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峰江晓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关外西风
“那么为什么飓风半导体的锅不会被砸,首先,背靠祖国,我们是一个大国,大国需要有自己的产业链,国家也有这方面的意愿,愿意给予支持。其次,飓风资本拥有其他企业股权,可以在关键时候进行资金挪动,不会轻易被逼到墙角。”
“其三,市场优势,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大陆,你们知道大陆手机用户是多少吗?”陆峰朝着众人扫视一圈问道。
“陆总,大陆除了你这样的高端人才,还有人用得起手机?”有人嗤笑道。
“我来告诉你们,六百八十五万户!那么今年预计是多少?我再告诉你们,一千多万户,市场份额一年翻一倍,甚至是翻几倍,这是一个什么规模的市场?”陆峰看到众人有些不敢相信,接着问道;“大家再猜猜大陆有多少电脑?”
“大陆有网络?”有人不敢置信道。
“1996年大陆电脑户数,四十万左右,今年预计在六十多万,增长率是百分之五十,通信基站这些我就不多说了,年增长率是百分之百以上,增长率如此高的市场,就是飓风半导体最大的依仗!”
“当然了,我们的技术跟国际一线厂商是有差距的,如果是前几年,这种缺点是我们的劣势,那么现在整个行业即将陷入窘状的时候,这将会是我们的优势!”陆峰自信满满道。
在场的人听完这话纷纷皱起了眉头,看向陆峰的眼神像是看傻子,这话就好比说,别人扇了你巴掌,你跟别人说,自己用脸抽了他手一下!
“大家不理解,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现在世界半导体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就是欧美的干刻和扶桑的湿刻,产能过剩会导致产品价值低廉,价格竞争的最后结果是利润降低,收入降低后再研发上的投入就会降低。”
“两方都把心思放在了干刻和湿刻上,其他方面的研发投入就会降低,对于飓风半导体来说,是做好的追逐时间,可能在一些领域内无法追赶上,但是我们在光刻机、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主板、显示器,这些方面绝对有希望!”
“当熬过寒冬,我们将会在半导体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融资的原因,融资不是为了在这个寒冬保命,而是在这个寒冬出击!谢谢大家!”
陆峰的话讲完了,现场显得颇为安静,站在后排的几个风投心动了,有国家兜底,投了钱后追赶上去,只要在寒冬过去拿出一两个拳头产品,那这家企业就站稳了脚跟。
原本众人觉得风险极大的商业行为,让陆峰这么一说,风险几乎没有,反而有一种稳赚不赔的感觉。
旁边椅子上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开口问道;“陆总说的很轻巧,拿出一两个拳头产品,这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全球半导体技术封锁的厉害,你们有多少把握做出来?你提到了大陆市场,据我所知,因特尔、amd、索尼、夏普、西门子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入驻了,你在市场上将会面对这些一线厂商。”
“大陆市场增长率再高,你们能吃下多少份额?只有大陆市场你们是活不了的,海外市场的话,以现在国际关系,佳峰集团的海外市场就是飓风半导体的下场吧?”
“大陆市场我们当然不可能全占,我们准备在细分市场加注,例如显示器、配件、pc主板、内存这一类市场,我们并不奢望市场一回暖,飓风半导体就立马赚钱,而是以十年为一个单位,进行品牌化。”
“至于国际关系,都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国际关系亦是如此,今年来从各大主流媒体去看,各国之间的互动,不难看出,最紧张的时候快要过去了,对于这件事儿,我有信心!”陆峰朝着众人道。
现场对于陆峰的这番说辞并不买账,现在欧美市场是最大的制造市场和消费市场,任何产品只要卖不到这些国家,基本上跟做大无缘。
泰铢事件已经让亚洲不少人吓得风声鹤唳,美元加息,大量资金回流,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次收割,可生怕战事一起,弱国钱币与废纸没什么两样。
风投是一项多方面考量的事情,其中最基本的风险控制,就是战争,你必须保证投资的这家企业存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其次是市场,最后才是企业本身。
苏有容看到大家兴致不高,开口道:“陆总已经把情况介绍的差不多了,他也不是一个新的创业人,从佳美食品到佳峰集团,在企业管理、市场、行业这些方面,陆总都是老手,大家可以多考虑考虑!来来来,让我们举杯!”
苏有容和众人碰了一下杯子,随后话题被换到了日常八卦之中,现场气氛缓和了不少,其中不少人跑过来跟陆峰搭话,一部分是想问问跟冯家的事儿,另一部分则是想投资,可是开出的条件让人有些皱眉。
其中一位要求陆峰跟他签署绝对优先条款,只要企业出现经营问题,或者在双方约定时间内没达到约定的要求,对方有绝对优先权,处理飓风资本的资产,直到投资款回笼。
陆峰听到这样的条款笑了笑没搭理他,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事儿,风险一点都不想担,出了事儿肯定先卖佳美食品、民生银行的股权,他算盘打的真好。
另一位则是要控股权,分批次投资五十亿港币,要飓风资本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而且要在两年内将飓风资本运作上市,通过股票捞钱。
这个投资人也被陆峰拒绝了,坑散户算什么本事?再说了,散户有几个钱?挣钱当然是挣有钱人的钱。
一晚上下来,酒没少喝,嘴皮子也差不点磨破,其中不乏言语之间对于他这个大陆仔看不起的。
晚上十一点,晚宴散去,陆峰在会客厅内坐着喝茶,苏有容换了一身衣服推开门走了进来,看到陆峰显得有几分不满,开口道:“融资哪儿有这么简单的事儿?你以为是在大陆啊?再说了,佳峰集团刚开始资金来源不都是你倒腾土地来的嘛?”
“身在异乡为异客啊!”陆峰感叹道:“也就是现在了,放在前几年,今天晚上我得抽好几个人,那什么货色?”
“我之前就跟你说过,香江现在的融资环境不好,你还想着十几亿美元,能按照五十亿港币的估值融到钱,就烧高香吧。”
苏有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道:“今年七月份还剩下几个月?泰铢事件爆发后,香江这边跑了多少人?你做的是半导体,主要市场还在大陆,这得多大胆子敢投啊?要我说,现在就两条路,要么回大陆融资,要么接受这个估值!”
“回大陆?大陆只能从市里、省里拿钱了。”陆峰知道,回去也没钱,别说穷地方,深圳都没钱,当初和施罗德谈把他们股权收购过来计划,也是分批次给,而且还得上面拨款。
“那就真没有退路了,你去欧美融资也不太现实!”苏有容朝着他道。
去欧美?
米国去不了,欧洲嘛,估计约翰已经把陆峰宣传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诈小人了吧!
陆峰江晓燕 第1230章 打探
陆峰对于香江的金融环境有些错误估计,现在不少企业都在等着那一天,所有人都在看风向,对于投资更是谨慎。
苏有容对香江的金融情况肯定了解非常透彻,可是俩人在之前的交谈中,苏有容没有一点透露。
这也是她为什么笃定陆峰不可能以那么高的估值融到钱,只要估值压低,她就有下手的机会!
“现在情况就是这样,所有人都知道金融危机要来了,把钱都攥的紧紧的。”苏有容叹了口气道:“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上市。”
“不上市!”陆峰站起身道:“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飓风现在资金还很充裕,不着急。”
“我也回去了。”苏有容站起身陪着陆峰下了楼,出了电梯,苏有容随口问道;“飓风资本能撑到几月份?”
“问题不大,你还不相信我嘛,我这人能力还是有的。”陆峰随口道。
“我这几天抓紧帮你多问几家企业,你呢,也不要期望太高了,先把眼下的难过度过,我估计融资的估值,最多五十亿港币!”苏有容颇为发愁道;“这件事儿我只能说尽全力帮你,成不成功,我也不太清楚!”
“没事儿,咱俩得关系,不用说那么多。”陆峰搂着她的后背轻拍了两下道:“我回去了啊!”
“行,有消息,我给你打电话!”
陆峰上车朝着回家的方向飞驰而去,到了家已经是午夜一点了,佣人还在等着,回家后换拖鞋、换衣服、温牛奶、放洗澡水、准备欧美重要媒体报纸,泡澡,一系列的操作格外流畅,可以说从进家门到上床睡觉,不需要动任何脑子。
躺在床上,陆峰有些睡不着,这种生活已经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了,可是自己并不开心,现在的他所过之处,基本上都是笑脸,就算是一些晚宴,看他不爽的,顶多是话语挤兑,不可能再出现爆粗口的现象。
然而就是这么舒适的日子,陆峰却感觉格外孤独,有些笑容太假了,假的让你感觉不到人味儿。
陆峰忽然有些想多多了,那个小家伙在家里乱折腾还嫌烦,可是现在却感觉有这么一个小人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儿。
看向床头上的小钟表,已经是午夜两点半,此刻打过去先不说能不能被接起来,就算接起来江晓燕也绝对是一顿抱怨。
他从床上挣扎起来,喊来佣人将手机拿了过来,给张凤霞打了过去。
后半夜四点陆峰方才挂断了电话,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吃了口饭,陆峰知道自己不能完全听信苏有容的,需要自己去了解这个市场,最起码先知道飓风资本在这里估值多少,他们能接受。
吃过饭,陆峰打电话给冯志耀,电话里俩人聊了不少,两点钟陆峰开车前往新鸿基总部,刚进大门冯志耀就迎了出来。
几个月不见,他更加精神了,一身西装,发型也更加干练,眼神更加笃定自信,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职场精英。
“变化挺大啊!”陆峰打量着他。
“职场嘛,都是这样,我是老板也得改变。”冯志耀邀请道:“我们去会客厅吧!”
他说完随口吩咐身边的助理预定晚上的饭店,接人待物上显得自然了许多。
上了电梯,陆峰心里暗暗在想,冯先生若是知道他现在的状态,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人就是这样,在家里永远是孩子,只有经历了风霜方才能成长起来,我们从不感谢困境,而是感谢自己从困境之中学到的东西,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啊!
会客厅内端上来一壶茶水和糕点,冯志耀讲着这些日子里经历的事儿,为了给振坤这些高管争取到一些利益,一群人跟李兆基这顿折腾,紧接着佳峰集团私有化,新鸿基的投资受到影响。
按照冯志耀的说法,那段时间他整晚整晚的睡不着,如果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他就得滚蛋,安安稳稳当个股东。
还是振坤一些老高管有办法,联合苏有容和佳峰的一些中层管理施压,再加上欧洲那边也是有点关系的,好一顿忙活下来,亏的不算多。
随后又跟李兆基修复关系,冯志耀颇为感慨的说,他现在明白了管理不是对抗,也不是管教,而是平衡,他坐在这个位置上要平衡好各方的利益。
“峰哥,我现在是越来越佩服你了,我爸之前跟我说,你是亿里挑一的人才,我以前只是认为,你手段多,不要脸,所以挣钱。”冯志耀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陆峰笑着道:“这话可不能出去说!”
陆峰有些话没说,一个中庸的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平衡利益,可是陆峰不需要这些,他是企业里绝对的强权者,一个开疆拓土的人,是不会把高管、股东这些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无非就是新鸿基基本盘已经形成,无法扩张,那就剩下怎么分蛋糕了。
“我昨天参加了一个晚宴,有不少投资人,飓风资本现在缺钱,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情况不容乐观,未来几年的寒冬需要资金去度过,但是呢,估值不高,大家对于投资大陆,好像都有顾虑!”陆峰朝着冯志耀说道:“今天来就是想了解一下,现在飓风资本这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估值,能拿到投资!”
“没人投的话,我可以投啊!”冯志耀两眼发光道:“峰哥的企业绝对是没问题的。”
“哈哈哈哈哈哈!”
陆峰笑着道:“这样当然最好了,咱俩合作天衣无缝。”
“我叫几个经理过来问问,现在半导体市场的估值行情。”冯志耀站起身出了门,去办公室让人去找这方面的经理。
没一会儿进来两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都戴着眼镜,自我介绍一下,全是米国名校半导体专业毕业,现在主要做这类企业的上市工作。
“这位姓蔡,这位姓郑!”冯志耀朝着两人道:“巨峰资本的陆总,大陆最大的半导体研发公司。”
陆峰跟俩人握了握手,随后把企业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俩人听到主要业务在大陆,而且在国际上无法打开市场,脸上的喜悦之色少了很多。
“陆总,是这样的,目前全球的半导体产业已经经历过疯狂扩张,现在正处于过热阶段,不说融资市场,股票市场上,很多人已经在准备做空半导体了。”蔡经理朝着陆峰道:“以现阶段的市场去看,整个半导体市场估值不高,可是以未来五年的业绩预期看,上市企业的半导体估值很高!”
“而且您的企业市场份额太少了,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就是个人电脑端,手机市场的半导体份额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一家二线的半导体企业,想要杀出重围,确实很难,很难!”
郑经理看了一眼冯志耀,硬着头皮道::“半导体部分的价值不高,不过银行业、食品业算是优质资产,最主要是,半导体现在正处于一个尴尬期间,我比较认同蔡总的评价。”
“估值呢?”冯志耀开口问道。
“这个.......。”郑总有些为难的看了一眼蔡总。
“说呗,怕什么?”冯志耀有些皱眉道。
“五十亿港币,我认为这是香江投资者能接受的最高估值,而且这个估值绝大部分企业是无法接受的,合理的应该是三十亿!”
陆峰听了这个估值有些皱眉,看来整体市场就是这样,再加上一些当地资本对于大陆有着魔幻般的古板印象,想要以高估值融资,绝对是一件难事儿了。
俩人离开后,冯志耀兴冲冲的说可以投资,他不了解什么半导体,可是他了解陆峰,投资就是投资人,陆峰这样的创业者在全球都找不出几个来。
冯志耀带着陆峰又转了转公司,现在整体发展平稳,香江的上市企业正在减少,他们扩张了海外市场,讲起来去年年底的一个票,新鸿基帮助发售,十天时间挣了二十个亿港币,算是这两年来最大的一单了。
陆峰听着这些话,心里知道金融才是印钞机,可是想拥有印钞机最基本的就是牌照,有了拍照也未必挣钱,还需要圈子,圈子大了,大家都给面子,哄抬一些刚上市的股票就容易得多。
苏有容绝对是深谙此道的存在。
傍晚时分,俩人一块吃了顿饭,在陆峰面前冯志耀还算是坦荡,不过陆峰也能感觉出来,有些话他已经不会对自己说了。
振坤现在来公司的次数少了,他儿子进来担任一个小经理,算是一种接班吧,傍晚时分振坤来到公司,听说陆峰来了,去找蔡经理问询了两句。
“俩人出去吃饭去了,陆总想融资,过来问问,不过半导体行业现在不太行!”蔡总回答道。
振坤思量了一下,拿起电话给昨晚参加晚宴的张万图打了过去,问了一圈,得知陆峰已经来了有一个多礼拜了。
“不要瞎伸手啊!”振坤低叹一声道。
陆峰江晓燕 第1231章 振坤的判断
吃过饭后陆峰回去了,临走的时候冯志耀说他帮忙先问问几家风投,其中有两家对于半导体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其中一家老总是内地迁居过来的,对于投资内地应该不会太反感。
如果这两家不投资的话,冯志耀还夸下海口说,他可以以五十亿港币的估值进行融资。
晚上八点多,冯志耀刚回到家,振坤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先问他在哪儿,得知在家后,说马上赶过来。
冯志耀有些纳闷什么事儿这么重要,还要亲自赶过来。
半个小时后,振坤到了冯志耀的别墅,坐下来问询了一下今天跟陆峰的谈话,冯志耀听到他打听这些,心里很是不爽,自己干什么他都要过问一下嘛?
“冯总,这件事儿不能掺和,先不说半导体行业风险极高,单说一点,陆峰来香江这么长时间,跟你说过嘛?”振坤一脸严肃道:“他来的时候就没考虑你,人家一直在跟联合资本进行对接,现在来找你,只能说明一件事儿,联合资本满足不了他的胃口,或者是其中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佳峰集团分家的时候,香江媒体可一直在报道,苏有容是什么人?她可是家里有一枚鸡蛋都要炒作自己会下蛋的女人!那段时间佳峰集团的事情,媒体狂轰滥炸的报道,她止口不言,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冯总,你年纪小,不能跟这两个快成精的人玩心眼,你父亲在的时候,尚且能压制一下这两人,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守好这份儿家业,现在这个时节,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家层面,都是大变动之时,没人知道多少人将会陨落,多少人将会崛起!”
“从其他方面分析,半导体行业我了解的不多,可也知道这种东西不是私人企业能玩得转的,背后都有国家支撑,陆峰单靠融资想要让飓风半导体在全球市场站住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陆峰这人的野心,你应该比我清楚,他绝不会甘心做一个二流企业。你爸当年说过,这人只要安稳的干,未来十年,在全球富豪之中绝对有他的一席之地,可现在的事情演变你也看见了,他比你父亲想的更加激进!”
“融资无法支撑,内地经济情况不容乐观,可能给不了他想要的支持。以我的分析,他是打算吃掉联合资本这个金融企业,作为他的输血袋,之所以没选择你,不是跟你有情义,纯粹是因为新鸿基背后站着李兆基,他不一定搞得动。”
“苏有容这个女人也绝不是一般女人,野心极大,她跟陆峰是一类人,都有着蛇吞象的魄力,这件事儿本来跟我们是没关系的,你如果插手,极大的可能得罪苏有容,这个女人这两年在香江的人脉很广,基本盘很稳定,不是你现在能够得罪的。”
振坤苦口婆心的劝说道:“对于这件事儿,不要多管为好,陆峰若是未来出事儿,我们搭把手就是了,再说了,他手上十数亿美元的资金,如果连他都财务处问题,我们也好不到哪儿里去。”
冯志耀对于振坤的长篇大论不怎么信服,可是提到陆峰的资金,他忽然想起来,陆峰可不是个缺钱的人。
俩人坐在那一合计,很显然陆峰手里的钱有别的打算,更加验证了振坤的想法。
晚上十点,冯志耀给陆峰打电话过去,说那两家没这方面的想法,新鸿基今年资金也比较紧张,自己不太了解资金情况,今年有两个地产项目要开工,实在抽调不出资金来,不过等到资金周转开后,一定帮忙。
陆峰听着这套说辞,心里已经明白这是振坤教的,冯志耀是万万说不出这种说辞的。
“没事儿,今年各大企业情况都不容乐观,你们先顾着自己吧,我肯定有办法。”陆峰朝着电话道。
“峰哥,实在不好意思,我都不知道怎么给你打这个电话。”冯志耀的声音里满是尴尬。
“没多大点事儿,帮忙也得看自己实际情况嘛。我这边有个电话,先挂了啊。”陆峰说道。
“好,那你先忙,峰哥有空吃饭!”冯志耀客套道。
挂了电话,陆峰默不作声的坐在沙发上,这奢华的别墅颇有一种深宫的幽冷感,香江这片地方都是人精,大家都是开了眼界的,不像是多年前的内地。
陆峰不知道这件事儿背后有没有苏有容的意思,如果有的话,那就麻烦了。
其实研发公司私有化之前,陆峰就想过从内地融资,也曾经提过建立国家大基金进行投资,可是国内现在正紧张,各处都需要钱,就像是上面给陆峰电话里说的,穷人的孩子想要个奔头,就得学会自己想办法。
不是爹妈不管,而是孩子太多,管不过来。
陆峰无法确定半导体多久能盈利,飓风半导体能否改变历史,压台积电一头,取代它们的市场,抓住2000年后的风口,没人知道。
这也是陆峰自己不愿意投资的原因,风险确实有点大,他在挑战不可能,更是在挑战历史。
联合资本大楼,小会议室内苏有容坐在位置上,笔记本打开,上面已经写了不少内容,前面是一块黑板,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滔滔不绝讲着半导体内容。
苏有容的左右手是联合资本的投资部负责人、董事会的几个大股东,这是一次高层的大学习。
“半导体的产业链已经讲完了,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各个国家在争取的,准确的说,半导体是全球高端产业通力合作下的产物,涉及到的光学、化学、数学、材料学等都是全球顶尖的。那么接下来说市场,目前全球半导体分布情况和市场分布...........。”
“接下来是分析飓风半导体,我通过剖析这家企业,认为这家企业最具价值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创始人陆峰,另一个是大陆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布局,从陆峰在大陆的地位来看,他绝对是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尖刀人物!”
“我找到了1995年七月份、1996年四月份、1996年八月份,大陆重要媒体对于佳峰集团和陆峰评价,其中在1996年三月份陆峰得到了改革先锋的称号,主要评价围绕着半导体,他是国内半导体发展的助力者、推动者,在半导体高科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可以说对他的评价相当之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