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千年龙王l
“老臣怎么敢让晋王殿下帮着煮药,那不是有药奴嘛!”杜如晦对着李治柔声道。
“大唐以孝道立国,孝敬长辈就是今天夫子留下来的课业。孤的父皇去了辽东,长辈们也都不在临潼。所以,孤就只能来仆射这里。”李治回头看了一眼,不会生火,结果将脸熏得跟花猫一样。
“哈哈哈!颜夫子不愧为一代鸿儒!我杜克明算是佩服喽!”杜如晦笑着冲颜家的方向拱了拱手。
“晋王啊!你父皇在辽东打仗,你不担心么?”杜如晦笑眯眯的问道。
“不担心!”杜如晦斩钉截铁的说道。
“哦,为什么?”杜如晦有些好奇的道。自己知道的够多,才能够知道武器威力的多大。一个小孩子,他凭啥说大唐一定会赢?
“有楚国公保护这,父皇一定没有问题。楚国公是我大唐名将,到现在还没有失败过。”李治非常信任云浩的本事,他觉得只要云浩出手就没有拿不下来的战争。
“如今这长安城可传遍了,说是陛下被长孙顺德投敌叛国,气得一下子就病倒。晋王身为王爷,难道说就不能去探视一下?”杜如晦好像一只偷吃了肥鸡的狐狸,笑得非常开心。
“孤是想去,可怎么去啊!我手里又没有能用快艇!”
懒唐 第三百九十六章 退军
权贵总是能得到平头老百姓想都不要想的东西,例如飞艇这种高科技产品。
老家伙杜如晦的兵部尚书不是白当的,一个条子就给李治弄到了登上飞艇的门票。当然,这件事情需要禀报过长孙才行。儿子惦记远在万里之外砍人的父亲,这一条不可拒绝的理由让长孙十分感动。
大唐以孝道立国,李治的举动受到了朝臣们的一致好评。两位强悍的哥哥,更是鼎立支持。在他们看来,除了同是长孙所生这一点,李治基本上不具备皇位竞争资格。李治去前线讨老爹欢心,总比对手去更能让人接受。
就这样李治坐上了前往辽东的飞艇,大唐还是第一有年龄如此之低的亲王乘坐飞艇。
在李治还在天上的时候,李二就做出了撤军的决定。他现在就像是一个拳击冠军,站在拳台上一个对手都找不到。以生病为诱饵试探一下儿子,却不料想作为太子的李承乾,虽然这段时间广交门阀,却没有任何实际的举动。
这让李二准备的各种应对全都落空,某些时候李二甚至盼望李承乾有所行动。一拳打在棉花里面的感觉,不管怎么说都不舒服。
李道彦已经将铁路修到了营州,大军撤军也自然去营州集结。作为嫡系的左武卫,当然作为首批队伍坐上了西去的火车。剩下的远征军,只能等待车皮。
李二没有跟随队伍回营州,而是乘坐飞艇到了鸭绿江口。大唐的辽东水师正停靠在那里,李二想亲眼看看这支干掉了七万多倭国武士的辽东水师。同时也看一看,海洋到底是咋个回事儿。
关中出生的李二,对海洋的认知很低。至今他仍旧觉得,无双铁蹄才是称霸天下的王道。某种程度上说李二是对的,因为按照正常历史进程。大唐年间正是骑兵纵横的年代,骑兵在这个年代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可云浩强行的拔高了大唐的科技进程,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李二的逻辑出现了混乱。
本以为无敌的骑兵,根本敌不过火器的威力。那个圆月的夜晚,无数高丽死士疯狂催动着战马冲向唐军营垒。可就是因为地雷的存在,让冲击的高丽骑兵变成一堆碎肉。
在炮火中前进,其实极其艰难。即便付出惨重伤亡,也很难冲破那一道道火网。投石机和士卒投掷出的手榴弹,爆炸之后形成了一道道金属的墙壁。只要撞到这面墙壁上,无论是人或者马都只能含恨当场。仇恨的力量很大,却没有金属坚硬。
看过了战报之后,李二沉默了很久。个人的勇武很可能就此退出战场,大唐将很难再出尉迟恭这样的悍将。更多的,则是骊山书院出来的那种熟悉火器的人才。他们可以准确计算出投石机的落点,甚至他们还懂得如何将火药弹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这是传统的大唐将军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这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勇力,横刀,马槊和铁血才是他们最信赖的东西!
辽东水师是大唐火器装备最多的一支军队,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几乎兵不血刃的干掉了倭国七万大军。不得不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战绩。因为辽东水师全员不过一万三千多人,而且参战的官兵不过只有两艘舰船上的数百人而已。
以数百对七万,这比云浩在安市城下十三万对十万要震撼。
李二要去亲眼看看这支水师,顺便也了解一下大海。云浩总说,海洋能够给帝国提供巨量的财富。可李二现在对海洋的理解,还停留在巨大的螃蟹,黑黑的海参和长着两个大钳子的龙虾上面。
飞艇悬停在镇海号的上面,李二和云浩坐在一个吊篮里面被顺到了甲板上。尽管云浩心里怨念深重,但能和皇帝同生共死的机会并不多。也就跟着李二上了吊篮!
海面上风和日丽的一塌糊涂,自从下过了雨之后,海面上又跟前几天一样一丝儿风都没有。吊篮降落得非常缓慢,云浩差一点儿就舒服的睡着了。
甲板上,刘仁轨已经集结了全体官兵欢迎皇帝陛下的到来。对于这些大头兵们来说,一辈子见皇帝的机会可能就这么一次。就这一次,就够他们对父老乡邻吹嘘一辈子。
“想当年俺见陛下的时候,那……!”
“镇海舰全体官兵,拜见陛下!祝吾皇万寿无疆!”刘仁轨带头,所有的船员都跪拜了下去。
“儿郎们辛苦了!”李二威严的声音,自带扩音器。不但整个甲板上听得清清楚楚,甚至就连伴航的定海号上的官兵,也听得清清楚楚。
云浩很佩服李二的这种技能,想要让声音在海上传出三十多米,云浩必须靠吼。李二似乎没怎么声嘶力竭,难道练过男高音?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李二随意的一挥手,水军将士们才敢从甲板上爬起来。他们穿着崭新的麻衣,站得整整齐齐等候皇帝陛下的检阅。
李二很知道怎样鼓舞士气,迈着威势十足的官步,在军卒们前面走过。
云浩始终认为,李二对船的兴趣比人大。这种几百人规模的阅兵,对他来说太小儿科。远征军集结的时候,二十万人他都阅过。这种小场面,还激不起皇帝大人的兴致。
果然,阅兵结束之后。李二就催着刘仁轨带他看看这艘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
刘仁轨在巨大的噪音中,向李二介绍了锅炉与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船不用帆航行李二见过,可这么大的船不用帆航行,李二还真没见过。
东瞅瞅西看看,不管看到哪都新鲜。水密隔舱要摸摸,弹药舱室要摸摸。就连人住的舱室,也得进去瞧瞧。
“船上为什么要养猫?”对于船员的舱室里面,出现这种不该有的东西。治军一向严谨的李二,脸色立刻黑下来。对于他来说,这属于严重的不务正业。
“回陛下的话,海上航行一出海就是个把月。难免有老鼠混到船上,有猫就可以帮着抓老鼠。陛下您可能不知道,这船最大的敌人就是老鼠。老鼠磨牙会到处啃木头,一旦把船啃出一个洞会很麻烦。
再则海上航行,人员密集最怕疫病。老鼠身上带有疫病,一旦传给船员,将士整艘船的灾难。所以船上要养几只猫抓老鼠!”看到皇帝脸色不好,刘仁轨赶忙结结巴巴的解释。
“哦,原来是这样。”李二点了点头,算是原谅了自己的无知。
走到甲板上,看到士卒正在给八牛弩上面刷桐油。不由得驻足观看起来!
“陛下,海面上的空气潮湿。很多时候太阳又毒,一旦八牛弩被海水的湿气侵蚀,再被阳光暴晒就会开裂。所以,需要刷桐油。”刘仁轨看到皇帝感兴趣,赶忙又解释。
“哦!原来是这样,若是海上下雨你们又当如何?”李二饶有兴致的问道。
见到皇帝发问,刘仁轨立刻组织士兵。之间士卒们拿来木板,对准插口垒积木一样的迅速垒起一座小房子来。在小房子里面摇动摇臂,居然还可以让小房子无死角三百六十度旋转,这让李二觉得非常新奇。亲自摇了几圈儿,这才算是罢手。
李二像是一个孩子,在船上东游西逛见什么都问。
终于来到餐厅,李二对于水军的奢侈有了新的认识。这里的餐厅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可以吃饭,而且饭菜的种类非常丰盛。
拳头大的苹果,吃起来酸酸甜甜。还有南方才有的柑橘,这东西在关中李二都不常吃。巨大的海虾,巨大的螃蟹。还有巨大的鱼,反正只要是水里游的这里都有。而且个头都只能用巨大的形容!
李二看看自己的盘子里面都是大鱼大肉,还有几只巨大的海虾。对面的云浩,正剥开一个跟他脑袋差不多大的螃蟹。里面的膏黄蒸得都能把盖子顶起来!
再看看士卒们的餐桌上,小白菜鱼丸子汤。一大盘豆芽菜,甚至李二还发现了酱菜。皇帝陛下这就怒了,哪里有士卒们吃糠咽菜,皇帝大鱼大肉的道理。在李二的坚持下,刘仁轨不得不将大鱼大肉分给士卒们,然后端过来那些素材。对士卒们幽怨的眼神儿,选择视而不见。
无奈的云浩只能陪着皇帝陛下啃菜叶子,就这李二还有脸说好吃。他娘的海上绿色有多金贵你知道不知道,海鲜这东西你当是好东西,士卒们早就吃腻得不能再腻。你看看,一个个吃对虾吃得愁眉苦脸,吃大鲅鱼就像是在吃药。
李二不管这些,他认为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就很好。
在大海上漂泊了两天,李二对海洋有了崭新的认识。至少在这算是风平浪静的天气里,李二仍旧是晕船了。
陆地上的王者,到了船上也吃不了晕船的苦。本就有高血压的李二,现在是头痛欲裂。这一次,他真的病了。原本李二打算带着自己的两只强力战舰,跑到倭国海域耀武扬威一下。现在都泡汤了!好在前面就是登州,到了登州上岸李二会很快好起来。
船到了登州,皇帝陛下脸色苍白的走下船。再平坦的路,皇帝陛下走起来也有些晃。云浩知道,这是晕船的后遗症。从未在海上漂泊如此长时间的李二,到了地上算是活了一条命。
到了登州下船,云浩和李二看到了两个熟人。一个是消失不见的长孙无忌,另外一个居然是晋王李治。
小小的人很会来事儿,至少他舅舅长孙无忌看样子就很喜欢他。一个劲儿的在李二面前,夸赞晋王仁厚孝顺。李二非常高兴,李治的封地又免了三年钱粮。
知道李二和长孙无忌这对好基友有话说,云浩赶忙告退。登州有云家的宅子,现在回家舒舒服服的泡个澡。然后再美美的睡上一觉才是真的,在辽东作为一军主帅,就没睡好过几次。军中,总是他娘的有各种各样操蛋的事情。云浩发誓,以后再他娘的也不带兵了。
云浩一走,长孙无忌立刻躬身禀报道:“陛下!臣这次回长安,百骑司密报说太子殿下每日里都接见各家门阀。其中不乏曲意效忠之辈,太子不置可否却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魏王整日里将自己关在府里,谁都不见。一心一意的在编纂《括地志》,倒是晋王担忧陛下的安危。请旨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应允之后,臣才将晋王带来登州与吾皇会合。”
“太子没有试图调侯君集回长安?”李二终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他这一次就是要试试,李承乾究竟有多大的胆子。
“前两日,太子在东宫召集了几位东宫属官会议。会议的内容不详,因为参加会议的只有褚遂良,于志宁,张玄素等人!臣实在是没办法对他们逼供,还望陛下责罚。”长孙无忌说完只有,一撩袍袖跪倒在地上。
“起来吧!事情的过错不在你,朕的这些个儿子。继承了朕的野心,却没有继承朕的胆量和本事。不过很好,胆子小的人通常都不怎么犯错。”李二满意的说道。
“这些人的嘴很严,百骑司在没有陛下交代的情况下,不敢对他们用刑,所以……”
“所以什么?”李二回过头猛的问到。
“所以臣觉得,此事还是陛下亲自去做才可见分晓。。”
“朕知道了!今日就会有密旨给他们!”李二无奈的说道。他相信以他的统治力,那些小喽啰绝对不敢不听自己的。
密旨这玩意算是好东西,天下间有不可告人秘密的事情。一般都是用密旨!
长孙无忌长出一口气,看起来李二不打算虎毒食子。
“在登州驻扎两天,朕再看看辽东水师。然后咱们就去赶火车回长安城!”听说长安没人搞事情,李二也就放下心来。大军总是在外面根本没有什么办法笼络人心,云浩这一段是草对了的心。
懒唐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明湖与趵突泉
李二口口声声说要和士卒们一起过苦日子,不就是吃鱼肉么?有什么大不了,军中没有吃食的时候,草根树皮一样吃得香甜。
他是一个很喜欢改变主意的人,连续吃了两天的鱼之后。抱起小白菜鱼丸子汤吃得香甜,光捞小白菜吃鱼丸子一口不动。现在李二对鱼是深恶痛绝,只要看到什么鲨鱼鲸鱼大鲅鱼就有呕吐的冲动。
船上的厨子很是痛苦,不能满足皇帝陛下的胃口,绝对是他职业生涯的一大污点。不过幸好楚国公很给面子,连吃了三天海鲜也没见到腻烦。尤其是今天的酱炒鱿鱼,自己只是创造性的在里面添加一点儿辣椒,就受到了楚国公的好评。
楚国公的好评不是白受的,云家人出手就是大方。随随便便一甩手就是一贯钱,亲呐那可是一贯钱。便宜的时候,买个高丽女婢当小老婆都木有问题。例如战争刚刚结束的现在!
到了登州,李二第一时间就上了岸。关中长大的娃子,对大海实在是不适应。现在李二再也不说,上山能打虎下海能擒龙这样的话。
下了船,李二明显有些不适应。具体表现在走路有些晃,重心从来都是挪来挪去的。看得登莱总管马周总是想去扶一把,可总是不敢。长孙冲就木有问题,李二是他的姑父。呃……!
不知道长孙冲有木有勇气干掉老姑父,云浩很有些恶趣味的想着。
满心巴结的马周对接待李二很是卖力,毕竟是大老板。登州地界最舒适宅子就是云家的宅子,无论我马周和长孙冲都没有那个勇气,征用一下云浩家里的宅子。后果太严重了,楚国公的小心眼儿是出了名的。要是被他下烂药坑一把,后果堪舆!
指望楚国公高风亮节,主动腾房显然不显示。于是马周只能腾出登州府衙,好在许敬宗在位的时候。大力整修登州府衙,修建得仅次于楚国公府。李二住着倒也是满意!
“你平日里就在这办公?”李二走进原本属于马周的书房,楠木的书架檀木的桌椅。拿起桌子上放着的镇纸,居然是紫檀的。尤其是哪樽笔洗,通体釉色天青通体开片,一看都是好东西,自己御书案上那个比起这个,也就算是个平手。书房都奢华到这种地步,李二很有些醋意的看了看自己的手下。马周一年的俸禄才几个子儿,难道说腐败了?
“回陛下的话,书房是微臣的。桌椅是前次楚公征讨高丽的时候,在三山浦抢掠而来。笔洗镇纸是从楚国公哪里借的,其余的家具也都是登莱富户门听说陛下驾临,主动敬献出来供陛下使用。”
马周何等狡猾,粘上毛就是个猴儿!听到李二问话,立刻明白李二要说什么。急中生智,赶忙把自己摘出来。旁边的许敬宗也是一脑门儿的冷汗,这些家当可都是他置办下来的。当然,卸任时打包拿走的比这些还要好一个档次。
默默对马周点了点头,这是个人情必须得领。
李二满意的拍了拍桌子,又摸了摸笔洗镇纸。还拿起桌上的笔看了看,很好的徽州狼毫。看起来这个马周是下了心思的,三天时间能准备成这样已经殊为难得!
“马周的官声如何?”李二回头问了一句长孙无忌。
当着人家的面这样问,其中的寓意不言而明。在长安的时候,马周就是李二的忠实马仔。放到登州锻炼已经三年,也是时候回到京城干点儿更加重要的差使。
“吏部考核连续三年都是优,这些年治理登州赋税年年增加。登州的百姓富庶程度,也好于山东河北其他地方。如果不出所料,今年吏部的考核仍旧是优等。”长孙无忌身为仆射是合格的,不是他能够清楚知道各路官员的履历。而是他知道皇帝这个时候是什么心思,就算吏部连续三年给的都是差评。长孙无忌这时候也会说成是优!
马周谦恭的低下头,眼中满是感激之情。有了皇帝和仆射这样说话,吏部的官员肯定知道怎么做。自己升迁的日子为时不远,这时候还真挺怀念登州这地方。
云浩看了一眼偷着笑的马周,再看了一眼站得笔直的长孙冲。看起来这一对搭档很快就要结伴离开登州,也不知道下一任登莱刺史会是谁,云家在登州的生意可不少。
“嗯!马周官声不错,朕回京的时候一起走吧。”李二拍了拍马周的肩膀,激动得马周直打摆子。
长孙冲脸色有些僵,老姑父没有叫上他回家。
或许是再也不想吹咸腥的海风,李二在登州住了两天就急吼吼的赶往济州。
李道彦的工程兵绝对是合格的,尤其是有了巨量的异族劳工加入后。施工效率更是一日千里,山东的铁路已经修到了济州。如果现在李二要是封禅的话,从长安出发到达泰山。绝对用不了三天!
长孙冲亲自带着兵护送老姑父,很可惜直到济州的兵马来迎接,也没有接到老姑父让他回京的旨意。只能悻悻的返回了登州,看起来他还得再吃几年海鲜。
云浩不说话,专心跟着李二旅行。李二的山东行绝对不是一时兴起,大唐的门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李二为首的关陇军事集团,这些人都是北周宇文泰时期,以军功起家的勋贵。可以说,从北周到大唐。统治这个帝国的,都是这一利益集团。
另外一部分是江南士人集团,陈叔达岑文本等人就是这些人的代表人物。晋人衣冠南渡开始,他们就去了江南。一向以中华正统自居!
还有一部分,就是山东的门阀。这些门阀都是传承了千年的世家,自诩孔孟传人。他们代表了儒家的文明传承,在儒生中间非常有威望。事实上,李二的朝堂里面就有许多山东籍的勋贵。
程咬金,秦琼,还有魏征等瓦岗系将领,大多都是山东人。跟山东的这些门阀,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二这次绕道山东,并不是传说中的随便看看。而是想着巡查一下山东,顺便打压一下山东的门阀势力。毕竟山东距离关中太远了,很多时候李二都有鞭长莫及的感觉。
济州府李二是来过的,那时候还差一点儿和单雄信来一次火并。现在故地重游,李二的身份已经大不相同。
李二这种干部来济宁府,自然是要安排旅行的。济州府知府崔抒弄了条画舫,恭请李二游览济州府著名自然景观观山湖。泛舟大明湖,李二很开心。现在只要在水面上不颠簸,李二就会开心。风平浪静的大明湖,自然是跟辽阔的大海不能比。
“如此精致,诸位可有雅兴赋诗一首!”李二笑吟吟的道。这一次就是要将山东门阀压下去,不要让他们以为占据着儒家正统,就可以肆意的抨击时政。政权的根基在于民心,而民心是跟着舆论走的。舆论现在就掌握在身后这些山东门阀手里,全天下的读书人理论上说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
作为崔家最有学问的子弟,崔抒自然不甘人后。“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芦雪,春色杨烟,鼓枻其中,如游香国。”吟过之后自然是一脸嘚瑟!
李二的脸色变了变,现在后悔没将许敬宗带上来。现在身后只有云浩,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丘行恭这些人。这些人砍人没问题,可让他们作诗不如杀了他们。长孙无忌虽然有些文采,但跟这些职业文人相比就是棒槌。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畔风光好,泰岳峰高圣泽长。”正在李二脸色难看的时候,云浩忽然悠悠的吟道。
“楚公,这里是观山湖,而不是什么大明湖。”崔抒笑着说道,眼神中充满了鄙视。连名字都没弄清楚,天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云浩无奈撇了撇嘴,自己摘抄的是后世的诗句。谁他娘的知道,大明湖这年月不叫大明湖而叫做观山湖。
“嗯!大明湖这名字不错,朕看今后这湖就叫做大明湖。”李二皮笑肉不笑的说了一句,崔抒立刻愣在当场。还有这样不要脸的,可李二的话又让他无奈。理论上说大唐的土地都是李二的,自家院里的池塘,改个名字还是木有问题。
“诺!臣这就知会济州府,这湖就叫大明湖。”长孙无忌非常狗腿的答应下来,还不忘看身后的崔家老大一眼。
崔抒看了一眼身后的卢家还有郑家,王家的当家人。皇帝这是故意落他们这些门阀大族的面子,这一次来济宁的目的也就呼之欲出了。
皇权就是皇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如果不尊重皇权,那就会被送进黄泉。读书人虽然有风骨,但也懂得这样的道理。
幽怨的眼神儿在眼中只是一闪,接着就垂下头去。风骨这东西有时候是不能跟皇权来争的!
云浩幸灾乐祸的瞟了崔抒一眼,仗着有几分学问就在李二面前显摆。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这些年在私底下说了李二啥,心里面没个b数?
李二最讨厌有人在玄武门那件事情上bb,偏偏山东这些家伙,没事儿就以道学家的姿态。站在道德制高点,对李二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势力庞大,李二早就下黑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