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婚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秋李子
这话睐姐儿是真的不懂了,曼娘却知道刘吟梅所指何事,不由在心底轻轻一叹才道:“浪子回头还金不换,更何况你遇到的,不过是极常见的事。”刘吟梅点头:“我知道,可有些事,别人能原谅,我自己不能原谅。”
睐姐儿的大眼转了转才哎呀一声:“刘姨你说错了,如果没有当初的事,你怎会遇到我娘?这就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人生在世,都当如此,而不是耿耿于怀于这错了那不对,而要往前瞧,瞧见好的。”
刘吟梅的头不由微微一侧,睐姐儿已经掰着小指头道:“花开是喜,可花落也不是忧愁,没有花落护根,哪有花开之日?若只瞧见花开喜悦而只为花落忧愁的话,那就是不明白世间事的奇妙,就跟……”
正侃侃而谈的睐姐儿皱眉看向自己的娘:“就跟什么来着?”曼娘点女儿脑门一下:“还当你真讲的出大道理来,原来不过也是只晓得一半。花开花落,推及开来,则如宇宙万物,同样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故此才有否极泰来一说。人生也是如此,于最低时不忘记本心,不放弃希望,哪能因低落时的初心动摇对自己格外伤心失望?这样的话,未免就自苛太过。”
睐姐儿在旁点头,刘吟梅浅浅一笑:“姐姐和睐姐儿的意思,我明白了,可……”此时马车已经到了,秋霜来掀起帘子请众人下车,曼娘反握住刘吟梅的手:“你这会儿也别急着和我说,回去好好想想,先来我这喝杯茶,我再让车送你回去。”
刘吟梅欣然从命,在曼娘屋里待了会儿也就告辞回家。睐姐儿出去送她,冬雪已经道:“熊家表奶奶今儿来了,还有那位大表少爷,这些日子,也常往书房跑,说是和先生请教学问,可去了又爱和谨哥儿他们说话,我总觉得,这事有些不一样呢。”
冬雪说的婉转,曼娘沉吟一下才附在冬雪耳边把熊家有意结亲的事说了,然后才道:“这件事婆婆那边虽没应下,可熊家瞧着也是势在必得。本是老亲,孩子又好,有这样念头也正常,可最要紧的是睐姐儿喜欢。不然怎样的人我也不会把女儿嫁去。”
冬雪咦了一声:“难怪呢,我这可得交代下面人去,门户千万得看紧了,那些小恩小惠小赏赐千万别接,千万别搞出什么后院相会的事来。”说着冬雪就要出去,曼娘叫住她:“你也别这么慌张,这件事,现在只有你晓得,睐姐儿也是个有分寸的,我就是头疼她的婚事,真是许什么样的人家,我都觉得不够好。”
冬雪了然点头,已经能听到睐姐儿的笑声,两人也就收口,睐姐儿笑着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个食盒点心:“回来路上碰见三表婶了,她说这是她自己做的点心,本来打算亲自给娘您送过来,正好遇到我,就抓了个差。”
说着睐姐儿就把食盒放在那,小嘴可没停过:“我谢过三婶了,还说等会儿就去拿一盒子藕粉桂花糖糕送过去,三表婶家的表妹可喜欢吃这个了。”
熊家的诚意不是看不见,可结亲这事,要紧的是女儿喜欢,曼娘看着女儿,不由又沉入思绪。睐姐儿在那叽里咕噜地说着,得不到娘的回应,咦了一声:“娘,您今儿怎么了?”曼娘回神过来:“没什么,我瞧这里有桂花糕呢,你拿去给你妹妹,她平常爱吃。”
里屋的帘子掀起,绯姐儿摇摇摆摆地走出来,往曼娘身上扑,半路上就被睐姐儿接住,绯姐儿推开姐姐的手往曼娘那边扑过去,口里还有残存的涩意:“娘,我醒了两回都没瞧见你。”曼娘捏捏女儿的小胖脸:“冬天白日短,你还睡个不够。”
绯姐儿正要说话,瞧见旁边的姐姐就往曼娘怀里偎紧一些:“娘和姐姐不在,好无聊,只有睡觉。”这话说的人心都化了,睐姐儿把妹妹接过,拿着桂花糕喂她:“算你有良心,来,给你吃点心。”
女儿越大,忧愁越长,竟不知道这忧愁,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曼娘低下头,不让女儿们瞧见眼里的忧愁
曼婚 260第259章
晚间陈铭远回来,见曼娘坐在窗下,似乎在想什么,这种情形已经很久没看到了。陈铭远自己在那换衣衫,声音还特别大,可妻子依旧不回头,这太奇怪了。陈铭远皱一下眉,系着带子上前道:“你这怎么了,怎么我回来这半天都没看到?”
曼娘这才抬头看丈夫:“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怎么不知道?”陈铭远坐到妻子身边:“我回来半天了,都自己换好衣衫了,你都不知道武帝。今天是不是去寺庙里发什么事了?我瞧你怎么魂不守舍的样子?”曼娘摇头,把这些日子以来,熊家的话说出,又把自己忧愁说出:“睐姐儿要结亲,我和她说过,是要先尽着她喜欢。可事到临头我才晓得,我竟不知道这事怎么开口。”说着曼娘瞧向丈夫:“就是你把她宠坏了,我倒不好意思问。”
陈铭远用手摸着下巴:“要不,我去问问。”曼娘白丈夫一眼:“去,哪有做爹的问这样事的?”陈铭远拍下妻子的肩:“这不就是了,你们是亲母女,哪有不能问的?”见曼娘不说话,陈铭远又笑着道:“我晓得你是谨慎,为的是怕去问了,万一事不成,女儿尴尬。这你放心,我家女儿不是外面那些扭扭捏捏说一句话就不好意思的姑娘。我家女儿……”
陈铭远还要继续往下说,曼娘已经笑了:“得,你家女儿就是千般万般好的,我明白,这事再缓缓吧,熊家表侄参加会试要真中了,说不定又看上旁家的姑娘。”陈铭远的眉挑起:“京城还有比我家女儿更好的姑娘吗?”
曼娘这回是真笑出声:“这话也亏得你是在家里说,要是在外面说,还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笑。谁家不是自己的女儿最好,别人家的女儿就算再好都要退了一箭之地?”陈铭远点头:“对啊,我家女儿自然最好,谁人会笑话?”
笑声传出屋外,睐姐儿动一动自己已经站的有些酸的脚,往后退了好几步,再退就该退出院子了。丫鬟忙扶了她一把,小心地说“小姐,爷和奶奶也是疼您。”睐姐儿瞟她一眼:“我知道。”丫鬟已经笑着说:“其实熊家表少爷很好,人长的俊不说,为人还特别和气,三少爷还说,先生说表少爷的学问也好。”
睐姐儿的眉已经皱起,丫鬟忙闭口不说,睐姐儿看着紧闭的窗户,没想到会听到这件事,熊家表哥不是不好,而是自己总觉得欠了点什么,好像是那样书本子上的人走下来,不那么有烟火气,不过爹娘总归是会来问自己的,这会儿也不必自己说出来。想到此睐姐儿就对丫鬟道:“今日听到的事不许说出来,若说出来,我……”
丫鬟已经道:“小姐,这话我明白,赵婶子说了,服侍主人,最要紧的是嘴稳人聪明。”睐姐儿的眉轻轻一挑,示意丫鬟跟自己离开。
她们来去都很轻巧,屋里的人并没听到,话题已经转到徐明楠婚事身上,陈铭远吹一吹杯中的茶:“今儿遇到岳父,他还说在发愁小舅的婚事,也曾问过他几家的女儿,小舅都不肯答应。”要在别家,父母看中了,也就遣媒人去说和,哪有先问儿女的道理,但徐启夫妇疼徐明楠,娶媳妇过日子说来说去是他的事,在这事上他不喜欢,那就是娶个天仙回来,日子也过的不好,为此并没逼他。
不过做爹娘的心依旧是焦急的,听丈夫这么说曼娘不由微皱眉:“我和母亲说过,说我觉着刘家妹妹不错,母亲也说刘家妹妹确实不错,况且他们两个都曾受过情伤。让我再细问问,她那边也隐约问问小弟。可我今儿觉着,刘家妹妹有些想出家。”
出家?陈铭远沉吟一下突然笑出来:“我们两个果真老了,谈这些都谈了很久,还记得……”曼娘看一眼丈夫:“还记得什么?那些风花雪月吗?再过些年,你就该胡子飘飘,还是一把白胡子飘飘,和我看孙子了。”
陈铭远用手摸一下胡子,着实想像不出来自己一把白胡子的情形,看着妻子依旧温柔的笑眼,陈铭远握住她的手:“到那时,你也是满头白发,我和你一起看孙子。”似乎曾遥不可及的白头偕老,现在变的触手可及,时光在不经意中已把两人的面容改变,曼娘看向丈夫,昔日的翩翩少年郎,已是今日沉稳的中年男子。
那熟悉的眉眼虽然依旧,但已添上岁月的痕迹,曼娘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抚上丈夫的脸,陈铭远握住她的手,两人有千言万语要说,但两人又觉得,这样相对就是最好,再也没有别的话要说。
睐姐儿回房之后,虽还和平常一样让人服侍洗脸梳头,可不是碰破了茶杯就是把簪子掉地上,屋里的丫鬟都很奇怪,只有那个跟着睐姐儿去的丫鬟明白内情,但不敢说出来,更不敢相问,让同伴们照常服侍。
等睐姐儿躺好,丫鬟们也就预备退下,才听到睐姐儿在床上嘀咕了一声:“为什么要嫁人?有些人还未必这么好恐怖高校最新章节。”
丫鬟们面面相觑,不晓得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有个年纪稍大些的已经笑着说:“珍儿姐姐和柳条姐姐不都已经出嫁了吗?我那日瞧见她们,都过的不错。”珍儿和柳条都已十八,今年七月的时候曼娘把她们放出去,珍儿嫁在府内,柳条外嫁给一个小掌柜,两边日子都过的不错。
睐姐儿本就是自言自语,并没想让她们回答的心,摆手示意她们下去,丫鬟们都退下。睐姐儿看着依次被灭的灯,知道爹娘疼自己,可是嫁人这种事,好像还离自己很远,怎么就突然猝不及防来到眼前?睐姐儿叹了一声,为什么要嫁人?爹娘的日子过的很好,有商有量的。但睐姐儿晓得天下夫妻并不都似爹娘一般,多的是怨偶,甚至有夫妻反目成仇的,剩下的大多平淡,有些面上客客气气的,私下却不说一句话。
敏表姐的爹娘不就如此,那位表伯父常年都在两个妾房里,很少踏足上房,夫妻不像是夫妻,更像是很熟悉的陌生人,那两个妾也从没生养,后来才晓得她们刚到表伯父身边的时候,也曾怀过身子,但都养不住,有一个是在花园里踩了青苔摔的,另一个是下人没有把地上的水擦掉,结了薄冰,那姨娘没瞧见,一脚踩上,起来孩子就掉了。
后来她们就再没有过孩子了,这些都是敏表姐悄悄和自己讲的,说做男子的难免花心,只要生下嫡出子女,那任由男子去纳妾也不怕,只要这些妾生不出孩子就成。横竖那些下人的命都在自己手上捏着,难道丈夫会因为你让妾不生孩子就把你已有子女的正室休了不成?
那时的睐姐儿只觉得开了眼界,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后来才慢慢晓得,很多府邸都是如此,表面一团和气,内里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有,这让妾生不出孩子的法子也多,横竖妾不过是花钱买来的玩意罢了,折腾坏了身子,再换一个就是。
睐姐儿用被子蒙住头,长叹了一声,被子被掀开,曼娘声音响起的时候手也摸到她额上:“没发烧啊。怎么会突然问这些。”睐姐儿坐起身,屋里没点灯,但睐姐儿知道此时娘脸上定是浓浓的关切。
睐姐儿不由偎依到娘怀里:“娘,养女儿养到这么大,为什么要嫁到别人家去,然后还要遇到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曼娘的眉微微一皱,只怕今儿和陈铭远的话她听到了,拍拍女儿的脸轻声说:“今儿傍晚时候,我和你爹的话你都听到了?”
睐姐儿微微一僵,接着就点头。曼娘把女儿的脸抬起来:“女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爹娘总会给你挑一个你十分满意的,而不是为了旁的什么,给你随便挑一个。”睐姐儿在娘怀里点头,曼娘把女儿搂在怀里,如同她还是个小孩子时候一样:“娘晓得,很多人家不过是表面和和睦睦,客客气气的,但内里有不少事情。那些家风不好的、立身不正的,”
接着曼娘低下头:“最要紧的是,你要喜欢,否则我都不会把你嫁出去。”睐姐儿嗯了一声,接着直起身:“娘,敏表姐和我说,生了嫡出子女,丈夫要纳妾,就不能让妾生孩子了,可是男子纳妾,不都是为的广生儿女吗?”
曼娘轻叹一声:“你这么聪明,怎么会不知道,那不过是男子的托词罢了。这个世间,又有几个女子愿意心无芥蒂地抚养异出子女?女儿还好,不过是长大了费一份嫁妆,可儿子呢?那要管的就多,庶出子,不管是争气还是不争气,嫡母都难办。”
原来如此,睐姐儿哦了一声,曼娘低头看女儿,隐约能看到女儿小脸上还写着淡淡困惑:“你祖母,对你二伯父已很不错,可是你不知道,这是你二伯母费了无数心血才得来的。”睐姐儿迟疑一下才问:“我听说,大伯父就是因为二伯父的亲娘,才没了的,二伯父的亲娘,也是因为这个才没的。娘,是不是真的。”
曼娘把女儿放好在枕头上,自己也躺在她身边:“所以你祖母为这事,很苦。睐姐儿,女戒让女子不要嫉妒,可嫉妒这种事,哪是日日言语说明,就能让嫉妒从心消失,再说人相处都是彼此的,正妻可以不嫉妒,她占尽名分,下人都听她的。但妾室呢?这世上,又有几个女子是心甘情愿屈身为妾的?”
曼婚 261说缘
x睐姐儿眼里的困惑越发深了:“但是娘,错的明明是男子,为何偏要女的来受着?”曼娘摸上女儿的脸:“所以娘要告诉你的就是,我们家的女子,不能那样委曲求全,也不能那样为了个男人把自己变成那样不择手段的女人。而是要和自己的丈夫好好过日子。”
睐姐儿伸手搂住娘的脖子,如同小时候一样凑在曼娘耳边:“娘说的,是不是要像你和爹爹一样?”曼娘的脸上掠过少女样羞涩的笑容,当年遇到陈铭远的时候,自己才多大,和睐姐儿差不多大,而一转眼,自己的女儿都长这么大了,会想给她挑一个值得托付的好男子让她嫁出去,时光真是如水一样重生之公主千岁全文阅读。
曼娘的手轻轻拍着女儿,就跟幼时一样哄她睡觉。睐姐儿很快就睡着,女儿的睡容定是十分宁静的。虽然没有灯光,但曼娘也能想象得到,唇边漾出笑容,这傻孩子,自己的心尖尖,怎么能随便给人呢?
曼娘把女儿放下,掀开被子轻轻下床走出屋。屋外陈铭远已经等了许久,看见曼娘出来迎上前握住她的手,悄声问:“睡了?”曼娘点头,轻声地说:“天这么冷,你不晓得在屋里等?瞧这手冰的。”
陈铭远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很冰,想把手从妻子手里抽出,曼娘白他一眼,用双手包住他的手给他暖着:“你啊,也要晓得心疼自己。”妻子的手娇小温暖,两只手都包不下陈铭远的一只手,可陈铭远觉得这温暖已经透到了心底,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都已明白对方要说什么。此生有了他在身边,世上最大幸运莫过于此。
过年难免要彼此送送年礼,熊家今年送来的年礼比往年要厚上三成,熊三奶奶带了年礼亲自过来送。陈大太太客气几句,也就让人接了进去,熊三奶奶笑着说了几句家常话,这才对陈大太太道:“方才在门口瞧见侄女,这两日越发沉静了,真是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姑娘。我婆婆又写来信,想问问上回说的那件事,有几分可成?”
原先熊家想要结亲,只是说要陈家女就可,但谁都知道,话虽这样说,但两家结亲,总要彼此合衬才成,熊家说的是客气话,但陈家不能把客气话当真,真选一个年纪合适的旁支女儿嫁了,也要彼此先试探。
这些日子鸿雁往返,熊大太太的意思渐渐挑明,求的就是睐姐儿。陈大太太示意房里的人出去才对熊三奶奶道:“表侄孙我瞧着,真是个好孩子,有才学有相貌有规矩,并不是那样稍微有些才学,仗着自己生的好就无所不为的毛孩子。之后前途是不可限的,只是三侄媳你在这家里住了这些日子也晓得,我虽是祖母,这事也不能越过了你表哥表嫂,还有一层,就是郡主那边,也十分疼爱这孩子,曾说过,别事罢了,要给这孩子挑婚事,定要她亲自瞧过了人,满意这才许呢,不然郡主就要拼着得罪人也不答应。”
还有这么一回事?熊三奶奶的眉不由皱紧,原本以为只要说通了陈大太太,陈铭远夫妻那边自然也不是问题,谁晓得还有那边的郡主等着。新安郡主的名声,熊三奶奶也听过的,能生生拗过众人再嫁的女子,那可不是这么轻易好说服的。
陈大太太是真的觉得熊大少爷不错,不然也不会和熊三奶奶交底,告知还有新安郡主那边的事。见熊三奶奶皱眉,陈大太太反而笑了:“这有什么好皱眉的,等寻个合适的日子,让表侄孙去拜见郡主就是。毕竟也是亲戚,互相来往也是有的。”
熊三奶奶犹豫一下才道:“毕竟还是孩子,我怕……”陈大太太笑了:“都是举人了,还孩子呢,中了会试,殿试时候还要见陛下呢,陛下可是这天下之主,难道那时也要说不好意思去见?再说了,侄孙这么年轻,到时陛下定会叫上去问问的。”
这件事是熊大太太千叮咛万叮嘱一定要做到的,熊三奶奶当然要唯婆婆之命,此时听到陈大太太这话,暗自骂自己太沉不住气了,这样的事有什么好怕的,自己侄儿是真的好,并不是那样绣花枕头一包草的,淡淡一笑就道:“侄媳久居乡里,没多少见识,一听说郡主就怕了,倒忘了我侄儿异日是要陛见的。”
陈大太太笑着啐她一口:“少在我这边装,你要没见识的话,我这从极少出门的,岂不愚昧至极?”熊三奶奶顺着话说两句,丫鬟已在外面道:“太太,扬州那边有信来。”听到这话,不等陈大太太说话熊三奶奶就急忙告辞。
陈大太太唤进一个丫鬟送熊三奶奶出去这才叫进送信的人,韩氏去扬州已经八个来月,中间虽有信来,不过泛泛而谈而已。陈大太太是想知道,自己儿子儿媳到底过的怎样?
送信来的是刘婆子的儿媳,她先给陈大太太问了安才对陈大太太道:“小的是奶奶遣来送年礼的,年礼已经给三奶奶交进去,小的先过来给太太问安,再去给三奶奶问安透视风水眼。”陈大太太不耐烦听她这些套话,挥手让她停下说话才道:“你两个少爷还好?你四奶奶在扬州住不住得惯?还有你四爷好不好?”
小刘妈妈是聪明人,当然听出陈大太太的话外之音,笑着道:“都好,都好。两个少爷是不消说的,不仅长高了还有学问了,四爷说二少爷明年就可下场试试。四奶奶去了扬州,那府里有她操持,越发井井有条。只是……”
小刘妈妈迟疑一下没有说,陈大太太会意,让丫鬟们再退出去,小刘妈妈这才道:“四爷和四奶奶,这回四爷四奶奶虽一个屋里住着,但一个住里面,一个住外屋,平日间倒是相敬如宾,至于那夜里的事,小的也不能去打听。小的也曾听丫鬟们说过,说四奶奶想给四爷纳一房妾,被四爷拒了,之后四奶奶也没再提这事,之后也就这样。”
有些裂痕,不是那么轻松就能越过的。陈大太太轻轻叹了一声就对小刘妈妈道:“你这一路来也辛苦了,在这过了年再回去,给我和你四爷说,夫妻之间,有些事哪是算的那么清楚的。”小刘妈妈当然知道陈大太太为什么说这话,应是后退出。
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的儿女,之后又是儿女的儿女,再之后就老了,该入土了。陈大太太沉默了好长一会儿,想到和熊三奶奶说的话,也该寻个机会和曼娘说,安排熊大少爷去拜见新安郡主。
曼娘听到陈大太太的话微微怔了一下才道:“婆婆的意思,是想把睐姐儿许给熊家表侄?”陈大太太没有应是也没有应不是而是道:“不管这事成不成,让郡主见见总不是没坏处,再说,真要见过了郡主觉得不行,那我们也有回熊家的话。总是老亲,有些事面子上也要做到。”
那种七八代的老亲为了一个求亲不遂两家翻脸不来往的事,曼娘听的多了。只怕陈大太太也是这样想的,毕竟这些日子,曼娘看在眼里,晓得熊家对熊大少爷寄予了多少厚望。总是老亲,曼娘低头思索一会儿才道:“婆婆说的是,算起来的话,熊家那边和我娘家,也是姻亲,拜见我母亲也是合适的,不过这马上就过年,正月里表侄定是要温书,为会试做准备,不如就等会试完了,挑个日子去拜见我母亲,婆婆您觉得可好。”
那还有两个来月呢,虽然陈大太太觉得熊家只怕有些失望,可这说辞也合理,点头应了,接着就叹:“这还是头一个孙女,我就这样操心,等以后,还不晓得怎样。”曼娘笑着说:“那都是婆婆疼睐姐儿才会这样,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十个指头又有长短,等以后绯儿寻亲事,婆婆不这样操心媳妇绝不会说您。”
绯儿?陈大太太的眉紧紧皱起:“她不是才四岁?”曼娘笑了:“这时光是容易过的,再过两年,不就是绯儿寻亲事了?”时光真是容易过,陈大太太用手扶一下额头才对曼娘道:“你弟弟的婚事定下没有,那件事也过去一年多了。”
还有话陈大太太没有说出来,这世间对女子总是有些不公道的,男子做了这样的事,虽有损名声,可再过两年议亲,会被人赞浪子回头金不换,但女儿家若如此,难免会入了尼庵,一辈子伴了青灯古佛。
提到徐明楠的亲事,曼娘就摇头:“也有人来说,但阿弟总说不喜欢,母亲又怕拘逼紧了他不好,也没有太催促。”说着曼娘就想起刘吟梅来,上回一别之后就没见过面了,也不知道她向佛的心到底有没有动摇?就算刘吟梅看不上自己的弟弟不嫁他,可也不能伴着青灯古佛过一辈子,她还那么年轻,还该有大好时光,而不是心如古井,永远平静无波。
好在陈大太太也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面,并没有注意曼娘这一时的走神,只是笑着说:“这事,是缘分,急不得。十一舅爷那边,不也过的很好。”
曼娘收回思绪浅浅一笑:“是啊,说起来,都是缘分。”陈大太太拍拍曼娘的手:“是缘分,急不得。”
“什么缘分?”睐姐儿的声音已经响起,接着帘子掀起就走进来,脸上满是笑容:“祖母,我听说您这边有好玩的,这才过来,还没进屋就听到您和我娘说什么缘分不缘分的?”陈大太太满是喜悦地把睐姐儿拉过来:“说你两个舅舅的婚事呢,还有你,也不小了,该找缘分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