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打下共青城,日本人用了两个小时,打涅留恩格里,日本军队用了两天时间。不管的俄国人的要塞还是俄国的部队,好像都没有办法阻挡日本人的脚步,日本国内的情绪高涨的非常厉害,那些基层军官们对胜利有着盲目的自信。
他们这个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胜利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走远。日本人继续往前,岛国的心态就是这样的复杂,查理十二和拿破仑的教训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们现在真的越来越觉得大日本皇军要比拿破仑出色的多。
随着他们这一路的突进越来越快,托洛茨基同志感觉到日本的压力才是自己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这个时候中国人非常适宜的在中俄边境停了下来,听说他们还和西伯利亚那帮人起了冲突。
托洛茨基不知道施特塞尔和中国人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也没有兴趣知道。但是中国部队一时半会过不来是真的。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克伦斯基忽然把白俄罗斯的部队西调,这个动作传达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告诉托洛茨基,我也是俄国人,现在祖国面临危难的时候我不可能从背后给你下刀子,我去看住尼古拉,你放心的打。
托洛茨基经过一番分析之后,觉得如果自己去抵抗中国,西方,日本这三个方面的武装力量根本不现实,在中国和西方的危险都没有逼近的情况下,那就先和日本人拼命吧!(未完待续。。)
国之大贼 第四十一章 给我杀绝了
虽然无产阶级同志们对尼古拉二世深恶痛绝,但是在作战理念上面,同志们建立的武装力量还是秉承了旧俄国所惯有的那一套,那就是把士兵的性命根本不当一回事。
同志们的作战方式也是延续着以前的,他们没有出色的将领,这些连长排长忽然当上将军之后,他们不自觉的按照以前他们的将军教他们的那一套战法,来和日本人打仗。
但是这一套真的已经不行了,涅留恩格里的战斗结束之后同志们自己也意识到这样打不行,虽然说他们的装备和素质都远远不如日本人,失败在情理之中,可是十几万人让人家没到两天就干掉了,这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更说不过去的是,俄国的部队死了六七万,被俘三四万,只有少部分人仗着地形熟悉侥幸逃出了包围圈,而日本方面的损失微乎其微,根据日本人的官方统计,小日本一共阵亡一百三十余人,这个数字对比真的没有办法接受。
虽然说日本人一向有夸大战功的习惯,但是就算给日本人的伤亡再增加十倍,也是悬殊的厉害。日俄战争刚刚过去了多少年呀,那个时候俄国还可以和日本进行硬碰硬的较量,现在怎么了?
俄国人除了还是按照老办法拖住战争之外,他们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战争模式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了,和土耳其的那场战斗难道对俄国来说仅仅就是昙花一现么?那种作战模式用在日本人身上合适不合适?
托洛茨基决定尝试一下。
就在托洛茨基重新召集部队的时候,一场小规模的突袭战在涅留恩格里打响了。
日本人正沉寂在胜利之中的时候。一队俄国骑兵忽然袭击他们的一座军营。小日本根本没有想到俄国人还有胆子再回来,猝不及防之下被俄国骑兵砍了一个人仰马翻。那一个军营里面三百多个日本士兵还在睡梦中就被马刀割去了脑袋。
附近的日军听到枪声赶忙过去支援,但是等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俄国骑兵已经杀光了所有的日本人,只留下一地的无头尸体摆在地上,战斗打的干净利索,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小日本吃了这个亏以后马上下令各个部队严加戒备,防止俄国人再来偷袭。同时派出部队去追缴那股俄国骑兵,追了几十公里没有追上也就算了,他们只把这次突袭当做一次教训。吸取了经验也就没有再往心里去。
当然,日本的媒体也不会报道这件事情,那个成建制被消灭的日军大队也当消失了吧。
日本人没有想到,这一次战斗的胜利对于日本和俄国的战争确实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他鼓舞一群俄国军人的战斗意识,他让一个俄国军官相信,面对素质和火力都比自己优秀的日本军队。俄国人取胜的唯一办法就是速度,俄国的骑兵已经是他们最后的依仗了。
那个俄国军官最终带着自己的骑兵营留了下来,他留在这里继续战斗。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俄国军官的名字和他的部队将严重威胁日军的后勤补给线,他们成为了日本军队无法摆脱的噩梦,他的名字叫布琼尼。
时间的指针指向共和元年二月的时候。中国方面在西伯利亚依然没有什么进展。战斗到是打了几场,而且是真刀真枪打的,那往来的子弹绝对不是演戏,这一点西方国家的那些维和人员都看的出来。
按理说西伯利亚那帮土匪根本没有办法和中国部队较量,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素质。他们都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但是中国部队好像吃亏在作战人员太少了,就那八千人。既要保护后勤物资还要保护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特别是中国人这一次彷佛真的是来救援俄国公民的,他们居然还设置了五个难民营给那些逃难的俄国人居住,这些难民营也是那些土匪袭击的目标,这样一样中国方面的人手好像有些不够了。
这真的让绅士们有点着急。在日本人目前一帆风顺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方面的速度能跟上的话,那么就等于对托洛茨基同志打出了两个拳头。
更重要的西伯利亚是俄国物产最丰富的地区。打下了这里,就等于是掐断了那无产阶级政权的命脉,俄国的冬天是很冷的,这里人过冬的木炭百分之九十都是西伯利亚采集的,还有煤炭,俄国的煤矿集中了六成在这里。
也正是因为这里的无产丰富,所以很多俄国的资产阶级和外国的投资商人都在这里有他们的产业,托洛茨基同志革命成功之后,把那些外国的商人全部都赶走了,老毛子的本国商人也遭到了清洗,这些家伙当然不甘心就这样算了,他们很需要中国马上进入西伯利亚,帮他们来进行反攻倒算,把被同志们没收的财产重新拿回来。
英国方面甚至说过,只要中国能够把西伯利亚打下来,你不是要油井么?那里现在有八十余口油井,我们可以给你一些。
另外,西伯利亚地区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十分丰富,这里几乎拥有世界上已经发现的一切矿物资源。储量都十分可观,其中不乏中国急需的战略资源。
绅士们说这些东西你们中国都可以染指。原先属于我们的不能给你,那些以前是俄国方面的份额,你们可以和俄国人协商一下,适当的分去一些。
怎么样?绅士们说的够地道吧?就像一战的时候他们为了怂恿日本帮助他们而不顾中国也是协约国的一份子把山东许给日本一样,现在他们好像也忘记了英法和尼古拉二世的条约依然没有废除,他们好像忘记了去询问一下尼古拉二世的态度。
日本当初被一个青岛就给满足了。那是因为日本是岛国,没见过世面。杨小林看了萨道义先生给他的外交文件之后当真有些气闷。让中国帮助那些外国商人抢回他们在西伯利亚的一切,可是绅士们却一点表示都没有,拿老毛子的那一份来忽悠自己。
他觉得自己如果答应了,就有点太傻帽了。如果中国想拿俄国人的那一份,根本不会说去和尼古拉二世商议,至于你们英国人的那一份能不能保住,那要看我把事情做的怎么样,萨道义先生好像忘记了。杨打鬼是个禽兽。
放弃这些都不说,哪怕中国最终不能把西伯利亚收入怀抱,也绝对不会让他再留在俄国人的口袋里面。冷战的时候美国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把西伯利亚留给俄罗斯,那么这个庞然大物迟早有一天还会站起来。
杨司令认为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他答应了萨道义先生马上从北方集团军中再抽调一万士兵参加维和部队,马上打开目前维和部队面对的僵局。中国真的不能派更多的部队了,如果中国增派十万部队过去。杨小林是有这个能力,但是这会让托洛茨基同志感觉到有压力的。
托洛茨基同志也是俄国人,他也不愿意放弃西伯利亚的。前一段时间杨小林通过施特塞尔给同志们提供武器的时候,让施特塞尔试探性的问了一句,如果西伯利亚要独立,托洛茨基同志是什么态度。
托洛茨基说的相当坚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说他可以允许西伯利亚有自己的武装,甚至如果施特塞尔帮助他一起打日本人的话,他可以考虑让西伯利亚地区在名义上自治,可是独立是万万不行的。俄国宁可丢掉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绝不放弃西伯利亚。
杨小林可以肯定。如果自己十几万部队开过去,托洛茨基就会认为中国对他的威胁最大了。他不想让同志们跟他拼命。而且在他的计划中西伯利亚的事情玩的是技术活,再派一万人过去都是敷衍英国人,按照中国的计划,目前的部队就足够解决问题了。
北京城外的小路上,杨小林踩着皑皑的白雪和冯德麟并肩走着,后面的一队卫兵远远的跟着他们,冯德麟现在已经不穿军装了,他已经从副司令的位置上退了下来,现在在高家屯子。
高家屯子就是中国无线电基地,冯德麟他们几个老兄弟在主持那里的事务,杨小林已经半年多的时间没有看到他们了。如果不是这一次有事情要让他们去做,专程从东北把冯德麟喊来,想要见上一面估计不出来要等哪天。
“大哥,哥几个身体还好么?”
冯德麟点头:“都好着呢,就是在哪里闲得慌,这一次你发电报说让我们去俄国抢劫,他们几个高兴的不得了!说真的,这种事好久没干过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手生。”
冯德麟说话的时候脸上的兴奋显露无疑,几十年的老土匪了,老本行忽然拿起来,他自是难以抑制。
杨小林笑笑:“我答应过你们要找个地方让你们痛痛快快的抢上一番,自然不会食言。而且这一次你们抢劫的时候我保证让部队在旁边给你们看着,杀人放火随便干,但是有一条,不能漏了身份。”
冯德麟鄙视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悄悄凑过头来:“放心吧!我跟你说,以前张老五干保险的时候,我抢过他屯子好几次,他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我干的,嘿嘿。”
杨小林听的莞尔,那个时候冯德麟是东北老大,张作霖就算知道也会装作不知道,事要是抖出来你让他张老五怎么办?现在更是没有抖出来的必要了。
冯德麟又问了一句:“小林,那西伯利亚的外国人可以杀么?我是说英法美的那帮商人要是遇到了,是不是也一样?”
杨小林很是随意点头:“嗯,只要你看不顺眼的都可以杀,我要求你们把那些开矿的,都给我杀绝了!还有,那里的工厂,作坊,全部给我烧了。”
国之大贼 第四十二章 俄国的民族感情
西伯利亚注定要血流成河,俄国人欠下的债到了该还的时候了。目前李德彪的部队在中俄边境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俄国公民,中国的大量物资都用在了那个地方,杨打鬼这个人很记仇,他不是君子,永远也不会以德报怨。
但是杨小林现在真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假如只是为了报复的话,那么这事情做的就太不理智了,也没有必要把冯德麟他们几个调出来。
他这一次屠杀要达到的目的是彻底的摧毁西伯利亚的俄国经济体系!我让你所有的矿业和工厂全部都变成废墟,我让你所有的资源都必须重新开采。他要让西伯利亚的俄国人感觉到生活在地狱之中,不要说伏特加酒,就是想喝一口开水我都让你们觉得是困难的。
当自己摧毁了西伯利亚的一切之后,托洛茨基现在是没有能力来重新恢复的。至于其他国家想重新介入,只有和中国合作。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当那里的俄国人死的差不多了,蒙古族的人数才能占据大多数。那个时候恐怕俄国还想着把西伯利亚抱在怀里不放,就有些困难了。
“冯大哥,这一次你们过去之后,一定要让兄弟们注意安全。另外时间要把握的好一些才可以,如果下手太快,俄国人一旦感觉西伯利亚局势失控,可能会马上调兵过来。最好的时间段就是俄国和日本打到关键点的时候,那个时候托洛茨基就是想管也没有那个能力了。”
冯德麟有些怀疑:“小林。老毛子现在不堪一击了,他们还能挡住小日本么?咱们要是下手慢了的话。我怕日本人进入西伯利亚之后会影响咱们。”
杨小林的眼睛露出一道光芒来:“放心,日本人进入东西伯利亚是肯定的,如果我估计的没错,到小日本到这里的时候,俄国就应该能把战斗打成相持了。而且我肯定俄国方面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冯德麟不解:“为什么?”
现在全世界都说托洛茨基同志是打不过日本人的,杨小林为什么断定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俄国人的?这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当一个国家团结一心的时候,他们往往能给世界带来惊喜。比如当初的中国。在面临国家危亡的时候整个中华民族爆出强大的凝聚力,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全国老百姓啃着树皮把亲人们送上战场,于是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奇迹。
俄国也是一样,白俄罗斯的克伦斯基现在摆出一副替托洛茨基挡住西方的架势,这说明俄国还是有凝聚力的。他们还没有抱成一团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外部的压力还并不够大。
托洛茨基同志现在能够动员足够的兵源。组织上有这个本事。但是组织上面对的困难是物资缺乏,同时他们的高级将领极度缺少经验。杨小林敢断定,当日本人的脚步踏入东西伯利亚的时候,可能一些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就会放弃双方的政治分歧,白俄罗斯非常有可能给同志们提供物质支援,而尼古拉手下的那批真正的军队中间。也必然有很多人会选择回来为了祖国的完整而战斗。
这就是杨小林和日本人不一样的地方,杨小林想征服俄国,所以他把俄国人的力量想的很大,他正视俄国,他把俄罗斯当成一个真正的对手。充分的考虑每一个环节,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每一个优势。慢慢来。
而日本不一样,小日本国内的大国情节随着战争的进行日益高涨了起来,战场上俄国部队不堪一击的表现也让日本6军的自信极度膨胀。涅留恩格里的战斗结束之后正远东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里,俄国的军事抵抗力量虽然还有零星的存在,但是这些人目前无法对日本军队造成任何威胁。
乃木希典非常自信的把自己十余万大军一字排开,朝着东西伯利亚一路开来。就在日本军队要进入东西伯利亚的时候,俄国方面生了一件大事。
尼古拉二世手下的俄国名将勃鲁西诺夫将军带着他的部队忽然叛变了。尼古拉二世本来是命令勃鲁西诺夫将军对白俄罗斯的部队进行攻击的,但是在行军的途中勃鲁西诺夫忽然召开了紧急的军事会议,对自己部下说自己将要回俄罗斯去,回去保卫俄罗斯,和日本人战斗。
将军们对这个提议真的非常害怕,说实话在涅留恩格里的战斗结束之后他们对日本人也是一肚子的恼火!在这批真正的俄**人的眼里,托洛茨基那帮人叫军队么?他们不过是一群暴乱者而已,其战斗力和部队的素质甚至还不如一群土匪。
日本人打赢了那些暴乱者就在国际上四处吹嘘,把俄**队说的一钱不值,这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到是一种侮辱。而且日本人强占了整个远东的做法真的让这些俄**人无法接受,他们很想回去和日本人战斗,只是他们担心自己如果回去,会不会也遭到清洗?
许多人当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因为他们中间很多都是贵族,他们不想回去被那些穷鬼杀死。
在这个时候代表托洛茨基同志和勃鲁西诺夫将军接触的组织上的特派员出现了,特派员在军事会议上做出承诺,组织上的清洗绝对不会出现在他们这支部队中间,如果他们不放心的话可以保留完成的和独立的作战编制,组织上绝不插手他们的部队。
有了组织上这个承诺,再加上勃鲁西诺夫将军现在在俄国部队中有着极高的声望,土耳其战斗之后这位将军已经成了俄国最富有盛名的指挥官,军官们都他都相当的尊重。这支部队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不打白俄了,咱们去西伯利亚吧,去和日本人打一场,让日本人知道真正的俄**队的战斗力是什么样的!
尼古拉二世对于勃鲁西诺夫将军的这个做法是大为光火,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大放厥词,对这种背叛行为予以了强烈的谴责。可是勃鲁西诺夫根本没有搭理他,让尼古拉二世意外的是,那些俄国的报纸居然对勃鲁西诺夫的举动大加赞扬。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只要有国家意识的存在,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能爆出强大的凝聚力,这一点毋庸置疑。白俄罗斯的《独立报》在这事件的评论中也站在了勃鲁西诺夫将军的这一边,报纸的最后对尼古拉二世说了一句:“看在彼得大帝的份上,求您闭嘴吧!”
尼古拉二世最终只能闭嘴了,这个事件也轰动了全世界,听说乃木希典在知道勃鲁西诺夫回来之后还非常的兴奋,认为自己总算遇到真正的对手了。
可是英国人马上意识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俄国人的这个事件看上去和当初中国的事情居然是越来越相像,勃鲁西诺夫扮演的好像就是曹锟的角色一般。曹锟虽然失败了,他却用自己的性命唤起整个北洋的反抗。
勃鲁西诺夫能唤起整个俄国的团结么?英国人真的很担心。
可能日本人突进是并不明智的,杨打鬼到现在还在慢慢的前进,也许有他的一番道理。就拿双方的部队表现来说吧,日本人打下了整个远东,他们攻占个城池的时候总是把俄国的国旗给扯下来,然后挂上日本的国旗,但是中国部队的做法完全不同。
中国人不扯俄国的国旗,昨天他们刚刚占领了西伯利亚边境小镇马苏里坎儿,他们依然让俄国的国旗在小镇的头顶上飘扬,而中国和其他维和国家的国旗都挂在俄国国旗的两边,同时大街上最醒目的标志就是维和部队制作的那和平图案。
英国方面对日本马上去了通知,让日本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不要再做那些伤害俄国人民族感情出来。但是日本方面对英国的警告置若罔闻,日本人说,你们的维和部队到现在才进入俄国,这动作显然太慢了,要是按照这个方法,估计一百年之后也解决不了俄国问题。
所以他们让英国人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喜欢讲仁义礼信的中国人的身上,中国人那一套办不好这样的事情。在亚洲最可靠的盟友还是我们日本人,无产阶级的风暴还是我们来替你解决吧。
英国人后来想想也对,自己要的结果就是干掉托洛茨基的无产阶级政权,从这一点上来说目前日本人贡献确实要比中国大,那就让他们继续打吧,就算真的把俄国打成了当初中国那番局面,下不来台的也是日本,自己用不着操那么多心。
所以英国也就没有再说了,转过头又来盯着中国,让中国人赶紧加快脚步。中国人真的有点不太像话,现在作战人员增加了,他们只是打下一个边境小镇,这简直就跟给俄国挠痒差不多。康斯内次就在前面,那里有很多英法等国商人的商业利益,他们迫切的希望中国马上进军那里。
现在那里只有所谓西伯利亚共和国的两万多人,这些人根本不是中国部队的对手,可是中国却不那么着急攻击,这真的急坏了英法这帮人。中国人这一次表现当真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郁闷,出兵的时候如同闪电一般,但是到了要打仗的时候他们却像蜗牛。
萨道义天天在北京盯着杨小林,哈密尔顿少将也天天去找李德彪,找了一个多星期中国终于给了答复,马上就出兵。
国之大贼 第四十三章 清场
康斯内次是俄国西伯利亚的工业重镇,在这一片有大小各种矿山百余座,俄国的革命爆发之前,这里就有很多外国人在这做生意,包括著名的诺贝尔公司就在这里有不少的产业。
二杆子他们刚刚闹独立的时候杨小林让他们收着点,就是不想让这些人感觉到所谓的西伯利亚共和国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后来俄国人革命了,托洛茨基同志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在这里开展清洗的工作,因为这些矿主的手里都是有人有枪的,他甚至无法对西伯利亚进行实际的掌控。
托洛茨基说这里是他的,施特塞尔说是属于大西伯利亚共和国的,而尼古拉二世也不是傻子,他坚称这个地方是俄国不可放弃的领土。他们都是领导,但是领导多了的时候,也就等于没有领导了。
康斯内次现在就是处在这样一种无政府的状态下,许多外国的商人都已经撤走了,只留下少部分人员看着他们的企业。戴维就是替法国银行留在康斯内次的高级管理人员。
他是一个完美的法国男人,有学识,有品味,生活有格调,还具有法国人天生的那种浪漫的情怀。今年四十刚出头便已做到俄国地区的商业总裁,由于保养的好,看上去就像是三十多岁的人一样,个子高且身材挺拔,还长了副有如广告男模般俊朗的面孔,穿身西装走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他绝对首先吸引你的眼球。
戴维在法国有自己的家庭,四个小孩,两男两女,第五个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但是家庭的负担对他这样的人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他在俄国还有很多情人。那些俄国女人明明知道戴维有自己的家庭,也知道他不可能永远的留在俄国,但是她们还是像飞蛾一样扑入他的怀抱。
这一段时间真的没有什么业务。让戴维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来应付他的情人们。刚刚处理好一笔借款的事情,签完字之后他把文件递给了他的秘书。
那个美丽的俄国女人脸上挂着让男人们陶醉的笑容:“戴维,今天晚上如果你没什么事情的话,可以来听我弹琴么?我刚刚买了一架新钢琴,早上才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