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老老王
既然后果如此严重,**早期为什么要肃反?要用疯狂砍杀自己同志的办法来维护“党的纯洁性”?
这里面主要有三层原因:
第一,当时红军草创,指挥系统紊乱,党政军系统的成分全都十分复杂,其中确实是混进去了一些投机分子和国民党特务。在围剿战争之中,红军和游击队的据点,常常被告密失守,一些为苏维埃工作过,或参加过拥军支前,甚至参加过助耕队的农民,也常被叛徒告发而遭受杀身之祸。
另外,随着“清剿”的深入,国民党为了“斩草除根”,预防**回来再设据点,派出了一些特务潜伏“匪区”,给根据地的游击斗争增添了困难。比如说,张国焘就在鄂豫皖根据地破获了一个国民党特务组织,计划是要伪装成伤兵混入红军后方,爆破红军的战地医院,还得到了另外一些内奸的配合。
——坚固的堡垒多半是从内部攻克的,艰难困苦的斗争形势和随时笼罩的死亡阴影,使得早期的红军多次发生叛变、逃亡事件,给部队和组织一次又一次地造成了严重损失。
而极度严峻的战争形势,更是大大加强了红军领导者的忧患意识。因此,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彻底排查清理队伍自身,就成为了许多领导人的第一选择,肃反这种特殊斗争形式也就出现了……
所以说,肃反并不完全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罗织罪状,而是有着一定事实依据的。
第二、早期**还很不成熟,不知道党内斗争要留有余地。加之很多品行不好的领导干部在执行肃反任务时趁机铲除异己,胡作非为,大搞逼供,从而造成了肃反的扩大化。很多出身白军的干部在被杀时旧根本没有任何借口,理由只是他们立场不坚定,杀了保险……更别提在有的根据地里,居然是由潜伏的国民党特务在主持肃反……最终折腾出个什么局面,自然可想而知。
第三、任何组织都无法避免内部的派系斗争,而**也不例外——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党中央依然滞留在上海,跟散布在各处穷乡僻壤的红色根据地长期脱节,让中央和地方之间产生了无数的矛盾和冲突:地方红军认为从中央空降下来的特派员在瞎指挥乱弹琴;党中央也因为地方红军的公然违令而暴跳如雷……于是就互相用简单粗暴的甚至是血腥的手段来对待不同意见者,使得很多英勇的红军战士没有死于敌人枪口。却死于自己同志的屠刀之下。
更要命的是,这种做法会让始作俑者有着一种上瘾的感觉,再加上无数人趁机公报私仇、滥用职权……闹到最后已经成了一笔糊涂账。根本说不清楚谁是谁非,而躺着中枪的小人物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对于这些出身背景复杂的菜鸟地下党而言,肃反时期的苏区说不定会比白色恐怖的上海更危险。
————————————————————
在听了诸位“未来同志”对苏区肃反的描述,再结合之前隐约听到的一些不好传闻,还有国民党当局一些原本被认为是“诽谤”的公开宣传……诸位原本对“无产阶级天堂”充满美好遐想的地下党人,一时间不由得大为沮丧。颇有些理想幻灭的绝望感。
倒是刚刚从顾曼莎家里赶过来的胡德兴总政委,对这事看得很开:革命都是这样的,法国人在十八世纪末玩革命的时候。不也是一样的党同伐异,杀得个人头滚滚、天翻地覆?而苏俄革命似乎也同样如此——没看到“红军之父”托洛斯基如今落到了个什么下场?只有对自己够狠,才能对敌人更狠啊!
“……同志们,这个世界上没有天国!有人的地方就有组织。有组织的地方就有斗争。这是根本就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你们在工厂里,在村子里,难道就没有遇到过拉帮结派的情况?我们的党也是由凡夫俗子组成的,也一样有打击报复,有勾心斗角,有吃里扒外,有栽赃陷害。不管哪朝哪代的官场都是如此……真以为只要喊一声同志,人家就把你当成‘无产阶级兄弟’来照顾了?口号归口号。现实归现实啊!”
而王秋等人也赶紧改了口吻,宣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点困难,就怀疑、退缩和放弃……”然后又表示**搞肃反弄得这么夸张,也是跟国民党这个坏典型学到的错误思想——当初他们搞清党分共,“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可是一口气就冤杀了几十万的自己人。之后的各类冤案也是层出不穷,经常有人因为各种匪夷所思的理由,被硬是扣上了“共匪”的头衔。
比如说,在如今的海南岛上,就有个黎族的奴隶主大少爷,论阶级出身那真是反动的没话说,论思想也谈不上进步,但因为得罪了人的缘故,却硬是被国民党扣上了共匪的帽子,先是干掉了他的老爹,然后又把他的寨子当成红军根据地来围剿……到了这一步,这位大少爷就是不想革命都不行了。
“……按照我们的那个历史,这个‘红色奴隶主’将要被一直围剿1943年冬天,也就是九年之后,才会跟党组织正式接上了头。而在此之前嘛……这世上有‘无产阶级奴隶主’这样奇怪的东西吗?”
王秋摊了摊手,对听得发愣的诸位地下党如是说——论起比烂大计,国民党可是甩开咱们十条街呐!
——早期的红军之中,确实有很多人并不认同**理想,甚至是属于思想极为顽固腐朽的反对派,但却让当权的仇家给栽赃陷害“被共党”了,这才不得不上山扛起了红旗……据说有好些挂羊头卖狗肉的“红色根据地”,最初都是这样被国民党给人为炮制出来的,说是为渊驱鱼、火上浇油也不为过。
但是,等到这帮极不可靠的家伙们打起了红旗之后,就该轮到**方面感到头痛了……
最后,杨教授说了这样一段总结的话:
“……同志们,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你们之所以投身革命,也是因为你们自己想要拯救中国……既然如此,又何必因为其他革命者的错误而动摇呢?”
——初生的红色政党固然并不完美,但是除此之外,也确实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
接下来,在注射了链霉素之后的第二天,顾曼莎就清醒了过来。似乎是因为抗生素在这个时代从未被用过、疗效特别好的缘故,之后又过了两个礼拜,她居然已经基本康复了。
与此同时,王秋等人却是被萧瑟女士给逼迫得没办法,只得捏着鼻子踏上了寻找“北京人”化石的旅途……而之前白拿了许多经费的胡总政委,似乎有些过意不去,说是自己曾经在北平待过几年,地头熟,人脉广,能帮得上忙,于是也带着几个失业的地下党和刚康复的女弟子顾曼莎,跟着王秋等人一起北上了。(未完待续。。)
城管无敌 二十八、北平之行(上)
一盏落地的四方红纱罩立灯,由栩栩如生的黄铜鸟嘴吊起,半透明的红绸子正中绣有华丽的双龙戏珠图。灯下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唐三彩、元朝青花瓷、清朝紫砂壶和西洋古董自鸣钟,宛如等待检阅的军队。
而灯的后面,则是一张镂空雕花的明朝紫檀木书案,散落着大大小小几十只用料奢侈、造型多样、图案优美、雕工精湛的鼻烟壶,泛着熠熠的奢华光泽,什么珐琅描金的、羊脂白玉的、鸡血石的、田黄石的、紫水晶的、绿松石的、青金石的、孔雀石的、玛瑙的、翡翠的……都应有尽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在书案背后的墙上,还挂着一幅盖有乾隆御玺的唐伯虎山水画真迹,画中山岭重重,险峻雄伟,远景悠远虚青,引人遐思万丈……若是放在现代世界,绝对是县市级地方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34年10月,北京城一间临时租赁的大院里,王秋坐在窗边的黄花梨木摇椅上,慢悠悠地摇晃,看着这一屋子的古董珍玩,心情很是惬意,“……哎,论起搜罗历朝古董,果然还是要到北京这座四九城来啊!”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之间,一个多月的日历就已经被一页页翻过。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这个时空的中华大地上发生了很多事。而王秋等诸位穿越者也经历了很多事。
首先,尽管他们想了不少办法。但在不敢动用武力强抢的情况下,“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终究没能到手。
——所谓“北京人”,就是指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北京地区的上古猿人。属直立人种,过着以狩猎为主的洞穴生活,能够使用和制造粗糙的石制工具,并已学会使用火取暖和吃熟食……
总之,在二十世纪,“北京人”一度被宣传为中华民族的老祖宗,并且提出了人类起源于东方的可能性。即使科学家们在日后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分析。推断出现有人类都是非洲智人的后代,包括中国人也不例外,而“北京人”不过是一支已经灭绝的早期人类亚种。但北京人化石的发现,依然是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从猿到人的中间环节的代表,被称为“古人类全部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动人的发现”。
但也正由于这样的缘故,使得“北京人”成为了一些人觊觎的对象。民国时期发掘出来的五个北京人头盖骨和一批化石。到了抗日战争期间竟然奇怪地“失踪”了。
这事件成为了震惊世界的著名失窃案。关于“北京人”化石的下落从此众说纷纭。虽然在解放战争之后,中国人想尽办法地寻找它们的下落,可惜一直折腾到二十一世纪,也依旧没有任何结果。
然而,随着女文青金奇娜大姐的穿越,民国虫洞的出现,“寻找北京人”的事业似乎又有了一丝希望。
结果,在上级领导的一再压迫之下。对于考古并无兴趣的王秋等人,只得不太情愿地离开上海滩。带着自愿充当向导的胡总政委和他那一票菜鸟地下党,乘上慢吞吞的蒸汽火车奔赴北京。
这一次奔赴北京的阵容空前庞大——因为虫洞无法离开引发者上千公里之远,所以金奇娜大姐不得不跟着他们一块儿走;而金奇娜又不放心小学一年级的女儿金杏贞一个人待在上海,于是就让女儿请了假,跟着“大部队”一起北上“去北京玩”;而身为中国异能界临时最高领导的萧瑟女士,又担心王秋他们消极怠工,于是亲自穿越过来充当现场监督;再加上为金大姐配备的持枪保镖和那些想要到老北京地摊上淘宝的家伙……最后整个旅行团居然膨胀到了五十多人,寻常客栈根本住不下,于是只能租了个大院子来凑合。
但问题是,人多不一定就顶用,而且这一次的任务难度未免有点太高,毕竟王秋他们穿越过来的年代不是很好——在1934年的时候,还仅仅只有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被挖了出来,剩下几块化石的被发现,还得等到1936年。因此,这个仅有的“北京人”头盖骨被看守得异常严密,实在不好下手。
当然,按照萧瑟女士的打算,原本也没打算对这块国宝下手,而是打算跑到发掘现场,去打还没出土的那几块化石的主意……可惜隔行如隔山,等到这帮门外汉真正跑到周口店猿人洞一看,才发现自己就是拿着书本也找不到未来几块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地点——等到它们在后年被发现的时候,这地形早就被挖得完全不一样了——即使拿着洛阳铲也不知道该往哪儿挖,就算挖出了什么东西,也认不出是不是化石……他们在发掘现场灰头土脸地折腾了一天,什么东西都没有发现,反倒被当地乡民发现,差点惨遭群殴……
这样一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穿越者眼下想要获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唯一途径,就只有闯进美资的北京协和医院,去偷在1929年冬天被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发现的那一块……可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于1921年,由美国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跟美国大使馆关系密切,背后的资方也是一流大财团。所以这家医院不仅防卫力量强大,而且谁都不知道真正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究竟放在哪个房间的保险柜里——摆在外面展示的只有复制品而已……
王秋他们最初想要花钱收买内奸,却发现根本找不到门路,而胡总政委也惭愧地表示,自己根本没办法让北京的朋友们做出盗窃国宝这样的丑事。接下来,在否决了动用跨时空雇佣军正面攻打,在医院放毒气制造恐怖事件把人吓走等等一系列或疯狂或荒谬的主意之后,众人决定让那几只现代的萌物吸血鬼化身蝙蝠,在晚上飞进去一探究竟……至少先把化石的位置找到了再说!
——结果,可怜的吸血鬼真祖玛格丽特在医院里不幸踩中圣水陷阱,差点儿回不来……而其它几只吸血鬼,则在那里发现了这个时空的吸血鬼猎人、驱魔牧师和银剑圣武士等老冤家的存在……
至此,原本就缺乏积极性的王秋等人趁势做出决议,鉴于危险系数过高,“寻找北京人”任务取消!(未完待续。。)
城管无敌 二十九、北平之行(中)
说实在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虽然是一件划时代的古生物学瑰宝,但真正具备的也只是科学研究价值而已。高品质更新就在况且,在这一批化石丢失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各种该做的研究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此外,虽然“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真品丢了,复制品却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放在博物馆里展览也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在王秋看来,要自己豁出性命去抢这么一块破石头,实在是有种犯傻的感觉。
与之相比,挥撒钞票搜集古董这种事情,就显得容易多了,也让人感觉愉快多了。
于是,在果断放弃了“寻找北京人”的任务之后,王秋就一直在琉璃厂和前门楼子的古玩市场淘宝。
——鼎鼎大名的琉璃厂,位于老北京的和平门外,是一条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闻名中外的古玩文化街。和平门以南的南新华街将琉璃厂分成了东琉璃厂和西琉璃厂两段,东琉璃厂经营古玩,西琉璃厂经营旧书画。早在清朝的时候,这里就已经矗立着无数的老字号古董店,成为天下闻名的古董珍玩集散地……以及全中国最著名的假古董销售窝点之一,各种层出不穷的制假作伪手段,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虽然这些自诩为“百年老店”的古玩铺子,多多少少都要讲究一些体面和风度,还不至于下作到完全成了黑店。但那些体面和风度,也是对有交情的熟客和有眼光的老客户而言。若是遇上王秋他们这样既没深厚交情又没鉴赏眼光。出手还如此阔绰的肥羊,那可真是“不蒙他,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儿女”了!
结果,在连续几次上当受骗,被那些舌灿莲花的掌柜们给忽悠得不轻,最终却从那些“信誉卓著”的百年老店里买回来一堆“高仿”的假货之后,王秋也忍不住恼了——虽然老子的钞票不值钱,但是弄这么多假古董回去干啥?低价批发到二十一世纪的琉璃厂?那才有多少利润啊?能不能抵得上辛苦费都难说!
可问题是,恼火归恼火。高品质更新就在收集古董的事情还是得做,毕竟一时间根本找不到比这单位体积性价比更高的跨时空贸易项目了——俗话说得好,“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在二十一世纪的,富起来的中国“土豪”们为了摆阔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江苏“土豪”用百元人民币做成花束求婚,浙江“土豪”开着坦克参加车友会。至于帝都北京的顶级土豪们,更是充满了天子脚下的京味儿:买家具不问哪国的。而是哪朝的!
然而。土豪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明清家具的数量却是在不断减少的——毕竟木料这东西会被虫蛀鼠咬,有个使用寿命的问题;而且那会儿能打高档家具的官宦人家也是有限的——因此,一套雕琢精美、材质上乘的的黄花梨木、紫檀木或酸枝木明清家具,在王秋那边往往能卖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一个元青花的瓷瓶,起码也能拍卖到几十万之多。就连一些看着不起眼的鼻烟壶、象牙雕、玉佩、紫砂壶、金银项圈,放在后世也都是价值连城。至于名人字画就更不好说了:王秋同学迄今还是弄不太理解,为啥有些名人的字画能够售价破亿。另一些在历史上同样鼎鼎有名的人,他们的作品却只能卖到十几万甚至几万?
——哎。没办法,圈子里的东西,局外人总是看不明白,发烧友的心思,你最好还是别乱猜……
不理解归不理解,但这并不妨碍王秋玩命似的往另一个时空倒腾古董换钱——虽然走公家的路子就得被无数大小领导给雁过拔毛,虽然博物馆对各种传世国宝愿意给出的报酬比较低,远远比不上那些一掷千金的私人收藏家来得豪爽,但积少成多之后,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高品质更新而且胜在安稳,不像某些小说里那些跑单帮的个体户一样,需要避免引起国家权力机关的注意——他们自己就是国家权力机关,还是暴力机关——更何况,有了国家文物部门出具的证明书,那些次一等的明清家具、官窑瓷器才能卖得出更高的价儿。
再加上之前在上海兑换的金银钱币,收购的宝石首饰、天然毛皮、高级柚木和橡木,以及各种“民国范儿”的装潢摆件、日用百货……此番在民国时空获取的利润,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几次跨时空贸易的总和,别的不说,仅仅是王秋等几位“临时工”、“实习生”从中捞到的油水,就高达一百亿人民币以上……
——民国时代的中国,虽然雄风不再、战乱残破,但毕竟有了铁路、轮船、电报等近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市面上的商品流通速度和物资供应能力,都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如果是在清朝前期的话,就是手里拿着再多的山西银票,又哪里能够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呼啦啦地搜罗出那么多好东西来?
所以,王秋在发了一通火之后,还是组织团队继续撒钞票扫货,只是叮嘱大家改了主要收购对象:那些名人字画、孤本古书什么的,看着有喜欢的意思意思就行了,没必要买的太多。改为以大量收集瓷器、玉器、珐琅、铜器、象牙雕刻和名贵木料家具这些“实物”为主,如果能镶嵌着金银、宝石和水晶则更好——就算这些古董是假货,这原材料本身也已经能值不少钱了,反正钞票都是国家印的,怎么样也亏不了。
————————————————————————
在民国时代,除了名声最大的琉璃厂之外,前门楼子同样也是北平城一处重要的古玩集散地。
所谓的“前门楼子”,就是北京正阳门这边的一块儿地,从明清到民国,这里一直是北平重要的商业区,故而在这一带的城墙底下,不时会有一些小摊小贩在出售一些古玩,价钱自然是比琉璃厂低廉得多。
当然,前门楼子这里的东西从来都是真伪难辨,即使是偶尔有些上档次的真品,来路也往往不太正经——有些是盗墓贼挖出来的死人财货,有些是宫里小太监的偷摸夹带……所以,当时那些自持身份的人,往往不大愿意来。只有一些囊中羞涩的收藏家,才会贪图便宜,过来前门楼子这边捡漏。但不管怎么说,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确实是有很多幸运儿从这里低价购得了一些国宝真迹,并且作为传家宝一直珍藏下来。
因此,王秋他们这些百无禁忌的穿越者在大肆扫货的时候,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潜在的“金矿”。
而且,漫步在这民国时代的北平街道上,悠闲地欣赏着市井百态,也别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风味。
——在这个新旧思潮交替,中外文化冲突的民国时代,如果说上海是一位明艳奔放的摩登女郎,永远追逐在时尚潮流的第一线;那么北平就是一位沉稳贤淑的大家闺秀,自有一种天子脚下的不凡气度。
熙熙攘攘的沙土街道上,随处可见穿着长衫马褂的行人;沿街尽是一栋栋的灰砖瓦房和雕栏木楼,透出一股浓厚的古朴风韵,而其间夹杂的几幢西式洋楼,则体现了时代的变迁;门梁上悬着的字号牌档,随着风儿啪嗒啪嗒地晃荡着,跟小商小贩的吆喝声一起回响。路边的面摊上弥漫着热腾腾的水气,路中间不时传来驴子和马儿的响鼻……宛如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每一处仿佛都带着浓浓的传统中国气息。
哎,或许,这就是未来那些小清新、小资产阶级们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的所谓“民国范儿”吧!
但是,作为一名党员,在这充满“民国范儿”的北平街头,王秋却更多地注意到了那些插着草标卖身的孤儿寡女,仿佛行尸走肉一般的流民,身材干瘦牙齿乌黑的大烟鬼……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片成群!
更何况,即使不去看这些许多知识分子想要忽略的东西,光是脚边一坨一坨的粪尿,空气中弥漫的牲口骚味儿,就足以令人为之皱眉——这么狭窄的街上,还到处都是驴子、马儿和骆驼,空气能清新才怪!
再加上路面尽是沙土,又缺少像样的城市绿化植被,那当真是风一吹来就掀起一阵微型沙尘暴,站在路边吃早点都得担心嘴里灌砂子。小媳妇裹着头巾出门,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摘下头巾拼命抖砂子……
此外,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也还没改掉随地大小便的习惯……日后的“爱国卫生运动”还没影儿呢。
所以,这种所谓很有小清新风韵的“民国范儿”,也就是在电视上和照片上看着还不错。如果真要让小资们去体验的话……嗯,估计很快就会捂着鼻子,一边以之字形路线规避街上的粪尿,一边逃之夭夭了。(未完待续。。)
城管无敌 三十、北平之行(下)
什么是历史真相?任何的历史真相,我们永远都无法百分之一百地复原,能做的只是无限接近历史,还原真实。但真的能够做到吗?恐怕不行。因为,当时的人、物、环境乃至地点,都不可能一一复制,欠缺任何一个历史碎片,都不可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况且,你所掌握的历史碎片是否真实可靠,似乎还不得而知。所以,我们就会千人千想、万人万思,对同一事件抱持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态度和看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