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亮剑生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千斤顶
高洪明先是轻哼一声,随后叹了一声:“连你都不相信,你认为重庆方面会相信么?再说了,我又以什么身份上报?”
对啊!
黄怀民也不禁哑然,这一年多来高洪明虽然屡立战功,消灭的日军数量足有数万,但每次国内的报刊也只是报道了几天后就没了下文,不仅如此高洪明至今也只是一位民团团长,他的名字至今都没在军政部的军籍名单上。
黄怀民当然清楚,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无非是被重庆方面给压住了。
原因很简单, 你一个地方民团动不动就消灭数千甚至数万日军, 这样一来置数百万国军将士与何地?莲台民团打得越好消灭的鬼子越多,就越证明国军的无能。
莲台民团能打也就罢了,最关键的还是高洪明不仅拒绝了重庆方面的招揽,还跟八路军走得太近。
有了这层原因,重庆方面的各界大佬很有默契的一起出手压制高洪明和莲台民团的新闻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想到这里,黄怀民有些气馁道:“既然如此,您做这些准备又有何意义?”
高洪明意味深长的看着他:“老黄啊,话虽如此,但老话说得好,唇亡齿寒,中条山距离咱们也就四百多公里,一旦打起来你真的以为咱们能够置身事外吗?”
“嘿!”
黄怀民只感到时间荒谬之事莫过于此,明明预感到了中条山的危机,但却连示警的资格都没有,但却可以预料到中条山战役一旦打响,他们肯定会被惦记上,这种无奈和憋屈甭提有多难受了。
“好了,别想太多了。”高洪明拍了拍他的肩膀,“甭管是民团还是晋绥军,亦或是中央军,都是华夏的国防力量,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将小鬼子赶出华夏。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马踏东京,将咱们的战旗插上富士山,让小鬼子彻底品尝战败的苦果。”
“但愿如此吧。”黄怀民苦笑一声,在他看来能把日本人赶出华夏已经很满足了,至于马踏东京这种事他连想都不敢想。
1941年5月1日莲台县
得益于莲台民团,如今的连台县成了附近最有名的适合居住的地方,不仅周围的土匪绝了迹,就连日军也不敢轻易过来,是以吸引了许多外地的百姓。
今天,一名身材窈窕容貌艳丽,身穿旗袍的女人提着一个行旅箱走到了城门口,被守门的士兵给拦住了。
“姓名?从哪来?来这里做什么的?”
负责问话的下士语速非常快,看得出这些话他已经问过无数遍了。
“廖雅权,上海人,来这里是因为有朋友介绍,来莲台中学当老师?”
“你是老师?”
年轻的下士打量了一下廖雅权,原本公事公办的脸微微一变,眼神也变得温和了许多,在这个年代,老师是一个相当受人尊重地位颇高的职业。
下士又问:“谁介绍你来的?”
“是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的校长司提娜夫人。”
下士虽然不知道圣玛利亚中学是什么学校,也不认识什么司提娜夫人,但一听这名字就有种高大上的感觉,加上廖雅权不禁长得漂亮,看起来还有一种落落大方的气质,于是他粗略的检查了一下廖雅权的皮箱后就放行了。
不过他在放行之前还是提醒一声:“廖老师,您去连台中学报道后,还是尽快去警察局办理常住人口登记,领取居住证,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是吗?好的,谢谢你。”
廖雅权嫣然一笑,朝着下士点点头,提起箱子朝城门走了进去。
我的亮剑生涯 第二百七十九章 没天理
黄安看着面前的廖雅权,又看了看手中的信满意的点了点头,从去年开始莲台中学就进行了扩招,在校学生从一千多人一下增加到了三千多人。
生源的增加也意味着需要的教师数量也必须跟上,即便学校已经尽力招募了,但直到现在老师的数量缺口也依旧很大,面前这位廖雅权毕业于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 而且司提娜夫人在信中也对廖雅权颇为赞赏,看来这次学校捡到宝了。
想到这里,黄安脸上的神情更和蔼了,“廖小姐,请问您擅长什么学科呢?”
廖雅权微笑道:“我对语文、英语、华夏历史和西方历史比较擅长,希望能教授这方面的课程。当然了,如果黄校长实在为难的话,我客串一下生物学和伦理学也是可以的。”
“好啊。”黄安更高行了, “没想到廖老师还真是博学多才,这样吧六班七班和八班还缺一位语文老师老师,不知您是否愿意屈就?”
“乐意之至。”
“那太好了。”黄安站了起来向她伸出了右手:“有了廖老师的加入,咱们学校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
“那就让我们一起合作,将莲台中学办得更好!”
今天的天气很好,蔚蓝色的天空异常美丽,这样的天气非常适合飞行。
伴随着一阵阵轰鸣声,一队绰号米切尔的b-25中型轰炸机排着略显松散的队形在两千多米的空中略过。
此刻,在飞行编队的公共频道里响起了黄怀民的吼声:“2587,你脑子装的是大便吗,还是你小时候被你爹打得太多,长大了这么想远离人群?
我已经说了一百遍了,你们是轰炸机,飞行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密集编队,依靠群体的力量来抵御敌人的飞机, 一旦脱离编队你只能沦落为敌人的靶子,明白吗?”
“长官, 2587明白!”
“你明白个屁!”
黄怀民咆哮的声音在每个人的耳边响起:“老子只是说让你排成编队,你靠三号机那么近干嘛?难不成三号机里有人偷了你老婆,你就这么想跟他们同归于尽?”
耳麦里响起了嗤嗤的偷笑声。
“长官,我还没有老婆。”
“你也知道你没老婆啊,就伱这动不动就想跟兄弟同归于尽的鸟样,活该你单身一辈子!还不赶紧收油门,白痴!”
半个小时后,第二轰炸中队最后一架轰炸机终于在跑道上停了下来。
从飞机上下来了五名机组人员,他们分别是飞行员(机长)、投弹手/导航员、无线电操作员/机枪手、机枪手。
由于一下增加了八架运输机和二十四架,再加上原先的一轰炸中队和两个战斗机中队,如今的飞行大队拥有的飞机数量犹如滚雪球般的达到了九十多架。
可以这么说,如今莲台飞行大队拥有的空中力量早已远超了远在重庆的中央空军。
但是伴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加,原先修建的一号机场已经不能容纳那么多飞机了,不过好在高洪明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早在两个月前他就下令工兵营和民工又修建了两個机场,这才将犹如滚雪球般膨胀的飞行大队安置下来。
当着五人走下飞机后,第一时间便看到了停在跑道旁的威利斯吉普和黑着脸站在跑道旁的黄怀民。
看到黄怀民后,原本还有说有笑的个人赶紧小跑着来到他跟前,立正敬礼。
黄怀民打量了一下站在中间的那名黑脸飞行员冷笑道:“鲁义龙,你飞得不错啊, 好好的轰炸机愣是让你开成了醉猫,训练了这么久连节流阀都拿不稳, 他们四个摊上你这么一个机长也算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了。
我现在怀疑,团座将这架价值近三十万大洋的轰炸机交给你是不是他这辈子做出最错误的决定?你看看你开飞机的样子,我就是让一头猪坐在你的位子上说不定都开得比你好!”
黄怀民一边咆哮一边蹬着鲁义龙,由于两人的距离过近,他的口水几乎喷了鲁义龙一脸,而后者能做的就是低下头,避免被洗脸。
这场臭骂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黄怀民这才停了下来,最后撂下了一句话:“如果到下个月一号,你还是开成这个鸟样的话鲁义龙你就回家种红薯吧,老子的飞行大队不养废物!”
看着远去的黄怀民,五名机组人员这才松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
黄怀民回到塔台,刚一进门就看到高洪明坐在原本属于他的位子上,饶有兴致的看着他。
“怀民,你对这些小伙子是不是太过苛刻了,要知道他们接触这款轰炸机还不到一个月,总得给他们一点适应的时间啊。”
黄怀民拿起桌上的茶杯,一口气将大半杯茶水喝光,喘了口气粗气后才说:“团座,您当我愿意当这个恶人啊,轰炸机的驾驶难度虽然略逊与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但他们的生存环境可要比战斗机还要恶劣。
在没有护航战斗机的情况下,编队飞行就是他们存活下来的唯一方法。一旦离开编队,飞机的存活率几乎为零。
正常情况下,从刚接触一款新飞机到能执行任务至少也得半年世间,可我瞅您这架势,他们随时都有上战场的可能,我要是不对他们狠点那就是害了他们啊。”
“是啊!”高洪明默默点了点头。
随着调查处对中条山进行的深入调查,一条条情报也汇总到了高洪明的手上,里面的情报愈发的让高洪明担心,中条山情况之糟糕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高洪明发现,中条山的守军居然和日军做起了生意。而且这些人胆子非常大,倒卖粮食、药品、弹药也就罢了,甚至连军事情报也敢透露给日本人。
这正应了马克思的话: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甚至敢将绞索卖给绞死他们的人。
看到这样的情报,高洪明震惊之余也感到格外的悲哀,如今的国军从上到下几乎烂透了,这样的政府若是不亡那才是没天理了。
我的亮剑生涯 第二百八十章 非人力所能挽回
伴随着日军部队的调动,中条山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起来,而中条山的守军即便神经再大条也感到不对劲了,一封封电报犹如雪片般飞向重庆。
重庆方面也是有些慌了神,赶紧电令阎锡山,勒令他加大对中条山的支援,只是收到电报后的阎锡山却将电报纸扔进了废纸篓。
“欺人太甚蒋中正欺人太甚。”
办公室里, 阎锡山猛的拍着桌子,“何敬之无耻,金宪章、张济贪胆小,这两人全都应该拉出去枪毙!”
看着怒不可遏的阎锡山,孙楚和刚赶到克难坡的王靖国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能把习惯隐忍为上挂在嘴边的阎锡山气成这个样子,这件事自然是小不了。
因为就在昨天, 二战区暂编第二师在师长金宪章和副师长张济的带领下脱离了晋绥军, 投向了中央军,要知道暂编第二师可是阎锡山花了大力气才组建起来的,现在居然就这么投向了中央军,这如何不令他愤怒。
“长官,既然这事已然木已成舟,咱们在这里生气也是没用,眼下咱们最应该做的是要如何弥补暂编二师离开造成的影响。”
“是啊长官。”王靖国也附和道:“这件事闹得太大,瞒是瞒不住的。与其让人笑话,咱们不如大度点,主动给各部队发去电报,说暂编二师的离开是得到您同意的,目的就是加强中条山那边的防御,如此一来既显出了您的大度,又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尽管在盛怒之下,但阎锡山并没有失去理智,思索了一会后才无奈道:“也只能这样了,这一次是他们赢了, 不过来日方长,好戏还在后头呢。
既然他蒋某人不仁,那就别怪我阎某人不义了,咱们骑驴看戏本走着瞧,有他们求我的时候,这个时间不会短的。”
说到这里,他嘿嘿笑了几声,脸色格外的阴沉。
王靖国和孙楚对视了一眼,试探着问道:“长官,您是说中条山那边?”
“那是当然。”何应钦冷笑道:“最近几个月日本人在中条山调动频繁,根据情报,光是上个月日军就集结了不下六个师团的兵力,这么多人总不会是来观光的吧?
可笑重庆那帮人还在为日本人是佯攻还是真打而争吵,最让我感到不解的是他居然还把卫俊如(卫立煌)给软禁起来,以至于直到现在一战区连個当家做主的人都没有,我预料此战必败!”
别看阎锡山跟日本人开战的时候是十战九输,但这次他的眼光却是异常的精准。
1941年五月七日,在得到各部队已经全部进入攻击位置后,远在北平的岗村宁次下达了发起攻击的命令,4个师团的日军与傍晚时分突然一齐出动, 由东、西、北三面“以钳形并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对中条山地区发起了突然进攻。
而且为了牵制国军不让其增援中条山, 在岗村宁次的要求下,日军还另外集结了七个师团的兵力在华夏的东南沿海首先实施封锁,用以牵制国军兵力。
为了掩饰此次进攻,这段时间日军还频繁的调动军队,并制造种种谣言,为的就是为了确保这次代号为“中原会战”的第14次大规模进攻能顺利达成。
日军此次会战的目的是:“消灭和扫荡蟠踞在晋豫的中央军主力,消灭其在黄河以北的势力”,“扩大和利用这次会战的战果,借以确保华北安定。”
不得不说,日军这段时间的行动确实将中条山守军弄得晕头转向,战役一开始东线、西线和北线的日军攻势势如破竹。
战斗刚打了不到一天,截止5月8日,国军便弃济、孟两地、垣曲县城、中条山北泗交村陷,5月9日,日军便攻占五福涧,王竣、陈文杞和梁希贤三位将军殉国。
到了第10日,封门口沦陷。
短短三天时间,中条山各处关隘纷纷沦陷,一时间全国震动,蒋委员长更是连续给阎锡山发电,责令他立刻出兵驰援中条山。
只是还在为几天前刚被挖了一个师的阎锡山正是满腹怒火的是时候,又怎么可能为了老蒋把自己的家底投入进去,于是乎他便给重庆发去了一个电报,声称驻山西的第一军调动频繁,有进攻克难坡的迹象,实在抽不出兵力驰援中条山。
看到阎锡山的回电,委员长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只是气归气,但中条山却不能不管,一旦中条山失守,日军便可以直扑西安,一旦西安也沦陷,重庆便会直接暴露在日军的兵锋之下,到时候他连睡都睡不安稳,搞不好就得再次迁都。
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老蒋立即电令在西安巡视的何应钦,让他马上接过中条山的一切防务,务必将日军不能越过中条山一步。
接到自家老板命令的何应钦傻了眼,此时的中条山经过日军的打击已经完全乱了套,许多部队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甚至一些军师长都跟部队失去了联系,你让他怎么挽回败局。
虽然急得差点就抹脖子了,但该干的事还得干,谁让大老板发话了呢。
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何应钦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在这个会议里,二战区大部分的高级将领都到场了。
会议上,何应钦很直截了当的说:“诸位,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委员长的来电你们都看了,现在我只想问诸位,有什么方法能够阻止日军的前进,挽救中条山的败局。”
会场一阵沉默,在场的谁不是从军半辈子的将军,当然知道中条山的局势距离全县崩溃只有一线之隔,恐怕连神仙也无法挽救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人愿意成为出头鸟。
看到众人全都不做声,素来被戏称为“何婆婆”的何应钦怒了,冷笑道:“都不说话是吧,那好我来点名,仿鲁你先说。”
被点到名字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官孙连仲苦笑道:“何长官,非是职部推诿,实在是中条山局势已经糜烂大半,非人力所能挽回啊。”
我的亮剑生涯 第二百八十一章 总得试试
第二十四集团军兼第40军军长庞炳勋附和道:“何长官,仿鲁说得没错,如今中条山的部队大部分已经被打散,想要重新集结没有一个星期根本不可能,可是日本人是不会给我们这个时间的。”
何应钦不悦的瞪了这位不会来事的家伙一眼,有心想要训斥,但看到他那花白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 骂人的话就怎么也说不出口。
今年已经六十二岁的庞炳勋已是花甲之年,身体条件也大不如前,从去年以来他已经三次提出辞呈,均未获批准。
面对这位已经无欲无求的老家伙,何应钦还真不敢骂人,否则人家一怒之下挂冠而去,没了他约束的第40军非得乱套不可。
虽然咽下了这口气, 但他还是对众人道:“你们一个个都说没办法,难道就这么将中条山让给日本人不成?一旦中条山失守,会造成什么后果你们自己清楚。”
第76军李铁军原本就对重庆方面无辜扣押自家的老长官卫立煌不满,闻言阴阳怪气的说了句:“何长官,也不是没有办法。除非中央能派飞机过来,给中条山的守军空头武器弹药和补给,最好还能将鬼子的飞机从中条山上空赶出去,让中条山的弟兄喘口气,这才能有一线生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何应钦一听脸色立刻就变了,老子要是能弄到飞机早就派出去,还用得着你小子在这里叽叽歪歪,一时间气得脸都涨成了紫色。
众人也是面色古怪,自打七七事变以来, 国军的战机早已消耗殆尽, 你让何应钦上哪去弄飞机啊?
眼看何应钦要发怒,孙连仲正要站起来打圆场,只是脑子突然一亮,失声喊道:“各位, 我想到哪有飞机了?”
“嗯?”
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他, 庞炳勋眉头一皱,“仿鲁,你可不能乱说,如今中央哪还有飞机?”
孙连仲道:“我还真不是乱说,你们难道忘了二战区的那支莲台民团吗?”
“莲台民团?”
被孙连仲一提醒,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庞炳勋一拍大腿呵呵笑了起来:“这人啊,以上了年纪记性就差了,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呢。”
高洪明和莲台民团这一年多来所做的事情,按理说早就出尽了风头,可在国民政府高层有意无意的压制下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们了,若非孙连仲提起,恐怕就连他们这些高层也忘了。
不过高兴过后,庞炳勋又问道:“这个莲台民团我虽然听说过,但最近这段时间已经很少听到他们的消息了。不过在我看来,他们就算有飞机充其量也就三两架顶天了,这点飞机又有什么用?”
被孙连仲提醒后的何应钦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前段时间中统送来的情报,幽幽说道:“更臣兄, 你可别小看了那個高洪明。
你们还记得前段时间阎百川派出十三集团军反攻忻口的事吗?”
众人点点头,李铁军道:“当然记得,没想到晋绥军这次居然硬了一把了, 虽然十三集团军最后功亏一篑,但他们能在几天时间内肃清忻口外围的日军,歼灭日军两个联队,而自身损失还不到一个营,这份战斗力还真不能小瞧。”
何应钦轻哼了一声,“不是我瞧不起他阎百川,如果晋绥军真能在三天之内以损失一个营的代价吃掉日军两个联队,晋绥军早就收复太原了,还用窝在克难坡那个山旮旯里?”
李铁军惊讶道:“难道是阎长官谎报军情?以他的资历和名望应该不至于吧?”
“他当然没有谎报军情。”何应钦没好气道:“十三集团军的战绩也是真的,但他却少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十三集团军反攻忻口的战斗中,他们得到了高洪明的全力支持。
高洪明可是派出了数十架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进行空中支援,等到飞机将日军的碉堡和阵地全部炸平后,十三集团军才拿下日军阵地的。”
听了何应钦的话,众人恍然大悟。
李铁军更是大声道:“我就说嘛,晋绥军那些怂瓜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勇猛了,原来是靠着飞机才拿下忻口外围阵地的啊?”
孙连仲也是两眼放光:“何长官,既然如此那就请您直接以军政部的名义下令,将那支飞行大队直接调过来,让他们立即支援中条山,数十架飞机已经不少了,将鬼子拖住几天应该不成问题。”
何应钦没有说话,孙连仲这才想起来,对方可是一支民团,连军籍都没有。
没有军籍就意味着没有番号,也没有领过军政部一分钱军饷一粒子弹,人家凭什么听你的。
不只是他,其他人自然也想到了这点。
谁也没想到,这么一支实力雄厚的部队居然不在国军的战斗编制和序列里,一众高级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种叫做尴尬的情绪在屋里弥漫着。
孙连仲掏出一盒香烟,抽出一支香烟后将烟盒放在面前的桌上,点燃后吸了几口有些发狠道:“他娘的,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不试试看怎么知道行不行。何长官,我觉得您应该马上联系阎长官,向他询问莲台民团的通讯密码,然后跟他联系,看看能不能过你说动将他的飞行大队派出来。”
“我觉得,如果能说服他,让他直接出兵就更好了。”一旁的李铁军在一旁补充了一句。
看到众人诧异的目光后,李铁军道:“几位长官可别忘了,去年莲台民团在河北的清苑河可是单独面对日军两个师团,十六师团更是被他用毒气弹打残了,直到现在都没恢复元气,如果把莲台民团也弄过来,就更不愁他不用心了。”
“李军长,伱就别考虑让他亲自率军过来了,能让他把飞机派过来就不错了。”庞炳勋却是显得比较悲观。
“不试试怎么知道人家愿不愿意过来。”何应钦伸手拿过孙连仲面前的烟盒,也点燃了一根,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变得格外阴沉,“眼下中条山危在旦夕,不管行不行总得试试。”
我的亮剑生涯 第二百八十二章 看到他们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