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雷振春也是穷人,幼年时的雷振春,以替财主放牛为生。可这个放牛娃,却硬是不肯听从命运的安排,非要读书。上不起学堂怎么办?他就趴在学堂窗口听里面的先生讲课。
这就是一出民国版的励志故事。
雷振春听了好几次之后被先生发现了,先生姓许,把雷振春拉到学堂里面坐下,不光给他蹭课,还让他跟着其他的学生一起吃饭。
而且许先生的女儿对雷振春这个穷小子也很是照顾,隔三差五的都给雷振春碗里放点荤菜。那女的可能没有感觉出来什么,但是那点荤腥对于雷振春来说就是毕生难忘的美味,包括现在他都认为,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许家大小姐给他碗里放的那点碎肉末。
可以这么说,没有姓许的那个私塾先生,就没有雷振春的今天。后来雷振春慢慢的大了,他对许先生的女儿忽然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情愫,这就是雷振春悲催的初恋。





国之大贼 第一零七章 胜利就在眼前
为什么说悲催呢?因为没钱。
十九世纪也有屌丝,雷振春就是一个。家里太穷太穷了,就算这个女人不在乎,可他连提亲的钱都拿不出来。这份感情他只能埋在心里,直到那天许小姐坐上花轿成了别人的小妾,雷振春伤心欲绝,然后他离开家乡。
中国有句古话,叫莫欺少年穷!
雷振春兜里只揣着几个铜板,步行两千余里,前往山东威海卫投军。他聪明,勤奋,刻苦,很快在军队里脱颖而出,成为了北洋老袁身边的重要人物。
出人头地之后他马上专门回家一次,就为了上门拜谢许先生。雷振春毕恭毕敬地执弟子礼,把先生接到自己家来,每天好茶好饭招待,有人请他就带许先生同去,宴席上必请先生上座。
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教出来人,也许他们在其他方面品格并不高尚,可绝对不会像我们现在的一些高官,发达了去母校视察,还要学校组织学生列队欢迎。
临行前雷振春还替老师在家乡买了房产田地,让这个穷老师,能有个养老的地儿。他也从老师的嘴里知道,自己的梦中"qing ren"现在生活并不容易,嫁给一个大户人家做小,其中的苦楚自然不必多说。雷振春心中酸楚,不过那个时候还是大清朝,而且他也就是刚刚起来,没敢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后来新中国建立,作为袁世凯的亲信雷振春一下子飞黄腾达,再回家乡的时候得知先生已经在年前过世,雷振春找到那个财主家,要见见许家小姐。
说真的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事就是昨日黄花,他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但是两个人一见面,雷振春马上就震惊了。许家小姐在地主家没有儿女,大房本来就欺负她,随着年纪日大,地主也将她闲置了起来。加上许先生几年前病逝,心中苦闷连个诉说的人都没有,还没有到四十岁的她居然满头白发,身上穿着如同丫鬟一般的旧衣服!
雷振春的心被刺痛了。他没有再说什么,喊过那个财主,没二话,写封休书我把人带走。
如果那地主上道,给一封休书也就没有雷振春强抢四十岁民妇的重口味故事了,关键那地主不上道。随便你怎么说,生是我家人,死是我家鬼,在我家里受气不受气是我的女人,你雷振春官再大也管不着!
雷振春一怒,好吧,我让你知道我管不管的了!用段祺瑞对载涛说的话就是。我现在捏死你就像捏死一只蚂蚁!
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这个样子的,雷振春明知道老袁现在正在宣扬那汉文化,为了拿安徽那案子做文章,袁世凯对于传统的妇女当遵守的礼教大肆宣传,这事情如果被人整出来,等于他打了老袁一嘴巴子,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他依然做的坚决,也算是有情有意的性情中人吧。杨小林有点同情他。可是没办法,同情归同情,政治斗争有的时候比战场要残酷的多,容不下对对手的丝毫怜悯。
杨司令站了起来,两个战场都要开战了,他有一种非常兴奋的感觉。从在轱辘山的时候不知道明天在哪里,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战斗。到后来他扛起了大旗,为了挣那一口气死了多少兄弟他真的算不过来了。
现在,胜利就在眼前。
“命令各部队马上做好攻击准备,对施特塞尔军团的最后攻击预定于三天之后。二月四日正式发起,务必在二月十三日之前结束战斗。”
共和元年二月四日清晨,中国部队再度向俄国人发起了攻击。
施特塞尔利用中国部队布置兵力的这段时间,也修筑了一些必要的防御工事,而且他的工事修的相当不错,已经是俄国人现有条件下能做到的最好了。
在兵力部署方面他也采取了梯队布置兵力的方法,就是在把大量的兵力布置在外面的同时,后面纵深阵地也是一节一节的防守,力求能把战斗拖延更长的时间。
其实施特塞尔真的动过投降的心思,自己的部队现在是什么情况他自己最清楚,连他都认为再打下去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昨天载涛给他下发最后通牒的时候他很想答应下来,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能结束战斗对现在的俄国人来说就是一种解脱。
但是基伶斯基告诉他一定要坚持,尽可能的坚持!
北京发生的事情俄国人当然也知道了,这在他们眼里好像看到了一丝结束战争的希望。岳雷塞尔先生非常清楚,俄国人提出的条件已经打动了袁世凯,战争之所以还在继续,是因为杨打鬼那个家伙不愿意住手。
但是北京的爆炸案一发生,意味着民主派和北洋政府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中国的政局出现了动荡。在这动荡之中不说俄国有翻身扭转战局的机会了,最起码停战的可能大大的增加了。
岳雷塞尔发电报给基伶斯基,让基伶斯基再坚持一下,半个月,最多一个月可能就会有一个让俄国人满意的结果。
所以,基伶斯基才劝说施特塞尔不要投降,十万俄国部队不说多了,坚持个十来天,想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工事修的再好也是没用的,因为战争是人打的,当俄国士兵没有了斗志,就算有斗志也没有了足够的子弹的时候,战斗的进程让所有人都感觉到震惊不已!
仅仅半天的时间,施特塞尔兵团的第一道防线就全面被突破,各个方向上的中国部队犹如行军一般的再向俄国人的纵深挺进!战场上的一些德国籍的士兵在战后回忆这场战斗的时候都说,他们跟着中国人一起冲锋的时候根本没有遇到丝毫的抵抗。
在中国人那密集炮火面前俄国士兵希拉拉的放上几枪,等到中国人冲到跟前的时候看见的是那些俄国士兵纷纷跪在战壕里面,把手里的武器高高举起。
战斗的第一天中国人很轻松的就往前推进了八公里,将施特塞尔兵团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的压缩。十五万中国士兵和将近十万人的俄国士兵展开的会战,中国方面第一天的伤亡居然只有四十三人!
这样的结果就算是杨司令自己都十分的震惊,他甚至还马上组织人去战场实地调查,害怕这个数字是因为那些将军们虚报的。
北京。
朱尔典先生正在和萨道义先生一起研究着目前的局势,说实话他也不敢相信中国人从蒙古传来的战报。
二十多万人的会战。中国方面一天往前推进了八公里这已经是奇迹,伤亡居然还每到五十人,怎么可能!
朱尔典的脸上出现了一丝苦笑:“萨道义先生,俄国人的战斗力我们都十分的清楚,尽管我们都知道他们的部队有多落后,可是我依然怀疑,这份战报很有可能是杨打鬼为了安抚现在北京形势传来的假消息。这种战果只有我们对大清朝的部队才能取得!”
萨道义的眉头紧锁。他是刚刚到达北京的,三个多月的飘洋过海让他还有点不太适应陆地,虽然坐在板凳上面,可是总感觉自己的身体再摇晃。
“依照我对那个禽兽的了解,他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军事上面的事情我并不是太精通。可是我知道,当初大清朝的部队是因为他们士兵对战争没有信心。现在在蒙古的俄国人好像也是这样。”
朱尔典点点头:“局势非常的不好,我们需要结束这场战争。在这里我先向您道歉,因为我来中国的时候一直认为这糟糕的局面是因为您的失误造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您能维持我们大英帝国在亚洲十年的位置是多么的不容易。”
萨道义笑了,谦虚的说道:“您过奖了。朱尔典先生,我认为我先前提出的方案其实并不完美。虽然我们已经做出了足够的让步,但是中国这个民族非常的奇怪,他们对于面子要看的比既得利益重要的多!我们在和谈条约中没有一条承认他们赢得了战争,甚至没有让俄国人道歉,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主要原因。”
朱尔典想了一下,然后一撇嘴:“好像是这个样子的,那您认为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萨道义显然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伦敦对这件事情已经做了考虑,我这次之所以用私人身份来中国。就是因为有些话我们政府出面说确实不太合适,您知道,向中国人承认错误,会让许多人无法接受。我想明天和袁世凯见面的时候,找个机会委婉的表达一下。”
朱尔典说道:“现在可能有些问题,中国的政局让我们有些捉摸不透。对那些革命党的爆炸到底是谁做的,我们也没有任何线索。”
洋人们也因为那桩爆炸案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如果爆炸是袁世凯做的,那老袁就等于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这个错误既有可能导致北洋政府失去现在对中国的领导地位。
假如是孙文做的,洋人们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太忽略孙文先生的手段了。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
最可怕的是,不是他们两个做的,而是第三个人!
所以这几天各国公使都不约而同的对中国的政治事务保持了沉默,在局势不明朗之前,他们不开口说话。朱尔典先生的意思就是让萨道义改变一下计划,现在不要去找袁世凯,万一中国政坛真的变化了,和袁世凯过多的接触反而会产生麻烦。
萨道义先生却很是自信:“不,我们现在找袁世凯没有任何的问题。”
朱尔典显然不太明白,萨道义接着说道:“朱尔典,我给您说一个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吧。”




国之大贼 第一零八章 萨道义的道歉
“好的,我很乐意倾听。”
“在我来到中国的第一年,我请的三十多个中国人来为我们工作,他们就是干一些日常杂务,我给他们指定了一个领班,那个人叫张厚田。可是那个领班显然不具备领导的能力,很多事情他处理的非常糟糕,不光我对他十分的不满,那些中国人也经常来我这里告状,说他的不是。
“后来,我决定换一个领班。当时我也是出于好奇心,做了一个实验,让那些中国人自己选一个领班出来。“
朱尔典听到这里会心的笑了一下:“哦,看来您可是第一个在中国推行民主的人,孙文应该把位置让给你才对。”
萨道义笑笑:“您知道选举的结果是什么?”
“什么?”
“让我十分的震惊,居然有二十八个人还是选了那个张厚田!”
朱尔典也有些吃惊:“怎么可能?他们不是对那个人十分不满么?”
萨道义一声叹息:“是啊,我也非常奇怪,我给了他们捍卫自己权利的机会,可是他们为什么放弃?这件事情让我纠结了很多年,直到后来我看到一本书,《三国演义》,看过之后我才领悟,相对于民主来说,中国人更坚持他们的忠义。”
朱尔典听到这里好像明白了什么,事情确实如此,就拿这爆炸案来说,如果发生在伦敦的话,估计执政党早就被弹劾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也发生了。但是北京这里中国人虽然在报纸上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并且要求老袁做出交代,却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连那些受伤害的民主斗士要求也仅仅就是“下次再发生你袁世凯负责!”
朱尔典说道:“这真是一个奇特的民族,我们英国公民要是能这样的话,那我们这些人的日子就要好过多了。”
萨道义呵呵一笑,他很了解中国,在中国当官真的比在英国容易的多。中国老百姓对官府有着无比的敬畏和信任,所以想扳倒老袁并不容易。总统那个位置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自己要尊敬和效忠的位置。就算袁世凯输了,只要中国还是共和国,他倒下去的方式也绝对是一种很委婉的。
袁世凯当初让大清朝倒下去都那么的温柔。
萨道义说道:“朱尔典先生,晚上我将去赴袁世凯的家宴,听说他举办了一场酒会。上面还有一些新闻界的朋友,也许我应该表达一些什么。接下来的工作我们需要密切的配合,我们必须努力让亚洲回到平衡。”
英国人在朱尔典先生还在中国的情况下又让萨道义以私人身份来“旅游”,可以看出他们迫切的需要解决亚洲的问题。
日本人在印尼的军事进展相当的顺利,其实荷兰人的抵抗早已经被击溃了,整个印尼还有两千多荷兰士兵。已经被包围了起来,那形势和现在在蒙古的俄国部队差不多。现在的日军就是在镇压那些印尼人抵抗,这帮印尼人一开始还很的以为大日本皇军是来帮助他们的。
荷兰政府已经意识到他们这最后一块殖民地即将丢失,即便心中很不情愿,却毫无办法。经过一番商讨,双方决定按照美国人对菲律宾的办法,荷兰人开出一个价码。日本人收购印尼。
这个条件是在双方都退一步的基础上达成的,对于荷兰人来说,他们真的舍不得,但是没办法,军事上打不过人家之后也只能找一个理由给面子上一些好看了。
日本人也是一样,国内反对的声音非常高,首先小日本没多少钱,还有就是他们认为大日本皇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要拿钱来买,有些无法接受。不过为了让日本占领印尼更加的“合法”,那些高层还是接受了这一意见。
双方正在谈多少钱的问题。英国人相信在荷兰坚持不住的情况下,价钱应该很快就可以谈拢。
当日本实现占领了印尼之后,国力将被大大的提升,英国一方面需要日本在亚洲帮他维持英国势力的存在,另一方面小日本国内最近盛行的大东亚的论调真的让英国人很害怕。特别是印尼战争的顺利,不光让这种论调在日本国内更加响亮,甚至连亚洲的其他国家也开始响应了。
首先是暹罗,暹罗现在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也被西方列强欺压着,他们的国王还算温和,对待西方的态度和大清朝差不多。但是这一段时间,亚洲人的亚洲这句话传到那里,本来还只是被他们当作一个理想,可当中国对俄国节节胜利,日本在印尼驱逐荷兰之后,暹罗的一些人也开始不安分了。
作为亚洲三个没有被彻底殖民的国家之一,他们总觉得日本人和中国人既然能挑战西方,自己多少也该做点什么。那些的人对西方态度越来越不友好。
据美国方面传来的可靠消息,现在菲律宾的一些抵抗组织得到了大批的军事援助,美国人有足够证据可以证实,那些人手里的武器和日本黑龙会有关。
这一切都英国绅士们不允许发生的,菲律宾如果打的如火如荼,暹罗再也喊出亚洲人的亚洲这句口号,那么没有人能保证马来西亚和印度会不发生意外。
对英国来说最理想的局面就是现在中俄马上停战,然后因为一些历史上的问题中国和日本爆发出不大不小的冲突出来。那样的话小日本的精力就要被中国牵制,俄国人也可以把全部力量都投入到欧洲战场去。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问题太多了,甲午是中国人心里的伤疤,台湾和朝鲜是中国人被日本生生砍下的手臂!而对于日本来说,从日俄战争杨打鬼袭击秋山好古旅团开始,前前后后几十万日本人直接或者间接的死在那个禽兽的手里,大日本帝国的陆军也是对他咬牙切齿!
让他们起摩擦,是很容易的事情。
萨道义先生来到中国的消息英国方面并没有保密,虽然他们在官方说这只是萨道义的一种个人行为,但是谁都知道,英国的对华政策是什么样的,在萨道义和袁世凯见过面之后。很可能就要有一个结果了。
很多人都想提前见萨道义一面,可是萨道义先生却以旅途劳顿为理由拒绝和其他有关人员的会面,只和朱尔典进行了这一次秘密的磋商。所以在袁世凯欢迎萨道义的酒会上面,大家都希望能搞到一张门票,可袁世凯偏偏那般的不近人情,除了一些和萨道义有交情的政府要员以外,出席酒会的只有各国驻华公使和少数记者。
而且记者们都得到了老袁提前的警告。老袁说了,这一次萨道义先生是来旅游的,任何有关政治方面的询问都不应该发生,假如你们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等萨道义先生召开记者招待会再问,在酒会上面。不准任何人提政治方面的问题。
《华报》的记者徐峰对这个要求有些失望,谁都知道萨道义不是来旅游的,对于目前的中国局势来说,中英关系的最终走向也非常的重要。。
当他把相机对准萨道义的时候,徐峰徐峰很想知道萨道义先生这一次来到底带来了什么态度,可是看看旁边一队戒备森严的卫兵,他知道如果自己开口的话。很可能被赶出这个酒会。
“萨道义先生,我想知道您再次踏上中国土地的时候,心中有什么样的想法?能不能告诉我,您旅游的第一站将是哪里?”
没等徐峰开口,旁边一个中国的女记者就问了。
就袁世凯说的那些条件,好像也只有这个话题适合开场。几个记者同时拿出来纸笔,准备记下萨道义的讲话。
萨道义先生扫了一眼,看见袁世凯站在旁边之后冲老袁做了一个十分不满的表情:“哦。老朋友,为什么记者朋友们来的这么少?”
老袁愣了一下,随即呵呵笑道:“我是怕打扰了您,如果萨道义先生有什么话要对记者们说,我可以专门为你安排一场新闻发布会。”
萨道义说道:“那倒是不用,我就是以为我在这里已经不受欢迎了。”
徐峰倒是机警,马上说道:“萨道义先生您误会了。我虽然华报的记者,可我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您,为了能来这里和您见面。我经过了重重的审查。我们记得您在中国所作的一切,在我们的心里也许对大英帝国的对华政策十分不满,但是对您,我们一直当成朋友。”
老袁不禁往徐峰看了两眼,这个记者很机警,话说的也很得体,老袁很欣赏。
萨道义笑了:“那我就放心了,不管我的第一站要去哪里,我都不愿意做一个不被欢迎的人。刚才那位女士问我再次踏上中国的时候心中有什么感想,我坦诚的告诉你们,我的心情十分复杂。”
萨道义说道这里稍微停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请你们相信我,我对中国的感情仅次于对我的祖国,我和你们一样愿意看到中国走向一条发展的道路,我希望我们永远能做朋友。在武昌革命的时候,我为此做过努力,可是后来失败了。”
徐峰这个时候那手是运笔如飞,记者们都意识到今天自己可能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新闻。一边的老袁也是没有想到萨道义能在一见面就把事情说回去,他以为英国人多少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场合。
萨道义接着说道:“失败的原因我不想多说,我不想把责任推卸给任何一个方面,我只能坦诚的告诉大家,我认为事情之所以会发展到今天,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是我在某些方面忽略了袁总统和中国人民的感受。今天,我向你们道歉。”
说完萨道义真的摘下来帽子,向袁世凯轻轻的一弯腰,这让老袁都有些无法接受了。
“我的错误让中国陷入了战争,我知道这个道歉可以无法弥补你们遭受的伤害。但是除了这样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请你们相信,我真的不想让战争发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国之大贼 第一零九章 友谊赛
萨道义先生真的对中国人心理摸的非常准!被欺负五十年之后站起来的中华民族依然秉承着宽容的美德,也许这在西方人看来就是好面子。当他向中国人民道歉,并且向袁世凯鞠躬的消息在第二天早上被报纸报道出来之后,北京的民情一片沸腾!
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在这一刻好像真的忘记了,当年是英国人因为我们不买他的鸦片就用炮火轰开了我们的大门!他们好像也忘记了,在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是谁在给我们雪上加霜!
萨道义先生好像也忘记了一般,他在最后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他愿意和中国人一起缔造一个和平的局面,让这片土地永远的避免战争。这句话得到了许多媒体的附和。
这就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点,几千年来儒家以德待人的说法让我们在伤疤还没有好的时候就忘记了强盗的凶狠。
《国民时报》在萨道义先生的讲话下面刊登了一篇社论,内容是这样的:
“作为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无可否认卫国战争的胜利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以杨司令为首的健儿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创造了中华民族近半个世纪以来对外战争的最大胜利,这功勋无法抹杀……
我们付出了上百万的生命,得到的西方国家对我们尊重。德国和我们展开了全面的,平等的合作。奥匈帝国也和我们建立了伙伴关系,现在萨道义先生公开的向我们道歉,虽然这不是英国官方的道歉,可绝对是英国主流的声音……
我们的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攻击力和防御力让任何国家都不敢轻视,再也没有人把我们当成软弱无能的大清朝来看待了,现在在西方的华人都能昂首挺胸的告诉别人,我是中国人!
1...260261262263264...3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