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亮剑生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千斤顶
或许又有人会说,难道那些营长、连长们不会找高洪明告状吗?
呵呵……还真没有,因为如今负责后勤处长的不是别人,正是高洪明的媳妇秦秀莲。
对于高洪明来说,不管是谁想要脱离莲台民团试图自己单干,只要失去了后勤补给,用不了半个月部队就得自己崩溃。
就拿莲台民团的一个步兵营为例,一个步兵营的人员编制为786人,每个月光是军饷就是五千大洋左右。
如果再加上部队平日的训练消耗、药品消耗等等,想要养活一个步兵营每个月就得花费至少一万五千大洋。
这还是平时,如果打仗的话这花销更是得打着滚的往上翻,十万八万不算多,二三十万不算少。
要不老话怎么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呢,打仗本质上打的就是钱财。
对于已经习惯了不把弹药消耗当回事的莲台民团军官士兵来说,一旦脱离了莲台民团的体系,他们就如同失去了地盘的浮萍,等待他们的只有消亡一途。
这也是为什么高洪明不担心自己家离开莲台县后部队失去控制的原因。
不过看到柳师长俩人欲说还休的神情,高洪明也知道对方确实是好心在关心自己,正打算再次解释一下的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很快,白参谋走了进来:“团座,外面有记者想要采访您。”
“什么乱七八糟的记者,不见!告诉他们,有什么问题找杨长官和孙长官去,不要来烦我。”
高洪明一听就恼了,自己正为瓜岛上的弟兄担心呢,哪有心情应付这些烦人的家伙。
白参谋小声道:“团座,这些记者的来头可都不小,而且正是杨长官和孙长官让他们来的。
据说她这次过来,就是专程为了您来的,职部以为,您还是见一见为好,毕竟真要得罪了这些人,到时候他们笔杆子随便这么一写,恐怕对您的名声很不利啊。”
“是啊高老弟,这些记者号称无冕之王,真把他们得罪了很容易影响咱们的形象,我觉得你还是见一下为好。”一旁的柳师长也劝道。
“这……好吧,我见还不成么?”
很快,高洪明就在自己的办公室见到了来访者。
很令高洪明感到吃惊的是,来访的记者居然是一个女的。
她年纪约莫二十五六左右,身上穿着一件土花色的修身短衫,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土布裤子,脚上蹬着一双千层布鞋。
略带小麦色的皮肤略显出一丝疲惫和憔悴,显然是常年在外奔波所至,再配上略显普通的相貌,若非那双眼睛不时露出犀利的眼神,别说是什么记者了,说她是一普通的农家妇女都有人信。
当然了,以上只是高洪明看到她第一眼时的印象,事实上当她开口说出第一句话时,高洪明就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无冕之王的自信。
“高团长您好,我是青年报的驻外记者黄英涛,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说罢,她很大方的朝高洪明伸出了右手。
“不客气,黄小姐客气了。”
高洪明也伸出了右手和她握了握。
这是一双很粗糙的手,握手的时候高洪明甚至感到有种被尖锐物体划过的感觉。
“嘶……”
这个妞绝对是个狠人,这是高洪明对她黄英涛的第一个印象。
常年在外奔波,精明能干,吃苦耐劳,办事干脆,这样的人哪怕放到二十一世纪那也照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察觉到到高洪明那惊讶的眼神,黄英涛似乎明白了什么,澹澹一笑解释道:“高团长勿怪,我上面还有三个哥哥,所以我还未出声的时候家父还以为这次肯定也是个男孩,所以就提前去了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
“是这样啊,看来这个名字没少给黄小姐带来苦恼和麻烦吧。”
“谁说不是呢。”
黄英涛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之色,随后摇了摇头,“不说我了,咱们还是先办正事吧。请问我可以采访您了么?”
“嗯,黄小姐请讲。”
黄英涛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摊开后一双漆黑的眼睛望向了高洪明,“高团长,听说就在前不久,您受美国政府之邀请,派出了一支五六千人的部队前往万里之外的太平洋帮美国人打仗,请问有这事吗?”
“是有这么回事。”高洪明很干脆的承认了,他很清楚,人家既然敢这么问,自然是有备而来,否认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招来嘲笑。





我的亮剑生涯 第六百零五章 采访
我的亮剑生涯
看到高洪明这么爽快的承认,黄英涛眼中闪过一丝讶色,随即紧接着问:“高团长,据我所知,目前您正率领您的部队联合了八路军、晋绥军,近二十万人正在太原和日军激战。
战况非常激烈,按理说这个时候正是最急需兵力的时候,可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将这么多部队派到万里之遥的太平洋上替美国人打仗呢?”
“这个嘛……”
高洪明沉吟了一下,决定还是将事情说出来。
老话说得好,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迟早是要暴露出来的。
就算自己能保守秘密,但谁能保证晋绥军、八路军不会透露呢,与其让别人透露,不如自己说出来,至少还能给别人一个坦荡的印象。
十多分钟后,听完了高洪明解释的黄英涛嘴巴张得足以塞进去一个鸡蛋。
她当然不会质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毕竟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编这么一个离奇荒诞的故事来骗她,但她还是不能理解高洪明为什么这么做。
“高团长,现在我们的国家正遭到日本人的侵略,可您却已经想到了战后要在日本进行驻军,这……这……”
黄英涛这这了半天,实在找不到一个形容词来形容高洪明的这种行为。
“你就当我异想天开吧。”
见惯了别人不理解的眼神,高洪明对此并没有不高兴,只是轻笑了一声:“事实上,你并不是第一个对此感到意外的人,我早就习惯了。
不过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人的说一句,历史会证明我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正确,只是恐怕那个时候我们这一代人早就不在了。”
看着高洪明自信甚至带着一丝狂热的神情,黄英涛实在有些不能理解。
有心想要反驳,但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话到嘴边,她只能苦笑道:“好吧,但愿您是对的,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边,接下来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
采访一直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俩人从国内的政治经济谈到了国际形势,又聊到了华夏未来,黄英涛对高洪明的评价也在不断拔高。
而高洪明也同样如此,在聊天中,高洪明也知道这位模样普通的女人居然是西南联合大学文学系毕业的高材生,这就让高洪明不得不感到佩服了。
或许有的人不明白,可如果要给华夏近代大学做一个排名的话,创建于1937年的西南联合大学绝对是亚洲当之无愧的no.1,后世被无数家长学子顶礼膜拜的清华、北大在它的面前就是个弟弟。
是的,你没有看错,它就是这么牛逼。
作者随便拎出这所学校几名常委和教授的名单你就知道了。
蒋梦麟、张伯苓、朱自清、闻一多、胡适、叶公超等等……
这么说吧,在这个时代,从西南联大毕业出来的学生,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华夏最顶级的人才,跟后世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西南联合大学自谦说自己只是亚洲第二,那么整个亚洲就没人敢说自己第一,人家就是这么牛逼。得知黄英涛毕业自西南联大后,高洪明好奇的问:“黄小姐,您既然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那为什么还要做记者呢?”
黄英涛英气的眉毛微微上扬:“怎么,高团长莫非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什么偏见不成?”
“当然不是。”
高洪明摆了摆手:“我只是觉得吧,以您的才华当记者实在是屈才了。而且您做的还是驻外记者,整天东奔西走的,辛苦不说,还特别危险,如果有什么闪失的话,那就太可惜了。”
“可惜?”
黄英涛微微一笑:“自七七事变以来,我们国家惨死在日寇屠刀下的军民何止百万,损失的经济何止百亿。倘若我能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手中的笔唤起国民奋发之心,能为这个国家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就算为国捐躯又有何足道哉!”
看着黄英涛看似轻松惬意实则坚毅的神情,高洪明不禁肃然起敬。
这一刻,他从这位模样普通的女孩身上看到了这个时代的精英甘愿卫国抛颅头洒热血的情怀和坚定。
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其余的三个文明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却唯独中华文明依旧能够屹立在世界中央。
难怪后世会有英国学者感慨,华夏其实就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它就是靠着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顽强屹立着,哪怕沉沦那也是暂时的。
哪怕国土沦丧外敌入侵,但总有那么一小撮精英会带领着这个国家一次次的打败侵略者,重新让这个国家屹立在世界之林。
深吸了口气,高洪明站了起来郑重的朝她伸出手,“黄小姐,今后在山西境内如果您遇到什么麻烦或者需要什么帮助,请务必派人通知我,我一定会尽我所能给您提供帮助的。”
“哦……是吗?那太好了。”
黄英涛笑了,伸出右手握住了高洪明的手。
“我现在就有点事情麻烦您。”
“请讲。”
“能不能麻烦您给我们安排一个住宿的地方,同时弄点吃的给我们,我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当然了,吃饭的钱我会照付的。”
高洪明很是哭笑不得,“黄小姐您这么什么话,您来到了我们莲台民团,还要让您自掏腰包付饭钱,这不是打我高某人的脸吗?”
“要的。”
黄英涛却正色道:“我们报社有规定,为了保证报告的公平公正行,我们报社的记者除了不得收受任何贿赂之外,同样不得接受受访者的任何宴请,即便是再简单的饭菜也不行。”
“这……”
面对态度坚决的黄英涛,高洪明只能无奈的同意了。
看着和警卫一起离开,一身尘土的黄英涛,高洪明轻叹了口气,他突然响起了后世的一句话,这个国家的人民总是被一小撮人保护得很好,总是有这么一群人默默的用自己的方式和热血在守护着这个国家的人民,很明显黄英涛就是这一小撮人之一。
或许这些人对某些事的政见和看法不同,但他们对这个国家的爱却是一致的,都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的生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我的亮剑生涯 第六百零六章
太原自古就是山西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虽然37年的时候被日军占领导致许多百姓出逃,尤其是名流士绅更是跑了一大半。
可即便如此,太原凭借着其雄厚的底蕴和庞大的人口依然是山西的中心,每天在太原来来往往的商贾和人流络绎不绝,日本人每年光是从太原掠夺的财富和物资更是不知有多少。
不过今天的太原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昔日里熙熙攘攘的人流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日军士兵。
就在三天前,娘子关和猩口重新回到了华夏人民的手中,负责防守的两个旅团除了少数人逃出来外,其他大部分人包括两位旅团长在内的日军全部被歼。
消息传出全国为之振奋,几乎所有报纸都将这个消息列为了头版头条,申报、大公报、抗战青年等报刊都对参与了此次战役的八路军129师、115师、和晋绥军37到42等五个暂编师不吝夸奖之词。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重庆政府控制的几家报纸用酸熘熘的口吻说了一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怪话。
并劝告二战区和八路军,为了更好的打击日寇,二战区最好还是向重庆政府申请,请政府派出更多的中央军一同作战云云。
当然了,这种酸熘熘的口吻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嘲笑,大公报更是直言不讳的指出,这一仗最大的功臣其实就是默默隐藏在背后的莲台民团。
若无莲台民团的数百架飞机、数百门火炮和上百辆的坦克助阵,即便派出再多的兵力想要拿下日军重兵固守的太原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就在众人欢欣鼓舞的时候,青年报的一篇名为《数千精锐远征太平洋所谓何来》的报道刊登在了报刊上,顿时就如同一枚重磅炸弹般,将整个国统区乃至敌占区全都炸懵了。
这片报道自然就是黄英涛所发,她将采访自高洪明的事情全都刊了出来,并将高洪明的回答也一字不漏的报道出来。
这也使得原本已经消声灭迹了大半年的高洪明重新出现在了民众的视野中,而且这一次引起的轰动更加勐烈。
一时间,上置高官显贵下至普通百姓都在讨论着这位异想天开的民团团长。
这个消息自然也在第一时间传到了日本人的耳中。
“这个高洪明实在是太狂妄了,他怎么敢……他怎么敢侵犯大日本帝国的领土?”
办公室里响彻着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的咆孝声。
明黄色的灯光映衬着安达二十三铁青的脸,更显得他的表情格外的暴虐诡异。
和大多数日本人一样,当安达二十三看到这篇报道时,第一反应就是华夏人绝对是疯了,就凭他们那点实力,怎么可能参与到对太平洋诸岛的争夺中。
可随着消息陆续传来以及重庆政府对这件事采取的默认态度,关内的日军高层终于意识到这件事好像真有可能的。
安达二十三少将的态度起初也是一样的,在他的印象来。
莲台民团固然厉害,这些年也给大日本皇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现在更是联合了八路军和晋绥军攻打太原。
但攻打太原和参与到太平洋诸岛的争夺那可是两码事。
想要参与到这件事里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连想的念头都没资格有,而华夏在海军方面的实力地球人都知道。
但后来安达二十三和日军高层明白了,莲台民团是通过美国人的飞机和舰船从滇缅公路方向乘坐大型运输机过去的。
这个结果让整个日本军界都为之失声,而最令他们感到愤怒的莫过于高洪明居然敢跟美国政府签订协议,商量在战后如何在日本驻军,并将冲绳划分两百平方公里。
这个协议就如同美国和华夏两个国家抡起巴掌在日本人的脸上来回抽打不说,而且已经将日本当成了战败国看待了,这才是最令安达二十三感到愤怒的地方。
只是很快一个幽幽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安达君,才这么点事情就让你怒不可遏了吗?”
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冈村宁次。
已经连续在办公室住了大半个月,就连吃住都在办公室解决的冈村宁次更瘦了,原本就矮小的他看起来恐怕连九十斤都不到,仿佛一阵风都能把他吹跑,只有一双眼睛依然明亮。
“司令官阁下,我不是为的,而是支那人和美国人实在太过狂妄了。您看看他们和美国人签的协议,这简直已经将帝国当成了战败国来看待,这是对大日本帝国的羞辱啊。”
“羞辱吗?恐怕不见得吧?”
冈村宁次轻哼了一声,眼睛看向了窗外好一会才轻声道:“战争进行到这一步,我们和支那乃至美国人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这场战争不是帝国击败美国和支那取得亚洲和太平洋的控制权,就是帝国被击败,其结局就如同这份报纸上所说的那样,美国军队和支那军队登陆帝国本土,并在帝国本土进行驻军。
我再问问你,高洪明这么说错了吗?”
“这……”
安达二十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你呀!”
冈村宁次拍了拍安达二十三的肩膀,“现在的你已经是一个方面军的参谋长了,看待问题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不要还想以前那样从一个师团长的角度看待问题,那样的话你的成就已经到头了。”
安达二十三颤声道:“司令官阁下,莫非您也认为帝国会战败吗?”
“战败?”
冈村宁次失笑起来,“从理论上来说,任何国家都有战败的可能,帝国也不例外,不过在我看来,帝国距离战败还差得远呢,至少目前来说还不可能。
只是……”
“这是什么?”
“只是我就怕,大本营为了和美国人争夺太平洋的归属权,不惜代价的从支那战场抽调兵力,导致帝国在支那的实力越来越弱,这才是最令我担心的。”
安达二十三迟疑了一下:“大本营不会那么湖涂吧?”
“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冈村宁次反问了一句,三大二十三不说话了。
其实,从年初开始,日本人开辟太平洋战场的后果就已经开始显露。
为了和美国争夺太平洋的归属,大本营已经从关内抽调了好几个精锐师团前往太平洋,导致原本就不足的兵力更加空虚。
对此,冈村宁次是看在眼里急在心理,只是他也只是一个方面军司令官,对这种事情没有任何的话语权,今天只是借机将积攒了好几个月的怨言说出来而已。




我的亮剑生涯 第六百零七章 炮击
猩口和娘子关的收复,太原的大门豁然洞开,十多万大军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将太原围了个水泄不通。
而在大军围城之前,太原城内的百姓都争相往外跑,毕竟谁都知道一旦打起仗来那子弹可不长眼睛,留在城里只能是死路一条。
而令许多人不解的是,对于太原城内老百姓的大规模逃离,城内的日军原本是想阻止的,但随后冈村宁次却亲自下达了放行的命令。
如今偌大的太原城内除了那些无处可去和那些故土难离的老人,其他人早就跑得差不多了。
“司令官,高洪明这封电报是真的吗?”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看着沉默不语的冈村宁次有些不甘心的问。
“我不知道。”面对冲进自己办公室的岩松义雄,冈村宁次并没有计较他的失礼,而是平静回答。
岩松义雄又道:“那您为什么还任凭那些支那老百姓离开太原城?要是我们有这些老百姓在手里,那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筹码啊,至少能逼迫支那人不敢动用重炮攻城。”
“因为我不敢赌。”冈村宁次将电报摔在了桌子上。
“高洪明已经在电报里说了,如果我们胆敢把太原城里的百姓当成战争的筹码,他就会派出远程轰炸机对东京、大板甚至左世保进行轰炸!
岩松君,哪怕这个可能性只有一半,但是你敢赌吗?”
岩松义雄不吭声了。
“好了岩松君,我知道你很不甘心。”冈村宁次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但事关天皇陛下的安危,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我们都不能大意,你明白吗?”
“嗨!”
看到冈村宁次连天皇都搬出来了,岩松义雄要是再敢哔哔的话,冈村宁次甚至可以直接下令解除他的职务,给大本营发报将他送上军事法庭。
“嗨,我明白了。”岩松义雄打了个寒颤,赶紧朝冈村宁次鞠了一躬。
冈村宁次的表情突然变得凶狠起来:“去吧,你去外围亲自督战,这一仗我们只许胜不许败!”
“嗨!”
在联军未到的时候,负责防守太原城的日军第110师团和115师团的数万人马已经将太原城各处都修筑了工事,外围还修建了数百个碉堡和半永久工事。
不仅如此,冈村宁次甚至还下令在城内各处也开始修筑工事加固工事,摆出一副即便外围阵地守不住也要和联军打巷战血拼到底的架势。
为了商讨如何进攻太原的问题,高洪明、杨爱源、孙楚以及柳师长、平政委等五人组成的指挥小组已经商讨了好几天,可依然没能讨论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啪!”
孙楚有些恼怒的一拍桌子,“这个冈村宁次他到底想干什么,修王八壳子吗,连城内也修了这么多筑碉堡,这是打算和太原共存亡么?”
“这个冈村宁次估计是急眼了。”
孙楚看着面前的沙盘也轻叹了口气。
这个沙盘是根据侦察机拍摄的上百张照片,按照比例一点一点制作出来的。
为了制作这个沙盘,参谋部里十多作战名参谋一连忙活了好几天这才做好,据说这个沙盘做好后,那十多名参谋全都累趴了。
“再难也要打。”高洪明语气十分坚决,“仗打到现在,日本人固然是骑虎难下,咱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今全国人民都在看着咱们,重庆那些人在看着咱们,就连在万里之遥的美国人也在看着咱们?
如果这一仗咱们打得不好甚至打输了,民众们好不容易鼓起的信心恐怕就会遭到重创。
远在重庆的蒋委员长就更有借口插手山西的事物了,一旦消息传到美国,美国政府和民众也会丧失对华夏抗战的信心,这对咱们接下来的军援是很不利的。
所以这一仗咱们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打下去,而且还得打出彩来!”
杨爱源沉默了一会:“高老弟,你说的是对的。这一仗咱们确实输不起,要是输了,山西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大好局势恐怕就要全功尽弃。”
孙楚皱叹道:“可是我们已经看到,现在太原城已经被日本人修建成了一座堡垒,我们想要攻下他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光是拿下外围阵地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人?”
1...201202203204205...2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