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山河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轰!”
北方公司德县机械厂内,伴着一声炸响,一阵硝烟在高墙内升起,而在硝烟周围,可以清楚的看到数十块被炸倒的木板,几乎是在硝烟刚刚散去,几名技术人员便跑了过去,然后拿着记号笔在木板处作着记号,记下每块木板上的碎片数量。
“303片……”
记下这么一个数字,齐致远的眉微微一扬,这已经是第十次试验了。
“看来,它的平均破片数量应该是在300片左右!”
回头看着李凯,齐致远神情显得非常肯定。
“别看这种手榴弹的重量虽小,体积也小,可是因为采用预制破片的原因,最多一次产生324块破片,最少的也有290多片,威力远大过过去咱们生产的晋造手榴弹!”
和李凯一样,他同样也是太原兵工厂被遣散的人员,只不过与一般工人不同,他曾是手榴弹厂的技术人员,在一个星期前,得知要按图纸试制新式手榴弹后,虽说心知像这种私营工厂制造手榴弹,实属违法,可是因为手榴弹是用来“援助义勇军”的原因,他到是第一时间向厂长表示自己可以参加手榴弹试制。
与过去的用铸铁铸造手榴弹壳体不同,新型手榴弹却是使用钢板压制,而那些2。5毫米普通钢板在压制之前,需先过压纹机,通过压纹机刻下豆粒大小的菱形花纹,而手榴弹爆炸时产生的破片也大都为菱形,按技术说明上的说词,这叫预制破片。
“虽说咱们只有几十部机器,可若是全力生产的话,这手榴弹一天至少能生产300枚,一个月差不多就是十万枚,一箱50枚,一个月两千箱,这么多手榴弹,真不知道董事长通过什么法子运到东北。”
“那用董事长想办法,直接把手榴弹捐给北平的救国会,到时候自然有救国会送到东三省,这一枚造价要7角大洋,一个月就是7万大洋……”
摇着头,齐志远似乎有些想不明白,董事长为什么要给自己找这个麻烦,这种私造军火之事要是传出去……幸好,那手榴弹上都刻有毛瑟的徽记,要不然这事真不知道传出去会惹来什么样的祸事。
“还好吧,咱们这车间里的薪水可都涨了不少,再说,大家伙也知道,这手榴弹是给东北义勇军造的,这手榴弹,要是用进口的,一只至少也要一块钱,这一块钱,在咱们这,一块钱能造两,多造些手榴弹,也能多炸死些日本鬼子不是……”
对于地面上这两位的语声,这位清华大学机械系的教授,并不怎么在意,身处于这条长达200米的过去德县兵工厂用来试弹的地下隧道内,他的双眼则着地上架着那支周身烤蓝的重机枪,这架新式重机枪的图纸是公司提供的,而夹具车间根据图纸制造夹具,试制车间则根据图纸制造了这架机枪,不过因为在试制时,并没弄明白图纸上的钢号的标准。
这架机枪所用的钢料,都是由根据钢料标准,选择的类似的代表钢材,从枪身到枪管,再加那三角架皆是如此,甚至就连同制造弹链的钢片,则是选择普通高炭钢制成。
“希望不会卡壳吧!”
在射手将弹链卡入机匣时,李承干在心里如此想到,这架机枪和图纸上最大的不同,恐怕还是那口径,图纸上的机枪使用的7。62*54有底缘弹,而在制造时却改为毛瑟步枪弹,子弹长度加长近四公厘。
“李教授,可以试射了!”
学生的提醒让李承干回过神来,他冲着身边的学生点点头。
“开枪吧!”
声落枪响,一时间这不过米宽的试弹隧道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机枪声,机枪射击持续着,看着那喷吐的火焰,弹飞的弹壳,李承干的心还是握成了一小团。
一条250发弹链打空,副射手立即又换上一个弹链,而在副射手换弹链时,射手则配合着更换枪管,这架重机枪采用的是气冷枪管,每射击250发子弹就需要更换一次枪管,三四秒后,原本中断的枪声再一次响起,
“组长,看来这机枪应该没什么问题!”
学生的话让李承干点点头,不过他并没有说话,反而这机枪的欢唱听在他的耳中,他所感受的却是浓浓的忧虑,原因极为简单,作为机枪试制组组长的他,或许是这座工厂中少数几个知道这机枪用途的人。
对于机枪试制组的人来说,他们造出的这几十架机枪,都将用于援助抗日义勇军,可实际上呢?这机枪的使用者却是房山保卫团,不对,应该是抗日义勇军第五十八路军,而义勇军五十八路军将会在一个月后开赴热河,随同开赴前线的还有……
“为什么?”
眉头紧锁着,李承干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管明棠会办那个房山保卫团,他更想不明白,为什么正规军不去,反倒是那么一支地方保卫团却要顶上去。
呼吸着在隧道内弥漫着的硝烟,李承干听着那重机枪的欢腾声,在学生们纷纷交头结耳的想象着日本人在机枪上丧命的一幕时,李承干所能想到的,却是那个年青人的那张永远都带着笑容的脸庞,正当他于心间发出一声叹息时,机枪却突然停下了。
“老师,机枪卡壳了!”





山河血 157.第157章 紧锣密鼓备战忙(二)
“嘟……”
几乎是在火车拉着汽笛驶入德县分厂的第一时间,厂区内那条长达一公里的货台上,顿时就忙活了起来,十数名在工厂附近雇佣的合同工,纷纷开始准备着将货箱吊上火车,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津浦铁路局早就习惯了同北方公司打交道,与大多数公司不同,北方公司的货物大都装在整箱内,而那箱子的尺寸又是根据蓬车的尺寸制成,一车正好可以装6个集装箱,在运到目的地后,直接由吊车吊上马车或者卡车。
初时津浦铁路局还弄不太明白,为什么北方公司会选择这种方式,不过后来津浦铁路局内的一些技术人员,还是发现了使用这种木制集装箱的好处,于是津浦铁路局尝试把货物装在同样规格的木制集装箱里,用铁路平板车或者敞车运输,到站后用起重机把箱子转移到货车上,货车再将货物运至目的地。
只不过是一场简单的试验,津浦铁路局便发现一列车货车如果采用木制集装箱运货,仅装运费便可节约几百元,而且可以使火车停站装卸货的时间,从十几个小时,缩短到一个小时,综合成本下降,远超过津浦铁路局的意料,于是这种新型运输方式迅速在津浦铁路线上得到了推广。
这种技术推广却又给北方公司带来了一些好处,比如超过100台行车起重机的定单、上万只规格集装箱拖盘定单,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之所以选择集装箱,却是因为集装箱安全,几乎不会有那5%左右的装卸耗损。
而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好处,却只有少数人可以意识到——在集装箱内,不开箱,你永远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
太贵了!
看着装在几节集装箱一千箱手榴弹,随着普通货物一同装上了火车,齐致远的心里冒出这么一个念头来,手榴弹太贵,曾在太原兵工厂工作过他,知道这种手榴弹还有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可能。
这些手榴弹都是援助义勇军的,如果成本太高的话,最终会拖累公司的发展,这并不是齐致远愿意看到的。
“看来,还是要想办法压缩一下成本!”
在火车离开德县分厂专线后,他便回到办公室中,拿起笔计算着生产成本。
“综合成本0。695元,其中压制壳体……”
白纸上清楚的列出了手榴弹成本,而齐致远诧异的看到,与晋造手榴弹不同,公司制造的手榴弹的成本的一半,都集中在炸药上。
“一磅炸药3。5元,一枚手榴弹60克,单是炸药就占了六成,想减少成本,就要在炸药上作文章!”
在这个念头浮现时,他的视线投向对面的那栋三层小楼,那是理化研究所,所谓的所,不过只是一栋楼房罢了,现在这几家研究所,占去了分厂不少建筑,而公司正在讨论着是应该在什么位置建几家新的研究所。
“也许他们能帮上一些忙!”
一间房子,十个陶缸,然后再加几个玻璃棒,这便是理化研究所黄色药制造车间内的的模样,至于对于熊大缜来说,这些几乎应该腌菜铺子里的工具,这会却变成了他手中制造黄色药的工具。
“土伦1份!”
穿着白色的工作服,脖间挂着副防护面具,熊大缜指着几个工人准备着原料,这些坛坛罐罐的东西摆在这地方,即便是那几名工人,也觉得有些诧异,诧异归诧异,工作总还是要干的。
“硝酸4。5份!”
每当工人将原料依次置放在硝化陶缸边的料架时,熊大缜都会去检查一下,在这里一份就是五公斤。
“嗯,硫酸30份……”
在工人们准备好原料后,在他的指挥下,这些工人便慢慢将硫酸加入硝酸之中,同时以玻璃棒不停的搅拌着,用温度表测量过混酸的温度后,见混酸已经冷却,便进入了下一步。
“把混酸倒入硝化器中!”
所谓的硝化器,同样也是陶壶,外面套有一个木柜,柜箱内入有冷水管以及水蒸气管,以用于在硝化时进行冷却以及加热。在混酸倒入硝化器后,冷水管就开了,在冷水到了柜深的三分之二处时才停止注水,然后工人又用玻棒反复搅拌着,同时开始加入土伦。
“慢点、慢点……”
在工人们通过硝化器漏斗向硝化器中倒着土伦时,戴着防护口罩的熊大缜不停的叮嘱着,以让工人小心眼儿一点,看到土伦刚一加完。
“打开水蒸气管,加热至90-95度!”
加热至90-95度之后,需要保持长达9个小时,9个小时后的硝化工作才算完成,九个小时并不算漫长,太阳西斜到傍晚时,熊大缜再一次进入车间,这时工人们已经打开了硝化器低部的活塞,淡黄色的液体黄色药便流到一个瓷缸内,。
“下一步是加冷水!”
叮嘱着工人们向瓷缸内加入冷水,又经过几个小时的静置,瓷缸内开始有结晶的黄色药析出,这一次熊大缜到是没有让工人帮忙,而是自己用铝勺将结晶的黄色药取出,然后再加入冷水,又有结晶黄色药析出,取出结晶体,再次加入冷水,如此反复数次后,到了清晨时,十个瓷缸内已经不再有结晶体析出。
“在洗涤时要注意,每次用冷水洗涤时,只能用少量的水,经过多次洗涤,直到废水不呈酸性为止!”
黄色药的制造过程并不复杂,对于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就读的熊大缜来说,甚至非常简单,尽管现在并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但熊大缜还是设计出了一套简易生产流程。
最后一步是烘干,烘干并没有使用自然晒干,熊大缜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利用水蒸气加热铁管,在铁管上放置烘干板的简易烘干设备,虽说即便是不完全干燥,也不会影响使用,可烘干这一步还是不可避免的。
“十个反复器,每天可以制出黄色药180公斤,得到率土伦一公斤可得黄色药1。8公斤,每公斤黄色药成本3。6元,其制造流程依然有进一步改进之余地,成本亦将有所下降……”
理化研究所的试验报告,让熊大缜的脸上挤出了笑容,自产炸药比进口炸药便宜了一倍有余,而这意味着手榴弹的成本可以下降一半。
“现在,炸药似乎多了点,……”
稍加计算之后,熊大缜才反应过来,这炸药那里是多,根本就是太多了,以目前手榴弹的产量,一天最多只能用30公斤炸药,这意味着炸药生产车间,只需要连忙生产两个月,就足够一年之用。
“太多了!”
盯着对方给自己的开价,管明棠自语着。
“1-5台,每台一万元,10-20台,每台7000元,20至50台,每台6000元,50台以上……”
毫无疑问,最划算的还是采购50台,可自己需要那么多电台吗?
为了加强部队间的联络,管明棠才会在这个时代购买电台,至于那些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的电台,他根本就没有考虑,最后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家,接受客户定制制造电子管无线电台的南方小厂,这家小厂的客户大都。
“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又一次,管明棠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在过去的几天里,他已经适应了自己身份的不断转换,现在他又变成了一个军品销售商,专销各种“库存老式电台”。
“不能再便宜了,你要的这种八一电台还有七一电台,虽说有图纸,但我们还要制模,还要定制电子管,实话不瞒你,除非两种电台,每一种都是50台以上,要不然,还真便宜不下来……”
原本觉得50台都多的管明棠,犹豫了起来,自己选择的八一电台和七一电台,都是朝鲜战争时的国产电台,前者适合师团间联络,后进适合团营,至于营以下,则可以用电话联络,以部队的规模,至多也就是十几部电台便能满足使用,再多的话,那可就太多了,要不,自己可以考虑一下卖电台!
眼前一亮,管明棠利落的回复道。
“我要八一和七一这两套电台的图纸,另外还有702型超短波超再生步谈机的图纸,如果你同意的话,每一种我都可以定五十台!”
图纸,在过去的半年中,让管明棠在另一个时空中受益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图纸以及技术西方,甚至现在理化研究所都已经开始利用自己提供的染料配方,研究着染料制造,那些图纸、技术配方,或许在这个时代非常落后,但是在另一个时空中,却远远领先于各国,既然他不能再便宜一些,那自己就把图纸拿回去,自己制造!
在对方回复着需要请示老板时,管明棠的唇角一扬,他知道对方肯定无法拒绝自己的要求,那种老式电台的图纸,如果自己有那个耐心、耐性,在网络上搜索的话,甚至可以搜索到更先进的电台图纸,至于他所谓的请示不过只是谈判的技巧罢了。
“李先生,你看,原本老板是不同意将图纸提供给您的,您也知道,那图纸……”
对于对方的回答,管明棠甚至都没有看完,正像自己意料的那样,他们答应了,而作为代价就是自己需要采购200部电台,不过价格到也合适仅只需要几十万元。
“回头看看,在南京联络一下,把这些电台高价卖掉!”
心下想着,闭着眼睛的管明棠心知待这批电台到货后,自己差不多就可以回去了……此时管明棠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用词,以及这种用词的含意……




山河血 158.第158章 紧锣密鼓备战忙(三)
我的枪!
几乎是在回到1933年的第一时间,管明棠便看到了仓库内一个个码放整齐的板条箱,那绿色板条箱,显然是过去几天中,刚搬进来的,足足有五六百之多,而在那足有一米五长的板条箱附近,还有码放着数百个尺寸小上一半有余的板条箱。
不用问,管明棠都知道,这些板条箱中装着什么,是枪!
取出一根撬棍打开其中一个板条箱,箱子放置着两个铁皮箱,毫无疑问这箱子里装的是子弹,虽说铁皮箱上黑漆书写的洋文和那1918的字样,让人很不放心,但管明棠总算是满意的点点头。
400箱子弹?
清点了一下箱子,管明棠的眉头一皱。
“一箱一千五百发子弹,400箱就是……”
60万发!
只有60万发子弹?
这个数字让管明棠的脸上露出几分恼意,原因非常简单,按照自己的要求,一支枪应该配500发子弹才对,而这,一支枪不过只有120发子弹。
再一次撬开另外一个板条箱,掀开箱内的几层油纸,看到的却是交错摆放于木架上的十支步枪,一箱二十只,五百多箱……就是一万多支?
枪多,子弹少。
从板条箱内取出一支步枪,虽说枪上有一层保护油,可管明棠还是看出枪身上的些许破损,这枪显然是旧枪,而仔细查看一下,一股火顿时从管明棠的心下冒了出来。
“马德勋!”
吼声从管明棠的嗓间发出。
“你告诉我,这是什么枪!”
做在洋行驻北平办事处办公室内,管明棠指着桌上的步枪,大声质问道。
“莫、莫辛纳干步枪,俄罗斯制造的!”
面对老板的愤怒,马德勋显得很是紧张,怎么了?难道老板也不喜欢这枪?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老板只是让他解决武器问题,而没有指名要什么武器,这……
“这是什么子弹?”
一夹子弹从管明棠的手中扔了出去,那是一夹7。9毫米毛瑟步枪弹,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办了这个民团,加之过去对军事的些许爱好,自己可能真被这个奸商给蒙了。
枪是莫辛纳干步枪,子弹是毛瑟子弹,这马德勋是想害死自己是不是?
瞬间,马德勋便明白了老板的意思,原本是这个原因。
“我的老板,您先别生气,听我解释……”
站起身,马德勋连忙从桌上取出那只步枪,这支步枪显然已经清理过了,枪身、枪机以及枪管内的保护黄油,早就被擦拭干净,同时取过那一夹子弹,接开枪机将桥夹朝夹槽内一插,然后压满了子弹。
“哗啦!”一声,枪便上了膛,这时马德勋才继续解释道。
“我的老板,您看……”
轻轻的拉开枪机,枪机只拉了一半,可以清楚的看到子弹卡于机头上。嗯?双目微睁,这……莫辛纳干可以打毛瑟子弹?
“你看,这批步枪,都是经过比利时国家兵工厂改造的,完全可以发射毛瑟步枪弹,我之所以选择这种武器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价格足够低,一支枪连同六十三发子弹,不过二十六元,虽说枪是使用旧枪改造的,但是我的老板,请相信我,这种武器绝对可以在战场上使用……”
然后像是怕老板不相信似的,马德勋又说道。
“为了让您相信,我还特意从一家波兰洋行,买来了一百支玻兰人改造的俄国步枪,同样也是发射毛瑟子弹,波兰军队使用的就是这种武器!”
在千方百计的解释着自己这么做的出发点是为了老板的利益时,马德勋又特意补充道。
“老板,您给了我两百万元的经费,而我却只花了不到三十万便买到了10862支步枪,应该是10962支,而且,节约出来的经费,我还向一家洋行购买了两百挺最新式的捷克轻机枪,我的老板,这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轻机枪!”
轻机枪!
眉头微微一跳,管明棠到是来了一些兴趣,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现在保卫团严重缺少自动武器,自己不得不拿出那些父亲工厂内的武器图纸,可父亲工厂内却只有56式半自动步枪以及、57式重机枪的图纸,根本就没有其他自动武器的图纸,即便是有,子弹也不通用。
“捷克轻机枪?”
难道是捷克式?
“捷克的zb26?”
诧异的问一声,管明棠连忙问道,这到是保卫团急需的武器。
“zb26,老板,您可真博学,连这都知道。”
马德勋恭维的说道,可同时又摇着头说道。
“不过,现在zb26早已经落伍了,那些捷克奸商往往都是把捷克军队淘汰的zb26翻新卖到中国,那种早就被淘汰的轻机枪,我马德勋是绝对不会购买的,请您相信,我从来都是将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说着话,马德勋屁颠屁颠的跑到一旁从柜子里抬出一个板条箱,那板条箱显然很重,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吃力,被他的举动所吸引的管明棠看着他打开板条箱的搭链,其中露出一挺和他过去在电影中看到的捷克式没有多少区别的轻机枪。
“这不还是捷克式吗?”
“我的老板,这是捷克式不错,但却是最新式的捷克式,相信我,全中国,都找不到比它更好的轻机枪了!”
熟练的取出机枪,撑开双腿架,马德勋不无得意的说道。
“在中国,所谓的捷克式就是zb26,可那已经是7年前的旧货了,早已被捷克陆军淘汰,现在捷克陆军使用的是最新式的zbvz。30,而这就是zbvz。30!”
胸膛一挺马德勋显得很是得意,不过他这却是贪他人之功,因为这批最新式捷克式轻机枪利大达洋的大班利莫利林原本准备卖给泰国的新式机枪,至于中国人,那些翻新的zb26就会被他们视为利器,不过为了能够同马德勋口中的“新兴军阀”建立良好的关心,利莫利林不仅咬牙同意用官价售出这批武器,而且还选择了这批最新式轻机枪。
“zbvz。30!”
盯着桌上的轻机枪,对于捷克式管明棠到是不觉陌生,如果说在后世,人们对抗战时最为了解的武器是什么,恐怕就是眼前堪称神器的捷克式了,而在与捷克式有关的各种文章中,都会提到,当时中国大量采购的zb26,实际上是捷克陆军淘汰的zb26,而捷克陆军使用的却是zb30,相比于zb26,他的设计更合理,性能更为出众,难道就是这个?
瞧着桌上的轻机枪,管明棠的双眼流露出一丝狂热,没错,一定就是这个了,这应该就是传说中最为先进的捷克式。
“只有这一挺吗?你不是说有200挺吗?”
端起桌上重量近二十斤的轻机枪,感觉着这轻机枪的份量,在爱不释手的把玩着这架机枪的同时,管明棠又追问道。
“当然不是,只要您一句话,包括200轻挺新型捷克式和300万发子弹,都会送来,而且,只要老板你同意,我甚至可以帮您买到迫击炮……”
1...6465666768...5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