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电子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周硕
到了这个时候,周硕才有底气去见省委唐陶书记。
是的,向奉天投资5亿人民币上泛翰广场的项目,和奉天机床合作数控机床的项目,这俩项目虽说都是应有之意,但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周硕其实有自己的想法。
无他,投名状。
见唐陶的投名状。
唐陶在渤海省省委书记的任上已经做了三年多了,少说能做一年半,多的说不定还能做六年多。
以泛翰集团和渤海省的关系,以及目前周硕布下的一系列棋子。比如说造船业,比如说房地产业,撺掇何夕整合绣城国企准备进入的汽车业,自身的电子业,未来随着国内基建热兴起带来的钢铁业迅猛增长。当然还有机床业带动的重工业……
泛翰集团正在把触角深入到渤海省的各个角落,并且同时。带来了后世从所未有的机遇。
取代韩国未来在国际上地位的机遇。
韩国人现在其实也刚过了几年好日子,从1990年到1996年。韩国gdp增长了47%,平均每年增长接近8%!嗯,虽然真的没有中国发起飙来,连年9%、10%,甚至跑出过14%那么夸张,但在国际上也算是跑的快了。
韩国能以其狭小到极点的国土,支撑起一个gdp世界前15的国家,真的是很了不起的。
当然这也说明,韩国人的发展路线。非常正确。
所以周硕觉得,渤海省在自己的支持下,复制一次韩国的成功,其实未必不可能。
韩国经济支柱其实就是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最多最多,还可以加上两个韩剧和整容。而渤海省的底子,其实正好和韩国的优势相重合,渤海省也是传统的造船大省,钢铁就更不用说了。钢城的钢铁业可是举世闻名。汽车业目前周硕和丰田合作的很愉快,未来未必不能引进来一条合资生产线,电子就更不用说了——以现在的势头未来超过韩国绝对没问题。
六年半以后也就是2003年,如果到时候渤海省的发展能够取得韩国一半的成绩。送唐陶再进一步就很难吗?
这棵大树,怎么也要靠上十年才会划算啊。
周硕刚到省委大楼,就被唐陶的秘书亲自招呼了过来。
这是他从奉天机床集团出来之后的第二天了。提前一天在秘书处做了预约,然后起了一个大早。将自己捯饬的干干净净的,这才八点半准时驱车到了省委大院。
渤海省的省委坐落在著名的中山公园对面。风景秀丽,交通方便。一大早上周硕吃了碗咸豆腐脑当早饭,打点起精神准备迎接唐陶的接见。
渤海省的省委大院已经有年头没有翻修了,虽然是执掌一省命运的地方,却显得颇为低调。12层的红砖楼和周围已经拔地而起的新高层楼房相比,就仿佛是一只丑小鸭。除了门口站岗的持枪卫兵,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至少表面上都颇为朴素,一点也看不出来这里是渤海省的权力中心。
周硕向门卫报上自己的身份和来意,过不一会儿就有一个穿着半截袖白色衬衣的三十多岁男人从楼里走了出来。
“周总你好,咱们又见面了。”王大明换了一身打扮,就再也没有当初在喜来登相见时候的锐利气质。仿佛是锥子进入了布袋,利刃收入了刀鞘。整个人锋芒尽敛,变得就如同机关里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一般。
“王秘书,怎么你亲自来接我!”周硕吓了一跳,连忙快走几步,伸出手和他握在一起。他这也是真没想到,王大明作为唐陶的秘书,堂堂厅级官员竟然像是一个普通科员一样出来迎接自己。
“周总是渤海省发展的大功臣,领导说我来迎一下是应该的。”王大明很和气的笑了一下,随即伸手一引,说道:“好了,领导在办公室里等你,咱们快走吧。”
“好好,那就快走。”周硕猛的点了点头,跟在他身后向省委大楼里走去。
省委大楼里也不知是天然如此还是装了空调,竟然没有多少燥热的感觉。一进来,立刻就是沁人的凉爽。周硕和王大明俩人坐上电梯,直接按下了八楼的按钮。电梯恍恍惚惚之间,便到了唐陶办公室所在的楼层。
唐陶的办公室在这一层的里面位置,外面一个长长的走廊,一间办公室像是被拆掉了靠走廊一侧的墙壁,变成了一个接待厅。
这厅里如今就坐着一溜的好些领导干部,别看一个个坐下来如同小学生一般,但哪个不是一地诸侯?能在这里等着的,少说也要厅级干部。
这群人见到周硕竟然跟在王大明身后,连等都没有等,直接就进了唐陶的办公室,不由纷纷议论了起来。
周硕目不斜视,连看也没看他们,就被王大明领进了唐陶的办公室内。
“书记,周总到了。”
周硕敏锐的察觉到王大明不像上次那样,没有直接称呼自己的名字,而是用了周总这样的称呼。看来这次光刻机出场,宋老和胡老的出现,也是给了唐陶一些小小的压力。
尤其是胡老,毕竟是曾经在长老会里做过。虽然原因很多最后下来做了电子工业部的部长,但毕竟份量在哪里摆着。能够搭上这条线,唐陶也不能不有一个过得去的态度。
“小周啊,坐吧。”
唐陶这次没搞什么“学习时间”,而是笑呵呵的指了指自己面前的座位,让周硕坐了下来。
将周硕送到办公室,王大明为他和唐陶各自倒了杯水,然后便悄然的退了出去。一时间宽大的办公室里,就只剩下了两个人。
周硕偷眼打量着唐陶的办公室,一整面墙的实木书架,虽然他对这方面没多少研究,但看起来倒也不像是太过贵重的木材。书架正对的墙面上挂着一幅字,这个就更糟糕了,干脆连字都认不得了,反正肯定不是“妇女之宝”就对了。
从唐陶的办公室里“撒么”了一圈,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唐陶的办公桌上。
他的办公桌上只有简单的几份文件,一部电话,两个不知名的奖杯,还有一个小小的相框。然后最令人吃惊的,就是唐陶的桌子上,竟然有一个魅动m2。
mp3播放器,这东西就好像齐白石画的异形一样,说不出的违和。看它科幻时尚的造型,以及靓丽的星空蓝颜色以及钢琴烤漆,就和这间办公室的整个氛围完全不搭调。
“哦,这东西不错!”唐陶放下手里的水杯,见到周硕的目光,和蔼的笑着说道:“听说现在在年轻人里很流行,这是给我孙女的礼物。”
“以前啊,这些电子娱乐产品都是外国人生产的。这次泛翰集团却能引领一次时尚,这很好!”
唐陶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试用了一下,听歌很方便,时间长、不怕颠簸。不光是年轻人喜欢,我这个老头子也有点爱不释手!就是还是贵了点,一千多块钱的价格可不能让普通人用得起。”
“唐书记喜欢,我让人送个正在开发中的产品过来吧。”
周硕心里也高兴啊,别说什么当领导不应该喜欢拍马屁之类,是人就没有不喜欢自己成绩被人认可的,只不过要看认可的人是什么身份。
唐陶堂堂渤海省省委书记能说出这样的话,周硕就算是送出一个月的mp3产量也愿意啊!
“不用、不用,我一个月的工资也买不起一个这东西,白要你的这可是犯错误咯。”
“我说的不是这种在市面上出售的,而是目前还没有上市的下一代产品。不然本来也是要挑选一些用户,免费发放这种试作品,方便收集一些改进的建议……”
“这样啊,那我就提我的孙女谢谢小周你咯!”
唐陶今天看来很高兴,竟然没有多做推辞就收下了周硕的好意。
可不是谁都有资格让唐陶收礼的,周硕虽然说是试作品,但大家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唐陶的这一番做派,明显是想拉近他和周硕的关系。
这不是省委和泛翰集团之间公对公的关系,而是在拉动唐陶和周硕之间的个人关系!(未完待续。。)





电子重生 第五百零六章 投资
“我听说了,你在奉天准备推动两项新的投资。昨天江大桥市长对此进行了汇报,这是好事啊!”
唐陶和周硕说笑了两句打开气氛,随即就进入了正题。当开始谈到工作,他的态度自然而然就严肃了起来。
“是的,泛翰集团打算第一期投入5亿人民币,在奉天市内建设一个泛翰广场的项目。另一个是泛翰集团和赵襄第一机床厂联合开发了一款数控机床技术,打算与奉天机床集团合作打开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
周硕侃侃而谈,将两个项目的情况大体的向唐陶做了一个汇报。唐陶静静的听着,中间没有插话提问,只是偶尔会抬手在纸上写下一两个字。
“这两个项目都很好。”
唐陶听完周硕的汇报,正色道:“泛翰集团到奉天这个广阔的天地来,会有更多发展的机会。绣城当然好,但作为渤海省的明星企业,泛翰集团也要有更高层次的战略眼光。步子要大一些,不用担心和地方上的关系,招商引资是各地政府的头等大事!”
周硕诚恳的点了点头,答道:“唐书记教训的是,我们泛翰集团一定认真配合省里的战略规划,为渤海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周你放心,省里也不会硬来,而是会充分理解企业的诉求。为投资创造环境,是目前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
别以为唐陶这是在说官话、套话,周硕却在他的话里听出了弦外之音。什么叫“充分理解企业的诉求”?其实就是说,之前奉天没有你泛翰集团的关系,你不来也就不来了。为了把你泛翰集团请到奉天来。省里硬是把江大桥推到了奉天市长的位置。
就这一点,足见省里的诚意。有什么投资环境的创造,比专门为你调过来一个相熟的副省级市长更大手笔?
或许江大桥升职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为泛翰集团保驾护航打消疑虑,绝对是决定性的原因之一。
就冲这个面子。周硕不能不投桃报李。
显然是这两个投名状让唐陶也体会到了周硕的诚意,所以今天的会见才会气氛如此轻松。省里当然希望自己的媚眼抛给懂行的人,周硕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获得省里的认可。
唐陶见周硕能够领会自己话里的意思,满意的点头道:“省里对这个数控机床技术非常感兴趣,小周你知道,咱们渤海省是传统的重工业省。在工业领域。曾经是在全中国都领先的。省里不论是新组建的奉天机床还是大港机床,基础都是很好的,工人们也都是很好的。缺少的就是资本、技术和机遇。”
“你们这个新松系统出现的很及时,省里作出了评估,觉得目前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既然有这个条件。那就要大干快上!奉天市府已经答应帮助奉天机床争取两个亿的贷款,在这个项目上泛翰集团要多用点心。”
“是,唐书记。”周硕振奋的点了点头,重工业是国家经济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越强劲,国家经济发展才会越迅速。
而作为工业倍增器的电子技术,也只有在工业规模提升之后,才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哪怕换个思路来说。有钱的人越多,也才有越多的人用得起电子产品。要不然就像唐陶说的,他堂堂省委书记工资尚且感觉买个魅动m2都要心疼。国内电子业市场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还有渤船重工这个项目,你们联合了三个大型船企来做,这也很好。带动了更多的工人就业,缓解了我省下岗工人数量的压力,对政府工作帮助很大啊。”
周硕还是满脸谦虚的表示了自己贡献不大,主要是各级领导的关怀……
当然这都是套话。不过他现在肚子里也开始有些奇怪了。我泛翰集团是一家电子业公司啊,唐书记咱能谈点应景的不成?你这总揪着重工业不放。究竟是在传达什么含义?
唐陶云山雾罩的点评了一番泛翰集团在工业领域“不务正业”的成绩,总算是话锋一转。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事情,我想再听听小周你的意见。是不是明年真的能爆发?是不是真的无可避免?”
周硕略微愣了一下讶然道:“唐书记这个问题,可实在是难为我了。东南亚金融的体制性缺陷是确实存在的,而我在美国华尔街的关系,经过调查也证实了很多线索,都指向他们正在筹划对东亚金融体系进行攻击。”
“但即使如此,要说是不是真的就一定会在明年爆发,或者说最终有没有可能避免——我不是神仙,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保证?”
这也是周硕的心里话,随着他这只大蝴蝶用力的挥舞翅膀,历史早就已经出现了很多改变。这些改变是否会造成97年东亚金融危机消失,这个谁也说不上来。哪怕不消失,万一变成98年或者99年金融危机呢?
所以说,这个问题他真的不可能打保票。
“好吧,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唐陶点头,认可了周硕的说法。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这个话题,紧接着又问道:“省里最近正在推动从日本获得政府贷款,如果能够成功,大概能够得到两千亿日元。”
说到这里,唐陶别有深意的看了周硕一眼,点了一句道:“经过谈判,这笔钱是可以提前还款的。”
“那就是158多亿人民币……”周硕心算了一下,1996年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大概是:00:7.64,2000亿日元其实应该是152.8亿人民币。
他得到了这个模糊的数字之后,忍不住皱眉道:“数量还是有些少,我估计如果亚洲金融危机准时爆发,1998年应该是日元汇率最低的时候,跌破6.3是没有压力的。如此,2000亿日元的贷款,最多也就只能得到26亿人民币的差价……”
这个数字如果对一个企业来说,已经是非常不低了。但是对于一个省级政府部门,其实也就是聊胜于无而已。
唐陶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笑道:“不低了,这笔钱的利率达到了5%,并不是援助性贷款,所以也就没有附加的指定用途等条件。我和白省长商量了一下,决定把这笔钱放到省建投去。通过资金杠杆,投资日元对美元的汇率。”
“嘶——”
周硕这下可真是倒吸一口凉气了,原来他给出的主意不过是通过政府贷款,利用日元贬值隐形的赚点好处而已。但唐陶这么做,那可就相当于撕破了这层面纱,真正把用意表露了出来。
“这样做,恐怕不是太……”
“无妨。”唐陶摆了摆手,轻松的说道:“这个事情是通过高层同意的,会是整个中国应对金融危机行动的步奏之一,你只要知道这会是大局要求就好。”
“这样啊!”周硕顿时兴奋了起来,没想到不仅是唐陶被他说动,显然当初交给x办郎主任的资料,也发挥了他的作用。
既然这次贷款是国家通盘考虑的结果,那想来就一定会把痕迹抹平,或者能让日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是了,前些天日本人开始了他们登陆钓.鱼.岛的开端,从此以后中日关系恐怕又要进入多事之秋了。难说国家决定阴日本人一次,不是受到了这个刺激。要不然唐陶早不找、晚不找,偏偏这个时候把自己找来?
“实际上,我和白省长研究之后,对省建投的投资能力却不是太放心。”唐陶眼光有些怪异的看了周硕一眼,摇头叹息道:“但是我们一致认为,小周你在这方面的水平是值得相信的。尤其是你在美国的很多投资操作,庞秘书长的儿子都进行了汇报。谁能想得到,他这个在美国声名赫赫的金融皇帝,绝大多数投资意向是出自你的授意?”
是啊,周硕如今才多大年纪?索罗斯在金融市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敢说从来没失手过吗?巴菲特的资金回报率,敢说像他一样高吗?
六耳投资基金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已经成长为一艘水面下的庞然怪物了。
不提之前已经出售的网景公司股票,也不提正在疯涨的微软公司股票,雅虎公司的股票也在4月上市之后增长了150%。就算这些都不说,今年和ebay也都开始显露出非凡的前景。除此以外,六耳投资手里还握有更多有前途小公司的股票。不用说,以周硕的眼光能看得上的,这些投资少说未来也会带来十倍以上的回报。
在传统投资领域,周硕的收获同样丰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飞安公司,甚至还操作了几次道琼斯股指期货的买卖。
就从这份投资考卷的评分来看,无疑周硕是远远超过了省建投那些光吃饭不干活的蠢货们。(未完待续)




电子重生 第五百零七章 愿意做!
所以说,周硕这个成绩实在太逆天了。—{2}{3}{}{x}只要是了解内情的人,无不为他这种对市场的掌控力感到吃惊。
在这样一份成绩面前,任何质疑都显得可笑了。谁要是觉得周硕不够资格,赞成的人大可一句“bb”送过去,谁敢接这个任务?这可是数百亿的本金,上千亿的资金规模,一不小心省建投那点资产就要配光,省里领导有一个算一个要赔上自己的仕途。
交给周硕是最稳定的,他本人有不败的投资记录,更重要的是哪怕亏损了——人家赔的起!
就是这么回事,唐陶是信任周硕,但也不是绝对无条件的信任。他的信任,是建立在周硕本身底蕴上的。有泛翰集团做后盾,有庞舟在美国把持的巨额资本做后盾,周硕这个名字就是信用的代名词。
周硕也知道,以庞舟父亲在政府里的地位,自己这点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
一是庞舟不可能瞒住家里,二也是庞舟父亲本人位置决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你不得对国家进行详尽细致的说明?
而且庞舟交代投资记录这个事儿周硕也知道,当时也没有多想,哪想到竟然最后在这里突然冒了出来。
“这个……”周硕想了想,勉强点头道:“也不都是我个人的原因,庞舟本身的工作也很重要。”
“这个我知道,不过你个人的能力还是更重要。所以省里希望你能接下这个任务,其实也不算是任务。就是希望你能到时候指导一下省建投的操作。”
“既然唐书记开了口,那我就不推辞了。”周硕也不拖拉。干脆利落的点起头来。
换了别人,也许在上千亿资金规模面前会战战兢兢、亚历山大。但是对他来说却是没有多少风险的事情。其实就算明年索罗斯真的不动手,凭他现在掌握的资金,自己来都没有问题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缺陷摆在那里,既然不会跑,盈利就绝对没问题。
而且一旦点起一个小火苗,已经饥渴难耐的国际游资就会蜂拥而上。历史上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本来也没多少本钱,只不过是当时整个华尔街通过他的操作确认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漏洞而已。
见周硕这么干脆就把这件事答应下来,唐陶显得非常高兴。在他看来,周硕如此不顾毁誉就敢冒这个风险。也说明了他不是一个单纯的资本家,心里多少还是有国家,有社会的。
“小周你这个觉悟好,如果政府里的领导干部都能像你这样勇于做实事,咱们国家未来才会有希望啊!”
唐陶感慨了一下,问道:“如果能够从对日币的炒作中赚取一笔利润,你知道省里打算怎么使用吗?”
“这我怎么知道,再说恐怕也没有我表意见的余地……”
别看这钱是要周硕来赚,但怎么花他可是没有一点想法。这毕竟是政府的钱。理论上还是省建投投资的利润,哪里轮得到一个私人企业家来置喙。谨守自己的本分,一直是他和政府相处过程中坚持的原则。
“不,这笔钱我和白省长都希望能听听你的意见。实际上省里这次下了这么大决心。和你也有不小的关系。绣城现在搞的那个国企改革方案,是不是你给何夕出的主意?”
“啊!”
周硕讶然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道:“我只是提了一提。是何市长完善了这个想法,可不能算在我的头上。”
唐陶呵呵笑着摆了摆手。无奈道:“算在谁的头上不重要,关键是省里对这个思路很感兴趣。目前国家处理国企。主要是通过变卖和下岗的方式。就不说容易造成贱卖国有资产和其他的**弊端,将这么多国企优秀职工直接赶上社会,对国家公信力来说并不是好事。”
“但是不这么做要怎么办?国企的出路现在国内探讨的很多,彻底解散的论调有之,维持现状的有之。卖厂和下岗,不过是没有好办法情况下,相对不是那么差的办法。国企如果不改革,最终就是要拖着整个国家一起去死。如此,才不得不对国企动手……”
唐陶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了,像是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多,难得长长的叹了口气。
“尤其是咱们渤海省,本来就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工业人口和城镇人口最多,但现在的负担也就是最重。这个将国企进行合并,退出竞争激烈行业的改革方向,省里有心想要尝试一下。如果能成,说不定就会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周硕闻言的呼吸顿时急促了起来,当初他和何夕说的这些话,以及推动绣城市国企的合并重组,多多少少有些尽人事听天命的意味。
当前这个大环境下就是如此,下岗,国企承包出售,自主就业……
根子上是国家目前推动改革需要的成本太高,国企的包袱太重,这是制度问题,是整个体系和社会的问题。单凭周硕,他能救得了绣纺,或许甚至能救得了绣城百多万人,但他能救得了渤海省,能救得了东三省,能救得了全中国?
不能,所以他也就没有在这个事情上花费太多的心思。既然无能为力,那就眼不见为净吧。
1...203204205206207...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