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八十年代之娇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暮见春深
圆脸邻居腹诽:知道人家是干部还要对着干,你不是闲的蛋疼是啥?
“我就给你们几个说说,黄栀子是咋知道的,该不会你们跟她说的吧?”
圆脸邻居连忙摆手:“我可没说出去,听听就算,这事儿当不得真,再说栀子嫂子说你还去你娘家说啥了,人家月明大姑也嫁到那儿去了,你还传闲话,不是擎等着人家来找你算账嘛!”
刘大莲哼了一声:“真是命硬才好呢!”
二百九十块钱!她闺女宋金梅定的上一个对象连八十块钱都不肯给,那宋月明咋恁金贵!她要是有这二百九十块钱,俩儿子都能盖新房娶媳妇了!
一直沉默的方脸邻居低声说:“昨儿我还看见王贵家那闺女去找月明了,她俩从小关系就好,会不会是桂芝跟月明告的状?”
圆脸看看方脸,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王桂芝二姐是嫁到魏水村了吧?这妮子天天跟在月明后头,估计心里酸着呢。”方脸按着黄栀子跟自己的抱怨原样学给刘大莲听。
刘大莲醍醐灌顶:“一定是她,要不是她专门去说,黄栀子咋会来找我麻烦!”
隔了两天,宋月明如愿听到八卦,刘大莲和王桂芝的妈因为一点小事大大打了一架,两人挂彩无数顺带给王桂芝脖子上挠了一道,两家闹了大半天,半个村子里的人都去看热闹了。
黄栀子和王娟坐在家里不动,但听到前线战报都挺开心的,尤其是王娟,她知道这主意是小姑子出的,暗暗感叹月明比以前有脑子了,这定了媒的人就是不一样。
村里热闹一阵子,今天看完人家打架,后天就是杨家闺女出门儿,碰见一桩喜事不容易,在这缺乏热闹的时代,家家户户都愿意去红白喜事的场子上凑热闹。
宋家人都没动,除了宋卫国要去喝喜酒,其他人在家里该干啥干啥,黄栀子死盯着宋建钢留在家里,顺带观察宋月明是不是真的放下了。
宋月明想了想,闲着也是闲着,家里的韭菜又长出来一茬,咱们吃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吧!
拿五六个鸡蛋热油炒熟炒香,顺带用锅铲把鸡蛋捣碎放凉,韭菜洗净切碎段,再用热水泡一把红薯细粉条,细粉泡软同样切段,韭菜和粉条直接倒进盛着鸡蛋的锅里,撒上盐、十三香再倒上香油,那股鲜香味儿立刻飘出去老远,这时候最好打进去两三个生鸡蛋,把韭菜馅搅匀,擀出来饺子皮很快就能包好一锅排的饺子!
宋月明观摩黄栀子熟练的动作,她奶奶就是这么包的,还会用这个馅料炸菜角,她咽一口口水,提了一个有点过分的要求:“妈,我想吃菜角!”
黄栀子心疼油啊,除了过年家里轻易不炸东西,但想想闺女今年不一定能不能在家过年,狠狠心答应下来:“中,等八月十五咱就炸菜角炸糖糕!”
“好!”
这次包饺子,宋月明已经能很熟练的包出来好看的饺子,擀皮的王娟笑着夸,黄栀子骄傲极了,只是想到自家闺女娇气的说法会有点犹豫,这小半月过去,魏家没再来人,该是咋想的?
包完一剂面,黄栀子从和面的瓦盆里拿出来另一块面在案板上揉,饺子包的慢,不能一下子把面全部拿出来,不然不等饺子包完,那就变干变硬不好包了!
等待面团被切成剂子的时间里,宋月明站到院子里吹风,大宝正蹲在树下抠抠挖挖,似模似样的让人看着发笑。
“大宝,你干啥呢?”
大宝听到声音站起来:“小嫲嫲,虫!”
“啥虫啊?”
宋月明说着走过去跟他一起蹲下看,家里的地面是泥地,每逢下雨天的泥泞是最痛苦的时候,直到现在院子角落的地面上还留着上次雨后积水造成的青苔。
地面上有一个小小的黑洞,里面似乎有个东西在不停地挠土,宋月明定睛一看,是一只知了幼虫正要破土而出,不过在这里,这个小东西叫。
“爬叉!”大宝准确的叫出它的俗名。
“不是晚上才会爬出来的吗?咋现在让你找到了?”
宋月明嘀咕着四处看看准备找一个树枝将爬叉的小洞弄大一些,夏天最扰人清眠的是蝉鸣,它的幼虫大多晚上爬出洞上树等待蜕变的到来,村子里很多小孩子摸黑捉它们,捉回来泡在碗里等明天早晨炒菜前煸炒片刻就是夏日里最常见的荤腥。
地上有一截枯树枝,宋月明小心翼翼的把洞周围的一层薄土拨开,再把树枝伸到爬叉的爪子上期待它能顺杆爬上来,但年幼刚出窝的爬叉并未领会她的希望,反而一动不动的呆在小坑里。
大宝急了,一手握着宋月明的食指往洞口送:“小嫲嫲,拿!”
“我不敢!”开玩笑,她绝对敢吃不敢拿的!
黄栀子隔着厨房窗户看到这一幕,哈哈大笑道:“大宝,你让你小嫲嫲给你拿虫肯定找错人了,她从小就不敢拿!”
大宝听得懂,懊丧的抬头,可看到敞开的大门外的人眼睛一亮,站起来蹬蹬蹬跑过去,虽然还是忘了该叫人家什么,可还是毫不犹豫的牵着他的手过来。
“拿!”
宋月明在大宝跑出去时才发现门外站着的人,下意识站起身:“你怎么来了?”
卫云开一双眼眸清亮,微笑着说:“过来送点鱼。”
他先跟着大宝很轻松的把爬叉拿起来,但大宝也是个胆小的,敢看不敢拿,跑到屋檐下拿起一个透明的罐头瓶子,示意他装在里头。
厨房里的黄栀子已经听到这不寻常的动静,赶忙走出来看:“云开,你来啦!正好,家里包的韭菜鸡蛋饺子,留下吃饭!”
卫云开点点头,沉声解释:“婶子,我跟大哥今天在河里捉了点鱼,我妈让送来尝尝。”
“哎唷,你们小孩儿弄点鱼还给这送来干啥,自己吃呗!”黄栀子嘴上客气,心里特高兴,刚才还想魏家是不是有啥意见,结果人就来送鱼吃!
卫云开返身回去拿挂在自行车的鱼,天气热,鱼还活着,怕直接拿过来鱼在半路死了不新鲜,他直接在车把上挂了一个水桶,盛着半桶水到这,里面的鱼大半都是活的!
村里有条河不假,但水多不见鱼又没有网,轻易抓不到什么鱼,现在这桶里有不少鱼,巴掌大小的鲫鱼有五六条,还有一条两三斤重的白鲢,和一些漂浮的小鱼,非常难得!
黄栀子一看就心疼:“桶恁沉你都带过来了,累不累,快坐下歇歇,月明,还不去倒茶!”
宋月明喔了一声,迎着王娟看戏的眼神,去厨房茶壶里倒出来一碗凉白开送过去,卫云开连忙站起来接了,一饮而尽。
碗还回来,宋月明想了想又去倒一碗,直接放到桌子上,同时看了他一眼。
卫云开似乎神奇的懂了这个眼神的意思,没再直接喝下去,宋月明想了想,去井边压一盆沁凉的井水,又扔进去一条干净毛巾。
这下不用她开口,王娟替小姑子把话说了:“云开,月明给你弄好水了,快去洗洗脸擦擦汗。”
“好。”卫云开起身去井边洗脸,与宋月明错身而过时,微微抿唇,眸底都是笑意。
黄栀子想起宋建钢还在西厢房,十分不客气的走过去拍门:“钢子,云开来了,你别给屋里睡觉了,快出来!”
宋建钢很快来开门,确实是睡眼朦胧的样子,卫云开擦好脸与他对视,很客气的喊:“二哥。”
黄栀子嫁过来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宋家的四个孩子都是差两岁,宋建钢比宋月明大四岁,与卫云开同年,但其实比卫云开小大半岁,冷不丁被一个比自己高比自己壮的人喊哥,宋建钢老大不自在的挠挠头。
“嗯,云开你来了。”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自从上次见过卫云开,宋建钢就知道这人不是好得罪的。
“云开,今儿留在家里吃饭,正好月明让包饺子,你哥俩儿把鱼收拾收拾,咱做鱼吃!”
这自然是没意见的,宋建钢走过去看到桶里的鱼也忍不住惊叹:“怎么捉到的?”
卫云开笑着交代:“小河沟里水不多,鱼不少,正好赶上了!”
“运气真好!”
鱼从桶里倒进大盆里换上新鲜水,大宝第一次见到活鱼,连爬叉都顾不上玩,老老实实蹲在水盆边看鱼,顺便崇拜的看着这个啥都会做的小姑父!
宋月明想回厨房继续包饺子,还没进门就被黄栀子婆媳俩一起哄了出来:“看鱼去吧!”
看啥鱼?倒不如直接说让她去看女婿!
宋月明当然搬上小板凳去了,做个吃货就不怕宰杀食材的场面血腥,她看的淡定自若,甚至可以去厨房拿刀,给卫云开递刀。
宋建钢不敢和卫云开多说,就找宋月明说话活跃气氛:“小妹,你啥时候喜欢看杀鱼了?”
宋月明给他一个白眼:“现在。”
卫云开快速瞟她一眼,笑意渐浓,手上的动作更加的干净利落,将鱼肉处理的干干净净。
鲫鱼捡着不太活跃的杀了三条,活的欢的换个盆倒上清水还能养两天再吃,小鱼直接掐掉鱼头和内脏,跟鲫鱼一起炖汤喝,那条生命力不够顽强的白鲢则被斩成段等待下锅红烧。
处理好的鱼送到厨房,饺子也完成大半,黄栀子看看时间才上午十一点,得亏今天包饺子弄得早,她想了想吩咐道:“钢子,你去宋柏恒家把你爸叫回来,就说云开来了,别让他在那儿吃饭了,回来吃!”
顺便让儿子亲眼看见,彻底死心!
宋建钢脸色一沉,还是低声应下去了。
院子里剩下宋月明和卫云开领着大宝看鱼,宋月明无意间看到卫云开嗅手,心知刚处理鱼时沾上了腥气,于是起身去东屋拿过来她的香皂。
卫云开很惊讶的看她一眼,愉悦的接过来细细搓一遍香皂,揉出泡沫,等他搓好,宋月明走到压井那儿给他压水。
“谢谢月明。”他喊这名字的时候声音低低的,很好听。
宋月明嗯了一声,垂眸拿过香皂给大宝洗手,绝对不是给他一个人用的!
宋卫国听说新女婿上门,顾不得其他,匆忙和儿子回来,等中午宋建兵也回来,爷仨儿逮着卫云开喝了一顿酒,卫云开不可避免的露出一些醉意,顺理成章的在宋家留到下午。
下午,宋家人很有默契的忙的忙,出门的出门,都很默契的不去打扰这对未婚小夫妻为数不多的相处时间。
但实际上,两人并没有什么说话时间,卫云开略微坐坐,酒醒的就差不多了,宋卫国心里有数,不敢多灌他酒!
酒醒之后,卫云开闲着无事,给泰山大人家的堆积在一起的柴火给劈好了,大半个月都不愁用的那种!
宋月明站在一旁围观,男人和女人的力气差别好大,她们平时用柴,如果家里男人不在,就要黄栀子上手劈柴,半天还砍不开一根木头,但到卫云开手里跟玩具似的,而且他砍的整整齐齐,可以治愈强迫症!
“其实,你可以不用劈那么多的,要不然我二哥就没事儿做了。”
卫云开抬眸看她,她说的很认真,夏天天热动不动就是一身汗,确定这柴可以用一阵子,他便动手将散落的柴摆好,把地面扫干净。
宋月明已经给他备好洗脸的井水,真心实意的觉得这个男人,有点可爱。
他洗好脸,喝了宋月明递来的凉白开又去隔壁帮忙,给宋月明做嫁妆家具的木料已经粗加工完毕,家里院子不大又来来去去的,不能伸开手脚做家具,宋卫国思来想去就给荒废宅子的空地腾出来在那儿做家具,离家近也能看着木料不被人偷走。
反正家人就在隔壁,黄栀子也放心闺女和女婿独处,有点啥事喊两声就能听见!
宋月明锁上门也去了,两人一前一后都能听到彼此的脚步声,嘴角不约而同的浮现出笑意。
荒废宅子和前几天大不相同,黄栀子把草都给拔了免得蚊子太多,空荡的院子里摆放着木料,可以轻易嗅到属于木料的特殊香气。
“你俩咋出来了?”
“我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卫云开说着就帮宋建兵抬木料去了,黄栀子看一眼神态自若的宋月明,暗暗点头,这女婿不轻浮够稳重,不错!
宋月明看懂黄栀子的眼神才意识到留他们单独相处似乎又是个考察人品的坑,但他们好像已经完美过关了?
婚前给丈母娘家干活是应该的,但也不适合久留,毕竟村里邻居离这么近,来来往往的都会问一句,半下午的时候,几人回家切了个西瓜吃。
吃完西瓜,卫云开告辞离开。
宋卫国连连点头:“这孩子不错!”
黄栀子哼了一声:“那你也不看看谁给咱闺女挑的!”
“我咋觉得是月明自己挑的?”
“……也对。”
卫云开来过这一趟,很快,农历七月的下半月呲溜过去了,迎来农历八月,村里又进入令人喜悦忙碌的秋收季节,每天铃一响就要下地挣工分,正逢花生玉米收获的季节,时不时还有人家飘出来盐煮花生的香气,被人逮着问还振振有词:自留地里的花生!自家的!
宋月明也吃了一回,确实香甜,肚子里缺油水,碰上点好吃的都会犯馋。
等到玉米棒子从地里收回来堆积在村里的空地上,为了防止有人偷公家的东西吃,日夜都要安排人守着,宋月明意思意思的做了一件最轻省的活计——剥棒子!
就是给玉米剥皮,留下三四片叶子不摘,等人把它们编起来一串串的挂在树桩上晾干,到那时候才能磨玉米面、玉米糁。
最忙的时候还有一个中秋节,这年的中秋节也是宋月明唯一的十八岁生日,过了十八岁就可以结婚出嫁。
小宋庄这片的习俗是赶在十五之前走亲戚,卫云开必定是要来拜访丈母娘家,宋月明也要到魏家去。
卫云开选在初六拎着节礼上门,两块月饼两盒点心四瓶罐头还有两瓶白酒,这是顶顶好的节礼了,黄栀子满心欢喜的收下来开始发愁去魏家送什么东西,送的差了坠的可是自家面子!
初六,宋家留卫云开在家吃饭,约好初八宋月明去魏家,到时候卫云开会来宋家接人。
初六晚上,黄栀子就在倒腾去魏家的东西,卫云开拿过来的节礼当然不能再送回去,真那样干非得让人笑掉大牙,她思来想去让宋卫国找人买回来一条散花烟再不一样的月饼点头,比魏家给的少一样也在情理之中。
初八一大早,黄栀子又早早把宋月明叫起来了。
“妈,你再让我睡会儿,我晚上都没睡好。”宋月明困得睁不开眼。
黄栀子心想,睡不好那显得不好看,睡就睡吧:“等吃饭再叫你。”
宋月明嗯了一声,翻个身又睡着了,黄栀子哭笑不得的在她背上拍了拍:“真是!你倒是一点都不急!”
她出了房门跟王娟抱怨,王娟笑着开解:“我当年要来家里时也是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我看小妹现在挺懂事的,不会出错的,妈,你就放心吧!”
“我知道是知道,就是放心不下啊!”
不亲眼看见闺女出门儿成人,她很难放下那颗心!
过了不到半小时,宋月明到底是被黄栀子给薅起来了,她眯着眼睛梳好头发,洗好脸照镜子时终于有了紧张情绪:“妈,大姑今天会去的吧?”
“她去!她要是不去我还得给你找个人一起去呢!”
宋月明好歹放心点,等卫云开骑车来到,几乎想不起来怎么跟人家坐上车的,自行车蹬地离开她看到父母站在家门口才反应过来,但再说点什么是来不及了。
一路上,避免不了遇上几个人。
“月明,去你婆家啊?”
“哟,你这对象真精神!”
直到出了村,宋月明才松一口气,一个多月前的青纱帐已经枯黄,有来不及掰下来的玉米还挂在秸秆上随风摇动,时间过得真快。
卫云开只听到只字片语,下意识问:“什么?”
宋月明反问:“我刚才说话了吗?”
“……说了。”
玉米地里闹鬼会比较吓人。
宋月明被自己的脑补逗笑,重复一遍刚才说的话:“我说时间过得很快。”
当初他送她回家也是走的这条路。
他的话从前面飘来:“收获的季节。”
宋月明消化理解一下,意思是当初救人一命,现在收获一个貌美如花的媳妇呗?
村庄之间连接的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即便卫云开尽力避免,还是会有颠簸,宋月明原本抓着后车座,但总有要掉下去的风险,咬咬牙抓住他的上衣。
面前的脊背宽厚十分有安全感,只是在她抓上去的那一刹那有片刻僵硬,宋月明不厚道的偷笑,抓紧的手再没有放开。
两人之间有长长的沉默,远处天空湛蓝,满世界的秋高气爽。
路过当初那座桥要上坡,宋月明很懂事的下车,跟他推车过桥,两人不约而同看了当初他救起她的位置,如今水流湍急,比当时还要危险。
宋月明心有余悸的再次坐上车,开始小声问今天魏家都会有什么人,卫云开知无不言,很是配合。
进了魏水村,宋月明做回矜持姑娘不再说话,一路上还是免不掉打趣好奇的目光,快到魏家时路过一条胡同,里面走出来一位妙龄姑娘,看向他们、准确的说看向她的目光充满敌意。
宋月明淡淡瞟了一眼,自行车很快掠过那姑娘。





八十年代之娇花 021
021
第21章
王宝珍早早就把家里打扫干净,准儿媳妇第一次上门,务必要好好招待,魏根生做饭好吃,早就准备好了食材,就等人来了下锅,按照风俗要找人来陪着宋月明吃饭,自己小闺女春华算一个,再把两个儿媳妇叫来,加上宋卫琴和她的小闺女就够了。
“也不知道这俩人走到哪儿了。”王宝珍小声念叨着。
魏根生抽一口烟:“急啥,还早着呢。”
魏春华跑到门口看看,刚好看到卫云开载着宋月明过来,瞧见她打一下车铃,魏春华扭头朝家里喊:“妈!”
王宝珍哪有不明白的,这就是人来了呗!
到家门口,卫云开先停下自行车,宋月明从后座跳下来,王宝珍就笑盈盈的上前来拉着她的手:“月明啊,你可算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宋月明红着脸喊一声大娘,又和迎出来的魏根生打招呼。
魏根生笑的憨厚:“到家坐坐。”
卫云开推着自行车走在三人后面,魏春华朝他挤挤眼,笑容调皮。
魏家院子里连一片落叶都没有,堂屋里摆着预备好的瓜子糖果,还未坐下王宝珍就着急忙慌的给宋月明倒茶,温热的开水加了白糖。
卫云开将挂在自行车把上的节礼拿下来,王宝珍又是好一番推辞责怪,但脸上的笑容不似作为,宋家倒也明白事,不像她那俩儿媳妇娘家,眼皮子浅。
屁股刚挨到凳子上,介绍过魏春华的身份,就是王宝珍和宋月明的主场,对话无非是问候亲家家里的情况。
“路上难走不?”
“不难走,很稳当。”
“你爸妈咋样?”
“都挺好的。”
“你嫂子是不是快生了,生下来可得跟我说一声,我得去送红糖鸡蛋!”
“我妈说要到十一月十二月。”
“哟,那怪冷的,不过开春就暖和了孩子长得快,也挺好。”
宋月明点点头,耳朵和脸颊以不可控制的速度升温,四双眼睛都盯着自己看,她真的很难招架,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不害羞才奇怪呢,想通这一点,她害羞的心安理得。
幸好,她们没有来得及说太多,就有人到魏家来了,魏家的大儿媳妇是先锋,左手抱着儿子,手里牵着个三四岁闺女,进门那眼睛就在宋月明身上来回打量,开口就是连珠炮。
“哎哟,这是弟妹吧?长得可真不赖,怪不得云开谁也看不上偏偏对你上心的狠,就是你俩这名儿也怪有意思的!”
王宝珍从她手里接过孙子,不轻不重的嗔怪:“你应嫂子的咋说话的?月明还没过门儿呢!月明,你嫂子就是这个脾气,大大咧咧的嘴上没个把门儿的。”
宋月明摇摇头,小声喊:“大嫂。”
魏家大儿媳齐树云咧嘴笑着应了,她手里牵着的闺女眼巴巴的看向桌上的瓜子和糖,她极其自然的走过去抓一把塞到闺女的衣兜里:“吃吧!”
小闺女剥开一颗糖,特开心的吃了。
“这是小雪,三岁半,这个叫臭蛋儿才半岁。”王宝珍一一介绍。
宋月明点点头,小雪好奇的看她一眼,什么也不说,缩在齐树云身边,但齐树云很不耐烦地推开她:“恁热给我这干啥,自己玩去。”
小雪唆着手指头去找魏根生,对齐树云的不耐烦没有半点触动。
紧接着,魏家二儿媳妇马凤丽也带着孩子来了,三个孩子都会走了,五六岁的男孩冲在前面,后面一男一女跟着跑。
“这是老二家媳妇,你叫二嫂就中,大的叫强强,二的叫琳琳,最小的叫小胜。”
马凤丽也是夸一句宋月明长得好看,并未多说什么,对于安静的二儿媳妇,王宝珍表现淡淡的,不过看向三个孙子孙女都是满眼疼爱。
堂屋里十几个人瞬间热闹了起来,桌上的瓜子糖果也被瓜分的差不多,宋月明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没那么僵硬,很快,宋卫琴带着小闺女魏秀红来了,她对魏家的热闹很是习以为常,但还是先看看自己侄女,脸蛋红扑扑的,笑起来挺好看,让人看着心里都舒服。
宋卫琴暗暗纳闷,这侄女定了媒比以前讨喜了呢。
“你可算是来了,就等着你呢!”
1...1011121314...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