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老老王
——他们就是日本四大财阀之一,三井财阀的家族长老。
在这个时代,这些老头儿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拥有着震撼整个日本的巨大力量。
——早在德川幕府时代,三井家族就从事金银货币兑换行业,以及典当和放款等金融业务,与中国的江南钱庄和山西票号类似。之后又承接了德川幕府的税款兑汇业务,从而由寻常豪商一举跻身为顶级财阀。再往后,通过与幕府的长期密切合作,德川幕府对三井财阀的信任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尤其是在“黑船来航”,西方列强打开日本国门后。幕府竟然规定,外国银行的所有本地业务。必须通过三井家族,这样就使得外国银行无法直接与日本商人接触。而三井家族则扮演了清朝广州十三行的角色,一家独揽了日本对外国的一切贸易金融的接口,从而使三井家族的金融与商业网络在日本一家独大。
但是,尽管德川幕府对三井财阀如此厚爱,三井财阀却犹如喂不饱的饿狼一般,在幕末乱世之中,毅然从背后给了德川幕府致命一击:就在决定天下归属的伏见-鸟羽战役前夕。日本的首富,三井财阀的掌门人三井三郎助下令将赌注全部压向倒幕派,倾尽家资援助维新政府,公开与德川幕府决裂!
这样一来,原本囊中空空如也、不战自乱的新政府军,顿时就有了充裕的军费,一口气购买了五百多门火炮与配套弹药。与兵力三倍于己的幕府军展开决战。而貌似根基深厚的德川家,却因此立刻陷入了财政崩溃和金融混乱,战斗力暴跌了好几个档次。接下来,幕府军不仅在伏见-鸟羽战役之中打得虎头蛇尾、败得莫名其妙,之后更是全盘瓦解,几乎组织不起什么抵抗。就在江户开城投降了。
从此之后,三井财阀便实现了从幕府余孽到帝国元勋的华丽转身,被明治天皇任命为日本帝国新的财政代理人,三井银行几乎成了日本的国家中央银行,独揽铸币、印钞、发行公债等诸多大权。又霸占了诸多矿山、港口、工厂的巨大利益,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从金融到实业的超级经济帝国。其财富和权势一时无两。即使是三菱、住友等其它几大财阀,在日本也不过是仰望三井财阀的后生小辈而已。
《纽约时报》曾这样描述:西方文明中从来没有这样的组织。只从事金融业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三井财阀比起来就非常一般了。三井是东方世界最富有的财团,控制了矿山、银行、铁路、航运、工厂和贸易公司。“像三井一样富有”对日本人来说意味着无穷的财富,就像美国人梦想“像洛克菲勒一样富有”一样。
三井财阀不仅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勾结元老、官僚、军阀,操纵政党,左右政权,在政界不断扶植自己的代理人,让日本帝国的战车为财阀的利益服务,但同时也把自己绑在了日本帝国的战车上。
——虽然当国家的权力操纵在财阀手中,国家的一切政策为了财阀服务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全都享受得心安理得,但是等到国家需要财阀们竭力报效、以示忠诚的时候,这帮吝啬的吸血鬼却全都跳了起来。
此时此刻,在大阪城的三井家宅邸里,三井财阀的诸位话事人,就针对日本帝国政府的新一轮筹款要求,私下里商讨自己的对策,同时发着各种堪称“非国民”的埋怨牢骚。
“……帝国政府真是疯了,竟然要我们承接十亿美元的无抵押公债,用于首都和海军的重建,以及对支那大陆开战的军费……搞得好像黑帮‘极道’在勒索似的,还是最恶质的那种类型……”
“……唉,所谓的无抵押公债,在如今这种情况下,等于是向我们索要无偿捐献——整整十亿美元啊!兑换成黄金能堆成一座山啊!政府以为我们有什么点石成金的魔法吗?”
“……别说是无抵押的债券了,就是政府愿意拿出抵押品,现在的帝国还有什么像样的资产?十亿美元!!!就是华北和满洲国的矿产资源抵押上去也不够啊,况且陆军肯把战利品让出来吗?”
“……这简直是要我们倾家荡产啊!如果当真缺钱的话?为什么不先卖掉皇室资产?日本分明是他家啊!实事求是地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支那大陆的攻略战根本就不应该打!而且陆军的马鹿还打输了!”
“……没错,仅仅三个月时间,先是在太湖陷进去了半个师团,接着又在崇明岛填进去了三个师团!当年的日清战争打了一年都没死这么多人!如今连南京都得而复失,亏他们还好意思自夸为帝国勇士!”
“……眼下的帝国政府固然财政困难,难道我们的企业就不困难了吗?在富士山和九州岛的灾难之中。我们几家受到的损失也不小啊!静冈的好几家百年老字号都被毁掉了,那还是三井家初代先祖的遗产呢!在东京被烧毁的家当更是数不胜数……凭什么又要我们掏腰包?天皇陛下怎么就纵容内阁这样胡闹?”
“……这未必是圣上的意思——自从圣驾西迁京都以来。陛下就一直身体不好,时常发烧,现在据说已经卧病在床,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宫内已经乱作一团了……”
“……什么?天皇重病?这等国家最高机密,也能从宫内流传出来?”
“……如果还在东京,自然是不可能,但京都皇宫已有六十余年未用。保密措施自然差得多……哎,总之,这消息绝对可靠!咱们的天皇陛下已经整整两天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完全靠吸氧、输液来勉强维持生命。基本处于植物人状态,谁都不知道能撑几天!几位御医——据说是全日本最高明的大夫,竭尽全力也无法妙手回春!一时间急得他们束手无策,其中一位竟打算自尽以殉职!”
这个秘闻让与会众人不由得精神一振,随即更是联想到了天皇的继承人问题上:如今的明仁皇子年仅一岁半。若是太平岁月倒也罢了,但在战时让一位还在牙牙学语的幼儿登基践祚,只怕很难让人信服。
更何况,有小道消息传说,明仁皇子和皇后似乎跟天皇病得一样重,究竟是谁先归天都还说不准呢!
而裕仁天皇的三个成年弟弟——秩父宫雍仁亲王、高松宫宣仁亲王、三笠宫崇仁亲王。又各有各的拥趸支持者,若是他们彼此竞争御座上的位子,只怕日本政坛又要有一番动乱降临……三井财阀或许会在争夺皇位的风波中受到牵连,但同样也有可能趁机在乱中得利……
※※※※※※※※※※※※※※※※※※※※※※※※※※※※※※※
然而,正当三井财阀的大佬们在那里七嘴八舌地发着牢骚。讨论如何抵制政府的“不合理要求”,捍卫自己的财产不受侵犯。并且揣测天皇驾崩的可能性,下一任新皇的人选问题,以及三井财阀是否应当参与皇位之争的时候,一道耀眼的强光却突然从纸拉门外传来,瞬间就淹没了周围的一切。
“……啊——”正在开会的三井财阀大佬们之中,猛地传出了几声凄惨的喊叫。
——那些面对着窗户或大门的人,突然间摔倒在榻榻米上,痛苦地用双手捂住了眼睛。剩下的人也都感到浑身上下仿佛皮肤都在冒烟,宛如被火烤了一般……有人本能地从榻榻米上爬了起来,挣扎着向刚才那个发出刺眼光芒的地方望去,顿时就惊骇地张大了嘴巴,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听得流经大阪市区的淀川上空传来一声巨响,碧蓝的天空就翻腾起了熊熊烈火,空气变得好像炉膛内一样滚烫,易燃的纸拉门着了火,庭院里的花草瞬间干枯,而人的皮肤也在瞬间焦黑冒烟……
接下来,就在刚才光芒传来的方向,可怕的冲击波在一瞬间向四面八方扩散,大阪市区内一切的房屋和建筑物,全都像是用硬纸板搭成的一样的,一座接一座的坍塌、倒下,甚至轻易地爆碎开来,里面的人们仿佛蚂蚁一样的被狂风吹起,抛在了半空中,很多人还没有落地便化成了飞灰……汽车、马车和市内运河上的渡船,好象火柴盒一样的被气浪掀得到处乱飞,其中一些还朝三井家宅邸砸了过来!
然而,还没等某辆汽车或渡船迎头砸下来,剧烈的冲击波便先一步到达了,刹那间,整座宅邸都被滚烫的高速气流冲得粉碎,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迅速燃烧起来,紧接着又被烧光了浑身的内脏皮肉,只剩下一副焦黑的骨骼,在冲击波之中一寸一寸的断裂开来,最后倒在了地上,化成一滩随风飘散的灰烬。
此时,这座由丰臣秀吉倾尽举国之力打造的关西大都会,日本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已经变成了一片人畜难存的火海地狱——核爆之时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当即双目失明;而超过10亿度的高温,则把爆炸中心的一切都化为灰烬。屋顶上的瓦和房屋的砖块、石块都溶化了,从黑色变成橄榄色,水泥构件的表面则被烧出了一层亮晶晶的玻璃,顺便让方圆几公里之内的树木房舍都燃起了大火……接下来,由于爆炸瞬间的巨大气压差而形成的冲击波与气浪,又把沿途的所有建筑物摧毁殆尽——当时日本的房屋木制结构居多,结果即使是在距离爆心几公里之外的地方,依然被冲击波整个町整个町地“吹平”!
甚至就连直线距离二十公里之外的神户,人们仍然可以感到炙热的风暴迎面吹过,带来死亡的气息!
城管无敌 一百五十八、继续淡定的日本
天空燃烧起来了,大气开始被蒸发,风中夹杂着毁灭的能量,整个世界被烧成灰烬……
这样的景像似乎并不怎么现实,可偏偏就是真真实实的发生了。
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士兵还是平民,都只能抱着头哀嚎着,然后被无差别的烧成灰烬。
一切都被焚毁了,无论是有生命的活物,还是无生命的死物,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灰烬。
——虽然轰击大阪的核弹头,“只有”“区区”二十万吨的梯恩梯炸药当量,“仅仅”是相当于佐世保军港那枚核弹的百分之一,富士山那枚核弹的三百分之一,但由于爆心就在繁华的大都市街区内,而不是佐世保那样的偏僻军港,又或者是富士山这样的荒山野岭,所以造成的浩劫一点都不比前两者差。
那些处在淀川两岸、爆心附近的人和动物,顿时就象干冰那样气化消失,最多在石板和墙壁上留下了一道模糊的人形痕迹。离爆心稍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在那一瞬间被烧焦的男人、女人和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倒是有些人侥幸还活着,但不是全身肌肤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
在距离爆心五公里的范围内。人只要站在露天或接近窗户,身上的衣服就会烧燃起来,裸露的皮肤就会由于灼烫而被严重烧伤。剧烈的光辐射导致的瞬间高温,还在四面八方内燃了起范围极广的大火,让一切能着火的东西都烧起来,最后将汇成一片急速蔓延的火海,一直烧到再没有可以燃烧的东西为止。
而片刻之后出现的冲击波,更是形成了一场大坂城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超级风暴,把这座百万人口大都会在顷刻间夷为平地——大阪四周广袤开阔、人烟稠密的水网平原,无形中方便了核爆的肆虐——市区内所有的建筑物,除了少数几幢最坚固的防地震混凝土大楼之外。几乎全部遭到摧毁:丰臣秀吉穷奢极欲而打造的大阪城堡,历史悠久、香火旺盛的著名古刹法隆寺,统统都在核爆的闪光中化为了瓦砾废墟……
另一方面,一大团火球正裹挟着炽热的烟尘向上空急剧翻卷,膨胀得愈来愈大,也愈来愈明亮……蒸发的水汽在火球上方渐渐形成了一团草帽状云雾,与地面卷起的尘柱搅合在一起。最终变成了一朵顶天立地的巨大蘑菇云,从大阪的地面一直贯穿到平流层,宛如《圣经》传说中的巴比伦通天塔一般引人注目!
——不仅是二十公里外的神户和奈良,就连远在五十公里之外的古城京都,惊恐万状的人们也清晰地听到了源自大阪方向的轰然巨响,并且亲眼看到了那一团冉冉升起的蘑菇云……
刚刚结束采访离开东京灾区。来到京都这边新开张的德国大使馆的《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苏联著名间谍理查德?佐尔格,就从德国大使馆的休息室里,透过窗户目瞪口呆地看到了天际升起的蘑菇云……不久之后,在发给《法兰克福日报》德国总报社的稿件里,他用抒情的笔调对此事做了如下描述:
“……天空中仿佛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巨大的烟云腾空而起,滚热的狂风席卷而来,毁灭了大地上的一切……仿佛从地狱里喷出的火焰,将大地变成了熔岩,江河湖海都沸腾起来,鱼儿被煮熟漂浮在水面上,繁华的城市毁灭了,满身是火的人们四处奔逃。直到化成了灰烬,天空下起了黑雨,浇在了幸存者的身上,灼烫着他们的皮肤,人们惊恐万状,眼睁睁地看着末日的来临……”
——跟之前的两次核爆一样,大阪核爆炸的蘑菇云里也含有大量辐射尘埃。与云中的水汽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辐射性的“黑雨”飘落下来,污染了河流与池塘,也让喝了辐射污水的难民。多数在一周内死去。
而在一街之隔的英国大使馆,当诸位不列颠绅士们惊诧莫名之际,某位婆罗门出身的印度职员,却一边怔怔地望着远方的蘑菇云,一边喃喃地背诵起了古印度神话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某一段战争诗篇:
“……仅仅是单独一次轰击,就挥霍了宇宙间全部的毁灭力!
一根根炽热的烟雾火焰之柱,像一万个太阳那般明亮,熠熠地冲天而起……
它是一种无人知晓的武器,是钢铁的雷霆,死神的信使,它使雷希利和安达卡整个种族化为灰烬……
他们的肢体烧得面目全非,只有头发和指甲掉在一边,
陶器无故地崩碎,飞鸟的羽毛也变成惨白,天黑以后,所有的农作物受到侵袭……
为了逃避这大火,士兵们都跳进河水里,一面洗着身子,一面清洗他们的武器……
沉醉与胜利的人们,无慈悲的邪恶之人,运用钢铁闪电之人,正是那个民族的毁灭者……”
与此同时,年幼体弱、抵抗力差的明仁皇子,由于严重的辐射病而不幸去世,同样缠绵病榻的皇后闻讯大悲,就此昏迷不醒。而天皇本人早已不知人事多时,倒也侥幸躲过了这一场人伦惨事。
同日,正在京都郊外休养的冈田启介首相,望着远方升起的蘑菇云,突然气急攻心,吐血不治而亡。
次日深夜,一架喷气式轰炸机从上海起飞,在神户、大阪、京都、奈良等地撒下雪片般的传单:
“……无边的毁灭将继续从天空降下,直到日本和中国之中有一个彻底倒下为止!”
“……在此敬告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下一个被毁灭的城市将是广岛!”
然而,尽管上海苏维埃政府已经提出了如此明确的警告,但挨了三颗核弹的日本官方,却依然表现出惊人的顽固、沉默与淡定——继续把大阪核爆给说成是“第三次冲击”的天灾,甚至连疏散广岛市民的工作也没有做:这一方面是国内从上到下都已经乱了套,内阁和宫廷都陷入了瘫痪,没人站出来主事;另一方面,那些走火入魔的军国主义者,面对侵华战争即将失败的前景,也硬是咬着牙不愿相信,更不敢相信!
另一方面,倒是在太平洋的彼岸,那些在眼下还能够隔岸观火的美国人,却已经有些坐不住了。
城管无敌 一百五十九、罗斯福总统的惊骇
美国,华盛顿,白宫
虽然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但科德尔.赫尔国务卿还是拿着一个文件夹,来到了椭圆形办公室的门外。
望着从门缝里射出的橘黄色灯光,他先是轻轻地咳嗽一声,然后敲了敲门。
“……进来吧。科德尔!”房门里面传来那个“轮椅上的巨人”的和蔼声音。
科德尔.赫尔国务卿安德森推开门,走进去,把门关好,随即默不作声地站在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前,久久地一声不吭,似乎是在组织措辞,又仿佛某些要谈到的东西超出了他的思维能力。
“……怎么不开口?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吗?科德尔。”
美利坚大统领、当代人类希望神光之集大成者,尽管瘸腿却身残志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鼻梁上戴着金丝眼镜,从繁琐的公文中抬起头来,微笑着说道,“……说吧,科德尔,你这次到底给我带来什么消息?”
“……总统先生,”赫尔尽可能地斟酌着措辞,“……关于之前在亚洲远征舰队内部爆发的不明烈性瘟疫,根据我们之前派往关岛的医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现在已经初步有了一些眉目……”
“……关岛的亚洲远征舰队?”罗斯福总统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就从鼻梁上摘下眼镜,表情严肃地说:“……能给我仔细讲讲是怎么回事么?希望是个好消息。”
——自从美国亚洲远征舰队官兵在关岛的惨状被新闻媒体披露出来,“日本长崎爆发黑死病”的谣言四处传开之后,依然敢于跑太平洋航线的美国商船就急剧减少,使得最近两个月的美日贸易近乎于断绝。而由于那些中国布尔什维克的活跃,占据了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商埠上海,今年的中美贸易也基本完蛋了……
虽然就当前美国的整体经济规模而言,这点交易额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于迄今尚未完全摆脱大萧条影响的美国社会来说,远东进出口市场的急速萎缩,依然是对国民信心的一大打击。
更要命的是。此时才只是1935年,对于1918年那场在美国就夺去了上百万条性命的“西班牙大流感”,绝大多数美国人依然是记忆犹新,甚至闻风色变——在听说了关岛那边的可怕“疫情”之后,根本没等联邦政府采取对策,西海岸各州就自发地在港口组织了检疫机构,对从亚洲过来的旅客进行隔离关押。凡是有个头疼脑热的家伙一律丢进沙漠里的集中营!
——不管怎么看,这样的做法,都实在是太过于简单粗暴,以至于在舆论界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中国战场的局势屡屡失利,让英法美日四方吵成一团……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烂事统统叠在一起,使得罗斯福总统这阵子的日子很难熬。都快要到了焦头烂额的地步。
所以,如果能够解决这场诡异而又可怕的“不明瘟疫”,罗斯福总统肩膀上的压力就可以减轻很多。
——中国的红色革命毕竟远在天边,打赢打输都伤不到筋骨,但新一轮大瘟疫的阴霾……在前几年才刚刚被大萧条折磨得欲仙欲死的美国人民,如今实在是经不起太沉重的打击了。
“……很遗憾,我带来的恐怕是一个坏消息。总统先生。”
赫尔国务卿耸了耸肩膀,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尽量平静的说着:“……乘坐水上飞机派往关岛的医疗专家小组,迄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但总算是初步弄清楚了病因,总统先生——不幸中的万幸,它应该不是一种传染病,反倒更类似于某种大面积中毒。理由是除了从日本回来的舰队官兵之外。无论是关岛的阿普拉海军站成员,还是关岛上的原住民,都没有任何一例跟舰队官兵同样的发病症状。
万幸中的不幸,这种疾病迄今也没有特效药,即使是合众国最优秀的医疗小组,也只能看着远征军的官兵们一点点地皮肤溃烂、内脏腐朽,最后带着浑身的腐臭和脓水。极度凄惨地死去。而同样可怕的疫情,也发生在了英国和法国的远征舰队里,至于日本帝国的本土,更是惨不忍睹——据说在九州岛和东京地区。已经有上百万人死去了,最终死亡人数可能会上升到五百万以上……”
“……你的消息已经过时了,科德尔。”罗斯福总统说道,“……就在大约十二个小时之前,在日本的金融贸易中心和第二大城市大阪,爆发了今年四月以来的第三次毁灭式灾难——就像上帝摧毁蛾摩拉和索多玛的天火。三次浩劫叠加之后,日本人的死亡数字肯定已经超过了五百万。日本政府将其称为‘第三次冲击’,而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们,则继续坚持吹嘘这是他们‘威力巨大之秘密武器’的战绩……”
“……这个……虽然很让人难以置信,但中国布尔什维克或许确实是说了真话——专家们在关岛的战舰上测出了放射性物质的强烈辐射,而这些物质在长崎和关岛都应该是不存在的。”赫尔国务卿说道。
“……放射性物质?辐射?请务必说得更明确一些。”罗斯福总统双手交叉,把胳膊肘支在桌子上说。
“……是这样的,总统先生。海军部派遣的医疗专家小组抵达关岛之后,虽然发现了患者和死者内脏组织的器质性病变,但却始终找不到作为病原体的细菌,同样也没有发现疾病感染传播的迹象——即使阿普拉海军站的防疫条件很糟糕——如果说是癌症,又没有这么多健康小伙子同时一起发病的道理……”
对此,罗斯福总统没有贸然发话,而是做了一个继续的手势。
“……于是,专家小组就登上那些被当地人畏之如虎的‘亡灵船’,仔细检查了每一个角落,最后终于偶然用x光机上附带的测量仪器,发现了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船上某些地方的放射性强度高得异乎寻常,待在那里就好像一天到晚不停地拍x光片……这让他们简直想起了居里夫人的实验室!”赫尔继续说道。
“……放射性超标……居里夫人的实验室……是铀矿石和镭元素吗?”罗斯福总统低头思索了一下之后问道,“……记得前几年我国似乎就有个人因为喝镭汽水而活活喝死了?”
“……没错,派往关岛的医疗专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就把这种推测汇报了过来。”赫尔答道,“……卫生部立即搜集国内和欧洲案例进行研讨,但是这样的病例实在是太稀少了,所以只好搞了人体试验……”
“……在美国本土进行人体试验?这简直像是恶魔做的事?”总统的眼光带上了一丝责备的意味。
“……请放心,总统先生,我们都用了预定要驱逐的非法移民,不会被任何档案记录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