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说到这里他的眼睛转了一圈,这一次日本的阿部守太郎没有来,显然是英国方面可能考虑到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英国人希望激化中日之间的矛盾。
“日本作为亚洲的一个强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安全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会马上向日本方面发出邀请,维和部队,由中国和日本军队为主。”
萨道义的眼睛一直看着杨小林,等他说完之后萨道义和鲍沃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又把头伸到穆默面前商量了一下,直到穆默轻轻的点头之后,他才对杨小林说道:“杨司令,您确定要邀请日本参加么?要知道在远东的问题上,中国和日本本来就是有矛盾的,我担心您让日本部队介入,会让矛盾更加的深化。”
杨小林笑笑:“您说的很对,在远东中国和日本还有俄国之间的领土划分还未完成,但我认为您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们这一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并不是抢夺领土,而是维系和平。我相信日本方面不会做出那些不该做的事情。”
萨道义轻轻摇头,然后自嘲的笑笑:“杨司令,我只能说希望如此。您的条件一点都不过分,我想我们马上就能给您答复,如果可以的话,您现在可以做出兵的准备了。”
萨道义先生说希望如此,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希望日本能像杨小林说的那样,不会做出不该做的事情。而另一个意思是,希望杨小林说的是实话。
他真的不相信杨小林,不过现在只要中国肯出兵,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吧。
国之大贼 第三十四章 项目转包
英国人真的没有打算过让日本来介入这次对俄国的军事行动,大英帝国现在对日本国内那高涨的民族情绪很是担心,就像杨小林说的那样,如果让日本出手,那么必然会增加日本的国际声望和助长日本国民的那种大国情节。
这是英国不想看到的,他们知道限制日本会让日本人有一种被国际社会忽略的挫败感,会让日本人对英国人更加的疏远。可是英国人不怕,日本现在的力量只能挑战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势力,他们没有那个胆量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甚至在南洋中法英美的四国联合演习的事情上面日本都不敢吭声。
而日本想要发泄自己的不满,最可能的做法就是在远东地区采取必要的手段。如果日本这么做的话,势必要和中国发生争端,大英帝国的目的也就算是达到了,一石头好多鸟,中日俄都被他搅和了进来,这就是英国人的算盘。
杨打鬼这个家伙并没有上当,英国人当然也不会强行要求中国做什么。挖了一个坑人家没下来是人家聪明,你要硬动手把中国往坑里推,第一那不文明,第二游戏也不是这样玩的。
在俄国的问题上只要中国肯出兵就行了,至于杨小林说的维和,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会谈结束之后绅士们马上向国内发出请示,这个意见很快被通过,接着就是大英帝国要起到一个带头表率的作用了。
英国人第一时间表明了自己态度,说为了维护俄国公民的基本生存的权利,为了保证俄国的局势动荡不会波及周边国家,国际社会将组成联合部队进入俄国境内。
同时他们说的明白,这一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并不是武装干涉俄国人民对国家命运的抉择,国际社会尊重俄国人选择自己国家未来道路的权利。随着第一批部队进入俄国的还有大批的生活必要物资。维和部队的任务是把这批物资用于救援那些被战火毁去家园的俄国公民,请俄国有关各方配合。
当然,通告的结尾英国方面也着重说明,维和部队如果遭到武装袭击。将毫不犹豫的进行还击。
初步参加维和的国家有十二个。同盟国和协约国这两大阵营中的主力这一次基本上都站出来了,在英国人发表通告的第二天。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等国家也宣布他们支持这一次维和行动。
他们的支持大多是名义上的。没有谁指望他们能派兵参加战斗。做一面他们国家的国旗给中国人扛着就行了,还有,多少掏点钱出来,算是军费吧。
主要承担维和使命的国家就是中国,至于日本方面用什么方式和中国合作,双方正在洽谈中。
尼古拉二世是俄国三方冲突中第一个做出反应的,他表示对国际社会的这次人道救援非常感谢。并且代表所有的俄国公民接受国际社会的帮助。尼古拉二世也没有考虑自己现在还有没有代表所有俄国公民的资格。
这样的维和对他确实有莫大的帮助,要知道他现在手里有部队,也有武器,只是没有足够的作战物资。在俄国刚刚发生动乱的时候。土耳其人很不地道的落井下石,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这让英法给尼古拉二世的物资无法送到尼古拉的手里。
现在土耳其人也加入了维和的队伍,这样他们就没有任何理由阻止英法给尼古拉输血了,要是中国部队真的如杨小林说的那样马上进入俄国领土的话,不用他们打仗,只要他们能牵制托洛茨基的后方,尼古拉二世感觉自己就能翻身。
接着是白俄罗斯的克伦斯基也赞成国际社会上的这一次所谓救援,只要托洛茨基同志还没有表态。不过他表态不表态都没有关系,托洛茨基的心中明白的很,所谓的维和就是来干掉自己的,就算自己也赞成,那些万恶的资本家们也不会手下留情。
托洛茨基在国内发表演说,对资本主义势力这一次围剿伟大的无产阶级的举动表示强烈的不屑,他要求所有的无产者们用勇敢的战斗粉碎敌人的阴谋,要求他的士兵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将那些侵略者赶出俄国!同时,他也号召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再一次给俄国工人政权无私的支持,他喊出了一句让英法德奥十分惶恐的口号,那就是俄国人革命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解放俄国的劳动人民,而是要推翻全世界的剥削阶级,建立一个由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全新的世界秩序!
托洛茨基同志的演讲十分的激情,不光是听他演讲的俄国人情绪激动,那些刚刚翻身的农奴们抱定了决死一战的心态,就连英法德等国都有大量的人员自发的组成志愿者,要前往俄国和俄国无产阶级先驱们并肩作战。
这一切反应都在杨小林的预料之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组织上鼓舞人心的那一套做法有多么可怕的效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党派能像早期的**那样,党员不要工资,为了信仰他们可以放弃生命,被敌人一枪打中脑袋了还要从口袋把最后一次党费掏出来!和这样的人打什么仗啊?
更何况托洛茨基同志和杨小林的联系根本就没有断过,中国这一次的军事目的说白了就是两个,第一是用托洛茨基同志口中的那些万恶的资本家的钱来拉动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
维和也是一种战争的模式,特别是在目前这种事情发生很突然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对中国还是很有好处的。首先是对俄国人进行人道援助的物资,这批物资将大幅度的刺激中国副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将给中国的被服企业带去大量的订单。
副食品加工现在在中国只是刚刚起步,这个行业非常重要,首先它是各种农产品价值提升的一个平台,在和平时期你的副食品加工行业成熟,大米都能多卖几个钱。而在战争时期。副食品加工行业就是战争的后勤保障,特别是杨小林的现代化部队如果建设完成,部队一天行进个一百多公里,士兵们的给养怎么携带?
如果那个时候还需要中国士兵像现在这样。背着几块大饼出征的话。就谈不上现代化了。
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杨小林想搭上这次维和的列车。打造一支真正的现代化的快速反应部队出来。山西的汽车工厂已经投入生产了,到目前为止三个汽车厂一共生产了卡车八百多辆,还有三轮摩托车一千多辆。
这些东西销量并不是太好,因为中国的运输业不算发达。那些商家好像还不习惯用汽车这个东西来运输他们货物,修好的公路上走着成群结队的马匹,这情况真的让杨小林有些看不下去。
那就让自己来用给他们看看吧,如果自己能在两个月之内把十万吨的物资给送到俄国去,相信这种运输模式就能被中国商家们接受。也是同样的道理,能把十万吨物资两个月之内送到俄国,中国就有能力把十万士兵在同样的时间内开入俄国!
中国是距离俄国最近的亚洲陆地国家。以后这一片战场的运输必须由中国来承担,但是运输费用得所有参加维和的国家均摊。至于打仗么,杨小林叫日本人一起过来的目的,就是拉壮丁的。
这叫转包。中国从国际社会上承包了这个项目,然后转给你们日本人来做,做好了我抽份子。如果做的不好,责任人是英国,施工方是日本,中国也能撇一个干净。
小日本很积极。 他们国内高涨的大国情绪让这个民族迫切的希望在国际事务上能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在俄国的问题上被英国排挤让日本十分的不爽。
特别日本的那些军人根本不甘于寂寞,这一次在印尼直上松原带着第一军横扫一片威风凛凛,把整个印尼杀的血流成河,这仿佛又让大日本皇军找到了他们的自信。
但是杀那些印尼人的战绩真的有点不好意思拿出来炫耀,所以他们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舞台。俄国的动乱适时的爆发,日本陆军中许多军官都认为这是他们最好的机会了,可是日本的高层决策者却不敢轻易表态。
中国人的态度必须考虑,英国人的态度也必须考虑。在高层看来这是稳重,可是这让日本国内的那些中下层的陆军军官和士兵对于政府的这种做法极为不满。
中国刚刚发出了邀请日本的信号,日本方面马上就做出了回应,西园寺说首相日本愿意为国际社会尽一份责任,电令在北京的阿部守太郎公使马上和中国方面商议组成维和部队的具体方案,并且说日本军队在这一次行动中将秉承他们一贯的人道主义精神,以人道救援为主要目的。
日本人的人道到底有多少杨小林也不去管它,双方说的很清楚,统一在一面旗帜下,但是你日本从远东进军,我们中国从蒙古进军。咱们战略上可以配合,但是战争各打各的,互不干涉。
日本方面大体的同意了这个方案,他们提出的疑问是远东地区被打下来的领土算是谁的。这个杨小林给了日本一个比较模糊的回答,就是现在中国没有去争夺领土的心思,希望日本也不要这样做。至于说以前和俄国人有争议的土地,中国方面以收复自己的国土为最终目的,但是以前不属于中国的国土,咱们以后再商量。
这一个再商量让日本嗅出了一丝明显的血腥味。既然可以商量,也就是说只要自己对那一片实行了实际占领,大不了日后对中国做出一些让步和补偿而已。
日本军方顿时欣喜若狂,要知道海参威一带的领土虽然是荒芜的,可是毕竟离日本很近,他和远离日本万里的印尼根本就是两个概念,日本有能力把这一批变成真正的日本国土。
加上小日本现在确实想在国际上露上两手,当下一拍胸脯,首批出兵就是五个师团十万余人,那摆出的架势明显就是告诉全世界,你们都看好我们日本人是怎么解决俄国问题的!
国之大贼 第三十五章 老搭档
日本政府这一次真的感觉中国方面做的很够意思。日本知道英国在限制他们的舞台,如果不是中国主动提出让大日本皇军参与这次维和行动的话,很可能日本真的被排挤出去了。
那不光是对国内请战热情很高的士兵和老百姓没办法交代,就是天皇自己也感觉没有面子。这么大的事情你们搞的像日本这个国家并不存在一样,多少有些过分了吧?
也可能是为了争一口气,小日本这次出兵之前居然没有和英国人要什么军饷。日本人的战斗物资需求由他们自己来解决,这多少让杨小林感觉到有些意外。
看来印尼到手之后对日本的国力提升是相当有帮助的,像以前的几次战争,日本人都是在西方的帮助下打赢的,现在他们可以甩开西方的束缚了,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日本方面领军的是乃木希典大将,所率部对有日本近卫师团,第五师团,第十三师团,混成第一师团,以及两个炮兵旅团和一个装甲师。人数总计十一万三千人,日本方面发来消息说,他们的部队将在五天之后登陆海参威,然后一路西进,乃木希典的意思是我们不用等日本军队,他们会追上我们的。”
杨小林把这一次维和的任务交给了李德彪,李德彪刚刚坐火车从东北赶来,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一下,就跑来看看中国正在集结的维和部队,并且向杨小林汇报他掌握的一些情况,同时听取司令部的指示。
杨小林听他说完笑了一下,李德彪说的消息阿部守太郎已经和杨小林说过了,乃木希典说能追上维和部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日本陆军将领的那股士气好像有些抬头了,他们好像在中**队面前又有了自信。
这样不好,必须得告诉那些还不服气的日本军官,就算和中国再打一仗他们一样没有机会才可以。
“彪子。你在东北主要就是负责看住小日本。我想知道你对他们的战斗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军队你了解多少?”
李德彪说道:“司令。日本陆军的战斗力确实比以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他们在军队里面也给士兵们发放了和我们的样式差不多的携行具,同时他们的训练也开始向我们靠拢,就拿朝鲜的日本第十师团来说。每天早上训练练的最多的就是跑步!火力方面他们也得到了加强,刚才已经跟您说过了,他们已经有一个装甲师了,七十多辆坦克,两百多辆步兵车,规模不容小视。”
李德彪还想继续说下去,杨小林却挥手让他不要再说了。他只是想看看李德彪在东北对日本人的关注怎么样。至于日本人的这些动作,他自然是知道的。
小日本在追赶自己,而且他们的脚步还真的不慢。可惜了,自己始终比他们快了那么一步。日本人在训练士兵的勇敢的时候。自己在训练士兵的素质。日本在训练士兵素质的时候,自己在提高士兵的速度。现在小日本又学着中国一样把跑步列为最重要的训练科目的时候,杨小林已经把跑步这一项退到第二线了。
经过半年的裁军,现在的义勇军士兵基本上都是那种专项型的技术兵种,或者是多项型的侦察兵。至于说士兵的速度,杨小林现在更依赖于四个轮子。
他不怕小日本在后面追赶他,怕也没用,追赶是人家的权利。
“彪子,这一次的维和部队司令人选竞争的相当厉害,相信你也知道,咱们队伍中很多人都想着揽这个活,我偏偏挑中你是因为你小子机灵,有些事情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李德彪当然知道,他跟着杨小林很多年了,而且一直是轱辘山的嫡系,杨把总想干什么只要露出一点风声他就能听的出来:“司令放心,我这一次去俄国一定秉承您的原则,咱不到万不得已不开枪,以救援俄国公民为咱部队的使命。”
杨小林很是满意,点点头说道:“不错,我们这边松点,俄国人才有力气去和日本拼命。咱们这一次是给日本人找表演的机会,别抢人家的风光。当然也不能一仗不打,日本的部队是纯日本士兵组成的,咱们的部队中还有三十名英国士兵,二十名德国士兵,五十名法国士兵,其他十几个国家加起来百多号人吧,你要是一枪不打,也说不过去。”
李德彪忙的应了一声:“唉,我知道了。司令,咱们如果打,是不是可以帮着二杆子那边把事儿给办了?”
李德彪见杨小林没有出声,知道杨司令是在等他说出具体的计划:“您看,那边的俄国武装力量已经没有了,听说他们现在几万人,如果咱们能让英国人承认他们的话,这西伯利亚共和国就算是建立了。”
杨小林微微笑道:“怎么让英国人承认?你出面说项还是他们找英国商求?”
“这都不行!我认为吧,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跟咱们打几场,真刀真枪的打几场,得死不少人才行。咱们得让英国人觉得我们和他们真没关系,但是如果不摆平他们,咱的后勤道路就不通畅,那个时候再和英国人说承认西伯利亚国,就好说多了。”
杨小林听后很是满意:“不错,最少你学会动脑子了!这个方法还行,能不能行的通要看表演能不能瞒住英国人。这一次英国方面带队的是咱们老熟人,去年联合舰队的总指挥哈密尔顿少将,那个人挺精明的,你别把戏搞砸了。”
李德彪如此热心西伯利亚共和国的问题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二杆子。他和二杆子一起十几年了,这份感情不需要多说的。虽然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天天争吵,可是最了解二杆子的人就是李德彪。
李德彪相信二杆子现在一定很想回来,他一定不愿意被别人天天称呼为杆子洛夫斯基。让他回来也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西伯利亚共和国最终成为中国掌握的卫星国。或者是说直接被中国吞并。
至于说骗过英国人的眼睛这个问题,如果是和别人唱戏他真不一定有这个把握,但是和二杆子唱对手戏,李德彪相信自己这出戏一定能唱的很精彩。
他不用和二杆子之间建立什么联系渠道。他相信自己只要做出一个动作。那边马上就能心领神会。
十几个士兵这个时候正好从他们跟前走过,带队的那个连长忙的站立一个敬礼:“总司令好!”
杨小林点点头。抬手还了一个军礼示意让他们过去。李德彪的眼神在那队士兵身上打量了一下,只是一个扫眼他就看的出来,这一次杨小林从各个地方抽调来的士兵绝对都是精锐。
就在那批士兵要走过去的时候,杨小林忽然站住了脚步:“立正!”
那十几个人条件反射一般的站住的身体。同时腰身猛的往上一挺,齐刷刷的把肩膀上的冲锋枪托了起来。
这动作整齐划一,杨小林看的十分满意。他慢慢的走到那个连长面前:“瘪三?”
蒋志清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报告司令,我叫蒋志清,义勇军南方集团军二十八军二四九团中尉连长蒋志清!”
蒋志清在卫国战争初期就到了义勇军的队伍中,杨小林让他从基层士兵干起,别说他干的还不错。当士兵他挺勇敢的,两场战斗下来就被推选为班长,接着是排长,连长。营长。
如果不是杨小林改革军事体制,那些一般的作战兵种都大量的消减,蒋志清很可能已经当上了团长。这一下从营长又变回了连长,在中国部队中这样的情况很多,他不是唯一一个。
杨小林听后忙的摆摆手:“好好,我错了!我向蒋志清中尉道歉。”
蒋志清的身子又是一挺:“中尉蒋志清,接受杨总司令道歉!”
他的声音好大,周围的士兵都把眼睛看过来了,诧异的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德彪看看这个家伙,咧嘴笑了,这小子还挺拿自己当回事。
杨小林也笑了,其实他刚才也是下意识的喊了一声,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样称呼这个家伙有一种很过瘾的感觉。不过话到嘴边他又把那两个字咽了下去:“蒋志清中尉,我记得当初你来东北的时候我们之间好像有一个约定,我说过,只要你表现的好,我就给你机会。是不是这样的?”
蒋志清点头:“是!司令当初说过这样的话。”
他说这又挺了一下自己的胸膛,把面前的那个铁血勋章和一等军功章还有一级战斗英雄奖章往前面凑了一点,那明显是想告诉杨小林,他表现的真的不错。
“好!李德彪,我现在建议你让蒋志清中尉担任维和的部队先锋指挥官,提升他为营长,所有前线的突发状况蒋志清中尉都可以**处理。怎么样?”
蒋志清的眼神一下子就变的炙热了起来!维和部队这一次进行的可是国际行动,能在这样的行动中担任先锋官,那对自己的前途是很有帮助的。他这个时候终于忘记了掩饰自己的野心,那双眸子死死的盯着李德彪,充满了渴望。
李德彪再度打量了他一下:“我看行,蒋志清,现在你回你的部队办好交接手续,马上到司令部来报道。”
“是!”
蒋志清兴奋极了,他知道只要他这一次任务完成的好,他的名字会在这一段时间不断的出现在各国报纸上,这是资本。他不用再一步一步往上爬了,杨打鬼真的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当然,前提条件是自己要能把握的住才可以。
国之大贼 第三十六章 石油公司
杨小林这一次看到蒋志清的时候,真的感觉到这小子日后可能真是一个人物。
因为当初他跟着杜月笙一起来到东北,自己对他做出过承诺之后可以说没有给蒋志清一点关照。蒋志清从来没有通过任何途径来找过自己,甚至刚刚打那个照面的时候如果不是自己喊住他,他一下就过去了。
从这就能看出他和杜月笙根本就是两种人,看起来都是上海滩的混混,但是杜月笙这个人如果看到一件事情没有多少希望了,他会马上放弃,会不择手段的寻找其他的途径。
这可以说杜月笙懂得变通,所以他能成为一个不一样的混混,但是不一样的混混还是混混。而蒋志清不同,这个人能为了一份渺茫的希望坚守着那份追求,他比杜月笙更出色一些。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杨小林总觉得这个人越看越是面熟,他相信在这个时代自己觉得面熟的人,都是日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
“彪子,这小子到你那里你要给我注意一点,找个机会试试他的成色。”
李德彪听的眼睛一亮:“唉。”
杜月笙现在也到了北京,一年前杨小林让杜月笙去协助沈杏山开展青帮的工作,他们做的相当不错。在政府的暗中支持下沈杏山虽然没有完成让青帮合法化的目的,但是现在那帮人真的已经不是靠在十里洋场收保护费过日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