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重返1989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关外西风
家里的事儿,振坤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是说,他若是做不了主,这事儿可以开会讨论一下。
“我今天要去看他,正好听听我爸的意思。”冯志耀说完看了看时间站起身开始收拾东西。
下午四点钟,玛丽医学院,高级病房内,此刻的冯先生已经瘦弱不堪,身上插着各种管子,皮肤刷白,俨然是油尽灯枯之相。
冯志耀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走了进来,看着老爸如此状态,心如刀绞,忍不住红了眼眶,听医生分析了一下情况后,冯志耀坐在床前直抹眼泪。
“别哭。”冯先生有气无力道:“不哭,你心最软,心软不好。”
冯志耀吸了吸鼻子,强忍着哭腔道:“爸,跟你说个事儿。”
冯志耀把佳峰的情况说了一遍,施罗德集团的想法现在已经彻底摆在了明面上,国际上的情况,一边是穷苦的大陆,一边是富饶的多个发达国家,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怎么选。
冯先生思索了片刻,说道:“待价而沽!”





重返1989 第1109章 分红?
现如今的事态发展,显然已经超出了冯先生的预料,他没想到国际上的变化如此之快,只是告诉冯志耀,要学会看势,就算是要卖掉佳峰的股票,也不要让施罗德集团那么轻易拿到。
要学会两头下注,价高者得,今年的董事局会议上不要轻易表态,要学会保持平衡,不能让陆峰舒服,也不能让约翰舒服,这才是小股东的生存之道。
冯先生太虚弱了,他很想手把手的教冯志耀怎么处理这些事儿,可是此刻身体已经不允许了。
距离股东大会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陆峰抽空去了一趟天津,看集成电路厂区的建设情况,集团总部却开始有一些流言蜚语。
中层管理持股者之间流传着,企业已经实现盈利,账户上躺着上百亿的人民币,可是以陆峰为首的一派人却拒绝分红,他们以各种手段掏空企业,尤其是陆峰,个人的吃穿用度全部由企业报销。
名义上大家都有公司股票,高层管理一开会就说,企业是你们的,为企业付出就是为自己付出,可是他们吃的满嘴流油,年终分红的时候,只让大家拿一点点,最终跟拿个死工资差不多。
中层骨干之间互相对比外企的待遇,有人传言硅谷的企业,中层管理普遍能拿十五薪,并且每周有两天假期,而对研发工作者,更是宽松,心情不好就回家躺着,他们信奉的是,兴趣是工作的前提。
这些事儿在企业内部最近越传越厉害,已经没人知道是从哪儿传出来的。
一时间要求降低工作强度,年底实行一次丰厚的分红呼声越来越高,不得已魏艳丹,朱立东,杜国楹一众高管都站出来开了几个会议,来安抚大家。
米国头部企业待遇比佳峰好,这是一个事实,一众高管也没法反驳,只能一个劲的说,佳峰的待遇在国内已经属于超一流的,就算是进国企也拿不到这种收入,更何况企业内部还有不少从国企出来的。
对于这个答复,下面的人显然不满意,工作强度大,加上‘收入不行’,不少人都开始抱怨起来,感叹自己的不幸福。
幸福是什么?或许就是,我吃着馒头,别人吃着窝窝头,我就比别人幸福,当我看到有人吃着馒头,还能吃到榨菜,那我就是不幸的。
经过上一次的垃圾工程,这一次显然总部对于下面监管严格起来,陆峰回来之前给魏艳丹打了个电话,聊工厂的事儿,魏艳丹在电话里说起管理层的抱怨。
“行,我知道了,等明天我回去再说。”
挂了电话,陆峰心里明白,这些事儿都是约翰搞的,看现在的情况,这些都是餐前点心罢了。
次日一早,陆峰回到深圳,当天参加了研发公司的股东大会,在董事局开始前,集团所有持股者都会开个会,会议上进行投票,选出一个人来作为总代表参加董事局会议,由总代表在董事局会议上为这些人争取利益。
陆峰在设计员工持股这一块,与其他企业不同,给予了相当高的自主权,除了员工持股不可出售,只有分红权外,也让他们切实的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所以佳峰的管理层一直再说,是在为自己的公司而奋斗。
下午三点钟,会议室内已经坐着熙熙攘攘的人,足有上百号,随着众人落座,陆峰和柳城走了进来,现场响起掌声,柳城低声的跟陆峰说着大家的情况。
“到了多少人?”柳城朝着一个文员问道。
“研发公司员工持股者,应到一百七十五人,实到一百二十三人,占公司持股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八点五,按照董事局规定,符合会议召开要求。”
柳城听到这话点点头,迈步走上台坐了下来,陆峰坐在旁边,柳城看着下面的人们沉吟着道:“董事局会议啊,马上要开了,大家呢,也辛苦一年了,今年在研发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展,超额完成了任务,相信董事局会议后,我们就有了新一年的奋斗目标,我最近也听了很多小道消息,很多人议论分红的事儿,陆总正好有空,也过来听一听,跟大家说一说。”
柳城总结了一下今年的工作,大家的收入,现在公司整体情况,接着道:“那就让陆总说两句,大家鼓掌。”
现场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陆峰,就差把分红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最近,我听说,咱们研发公司有一些工程师,拿我们的薪水,待遇,跟因特尔,甚至是德州仪器进行比较,于是乎心里有了落差,一样都是工程师,都是搞科技研发的,你们的收入,连人家一半都不到,工作还累!”陆峰朝着众人心平气和道:“柳总跟我说,是一些人能力不行,还想要不菲的收入,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对。”
柳城听到这话侧过头看了一眼陆峰,自己啥时候说过这话?
此刻他也没招,陆峰说他说了,他就是说了。
“为什么工资待遇差这么多呢?是我无能,我创立的企业如果是世界一流企业,我的企业如果每年芯片,内存,主板等产品数以万计的往全世界卖,也就不会跟大家计较这点钱了,后来吧,我又觉得不应该全怪我。”
“这两年时间我们玩了命的往国外跑,想要打开海外市场,出去才知道,这个世界不仅人分三六九等,连国家也一样,穷地方跑出来的,在人家富裕地界就是不受待见,打个简单的比喻,地主老财都知道吧,那都横着走啊,一个个可凶了,说制裁你就制裁你,说让你混不下去,你就混不下去。”
“可是我也没错啊,就因为我出身不好?家里不行?家里为啥不行,说到底还是家人不行嘛,现在佳峰有了一点底子,不能刚有点钱就吃喝玩乐。我也知道,很多人说我转移财产,把公司的钱当自己的花。”
“我可以接受审计查账,创立佳峰这些年来,我一分钱都没有套现过,每年除了工资,一些分红外,再没有其他收入,大家想过上好日子,想挣得多,有时间花,我能理解,可公司现在的状况,不是享受的时候。”
“咱家里不行,那就更得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至于分不分红,我告诉大家,肯定分红,是不是大分红,我无法给出答案。有人说账上二十多亿美金,拿出两三个亿给大家分了,这种话里透着一股子猪八戒的味道,分行李,回高老庄。”
“公司会越来越好的,相信每一年的分红也会越来越高,不要去跟因特尔的工程师比待遇,而是在能力上跟对方比高低,在国内,你们是工程师中绝对的一流收入了,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说一下,会上尽管说,会下不讨论嘛。”
陆峰说完看向了众人,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颇有顾及,前排的一个四十来岁男子被旁边的人捅咕了一下,他开口道:“陆总,我们其实想知道,现在佳峰还是你的嘛?”
“佳峰是我创立的,我是创始人,也是董事局的住席。”陆峰回答道。
“按照公司规定,如果在董事局提出分红方案,只要超过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东赞成,方案就能被执行,是不是?”这人又问道。
“可以这么理解!”陆峰盯着这人,心里暗暗有些皱眉。
在场的人顿时明白了,陆峰现在对于企业已经没有了绝对的掌控力,自从施罗德集团进来后,管理层私底下就一直在讨论,如此大笔的资金砸过来,对方像是钱多的没地方放,很多人都说,控制权已经不在陆总手里了,现在算是得到了证实。
一场交谈后,柳城对研发公司一年的工作做了个总结,随后就是董事局会议代表人选,经过投票最终选出柳城作为代表参加董事局会议。
会议结束后,陆峰跟柳城走出会议室,回办公室的路上,陆峰问道:“那个朝我问问题的人是谁啊?”
“国内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杨福群,也算是老员工了,之前负责海外技术交流。”柳城感觉到了什么,说道:“这人就是心直口快而已,做事儿还是比较靠谱的。”
“看的出来,他应该对硅谷那边的福利待遇很了解,现在这个关头上,尽可能的用一些靠谱的人吧,你得确保你这两年的时间,都能坐在董事局代表的位置上。”陆峰停下脚步看着柳城道:“一些有能力,但是心里有想法的人,该放弃就要放弃,今年我说,一切以研发为主,明年很有可能就不是了。”
柳城能感觉到什么,只是点点头,一言不发。
陆峰慢步朝着办公室的方向走去,口中长叹一声,自语道:“老婆进产房,却听到消息,帽子可能绿了,真是进退两难啊!”




重返1989 第1110章 我要未来
企业内部出现这样的问题,不用问也知道是约翰派驻在企业内部的工作团队干的,不过还有一点,随着佳峰的员工越来越多,随着中层管理站稳脚跟,形成内部利益派系,这种情况也正常。
多少大型企业最终不是死于外部,而是内部斗争。
一路走来,以终端产品,商业模式,产业制造,核心技术,这些多个维度互相支撑起来的商业帝国,这条路比陆峰想象中的难,尤其是核心技术方面,涉及到了国际争夺,大国核心争端之中。
这就不是一个人,或者是一家企业能够硬抗下来的。
陆峰对国际各国在九十年代的定位了解的并不多,这是他的短板,毕竟上一世他只是个商人,而且是一个不太可能够得到这个层面的‘小商人’。
他以为自己最起码能掌控一条较为低端的芯片产业链,依托国内市场的繁荣,从其他产品上赚钱,补贴芯片开发,决胜在十几年后。
谁能想到欧洲这么怂!!!
随着时间的推进,佳峰把董事局会议的地点设置在了一家五星级酒店,方便各大股东下榻,开会,随着一些小股东的到来,热闹了起来。
十二月十五号,随着一架私人飞机降落机场,机舱门打开,约翰在几个人的陪同下走了出来,回过头看了一眼这架波音737,朝着身边人道:“这么好的一份儿礼物送出去,还希望能得到一些实质的回报。”
“现在的情况,他比你清楚,个人利益最大化才是最好的选择。”旁边人说道。
约翰微微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说法,在约翰眼里,佳峰的未来是确定的,作为最为突出的一家华夏企业,在目前国际局势中,被拿来开刀,再合适不过。
所以在约翰眼里,现在不谈未来,就谈钱!
半个小时后,陆峰接到了电话,约翰邀请他中午一块吃饭。
陆峰挂了电话,出门开车直奔约定的酒店而去,到了地方,约翰一行人刚刚订好包间,约翰看到陆峰脸上露出了笑容,走上前道:“好久不见了啊,这一次我可是沾了你的光,坐着私人飞机来的。”
“我可没说一定会接受你的飞机。”陆峰握着他的手道:“最近我听说集团内部的一些持股管理层闹腾,这事儿你知道不?”
“怎么了?影响业绩嘛?”约翰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企业越大,内部管理就越麻烦,现在才哪儿到哪儿,按照国际大企业的发展来看,最好是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团队。”
“啧!”陆峰砸吧一下嘴,说道:“要不直接卖了,啥心都不用操了。”
“哈哈哈哈,这倒也是个办法。”约翰毫不遮掩道。
“看的出来,你们内部对于投资佳峰这件事儿,还是不太满意啊,这两年来我努力的做业绩,依然无法换来投资人的信心。”陆峰盯着他道。
“时代浩浩荡荡,非人力可挽回,你如果是个欧洲人,施罗德绝对鼎力支持。”约翰很是诚恳道。
“是啊,时代浩浩荡荡,还没等开演呢,你就觉得不行。”陆峰不想跟他讨论这些事儿,说道:“吃饭吧。”
在包间里,刚坐下来约翰就跟陆峰分享了下半年欧洲的几场重要会议,施罗德集团作为大财团,能够探听到一些重要会议的议题和商谈结果。
米国人下半年往欧洲跑的比较轻快,连威胁带哄的,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封锁!
约翰在饭桌上说这些事情,就是想让陆峰看清楚形式,他放下手里的筷子,开口道:“你凭实力关注军事嘛?”
“不关注,没时间。”陆峰随口道。
“那你知道,这半年来有多少军舰开往了这边,周围有多少军事基地,那些个国际银行今年下半年对你们的态度,还有国际顶尖的行业协会,不说芯片半导体,工业重装机,现在已经彻底封死了,大型的盾构机,重型龙门吊,高端机床,还有被誉为‘工业母机’的各类机床。”约翰朝着陆峰认真道:“就像是你渴求的光刻机一系列产业线,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国家都会显得很渺小,更何况企业,甚至是个人。”
“所以你投降了?”陆峰抬起头盯着他问道。
“不不不,不是投降,是你们的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需要活着,幸福的活着,需要钱。”约翰开解道。
“看来咋俩需要的东西不一样。”陆峰沉声道。
“那你需要什么?”约翰有些好奇,这个世界还有人不需要钱?
“我需要未来!!”
约翰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一挑眉,又把筷子拿了起来,吃了好一阵方才开口道:“失去了西方,真的没有未来,你可以去看看世界其他国家,现在你们的经济刚刚起来一点,可能这就是顶峰了吧,这样的一个经济,没有市场的。”
“有没有市场你说了不算,既然你已经认定了,那好,我们可以回购你手里的股权,把你们先前投资的二十亿美金退回。”陆峰问道:“怎么样?”
约翰耸了耸肩膀,感觉自己在听一个笑话,开口道:“这样吧,你现在还有百分之十的股权,这一次董事局大会可以制定个分红,你拿一笔钱后,那架私人飞机送你,我们再出五个亿美金,收购你手里的股权。”
“然后呢?现在的佳峰就像是一个婴儿,你要把这个婴儿转手卖给米国,然后把它溺死在水盆里,对嘛?”陆峰盯着他沉声道。
“可是它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根本长不大的,换成钱,是你现在最合适的办法。”约翰沉声道。
“我不卖!!”陆峰用手微微一拍桌子道:“永远不可能卖!”
“这不是以你的意志力可以转移的,你完全可以等国际形势好一点,拿钱再创造一家企业,等到米国可以让你在那边招揽人才,可以开展研发中心,可以跟因特尔,德州仪器这些企业合作,你再开始也不晚。”约翰劝解道:“你要懂得国际上的厉害关系。”
“我知道引入资本,降低自己的股权会让公司失去控制权,都说引入资本是引狼入室,没想到,我引进的不是一头狼。”陆峰看着他嗤笑一声道:“是一头猪!”
“你说什么?”约翰彻底被陆峰惹恼了,用手一拍桌子大声呵斥着。
“我说你没有胆子,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我们若是取得成功,所获得的利益不知道多少倍的增长,你们不就是博收益的嘛,高风险,高收益嘛。”陆峰朝着他道。
约翰看着他哼了一声,说道:“我又不是傻子,你如果不答应,那我相信明年的董事局大会,你会答应的。”
“吃饱了,下午还有事儿,先走了。”陆峰拿起桌子上的毛巾擦了擦嘴,丢在桌子上站起身走了。
陆峰的这种反应,约翰丝毫不觉得意外,他们也没想到事情转变的这么快,国际上的事儿,风向说变就变。
这么做并不是约翰本人的意思,而是企业的意思,至于这么庞大的一家全球金融企业听谁的,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
这个世界不管什么事情都是要讲立场的,商业从不是中立,连艺术都无法中立,更何况商业呢。
约翰朝着旁边带来的四十多岁男子说道:“我觉得今年你先担任集团事务总监吧,不希望太直接的刺激他,主要还是看今年董事局的表决情况。”
约翰非常清楚陆峰对佳峰的掌控力,他想要在公司里站住脚,就必须瓦解这种掌控力,哪怕陆峰表面上已经退出管理层,约翰认为依然不够,他应该拿股权套现后去消费,去度假。
下午,三点多,陆峰坐在家里一言不发,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最好是找一笔资金进来,把施罗德集团给顶出去,可是二十个亿美金的资金,国内根本找不到,除非是国家层面出钱。
现在就算是一些省,也没这么多钱。
陆峰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需要稳定住自己的这一方阵营,拿起电话给冯志耀打了过去,电话接通后,那头颇为公事公办的口气问道:“我是冯志耀,你哪位?”
“是我,陆峰。”
“峰哥?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冯志耀略带惊喜道。
“这大半年来一直都忙嘛,今年得空了,就想问问你最近怎么样?老爷子身体好点了吗?”陆峰问道。
“下半年越来越不行,现在都住在医院里,熬着呗,这么大年纪了。”冯志耀声音里满是无奈,似乎对于结局已经认了。
“会好起来的,不要太担心了,马上就是董事局会议了,你们公司今年派谁来?”陆峰问询道。
“还是我呗,忘了跟你说了,我已经定了明天的船票,上午十点半就能到港口,这大半年来工作越来越忙,正好跟你吃个饭,好好聊聊。”电话里冯志耀略显激动。
感受的出来,他这半年的时间成长了不少,话语之间多了几丝稳重。
“好,我明天亲自开车去接你。”陆峰高兴道。




重返1989 第1111章 邀请
冯志耀听到陆峰要亲自接自己,心里顿时高兴起来,之前来了那么多次,陆峰可是一次都没接过。
俩人闲谈了一会儿,陆峰把电话挂断了。
在股权结构设计上,按照陆峰的设想,表面上看随着大资本的进入,陆峰基本上对公司失去了掌控力,可是暗藏的几点却又让他基本上能掌控企业,一点是员工持股,员工手里的股票高达百分之三十,虽然股票不能出售,只能分红,可也能推选出代表人在董事局发言投票。
管理层的高层都是跟着自己创业一路走来的,不管是魏艳丹,朱立东,柳城这一批人,还是次一级的管理层,他们在利益问题上非常确信一点,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人,他们这些管理层可就得全换。
除去管理层的投票权,还有新鸿基的百分之十投票权和银行代持联合资本的百分之十投票权,陆峰只要争取到两方任意一方的支持,就能在董事局打成平手,多拉拢一个人过来,那就能控制企业。
之所以玩这种险之又险的招数,纯粹是为了吸引资本,这个世界上没有又吃又拿的好事儿,施罗德集团决定投资佳峰,并且是在估值高达百亿美金的情况下,依然砸重金进来,一方面看到了佳峰的发展速度,管理层的能力,还有一方面,他们确实看到了这套体系下,他们能够掌控企业的概率。
资本追求的是超额收益,想要得到超额收益,绝对的掌控力必不可少,约翰当初跟高层写报告的时候,明确说了投资佳峰不会赔的理由,如果佳峰闯出来,跻身全球半导体行列,他们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可以借用佳峰在华夏的商业渠道,跟欧洲各大集团达成合作,以此为突破口,相比较米国,扶桑等企业,能够快速的占领市场。
第二,如果佳峰没冲出来,其本身价值不低,只需要在半导体方面持续性刺激米国,扶桑等企业,对方愿意掏钱买下企业,自己也可以脱身离去,甚至能高价卖出去。
最后一种情况,佳峰发展非常不顺利,完全无法在半导体方面刺激两国,对方也不愿意出高价收买,可以注入一些其他半导体的垃圾专利权,将欧洲一些‘边角料’企业整合进佳峰集团,在国家层面向华夏施压,最终脱手给国企。
不管从哪个维度去看,施罗德集团跟赔钱这两个字都不沾边,在这套严密的风控方案中,根本没有陆峰什么事儿。
在他们眼里,这套股权体系下,完全是敞开大门等着人去控制,他们也知道陆峰那个时候的虚弱,在多方压力下,他必须要一笔巨大的资金,方才能在这条路上继续走。
占股百分之三十五意味着什么?
在约翰的眼里,意味着绝对控股,更何况陆峰直接退出管理层,这是多么乖巧,识时务的一个人。
当初冯先生也正是看出了其中的微妙,方才毫不犹豫的跟进,再次持股百分之五,在掌握平衡这方面,他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虽然国际上的发展有些超出施罗德集团的意料,不过一切还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陆峰给冯志耀打完电话没多久,觉得还是有必要问一下苏有容,电话打过去先聊了一下光刻机的事儿,一切进展都算顺利,工作组已经前往,听说在拟定合同了,没问题的话,十来天就能签署,过完年差不多就到货了。
1...454455456457458...5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