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开工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香水,正是施奕文登门道谢的礼物,一方面是固然是为了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广香水,毕竟唐子琪是这个时代的名媛,她使用的香水很容易在上层女眷中流行起来,像这样的奢侈品,还是交给她这样的名媛去经营更合适一些。

    “公子,你这是……要把香水的配方送给我吗”

    &nb




第112章 首辅回京 (第一更,求支持,求推荐)
    万历六年六月十五,回籍葬父的张居正在今上的催促下和百官们的及早还朝视事的请求下,经过一路颠簸,终于又回到了京师,此次离京三个月零四天。在到达京南驿后,奉今上旨意在此居留一宿。

    第二天一早,五军都督府都督朱希孝便赶来京南驿,恭请张居正前往正阳门外检阅。按理说,只有出征将帅班师回朝或皇帝出行归来,才可举行这样的阅兵仪式。

    现在张居正享受这一殊典,实在也是皇帝特赐的殊荣。随后,今上特遣大使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宏设宴为之洗尘,两宫太后亦各遣内官宣谕慰问,赐八宝、金钉川扇及御膳饼果茶物。

    如此酒足饭饱之后,张居正才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浩浩荡荡鼓吹导引回到了纱帽胡同的府邸。刚到家不一会儿,又有太监前来传旨,今上念他旅途劳累,让他在家休养十天再入阁值事。

    说是在家休息,可的张居正却是一天也不得闲,毕竟出去了三个多月。尽管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大事今上仍然驿马通传他由他决定,可提他这期间的朝局的变化,他仍然需要加以了解,在他找人询问了解时,也有许多官员主动前来找他禀报。因此,每天到他家来拜谒的人,就像是走马灯似的去了一拨又来一拨。

    如此接连忙活几天之后,直到第六天晚上,内阁辅臣张四维登门造访,因为是要紧的客人,张居正便吩咐在书房会见。

    这阵子按照皇命,朝中大事飞马报送张居正,小事是由他负责,也正因如此,张四维心里头一直忐忑不安。思忖再三,他决定先来张府,一来向首辅表三个月的离别之情,二来是把这几个月发生的事,事无巨细的当面解释清楚。

    内阁四位辅臣,那天都一齐去正阳门外迎接张居正归来,但登门拜谒,张四维还是第一个。因此他才会格外显示出亲热,他命人给张四维泡了一杯从老家带回来的新茶。张四维品了一口,立即赞道:

    “这茶真香,茶汤绿幽幽的,也极好看的。”

    张居正笑说道。

    “这是我老家夷陵州产的茶,哪里地处高山,终年云雾缭绕,所以这茶味清香厚实。”

    “是呀,”张四维其立即恭维道。

    “品这茶味儿,倒是觉得比起龙井来也不差上多少。”

    “难得你喜欢,”

    张居正笑道。

    “这次回来带了不少,待会儿让人拿两罐给你。”

    “多谢首辅。”

    张四维是嘉靖三十一年的进士。父亲是山西富甲全省的大盐商,他是庶吉士出身,办事通达干练,也是一位能臣,隆庆年间,张四维以熟悉边防事务,促成与俺答议和而为内阁首辅高拱器重。论年龄,他只比张居正小三岁,但那副毕恭毕敬的样子。看上去倒像是个晚辈。

    对此张居正早就是见怪不怪,扯过了一会的闲话后,便主动问道。

    “听说吕调阳给今上递了折子,说是要致仕还乡?”

    一直以来吕调阳都是张居正改革最得力的助手,而更为难得的是不为政敌所忌恨,听说吕调阳请求致仕,他自然有些不悦。

    张四维没想到张居正一上来就问这个,阁臣之间向来关系微妙,他只得谨慎答道。

    “确有其事,首辅离开的这三个月,吕阁老向今上递了两道折子。”

    “他的决心挺大嘛!”

    “吕阁老实在是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往常是冬天才犯的哮喘,现在大热天也犯,坐在那里就像扯风箱似的,一开口说话就先听得喉咙里一片痰响,。”



第113章 首辅的决定(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听了张四维的这句话,张居正半晌不吭声。

    通过几天的了解,对于三个月来京城发生的一些大事,他多少心里有底。四位阁臣中,吕调阳有一多半时间不入阁当值,余下张四维、马自强、申时行三位,虽然每日准时到阁办公,但都不敢越雷池一步。碰到稍稍有些棘手的事情,要么六百里加急把公文传到江陵,要么就暂时压置等待他回来处置。

    尽管一直以来虽然对其它的阁臣们,张居正始终持以警惕,毕竟当年他扳倒高拱在前,但对他们这种遇事推诿的做法却是更为恼火,早在回京之前,就已经决定趁机将他们敲打敲打了。

    “这三个多月来,内阁真正办成的一件事,大概也就是南京兵部左郎中正马恩惠意图杀使劫贡了。”

    一听到“马恩惠”的名字,张四维眼皮子一跳,干笑道。

    “这是件小事,证据确凿,确实争不可争。”

    “证据是确凿,但是却坏了朝廷的规矩。”

    张居正口气严厉起来。

    “堂堂兵部郎中正,试图杀使劫贡,这件事情大不大这可是关系到朝廷脸面的大事,为何事先不让我知道,嗯”

    张四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这事,也是事出有因,那赵恩惠已经畏罪伏法,再追究下去,实在是有辱朝廷脸面,下臣便就近请示次辅吕阁老,由他具名上奏今上,今上说对这事既然关系到朝廷的颜面,便以准了吕阁老所请,将此事大而化小,小而化了。”

    冷笑一声,张居正冷哼道。

    “你不是说吕阁老不肯担责任吗,怎么这又如此积极了”

    “吕阁老大概想着这是件小事。”

    “你呢,你也认为是小事吗?”

    “是的。”

    张四维声音很低。

    虽然对这件事不高兴,但对张居正来说,还有更多的事情急需处理,他之所以会提出这件事,目的是给张四维提个醒。看了眼满脸紧张的张四维,他又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牵涉到朝廷的脸面,既然马恩惠已经伏法,不宜宣扬也是对的,可是就这么匆匆让贡使来京,是不是欠考虑了一些让贡使面圣难道你们忘了正德年间火者亚三了吗”

    张居正口中的“火者亚三”是葡萄牙吞并满剌加后,急欲与大明通商,派遣皮雷斯使团冒充满剌加使者访华,火者亚三随同皮雷斯使团觐见。经权臣江彬引荐,火者亚三得到武宗的宠信,随侍左右。武宗死后,火者亚三旋即下狱伏诛,虽然他离奇身死。但是对于大明朝臣而言,火者亚三以贡使的身份,得到皇帝宠信确实也是一个教训。

    “我听说,那个贡使年岁似乎不大,不过是刚刚蓄发而已,他年岁与今上相当,今上深居于宫中,对海外逸事奇闻自然非常有兴趣,贡使面圣后,势力为皇帝宠信,要是再出来和个火者亚三,岂不是我等之过”

    张居正的警告,让张四维顿时傻了眼,他虽然觉得有些小题大作,但也只能呆脸听下去,等到张居正住了口,他连忙屈一屈身子说道。

    “这事是在下失误了,实在是有欠考虑,首辅方才的一席话,让下臣如醍醐灌顶般。说起来,这事也不能全怪吕阁老,下臣也有责任,跟着首辅办事,下臣每每感到力不从心。”

    明里张四维是承担责任,可暗里却是向张居正表示忠心。对此,张居正自然看穿了他这点把戏,

    “在世人眼中,你张四维也是一个能臣,力所不及你是不该有的。你主要的问题是患得患失,心里头小九九太多,我这么说,也是言重了。”

    “不重、不重。”

    张四维连连答道。

    “在下将贡使的事办砸了,实在是愧对首辅的信任。”

    “这件事,谈不上办砸了,只是有欠考虑而已。”

    见效果已经达到了,张居正并没有继续敲打下去,而是话风一转说道。

    “既然让他进京的旨意已经下了,那就让他进京吧,不过这面圣,是大可不必了。”

    “首辅所言极是。”

    张四维刚松口气,又听张居正说道。

    “



第114章 道别(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荐)
    对于远在南京的施奕文而言,他自然不知道京城发生了什么。

    而随着一约诏书的到来,作为贡使的他要进京了。不过在进京之前,有些事情还是不可少的。

    施奕文这几日都在走亲访友中度过,其实,他也没有几个朋友,无非就是刘能德、刘锦江他们,除此之外,宋家也走了一趟。至于唐家,虽然没有太多的交集,出于礼貌,也是要去拜访一下,不过却被拒之门外了。说是小姐不在家中。

    甚至就连同汪新那里,同样也要去拜访。让汪新失望的是,他并没有被召回京中,所以整个人显得极为恼怒。

    也就是在走亲访友与友人告别的时候,礼部派人过来通知他,礼部已经为他定下了进京的时间,七月初乘官船进京。

    因为早就有了准备,再加上并没有太多的家当,其实也有不少,比如那几万册书,如此准备了几日后,也就到了出行的时间。

    天空不作美,七月初三,在施奕文启程的时候,天上下起了雨,在力夫们把成箱的书抬上马车的时候,家里却意外的来了两个客人。

    前脚还没进门,来客就嚷嚷了起来。“致远,你可太不够朋友了,怎么去京城了,居然也不和我打声招呼,要不是我打听了一下,估计下次过来,就得吃闭门羹了。”

    一看体形施奕文就知道来的是谁了,是怀远侯常玉昆,他旁边的是……徐维新!

    他们认识

    怎么会不认识,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不过在与友人拜别的时候,确实没想到他们,尤其是常胖子,至于徐维新,他家的门槛太高,一般人进不去。

    “致远。”

    相比于常玉昆的张扬,徐维新依然是那副文质彬彬的模样。

    “咦!昆吾,明达,你们……瞧我,这事怪我,这阵子只顾得忙着收拾东西了。”

    指着苦力们正抬着的书箱,施奕文抱歉道。

    “得了,就知道,你没我当朋友,小五那你去了也没用,一般人找他是进不了国公府门的,”

    瞧着院子里的一口口箱子,常玉昆笑呵呵说道。

    “哟,不曾想你居然是贡使,这家当可真不少,这几十口箱子里,莫非装的都是贡品”

    “都是书!”

    施奕文也懒得解释。

    “都是书”

    “三哥有所不知,致远是爱书之人,家中藏收甚多。”

    徐维新主动为施奕文解释道,然后他看着施奕文说道。

    “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这边还不等徐维新酝酿一下感情,那边常胖子就嚷嚷道。

    “得了,得了,又不是没有再见面的时候,致远,你先去京城打个前站,等小五进京赴考的时候,也有地方落脚。”

    小五、赴考。听常胖子这么一说,施奕总算知道了,常胖子从自己这买的伟哥,可不就是为了替他送礼。发现施奕文似乎想起了旧事,常玉昆连忙使了个眼色。

    “小五,咱们就这样婆婆妈妈的了,这官船上不会只有致远一个人,要是耽误了时间,船上要是有个什么玩意,不定不记恨上致远了,走,我在码头边的酒楼定好了一桌菜为致远饯行,到了那再边走边聊。”

    看着阴云密布的天空,施奕文点了点头,对一旁的小怜说道。

    “小怜,你在家里看着,等一会行李收拾齐了,你们先到船上去。”

    随后施奕文就和常玉昆、徐维新一同去了码头

    往码头去的路上,施奕文特意挑开车帘子,看着熟悉的街道,雨时的南京虽尽是江南的婉约,可却也带着几分厚重,看着街道渐渐远去时,他的眼中居然有点湿了,不知什么时候起,他已将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而现在却既将离开这里,到



第115章 中途偶遇(第四更,求推荐,求收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

    离开了南京后,滚滚的江水一路东下,过镇江、经扬州入运河,再一路往北,不过旬日功夫,船就到了清江浦,也就是淮安一带。因为黄河全流夺淮后闸座不能启闭,黄河水内侵清江浦河道,致使“伏秋水溜,漕舟上闸,难若登天,每舟用纤夫至三四百人,犹不能过,用力急则断缆沉舟”。

    所以为了安全,无论是官民漕船每到此地,都会先卸空货物,空船过闸,船上的乘客同样也需要下船,不过,这也让一路舟船劳顿的施奕文一行人,能够在清江浦岸上的“清口驿”驿站内休息一夜。

    虽然清江浦是南北交通重镇,可是所谓的清口驿与一直也不符合这里“运河大城”的身份。所谓的驿站,不过只有六间供过往官员居住的厢房,至于三间皇华堂,那是不住人的地方。

    “只有六间房”

    好不容易到了驿站,听说只有六个房间,这倒是让施奕文一行为难了起来。

    “回公子的话,说是有六间,可实际上另外五间都有人了现在只有一个房间,您这一行十二个人,要不然现在天气也不冷,不妨就一马棚里将就一晚……”

    驿丞面上虽然带着讨好的意思,可实际上却压根就没拿这位带着“蕃使”当成回事。见过太多的过往官员后,对于他们些小角色自然是瞧不上眼。

    “公子,要,要睡马棚啊……”

    寇芸她们几个显然没想到自己会去睡马棚,虽说出门在外,当丫环的总要将就一下,可却不曾想,会是这么个将就法。

    “公子,要不然……”

    就在吴才想说去清江浦的客栈时,那边伴着一阵咳嗽声,只听到屋里有人说道。

    “伍子,去和孙驿丞说一声,把,把咱们那间房让给他们,有女眷,岂能……咳……让她们也在马棚里对付。”

    破风箱似的话音伴着咳嗽声,传到施奕文的的耳中,然后只见一位三十多岁汉子走出来,对驿丞说道。
1...3738394041...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