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袁世凯以前就不想和载涛计较,现在当了总统,更不会把贝勒爷的话放到心上去。他知道载涛说的某些人就是说他,当下说道:“哎呀,看来贝勒爷对我还有些芥蒂。没关系,以后我们还有机会接触,相信你会对我的看法有所改变的。”
杨小林看着载涛扛头无视老袁的那个神情,就没有让载涛有再开口说话的机会:“袁公,我想现在就去最高统帅部。一些战略部署我们还希望和载涛交流一下意见,而且军队中间的一些将军也必须见见面,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我们先告辞了。”
载涛听了也没有再开口,转身先一步就离开了。他甚至连总统府大门都没进去。
杨司令跟上他的时候他的脸上好像还有一些不平之色,这当真让杨小林心中有些想笑:“行了,爷,算您别和袁世凯一般见识了可以么?”
载涛哼了一声:“你不用劝我,道理我都懂,来的时候张德武什么话都说过了,我不会做什么事情的。这一点你放心就是。我就是想不明白,你杨打鬼兵强马壮的,干嘛迎合他?你自己做总统不行么?”
杨小林拍拍他的肩膀:“不行。”
贝勒爷心里放不下的就是这一点,还是他被杨司令抓住的那一次他的就说过。大清朝要完了他们无话可说,杨司令可以当总统,孙文也可以,但是唯独袁世凯不行。
可是现在偏偏做了总统的就是袁世凯,贝勒爷心里真的很别扭。不过两个人并肩走了一段之后,载涛慢慢放下了那点不快。他这个人就是这样,随性的很,情绪来的快走的也快,这个时候开始询问目前的战局。
“杨司令。你准备从大青山发起反击?”
杨小林说道:“目前只是这个想法,具体还没有计划,我觉得从大青山直击蒙古,可以切断在中国的俄国部队的退路”
载涛看着他:“吴子玉有一个作战计划,本来我们打算在俄国人攻击北京的时候采取行动的,但是你不让我们动,这计划就没有实施。我觉得你可以考虑。”
杨小林问道:“哦?什么计划?”
载涛的唇角笑了:“打一场穿心战!我们在大青山的部队现在都是骑兵,可以利用我们的速度,从大青山开始选择俄国人兵力薄弱的地区直插库伦。不求歼灭多少敌人,只求能够把整个蒙古地区的俄国兵力部署全部打乱。”
杨小林大致的想了想,这个策略确实不错,真的可以考虑。在目前也仅仅就是作为一个方案来考虑,保卫北京的战斗才刚刚进入高潮,中国士兵还没有磨练合格,物资贮备也没有到位。
现在就算有一个非常完善的计划他也不会去做,中国部队现在发起反击最好的局面就是把俄国人赶出中国,打的再好一点,有可能重创俄国部队,这不是杨小林想要的战果。
他想的是通过这一战把深入中国的六十多万俄军给留下来,这样不光有震慑性的效果,能给外交上面带来极大的优势,同时也可以让老毛子在中俄边境的兵力出现空虚。
收复所有失去的土地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杨小林想打倒俄国去,有机会的话他想让俄国人尝尝,一下被人划走上百万平方公里到底有多痛快!
“穿心战,不错。但是那很危险,你们必须要有精确的情报,对俄国人的兵力部署要了如指掌,另外,指挥上不能有一点的失误。穿入对方的心脏,要是一个脚步不稳,可能就回不来了。”
载涛说道:“我知道,情报你放心,张勋给我们提供和俄国人最详细的兵力布防图。”
“张勋?”
“嗯。在上次你忽然出兵北京,俄国远东集团军被重创之后估计他就看出来形势不对了,暗地里面和我们取得了联系,有了他帮忙,爷在大青山的日子好过多了。看看这个,”
载涛说着掀起了自己衣服,肚皮上面一道伤疤狰狞的趴着,从刀口的位置和伤疤的情况杨小林一眼就看出载涛的命可能是捡回来的。
贝勒爷笑了一下:“要不是他给我弄来一点药,我现在见不着你了。”
杨小林掏出烟来点了一支:“有这条线的话这个方案完全可以考虑。你在组建军队的时候要给我想一个作战方案出来。”
载涛点点,他的神情忽然有些犹豫,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却无法开口一样。杨小林冲看看:“想说什么你就直说,我们的时间不多,你明天就要去山东,所以只有一天的时间呆在北京,福晋可是天天都来打探你的消息。你得快点回去知道么?”
载涛真没求过人,所以开这个口当真非常难的:“我就是想说,在库伦那些人也不见得全是卖国的。他们有很多人都是一时糊涂。杨司令,我们要是赢了战争。能不能对他们从轻发落?”
杨小林明白了,贝勒爷这个时候是想给他的那些满族的皇子龙孙们留一条活路。这个事他还真的不能答应载涛:“宋教仁和陈天华正在制定我们新中国的宪法,对于卖国罪我们马上就会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是不是卖国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以后所有的战犯都会经过一个审判的程序,明白我的意思了么?”
载涛仰天一声叹息,唇角抖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最终来了一句:“那跟你说个你能答应的事,以后我就带兵在外面打仗了,随便你安排我去哪儿,北京我就是不待!”
杨小林很是无奈:“非要走么?”
载涛说道:“袁世凯坐在那个位置上。爷看着紫禁城心里不舒坦。还有,我看到你我也不舒坦,你和孙文就是两叛逆,袁世凯连叛逆都不如。”
杨司令轻笑了一下,他知道。面对这个曾经的皇城,让贝勒爷和自己这帮推翻满清的人在这里共处,对他是一种折磨。载涛这人虽然很随性,但是他的心里是有主见的。
“好吧,先带你去最高统帅部。其实那里的将军们你大多认识,第一方面军是张老五,第二方面军是段祺瑞。见个面就去看看福晋吧,说心里话,你能找到这样一个老婆不知道是你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载涛的脸上浮现出了会心的笑容,杨小林接着说道:“你只能在这里待一天,明天我们一起去山东。”
载涛一愣:“你也去?”
杨小林嗯了一声:“是啊,我也去。这一次去给你看一样新式武器,坦克!”
周同发来电报,有了德国技术人员的帮助,动力系统的改良非常的顺利,他们制造出了一种最大功率三十的柴油发动机,装在坦克上面之后可以让坦克的速度达到每小时八公里,油箱容积六十升,可以让坦克连续奔跑四个小时!
这虽然离那带起滚滚烟尘的铁流相去甚远,却真的已经达到了上战场的要求。耗油量也有点高了,不过好在这个时代的柴油不是战略物资,中国能买的到。
周同说他们只生产了五辆坦克,十辆装甲车,经过在山东的实验,装上履带的坦克完全有跨越战壕的能力,现在他们正在研发实心轮胎,继续改进动力系统,但是必须找个机会让坦克在战场上表现一下,然后根据战场上反馈回来的情况,再改进,就能大规模的生产了。
资源已经得到了缓解,日本方面的计算是完全正确的,双方的合作刚刚开始,日本一个月就能得到两艘战舰,中国方面周同说除了制造武器弹药的原料已经不用发愁,在两个月之后他们有批量生产坦克的能力,一个月生产二十辆,不是问题。
一九零七年八月十六日,北京城外的炮声越来越猛,随时时间的推移俄国人是越来越着急了,他们的攻势一天比一天猛烈,但是中国人这个时候却显得不急不躁。
在这一天杨小林离开了北京前往山东去视察部队,孙文先生在北京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了声明,想全世界阐述中国人的观念,那就是他们将坚持不结盟,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原则。
也就是这一天,俄国军队的指挥官基伶斯基将军发表了告北京所有外国人的通电,宣布三天之后俄国将不再承认什么非交战区,俄军的炮火将对所有的中国建筑予以摧毁,他们给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三天时间,让这些人马上撤出北京,否则一切后果俄国方面概不负责。
基伶斯基说,俄国人将用最猛烈的炮火,在两个月内让北京城化为粉剂。不管这句话是不是吹牛,北京城里面的一部分外国人确实开始撤离了,恐慌的情绪也在老百姓中间弥漫开来。
这个时候中国的总理陈天华发表对外讲话,一方面他号召北京城的居民挖掘地道,以抵挡俄国人的炮击。而另一方面,为了让大家有胜利的信心,陈天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采取共和纪年法,一九零八年,被定为共和元年!





国之大贼 第三十四章 两个战场
现在是一九零七年八月,俄国人叫嚣着要在两个月之内让北京城化为粉剂,但是陈天华却把一九零八年定为共和元年,这中间传达的是什么样的决心所有人都能清楚的感知到。
另外,共和国的内政发展也上了轨道,虽然北京面临着战争,总理内阁也喊出了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可是发展真的不能因为战争停下。这个道理陈天华在东北就知道,那个时候他们做出的计划基本上没有实现过,但是你必须不断的制定计划,告诉老百姓你打算往前走,你相信能走到前方。
还有就是一个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如果真的因为和俄国人的战争停止了发展,当真算是一个笑话吧。让外国人看到中国在打仗的同时发展的也好,这才能显示新中国的生命力。
打仗是杨小林的事情,发展就是陈天华的事情了。陈天华做出了三线发展的策略,以黄河为界限,黄河以北的地区全力支援北京战场,人力,物力,财力,全部都向战争集中。在和俄国人的战争没有结束之前,这里除了农业和教育之外,其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上都已经停下来了。
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区域内,虽然传统的民族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英国人的封锁让那些民族资本家们苦不堪言,但是军工业和重工业却因为战争被拉动,特别是和日本人合作之后,采矿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给民族资本家们找到了一条出路。
陈天华对这里的策略就是稳定,靠重工业和采矿业维持局面。力求把这个地域打造成军工基地,支援战争的同时道路,医院,学校。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慢慢的展开。
而在长江以南的地区,陈天华要求通过政府的力量,将许多小型的民族工厂合并成大型的工厂。增强他们抵御这次风浪的能力。即便现在非常困难,政策上也对民族工业的给予了优惠照顾。力求让他们能生存下去。
为了打破英国人的封锁,政府还鼓励那些商人和外国人合作,找到能把货物卖出去的通道,甚至不惜出让工厂的股权给那些能走通货物的外国商人。
这个政策当真是非常吸引人眼球,那些外国商人也很精明的,中国有资源,有人力。有市场,只是因为被英国人封锁了所以才如此出让股权的,他们只要有本事能把中国人的货卖出去,就能凭空得到股权。这样的利润会让很多商人忽略英国的政策的。
总之,三线策略就是一线发展,一线稳住,力求把战争带来的对生产力的破坏局限在黄河以北的区域内。政策已经推行,效果怎么样还不知道。不过一个发展政策的制定本身就是向群众传达政府对战争的信心。
世界各国对于中国政府作出的这两个决策反应不一。美国人在不结盟的事情表示对中国政府的赞赏,同时对于一些想来中国冒一下险的美国商人也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康格公使表示,美国很欣赏中国的不结盟政策,如果时机成熟的话,美国政府愿意让袁世凯的代表前往匹兹堡。双方可以就一些商务条约展开对话。
康格显然是怕孙文在死缠烂打下去,对所谓的条件成熟也给了一个明确的定义,那就是最起码北京要是安全的。换句话就是你们必须击退俄国人的这次进攻。老美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孙文已经不用再去做什么了,打赢了俄国,美国人就愿意和中国谈。
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表示他们理解中国采取的外交策略,德奥和中国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这个表态受到影响,对于陈天华的发展策略,他们表示大力支持。
德国人说关于之前和中国已经达成的返还庚子年赔款的事情将如期进行,同时,德国方面还会提供一千万马克的借款,支援中国方面正义的战争。
说实话,人家德国也就指着利用中国拖着俄国人,压根没想过你能在欧洲给他们帮什么忙。所以中国和俄国人只要一天还打,和德奥的关系就会不受到任何问题的影响。
一千万马克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要知道俄国人的军事物资是法国人援助的,战场上俄国物资的消耗是中国的好几倍,也就是说,他们给中国一千万,法国人可能就要拿五千万出来给俄国人才能保证俄国人有能力继续进攻。
人家德国人会算账。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已经做出表示,为了对中国人正在进行的这一场战争给予行动上的支持,陈天华不是宣布零八年为共和元年么?零八年一月一日,年仅二十三岁的德国王子阿特尔贝特将代表威廉二世访问中国。
这是威廉二世上台以后 第 550 章 团军作战序列,由载涛带领,从大青山和那些骑兵一道,对俄国人在蒙古的军事力量发起闪电打击,切断深入中国的六十五万俄国部队的退路。
这决定当真让载涛兴奋不已。
想想自己将用这些钢铁怪兽向俄国部队发起冲锋,那场景是什么样子的载涛根本想不出来。不过有一条他可以确定,杨司令说了,穿心战由 第 550 章 团!现在俄国人十五万部队在施特塞尔的指挥下防守偌大一个蒙古,那个手下败将,贝勒爷决定这一次再给他一点颜色看看,最好再能俘虏他一次,这一次押他回北京游街!
载涛的激情,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燃烧了。




国之大贼 第三十五章 一个土匪的追求
贝勒爷的激情杨小林完全理解,只是杨司令真的还不满意!
他告诉周同,真正的坦克应该有专门的装甲,专门的火炮和机枪。像现在这种组装货已上战场就能被人家模仿。所以周同必须建立一个甚至几个专门的机构为装甲部队服务。
还有动力系统的研究,杨小林对周同说绝对不能停下来。
坦克,飞机,潜艇,说到底靠的都是发动机。只有自己的发动机领先世界,自己的坦克才能跑的比其他国家的快!
杨司令还准备建立自己的空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各国对空中力量已经开始注意了,但是他们都把精力放在飞艇上面,对于飞机的研制基本上停留在民间阶段,各个国家都没有引起重视。
一九零三年,莱特兄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有动力可操纵持续飞行试验。试验中,飞机成功地飞行了约二百六十米距离。新闻界对莱特兄弟的突破进行了广泛的报道。
但这一成功并未引起美国政府及公众的重视和承认。欧洲国家对此则干脆表示难以置信。在莱特兄弟飞行成功以后,美国人兰利研制的一架飞机在试飞中失事,这一事件更加影响了飞机的推广。
美国人普遍对研制飞机的行为进行了攻击,认为这太浪费纳税人的金钱。莱特兄弟对几年努力的心血得不到承认备感失望,甚至一度想与飞机告别。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后,莱特兄弟决心把研制工作继续下去。他们坚信,迟早有一天他们的成果会得到公正的评价。为了不至于引起公众的批评,莱特兄弟将研制工作转为秘密进行。
一九零五年,他们制造出了一架能够在空中停留半个多小时的飞机。莱特兄弟打算把飞机赠送给美国政府,但当局仍然对他们的成就不加理睬。美国政府表示对他们这种“玩具”没有任何兴趣。
心灰意冷的莱特兄弟在得不到认可,而且资金出现极度困难的万般无奈中只好暂时中止了对飞机的研究。
目前这个阶段可以说是飞机的起步发展期,所有的国家在都没有把精力投入到这上面。杨小林想的很清楚,不用等彻底击败俄国人。只要自己已缓过劲来,马上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
中国的陆军就算战绩再辉煌,也只能保证别人不敢招惹自己。想打人,必须手够长才可以。我们海军已经比人家慢了,这个时候和人家比着造船没什么意思,就发展空军!当中国的空军力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不说别的国家,小日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不管是潜艇,飞机,还有装甲部队。想让这些现代化的战争怪兽能动起来。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赶紧开发出自己油田来。
现在只有十几辆车。中国可以靠从外国买油来支撑局面,但是日后有了几百辆上千辆甚至上万辆的时候,把嘴巴扎在人家的锅里面,心里真的没有底气。
在这件事情上面。杨小林不想和日本人合作。和日本人一起开发煤矿可以,煤可以让小日本的战舰在大海中尽情的航行,目前阶段威胁不到中国。但是汽油,杨小林绝对不会和日本分享。
“罗伯特,能帮我弄到一批采油的设备么?”
罗伯特先生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中国,当英国人宣布封锁中国之后,许多英国商人都选择了暂时的撤出。那些都是正经商人,罗伯特却和他们截然相反,在那些人都离开的时候。他反而往中国市场注入了大量的资金。
这一段时间他低价收购了许多经营不下去的中国工厂,陈天华对南方的经济扶植政策刚刚出台,他就和许多商家谈好了协议,凭空得到了大量的中国企业的股份,这一次他来山东就是找在这里的德国部队。为那些企业的货物打开一条通道。
罗伯特知道,只有自己把货物运出去,那些中国人才愿意给自己股份。他现在在英**方有一些人脉,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通过大英帝国舰队的封锁。
以英国人的身份是走不通的,那些海军会毫不犹豫的把他的船扣下,并且很可能给他扣上一顶不配合政府政策的帽子,虽不至于被抓去坐牢,但是他那个议员的身份估计是保不住了。
所以罗伯特决定找在青岛的德国海军,用德国人的船来送货出去。然后他再疏通一下英国舰队的一些军官,让那些军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估计是有希望的。
赌一把么,罗伯特的原则就是人生就是赌博,只有胆子大才能混出头。
“杨司令,机器不是问题。关键是价钱的问题。”
杨小林的嘴巴撇了一下:“你他娘的能不能别跟我谈钱?罗伯特,咱们合作了这么多年了,你大方一次就当是帮帮我不行么?”
罗伯特的眼睛眨了一下:“哦,我可以答应帮您,但是那样的可能会有很多困难!知道为什么会有困难么?是因为没钱。”
杨小林转头哼了一声:“罗伯特,你从中国赚了多少钱了?”
罗伯特摇摇头:“不知道。我现在所有的资金都投在中国,而且还从银行借了许多钱。杨司令请您相信我,我真的非常想帮您!中国如果赢得这场战争,我马上可以跻身千万富翁的行列,这是最保守的估计。我前天还捐了一千英镑给你们政府,支援您的战争。”
杨小林一脚把桌子上的烟灰缸踢向罗伯特:“你都千万富翁了,捐一千英镑你也好意思说出来!”
罗伯特闪身却没有躲开,那些烟灰全部洒落在他的身上,他赶紧起身抖掉:“这是意大利西服!找高级设计师做的!”
杨小林知道这个流氓是不会松口的,他在这个时候在中国做这样的生意,充分的说明了罗伯特的性格,他喜欢冒险,而且他除了钱以外没有任何原则底线。
对于中国来说他在发中国人的国难财,对于英国来说这家伙在出卖英国的利益,而且他看上去好像没有丝毫的愧疚,把这一切做的理直气壮。
杨司令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和这样一个流氓一次又一次的打交道?
找罗伯特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家伙很黑,可是他只能黑自己一次,他没有那种长远的目光。要是和德国人合作,德国对中国的军事行动非常了解,当他们见到坦克的威力之后,油田是肯定要分一杯羹的。
当然中国可以不给,但那个时候可能会引起一些麻烦。杨司令其实认为罗伯特的话是十分有道理的,这个世界上能用钱来解决麻烦的时候,就不要在乎钱。
杨小林身子往前一探,把烟灰缸拿了过来:“好吧。过两天我会让人送一份清单给你。你按照清单上列出的机器给我弄到中国人。在今年年底,机器必须到。有问题没有?”
罗伯特重新坐了下来:“价钱合适就绝对没有问题。”
杨小林嘴角冷笑了一下,手指轻轻的敲打着桌子,他不想再和罗伯特纠缠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忽然问道:“罗伯特。我要是英国打仗,你还会帮我做生意么?”
罗伯特愣了一下,随即马上说道:“不,这不可能。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我知道你不是一个疯子。就算你是英国政府也不是。中国和英国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有战争的。假如真的出现了那种情况,我想我会帮你的,我们是朋友不是么?”
杨小林的身子靠在椅子上,脚翘在桌子上面,头看着天花板。听到罗伯特这样说之后他的嘴角出现了一丝笑容,那笑容慢慢的绽放:“你眼里除了钱还有朋友么?别抬举我。知道么,我内心里面很渴望和大英帝国打上一仗。也许我就是一个疯子吧。对了,萨道义先生回伦敦之后情况怎么样?”
罗伯特现在好歹挂着地方议员的名号,对政府内的政治动向他还是了解一点的:“非常不好。听说他反对英国政府现在的对华政策。在英国有很多人支持萨道义,杨司令,您的战争已经让很多英国将军对您很有好感,如果这个时候你表现的友好一点,可能事情马上就有转机。给你一个忠告,不要想着用中国挑战大英帝国,就算您的陆军再英勇善战,也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1...228229230231232...3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