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萨道义说道这里把两个人钱放在一个抽屉里面放好:“如果你赢了就全部拿去,但是我想你是没有机会了。”
萨道义先生说的一点都没错,俄国的危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杨小林当然不会说放过这个机会。英法可以忽略日本现在的作用,因为在许多人的眼里,日本6军在中国面前好像已经抬不起头了。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怎么处理俄国的事情一定要考虑日本的态度。或者说的更明白一点,就像日本在印尼打仗必须先安抚中国一样,即便那个时候中国海军弱的几乎就算没有,他们也必须考虑中国的态度。中国现在想插手俄国的事情就一定会先和日本人达成协议!
日本也同样受到了这股红流的冲击,日本和俄国也是有领土纠纷的,在黑龙江以北,以前中日俄三方势力交错,现在忽然倒下去一个俄国,按理说日本和中国会马上出兵瓜分了老毛子的远东地盘。这也是国际惯例,强盗的世界就是这样远东集团军都已经没了,俄国也分裂了,真的没有放过他们的理由。
现在日本无论是军方还是民间,都有一股力量在鼓吹他们的6军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为大日本帝国开疆拓土。这股力量似乎全然不害怕激怒中国,在日本国内很有市场。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简单孤立的民族主义情绪,而是实力上升背景下以民族主义情绪支撑的大国雄心。
“小日本现在有了印尼,他们的领土包括了日本四岛,台湾。朝鲜印尼。无论领土还是人口,他们都已经排在亚洲第二的位置上,仅次于我们中国。这个时候他们的野心是很难控制的,我听说他们国内有一种论调说是要和中国再打一场。”
杨小林在司令部里面和几个高参正在讨论目前的局势,虽然黄宝传来的情况是日本方面好像没打算在俄国有什么行动,甚至日本大使阿部守太郎也向杨小林表示。不管中国做什么日本方面都绝对不会予以干涉。同样,他希望在南洋的问题上中国也能采取这一立场。
阿部守太郎说的是相当好听,日本方面在海参崴的部队也确实很是克制,如果杨小林第一天认识日本人,可能真的就信了。
杨度在旁边马上说道:“俄国激荡的局势会带来现状的打破。现状的打破往往意味着平衡要生某些改变。你要说日本会置身事外我也根本就不相信,他们越是这样低调。可能在出手的时候就越是犀利。我觉得他们可能是在等机会。”
杨小林一咧嘴:“我要是不出手呢?”
杨度马上伸出两根手指:“第一,他们相信你一定会出手。因为中国的海军建设还没有看出什么成果,我们要展就只能在6地上,俄国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第二,我们要是真的到了最后还不出手的话,日本可能会揽这个活。”
托洛茨基同志有点太生猛了,一下子得罪了这么多人。就算自己想帮他现在也不行了。杨度说的一点都没错,如果中国明确的表示不愿意介入俄国的斗争的话,日本人很马上把这个活揽过去。
因为他们现在在寻找着这样一个机会,就是体现他们是亚洲最强大国家的机会。
就在最近,日本政府虽然在亚洲保持着军事上的低调,但是这低调和杨小林的裁军的目的是一样的,为的是让别人别把自己再当成威胁,给自己喘口气,同时消化一下胜利果实而已。
杨小林从烟盒里拿出一支香烟来点燃:“从感情的角度而言,我是真不喜欢日本人!特别是他们现在这副模样。明明眼睛就盯着俄国的身上,还跟老子说什么他们绝不干涉,也不知道阿部守太郎是第一天认识我还是以为我第一天认识他?”
话锋一转:“但是从目前的局势上来说,我们需要日本。所以,我们必须和日本方面始终保持接触。七个字。不谈,不打,不合作。”
政治就是这样一种游戏,有的时候退一步你未必就是海阔天空,再往前也不一定就有柳暗花明。杨小林想在俄国制造平衡,他先要做的不是往前,也不是往后。
他必须先打破现在英国人制造出来的这种平衡,这种平衡不利于中国,可是偏偏中国不能自己出手。所以,他需要调动第三方的主导力量出来撬动局势,让局势脱离英国的掌握。
这个杠杆绝对不好操作的,不能轻也不能重,不能早也不能迟。要在日本人感觉到他们如果再不出手,这一片就没他们的份了的时候,给他们留下出手的机会。轻了迟了,日本感觉自己出手也没戏了,他们就不会来了。重了早了,让日本感觉到中国人对他们威胁,可能他们也不会轻易出手了。
用一个支点来撬动一个俄国,需要一种强大的自信。如果自己没有玩好,可能有人会嘲笑自己,敢在西方列强面前玩自信,好像就是一种自大的体现吧。有句话说的很好,自信是成功者的通行证,自大是失败者的墓志铭。杨小林也不知道自己这是自信还是自大,让时间来给一个答案吧。
国之大贼 第三十二章 得让日本先疯狂
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有一个官员说过,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任何官位。还有一个女人说过,给她一个支点,她能撬开任何看起来十分美满的家庭。杨小林知道自己现在必须要找到一个好的支点才能撬动整个局势,这个支点就在日本。
小日本也不是傻子,日本的算盘打的也很精明,杨小林知道想让日本出头很难,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可能。日本政府不是那种西方的民主式的政府,他们和德国的模式基本差不多,是君主立宪体制下的民主。
在这个体制下,日本多少要对国内的老百姓的看法重视一些,他们的政府意愿有的时候会被他们的民意左右。就像在二战的时候日本偷袭珍珠港一样,那个时候日本的天皇,首相东条英机还有海军大臣山本五十六都很清楚,日本和美国打是没有胜算的。
一群明白人却一起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这不是因为他们集体头脑发热,是因为国内的反美情绪相当的高涨,那个时候日本连战连捷,中国的半壁江山都落在了他们手里,那些普通的日本人已经不拿中国当回事了,他们认为大日本帝国是战无不胜的,他们认为美国不是日本的对手,加上那个时候德国的步步胜利,日本国内要求向西方开战的呼声使得那些明白人只能把明白放在心里。
一个国家想走向强盛,国民有大国情节是必须的,民族主义也是美好的价值追求。但高层的政治理想应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不能用社会的愿望来作为国家高层的政治目标。
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能让民族主义情绪绑架了你的政府行为。
这个道理在二十一世纪谁都明白。可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所有的国家都希望自己的国民能支持政府,所有的民主政府都以能体现国民的意志为自己的荣耀。
好像只要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意志的政府就是民主的,就是先进的。民族主义往往神圣,能给人存在感与激情。从而忘掉现实的平庸与挫折。但是激情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控制的激情,一种是无法控制的激情。
这两种激情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就像现在的日本一样,英国人带头强迫日本答应东帝汶自治,英国带头组织中法美三国在亚洲问题上对日本进行限制。这一切都让日本人民对英国政府的好感慢慢的降低,当初英日同盟之后那日本举国欢庆的场面已经不再存在了,这个时候同盟虽然还在,可是英国商人在日本却经常遭受到白眼。
日本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个时候的天皇和西园寺觉得民族情绪高涨不是什么坏事。最少在俄国的红流袭击整个世界的时候,日本近在咫尺却没有受到多少伤害。工人们还在拼命的为政府工作。那一艘艘的舰船不停的下水,每下水一艘战舰,就意味着他们的国家势力又超过了中国一点,小日本是这样想的。
他们还在继续用制造神话、煽情来凝聚中下层阶级,把握更多的资源,让日本的脚步走的比中国要快一些。现在日本的战舰已经达到了两百多艘,战列舰的数量达到了二十艘。几乎快赶上德国了。
而这半年的时间中国方面的海军只是添了两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这样的发展的速度明显被日本远远的落下了一截。虽然中国的福州造船厂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和发展,但是他们生产出来的多数都是商船。
中国人还制造了一种小型的战船,个头和中型的商用船差不多,日本方面得到可靠的情报,那些小型战船跟商用船就是一个生产线上出来的。这些船排水量只有几百吨,上面一般只有两门炮,火力也并不强劲。
这些战船有十几艘,大多在南沙一带活动,中国方面说这些船是专门造出来打海盗的。确实。它好像也只能打海盗。日本人在海上不止一次的见过中国这种小型战舰,要火力没火力,要防御没防御,要是真开战的话日本的那些海军将领说了,一炮就能炸飞了她。
唯一的麻烦就是中国给这些船配备了最好的发动机。它速度极快,而且转向灵活。有一次日本一艘巡洋舰看见中国一艘这样的战船,恶作剧般的想吓唬吓唬中国人,开足马力撞过来。
可是中国的战船却在他们转身之际就飞快的逃出了好几百米。光逃也就算了,那船上的中国人显然非常生气日本人的这个冲撞动作,他们居然向日本巡洋舰开炮!
日军巡洋舰大为恼火,也开炮还击。双方打了十几发炮弹,中国的那小船太快,日本人根本打不着。而中国的炮火威力也不大,加上不敢靠近,也是无一命中,最后巡洋舰接到了上峰的指令,要求他们脱离战斗马上撤退。
这件事情中国和日本打过就打过了,双方都没有去找对方交涉,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一样。日本方面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的这种战船根本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巡洋舰上的日本大佐说,如果真的开战,日本一艘船可以打中国这样的小炮船几十艘,唯一的麻烦就是他们要跑的话可能追不上。
日本人并不知道,就在中国小炮船和日本巡洋舰交手的时候,也就是日本人以为他们完全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中国人的两艘潜艇就在日本巡洋舰的旁边,而且罗乃俊的海上邮船直接操纵着那艘小炮船的一举一动,从开炮还击到撤退,小炮船都在执行邮船上传来的指令。
日本方面甚至没有发觉邮船编队的存在,他们更没有想到,如果不是邮船上发现巡洋舰有发送电波的讯号,罗乃俊甚至想过命令潜艇击沉这艘巡洋舰。
中国的潜艇技术来自德国,但是现在中国的潜艇比德国要先进。因为德国人在潜艇上装备的无线电只能在海面上接受信号,中国人的无线电波可以传达给深入水下十几米的潜艇。
杨小林造那些只有速度的炮艇的原因是因为现在他搞不出来雷达这个东西,那些炮艇的作用就是未来航母编队的海上侦察兵。中国的海军的发展模式是日本不能理解的,日本人现在看的就是舰船的数量。
从数量上说,现在的日本海军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而且他们曾经击败过比他们强大的多的北洋水师和俄国舰队,这排名和战绩都让日本人对他们的海军充满了信心。
这还不够,还不够疯狂。杨小林觉得自己还需要再鼓励一下日本人,再刺激一下日本人。只有这个国家疯狂了,他们才会去做自己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只要整个大和民族疯狂了,他们才会走向灭亡。
到了和萨道义先生他们约定好的时间,英法德美奥俄六国公使联袂来到了杨小林的司令部里面,这好像是一战中的两个阵营第一次如此齐全的一起来找自己。
俄国的公使是德西建史诺维奇先生,虽然现在俄国局势动荡,尼古拉二世已经被赶到俄国边境去了,但是中国方面没有和俄国的任何势力建立外交关系,尼古拉政权还是中国承认的唯一的可以代表俄国的合法政权。
“几位先生请坐。”
杨小林抽开了会议室的椅子,他自己坐在坐上面的那个位置上,萨道义先生也没有罗嗦,他们来的目的在外交公函上已经写的非常清楚,现在时间宝贵,也没有时间来罗嗦。
“杨司令,我们这一次来是以国际社会的名义来的。我们的身上都带了我们国家给中国的外交信函,希望中国方面能在这次俄国的动荡局势中尽一份义务。这是我们英国首相大人给您的电报。”
萨道义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份电报来,其他几国的公使也马上做出同样要掏东西的动作。杨小林这个时候说道:“不用看了先生们。萨道义先生的话我非常赞成,现在俄国的政治风波已经成了全世界的问题,中国方面愿意做一些事情出来,不说为什么义务吧,也是为我们自己的安全。”
萨道义对杨小林这个态度还算满意:“这非常好。中国愿意介入俄国的动荡是符合我们所有人利益的,德西建史诺维奇先生,您现在是不是可以向杨司令阐述一下俄国方面的具体要求?”
德西建史诺维奇马上说道:“当然,这是我必须要做的。诸位先生,我们俄国的局势紧张不用我多说什么,沙皇陛下已经制定了反攻的计划,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施。我们绝对不允许托洛茨基那个家伙继续的胡闹下去!所以一方面我们希望大家能在这时候给我们俄国最大的支持!无条件的支持!另一方面,沙皇希望中国方面能直接派部队支持我们。”
杨小林听完后点点头:“目前的问题是中国方面现在出兵好像有些不太合适,会给别人一种我们干涉俄国内政的错觉,至少俄国的老百姓会有这样的看法。”
德西建史诺维奇有些焦急:“不!杨司令您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您是应我们沙皇陛下的邀请出兵的,这和干涉内政是两个概念,以后沙皇陛下会向俄国公民解释清楚,我们所有人都不会对中国抱有成见的。”
杨小林却态度很是坚决:“德西建史诺维奇先生,我们认识也很长时间了,打过不止一次的交道。我不想和您说那些外交上的措辞,咱们说明白点,我对于俄国这次革命之后尼古拉二世能不能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表示怀疑,而且我对他也并没有多少好感。”
国之大贼 第三十三章 维和部队
这话说的当真很直接,外交场合很少有这么不留余地的。德西建史诺维奇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自己该怎么回话。杨小林也没有等他反应过来:“我的态度可以向诸位明说,那就是中国人不愿意采取任何可能会让俄国人民对我们产生误会的行动。”
萨道义这个时候说道:“杨司令我想您可能在某些方面和我们的理解有些出入。您的担心我能理解,可是我们并不是要求中国单独把这件事情办好,只是让你们先一步出兵而已,等到我们各个国家准备好了,我们也一样会采取军事行动。中国的部队不是代表中国进入俄国作战,是代表国际社会。”
杨小林忽然笑了一下,他坚信自己的理解没有任何出入,相信当初怂恿日俄出兵中国的时候萨道义也是这么说的。但是结果呢?你如果打赢了,英国会派一支部队过来参战,收取胜利果实。如果你打输了,那不好意思了,当初英国人组成的联合舰队是怎么把日本军队卖在辽东的,也就会怎么把中国给卖在俄国。
萨道义先生去年刚刚忽悠了日本人,今年又来忽悠自己,而且还是这一套,他难道不厌烦么?
从杨小林的笑容里面,萨道义明显的读懂了什么。后面想说的话被他咽了下去,双手很是无奈的在桌子上一摊:“好吧杨司令,您说说如果中国方面出兵,我们应该给你们什么样的配合。”
杨小林说道:“我给诸位提一个建议吧。我不赞成我们现在介入俄国的内部斗争,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都应该得到尊重。但是俄国的局势确实已经到了必须外力介入才有可能平稳的阶段。所以,我建议我们马上向俄国冲突的三方发表声明,让他们停止使用武力,接受国际社会的调停。”
几个大使被他说的面面相视,房间里面顿时就沉默了下来,中国愿意做的就是这些么?如果调停真的有用,杨打鬼现在怎么会坐在这里和他们谈判?
这一次连穆默先生都无法再保持沉默了:“杨司令,如果您仅仅就是这个态度。那我只能说我们对中国非常地失望!俄国的混乱现在不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已经波及到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我们必须拿出更具体的方案出来。”
鲍沃公使也跟着说道:“是的!我们法国人这一次在俄国的态度上也是非常明朗,杨司令,我们的政府希望中国能做的是出兵!你们出兵直接攻击那些穷鬼的后方,尼古拉就能有足够的时间喘过气来。”
绅士们是真的需要中国来充当一次打手。德国人和法国人在国际事务上的态度已经很少这么一致了,多少年来。只要法国反对的德国都支持,而只要德国支持的一般法国都反对。
让他们这一次如此团结的原因只有一个,托洛茨基同志的冲锋确实损害了他们的共同利益。他们都意识到必须使用武力来解决,可不管是英法还是德奥,对俄国那庞大的身躯都有点心悸。投入的力量小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全力而为的话他们相互之间的芥蒂又无法消除。
他们需要一个强壮的打手。刚刚击败俄国的中国,是最合适的。
“如果中国方面不愿意履行你们应该负担的国际义务的话,我们法国政府将马上考虑以后对中国的经济建设的支持是不是也要慎重一些。”
鲍沃先生终于放出了威胁。法国现在有这个资本威胁中国,从杨小林的班子组建到现在,中国已经从法国贷款将近一亿法郎!半年的时间而已。法国在中国的投入可以说是相当的下本。这中间虽然也有他们自身商业利益的需要,更多的却是英法为了把中国从德国身边拉开。
杨小林现在还真怕法国政府来这一招。中国目前的经济奇迹就是用英国人和法国人的钱堆出来的。他为什么上一次只说让地方财政向社会公开?因为中央财政他不敢公开。
好在中国老百姓憨厚,杨小林说中央有许多财政支出是需要保密的,不便向社会公开,还真没人和他叫板。
在钱这方面他和这个时代很多中国人的观念都不一样。不说那些老百姓,就是中国经济方面的一些专家人物都认为,国库充实才是一个国家强盛稳定的保障。
共和元年已经要结束了,这一年中国的中央财政对付公布的数据是收入了四亿银元,实际情况确实是税收四亿银元,但是政府在修路这一项上面的投入,就已经超过了十个亿!还有其他的开销和政府人员的工资。
缺口从什么地方堵上的?全是借来的钱。
盛怀宣和杨小林说过很多次了,让他不要借那么多钱,有的事情别着急干,这国家负债累累你打算怎么办呐?杨小林也没听他们的,在他看来这叫超前消费,只要你法国人敢继续借,我就敢继续花!他计划中还指望明年最好能再从英法借十几个亿来,搞一下中国的基础民生建设呢。
比如,我们的医院确实要完善一下了,我们应该给那些老无所依的老人们一点关照了,我们应该让社会保障制度稍微完善一点了。还有,杨司令要推广拖拉机的事情已经被提上了议案,中国农民刚刚有了自己的土地,想让他们买就必须有补贴政策,这补贴的钱真的还没着落呢。
怎么还他真的没考虑过。人家法国人都没催,我考虑还干什么?借钱过日子就是这一点不好,你要看别人脸色。想让英法继续借钱给自己,那中国这一次必须当一次打手。
用绅士们的话说就是履行义务。这个义务怎么履行,却要自己拿定主意才可以。
“鲍沃先生不要激动。我没有说不出兵,我只是说不想干涉俄国内政。”
杨小林这句话让鲍沃真的有点想不通。不干涉俄国内政和不出兵有区别么?至少现在在鲍沃先生看来没有。因为鲍沃先生并不知道,这世界上有另一种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那种做法叫维和。
“我的建议还是那样,一切必须以政治谈判为唯一的解决手段和原则。但是俄国的局势恶化已经让许多俄国的平民受到了伤害,也给邻国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出兵,我们出兵的目的不是为了干涉俄国人对自己国家命运的抉择,而是为了稳定目前动荡的局势,为了保证普通的俄国公民的生命安全。”
鲍沃的眼睛睁的好大!穆默叼着雪茄烟的脸上一片震惊之色。萨道义先生死死的盯着杨小林,像是看着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人。绅士们的表情精彩极了,他们现在对杨小林真的是有点刮目相看了。萨道义的心中十分的懊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想到扛起这面大旗呢?
如果当初自己组成联军的时候说是为了中国局势的稳定和维护中国的和平,首先是在道义上绝对能站得住脚,其次就算输了也可以全身而退,不会在国际上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这个禽兽简直太高明了!萨道义敢肯定。维和这个字眼和这种方式,将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战争的遮羞布。
杨小林继续说道:“我建议马上由英国方面牵头,共同发一份声明,向全世界人民阐述这一次出兵的目的。然后我们就会马上行动起来,同时还有几件事情请各位予以帮助。第一,中国部队进入俄国之后不会打出我们的战旗。我们需要做一面新的旗帜,让别人知道我们是来维护和平的。第二,若遇到一些极端的武装力量想要袭击我们,我们将采取必要的自卫手段,请各国予以理解。”
鲍沃这个时候显然回过神来。马上说道:“当然!我想我们好像没有什么理由来拒绝维护和平这么崇高的事业。萨道义先生,您是怎么看的?”
萨道义接着点头:“可以。伦敦不会有任何意见。杨司令,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中国打算什么时候出兵了么?”
杨小林笑了一下:“我可以马上下达命令,中国的部队会最短时间内做好准备。但是,这一次维和行动需要的物资我希望诸位不要让我们独自承担。另外,这也不是我们一个国家的事情,各个国家都应该派人加入其中,特别是日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