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阿克波利尔将军,您对我的部队现在有什么样的看法?”
阿克波利尔这个时候开口了,他说话是因为他不想让多姆力克莎娃继续说下去,这个孩子可能会激怒眼前这个禽兽的,那是很危险的事情。也许她的心里毫无畏惧,可是作为一个长者,自己必须保护她。
“杨司令,请恕我直言。就我刚才看到的一幕我也十分的诧异,如果放在其他国家的部队当中,那个军官是要受到军方处置的。”
阿克波利尔的手指向了那个连长,杨小林顺着看了过去,嘴角笑了一下:“苟三娃!”
苟三娃真的没有想到杨小林能一下喊出他的名字,有一种激动的感觉让他一时居然不知道说什么的好。不过在部队的长久训练让他马上做出了反应,脚步往前一步:
“到!”
杨小林问道:“为什么打人?”
“他们在战场上犯了错,为了保证他们能记住自己的错误!”
杨司令的脑袋转向了阿克波利尔:“将军,听到了么?”
阿克波利尔耸了一下自己的肩膀:“我无法理解。”
杨小林呵呵一笑:“我送你一样东西吧,苟三娃。把你身上的三个本本拿出来给我!”
也不用去找。苟三娃马上从口袋就掏了出来。一个是《步兵战场纪要》。一个是指挥战斗人员才有《军队士兵管理手册》,剩下一本则是部队学文化通用的《三字经》。
杨小林把前两本先给了阿克波利尔:“将军,这两本相信你也有,我们的士兵和指挥官人手一册。上面有详细的战场上的要求,这些要求不是军纪,是很多士兵用自己的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总结出来是干什么的?不是让我们看的,是让我们遵守的!”
他把那本《三字经》拿在手里晃了一下,这是军队文化教育的初级课本,为什么选《三字经》当课本?
杨小林把《三字经》送给了阿克波利尔:“这一本,希望将军能好好看看,也许你能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有一点的认识。其实里面只教了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是方圆。”
这个时代的三字经只有一千字,又叫千字文。可这一千字真的是中国文化的沉淀。我们和西方的差异也就在这里,西方人追求的是人人平等,在他们的理念中每个人的权利都是一样的,父母兄弟也不能损害自己的利益。
这真的好么?
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求的是亲师友。习礼仪。我们的礼仪是什么?是把大的梨让给兄长,是为自己的母亲的捂被窝!西方人长大十八岁之后就离开自己的父母闯『荡』世界,我们的道德却要求我们等我们长大的时候要留在父母身边像他们曾经照顾我们一样的照顾他们,我们的观念就是为了自己亲人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真的不好么?
还有阿克波利尔看到的暴力也是一样,说到底是双方文化上差异。那两个士兵为什么心甘情愿趴下来挨打也不吭声?因为我们中国人从小就知道,做了错事就要挨打,而打是为了让自己记住错误。
杨小林当然不会和阿克波利尔详细的解释一番,送他一本三字经让他自己去看去吧,他要是认真看的话应该能理解。如果他不看,自己说也是浪费时间。
阿克波利尔把三本书都收了起来:“谢谢,我会看的。”
杨小林说道:“将军,这一次我不是给你送书来的,有件事情我想和你说一下,我们马上就要对施特塞尔兵团展开攻击,随着战争的进行被俘虏的俄国士兵比如越来越多,这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我不喜欢在他们放下武器之后还有流血事件发生,所以我想请你出面,组织一下那些俘虏,让他们能平稳一些。”
国之大贼 第一零五章 爆炸案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人面对的状况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到沮丧。.伴随着中国方面对施特塞尔兵团包围圈形成,不光是施特塞尔兵团已经陷入了绝望,就连基伶斯基兵团也没有了战斗意志。
而且**的军事体质在这个时候也表现出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那帮**的军官们大多出身贵族,处于这样逆境之下的时候他们很少有人愿意和自己的士兵同甘共苦,部队中已经稀缺的粮食全部被他们掌握了起来,这更是让那些普通**士兵极为不满!
在饥饿,寒冷和对军官们的愤怒中那些士兵的情绪已经波动的非常厉害了,已经没有人去考虑战争是不是还能胜利了,他们最大的想法就是吃饱肚子,然后活着。
也就是昨天,载涛那里传来消息说,有一个**的营长找到了载涛,提出他们可以整个师放下武器,在中国部队进攻的时候不做任何抵抗,并且把他们的师长抓住送给中国方面,条件是中国人要答应他们放下武器之后让他们离开蒙古,回到**去。
这一切消息都显示了以后的战斗将可能非常轻松,中国方面必然能抓到很多的**俘虏!怎么处理这些**俘虏,杨小林现在必须考虑。关在俘虏营里面关着然后等和**人交涉好了以后放他们回去么?那有点浪费粮食。
历史上一战后期,**发生革命之后和德国人签订了和平协议,双方释放被俘的士兵。德国方面当时挺高兴的,因为那个时候德国的战争形势很困难了,少了**方面的威胁本来就是好事,那被俘的士兵如果平安回来,也能解决兵力紧张的难题,德国人答应了。
后来被俘的德国士兵回到德国之后,德国人惊讶的发现这些家伙根本就不能上战场!为什么?用德国人自己的话说,这些人被感染了红色病毒!即便是强行把他们驱赶到前线,他们非但不战斗,还向周围的士兵们宣传苏联的政策!
战争结束之后他们还建立了德国**党,并且一度在德国国内有非常广泛的民众基础,假如不是小胡子横空出世,在英法的欺压下也许德国人真的就走向**主义。
杨小林想的很清楚,自己也来给这帮放下武器的**人洗**子,特别是西伯利亚一带的**士兵,在哲布尊丹巴闹读力的时候,如果他身边跟着的不光是蒙古人,还有**人的话,事情就完美了。
**是一个细活,不像让他们劳动改造那么简单,不管你说什么,得保证这些人坐在那里听你说。杨小林觉得,阿克伯利尔是那个能帮助自己让**士兵坐下来的人。
可是阿克伯利尔将军显然对杨司令不太信任:“不!我不想帮你做任何事情。坦率的说,我不相信一个连非交战区都能进行**的人,会给我们**士兵战俘的待遇。”
杨小林愣了一下,随即嘴角漏出一丝嘲笑来:“非交战区?将军,我们之间有非交战区可言么?当您的部队在我们的土地上进行**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所有的**人都是敌人了!”
阿克伯利尔摇头:“我知道你在说新宾小学那几百个孩子的事情,那是一个意外!我也不想发生的……”
杨小林挥手打断让他不要说下去:“行了将军,不用跟我解释什么,因为就像您不信任我一样,我也从不相信你们的解释!我在这里可以说一句,如果我想杀人,不需要任何理由我也会动手!在战争期间所有的**人我都要杀光!”
他说道这里话锋一转:“可是我不想和你们无休止的打下去,我知道这对中国没什么好处!等我确定你们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再对我们的国土造成威胁,我们就可以商谈停战!将军,我只是不想让那些放下武器的**士兵在战争结束之后因为什么误会丧失姓命,如果您不愿意帮我的话,我也不强求。”
杨小林说道这里转身就走,丢下一句话:“考虑考虑吧。”
阿克伯利尔见杨小林不再想着说服他,这心里一时还真的有点犹豫。假如这个家伙说的是真的,那为了被俘虏的**士兵的生命安全,自己应该答应他。
旁边的多姆力克莎娃忽然小声的说了一句:“将军,我认为您应该和他讲讲条件,最少和他商谈一些战俘的管理制度,如果他能答应的话,您不应该拒绝。”
阿克伯利尔猛然醒悟了过来:“杨司令,请等一等……”
燕京,老袁的心情非常不好!
杨打鬼在蒙古对军队的整编他已经收到了消息,义勇军的那帮人一下子就蹿了出来,掌握了许多部队的指挥权,杨打鬼要干什么?段祺瑞说他们在蒙古现在十分的为难,希望袁世凯能出面和杨小林交涉一下,可是这事情真的不太好交涉。
可以看出杨打鬼这个动作蓄谋已久,他的整编完全是按照最适合现在战争形势来做的,从这一点上挑不出任何毛病。还有就是这一年来的战斗,义勇军在东北打的就非常好,砍掉了曰本人伸过来的爪子,和北洋军合并之后一些大战基本上都是义勇军的部队挑大梁的,杨小林任命的那些义勇军将领,也有资格去坐那个位置。
更何况自己当初说过的,到了蒙古一切由杨小林决定,在军队指挥权的问题上他作出了让步,现在在去争,好像不太合规矩。
虽然杨小林发电报给自己说这完全是为了战争需要,可是老袁也不是好糊弄的,他敏锐的感觉到了一丝危险,他想做点什么,却一时找不到从哪里下手。
更让他难受的是,这个问题他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理,在燕京黄兴却又出事了!
黄大侠在半个月之前被袁世凯赶出了军队,老袁的理由是黄大侠不懂军事,待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这一点面子都没有给黄兴留下,不过黄兴也没说什么,扭头就走了,甚至拒绝了袁世凯说的为他重新安排一个差事。
黄大侠走的很痛快,因为现在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打仗的材料,退出军队之后他干回了他的本行,在燕京开了一家武馆,正准备开张呢。虽然黄兴退出了军队,可是他依然在跟着孙文为**奋斗,他的武馆成了那些**斗士们经常聚集的地方。
孙文先生也说了,黄兴离开军队也是好事,有些话,平民身份说出来更方便一些。
可是就在昨天晚上,黄兴的武馆却遭到了炸弹的袭击,声响还不小,整个大厅都被炸平了!
万幸这晚上那些革命党正好都去了孙文先生的府上,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可这个事情一出来袁世凯当真是麻烦大了!
今天早上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这桩案子,那些报社在评论中都做了自己的猜测。猜测的结果不用说了,自古杀人都要有目的的,谁最想让黄兴从燕京消失?那些**斗士们如果死在这场爆炸之中,中国谁最开心?
答案呼之欲出!
那些报社猜测的根据不一样,但是矛头所指却是完全雷同。就差没有证据不敢指名道姓了。
老袁气呼呼的把几份非常有影响的报纸全部拍在桌子上面:“他奶奶的,到底是谁干的?”
雷振春诺诺说道:“总统,我们已经派人去查了,所有的人手都已经动用。可是对方十分的狡猾,没有留下多少线索,我怀疑,会不会是杨司令?”
雷振春真的怀疑杨小林,燕京是现在中国的国都,而且刚刚从战火中走出来,那些民兵的建制也都还在。黄克强的武馆门前那条街,巡逻的队伍是十分钟走过去一批人。
而且武馆之内本来就是有警卫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武馆炸了,还做的如此不留痕迹,除了老袁,好像也只有杨打鬼能办到。
老袁想了一下,摇头:“不,不会的。杨打鬼虽然凶狠一点,但是他要玩就玩明的,像在蒙古整编军队这一手就是跟老子当面叫板!这种勾当他是不会做的!”
雷振春想想也是,杨小林使不出这么下作的手段来。
“那,会不会是他们自己炸的?”
他又说了一个结果,如果这个结果也被否定的话,连雷振春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袁世凯派人做的了。
老袁当真是生气极了,也没有回答雷振春的话,一巴掌就抡了过来:“猜!你就在这里给我猜!”
雷振春被一巴掌**在地,也不敢再起来。
老袁怒骂一声:“废物一个!让你在燕京帮我看着别出什么意外,结果出了这么大事情你居然还在这里给我猜!还不快去查!”
袁克定这个时候从门外走了进来,脸上也是一片焦虑:“爹,任公给您一封信,说是请您亲自过目。”
老袁想了一下,估计是这次爆炸的事情,不然梁启超没有理由搞的这么神秘。接过来打开一看,确实是这样的。在信里面梁启超说,他非常赞成袁世凯的集权体制,也对孙文他们的**颇为反感。可是反感归反感,大家只是理念上不同,争执的问题是中国该往哪里走而已。
梁启超也没有说爆炸案的事情,他只是说有些手段真的还是不要用的好。在信件的结尾他还引用了曹植的七步诗来规劝袁世凯,真让老袁有一种不知道怎么说的感觉。
他和梁启超几十年的交情,现在居然连他也认为是自己干的了。
看来不出去解释一下是不行了!如果让外面的人继续猜测下去,可能,就算自己抓住了真凶,别人也会说是自己栽赃陷害的。
“马上安排记者招待会,我要当面澄清之间事情和我没有关系。”
雷振春从地上爬了起来:“是,我这就去安排。””
袁克定问道:“爹,可是咱们怎么说呀?”
老袁深深的吸了口气:“不管怎么说也要告诉别人不是我们干的!他们相信不相信我们都得出去解释。奶奶的,要是让我把人揪了出来,老子扒了他的皮!”(未完待续。)
国之大贼 第一零六章 问天下谁比我冤
老袁一直都想干掉孙文那帮民主斗士,这一点整个北京都知道。双方这一段的时间交手袁世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从他那所谓汉文化的宣传到政府的重新整顿,对孙文是步步紧逼。
很多人都已经看出来了,元年大典之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就在慢慢的转变,好像有一场风暴即将来袭。大家都没有说什么,中国人的观念就是这样,你谁当皇帝都跟我没关系,给我块地让我能养家糊口就行了。加上在卫国战争中袁世凯的得分要比孙文高许多,所以大家虽然看出来了,却都没有去说什么。
那些洋人们也是一样,孙文的势力太单薄了,当杨小林离开北京做出东北不参与这个姿态的时候,他们不相信孙文可以改变什么。所以各国公使在这段时间依旧和袁世凯发展关系,就当这些中国的内部斗争他们没看懂一样。
可是黄兴的武馆一爆炸,反应马上就不一样了。
首先是国内的舆论忽然转向。你袁世凯不想民主没有问题,可以把那些民主斗士赶走,可以找个借口把他们全部关进大牢,甚至你采取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直接干掉孙文都不会有人说你什么。
在人家家里埋炸弹想一下把那些民主斗士全部炸死,这真的越过了我们中国人的底线,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老袁在召开记者发布会的时候就遭到了那些记者们的当面责难,他一个劲的想说明这事情真不是他做的,他请那些媒体暂时的冷静一下,并且承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元凶,让这件事情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可是记者们却并不领情,记者们问,现在全中国还有谁会对那些民主人士下这样的狠手?好,就算和你没关系,事情发生在北京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咱也不追究什么。你给期限,破案要多长时间?
面对咄咄逼人的追问,老袁是相当的被动,他的解释是苍白的,他的辩驳是无力的,老袁就差没有赌咒发誓了,可是依然无法打消大家对他的怀疑。
而且,就在他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一定要缉拿元凶的时候,孙文先生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孙文没有去指责老袁,因为他没有证据。不过他提出了三条意见要求袁世凯答应:
第一就是保证所有在北京的革命党的人身安全。让老袁做出承诺。如果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由袁世凯承担责任。
第二,马上请全国各地的刑侦专家来北京参与破案,如果还是不能调查清楚的话,可以考虑从外国聘请一些知名侦探来。
第三。破案进展必须按时向社会公布,得到了什么线索不能藏着掖着,过程要透明,不允许暗箱操作。
这三条已经摆明了革命党现在对袁世凯的极度不信任,一些重要的新党成员已经不住在自己家里了,他们原本很有规律的活动轨迹变的一下飘忽了起来,而且孙文先生也把每天晚上八点半必须进行的聚会取消,还发出了党内通知,要求所有党员出行小心。每天早上必须和组织回报自己的情况。
这些举动这和直接指着老袁鼻子认定他是凶手有区别么?老袁感觉到自己很冤,他有一种问天下谁比我冤的疑问。
其实雷振春说的很有道理,抛开黄大侠得罪人被江湖寻仇这个因素不说,只有三个可能,一个是自己派人做的。一个是杨打鬼做的,还有就是孙文他们自己炸的。
老袁知道肯定不是自己干的,这样的手段杨打鬼也不会用,那么就只剩下一个了!老袁真的很怀疑孙文。老袁发誓,要是让他查出来是谁干的,保证让那人不得好死!
对于蒙古军队整编的事情,老袁还是做出了反应的。他没有按照杨小林的要求以共和国大总统的名义给军队下新的编制指标,而是说现在根据战场需要制定的整编方案最好是暂时的。
老袁非常隐晦的警告杨小林,这个小花招真的玩的过了,如果你想和我谈部队整编的问题,等仗打完了咱们慢慢商谈,不要越过我去整编我的北洋军。
看过电报之后,杨小林微微的笑了一下,把电文交给蔡锷收起来存档,也没有想着再去和袁世凯交涉什么。从电报上的语气可以看出,老袁现在是一头恼火,当过警察的杨小林知道,和一个正处在愤怒中的人去争论,只能让事情变的很糟糕。
更何况这个整编只要袁世凯不说取消,暂时就暂时的吧,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是正式的了。
说实话杨小林也对爆炸案十分的意外,这事情他提前真的不知道。当时杨度只是说战场上形势已经差不多了,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激化袁世凯和孙文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的对立立场更加鲜明,并且让那些民主斗士感觉到危险。
杨小林认为杨度会用一些政治上的手段,真没想到他出手这样狠毒,直接把黄大侠的武馆给炸了,好像真有些无下限了。他在这里不用想都知道,北京的孙文和袁世凯肯定都相互提防着了,存在于双方之间的那点遮羞布被杨度一下扯掉,接下来必须是直接的较量。
虽然对杨度的手段有些震惊,不过杨司令还是要继续配合杨度。
“这次整编的事情就这样说吧,老袁说暂时就暂时,松坡,跟我们的兄弟打声招呼,对于那些编入我们部队的北洋军,要多联络一下感情。我们现在不要和他起任何的冲突,毕竟战争还没有结束。”
蔡锷应道:“好的,司令。”
战场现在就和杨小林他们预料的一样,库伦还在俄国人手里的时候基伶斯基的冲锋非常凶猛,他们试图打开中国部队防线和阿克波利尔汇合,可是当中国方面干掉了远东方面军并且占领库伦之后,俄国人彻底的绝望了,他们已经不知道往哪里突围了,根据这两天抓住的俄国军官的叙述可以肯定,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能在谈判桌上答应停止战争。
只要中国自己不犯什么错误,老毛子没有机会了。所以杨小林才会在这个时候对自己的下一步进行布局。下一步不光是针对俄国,还有就是要解决北京的问题。
他真的认为民主不适合中国。被人家掠夺了半个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中国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在表决上面,杨小林希望打造的中国是一个想做什么事情只需要一声令下,然后全国的马力都朝那个方向开动的中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脚步比日本快,能在短时间内追上那些西方列强,才有希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找机会把他们抢我们的东西全部抢回来!
杨小林认为自己一定能比袁世凯和孙文做的好!
中国就像一辆列车,把满清赶下来之后这车走上了一个新的轨道,由谁来开很重要。
袁世凯这一段时间的表现已经证明了杨小林对他的看法是没有错的。老袁脑袋中那种封建的东西太多。他总想着自己能坐上那个已经炸掉的位置。而且小农意识非常强烈,容易满足,缺少那种勇往直前的魄力,让他来开中国这辆车。就等于是只换了一个司机而已,没有丝毫的意义。
孙文先生是个新司机,也想把车开上一条新的道路。可关键的是在孙文的理念里面他总觉得跑在前面的车就是好车,总觉得中国这列车太破了,太旧了,应该学习西方。
孙文先生不明白,我们的车只是在这一个时期之内出现了故障,然后被人恶意的冲撞造成了损坏。也许我们牌子不够响亮,也许我们现在看着前面英法德狂飙竞赛十分眼馋。但是要知道,我们已经跑了五千年了!
如果我们真的糟糕透顶一无是处,早就翻在阴沟里面了。
所以即便杨小林也觉得杨度手段有些过了,他还是支持杨度!因为他想开车。
老袁是冤枉的,不过老袁还会继续感觉到委屈和愤怒。因为杨度一出手就不是这一招。而是一套组合拳。如果说这次爆炸打击的只是袁世凯的牌坊的话,那么下一拳的落点就必须打在老袁疼的地方,让他感觉到力量!
雷振春,说实话杨小林对这兄弟还挺欣赏的,虽然贪钱,可是办事能力确实不错。杨度已经掌握了雷振春很多贪污索贿的证据,当的上是铁证如山。
其实他要是只贪一点钱,还真的打不到他。不管怎么说北洋军在这次国难中的表现不错,要只是经济上的问题的话,老袁应该能保得住他。
在北洋军当中这一阵子给自己添宅子办家产的不是他一个,杨度之所以选他,是因为他犯了一个很幼稚的错误,他真的不该抢那个比他还大三岁的女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