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吴大将军不让炮兵给步兵炮火开路是有他的想法的,他敢在晚上发起攻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士兵对密云的阵地一样熟悉的不得了。那炮弹的标尺早已经调好,看见信号弹升起的位置他们就知道往哪里打了。
一千门火炮发起了一轮猛烈的轰击,三千多发炮弹在十分钟之内倾泻在这片土地上。老毛子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的炮兵和步兵之间配合能协调到这个地步,步兵不用撤退炮兵就敢开火了。
虽然有几发炮弹打偏了,但是绝大多数都落在了俄国人的战壕里面!
而且就在这炮击的十几分钟里面,装甲团的一百辆战车和八十辆坦克都开了过来,轰鸣声碾碎了这个午夜的寂静,炮火刚刚停止那履带就无情的碾向俄国人的阵地。
黑夜中那庞然大物给俄国人带来震撼更是无法形容,侥幸在炮火下生存下来的俄国士兵噼里啪啦一阵机枪打在装甲车的身上看看也没有反应,顿时就慌了手脚,随着第一辆装甲步兵车开到俄国人的阵地跟前,那车上的转轮机枪也不去看敌人在哪里,冲前方一阵狂扫!
随后而来的步兵如潮水般涌入,俄国人本来认为最少可以坚持三天的第一道防线在一个照面间就崩溃了。熊大师长带着队伍利用优势的单兵武器在装甲车的支援下逐个清除残余火力点,那些俄国人根本一看根本打不了,战壕里面的俄军士兵也不管暴漏身体有多危险了,一个个从战壕里面蹿了出去,只顾往回跑。
后面来支援的俄国军队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装甲团看到一股俄国人在前面徘徊,好像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前进还是后退的样子。那团长也是胆子大,也可能是因为中国坦克到现在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威胁吧,他也不等熊秉坤把战壕里面的俄国人全部清除了,毫无顾忌的脱离步兵部队,用最快的速度朝那支俄国部队杀了过去。
更让人吃惊的是中国的炮兵们这一次显然不甘心再当配角了,熊大班长在战壕里面惊讶的发现,炮兵居然把一百多门火炮也给推了上来,而且上来就不闲着,对那些中远剧烈的目标虽然也观察不清楚,但是就看对面的火力点,哪里有俄国人的火力点,他们就朝哪里射击。
别说,这战术还真有效果。首先天黑给炮兵部队的移动提供了天然的掩护,加上他们不断的移动让俄国的火炮无法寻找到他们的位置。
用杨小林的话说,就是炮兵们在作战的时候不要把思维局限在阵地上,关键的时候要敢于给大炮上刺刀,勇敢的冲上去干掉敌人!
炮兵们这一次显然很彻底的贯彻了杨司令的战术,老毛子在战前布置的那些他们认为可以阻挡中国人攻击的坚固的火力点在坦克的炮兵的轰击下几乎是没有什么机会表现一下,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坦克部队就往前挺近了五公里的距离,这个速度就相当于是行军了。
熊师长十分的郁闷,他发现自己这战斗打的就像跑步一样,一个劲跟在坦克后面跑,好像他的任务就是清剿被装甲部队攻陷阵地一样。
国之大贼 第七十三章 滚刀切黄油
熊秉坤郁闷,俄国人比他更郁闷。
装甲的部队的穿插能力本来就十分强劲,中国人居然还敢把炮火推上来战斗,在这样的火力打击之下俄军的防御阵地被冲的七零八落,那些俄国士兵只感觉到自己的周围全部都是炮弹,毫无还手之力。
加上黑夜造成的观察、联系障碍,七零八落的部队根本没有办法再组织起来。正面的情况是这样,东西两边要稍微好上一点。但是好一点也没有什么用处,吴兆麟这次的目标就是要求击穿俄国人的防线,至于是哪个方向击穿的,真不重要。
装甲团越打越是顺手,他们也慢慢地找到了方法,不和身边的敌人作任何纠缠,每次切入俄国人的阵地之后就留几辆步兵车在这里坚持战斗,等步兵部队上来,支援步兵清除敌人,其余的战车继续前进。
若是遇到难以攻克的阵地,他们就在俄国人面前来回走动不停的轰击,只要老毛子的火力点一暴漏,用不了几分钟后面的炮火就打上来了。杨小林从来没有教过这些士兵什么,但是战场就是这样,为了胜利,为了能活着迎接胜利,前线的士兵总是能想出最好的办法。
一种简单的多兵种配合作战被中国部队打了出来,这样的战术俄国人真的不适应,装甲团犹如滚刀切黄油一般直刺老毛子心脏地带,打到后来俄国军官完全无法掌握自己部队的状况,基层的俄国士兵也没有办法接到上峰的指令,在战场被冲散之后他们跑都不知道往哪里跑。全都乱成了一团。
装甲团在这一晚上成了俄国人的噩梦,这场战斗中有些幸存的俄国大兵在战后甚至不愿意去回忆。有些俄国士兵不能再看到那探照灯,他们有一种条件反射,一看到探照灯就以为坦克又来了。
乘着老毛子的部队大乱,熊师长没费多大功夫就抵达了密云县城的城边上。看到这里的俄国部队防御完善,而且还修筑了很宽的环城河。可以阻挡坦克的前进,装甲团也就没有强攻。
留了几辆坦克支援熊秉坤清除密云的外围工事之后,其余的转头向西杀去。而突入俄国阵地的那些炮兵这个时候也跟着向西方运动,很快他们又和张春的部队接上了头,前后夹击之下俄国人的西路也被凿穿。
等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中国部队的第一阶段战斗目的已经达成,密云的俄国部队被成功被分割。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战场被中国三路部队切成了几个作战面,俄国人试图对那些分割他们的中国部队发起反击。也试图攻击包围密云县城的三个中国师。
而吴兆麟已经也做出了决定,集中了四个军的力量准备对被分割在西方方向的两万俄国部队实施歼灭性的攻击。
经过简单休整和补充后,装甲团重新集结。他们率先向西南方向的俄国军队发起了冲锋。那片战场上一马平川,在中国部队绝对优势的火力和兵力的打击下那些俄国人没有坚持多长时间。
尖啸而来的炮弹和那让地面都发抖的坦克摧毁了俄国人的抵抗意志,这里的俄国指挥官多次呼叫密云给他必要的支援,可是不光援军看不到影子,就连炮火支援都没有!
战场上的俄国士兵更是绝望了,不用那些俄国军官下达什么命令。前线的俄国士兵面对着跟在坦克后面嚎叫着冲上来的中国士兵,没有了拼杀的胆量,他们拼命的往后跑。发现跑不掉之后大多数都乖乖的跪在地上,把枪举过头顶。
整个战斗非常轻松,就像是一场大扫除一般,中国人要做的仿佛就是把这些俄国人给扫入他们准备好的战俘营。
在以前的作战中,中国方面很少出现战地记者,有些记者出现在战场上也是一种自发的现象。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杨小林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告诉各国记者,如果有采访战争要求的,可以和中国军方联系,中国军方会在相对靠近战场的地带给他们一个合适的采访空间。
所以这一次有几十个记者组成了庞大的战地记者团,昨天晚上中国部队开始发起攻击的时候他们就来到了战场,那个时候战斗还比较激烈,而且天黑也没有什么能拍到的。
天色一亮这帮家伙马上就沉不住气了,一个个把吃饭家伙都扛了出来,在杨司令为他们指定的一个山头上面做着采访的准备。
这片山头昨天还是俄国人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阵地,今天就已经是中国人的了。虽然中国方面已经把战场打扫干净,可是还有一些战斗痕迹是能看出来了。
梅特尔就注意到一个残缺的堡垒,那堡垒里面血迹斑斑,还有一挺被炸毁的重机枪中国部队居然忘记拿走了。他把相机对准那个重机枪拍了一个特写。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战地记者,梅特尔注意到这挺机枪的毁坏程度非常厉害,是被中国人在近距离用强劲的火力给摧毁的。可能是他们的肩扛式没良心炮,也可能是他们的坦克。
总之,那发炮弹应该是近距离发射,从堡垒的入口直接打了进来,在里面爆炸。
不管是肩扛式没良心炮还是坦克,都足以说明中国的火力精确性已经到了让人害怕的程度。梅特尔拍过照片之后看着这个被炸毁的碉堡出神,他真的很怀疑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
一只手在这个时候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马克从后面过来,也给了这个重机枪一个特写,他的脸色却没有梅特尔那些忧郁,而且他明显知道这个德国人在想什么。
“昨天晚上天色并不太好,我想是中国士兵躲在他们的坦克后面接近这个堡垒,然后在十米内摧毁它的。”
梅特尔一想确实有这种可能。当下耸了一下肩膀:“马克,你的书写的这么样了?我是说关于杨打鬼的那本书。”
马克的嘴巴撇了一下:“书已经写完了。有很多中国的报社联系我,他们开出的价钱很高,可是你知道我不想让这本书在中国首先发表,我想在英国出版它。我给几个出版商看过,他们也非常有兴趣。但我们的英国政府却要求我修改其中的一些我不想修改的内容,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进展。”
梅特尔呵呵一笑:“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为你介绍德国的出版商,荷兰的也行,这不是什么难事。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非常畅销,杨司令现在可是一个红人,他的故事会让很多人愿意掏腰包的。”
马克说道:“谢谢了,不过我还是想在英国发表,美国也行。我正在和美国人联系。”
“等出版了送我一本可以么?”
“当然没问题。对了梅特尔。你认为我们将会有什么收获?”
梅特尔想了一下:“我想,我们可能会拍到一些很精彩的战斗照片,至于其他的应该不会那么快,战斗刚刚进行了十个小时,要知道这里可是八万手里拿着枪俄国部队,中国人能在这个时候突破就已经十分不错了,”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马克先生忽然脸色大变。眼睛看着梅特尔的身后露出了无比震惊的神情:“哦!我的上帝啊!梅特尔快点,要开工了!”
梅特尔猛的回头,发现自己的身后出现了一串长长的队伍。被抓住的俄国俘虏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尽头,他们排着整齐的三行列队走在中国士兵的枪口下面。
记者们真的被惊呆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今天早上他们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就像梅特尔说的那样,那可是八万俄国军队,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八万头猪也够中国人杀一阵子的吧?
记者们脚步飞快,一窝蜂的跑到了那一队俘虏的旁边。不停的按着自己手里的相机。
马克先生显然不甘心就只是拍几张照片,他看到旁边一个中国军官正在他们走过来,忙的跑了上去:“军官先生,我们可以采访一些这些俘虏么?”
那军官显然早已经得到了上峰的命令,他押着俘虏从这里走,就是来给这些记者爆料的:“当然可以,不过我希望诸位能快一些。这样吧,我给你们半个小时的时间。”
另一边的梅特尔已经行动了起来,他看见一个俄国大兵这个时候昂首挺胸的走在队伍中间,丝毫没有战败者的那份感觉,当下很是好奇,拿着自己的相机就跑到那俄国大兵的面前:“先生,可以采访您一下么?”
那俄国人马上把自己的军装整理了一下,看梅特尔准备相机的时候急忙摆摆手:“等等!记者先生你有梳子么?我想把我的头发整理一下您再拍照。”
梅特尔错愕了一阵,这是俘虏么?
不过他还是给那个俄国人提供了梳子。这老毛子梳完头还要了一支香烟,一边抽着一边和梅特尔说道:“我知道您想采访什么,是不是觉得我们败的太快了?我跟您说实话吧,在战斗开始之前我就做好了投降准备!您不要笑我,我说的是真的。前天晚上睡觉前我左边有西伯利亚第五军,右边有第三十四军,可是我们睡醒一看,他们都跑了!就把我们留在这里!记者先生,您能想象到我是什么感觉么?我感觉我被抛弃了……”
另一边一个俄国军官的声音传入了梅特尔的耳朵里面,那个俄国军队多少有点荣誉感,这个时候还顾全一些俄国军队的颜面:“我的部队真的已经尽力了,但是中国人的火力太猛,我们根本抵挡不住,我向上面请求增援,却始终看不到援军在哪里。中国人用两个旅的部队包围了我们团,小伙子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们都很棒,所以我下令投降,我必须让他们活着……”
俄国的士兵和军官为这场战争的失败做了最好的诠释。基伶斯基留下这支部队的时候给他们丢了必要的战斗物资和足够的给养,他只要求这支部队能坚守一个星期。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基伶斯基做的确实没有任何疏漏。
可惜了,大部队的离开带走了这些士兵作战最需要的东西,战斗意志!一支感觉到自己被抛弃的部队,在绝望的战争中能坚持多长时间?一个不愿意打仗的士兵你给他什么枪都是没用的。
加上中国人的火力凶猛战术对头,战斗刚刚进行到二十四个小时的时候,俄国人的防御阵地其实就已经被突破了。现在只有在密云县城里面的那些俄国士兵还有一定的组织性可言,其他的地方俄国人部队都已经溃散。
国之大贼 第七十四章 利益至上
中国人在漫山遍野的抓俘虏,不光是军队,就连为这次战斗服务的民夫都有战功上报。
有一队从山西来的支援北京前线的民夫,推着小车子给前线的士兵送粮食,却遭遇到一个连的俄国士兵。那些民夫身上只有老式的步枪防身,战斗素养也远远不如俄国人。
当双方遭遇到一起的时候民夫们真的很害怕,而那个俄国连长却没有和他们战斗。他的心里十分清楚,这些中国人是非战斗人员,即便手里拿着枪也是非战斗人员。如果自己朝这些人开枪,周围的中国部队会很快赶过来,到时候恐怕自己要死的比这些中国人难过十倍,更别奢求什么做俘虏的机会了。
而且他的队伍跑了几个小时了,周围还是不断的有中国部队追击他们,真心跑不动了,也不想在这样毫无希望的跑下去了。
俄国连长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把这支本来准备支援前线的中国民夫包围起来,然后把车上本来准备运给中国部队的粮食拿出来大吃一顿,能吃多少吃多少。吃饱之后带着士兵们往车上一坐,让中国人把他们推到了俘虏营里面。那驴车虽然颠簸了点,却比走路要舒服多了。
这是自从中俄开战以来,待遇最好的一批俄国俘虏。
杨司令也没有等这里的战争结束,当第三方面军打开了俄国人缺口,并且控制住战场上的局势之后,第一,第二两个方面军就朝着逃走的基伶斯基的部队追了上去!
同时在蒙古的第四方面军忽然横向攻击。摆出一副要切断基伶斯基重兵集团的退路的架势。
而俄国部队现在仅仅走了三天的路程,基伶斯基将军在收到自己的后方战线没有能够达到阻挡中国人一个礼拜的消息之后。马上加快了部队的行军速度。[]国之大贼74
这一追一逃之中给世界各国的军事家们提供了一个假设的舞台!中国的第四方面军能不能挡住俄国人的脚步?俄国人能不能在杨小林追上来之前过了载涛的防守?要是他们没有办法过了载涛,中国是不是要在蒙古的土地上打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那样的战斗将是一副什么样的场景?
各国将军们都不甘于寂寞,纷纷发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和猜测。
有一点他们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不管这场战斗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局,亚洲的局势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中国人选择了用武力的方式收复蒙古。这个问题当真非常严重。
英国和法国马上做出了反应,公开的发表声明表示他们对中国『政府』的军事行动感动强烈的不安,英国人说他们希望中国能停止用武力解决问题,不要给亚洲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绅士们说话就是有水平,他们开着军舰满世界转悠去打这个打那个是理所当然,中国人自己收复一下国土就成了不稳定因素了?杨司令看到英国人的声明之后也没搭理他们,别和绅士们去讲道理,怎么讲都是他们有理的。
就像历史上大清帝国在最后几年要维持西藏的局势一样。只不过在西藏派了千余人的部队进来,英国马上就是抛出了中国威胁论,说大清朝发起了战争的威胁。那是一九零九年的事情,那个时候大清朝还威胁谁呀?
所以杨小林看了一眼就把英法的声明给丢进了垃圾桶。
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也不用看了,他们巴不得自己打得到俄国去,然后尼古拉受不了把在欧洲的部队全部开回来,中俄之间爆发更大的战争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结局。
杨小林主要看美国和日本对这场战争是什么态度。小日本的表态符合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因为对印尼动手的事情日本人已经让英国大大的不快。为了缓和和英国人之间关系,这一次日本人最起码在表态上符合了英国人,西园寺在东京说。日本对中俄之间爆发大规模的冲突表示遗憾,希望双方能坐下来,在英国『政府』的调解下和平解决危机。
美国有些模棱两可了,华盛顿的发言是这样的:“美国『政府』和人民对这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争感到十分遗憾。我们呼吁双方谈判解决问题。并且愿意为给双方进行谈判创造条件,美国『政府』认为,俄国人当无条件的撤出蒙古作为谈判的开端。而中**队必应该在俄国部队后撤的时候暂停攻击,以显示爱好和平的诚意。”
还有一些国家尽管中国和俄国的战争没他们什么事情,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呀发表了看法,荷兰人这个时候旁敲侧击的讽刺着英国『政府』:“俄国人最终没有等到可以安全撤军的机会,中国人用他们强力的攻击让俄国人开始后退了。尽管在战斗之前有许多国家说愿意帮助俄国,甚至组成联军扬言要加入这个角逐场。然而,看来有些国家已经是外强中干了,他除了叫喊两声之外什么帮不了,只能看着他的盟友独自一人在危险的境地下战斗,庆幸我们没有选择这样的盟友。‘
这一竿子当真打翻了很多国家,当初组成联军的可不光是英法。好在绅士们都知道荷兰人憋屈,说两句就说两句吧。
最让人感觉到有些好笑的是,比利时『政府』非常慎重的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就中国和俄国的战争表达了比利时的态度:“关于在亚洲进行的中国人和俄国人之间的战争,我们比利时表示,我们不发表任何意见。”
不发表意见你就不发表了,还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说不发表意见,这当真是小国的生存策略,世界上不管发生什么事,有没有意见他都喊两句出来,不为别的,就为了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而已。[]国之大贼74
随着中国的部队展开追击的脚步。袁世凯在北京马上就开始忙碌起来。不停的会见各国的公使,不停的听取各国对这场战争的意见。场面上的表述有些是真的。这些听过也就算了。
可问题是有的国家说的是假的。
比如拿日本来说过,西园寺在东京刚刚表示过遗憾,阿不守太郎在这边马上要求和袁世凯见面,并且向袁世凯转达了据说是西园寺首相亲手发来的贺电。
西园寺代表日本方面祝贺中国人在对俄国的战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并且希望袁世凯不要在意他在东劲表的讲话。尽管有些日本媒体会在近些日子对中的战争继续表示遗憾,但是西园寺说的明白,我遗憾我的,你继续打你的。
日本人真不希望中国现在停止和俄国人的战争,现在大日本军队已经登陆印尼了,眼看着战争非常顺利,这个时候中国和俄国不打了,小日本会感觉到屁股不安全。
所以西园寺在这份电报里面也做了表示。他表示日本愿意中国一起,为打造一个亚洲人的亚洲而努力。
刚刚秘密会晤了日本大使,从五点钟谈到六点半才结束会谈,袁世凯连饭都没来得及吃上一口,美国公使康格这个时候却又来了。
“总统先生,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在中国的元年庆典上面,我们美国方面已经做出了决定。不光由我们大使馆的人出席,在中国所有美国商人也都会赶到北京来。另外,现在在菲律宾的副国务卿查尔来先生也将出席。他现在已经坐船从菲律宾赶往天津了,相信时间应该能赶的上。”
康格进门的时候面带微笑,袁世凯听了脑子马上一转,他不明白美国人这葫芦里面卖的到底是什么『药』,让一个副国务卿来参加自己的元年庆典?
老袁也没有说什么,那双眼睛意味深长的看着康格。康格马上解释道:“哦。当然不仅仅为了参加您的庆典,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美国方面决定正式开启我们之间的谈判,让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有一个正常的发展。”
老袁呵呵一笑:“不是已经说过以浦安臣条约为基础展开谈判么?怎么,你们有新的建议?”
康格点头说道:“我们美国方面认为,我们和中国之间完全可以进一步与全方位的合作,而且美国的合作和英法甚至德奥的那些带条件的合作都不一样,是真诚的,无目的的。”
老袁点点头:“好,好,我也想进行这样的谈判。说实话我们中国人要的并不多,只是在国际社会上希望能有最起码的尊重而已。这一次你们的声明我已经看过了,说实话,我刚才还在为你们置身事外的做法感觉到有些难过。”
康格先生马上说道:“不,那只是外交上的措辞。不光是我们美国『政府』,就是我个人也认为中国人有权利用任何方式来维护领土的统一和主权的完整。总统先生,如果中国打算为了恢复领土战斗到底,我想美国『政府』愿意给中国提供帮助,一切帮助。”
袁世凯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康格这话说的很含蓄,可是老袁也是一个老练的政客。他很清楚的感受到康格传达过来的信息。美国人开出了条件,也说出了好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