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曼婚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秋李子
这是很久前,三皇子曾说过的一句,别的人家,纵有子女争宠,不过是为钱为地位,少有危及性命之时,而皇家却不是这般。若有嫡皇子也罢,无嫡皇子长子不足托,有些事情就不好说了。陈铭远把酒壶提起,轻轻一摇:“三皇子,你醉了。”
三皇子摇头:“阿远,我没有醉,我那日才晓得,父皇毕竟是父皇,我的那点小心思他怎么看不出来?他当时也对我失望吧?”当今天子即位已近三十年,所经过的事,自不是三皇子可以比。陈铭远没有接话,只是拍一下三皇子的肩。
三皇子还是摇头:“父皇那日和我说,求正名的心谁都了解,可是,做大位的人,要有大气魄。无气魄而一味以为靠了那些小算能够登上大位,纵登上了,日子也不久。皇家皇家,既是皇也是家,父皇让我好生想想,等想通了再说。”说着三皇子用手捂住脸:“骨肉手足,父皇要说的是这句。可我,竟忘了。”
陈铭远的声音低低响起:“昔日汉景帝欲立栗姬,问栗姬自己百年后可能善视猪王姬妾?栗姬不悦,景帝大怒,此后栗姬失宠,太子被废。三皇子,陛下终究是诸皇子的父亲,做父亲的,又怎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
三皇子的手放下:“我这会儿才明白了。阿远,可惜对不住你。”月光之下,陈铭远的容貌更显俊美异常,他只淡淡一笑:“有什么对不住的?当初被选为皇子伴,难道那时就少背了黑锅?”提起往事,三皇子不由哈哈一笑,接着就郑重道:“你的妻女,我会让皇子妃照顾好的。”
陈铭远唇边的笑容变的温柔:“曼娘她,会带了孩子和我一起,我们一家人,不会分开。”三皇子面上神色变得惊愕,接着就道:“可是那里,很苦。”看来自己的处已经定了,陈铭远的眉微微一挑:“她说,就算再苦,我能受的,她自然也能受的。我们是夫妻,是要在一起的,同甘共苦,永不分开。”
三皇子默默念着陈铭远说的那几句,眼里神色染上羡慕:“你娶了个好妻子,原本,我还预备了人。”那人不必说定是美貌善伺候的宫女,陈铭远起身对三皇子作一个揖:“那就多谢三皇子了,不过我近期添了季常之惧,生怕这家里添了河东狮吼,只有却了美意。”
自然晓得这是陈铭远的托词,三皇子也不会再继续,两人又说了好一会儿的话,不外就是追忆下当年,这一别,不晓得要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即便三皇子说过,一有机会就让陈铭远回来,可有时,那种机会,难免会有些渺茫。
直到金鸡三唱,三皇子才离开,那时秋雾已经渐生,三皇子这一路飞马到厩,正好能赶上早朝。陈铭远目送三皇子离开,这才回到屋里,曼娘这一夜也没有好好睡着,陈铭远一进屋,她就睁开眼睛看着丈夫。
陈铭远脱掉还有寒意的外衫,手指竖到双唇中示意不要惊醒睐姐儿就脱鞋躺到妻子身边,什么都没说,握住妻子的手:“睡吧,等雾散了,再起来。”曼娘微微应了声,听到丈夫已经发出鼾声,给他盖上被就靠到他肩上。
别庄鲜花盛开,景色宜人,除第一日三皇子来过,别的时候连个客都没有。在曼娘心里,这就是世外桃源,可惜这里也不能待久,一家子在别庄待了三日也就离开。
睐姐儿很舍不得离开,抱住陈铭远撒娇,要下回再来。陈铭远虽然答应女儿,可是晓得等下回再来,不晓得是什么时候了。曼娘让陈铭远把睐姐儿送到车上:“你啊,什么都答应她,难道不晓得有时候有些事,是做不到的?”
陈铭远翻身上马,脸上笑容没变:“可我只要能给她的,就会给她。”曼娘把女儿拉到自己面前让她乖乖坐好:“我们睐姐儿最乖,这里等有机会再来,现在我们回家找祖母,睐姐儿想不想祖母?”
睐姐儿点头,曼娘亲下女儿,陈铭远吩咐车夫赶车,自己在背后骑马跟随,一家子回。刚进家门,还没来得及给陈大太太问安,就有管家匆匆过来:“三爷您回来的很巧,衙门里已经来寻三爷了。小的本想别庄寻三爷呢。”
来了,陈铭远和曼娘心里齐齐说了一声,陈铭远把睐姐儿放下:“乖乖,跟着娘见祖母,爹一会儿就回来。”睐姐儿点头,和爹爹挥手说再会,曼娘牵着睐姐儿往陈大太太上房,还没进院子就见陈大太太带人走出来,见了曼娘陈大太太停下脚步,几乎是慌张地问曼娘:“老三呢?方才衙门里来人寻他,我才晓得,他可能会被贬。你一天到底在做什么,这样的事都不告诉我?非要瞒到不可瞒的时候才告诉我吗?”
说着陈大太太泪就落下来,曼娘让人把睐姐儿带走,这才上前扶住陈大太太:“婆婆休恼,这秋老虎可不是说着玩的,先进屋,媳妇再细细说给您听。”曼娘这么镇定,让陈大太太的心也定下来,由着曼娘扶自己进了屋,刚打算开口问,就见曼娘示意人全都退下,接着曼娘就走到陈大太太跟前跪下。
l





曼婚 95准备
这一跪让陈大太太的心顿时抖起来,忘了曼娘现在身怀有孕,声音几乎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这么说,是真的?你们这些孩子,天威难测,怎能轻易捋虎须,快,你快些让人吩咐车马,我求见太妃。”
福王薨逝,陈太妃就成为皇家辈分最高的老者,怎么说她也是当今的庶祖母,只要不是那种大罪,保住陈铭远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曼娘却没有动,而是紧紧抱住陈大太太的双腿:“婆婆,晓得您很焦急,可是这是夫君和三皇子商量过的,婆婆,媳妇也晓得您舍不得夫君受苦,可是夫君他,不愿意还在您与太妃的羽翼之下。”
陈大太太有些恼怒,已经起身打算出,但听了曼娘后面这几句,身子又缓缓坐下:“他怎么可以这样,明明晓得我疼爱他,舍不得他受一点罪,他从小,又哪里受过什么罪?何必牵扯到这样的争执里面?”
曼娘顺着陈大太太的话往下说:“婆婆说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可夫君走的,是那条书上进的路,从一开始,就已注定了,做官的人,要有所成就,哪里又有真正的一帆风顺?”这话说中陈大太太的心,自己丈夫不过是个闲职,靠了祖宗荫庇一辈子顺风顺水地过。
这样的日子,大概不是儿子要的,可怎么舍得让儿子?那是自己疼在心里的儿子,从来舍不得他受一点风雨,怎舍得他那么遥远。陈大太太伸手握住曼娘的手:“我晓得远儿想做出一番事,可是做出事是要付出代价的,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了,好容易你们各自成亲,生儿育女,我得以享几天福,他就这么忍心离我远?这是不孝不孝啊。”
陈大太太的泪又涌出,生长在这样人家的当家主母,怎么不明白?可是泼天富贵后面的,或者就是泼天祸事。又不是没听过前一刻还在绣楼,后一刻就遇到倾家大祸,任你是金枝玉叶如何娇宠,都被拖出和那些下人们关在一起。
陈大太太看着曼娘,还有她那已凸起的肚子,示意她起来:“我晓得,做男儿的总想飞,可是曼娘,你现在也是做娘的人,你难道不明白做娘的心,我宁愿他平平淡淡,靠了家里荫庇过了这一世,也不愿他外面飞,反过来庇护我们。曼娘,这是我做娘的一点私心。”
陈大太太的泪越流越急,曼娘虽站起身却没有坐下,拿出帕子给婆婆擦着泪:“婆婆,我晓得的,夫君也晓得的,可是他已经被你生成男儿,从小又被太妃送做了皇子伴,那时起,就不一样了。”
不一样的,儿子娶了妻,生了子,就和原来不一样了。陈大太太心里又骄傲又酸楚,骄傲的是自己儿子能干,不是京中那些同样人家,只晓得在祖辈的荫庇下过日子,而是要打出一片天地来庇护家人。酸楚的是,这样太辛苦了,而生在陈家,明明是可以顺利的,即便不能做到高位,但一帆风顺到老是轻而易举的,那时循例升上,也是很轻松的。
更何况儿子还是进士,更添了一层闪闪金光,可为什么儿子偏要选最辛苦的那条路?陈大太太想不通也不愿想,唯独知道的是,现在,自己只有放儿子了。
陈大太太长叹一声才道:“方才我已问过了,说陛下大怒,命吏部贬两级用,正七到正八,不过是个佐贰。你们啊,太年轻了,这件事,当初就该来问我。我怎舍得?”曼娘恭敬应是,陈大太太又不是不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气,自顾自地道:“陛下大怒贬官,只怕要那偏远地方,你要把陪他的人都精挑细选了,要那样忠心老成的,银子不能带多也不能带少。还有药材补品,甚至身上的衣服,都要仔细想了。”
曼娘应是后才道:“婆婆,媳妇还求婆婆一个示下,由媳妇跟了他。”陈大太太的眼顿时瞪大:“你说什么,你要跟了他,那样千山万水的,更何况你还怀着孩子,睐姐儿那么小,你还要在家里照顾她。”
曼娘这回没有跪下而是看着婆婆:“婆婆,睐姐儿是我和夫君的孩子,自然要跟我们一路。婆婆觉得那千山万水十分辛苦,可是一路上坐车坐轿,还有人服侍,比不得那没人服侍的小官上任。朝廷设一个官位就有它的用处,别人得,媳妇自然也的。再者说,我跟了,才会更放心。”
曼娘愿意跟陈铭远,陈大太太是愿意的,毕竟妻子服侍丈夫,要比别人要周到的多,不然到时只有给陈铭远纳妾带,等回厩时,那样暂代过夫人角色的妾,往往不好处置。陈大太太思索了一下才道:“你既愿意跟了他,这也是你们夫妻之间的恩爱情分。可是睐姐儿还小,服侍的人也没有家里的人多,还是跟在我身边吧。我是她祖母,怎会不待她好?”
曼娘晓得这时该谢了婆婆的恩典才对,但是曼娘早已打定主意,要把睐姐儿一同带,谢过婆婆就道:“婆婆对睐姐儿的疼爱,睐姐儿也该在婆婆身边代夫君尽孝。可是夫君见不到睐姐儿就会到处寻,天各一方,媳妇虽能宽慰,可有些时候,也不忍见夫君黯然神伤。”
陈大太太再疼爱睐姐儿,那也是因是儿子的女儿而爱屋及乌,听到儿子会因孙女不在身边而伤心,一颗慈心就全转到儿子身上:“既然如此,就让睐姐儿跟你们,可你们也要好好待睐姐儿,若是少了一根头发,我就……”说着陈大太太哽咽起来,曼娘忙道:“这是自然,到时等婆婆见了睐姐儿,睐姐儿不但没少一根头发丝,还一点也不输给这京里各家的淑女呢。”
陈大太太被曼娘这话说的一笑,但很快就叹气:“可我的心啊,一直都会挂着的,哎,也不知道什么地方,会有多远?”曼娘又宽慰几句,陈大太太好一些,这才让曼娘回。
曼娘行礼告退,走出门就觉得腰有些酸,还是站久了。曼娘感觉到肚里的孩子踢了自己一下,摸着肚子轻声说:“乖宝,你要好好的,等出来要保护姐姐、爱护弟弟。要学你爹爹一样,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那孩子似乎能听懂曼娘的话,又踢一脚就没了动静,曼娘等了许久,这是这孩子的第一次胎动呢,这么用力,一定是个很结实的孩子。
陈铭远直到过了晚饭很久才回来,那时全家都已知道,陈铭远被贬,贬福建漳州府龙岩县做县丞。漳州这个地名曼娘还听过,可是龙岩就不知道了。这一路,差不多有四千多里,少说也要走四十多天,这回了,再回来时,就不晓得是几年后了。
陈铭远回来后并没回房,而是被陈大老爷夫妇叫过谈了许久的话,直到三更天才被放回来。那时睐姐儿早已睡着,曼娘一个人坐在灯下等着。
看见妻子,陈铭远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方才陈大太太也和陈铭远说过,曼娘要跟随他而,并叮嘱陈铭远,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做事哪能只顾自己不顾家人?等了那里,天高地远,家里人也无法帮忙,可要记得这些。
父母的叮嘱,陈铭远自然要应,此时想到方才自己娘说的那邪,陈铭远把妻子的手握在手心:“你可以早些睡,毕竟你怀着孩子呢。再说爹娘也同意你和睐姐儿跟我一起,到那时,我们一家人就不分开。”
曼娘微微嗯了声:“我晓得,可没有你在身边,我睡的不踏实。要在什么时候动身?”虽然已近年末,可天子又怎会让你过完年再走?凭上的日子,要在十一月中,原官到任前赶到,算算日子,十天后就要走。
看着妻子那微凸的小腹,陈铭远伸手摸一摸:“我的意思,你和睐姐儿,等到明年这时候再,那时孩子已经生下,八个月的孩子,带出门也……”曼娘已经摇头:“我晓得你的心思,偏僻地方自然难寻好的医生,这你不用操心,福王府有几位老嬷嬷是宫里出来的,外人只知她们擅接生,不晓得她们还懂医。福王薨后,她们被郡主接到我家,本是郡主为寿阳县主预备的。等明早我就请郡主分我一个。带的人我也想清楚了,就带赵妈妈一家,赶着把春雨和你奶弟的喜事办了,小厮就带冬雪和他定亲那个。再带上睐姐儿的奶娘,这样人不多但又足够用。”
原来妻子一切都思虑好了,陈铭远把她手握紧:“我还以为……”曼娘有些调皮地道:“你以为我什么都没想过,只为了跟你在一起就要。身子是我自己的,孩子还在我肚子里,我当然要准备的妥帖。”
说着曼娘把陈铭远的手拉过:“你瞧,他踢我了。”娶妻如此,夫复何求?陈铭远心中,除了欢喜就没有别的。
第二日曼娘回了娘家,只要她开口,新安郡主怎么会不答应,还说总共四个嬷嬷,让曼娘带两个走,这样她们路上也有伴,况且这样的人,别家难寻,新安郡主是好寻的。曼娘坚决不肯,这才只带了一个嬷嬷跟曼娘回。
定好了人,又是那些东西,曼娘的陪嫁不少,这些都要封存起来,由不跟着的钱妈妈带人看管。钱妈妈听说自己不能,已经哭了好几场,说要跟了曼娘。曼娘温言安慰,又把这些东西一一点给她:“妈妈您瞧,这些东西可也是十分要紧的,都跟了我,到时等我们回来,七零八落的,怎么过日子?”
l




曼婚 96准备(下)
曼娘嫁妆丰厚,那些家具搬不走,可是首饰衣料各样摆设,都是既轻巧又不便宜的。钱妈妈擦了擦泪才道:“我也晓得这是小姐您倚重我,可是……”曼娘轻轻拍一下她的肩:“没什么可是的,你带了夏露秋霜她们好好替我守着家。那些小丫鬟们,我已和婆婆说过,若我们的日子长,她们到年纪该配人了,你和夏露她们就看着有合适的给她们寻个人家。”
的日子长,长到那些十一二岁的小丫鬟们都已到了配人的年龄,钱妈妈的泪又落下。曼娘没有再劝她:“这些细软,哪个箱子有什么,都有本帐,上面贴了封条。这本帐你和我各拿一本。铺子和庄子的帐,我会交给婆婆。”
曼娘说一句,钱妈妈跟着应一声,听到铺子和庄子的帐,不由微微愣一下,接着就道:“小姐您想的周到,铺子和庄子的帐,交给太太是正理,可是太太毕竟年纪已经大了,这些年精力不济,再过些年,只怕就是四奶奶掌家,到时这……”
钱妈妈这样想曼娘是明白的,不过曼娘也有主意:“我明白你的心,想的是不让我吃亏,可是这些东西,不放在妥当人手上,难道我要拿回让母亲管?这不是白白地让婆婆和我之间生嫌隙?现在交给婆婆,以后婆婆没有精力,让四婶子管着,不过就是几年的利息,别的她敢贪墨了不成?若她真能这么做,到时我也是有法子的。”
既然曼娘有主意,钱妈妈也就不再劝,曼娘又叮嘱她们几句,不外就是自己不在,除必要的,别的事都不要沾,横竖该得的,她们也不会少。钱妈妈和夏露她们应是,曼娘又拿出一个匣子交给钱妈妈:“这里有两百两银子,钱妈妈你拿着,若有个万一,你们也好填补着些。”
这是担心有个万一,毕竟虽有月例,但要遇到那种捧高踩低的管事故意刁难也是有的,这些银子是留给钱妈妈她们防身用的。钱妈妈和夏露等人不由垂泪。秋霜呜咽着道:“小姐,您为何不要我跟了你,冬雪比我还小呢。”
曼娘淡淡一笑:“我晓得,可是你的公公婆婆都不方便跟了我。你啊,还是好好地在这,和钱妈妈一起看着我这些东西,若少了……”秋霜的唇嘟起:“若少了一样,小姐回来就杀了我的头。”
曼娘不由一笑,春雨已经进来,面上神色有些焦急:“奶奶,老太妃来了。太太请您赶紧过。”这件事是要瞒着陈太妃的,总要等到陈铭远出门后,再让齐王世子缓缓地告诉她,那时木已成舟,再有众人劝慰着,太妃慢慢也就好了,可这时太妃怎会突然来到?
曼娘匆匆理一下头面衣衫就往前面,刚进院子韩氏就迎出来,对曼娘使个眼色,曼娘会意,脚步放的更轻,面上神色也更恭敬,刚低头走进屋不及行礼。陈太妃就道:“你们都出,留远儿媳妇在这。”
陈大太太已经收起面上笑容:“姑妈,这,”陈太妃抬眼一瞧:“怎么,我还能吃了她不成?”陈大太太忙又赔笑:“自然是不能了。”陈太妃没再说,陈大太太晓得自己不能再在这,只得带着人出。
等只剩的陈太妃和曼娘两个,陈太妃才猛地一拍桌子:“我竟看错了你,以为你是个温柔贤惠的,谁晓得,谁晓得胆子竟比天大。这样事情,哪是臣子好能沾惹的?你们,真是要活活气死我。”
曼娘没有下跪求情,而是缓缓地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年太妃于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才有今日之富贵。夫君是男子,又是这支长子,自然也要如此,才能博得长远富贵。”陈太妃的唇张一张,那后面的话竟然说不出来,当年若不是一搏,又怎有今日富贵?过了许久才道:“可是你难道不晓得,这是怎样的大事,哪能随意张口?今日不过是被贬官,异日呢?这京中,今日还是万人之上,明日就成阶下囚的,我难道看的还少吗?”
曼娘看着陈太妃毫不动摇:“太妃当日把夫君送给三皇子做伴时候,夫君就已……”曼娘停下没有说,陈太妃的手也顿在那里,当日送陈铭远为皇子伴,不过是希望陈铭远能多得一个靠山,毕竟宗室王哪有皇子离皇帝近。可是谁也没想到,一年后大皇子世,二皇子多病,原本非嫡非长的三皇子,竟一下被推到这么重要的位置。
世上的事哪有那么多想得到?陈太妃也是六十多的老人了,看一眼曼娘的肚子就道:“你坐下吧,哎,如果早知道,或者我就不会让远儿做什么伴,也不会牵扯进这么多的是非。”不管陈太妃是怎么想的,她心疼陈铭远这点是没有错的,曼娘走到陈太妃身边轻声道:“太妃也是心疼夫君,可是太妃,孩子总是会长大的。夫君已然是三皇子这边的,怎么都撇不清楚。”
陈太妃怎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世间事哪里买早知道,真要论起来,一切肇因都是自己,又有什么立场责怪他们?过了好一会儿才道:“福建那边,天高地远,陛下,实在也是太狠心了。”
既这样说,表明太妃的怒气就散了,曼娘又是浅浅一笑:“雷霆雨露,都是天恩。陛下既要杀鸡给猴看,自然也要贬的越远越好。”背后的话曼娘没有说出来,陈太妃已经知道了,不光是越远越好,还要越来越难管。听不懂当地的话还是末节,风俗吃食都不习惯,甚至有被贬的官因这些而死在当地。
陈太妃觉得眼里的泪怎么都止不住,陈铭远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没经过多少风雨的厩的贵公子,了那种地方,到底?曼娘也没有上前劝说,只是站在那。陈太妃觉得哭够了,擦了擦泪才道:“我听说你和郡主要了个嬷嬷,大概就是跟着的。若你不是要这个嬷嬷,我也不会晓得。这件事,已成定局,我也没法扭转。你既有了个嬷嬷,我也再给你个人。”
说着陈太妃顿住,不会是要给自己一个美貌的,经过□的女子?曼娘心里暗忖,可嘴上还道:“太妃要给的,定是好的,只怕她受不了那边的苦。”陈太妃眼神里带上一丝趣味:“你们做主人的都能受苦,更何况是他们?不过是当年我初入宫时遇到的一个小宦官,伺候我一直很尽心。原本说的是他就在王府养老,可是听说你们要福建,触动了他的乡念,他家乡也是那边的,七岁那年被拐子拐了,后来进的宫。这辈子原本是不打算回乡的,遇到这个机会,就求我成全。我怎能不成全?”
原来是个宦官,这就简单,曼娘急忙又谢过陈太妃,陈太妃瞧着她:“你们夫妻情深,外人自然也插不进,可等到以后,若有个什么,你也别做出那样的事来。”太妃语焉不详,但曼娘已经明白太妃话里是什么意思,恭敬行礼道:“太妃的意思,我明白,可是我的丈夫,您的侄孙,也不是那样浅薄的人。”
陈太妃的眉微微一挑就没再说,只是轻声道:“把她们都请进来吧,不然我见你婆婆,都快急的没法了。其实,我老了,还能做什么呢?”当初那个敢站出来自请入宫,为弟弟博一个一帆风顺前程的少女,现在已经鬓边白发丛生,额上脸上有深深的皱纹,做事会左思右想。其实宫廷,虽然是天下最富贵的地方,可也是天下最危险的地方,当时她不怕,而现在,却为侄孙的被贬各种焦虑。
曼娘往陈太妃脸上细细望,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太妃不是老了,而是经过的事情多了,想的多了。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只有少年人才会那样不顾一切,老人总是会慎重思虑,陈太妃的唇微微一弯:“你肯陪他,也算同甘共苦,要好好地照顾他,多少被贬的人,之前豪情万丈,回来后一蹶不振。”
曼娘郑重点头,那是她的丈夫,她和孩子们一辈子的依靠。陈太妃的眼渐渐有些湿润,孩子们总算长大了,再舍不得也长大了,有了主见,老人家就没多少能说的了。
陈大太太一干人等走进来,见曼娘好好的,太妃也好好的,这才算放心下来,又陪着陈太妃说了会儿话,曼娘也就告辞回继续收拾行装。
到了晚间,陈太妃让人把那位老宦官送过来,陈铭远接了,安置他在外院住下,等到时一起启程就是。
亲友们知道了消息的,也要各自来送些东西,有送福建风土人情的册子的,也有送上给福建各级官员手书的。送人送物的就更多,曼娘和陈铭远既然打算轻车简从,也就一概却了不收。
1...3637383940...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