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大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荒原独狼
等到太阳微微偏西的时候,才有一个小太监走出谨身殿引齐泰和黄子澄进殿。
也还好这两位大臣算是年轻力壮,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朱元璋看着两人的眼光,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本来这次国事讨论可以说是早就有计划的,而朱元璋这次把召见时间提前也就是想看看两人的品xing。
“臣齐泰(黄子澄)参见陛下!”虽然现在只是私下里的小范围商议,但是齐泰和黄子澄还是考虑做足了礼仪。
朱元璋两手虚抬,直接免除了两人的跪礼:“这里不是在奉天殿上朝,两位爱卿也不必多礼了。这个点召见你们来,就是想问问几位对我大明储君立谁为最佳的看法。”
本来就在谨身殿的几个大臣,也像是早有准备似的,在稍微讨论了一下之后,推出了翰林学士刘三吾表达意见。
“回陛下,臣以为,现在立太子的长子——皇长孙朱允炆为最宜。”
朱元璋默默沉默了一会,他在想那天守灵之前的短谈。如果要和那天的朱允炆对比的话,他更觉得之前的朱允炆是韬光养晦。要不是这段时间一直有云奇盯着chun和宫的话,他都怀疑是朱允炆弑杀了朱标。
“那诸位爱卿觉得,立燕王朱棣为太子如何?”朱元璋像是随口说了一句。他一直以为自己的这个与拥有蒙人血统的硕妃生的孩子,最像自己。
“陛下,不可。”刘三吾迅速不赞成朱元璋的观点,“不可的原因有二:陛下金口玉言定下继承之法、立燕王则秦王晋王可能不服。”
朱元璋默默的点了点头,他也知道立燕王朱棣可能导致比他年长,同时同样武功卓著的秦王、晋王的不满甚至记恨。朱元璋他自己可不希望在自己百年以后,子孙为了大明的帝位,互相争夺。最后再闹的百姓受苦,江山不稳。
“陛下似乎有些犹豫……”齐泰见朱元璋的表情有些不像平常果断,不禁出口问道。
“确实啊,允炆是个好孩子……但是就怕他驾驭不住那些年长善兵的功臣啊……”朱元璋不禁在谨身殿上吐露了自己的担忧,害怕大明的江山不稳。
“微臣必将效忠陛下,效忠大明!未来要是皇长孙登基,微臣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黄子澄首先“咚”的一声跪在了地下,发出自己的承诺和誓言。
“微臣也愿……”齐泰、刘三吾等一班大臣也随后跪下。
朱元璋挥挥手,轻轻叹道:“也罢,你们退下吧……”
;
建文大帝 第五章 坏消息?好消息!
京师的天气,开始一天天热了起来,而朱标的陵寝更是如火如荼的在施工着。
朱元璋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遭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他,常常咳嗽、头疼。太医反复检查也每个结果。朱元璋自己知道,现在自己的心病才导致身体上的反应。
按照礼制的要求,如遇储君意外薨亡,新人储君的册封大典,应该是在旧的储君下葬之后进行。但是朱元璋几乎像是迫不及待的将一部分的国家事务转交到了这个仅仅十五岁、未及束发之年的少年——朱允炆。
朱允炆也整天在各种零碎的事务中忙的焦头烂额。本来他以为后世历史书上所书的朱元璋一ri仅仅只睡两三个时辰表示不可置信。今天他才知道到底有多少事务要朱元璋一人定夺。
从各地报上来的庶民的直达天听的举报、各地父母官回报朝廷的上表再到现在正在大漠征战的蓝玉大将军的粮草。总之,无论事情的xing质是巨是细,对于他们朱允炆只能想办法,利用后世的知识去处理。
现在和洪武初年的时候完全都不同了,虽然还有直达天听的制度。但是朱允炆知道,这些事情都只能让朝廷里去调查,朱元璋就没有这个时间去一个个接见。
而这段时间事务处理的重点就是在西北的战局上,虽然朱允炆知道这次的结果是一切顺利,但是为了防止可能的变故还是选择认认真真的处理下去。
朱允炆也在感叹,这次出征是历史上蓝玉的最后一次出征。在第二年,他就会被以谋反的罪名诛杀。虽然朱允炆不知道在真正的历史中,蓝玉到底有没有谋反,但是他还是为这位能兵会战的将军的死亡而表示不舍。
毕竟自己要去面对未来燕王裹挟各种好运的靖难啊……朱允炆每每想到靖难的事情就有些头疼,因为实在是选不出足够强力的将领来领导自己未来的南军。
李景隆那个草包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他做主将了……虽然现在朱允炆还不知道自己这次附体融合会对未来照成多大的影响,但是这一点可以说是朱允炆确定的。
……
京师的天气开始有些燥热,隐隐约约已经传来知了的叫声。
西垂的太阳挂在天边,炙烤这这座浩大的皇城。朱元璋从谨身殿出来就一直向着文华殿的方向走去。而文华殿的灵堂早就撤去,现在的文华殿就是朱允炆读书、为朱元璋代批国事的地方。
没有太监敢妄加猜测朱元璋的心里,只有一个个跟在朱元璋后面向文华殿走去。
朱元璋其实很讨厌一些礼仪xing的皇家气派,尤其是辇车、驻跸之流。漫步在这偌大的皇城中,成为了这个老年丧爱子的老人最大的爱好。
而此时,在文华殿,朱允炆正在为一纸邸报头疼——远在云南的黔国公沐英因为太子朱标逝世而暴薨。如果是别的国公,还就真什么,朝廷按制处理就罢。而这沐英,正是朱元璋最爱的义子,论辈分算自己的干叔叔。而且从长远来看,朱允炆是想借助沐英之子——沐chun在未来的靖难中领兵南军。
在融合记忆之后,完全可以熟练使用毛笔的朱允炆多次轻轻地提笔之后又放下。他实在实在纠结到底给这个邸报什么批复比较好。
按照原本的历史,应该是追封了沐英为黔宁王,回京师安葬。而朱允炆想暂时不追封给沐英这个王,他想在自己登基的时候再行册封。
“允炆。”略有些洪亮的声音从殿门那里传来,紧接着就是一群在文华殿上伺候的宫人、锦衣卫行礼的声音。
朱允炆也急忙放下手中的笔,从座位上站起来,离开桌子去迎接来人:“允炆参见皇爷爷,皇爷爷万……”
朱元璋微微一抬手阻止了朱允炆接下来的动作,开口道:“都起来,推下去吧,朕和皇长孙有些事情要谈。”
“是!”
最后两个锦衣卫离开的时候带上了殿门,朱元璋默默的在殿中踱着步,不一会就来到了之前朱允坐的书桌前。
“允炆,你刚才是不是在看这个邸报?”朱元璋轻轻地拿起了放在桌上的那纸邸报。
“是的,皇爷爷,我确实已经看过了这张邸报。”朱允炆点点头,表露出了一种略带痛心的表情,“我小时候听父亲说,沐英叔叔在大明江山的建立和巩固中有着汗马功劳。”
朱元璋赞许的点了点头,对朱允炆的那声沐英叔叔甚是满意。
朱允炆当然看见了朱元璋的动作,见朱元璋没有对自己的说法表示什么怀疑,自然就放心大胆地说了下去:“而我觉得现在沐英叔叔离世,首先是为叔叔寻找一块好的安寝之地,二是给予沐英叔叔一个谥号。”
朱元璋微笑的听着,毕竟沐英是他最喜欢的义子,也为大明的江山做出了汗马功劳。但是听到最后,朱允炆只说了两点,脸se不禁有些难看。
“允炆,你皇爷爷想追封沐英为黔宁王,不知道你觉得怎么样?”
“皇爷爷英明,我觉得这个追封也是必要的。”朱允炆知道朱元璋肯定会问这个问题,他也基本准备好了答案:“但是,我觉得这个册封,不适合皇爷爷您来做……”
因为现在他的身份,只是一个暂居太子.宫、暂时处理部分政事的皇长孙,即使成为皇太孙,也不能僭越。
朱元璋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朱允炆一眼,看的朱允炆有些脸红。但是这时,朱元璋的心里却在佩服黄子澄和齐泰的眼光。
这封邸报是密报,现在看过这封邸报的只有两人—朱元璋、朱允炆。也就意味着,刚才朱允炆的言论,只是由他一人所发。
倘若皇长孙如此有谋略,何必在冒着别的孩子不服的风险去立燕王为储君呢?朱元璋的心里感叹了一句,确定了立朱允炆为储的念头。
朱元璋的声音击破了朱允炆的紧张:“允炆,这样吧。你找你的师傅黄子澄,去以皇太孙的名义下一道手谕,追封黔国公沐英为黔宁王,草拟好了送到谨身殿来。”
“皇太孙?”一种不可思议感在朱允炆的心里油然而生。
“没错,朕要昭告天下,册立皇长孙朱允炆为大明之储君,为大明之皇太孙!”
;
建文大帝 第六章 宣布册封的插曲
“皇爷爷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啊?”朱允炆当然知道皇太孙的含义,但是为了更好的效果,还是不禁出口问道,“不是历朝历代都是以立长为主么?”
朱元璋摇摇头,语气中微微的带着些无奈:“有些时候立长是怕继承人年少无知闹出笑话,其实皇爷爷也有过这个想法,想立你四叔为储君。但是你四叔毕竟是老四,还有老三老二。让你四叔接位确实不能让他们信服……
“而你允炆,成为储君就名正言顺的多。即使你有一个嫡弟,但是略显年少。再加之你聪慧,有治国之才,所以这个储君的位置就是你的。”
朱允炆沉默了,在朱元璋的语气中,他读出了帝王的寂寞和故断。
“为国之天子,必将为孤家寡人么?”朱允炆看着朱元璋,心中喃喃道。
……
次ri,奉天殿上。
“诸位爱卿听完了,这份对于黔国公的追封有什么还要再议的?”朱元璋微笑着说。
站在奉天殿里的大臣纷纷议论起来,本来追封为黔宁王其实没有什么问题。世袭下去问题也不大,毕竟沐家对大明的忠心和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但是这份旨意最后的落款就有些不妥了。
皇太孙!
大明何时有了皇太孙?很多官员都有这样的疑惑。
“启奏陛下,这皇太孙……”主持吏部的吏部尚书詹徽镶嵌了一步,手持笏板问道。
吏部尚书相当于是文官集团的领头羊,在正常的文官序列中就是排在首位的。自从朱元璋杀胡惟庸罢丞相一职后,文官实管最高的品级就是尚书的正二品。而在六部尚书中,吏部主管官员升迁,自然成为六部之首。
“詹爱卿,皇太孙为我大明之储君,怎么又能缺失呢?前段时间太子暴薨,我甚至以为天不佑我大明。直到我大明的新储君,我的长孙允炆显露出自己为君的智慧。我才坚定的相信,天佑大明。云奇,宣布圣旨!”
云奇从朱元璋龙座的侧面向前跨了一步,从衣袖中抽出一段黄绸。
在店上的文武百官稀里哗啦跪了一地,几乎异口同声说道:“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朱标薨,追受谥号懿文,安寝之地伴与孝陵东。大明受储君丧痛,幸天佑大明。皇长孙生聪明伶俐,颍慧好学,xing至孝。今现其治国安邦之才,定为储君,曰皇太孙,择ri祭告太庙。大明之务,皇太孙皆有监理之职。朝会之时,则设座,皇太孙坐西朝东侍于龙座之旁,参与政事。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钦此二字的缓缓吟出,满殿文武再次叩首,山呼万岁。
而坐在龙座上的朱元璋则知道,在这山呼中藏着太多的暗流。
“都起来吧,这次早朝差不多就这些事情,有事启奏,没事散了吧。”朱元璋见自己最想宣布的事情宣布完了,即便有着暗chao涌动,也很是高兴。
“启奏陛下,左佥都御使冯坚有事启奏。”一个不算老的大臣走出了队列,手中拿着笏板,神情严肃的说。
“冯爱卿请奏。”朱元璋急忙允许了冯坚的启奏。左佥都御使是属于言官系统的一个职位,也算是言官系统的领头之一。
其实朱元璋很讨厌言官的那那些劝谏,虽然有的是有效的,但是也不乏一些令人厌恶的言官只套用所谓古代先贤的话来劝谏。
“陛下,我觉得册封皇太孙有些cao之过急。太子新丧,按照礼制,现在不宜定新的储君。”冯坚可以说有些硬派,直接丢出了这个问题。
朱元璋有些有好气又好笑,用礼制去强制君主不去做什么。这类劝谏虽然在过去也有,但是似乎就又有成功过。
“冯爱卿,你可明白礼制的作用?”朱元璋不禁追问了冯坚。
“回陛下,微臣略懂一些。”冯坚身上透露出浓浓的那书生气息,让朱元璋一看就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做表面的那种。
“礼制为治国安邦之根本,国家之安定,必将由礼制之参与,古之圣贤……”冯坚说的有点摇头晃脑,当扯到古代的时候,就直接被朱元璋喝止。
“够了!”朱元璋的声音让整个大殿里所有人都为止一阵战栗。
朱元璋从自己的座上站了起来,厉声说道:“礼制,是安定时治国之用。现国家储君未定,国本不稳,各个官员纷纷站队!这不是朕想要的大明,朕不想让大明的实力在内斗中体现。诸位爱卿,你们都是大明的栋梁,我希望你们可以接受皇太孙。不管如何,你们应该清楚,大明的朝廷应该永远向着正统!”
“吾皇万岁!大明不朽!”文武百官纷纷跪下山呼,只有冯坚一人呆呆的站着。
朱元璋在刚刚的激昂之后,不禁还是感到一阵虚弱,坐回了龙座之上。
“咳咳,咳咳……”咳嗽了几声之后,朱元璋的声音变得严厉,“至于冯坚,你可知罪?”
“不止陛下,我冯坚何罪之有?”冯坚的脖子一硬,但是这句话确实让朱元璋拿他没有办法。
冯坚是左佥都御使,是属于御史台的言官。而言官进谏,向来是无罪的。
云奇看出了朱元璋的尴尬,直接扯开嗓子喊了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恭送陛下……”诸臣也知道皇上遇到了些尴尬,急忙很配合的山呼、恭送。
……
朱元璋有些气愤的离开了奉天殿,而在此时,册封的圣旨,已经送到了文华殿,交到朱允炆的手中。
朱允炆默默的看着那张黄绸,心中感慨万千。
时洪武二十五年。
“我的时代,从现在正式开始!再到六年以后就是完整的属于我自己的时代!”朱允炆默默的握紧了拳头,在心理说:“无论再艰难,再不幸,我也要做出自己的成就。我只要流芳千古!不会遗臭万年!”
这时,文华殿顶的黄瓦在夏ri太阳的照耀下,反she出耀眼的光辉。
;
建文大帝 第七章 四叔
第七章四叔
祭告太庙、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的准备工作在钦天监和礼部的主持下有条不稳的进行着。
出乎朱允炆意料的是,这次朱元璋居然快马传报诸王进京参与皇太孙的册封典礼。想到马上就要和未来的对手,自己的四叔燕王朱棣会面,朱允炆有感到一阵的紧张。
虽然现在在大明的北边边界,蓝玉的大军还在对北元用兵。但是真正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被定在了十月以后,所以现在的时间足够边王也返京。所以除了刚刚才复国的秦王朱樉以外,各个分封在大明大地的诸王都要进京。
可能是因为名正言顺的缘故,朱允炆这段时间处理的政务明显上升,而且有很多都牵扯到了大明了大明的未来走向。
虽然这些政务最后朱元璋都在再行批示才能生效,但是实际上朱元璋只是像检察功课一样,去检查下朱允炆处理的质量。而其中处理的内容,朱元璋几乎一字都没有改动。
……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十五ri,在京师皇城的端门之外庞大的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队伍顶着太阳等待着吉时的到来。在端门内,午门外的太庙,朱允炆神着冕服,静静地等待着皇太孙册封典礼的开始。
大明前太子刚刚在八月十一ri出殡,他的长子就要在这几天之后结果皇储的位置,成为大明的皇太孙。
随着号角的吹响,在锦衣卫的传唤下,诸王、在京皇族、在京百官顺序进入了端门,缓步向太庙而去。
朱允炆看着浩浩荡荡的人群,不禁感慨万千。在他的心中,大明的气节是他最崇拜的。天子守国门,不割地不赔款……
朱允炆的思绪有些飘飞,整个册封大典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礼成,代表皇太孙的钤印和金宝金册交到他的手上的时候,朱允炆才仿佛离开仙境回到了现实一般惊醒。
“允炆,今天是中秋佳节,而你的叔叔们不远千里,难得来一次京师。你是不是也很久没见过你的叔叔们了?”朱元璋在给朱允炆授予铃印和册书的时候,低声说了两句。
“确实是的。”朱允炆不得不承认这个试试,虽然他其实很想让那些叔叔们,彻底消失。
……
八月十五月圆夜,正是天下团圆时。
在大明皇城之内的武英殿,一座座宴席已经摆好,正待那些站在大明权利至高点的人们入座。
朱允炆的位置就在朱元璋的右侧,而在他的右侧则是那个他最不想见到的四叔。
“侄儿见过四叔……”即便不想见到,朱允炆还是没有失去应有的礼貌。虽然从现在地位上来说,应该是朱棣给朱允炆行礼,但是在家宴上自然是按照辈分见礼比较好。
“侄儿,不必多礼。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叔叔给你看礼了。”朱棣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笑着说。
朱允炆也有些尴尬,只能笑笑说:“叔叔,家宴自然是按照辈分来算,我什么皇太孙的身份,也都是你的侄子。”
没想到朱允炆说完这句话以后,朱棣马上爽朗的笑了起来,引来了其他人的注意。
“允炆,对,我永远是你的好叔叔……”朱棣突然压低声音在朱允炆耳边说,“大哥的走,我很心痛,大哥,大哥他对我们这么多兄弟都很好。允炆,你放心,无论怎么样,我都是你的叔叔,都会帮着你。不论到底是故去的大哥的面子还是因为父亲不容易而开拓的大明江山……”
朱允炆听的有些迷茫。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成为朱允炆以后第一次和这个对头的对话居然是这样的。
要么是真的没有异心,要么是麻痹自己!这是朱允炆的第一想法。
而会想到自己学的历史上的朱允炆,下的不允许伤害朱棣的命令,说不定就是被朱棣这样的嘴脸迷惑的!朱允炆越想越后怕,真的想现在就回到文华殿去秘密准备对策。
“允炆,怎么脸se这么差?告诉你皇爷爷是不是不舒服?”朱元璋在大家基本都落座之后才姗姗来迟。
“皇爷爷,我没事,可能是有些饿了。”朱允炆自然不敢说是因为自己脑补出了关于朱棣的东西,不得已搪塞到。
“参见父皇!”“参见皇爷爷!”见礼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朱元璋微笑着虚抬双手,算是让在殿中的王爷、皇室免礼。
“我的好儿子,好女儿,还有孙儿、孙女。”朱元璋站了起来说道,“我们有多久,没有在这中秋佳节在一起吃饭了呢?
“自从我建立的大明之后,为天下黎民苍生尽心尽力。我的儿子们纷纷驻守各地,还有好几个孩子驻守边疆;我的好女儿们有的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定下嫁功臣或功臣之后……”说着说着,朱元璋这名坚强的老人的眼泪就流了下来,“今天,我们因为大明的一大幸事而在一起举行了一次家宴,可以我的大儿子,阿标……”
诸王也有些红润,朱标生前或多或少的为他们说过好话,每个人都接受过老大的帮助,所以也没有人不服这个老大。而朱允炆则哄着眼眶劝朱元璋道:“皇爷爷,父亲,他已经往生极乐了……皇爷爷不要悲伤了……”
朱元璋听了朱允炆的话,眼睛中又一次透出了光芒,声音不再低沉,而有些激昂:“没错,我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的悲伤了。虽然因为代天巡狩而导致阿标的死,我永远不能忘怀,但是阿标去了之后,一个本来被阿标的光芒遮挡的孩子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允炆,就是现在大明的皇太孙。可能你们之中有人对这个未行冠礼的孩子不服。但是允炆的治国才华,你们之中谁也不可能比得上!即便这个孩子不懂军事,但是我相信他可以成为很好的大明守成之君。我只希望你们别要多想什么东西,因为你们想什么都会是一场空!
“好了,这算是你的父亲或者爷爷给你的忠告、提醒、甚至是jing告!希望你们自重!相必大家也饿了,现在我们的家宴,就开始吧。今天是家宴,没有地位的区别,孩子们尽情的享受团员的快乐吧!”朱元璋在最后的语气又由严厉变成了亲和,就像一个慈祥的老者。
而在朱棣身边的朱允炆,却听到他的四叔在朱元璋发出jing告时发出的一次轻轻的哼声,其中的不屑之意,表露无疑。;
建文大帝 第八章 高丽?朝鲜!
&和宫。原本的他只是没有被赶走的住户,而现在起,他就是chun和宫的主人。
&和殿休息,要么就是在文华殿学习、处理政务。
属于他的詹事府已经基本组建完毕,虽然品轶极高的师保之流没有指定,而且詹事府人员复杂,但是在朱允炆的心中已经有了未来自己班底的人选。
随着最后一声蝉鸣,京师的仲夏就这么结束了,洪武二十五年的九月。
历史上的朱允炆,实在这个月,在朱元璋的犹豫和文官集团的劝谏下才勉强成为了皇太孙,和自己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因此朱允炆现在也开始盘算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