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忌诗
提着篮子的妇人答道:“都是谁又招惹了她那两个宝贝疙瘩呗。你又不是不知道谭氏对她那两个娃仔有多看重,谁惹跟谁急,发起火来也不管你是不是亲啊戚的。心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就差没捧在手里含在嘴里了。”
“再护犊子也不至于这样吧,是养儿养女还是供祖宗啊?”最先说话的妇人有些咂舌道。她是改嫁到李家屯的,知道的自然不多。
“人家乐意,碍着咱什么事啊。”提篮子的妇人不在意的说道:“反正是福是祸都是她受着,咱们旁人也是干着急。”
“那倒也是。”妇人点点头,又一副八卦的对提篮子的妇人附耳道:“不过我看她心情不好八成不是咱想的那样。”
“那是咋?”
“你忘了昨天......”妇人只说了这几个字,提示的意味很重。
“昨天咋了?”对方还有些迷糊。
“嘿,我倒忘了你不爱凑热闹的个性了,不过你也太没劲了,跟个没出嫁的大户人家闺女儿似的。”妇人一拍手,恍然大悟道:“昨天谭氏的女儿替两个男人出头,跟徐寡妇打了一架呢,屯子里的人都说七丫那丫头是看上那个穿白衣服的了......”
“真的假啊?!”提着篮子的妇人有些惊讶道:“你可不能乱说,人家闺女还没配人呢。”
一看这就是不知道内情的主儿,妇人身上燃着熊熊的八卦之火,攀着提篮子妇人的胳膊说得更是来劲了:“哎哟,当时又不是只有我在场,我跟你说,你当时是没看见......”
“哟,这是说什么呢,说得这么高兴。”两人耳边突然传来谭氏的声音。
背后说人闲话被当面逮到。两人都有些不自然,干笑两声,等谭氏撵上来。
“说的什么让你俩这么高兴,说出来也让我乐呵乐呵。”谭氏又重复道:“我今儿心情正是不好得很。有高兴的事儿就说出来也让我高兴高兴。”
谭氏毫不客气的明示自己的心情不好,那就是告诉对方若有一点苗头不对,就别怪她嘴上不饶人。
那妇人还是第一次遇见连场面话都不说上两句就一副要撕破脸皮的人,握着拳,有些不自在的低着头,顺便抛了个求助的眼神给提篮子的妇人。
“也没什么。”提着篮子的妇人道:“就是听说李三家的母猪下了七八头猪仔,现在不是好割猪草嘛,我正琢磨着去捉两头来喂呢。”
她也知道要好的妇人只是爱凑热闹,背地里八卦两句,但也不是那大嘴巴。爱传闲话,拎不清的人。所以她也不介意帮她一把。
“那倒也是,你家石头明年春天就要娶媳妇了,反正也要买肉,先买几头猪备着。到时候也不慌。”谭氏点点头:“我家离李三家也没几步路,到时候我给他说一声,让他帮你留两头能吃的猪仔。”
“那敢情好,我还正打算啥时候过去一趟呢,那就劳烦你帮我跑一趟。”提着篮子的妇人也是个人才,应付得当,还偏偏她真有这个打算。看谭氏扛着锄头。便笑道:“这会儿去下地?那我就不多耽误你了,我家那口子还等着我回家下面呢。”说罢还露出篮子里还带着露水的小白菜秧子给谭氏瞧了瞧。“瞧我都不好意思了,你们都出门了我家还没吃饭。”
“各家有各家的习惯,早出晚出还不都要吃饭。行,你去忙。”谭氏冲那人点头,又瞥了眼一直当哑巴的妇人。
提篮子的妇人呵呵笑着拉着要好的妇人走了。直到走远。那妇人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拍着胸脯道:“哎呀妈呀,吓死我了,她往那儿一站,我愣是张不开嘴。”
还不是被当面逮到了。心虚?提篮子的妇人也知道对方爱八卦,但因为是改嫁过来的,还是没有多少底气和别人吵嘴,但她人缘也还不错,不然她俩怎么相处得起来?
“行了,以后少说些是非就是了。”
“我还敢吗?”妇人小声的嘀咕道。要是再遇到几个像谭氏一样舍脸舍命的人,怕是她在这李家屯也没什么脸了。
***
看着两人走远,谭氏才冲两人的背影重重的吐了一口痰:“嘛的,什么玩意儿?!”
昨儿七丫的异常,谭氏不是不担心,只是不想在七丫正伤心的时候再去揭那道伤口。但发生那么大是事儿,谭氏又不是聋子,还能听不到吗?期初说的的何氏那一家子接二连三发生的倒霉事儿,她还抱着臂听得津津有味的。能不高兴吗?死对头的坏消息就是咱的乐子啊。可到后面就渐渐变了味道了,什么她女儿看上何氏媳妇的远房亲戚,替人出头跟徐寡妇打架骂街。她女儿有那么不堪吗,愁嫁?她生了七个女儿都不担心嫁不出去女儿,更何况现在就七丫一个丫头要考虑了?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要说何氏都是那种人,她的儿媳妇,她儿媳妇的远亲又是什么好秧子?不是谭氏瞧不起人,那暂住在何氏家里的俩小子她也远远简国平一面,都说相由心生,这俩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一个油头粉面的白面书生——手无缚鸡之力,靠一张巧嘴,一张还看得过去的脸蛋专哄那些无知少女;一个就是欠账脸,好像谁都欠他欠似的武夫,根本就不懂得怜香惜玉。两人都根本不值得托付终生,却极容易虏获女孩子的芳心。
谭氏将锄头往地上一放,重重的出了一口气。她不仅是心情不好,更是心疼七丫,第一次的动心偏偏对方是这么个玩意儿,冤孽啊。
谁没个年轻的时候呢?谭氏摇摇头,把那不切实际的想象全都甩出脑海。
就算真有那一日,你不是当年那个放牛娃,我也不是那个笑的时候露出缺了两颗门牙的黄毛丫头了。
ps:
我居然忘了上一章写的什么,而且没保存!呼,希望没重复吧。
古代农家媳 第一二七章 田埂之争
一个年轻的媳妇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双手掌在膝盖上喘气,又抬手摸了一把汗,急道:“婶娘,谭婶不知道怎么的正在挖你家田埂呢,我们劝不住。”
“谁?”何氏抬头,还有些迷糊。
“谭婶啊,挖你们家敞口田的田埂呢。”小媳妇又说道。
“疯啦,她挖田埂做什么?”何氏几步踏上田埂,伸出两只脚轮流的在田水里拨了拨,荡掉脚板上多的泥土,趿拉着鞋子气冲冲的扛上锄头就去找谭氏理论。
这小媳妇是和何氏交好的刘氏的二儿媳,路过的时候看到谭氏跟发了疯似得拼命挖她和何氏两家的分界田埂,规劝不住,打听了何氏所在就赶来报信了。看何氏走了,她也慢慢的跟上。
“哎,娘——”李聪招了招手,要追过去又不放心牛,毕竟隔得太远,一眼照看不到。正在李聪两难的时候有小孩子路过,赶忙让他去叫了大山来。
何氏远远的就看见自家水田附近的田埂上三五个一群的围了很多人指指点点的,还有人再大声说着什么,何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没招惹她谁知道她又发了什么疯?一辈子不对付就是一辈子不对付,有些人天生就是相克的。
“谭氏,你发什么疯,挖我家田埂做什么?”何氏站在上一级的田埂上吼道。
谭氏罢了手,却双手叉腰,气势十足的吼了回去:“你也瞎眼啦,哪只眼睛看到我挖你家田埂了?我挖的我这边的好不好。”
何氏冷静了一下,只看一眼就又怒火腾腾,原本一尺宽的田埂只剩下一掌宽了,有些地方还已经直接挖断了,她家水田里的水正缓缓流向谭氏的田里。她指着那条田埂道:“这明明就是咱们两家共用的田埂,你他么的这么点地方都要争,是没地方埋棺材了吗?”
在农村,毁人庄稼跟谋财害命同等的严重。在何氏眼里。谭氏挖田埂就如同断人生计一样,也不怪何氏出口就恶毒。
这是咒自己家里要死人啊,谭氏在水田里狠狠一跺脚,骂了回去:“要死也是你个老不要脸的先死。你死了老娘都还死不了。就算我要死,我谭氏还不至于缺这么点埋棺材的地儿去挖人家的田埂。呸!也不知道是哪个老不要脸的先挖了田埂,倒怪到我头上来了。睁大你的狗眼看看,你那边动锄头的印儿我都给你留着呢,到底是谁先动手的你自己心里有数,免得你又说我给你扣屎盆子。”
何氏听到这么颠倒是非的话,狠狠的吐出一口痰就直直的朝谭氏飞去,一把把锄头扔到自己水田里,人也直接顺着斜坡滑到水田里,直面着谭氏道:“我呸。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老娘那是在挖田埂吗?看看清楚,老娘不过是把我这边的长得太长的草锄了。你他么眼瞎,看不出这锄头使了多少劲吗?你问问这里谁家锄草的时候一点地皮不刮到的。老娘又不是头一次锄草,你个疯婆娘就是成心找事!”
谭氏当然清楚何氏只是除草的时候顺带刮掉了一层土。两边的草明显的高矮不同,还有硬茬,再说她本来也就是来锄草的。都是庄稼人,都会锄草,又是毗邻,吵起来也没意思。但若没有昨天发生的事情,谭氏也不会往歪里想。现在屯子里的人几乎都传遍了,偏偏她还不能大声嚷嚷出来,硬生生的把这个哑巴亏吃下去。她得不得把这口恶气咽下去的同时,也对何氏怨气颇深。但今天看到这情形,谭氏脑海里就忍不住乱想:你家媳妇的远亲欺负我家闺女,你又来占我家的便宜。真当我们一家子都是任你拿捏的软柿子吗?
“你锄一次草刮一层泥,锄一次草刮一层泥,长年累月下来我这边的地不都刮到你那边去了吗?”
虽然每次犁田的时候都会用泥把田埂码一遍,但那田埂也是码的经常过人的,像两家水田分界的田埂通常不会有人去码。
何氏一愣。随即用力往后一甩手,再叉腰道:“你就是无理取闹,往年你家锄草的时候老娘说过一句吗?老娘刨了这么多年的地也没见刨到个金疙瘩,一年刮一点就泥富了?我呸!你他么的就是无耻!这破田埂这么大点地方就算全挖了又能种多少粮食,还不够我家鸡一顿的口粮,老娘用得着这么费事吗?没这点地老娘还不是养活了一家子,儿子娶了媳妇,孙子都好几个了,有谁饿死了吗?我家老二还是米店掌柜,老娘就是吃陈米蛀米,也不稀罕你这点地。”
“你家是财大气粗,那也是一点一点扣算人家抠出来的,从这点小事就看得出来你爱占便宜了。你们家从上到下,里里外外就没一个好东西。”谭氏朝田里吐了口吐沫。
“哦,那谭婶,你又算个什么东西?”人群中冒出一个声音。
“老娘当然不是东西。”谭氏想也没想就回了一句出去。
“原来谭婶你也知道你自己不是个东西啊。”杨柳拨开众人,走到最前面笑吟吟的看着谭氏。她原本是要送水的,没想到听到这么一出好戏,还真是精彩啊。果然一山不容二虎,一屯哪容两泼妇啊。
人群中有不少人都掩唇偷笑了起来。看到这里,其他人都明白谭氏是无理取闹了,可关他们什么事?这两家不对付也不是一两天了,口水仗没少打就是没干过架,他们都有些腻歪了。掐,使劲掐,最好打起来才好看。
杨柳又道:“娘,你先站上来,水里凉。”
谭氏回过神,又开始叨叨:“我说的怎么样,我就说你们李家没一个好东西吧。作为晚辈,敢这么说长辈......”
“谭婶要是觉得我说得不对,我就先在这儿跟谭婶赔个不是。”杨柳矮身福了福,“不过......”杨柳话锋一转,“身为长辈都为老不尊倚老卖老,又这么让我们这些小辈儿尊重呢?
既然谭婶觉得我们身份不对等,那不如让七丫妹妹出来跟我谈吧。”
杨柳指了指人群中的七丫。
屯子里哪有什么隐私可言,只一会儿,七丫也得了消息,丢下手中的绣活就赶了过来。她原本不想出头的,可杨柳这么一指,她就是不想出来也得站到人前。
“不行,你比七丫大,不明摆着欺负七丫吗?”谭氏想也没想的就拒绝了。
“那照谭婶的意思,那是不是还得把您出嫁的几个女儿喊回来跟我说话才好,可她们比我大,不就是明摆着欺负我了吗?”杨柳笑得软软的,说的话可不是也无力,她接着说道:“我只听说过有理不在声高,没想到讲道理也分年纪的,我今儿倒是长见识了。事情到底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我们也不多说了,免得又被说是人多欺负人少,我们就是赢了别人又是一大通话说,显得我们仗势欺人似的。娘,您看我们怎么做?”
“还用想。”李聪也到了,分开众人道:“娘,今天就当着各位乡亲的面,咱们往自个儿这边捉三尺田埂出来。”
为了什么,巴掌大的田埂居然还吵起来了,李聪也怒了,他不信他捉了这道三尺宽的田埂出来一家人还能讨饭去。
“好,老五说了算。”何氏也没犹豫,拿起锄头就开始往高里码田埂。李聪也徒手扣泥,运着。
“何婶子,别这样,是我娘魔怔了。我代替我娘跟你赔个不是。”七丫赶忙赔罪。
“七丫,不关你事。”
“码,怎么不码?我看以后我挖田埂自家,还有没有人跳出来说我刮别人的泥肥自家的腰包。”何氏开始只是答应了李聪,并没有想得这么长远。如今一说才更觉得应该码。当即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谭氏气得在那里直瞪眼,她哪里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不过就是借机让何氏难堪一下,现在越发不可收拾了。
七丫站在那里左右为难,她知道就算她不说娘也会知道她替男人出头的事情,只是谭氏表情太过平淡,七丫还以为她的不追究不谭氏也放下。谁知道......
“娘,何婶……”
“七丫,把锄头给我顺过来。”谭氏冲七丫伸出一只手。
不会吧,娘想把人家码的田埂挖掉?那还不得成死仇了?七丫站着不动,使劲摇头道:“娘,不要。”
谭氏瞪眼:“给我,咱们也码。”反正都撕破脸皮了,也不在乎这点地。他们家码多宽,他们也跟着码多宽。死杠到底她也不会说句软话,凭什么他们占了便宜还要他们继续得逞?
一个小孩瞪大了眼,看着双方各自在自己的水田里码田埂,手中的李子惊得掉了几颗。
扑通,扑通两声,这两颗抱成团的李子树最后成了两家都世代公认的界树。
也因为这次的事情,六尺宽的田埂成了李家屯的最有名的标志,也成了孩童最喜欢玩耍和邻里私下解决纠纷的地方,以此提醒和教育后人宽以待人。
ps:
今日一更。
古代农家媳 第一二八章 追星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谭氏和何氏两家因为田埂这件事,闹得势同水火。现在即使偶然碰到也是哼一声,脸各自转向一边,大家长都这样了,下面的小的自然不好做出“投敌”的事情。也不知未来会如何,但现在看来短时间内两家是楚河汉界,各自分明了。
对此,七丫只能歉意的一笑。她可以对有些人,有些事生气,但无法做到迁怒。勇敢和丢脸的事情做过一次就足矣,同样的错误犯两次就是没脑子了。
这世界也是公平的,有人失意就有人得意。七丫黯然神伤的时候花苗就趾高气扬,少一个对手就多一份希望啊,还是这么强有力的对手。七丫替东方白出头的时候花苗本来还暗暗恼怒没把握时机,却不想峰回路转,她倒捡了个便宜。也不在乎曾经跟杨柳信誓旦旦的不在登门的话了,有事没事就在何氏家附近转悠,看得杨柳满头黑线。
姑娘,你到底有没有节操?
***
杨柳光着脚,裤管挽到膝盖处,试探的用脚碰了碰水面,又缩了回来,挺冰的。经过几天的沉淀,先耕好的水田已经可以栽秧了。今天天气很好,田里的水把太阳的光反射得刺眼,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团团麦秸杆燃烧过后的黑色灰烬,一捆捆秧苗随着人往后退荡起的涟漪起起伏伏。很多人都戴着草帽弯着腰一株株的插着秧苗。
随着插秧苗的人脚步后挪,逐渐扩散开的黄泥水使得田里也看不大清楚了。杨柳往后缩了缩,不会有蚂蝗吧。喉咙痒痒的几天了就是咳不出痰来,杨柳有些难受的摸了摸喉咙。
“我说弟妹,你现在那里秀身材还是监工啊,还不赶紧下来,磨磨蹭蹭的做什么呢。”余氏正好栽完手中的秧苗,手往后提了一捆秧苗,扯开草结散开。看见杨柳还站在田埂是不动,就说了句。
“别怕,这田不落人的。”小何氏也笑着回头劝了一句,鼓励道:“你试试。”
“都到这副田地了还端什么大小姐架子。”余氏不满的嘟囔了一句。又不禁大声朝杨柳抱怨:“还不快点,嫌脏当初就不要往乡下嫁嘛。”
因为这句话,好多人都偏头看了余氏和杨柳一眼才又继续劳作。
小何氏拐了余氏一下,后者才不情不愿的住了嘴。不用小何氏出声提醒,她也看见李聪担着一篮子的秧苗走了过来。
嫁的时候也要由得她选择愿不愿意啊,这个身体原本的屋主选择了不,然后死了,她刚穿越过来也不会傻到选择再没了小命吧,她又不会变身。杨柳是不想大早上的就被人坏了心情,现在都已经嫁过来了。只要人不错,对她好就行了。她也没什么大志愿,穿成公主千金她也不一定能活得风生水起,而且关键那不是她的命运。所以她只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吸了口气,杨柳先下去一只脚。等感觉稳住不往下掉了才放另一只脚。等两只脚都踩在软软的稀泥里,杨柳往前倾着身子正要提步往前迈的时候,脸色就是一变。两手挥舞着寻找支撑点,想把脚拔出来,可陷得太深,她根本无力拔出来。
“怎么了?”李聪本来还准备笑着夸两句杨柳,一见这情景。扁担一扔,拔腿就跑。
“快拉我一把。”杨柳说话都带着颤音,她明显感觉到两条腿的腿肚子都在往紧里收缩,周围的泥巴也死死的包围着她。保持着僵着往前的动作,手靠不到田埂,杨柳只得两只手前撑在水田的稀泥上。试图为腿减轻点压力。
余氏不耐的转头:“又怎么......”待看清杨柳的狼狈样,顿时将手上的秧苗一扔,拔腿就快步靠近杨柳。小何氏稍缓,也跟了上来。
李聪的动作快些,一下子跳进田里。把杨柳解救了出来。
噗通一声响,周围忙活的人也才发觉不对劲,全都围拢过来,七嘴八舌的问怎么回事。
李聪把杨柳放到田埂上,膝盖曲起让杨柳靠着,一脸慌张道:“怎么了,怎么了,哪里痛?”
“腿,腿抽筋。”杨柳小脸都白了,伸手又够不到小腿,只能颤颤的指着。
李聪一看,这才发觉杨柳的小腿紧绷得厉害,像块硬铁似的,青筋收缩成一团冒起来,有的地方还凹进去一块。李聪赶忙把杨柳的裤腿放了下来,隔着裤子帮她按摩活血。
“怎么样,好点了没?”李聪问着,手里的动作也不停。
杨柳点点头。
何氏也挑着一篮子秧苗走了过来,看着自己田边又围着十几个人,眼皮突突直跳,这些日子家里就一直没断过事情儿,这又是谁闹笑话了?
真是,她们家的脸还经得起几折腾,一个个瞻前不顾后。
又往前几步,看到田埂上撒得七零八落的秧苗,何氏还腹诽是哪个这么缺心眼,待看见熟悉的青布垫肩,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李聪这是要造反啦。
紧张成这样, 肯定又是杨柳出什么幺蛾子了。何氏沉着脸走了几步,却不想有人拦住了她。
***
待感觉好点,杨柳朝众人说道:“各位叔伯大娘忙去吧,我只是腿抽筋,没事了。”
“下水前先把身子活动开,早上水怪冷的。”有个老大爷看杨柳是个新媳妇,思量她可能不懂,便提醒了一句。
杨柳乖巧的点头:“我知道了。”
李聪让杨柳再坐一会儿,自己去把秧苗担回来。
人群散开了一些,却还是有人不肯走,有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鼓足勇气,上前两步怯怯道:“杨柳姐姐,你脖子上扎的花真好看。”
杨柳有些诧异,围过来就为这个?杨柳不知道这几天她在屯子里走动,有多少人对她脖子上的好奇,有细心的人更是发现每天不带重样的。女人哪个不爱美的,也有人偷偷跟风,但总扎不出漂亮的花型。今天好不容易逮到机会,有些大胆的小姑娘就非要试试。
一有人带头,几个大姑娘小媳妇的都让杨柳教教她们。
嘿嘿,这是成明星了?
杨柳笑着伸手一撩额前的头发,一道泥巴印子就抹到了脸上。
ps:
感谢西元浅的认真评论。
古代农家媳 第一二九 惹事,护短
东方白双手背在身后,在屋子里走圈圈。
“有病啊,老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歇会儿不行啊。”荆浩无语了。
“我闲的啊。”
“我忙!”荆浩毫不客气的指着门:“要散步去外面。”
“就院坝那么大点地,有啥可逛的,还一股鸡屎猪粪味。”东方白表示不去。
荆浩没有丝毫同情:“现在知道嫌弃了,当初是谁要死要活的非要往这儿来的?”荆浩重重的哼了一声:“活该!”
“咱们不是好兄弟吗,想想办法呗,我都快闲得长毛了。”东方白抓了抓头发。以前在京城的时候,斗文比武的,杂耍说书的,要么逛逛街要么逗逗花楼里的姑娘,喝喝小酒赛赛马,哪有片刻觉得无聊的。可在这里呢,要啥啥没有,不到年节的时候就是杂耍的夜看不到几个,夜生活更是别提了,吃完就睡,可把这日子过得够无趣的。现在这个家的人都下田去了,他又不可能走着去镇上,这才各种犯愁,各种忧虑。
荆浩闻声看了他一眼,又恢复老神在在的模样,自从两人决定等李强回家后就离开,荆浩就安静了下来,最迟也就是今明两天的事情了。调侃道,“男人要经得起寂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