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曼婚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秋李子
d





曼婚 25邱家
曼娘面上的浅笑没变,只是这样瞧着张婆子,张婆子初时还不觉,等过了些时不知怎么后背开始慢慢地凉起来,但额头偏偏就有汗滴下来。曼娘这才开口:“张妈妈是四伯母的陪房?”张婆子不知曼娘的意思,只是答个是字。
曼娘依旧笑着道:“想是四伯母事忙,张妈妈不晓得徐家从来都是长幼有序的,才说出什么让十二姐姐跟我多学学的话。今儿不过是因下人冲撞了五姑姑,十二姐姐事忙没有喝止,我这才多说一句,若就此让十二姐姐跟我多学学,我就真没脸去见祖母了。”
曼娘的头微微一偏:“祖母历来都赞四伯母是个知礼仪懂进退的人,也不知道是谁在四伯母面前说什么我的礼仪规矩学的好,让十二姐姐反要跟我学的话呢。”曼娘说的轻描淡写,张婆子额上的汗越来越多,曼娘又低头啜着杯中的茶,似乎那不是最普通的香片,而是最上等的碧螺春。张婆子的膝盖都在那互相撞击时候曼娘才把杯子放下:“张妈妈是四伯母身边的要紧人,想也事忙,还请先回去吧。”明明是轻描淡写,明明曼娘一直笑着,可张婆子还是感到一阵阵的压力,听到曼娘让自己回去才哑着嗓子说了个是,退出去时还感到有芒刺在背,急急出了院子。
曼娘已经把擦手的帕子往桌上一丢:“四伯母也未免太护着十二姐姐了,竟这样难为我。”春雨上前把帕子收下去才道:“姑娘也别生气,说句我不该说的,您就担待她们是糊涂人,过了也就过了。”糊涂人?曼娘笑着瞧一眼春雨:“得,我都还糊涂着呢,你倒说别人是糊涂人。”
春雨的眼瞪大:“小姐,您怎么糊涂了?”曼娘往椅背上一靠:“你要不糊涂,哪里又说的出这话?去催晚饭吧,我饿了。以后这些事还是少说,横竖上面有长辈呢。只要不大出格就好。”春雨应是,外头的秋霜已经道:“小姐,晚饭已经送得了,这就摆上。”曼娘叹口气,也只有如此了,毕竟自己是晚辈,有些事,不好说,更不好做。
经此一事,四奶奶果真把十二小姐身边的丫鬟给换了,不过十二小姐对曼娘可没有原来那么亲热,曼娘也不以为意,姐妹之间,总是要有来有往的,没有一边贴着另一边不理的事,再说家里那么多姐妹,没了这个也有那个,如在家乡时一样,照常吃、照常玩,并不以此为念。
渐渐就到了七月,陈珍兰派人来接曼娘姐弟,说想的紧,让收拾了衣衫过去邱府住几日,还说要到中秋节了才放回来。四奶奶自然不会推辞,曼娘抱了难哥儿,叮嘱留在房里的春雨秋霜两人守好家,也就上车而去。
十二小姐等曼娘走了才斜睨着眼看十一小姐:“十一姐姐平日和曼娘这样好,今儿曼娘去邱家住几日,怎地也不带你去?我可听说邱家姨父还有几个没定亲的侄儿呢。”十一小姐听到这夹枪带棒的话,眉不由竖起,六小姐忙喝住十二小姐:“十二妹妹你越发娇惯了,哪能这样对你姐姐说话?”
十二小姐被喝住,身子一扭就带了人进去,六小姐摇头叹气:“这性子,再不磨一磨,等嫁了人有她吃苦头的。”十一小姐的怒火都被六小姐堵在那里,也只有顺着她的话道:“十二妹妹的婚事,四伯母定已有打算,不会让她吃苦头的。”
六小姐自然晓得十一小姐背后的意思,自己的娘管了这些日子的家,已经渐渐有些过分,自己这个做女儿的在旁瞧着都有些不像,也曾婉言相劝,倒被娘说,在这徐府里受了这么多年的气,好容易能直起头来哪能就此罢休。现在又把妹妹惯成这个样子,稍说一句也不行,以后怎么得了。六小姐叹一口气,眼看出嫁之期将到,也只有努力多劝着自己的娘些。
曼娘姐弟到了邱府,自被琦玉姐妹迎进去。邱府比起徐府陈府都要小得多,不过三进宅院。邱家人也不多,除了陈珍兰夫妻和四个孩子之外,也只有姨父邱淮的两个侄儿在京中坐监住在这里。
陈珍兰接了曼娘就笑着道:“我这里可比不得你们徐家,那是深宅大院,你住的都很宽敞,在我这,只能和你表妹一起住,到时可不许嫌服侍的人不够多。”曼娘靠到陈珍兰怀里:“姨母果然只有在自己家里才肯这样说笑吗?”
陈珍兰点下她的鼻子:“嗯,你也只有在我这里,才像个孩子。先安顿下吧,琦玉,你和你表姐一起住,可不许说表姐睡了你的床。”琦玉拉住陈珍兰的手晃啊晃:“娘,你生的女儿会是小气人吗?”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自到京来这个把月,曼娘到了这时才有安心的感觉,一屋子的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不用去想什么做的对,什么做的错。
晚饭时候曼娘见到姨父,邱淮是大理寺正卿,执掌刑罚的他是朝中最年轻的三品官员,面容也严肃地多。曼娘觉得他比上回自己见到时候更严肃了,十分乖巧地和他说话,邱淮听完点头:“你在这家里住着,什么都别担心。你表弟表妹们都是,”
话没说完陈珍兰已经推邱淮一把:“去,少在我外甥女面前装出这样严肃正经的样子,我可和你说,这孩子现在没了娘,我这个姨母可要多疼她些,你这个姨父也要如此才可。”邱淮对陈珍兰打一拱:“是,是,夫人说的有理,我听着就是。”琦玉她们平常是见惯的,只是笑笑不说话,曼娘头一回见,不由眨眨眼,陈珍兰已经拉起曼娘的手:“好了,见过你姨父了,我们就吃饭去。琦玉还有两个堂哥,今儿一早出门时就说要去同窗家里会文,今儿不回来吃晚饭了,你在这要住些时候,总会见到的。”
曼娘含笑点头,桌上的菜不那么精致,但味道却和当日八奶奶在时,偶尔下厨做的那些小菜味道相近,难哥儿也觉得很高兴,竟吃了半小碗饭,让陈珍兰哈哈大笑:“难哥儿再过些日子也就该断奶了,男孩子家,也要吃饭才能长的又高又大。”
难哥儿一双琉璃似的眼转了转,接着就点头:“男孩子,男孩子。”曼娘的眼瞪大,抱过难哥儿:“哎,你什么时候会说话的?”难哥儿不解地望着曼娘,张口:“姐姐。”旁边的奶娘赶紧上来表功:“小姐,哥儿这些日子已经开始学说话了,前儿还叫妈,小的也就教他叫姐姐。”
奶娘话刚落,难哥儿又叫了声姐姐,喜得曼娘把难哥儿抱在怀里使劲亲了亲:“好弟弟,真乖。再多学着说话,等爹爹来时,就能叫爹爹了。”说着曼娘的神色微微一黯,徐启过完中秋启程,怎么算都要到九月中才能见到爹爹。
原先娘在世的时候不觉得,现在娘去世了,曼娘才晓得,离开爹有些舍不得。陈珍兰明白曼娘为何神色黯然,不过这种事情,别人是代替不了的,只和曼娘说些别的话。
在邱府虽说做客,但比在京城徐府还要舒服些,下人不那么多的好处就是,听到的话也少些。每日陈珍兰处置家事时,带着曼娘和琦玉姐妹在旁听着,这种事当日曼娘在家乡从小就做的,但陈珍兰的处事手法和八奶奶徐大太太都不大一样,曼娘细细比较着,比较着里面的异同,自己还有那些地方学不好。
有时家里有客人来,陈珍兰只让曼娘一人坐在屏风后听她们聊些什么,妇人们聊的话题和闺阁女子总是有不同的,曼娘知道这是陈珍兰在教自己,以后出了阁要怎么办,毕竟俞家和别的人家不一样,嫁过去后没有长辈教导,一开始就要撑起这个家。
日子渐渐过去,中间五奶奶也带了十一小姐来拜访过两次,说是十一小姐想念曼娘,但实情陈珍兰一眼就看出来,十一小姐比曼娘还大一岁,到现在都没有亲事,五奶奶这是想寻亲了。给闺阁少女寻门稳妥的亲事,本就是这些太太奶奶们最爱做的事情,五奶奶虽没明说,陈珍兰也细细打量了十一小姐一番,赞几句,十一小姐去寻曼娘她们。
这里陈珍兰就和五奶奶说话,给五奶奶出着主意,毕竟这京城中,各族旁系庶枝没结亲的尽多,五奶奶只要不是眼特别高,非要寻一门了不得的亲事,十一小姐徐家女儿的身份还是能寻到一门不错的亲事。
五奶奶听了陈珍兰的话,只觉得心都舒展开了,笑着道:“果然五姨见识就是比我强,只是这种事,我们是女家,总不好俯就的。”陈珍兰抿唇一笑:“五奶奶想是为女儿亲事不谐着急,真要瞧中了,到时寻人递个话就可。”五奶奶连连点头:“五姨真是一颗玲珑心,帮了大忙。”陈珍兰摇头:“这话就外道了,您是曼娘的伯母,是至亲,这不过说句话的事,哪还藏着掖着?”
d




曼婚 26家教
五奶奶会心一笑,自然明白陈珍兰的言下之意,两人又说几句闲话,陈珍兰留五奶奶母女吃过饭,五奶奶母女也就告辞而去。陈珍兰送了五奶奶母女回来才缓缓对曼娘说起五奶奶今日的来意。
曼娘听完就道:“其实,我已经猜到五伯母的来意了,十一姐已经不小,四伯母的脾气又是那样,五伯母着急也是难免的。”陈珍兰点头又道:“我帮你五伯母,一来是为了你,二来也是结个善缘,毕竟人这辈子,能走到哪一步谁都不知道。若今日瞧见别人落魄了就任意辱骂,看见别人得意了就上去吹捧,这样是不成的。”
曼娘点头笑了:“曾祖父在家时,也常常这样说。曾祖父还说,说就算施了一百个人的恩德,只有一个人报答,也是好的。”说着曼娘侧头细思:“原本我还觉得奇怪,到现在我明白了。”
看着面前亭亭玉立的少女,陈珍兰欣慰一笑:“你是个知进退的好孩子,只是少了些磨练,慢慢的就好了。”曼娘自然晓得陈珍兰这话因何而起,脸又有微微红色,为掩饰自己不由看向天边彩霞。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八月中秋,四奶奶虽对曼娘有些不满,可也不敢怠慢了,八月十四就让人来邱府接了曼娘回徐府过节。姐妹们相见,又是另一番情形,十二小姐虽在中间说几句酸话,曼娘也不放在心上,只和姐妹们欢喜笑闹过了节,依旧去邱府住着,直到九月初十,接了徐府的信,说徐启在这几日就到京,曼娘这才回到徐府。
琦玉晓得曼娘这回回去,可要好些时候才能回来,拉着曼娘的手依依不舍,直送到门口。倒是陈珍兰笑着道:“都在京城里,你要想你表姐,坐个车不就到了。这回你姨父进京,你表姐定是要去服侍的,我们也要过去拜访,到时留你在那住几日就成了,何必这样眼圈里都有泪?”
这番话说的琦玉不好意思了,忙把泪擦掉笑嘻嘻地说:“我就是没有娘您聪明。姐姐不好长住,我也可以去姐姐那边住两日。”陈珍兰一指头点在女儿额头:“说你胖你就开始喘了?住两日,只怕住了一日你爹就要亲自去接你了。走吧,天下总没不散的宴席,只要姐妹们相聚时候欢欢喜喜就好。”
琦玉的泪又在眼眶中转了圈,也就消失不见,曼娘已经明白,道声珍重也就离去。
曼娘回到徐府,见过四奶奶说了几句话后就要告辞回屋给徐启收拾屋子。四奶奶留住她:“就是这屋子的事不大好办,若八婶婶还在时,八叔叔自是住在那边正房,可现时八婶婶已经没了,你晋弟弟也不小了,不好再进内院去。我想着紧贴内院的那座院子收拾起来给八叔叔住如何?等日后八叔叔续了弦,再搬到那边正房住也不迟。”
四奶奶这话说的并没错,徐启在八奶奶过世后,也搬到外面书房住,可四奶奶说话时候偏不好好说话,只拿眼斜瞟曼娘,唇边笑容还有几分嘲讽,似乎在说曼娘再怎么有陈家护着,也不过是个没娘的女儿。
四奶奶这样的小动作曼娘并不在意,只是轻声道:“四伯母说的是,侄女这就回去让人把那院子收拾出来。”说着曼娘起身行礼告退。等她一走,十二小姐就怒气冲冲开口:“娘,你看她那个样,分明不把你放在眼里。”
四奶奶忙安抚女儿:“你也别急躁,她现在是这样千娇万宠的闺阁女儿,这一转眼就满孝了,满孝就要嫁人,你大姑母那脾气你又不是不晓得,从来不知道管家理事的。那个俞泠,虽有点才,不过也就那样,她啊,吃苦还在后头呢。”十二小姐想起中秋节时俞家送来的节礼,那样淡薄的四样礼,真是赏人都嫌拿不出手,俞家也好意思。
不由心上有几分得意,但那嘴还是撅着,闷闷地道:“可大祖父和八叔一定会给她备很丰厚的嫁妆,她啊,吃苦也不会吃多久。”四奶奶嘴一撇:“丰厚嫁妆?你大姑母出阁时候,那嫁妆何等丰厚,光陪嫁的庄田就有十五顷,结果呢,不到二十年就花的干干净净。若不是你大祖母疼爱你大姑母,只怕这会儿还落魄着呢。曼娘?她已没了亲娘,弟兄们未必肯帮忙,到那时才有笑话可瞧呢。”
十二小姐仿佛已能瞧见曼娘日后的落魄情形,面上不由露出得意神色。四奶奶也十分得意,但还是拍拍女儿的肩:“乖女儿,我们也就在这屋子里说说,你可别在你六姐面前露出什么行迹来。你六姐最近越发疯了,也不知是怕出嫁还是什么,没事就在我旁边念叨什么一笔写不出两个徐字,让我收敛些,还让我多说说你。念叨的人头都晕了,也只有先应着。等她出了阁,受了妯娌们的气,才晓得我这个娘待她好。”
十二小姐往四奶奶怀里依偎一下:“娘你说的是,除了我们这些血亲,别的都不是一家子,六姐冒傻气,我可不会。”四奶奶看着女儿十分欣慰,好在还有这个女儿,不然都像大女儿一样,那才叫头疼。
徐启到京,曼娘父女姐弟团聚,自有一番话讲。徐启见难哥儿比起数月前又长大许多,叫爹也叫的十分清晰,心中大为安慰。慰问女儿几句,又去京中各府拜访一番,也就闭门读书准备明年春闱。
俞家那边知道徐启到京,俞泠亲自前来拜候岳父,徐启虽说闭门读书,女婿来了也要来见。曼娘知道俞泠来了的消息,一颗心扑通乱跳,不知道该做什么。秋霜见了促狭地道:“小姐,不如由我去奉茶,好告诉小姐表少爷,不,我们姑爷是又长高了呢还是又长壮了?”
曼娘听的这话,满脸飞起红霞,伸手往秋霜肩上捶去:“是让你在这府里守着家,你是去哪里学的这些混话,到我面前说?我瞧啊,你也该领上几板子。”曼娘虽板着脸,但面上的羞涩是怎么都掩饰不了的,一向稳重的夏风也笑着道:“小姐,秋霜这话说的虽早了些,可八爷是在书房见的姑爷,那边奉茶的不过是小厮,点心想也备的不周到,不如小姐让人送几样点心过去?”
曼娘没有说话,夏风知道她已默认,让秋霜和冬雪装了几样新鲜点心送到外头书房。自她们走后,曼娘就越发魂不守舍,想做针线,做了几针才发现线配的不对,放下拿起书看一看,那书上的字偏进不了眼。
想弹琴,这会儿心绪乱着,谁晓得弹出什么?练字,只怕是鬼画符一般。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才见秋霜冬雪两人满脸是笑地回来,曼娘开口想问,可又觉害羞,只是拿了杆笔在纸上乱画。
秋霜冬雪明白曼娘的心,两人在那和夏风说起来,先是秋霜开口:“也不过就是五个月没见,表少爷好似又高了,也更加有礼了。”哪里来的五个月,是四个月零十九天,曼娘屈指一算,已经算出时候,脸不由又觉得热了。
冬雪往曼娘这边一瞧,点头道:“就是,不过瞧着表少爷的衣衫好似有些旧了,说起来,我们大姑奶奶样样都好,就是这管家一事,有点不大好。看来,要有个管家的人才好。”曼娘一张脸已经红的不能再看,把手里的纸团了团往她们那边丢去:“就晓得说别人家的事,新裁好的冬衣送来了,你们仔细瞧瞧,有什么不合身,再拿去让针线房的人改。”
秋霜还要再说,已被冬雪拉走,秋霜会意一笑,曼娘已经羞得伏在桌上,哎呀呀,听到他衣衫有些旧了,就想为他做件衣衫这是怎么了?这些事,本该是嫁过去后才为他做的。
秋去了冬来,十一小姐跟了琦玉,也去过几次赏花宴消寒会,也有人打听十一小姐的性情,这是将要说亲的前兆。虽还没定下,五奶奶又去了邱府一趟,送了自己亲手做的一些点心,毕竟对徐陈两家来说,天下又有多少没见过的稀罕物?自然是亲手做的才是心意。
这让四奶奶不免有些吃味,况且这些日子来探听十一小姐的人家,有几家隐约比当日来探听十二小姐的人家还要好。好在四奶奶嫁了六小姐,还要办七小姐的嫁妆,纵再吃味也不过就是一瞬。
家中人各有各的事,不觉过了残冬又是新年,进了二月就是春闱。这回徐家赴考的有三人,除徐启外,二房长孙二少爷和那位五姑姑的父亲也要赴考。虽不指望三人都得中,但最少也要中了一个徐家脸面才有光。
放榜那日,徐家上下人等都在厅内等候,连平日住在另一边的五姑姑一家也被请到厅上,四奶奶再小心眼,可这点面子功夫还是会做。
d




曼婚 27喜事
离放榜的时候越来越近,别人犹可,五姑姑一来年纪小,二来这些年也受了些别人的冷言冷语,手心都有汗出,脚在地上不自觉地滑动出声。只滑了一下,十二小姐就抬头瞧了一眼,眼里写满不屑,纵中了,也不过就是入了仕途,以后如何还不知道。三年一次开科取士,一百多人能当到高官的又有几个?
五姑姑被自己吓了一跳,倒没注意十二小姐的眼神,还在呆呆想着心事时手心里就被塞进一块帕子,这时五姑姑才晓得自己手心全是汗。看着曼娘的笑容,五姑姑让自己镇定下来,纵不中又如何?再等三年阿爹也才三十五岁,三十五岁的进士还是十分年轻的。
有人在厅门口露了下头,倒是五奶奶先问出来:“有消息了?”那人被五奶奶的急切吓了一跳,只是摇头:“厨房里来问,都午饭时候了,要不要传午饭?”
这会儿日头正正照在头顶,确已是午饭时候,可没有信谁有心去吃午饭。还是二少爷开口:“都这会儿了,就传午饭吧,别人倒罢了,几位妹妹饿不得,还有娘子也不能饿。”二少奶奶不能挨饿?四奶奶的眉不自觉地竖起来,当着这么多长辈,说自己媳妇不能挨饿,这也未免有些太过。
五奶奶敏锐地看见二少奶奶脸上泛起的红晕,难道说二少奶奶有喜了?这可是桩喜事,二少奶奶过门也有两年多了,若那进门就有喜的,现在孩子都该满地跑了,可二少奶奶一直都没动静,二奶奶还托人寻好医者来打算给二少奶奶调理身子呢。
想到这五奶奶不由笑了:“先抱子也是好事。”这下除那些懵懂不知的孩子外,别人全都晓得了,二少奶奶脸上更红,四奶奶已经道:“这是好事,二少奶奶,愿你一举得……”那个男字已在嘴边,四奶奶生生咽下去,对徐家的媳妇来说,一举得男绝不是什么好话。远的是四太太,生了九爷没多久,就添了个庶子,然后四老爷一病不起四太太就此守寡。
近得是大少奶奶,生了徐首辅的第一个玄孙儿,可还没欢喜几天家里就接二连三出事。反观先开花后结果的那些,个个都平安无事夫妻恩爱。四奶奶在那僵住,五奶奶笑着道:“二嫂要知道能得个孙女,那才叫十分欢喜。”
这下厅内气氛重又活跃些,女眷们虽不好直接道喜,可也纷纷笑着看向二少奶奶。厨房已经把午饭送上来,男女分做两桌胡乱吃些,徐启心里奇怪,虽说三人都中的可能性不大,可绝不会三人都落榜,毕竟徐首辅还有几分面子在那。当了众人,徐启也不好说出,只闷闷地用汤泡了一碗饭,夹了几筷菜就准备下桌。
徐启手里的筷子还没放下,管家就气喘吁吁跑进来:“报子已经到了。”到了,一家子等了这么些时候终于等到这两个字,徐启拿着筷子就站起来:“是谁中了?”管家还在喘,又跑进来一个小厮,对着徐启打一拱:“恭喜八爷、贺喜八爷,得中第二十三名。”
徐启一颗心这才算完全落下,二少爷面色有些黯然地上前对徐启说恭喜,徐启刚要安慰他几句就见自己要称一声七叔的七老爷面色更加黯然,他们名虽叔侄,年纪相近,连开蒙都是一个先生开的,金榜题名对徐启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但对七老爷来说,却是改变家人命运的希望所在。
徐启忙撇下侄儿走到七老爷身边,刚说了句七叔,七老爷就已笑了:“恭喜仲明,我没事,这么多年,习惯了。”话里的落寞徐启听得出来,刚要再安慰就又有人跑进来:“给七老爷贺喜,得中第十一名。”
真的?七老爷眼里闪出惊喜,虽然已曾无数次想过得中后的情形,可当美梦成真的时候,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和七老爷的惊喜相比,二少爷脸上的黯然神色更重,已经报到第十一名,那自己准是落第了,毕竟自己的才学是知道的。
肩上被轻轻拍了下,看着妻子安慰的眼,二少爷浅浅一笑,没事,自己才二十岁,一个叔祖,一个叔叔都是三十多才中的,自己再等一科又何妨?二少爷拍拍妻子的手走上前去给徐启和七老爷倒恭喜。
一家子中了两个,这是莫大的喜事,门外已经放起鞭炮,四奶奶再不高兴,也让人在原来预备好的两百两赏银之外,额外添了一百两替七老爷付了赏银。毕竟这中了在族内话语权就会增加,若在公公面前随便多说了一句,自己就要吃苦头了。
热闹说笑了一会儿,女眷们各自回去,四奶奶是要预备今晚的庆贺宴席,其他人是要打点贺礼。曼娘回了屋,就让春雨取出一百两银子,再加上两匹尺头一对金钗,额外又加上十个各样的金银锞子给七老爷那边送去。
春雨听了倒吓一跳:“小姐,怎么送那么多,若是平常,送尺头和金钗就够了。”夏风走过来:“让你送就去送,若是二少爷中了,自然是送这些,可七老爷家说句不好听的,已经穷了这么久,这会儿去道贺的人必然多,但送现银子的不多,小姐预备这些,也是要七太太赏人用的。”
冬雪也走过来:“小姐不是常说一句,该花的就花,春雨姐姐,赶紧收拾吧。”曼娘抿唇笑了:“你和冬雪恰是一对儿,日后都是好管家婆。”屋里的人都一笑,春雨已经收拾好东西,曼娘带了她去给七老爷那边送去。
1...89101112...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