡,一是为了整顿和治理贞郡,二是要处理沙赫事宜,其三,打完二次国战,贞郡军伤亡那么惨重,上官秀也需要给贞郡的父老乡亲们一个交代。
出于这些种种的原因,他必须得亲自到贞郡走一趟。




风诡传说 第555章 荣归
第555章 荣归
贞郡军离开上京没多久,去往神池多日的该当也归队了。这次该当是秘密出行,至于这么多天他究竟去了哪里,除了上官秀,再没有其他人知道。
这次随贞郡军退回风国的还有不少南宁义军。
在一次国战中,风军战败后,宁南义军没有跟着风军一同撤走,继续留在宁南,结果之后遭到宁南朝廷的疯狂报复,被杀者不计其数。
二次国战后,宁南义军也都学聪明了,坚决不肯留在宁南,死活跟着风军一并撤回到风国。现在贞郡军要去往贞郡,两三万人的宁南义军也不离不弃的跟着。
要如何处置这些义军,上官秀颇感头痛。
留之无用。义军的战力与贞郡军相比,差距悬殊,双方的习俗、传统、生活习惯完全不同,格格不入,而且贞郡军将士深受上官秀种族主义的影响,瞧不起这些番邦异族。
但对义军又不能杀,毕竟人家当初是帮着风军的,屠杀义军,以后风军再进入宁南作战,想招募义军,可就难如登天了。
宁南义军对于贞郡军来说,如同鸡肋,弃又不能弃,留之还无用。上官秀和军中的将官们还特意讨论过此事,最后,是孟秋晨给上官秀出了个主意。
贞郡军有在沙赫屯兵的计划,既然要屯兵,就得建造要塞,现在不知如何安置这些义军,不如让他们去往沙赫建要塞。
沙赫与风国相邻,也与宁南相邻,有想家的义军,随时都可以从沙赫回到宁南,贞郡军这边不强留,有不想回家的义军,贞郡军也不勉强,以后他们可以留在沙赫,在西卜城定居。
所谓的西卜城,是风人和沙赫人以西卜山为中心所建立起来的一座城邑。
贞郡军在这里,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屯田,后来因为国战的关系,驻扎于西卜山的贞郡军被大批的抽调走,取而代之的是从贞郡涌入过来的百姓。
贞郡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庄稼难以生长,而西卜山这里不同,四季如春,气候适中,所种的庄稼一年可以成熟三到四次,而且贞郡军还免费提供土地,贞郡的百姓自然是趋之若鹜,大批涌入。
随着迁移过来的风国百姓逐渐增多,西卜山周边土地被大面积的开发。西卜山本来就是风国和沙赫的一个贸易中心,有很好的商业底子,现在农业又蓬勃发展起来,一座农商结合的大型城镇孕育而生。
上官秀和贞郡军乐见其成,贞郡境内不宜种植庄稼,但西卜山一带却有良好的种植条件,而且西卜山本来就是己方打下来的土地,贞郡百姓来这里种植庄稼,再适合不过了。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殖民。而西卜山及其周边地区,则有幸成为了风国在本土之外的第一块殖民地。
西卜城的诞生是顺其自然,没有人要刻意在这里打造一座城镇出来。西卜城内的居民,主要由风人和沙赫人构成,没有城主城尉,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是贞郡军的一名营尉。
由于西卜城是一座新城,居民又都是移民过来的,不管对哪个民族,都不存在排斥感,让宁南义军到这里居住,再恰当不过,而且还能增加西卜城的人口,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有利于贞郡军的粮食补给。
贞郡军由上京出发,进入贞郡,行军月余,抵达西京。
以刘允为首的上百名贞郡郡府官员出城迎接。进入西京,城内的景象可用万人空巷、夹道欢迎来形容。上官秀难得的没有坐在马车里,而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众多将士的簇拥下,缓缓前行。
上官秀坐在战马上,一边行进,一边不时地向左右百姓挥手致意,引来周围百姓们山洪海啸般的尖叫和欢呼声。
在贞郡,上官秀的威望之高,可谓是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哪怕是当年的圣武皇帝,在贞郡也没受到过如此热烈的欢迎。
上官秀在贞郡三年间,给贞郡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尤其是锻造坊的出现,使得大批生活贫困的农民变成了有固定收入的工人,生活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另外,他在贞郡推行唯才是用政策,平民可以为官,彻底打破了士族门阀永远处于统治地位的格局,还有更令贞郡人兴奋的一点,上官秀在贞郡组建起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虎狼之师,贞郡军。
在一次国战中,贞郡军名声大噪,在二次国战中,贞郡军更是令敌人闻风丧胆,大扬风国的国威。可以说上官秀的出现,不仅给贞郡人带来生活水平提高这种实质性的改变,更给贞郡人带来了精神慰藉,带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扬眉吐气,让贞郡人拥有了更强的自尊、自信,和自强不息。
对上官秀的情感,贞郡人不单单是尊敬和敬畏,更多的是感激。
上官秀亲民的抛头露面,可是让麾下的将士们紧张异常。
暗旗、影旗人员,大范围的扩散出去。暗旗人员乔装成形形色色之人,混于人山人海的百姓当中,影旗人员则登上街道两旁的房顶、阁楼等高点,警惕地戒备着四周的风吹草动。
宪兵队于上官秀的前后左右布防,里三层、外三层,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别说人难以靠近,恐怕连只老鼠都钻不进去。
只不过在如此严密的保护之下,仍有刺客欲图谋不轨,但在刺客动手之前,便被暗旗和影旗人员事先发觉,秘密处理掉了。
整个欢迎仪式,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一派祥和,上官秀的亲民和百姓们的热烈回应,表现出军民一家的景象,而实际上,则是暗流汹涌,杀机四伏。全靠着暗旗、影旗的准备充分,才没有让意外发生。
等上官秀终于进入到郡尉府,负责保卫的将士们这才长长松了口气。当天,郡尉府内大摆酒宴,军中将士和地方官员,齐聚一堂,开怀畅饮。
贞郡军的回归,不仅是荣归故里,同时还带来了贞郡发展所需的最重要的资源,钱。
黄金三百万两,白银一万万两,这还只是从宁南国库所掠夺金银的三成,除此之外,贞郡军还在宁南民间掠夺了大量的金银和贵重物品,这些东西,原本都被埋藏在沙赫境内,现在随着贞郡军的回归,财物也都被挖出来,运回到贞郡。
对于贞郡军的将士们,上官秀可是一点不手软,阵亡的将士,重金抚恤,受伤的将士,重金奖励,完好无损的将士,论功行赏,就算是寸功未立,最最底层的兵卒,每人也都分得了十两银子以上的奖赏。除此之外,贞郡退伍的老兵们,也都分到了银两。在上官秀看来,这些都是贞郡军将士们应得的。
他如此大规模的犒赏全军以及退伍老兵,在很大程度上也大大带动了贞郡的经济,并且吸引了更多的贞郡人加入贞郡军。
贞郡军的编制恢复得很快,短短数日的时间,便有超过十万的新军填补进来,半个月后,编制差不多已填补完整的贞郡军,浩浩荡荡的离开西京,开赴沙赫地区,进入沙赫去操练。顺带手,帮着巴族,把几个仍冥顽不化、坚持不肯与巴族合并的部落平灭。
以贞郡军目前的战力和武器装备,与沙赫部落打仗,那真和操练演戏没什么区别,是锻炼新兵,增长新兵实战经验的一个好方式。
贞郡军大张旗鼓地进入沙赫地区,还打着帮巴族统一沙赫的旗号,这几乎是二次国战的重演。
自贞郡军进入沙赫的那一刻起,宁南国内就开始进入到高度战备状态,恐慌情绪在民间迅速蔓延,宁南南方的百姓纷纷向西、向北逃窜、迁移,仿佛贞郡军随时可能从沙赫地区再次攻入宁南境内。
要命的是,距离二次国战结束才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贞郡军的兵力从二十万又恢复成四十万,四个军团又变成了满编制,而且火炮、火铳全面列装,整体战力有增无减。
现在一听到贞郡军这三个字,宁南朝廷那边都为之头痛,感觉贞郡军简直就是己方的克星,普天之下,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这么愿意打仗的,没完没了的去征战,而贞郡军自身又象打不死似的,不管被歼灭掉多少人,很快又能恢复鼎盛。
这太要命了。在贞郡军进入沙赫不久,连那么强横的宁南朝廷,也不得不派出使节,去往风国的贞郡,拜见上官秀,请他休战。
正常情况下,偌大的宁南,还不至于会恐惧贞郡军这么一支四十万人的军队,只是现在宁南的国策发生了改变。
经过两次国战,宁南朝廷意识到己方欲吞灭风国的计划不现实,也实现不了,宁南朝廷迅速改变了国策,把向东进军的目标转成了向北进军,瞄准了北方的杜基。
1...230231232233234...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