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杨小林点点头,这个时候袁克定满面笑容从外面走了进来,还没进门就开始喊道:“爹,大典上的学生方队已经组织好了,任公亲自挑选的学生,另外我还从山东曲阜把孔家的人也给请来了……”
他的话刚刚说到一半,进门看见杨小林之后戛然而止:“呦,妹婿也在啊?今天不用去部队么?”
杨小林抽着烟,脸上的神情没有丝毫的变化:“哦,马上要出征了,我要和袁公告个别。袁公,事儿就这么说了,没什么事情的话我现在就去部队。说走就走,也就不您再打招呼了。”
袁世凯瞪了袁克定一眼,眼神转向杨小林的时候变的轻柔了许多:“好吧,那就这么说了。北方风寒,要知道照顾自己的身子。”
“多谢袁公关心。”
杨小林刚刚出门,袁世凯一巴掌就打在了袁克定的头上:“毛毛躁躁的东西!什么时候你才能稳重一点!”
袁克定颇为委屈的说道:“我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他在这里呀。再说了,他现在已经要出征了,让他知道也没有大事。”
老袁十分气愤,却最终没有再发火:“人请来了?”
袁克定顿时来了精神:“请来了!而且顺利的很,您担心他们清高不愿意出来,结果我到曲阜把身份一亮,孔家马上就找上门来了!”
老袁点头:“来了就好。让任公安排一下,先在大学做一些演讲,然后找些记者给他们宣传宣传,力度一定要大,咱们没多少时间了。”
袁克定忽然说道:“最可恶的就是那个新来的蔡元培,你说他一个大学教授给咱们唱什么反调?如果不是他,哪用得着这样?爹,要不我去收拾收拾他?”
老袁一瞪眼:“胡闹!”
就像杨小林估计的那样,老袁在恢复汉服之后做的事情就是尊孔!而且他没有像恢复汉服一样在全社会首先推行,却先选中了学校这个战场。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的,教育部是梁启超在负责,梁启超对于尊孔也十分推崇。加上老袁在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很大,那些校长教授对他都很有好感,孙文在这个战场没有反击的能力。
袁世凯算盘打的很精明,先鼓动学生,然后在大典让一批学生出来祭拜孔子引发社会的轰动,只要自己宣传到位,加上恢复汉服造成的影响。足以让孙文先生那舶来的自由理念被淹没在儒家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
一个月之前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梁启超就提出了尊孔子的教育主张,老袁也跟那些教授们都打了招呼,本来认为不会有人反对的。结果京师大学堂的教授蔡元培却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面对所有人的赞同提出了他自己的主张,他说学校不应拜孔子。
蔡元培的理由是现在中国正在一个转型的时期。学生们应该有充分的学术自由,而理念上也应该是百花开放。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流应该被允许,而不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尊孔活动传达抵御西方理念的态度。
这个言论一出来,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孙文先生这才反应过来老袁到底玩的是什么花招!于是革命党纷纷反对,最终学校的尊孔计划没有能够被颁行。
但在学校管理规程内却专门增加了“孔学”这门课程。
袁世凯从山东找来孔家的后人专门讲孔学。而且这门课很奇怪,上其他的课程都是学生给教授钱,但是上孔学不光不用给钱。还能拿政府发的补贴。
老袁对此事解释是学孔学是为了让学生们懂得尊崇伦常,提倡礼教,他说:“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现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唯愿全国人民恪守礼法,共济时难。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之根本。”
老袁在用道德说教来转移孙文先生视线,妄图用这种迂回的方式让尊孔能够被推行,以儒家的那种愚民思想取代国民心中刚刚建立的一点点追求民主和自由的念头。
这个策略真的非常不错。可惜了,如果说孙文先生做事过于理想化的话。袁世凯的这个想法怎么说呢,只能说他在逆天而行。天理是什么?天理是趋势和潮流,当老袁逆潮流而行的时候,他注定就要失败了,杨小林知道,就算杨度不动手,老袁也不会成功。
老袁自认为做的非常稳健,一步一步的试探民众的底线,先是恢复汉服,没有遇到抵制他才尊孔。可是袁世凯却并不明白,许多人的心里和杨司令是一样的想法,汉服只是一件衣服,恢复不恢复没有什么必要去争论。
但是尊孔是一种理念,当理念发生冲突的时候,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杨小林的脚步走出了老袁的总统府,他回头看了一眼,心中当真有些感慨。历史上老袁的失败让本来团结的北洋分崩离析,中国陷入战乱,但是自己这一次带走了北洋军,也带走了革命军,孙文和袁世凯只能打打嘴仗,内战是打不起来的。
只是自己这一次出去,等再回来的时候可能这里就物是人非了。现在风光得意的袁世凯真的要逆这股潮流而行的话,估计很难躲过杨皙子准备插向他的那把刀。
张作霖从旁边的汽车里面出来,微笑着看看杨小林:“司令,可以出发了么?”
杨小林点点头,脑袋却不自觉的又回头望了一下。
张老五问了一句:“怎么?舍不得走?”
杨小林收回自己那思绪,摇头说道:“不是舍不得走,只是走的心里有些忐忑。一方面我担心皙子的事儿能不能做好,另一方面我总觉得老子在外面拼死拼活的,这帮家伙在家里还斗什么尊孔复古,挺他娘难受的。”
张作霖看了他一会,说道:“司令,从您拉杆子的那天起,咱们兄弟在战场上拼死搏杀,为的什么?皙子能不能做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安心的玩政治了。”
“哈哈!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好,命令所有部队按照预定计划发起攻击!老子把俄国人干掉,让他们好好玩。”





国之大贼 第七十一章 第五方面军
随着第四方面军的大青山击溃了施特塞尔的拦截,战场的局势对中国人已经非常有利了。载涛的正面强攻依然在继续,截止今天为止已经光复了十几个县城,加上吴佩孚的突击战打的也是得心应手,老毛子整个蒙古的防御体系都面临崩溃。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北京战场的俄国部队所处环境非常不妙。
杨小林这一次一反常态,没有像以前那样总是不动声色的一拳打向对方,他不光在中国部队中进行了总动员,向所有的战士发出了打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向共和元年大典献礼的命令,同时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这样的发布会当真是让在北京的各国媒体都大感兴趣,杨司令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他以前打仗的策略都是讲究一个动作的隐蔽,从来不在打人之前还和对方交涉什么。
杨小林在这次发布会上显示除了一个和以前的杨打鬼完全不同的成熟的杨司令。
他首先对新闻媒体强调,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现在正在进行的战争完全是俄国人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战争行为。北洋军,义勇军还有革命军以及蒙古的抵抗军为这场战争作出了重要的牺牲,杨司令以共和路总司令的身份代表中国,想前线正在浴血厮杀的将士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目前中国已经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光复国土的战斗。有记者询问杨小林,战争将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并且还有人问为什么中国现在不愿意接受英国人发起的和谈?
杨小林当即说道,这个问题在袁世凯宣战的时候就说的非常明白了。当那些踏入我们国土的外国军队全部放下武器的时候,中国才能宣布战争结束。和谈也是一样,唯一的条件是在俄国在中国的全部武装力量无条件的放下武器!
杨小林的态度就是这么简单,假如在中国的俄国部队不愿意主动的放下武器的话,那么他将用他的方式的使俄国接受这样的和谈条件!
现在战场上俄国部队的数量还占据优势。有许多军事专家们都说,虽然战场的形势已经对中国十分有利,但是假如俄国人拼死抵抗的话,会给中国方面带来极大的损失。
杨司令知道那些人说的对的,全歼俄国部队肯定会让中国人付出代价,甚至像孙文先生说的那样,两国之间可能会陷入永久的战争之中。没关系,死多少都行。就是不能让老毛子就这样回去!
一个强盗闯入我们的家里,砸烂了我们的东西,砍伤了我们的家人,等他看到我们奋起反击下形势不对了,说声对不起就想走么?杨司令以前当警察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哪个国家的法律里面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英法的那些记者明显对杨小林的新闻发布会感觉到紧张,而德奥方面的态度则截然不同,他们对于杨司令要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蒙古问题十分的赞赏。
德国记者梅特尔在新闻发布会的最后问了一句:“杨司令,我们德国方面对中国人正在进行的这一场正义的战争始终保持着支持的态度。我相信中国部队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俄国在蒙古的部队全部撤往库伦地区防守,而且基零斯基兵团也开始全线后撤,如果可以的话我请您对战争做一个预测行不行?”
杨小林笑了:“什么样的预测?”
“请您预测一下。中国的哪一支部队先攻入库伦?是你们战斗力最强劲第一方面军,还是位置最好的第四方面军?”
后面许多记者显然也来了兴趣,有的声音大声说道:“应该是突击队吧,他们现在已经在库伦区域活动了。”
这个话题明显把新闻发布会带向了高潮,杨司令还没有回答,那些记者就开始各自辩论了起来。听着下面的反应。杨小林的嘴角微微的笑了,等到辩论声音平息了一下,他才慢慢说道:“这个,不用去预测,我可以明确的告诉诸位,首先攻入库伦的,是共和国第五方面军!”
场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大家先是一阵错愕,接着更加不明白。中国现在只有四个方面军,第五方面军在哪里?杨小林却没有再给他们任何回答,说完之后以鞠躬,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明日,中国部队将对基零斯基兵团发起反攻。
库伦。
大清国的陆军大臣张勋脚步匆匆的往亲王府里面走去,走到府门口的时候他左右看看,确定没有人跟踪自己之后才轻轻的扣响门环。
里面的人显然早就在等着他,那门应手而开,
“爷,您来了?王爷等您很长时间了,快请进来吧。”
张勋点点头,脚步迈过那门槛就看见载沣正在正厅的椅子上面坐着呢。见到张勋的身影进来,载沣忙的起身:“张大人,您咱们才来呀,南边那有回信没有呀?”
张勋的脸色不太好看,载沣十分的焦急:“您倒是说个话呀。”
张勋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来:“王爷,实在对不住您了,南边就给了这个回复。”
载沣急忙接过去一看,杨小林的一张委任状,任命张勋为中国第五方面军副司令,暂时负责指挥战斗。第五方面军的任务是在大军杀来的时候配合大军的攻击脚步,在合适的时候抓住光绪,控制库伦局势。
其实载沣和张勋都是一样的想法,包括现在所谓大清朝的许多大臣们,都在想尽办法和南方联系。这和俄国人也是有很大关系的,要知道这帮人的想法是靠着俄国人来光复大清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的都看清楚了。老毛子并不是真心的想帮他们复国,就算让蒙古独立了。他们也是一帮二鬼子。
这个时候他们还想着傀儡就傀儡吧,事情已经做了,再去改什么也不合适。像载涛那样的毕竟大清朝没有几个。
后来的形势发展却好像越来越不对了,这看着怎么好像想做傀儡都有点困难了呢?吴佩孚杀到库伦边上的时候载沣就来找到了张勋,要张勋带他走一条活路。
张勋当时还装糊涂。后来载沣说了,你瞒谁也别瞒我,你是管军队的,我是管物资,你把那些我们这里用不着的汽油和子弹放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铁定就要被吴佩孚打下来,你当我傻啊?
载沣说了,俄国人调查了几次都是他帮着搪塞过去的,张勋要是不带他一起走。这事儿他就捅出去,大家都别想着好。
张勋一看事漏了,也不敢动杀载沣灭口的心思,那就带着吧。
把杨小林的委任状仔细的看了一遍,载沣想了一下之后皱起眉头:“张大人,这可能是杨打鬼给我们的一个机会,只要咱们这事办好,一切都有商量。您没看连部队的编制都没给您定么?而且只给您一个副司令。这什么意思?这意思很明白了,以后您就挂着一个副职就行了。”
张勋一声叹息:“我当然知道杨司令的意思。只是王爷,这上面对您的安排只字未提。我怕委屈了您呀。”
载沣苦苦一笑道:“哎呦,现在还谈什么委屈不委屈呀,您在部队给我安排一个闲职,等到仗打完了咱有命回去,也别回北京了找个地方安安稳稳的能过日子就行了,好谈什么委屈?”
张勋说道:“也是。不过王爷。我想您还可以去找一下载涛,你们毕竟是血脉相连,他总不会不拉您一把吧?还有,我可以再给您指一条路。雷振春您不也认识么?他现在是大总统跟前的红人,让他帮着说点话,有用。”
载沣想了一下:“哎,找过了。老张,我和你不一样,你有北洋的老交情帮你说话,我这里是什么都没有!上次雷振春也带来口信了,说是帮忙可以,但是要点这个,”
载沣的手做了一个钱的姿势,然后伸出了五个手指头。张勋眉头皱了起来:“我说王爷!不就是银子么?您这么多年缺这五万两?”
“五万?他要五十万我都给他,但是他要的是五百万两!”
张勋听的大惊:“哎呀,这么黑呀?”
载沣一声叹息,神情是无奈至极:“我还哪里来的五百万给他呀!若是有,您当我会犹豫么?”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载沣最终把手轻轻的搭在张勋的手背上:“张大人,载涛那小子就一混账,指望他根本不行。我现在没有其他的路了,这条老命,就靠您了。”
张勋很够意思的点点头:“好!王爷放心,我马上给杨司令发电报上报部队名单,您就是我的后勤部长,如何?”
事到如今载沣也知道这对自己是最好的出路了,当下十分感激:“那就多谢张大人了。张大人放心,日后若是能平安脱难,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说着,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是长长一鞠。张勋急忙起身相扶:“您这是干什么!王爷,见外了!我可生气了哦!”
载沣千恩万谢的把张勋送了出来,刚刚走出大门,张勋的亲兵就迎了上来:“大人,事情谈的怎样?”
张勋回头看看,脸上冷笑了一下:“这家伙就他娘一个铁公鸡,老子跟他说了半天他是一毛不拔!想当后勤部长?我告诉你,你明天带几个兄弟来找他,就说部队组建需要资金,让他拿二十万两银子出来!这话我说不太合适。”
那亲兵应道:“是!大人放心,他就真是铁的,这一次我们也要拔他几个毛下来!”
张勋整理了一下自己思路,说时候他现在真的需要钱。杨小林给他副司令传达的什么信息他很清楚,他想过了,等这次平安渡过了,找个地方好好做生意去,再不搀和这些事情了。
做生意需要本钱呀,而且他手下一帮弟兄也真的要安排好。张勋自己没钱,那就让载涛掏一点出来吧。他都给载沣算过了,一百多万还是能挤出来的。本来他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现在看来自己算是手下留情了。雷振春那是真黑呀!要五百万呢!




国之大贼 第七十二章 装甲团出击
此时北京城外的俄国部队还有西伯利亚军团的两个集团军,高加索的一个集团军总计五十一万兵力。但是俄国人的运输补给本就困难,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许多俄国士兵还穿着单衣作战。
北京天气虽然不如东北那般的寒冷,可是在这个没有受到环境污染气候正常的年代里面,暖冬是很少出现的。蒙古的运输线遭到中国部队的威胁之后,不光在军事态势上俄国人处于一种要被夹击的状态,就连他们的作战物资和口粮都已经成了问题。
部队补给困难,粮弹不足,尤其是重火力武器得不到补充,这使得俄国人对中国部队缺少反制的能力。当他们的大炮没有炮弹的时候,老毛子赖以维持自己战斗意志的决心被动摇了。
基零斯基将军在得到载涛杀出大青山,阿克伯利尔对此无能为力的消息之后大为着急,他已经给天皇连续的上报告,要求马上让部队回撤,天皇的指示还没有下来基零斯基就收到了中国部队进行总动员的消息,这时候他不再等天皇的指示了,他觉得如果还在北京不走,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自己十分贴切——坐以待毙!
一声令下五十万俄国部队开始了后撤的脚步,基零斯基估计杨打鬼肯定会追上来,所以还留了五个军的兵力在密云一线防守,他不指望这支部队能挡住中国人的攻击,只要他们能拖延一下中国的进攻节奏就可以了。
“俄国人在密云一线布置了八万士兵,火炮两百余门,听说基零斯基把俄军大量的作战物资都留给了他们,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火力还算充足。还有一个消息就是,基零斯基对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说的十分清楚,他们坚持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选择投降或者突围。从目前基零斯基兵团后撤的速度来看,一个星期他们就可以退入蒙古,我们再想追就不太容易了。所以。我的要求是在两天之内突破俄国人这道防线!”
下面的指挥官一听杨小林这话顿时就议论了起来!八万俄国士兵的防线要在两天内突破,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在大家还在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的时候,吴兆麟一下就站了起来:“司令,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第三方面军!”
他的眼睛四下扫了一圈:“你们都是要去远征蒙古收复国土的,只有我们第四方面军留守北京,以后可能捞不到仗打了,这个机会就让我们吧。”
其他几个方面军的指挥员相互看看。知道吴兆麟说的也是实情,当下没有再有人站起来和他相争。这算是很给面子了,要知道现在中国的部队成分复杂,谁不想在这一次战斗中让自己好好表现一下?
吴兆麟感激的冲四周点点头:“多谢诸位!”
杨小林把手里的棒子放在桌子上面:“交给你没有问题,但是我想知道你用什么来保证两天之内能突破俄国人的防线?”
吴兆麟一个立正:“我的想法是不求撼动俄国人的整条防线,用我们第四方面军战斗力最强的三个师从东方。西方,北方,三个方向向俄国部队发起向心攻击,穿透他的阵地,打乱他的指挥系统,然后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
杨小林听后微微点头,吴兆麟这个想法显然符合杨司令作战的一贯思维。不和对方打战线,把五个军的俄国部队看成一个面,发起向心攻击,把这个面给切开。这和自己当初围歼日本第三师团的打法如出一辙。
“非常好,我把装甲团交给你,再给你一千门火炮支援,如果这样两天之内你还是不能突破的话,你自己解甲归田。另外,把共和第一师的旗子给我撤了。”
吴兆麟听的一愣,不过看杨司令那神情就知道是没得商量了,再说自己已经站起来了,总不能再坐下的。况且杨司令把装甲团拿了出来,也算是动用了目前中国部队中攻击力最强的一支力量。
这个装甲团和突击队二杆子那几十辆战车可不一样,在外国人都以为中国在研发重炮的时候。杨司令一面制造中小型火炮,而另一方面所有的研究力量几乎都是为装甲部队在服务。
这是中国的第一个装甲团,有一百俩装甲步兵车,八十辆坦克。
吴大将军是知道装甲部队的威力的。就是他配合二杆子打了装甲部队的第一仗么。
杨司令把这个部队也拿出来交给自己,打不好也真的没有理由了:“是!”
回到自己的指挥部,吴兆麟马上召集了所有军官过来开会,把杨司令说的话传达了一遍,然后告诉大家,这一仗必须打赢,还必须在两天之内打赢!否则不光自己这个司令保不住,共和第一师的旗号要是被摘了,整个第三方面军都将有无法洗刷的耻辱。
一九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战斗打响。
吴兆麟打仗还是很刁钻的,为了让自己的攻击更具有突然性,乘着这个没有夜色的晚上发起了冲锋!第十七军九师师长张春带队从西往东攻击,十八军五师师长蒋翊武带部队从东往西打,共和第一师则负责正面攻击。三个师也没有用什么炮火准备,摸黑朝着俄国人的阵地扑了上去。
俄国部队虽然一直在做战斗的准备,一直保持着警惕性。但是这个晚上夜色真的给了中国人最好的掩护,直到中国人摸到老毛子的警戒线跟前几十米的距离,老毛子才发觉。
他们没想到吴兆麟会在半夜发起攻击,因为夜色虽然能掩饰攻击一方的意图,也同样能掩饰防守一方的火力调度。警戒线上的枪声响起之后很多俄国人还没穿好衣服,就被中国部队突破了阵地。
不过警戒线的突破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后面的俄国人纷纷的进入了阵地。
战斗打起来对俄国人真的是一种解脱,这几个月时间要打不能打要撤不能撤的,真的让人心里实在难受!枪声一响不管怎么样都该有个结果了。
熊秉坤负责正面的攻击,冲破警戒线之后就遭到了俄国人非常强劲的火力拦截,冲了两次也没有能够接近俄国人的阵地,老熊也没有往后退去,就在俄国人阵地跟前趴了下来,掏出自己的手枪上了一发信号弹,对空一枪打出,一颗红色的烟花腾空而起。
1...244245246247248...3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