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大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荒原独狼
“皇太孙殿下,臣黄子澄有一事启奏。”黄子澄看到朱允炆的脸se骤变,马上一步跨出队伍。
“黄奉常请奏。”老师这个名头明显不适合在朝堂上去称呼,所以朱允炆选择了正常的称呼,但是还是对自己的老师用了敬语。
“臣启奏殿下,未及束发确实不宜独自上朝,希望殿下三思。”这次本来应该坚定的在朱允炆阵营的黄子澄也说出了不宜独自上朝的话,让朱允炆才冷静下来慢慢思考。
“这事记下了,本宫自然会处理好这事。”朱允炆再微微思考了几息之后先放下了这个问题,留下一个承诺,“但是明ri依旧起午朝,本宫监国期间所有的朝会全部定于午后,早朝的话,对诸位爱卿太辛苦了。”
“谢皇太孙恩典!”呼啦呼啦整个大殿跪倒一片,显然这帮大臣受早朝的荼毒实在是无力了。
“刘三吾、詹徽、黄子澄、齐泰四位爱卿一个时辰之后在文华殿大殿议事。退朝!”朱允炆见也没有人想说什么了,直接点了四人朝后参加议事,就宣布了退朝。
在转身准备离开奉天殿的时候,朱允炆的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他现在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年龄不适合直接把握朝政,而有些改良君主政治的机构是时候出炉了……
;
建文大帝 第十二章 不一样的内阁
连续三天一更了,有点不好意思……
明天起恢复正常
*****************
很多人都觉得明朝废除丞相是在增强皇权,设立只对皇上负责的内阁更是在提高皇权。但是在朱允炆心中是不然的。
撤销丞相,其实是让中国回到汉唐那种多丞相的情况下,而内阁的封驳权更是限制了皇权。没有内阁首辅的认同的情况下皇上根本没有资格向内阁里塞人。中旨可以授传奉官,但是却无论如何都不能直接调人入阁。
但是现在朱允炆想建立的却是建立一个完全由自己控制的内阁。
心中的宏图大志根本不允许这些本来应该是更min zhu的东西来影响。有的时候过于min zhu就会导致很严重的内耗。
比如历史上的明朝后期的宦官系统和文官系统都是很先进的系统,但是内耗实在恐怖……
……
太阳已经开始有些向西倾斜,本来现在已经有权在谨身殿办公的朱允炆还是选在在自己熟悉的文华殿去见现在几乎是必须要见的四个大臣。分属翰林、六部、还有亲信。
“臣等参见皇太孙!”刘三吾、詹徽、黄子澄、齐泰这四人其实来的很早。毕竟皇太孙监国的第一天就召见他们四人就可以说是一种信任。
朱允炆其实善意的忽略了科道言官系统的主官,只让兼任了左都御史的詹徽在这次召见中作为代言人。不是歧视科道言官,而是作为舆论武器,科道言官还是很不容易掌握的。而且朱允炆也不想让这个可以监督自己的工具也受到自己的掌控。
“这次我在朝后召见你们,就是想建立一个临时的机构来处理朝政。现在我的年龄确实不宜亲自临朝监国,所以我就想设置一个对我负责的临时机构。”
其实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个只对朱允炆负责的临时机构的作用了。现在朱元璋还健在的时候,就是监国期间临时建立的,而一旦朱允炆登基,这个机构自然就是一个常驻的机构。
顿时无论是朱允炆的亲信黄子澄、齐泰,还是相对外臣的刘三吾、詹徽都眼睛放光。当然,这也是朱允炆意料之中的事情。
“设正五品殿阁大学士六位,分别以华盖殿、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东阁、文渊阁冠名。设内阁,殿阁大学士与吏部尚书入阁。一人为内阁首辅,主持内阁会议。所有决议通过投票来决定,然后由内阁首辅贴纸票拟处理意见,上传下达。如果七人全部反对,可以驳回我的旨意。”
朱允炆抛出了不同于历史上后世的明代内阁概念,直接限制了内阁的封驳权。直接将内阁定为一个收发加预处理的机构。当然为了防止自己真的犯浑搞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彻底去剥夺封驳权。
在喘了一口气之后,朱允炆清了清嗓子,用自己最严肃的声音说道:“刘三吾、詹徽、黄子澄、齐泰听旨!”
随着朱允炆的这一嗓子,这四个人才算是清醒过来。因为既然朱允炆当着他们的面宣布这些东西,就说明这个叫做内阁的新机构,必须有他们的一份子。
四人砰的一下全部跪在了地上听旨,几乎同步的快速。
“着,加刘三吾华盖殿大学士首辅内阁,加黄子澄文华殿大学士,加齐泰武英殿大学士,詹徽以吏部尚书职入阁,同时去左都御史之职。三ri内请四位爱卿定出东阁、文渊阁大学士的人选,而谨身殿大学士暂时空缺,本宫自有安排。”朱允炆迅速构思下达了这道口谕,“除詹徽还需在吏部办公、齐泰在兵部办公外,其余人改在文渊阁办公。但是每ri所有内阁成员都要进行一次集体会议。”
“臣等遵旨!”四人都按耐住心中的激动,领旨谢恩。
朱允炆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起来吧,但是有一点希望你们明白。这个内阁不是任何机构的下属,也不是任何机构的上级。不要以为现在的内阁就是以前的中书省一般,你们不是丞相……”
其实朱允炆的目的只不过建立一个完全服从自己的、帮自己分摊政务的类似秘书的机构。他也不希望出现自己无法制约的丞相去分权,没有一个完全听命于朱允炆自己的国家机器,会让他心中太多的宏图大志都无法成真。
“殿下,是不是我们现在就接受所有大臣们递送的奏折,然后票拟处理?”詹徽已经有些不怀好意,没等刘三吾这个首辅说话,就先问了这个问题。
朱允炆还是很清楚这个吏部尚书、排行文官第一的人的品xing的,所以只是定了吏部尚书入阁,而没有说让他入阁。其实他也在看,这个吏部尚书到底交给谁。
詹徽见朱允炆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不禁尴尬的干咳了两声,回头看了看现在在内阁这个组织中他的上司——刘三吾。
刘三吾假装没有看到詹徽的眼光,却跪了下来说:“皇太孙殿下,微臣有一事启奏,望殿下恕臣无罪。”
朱允炆的心中咯噔了一下,也不知道这刘三吾葫芦中卖什么药,只能硬着头皮说:“刘爱卿但说无妨,本宫不降罪与你就是了。”
“是,皇太孙殿下,臣恳求皇上退位为太上皇……”
“够了,这个事情不是谁可以决定的。”朱允炆勃然大怒,“本宫刚才是说了不降罪于你,但是我希望你清楚,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可以说虽然这里没有什么外人,但是刘三吾的这个事情还是太大逆不道了。完全可以给后人留下很多的把柄去想象。
“如果没有什么事,你们可以履行自己的工作去了。”朱允炆的心情突然被刘三吾搞的很坏.
“殿下,臣有一事启奏。”黄子澄的声音让朱允炆只能放下怒火。
“老师但说无妨。”在这个比较私人的场所,朱允炆对黄子澄的称呼就是老师。
“臣以为,民间的一个方法可以对皇上的急病有用。”黄子澄在这里顿了一下,看了刘三吾一眼才继续说,“我觉得现在可以用冲喜的方法,而且殿下也需要一个皇太孙妃了……”
;
建文大帝 第十三章 选皇太孙妃
冲喜……朱允炆有些无奈。这确实在这个时代,是遇到没法解决的倒霉事之后最常用的解决方式。
而这个冲喜的对象就值得深思了,历史的朱允炆是先得一子,然后母凭子贵而成为皇太孙妃,进而成为建文的皇后。
如果按照年龄算,那个叫做朱恩慧的才仅仅十四岁,还未及大明律规定的可以出嫁的及笄之年。不过话说回来,这姑娘,还挺能生养,在历史上为朱允炆生养了两个皇子。
夜里,朱允炆在床上辗转。关于黄子澄在下午说的冲喜一法在他的心头萦绕。
可惜……我来到这里,应该再也没有zi you的恋爱的吧……朱允炆有些叹息,两世为人,却没有尝过zi you恋爱的滋味,这确实有些遗憾。
……
在没有朱允炆正面应许的情况下,这最新成立的内阁就下达了第一道命令——皇太孙妃的选妃仪式正式开始。
按照朱元璋的意思,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储君正妃的选择倾向于四品到七品京官。这些人没有很大的势力,绝大多数都是经历科举而进入中枢,充当一个可有可无的角se。
而这些人没我根基,很多都是穷苦出身,也没有背景,自然也很难去造成外戚专政。确保大明一直都掌握在朱家的手里。虽然朱标的太子妃是开国元勋常遇为大明打下江山,却没怎么享福就突然猝死,而立其女儿为太子妃这也算是朱元璋的一点愧疚的表现。
而现在却不一样,纵览前贤国与家,几度宦乱外戚倾。阉人宦官还是很容易控制,但是外戚却会和皇上沾亲带故,或者都是皇上的长辈。这些人对于整个国家机器来说就是格格不入,文官集团根本没法去制衡他们。
现在的内阁虽然只有四人,但是分工明确。吏部尚书詹徽考察官员,择优选择另外两名入阁人选。而另外三人在刘三吾的带领下开始深入调查品轶不算高的京官,寻找适龄的女子作为皇太孙妃的候选人。
结果给这么一折腾,几乎所有的奏折还是从通政司转到了文华殿,朱允炆每天都看着一摞一摞的奏折头疼。因为现在不上朝,所以几乎所有的朝政都是通过奏折的形式来上禀。让朱允炆庆幸的是,这些文官显然是被啰嗦的朱元璋狠狠的修理过,每一篇奏折都简明扼要。
……
“殿下,皇太孙殿下,您的妃子的人选现在已经初步落实,请您圈点您中意的……”刘三吾手中拿着一沓薄薄的宣纸,急匆匆的走入了文华殿。
“我说,刘大学士。你们这么匆匆忙忙定下的人选靠谱么?”朱允炆对刘三吾、黄子澄、齐泰三人这么快搞出这么一沓人选表示怀疑。
“殿下你放心,这些人选已经经过我们三个三轮的审核……”
“……”朱允炆对刘三吾的逻辑实在没话可说,直接接过了那一沓宣纸。
放在这一沓宣纸第一张的,赫然就是光禄少卿马全的女儿马恩惠。朱允炆默默的注视着朱恩慧的画像,总觉得有那么一些特殊的感觉。
“殿下……”刘三吾看朱允炆看着这第一张画像就愣住不懂了,不禁出口问。虽然他也很看重这第一张画中的这个女子,放在第一张就是想让朱允炆去选择他。
“刘大学士,既然你们把这张放在第一张,就给本宫介绍下她吧。”朱允炆默默的放下了那一沓宣纸,要是说起来也奇怪,他就是对这个历史上朱允炆的皇后很感兴趣。
“殿下,这马少卿之女说得上聪明伶俐,而且熟读列女传、周礼,可以说是在妇道上无懈可击。现在她年方一十四,正值豆蔻年华……”刘三吾显然是做过功课的,很顺利的介绍出马恩惠的基本情况。虽然只能说是简要甚至有的地方都是套话。
“嗯。”朱允炆点点头,但是马上又问,“按照大明律,不是女子十五及笈才能婚配么?这么搞不会被那些科道言官上折子?”
刘三吾楞了一下,但是很快反应过来,笑着说:“殿下,你不也尚未束发么?规矩是人定的,殿下自然不必担心这个。至于那些科道言官,也不会因为这个来上折子的。”
朱允炆松了一口气,缓缓的说出一句让刘三吾惊呆的话:“刘大学士,安排本宫见一见这个马恩慧吧。我觉得本宫需要更多的了解一下她。”
“殿下,这万万不可!”咚的一声,刘三吾就跪在了地上,“这婚姻大事,在尚未成礼之前,男女双方万万不可相见!”
朱允炆有些无奈的点点头,因为刘三吾都已经这么跪下来进谏,只能说明这个规矩不属于可以改的那种。如果自己做了,多半就要被历史记载上恐怖的科道言官的折子淹没。
“殿下还需要再看看么?”刘三吾知道这个马恩慧在朱允炆心中的印象定然不错,不然也不会说出那个话。
“本宫看不必了,刘大学士,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朱允炆没有再去翻动任何一张画像,直接定下了自己的皇太孙妃,也可以说是自己未来的皇后。
刘三吾也没说什么。虽然他觉得朱允炆的选择有些武断,但是这个问题毕竟也是朱允炆他自己的喜好。而且其实在以后的相处中,如果不适合还是可以不去宠爱,甚至是可以废后再立。
朱允炆见刘三吾没有说话,又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有一次出口:“刘大学士,本宫的选择还有什么问题么?”
“皇太孙殿下,臣刚才在想关于大婚的详细事宜。至于何时大婚还要看钦天监选ri子。”刘三吾出了一身冷汗,刚才他居然忘了回答朱允炆。要是现在朱允炆换成朱元璋,那可是妥妥的要去被庭杖啊。
朱允炆点了点头,又一次拿起了那张画有马恩慧的宣纸仔细地看着。
“为何这么熟悉……”朱允炆的心中默默地想。
;
建文大帝 第十四章 太医院的消息
朱允炆哪里知道,这就是历史上的因果。这些和姻缘有关的东西,却没有朱允炆自己而改变。
最多,这些姻缘受到了一些蝴蝶效应的影响,可能时间和形式上发生了变化罢了。
因为现在还没有闲下来的时间去思考,不然朱允炆肯定可以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正常的地方,进而可能会有更恐怖的推断。
随着ri子的推移,天气已经越来越冷。朱允炆的年龄,也已经达到了可以束发的标准。可惜现在没有长辈为其束发,这束发之礼,根本没法进行。
至于一年一度、在奉天殿上举行的新年大朝,也已经被朱允炆下旨取消,改为在文华殿。参与的大臣也只剩下内阁成员、六部尚书、左右都御使入殿朝见。
至于祭天地的仪式,朱允炆也明确下旨完全由内阁和礼部主持。再加之皇太孙大婚礼部已经忙碌万分,在这寒冷的冬天,礼部大堂却一片火热。
……
内阁剩余的两名空位的阁员还是没有着落,朱允炆直接发了一道中旨快马加鞭向汉中发去。
一个本来朱允炆他自己并不想现在启用的人,还是被无奈的传唤进京。
“臣方孝孺,参见皇太孙殿下!”在文华殿,一个锐气和书生气的男人跪在朱允炆的面前,他就是那号称“天下读书之种子”的方孝孺。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方孝孺这年轻人是很有才能的。但是由有才能和年带来的,就是过于锐气和年少轻狂。将方孝孺调入陕西汉中任仅仅只有从九品的府学教授,也是为了磨练他。
但是现在的朱允炆实在没有什么人可用,只能选择结束方孝孺刚刚开始的历练,调回京城直接授谨身殿大学士。
虽然这下朝政略微轻松了点,但是其实朱允炆更忙了。一纸中旨直接将从九品的地方官调入内阁拥有两部尚书的地方,还是让科道言官发生了很大的震动。
此风万万不可开!这是那帮科道言官心中最大的想法。于是无数的笔杆子开始摇动地来,无数的折子雪片一般飞向通政司。
这些进谏的折子是不经过内阁直接发向文华殿的,这也是朱允炆头疼的原因。
他为了全部掌握大明,剥夺了他现在成立的内阁中一部分历史上内阁本来拥有的权利。没有拦截折子的权力,就是其一。要是按照历史上内阁的权力,这些进谏完全可以全部拦截在内阁这一关。
朱允炆最后只能召见了那些上折子的言官们,徐徐的解释了方孝孺的来由。同时还说明这道中旨也获得了内阁的通过,并非自己委任太监直接送去。
虽然这些言官各个都是好动分子,但是在很多问题上还是很通情达理。虽然现在的内阁中有皇太孙的亲信,但是也有吏部尚书詹徽和老翰林刘三吾。这两人不管人品、为人,在朝廷里还是比较有威信的。
一众言官刚准备演一出谢罪的戏,但是还未等他们跪下,云奇就风风火火的冲进了文华殿。
“皇太孙殿下,太医院那里,您还是去一趟吧……”云奇跑得气喘吁吁,但是还是憋了一口气说完了这句话。
“好了,你们忠心为我大明,本宫也知道,都下去吧,大明还需要你们不停的督促。”朱允炆平静的迅速驱赶了那些本来准备演戏的言官,但是他的心中却绝对不平静。
因为太医院那里派云奇来请自己,只有可能是两个原因中的一个——朱元璋有救或者朱元璋病情再次恶化、病危!
如果说起来,可以说这两个都不算什么好消息。如果非要说那个更加糟糕的话,自然是朱元璋病情再次恶化、甚至弥留更恐怖。
虽然现在朱允炆他控制住了各地的藩王,以朱元璋的旨意让他们留在了京师,但是一旦朱元璋驾崩,谁也说不好会发生什么。
朱允炆走向太医院的步伐放的很缓,他在思考,如果这两种情况发生,自己分别应该怎么应对。
如果是朱元璋的病情加重,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京师全面的军管。到时候这刚刚诞生在战火中的大明,说不定又要受到蒙古的威胁。那么自己必将定在耻辱柱上。
而如果找到医治朱元璋的方法,那么自己监国的地位自然就没有了。到时候自己准备即将进行的的一些变革都会付之东流。到时候靖难的成败,又一次不由自己掌握。
……
朱允炆默默地走进了太医院,此时的他,已经不悲不喜。
如果真的是出现了不可控的情况,或许这就是天命……朱允炆的心中现在只有这个想法,已经有些听天由命的感觉。
“皇太孙殿下,现在你可来了……”还是上次一直和说话的太医走上了前来,“在我们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治愈陛下的办法,但是……”
朱允炆的眉头皱了起来。刚才的思考,瞬间化为了泡影。
刚才确实太紧张了。朱允炆再一次平静下了自己心情,改为焦急的语调问道:“但是什么?”
“殿下,治愈这个怪病,要用到几味狼虎之药,可能治愈之后的皇上也是有气无力,不能劳累。”
朱允炆这下才是真正的呆住了,刘三吾提出了让朱元璋成为太上皇的设想,现在基本还是很靠谱的了。
“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虽然现在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朱允炆非常想要的一个结果,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问下的。
这下这帮太医没法做一个统一的回答,纷纷讨论起来。朱允炆默默的注意倾听着,听到诸多的太医都是持这是最好方法的意见,才算是松一口气。
“皇太孙殿下,臣等讨论之后,觉得现在这个方法是最好的办法。毕竟拖久之后,这个方法也不一定管用,要是到时候没有找到其他的方法……我等也担当不起啊。”这次换了一个太医站出来说话,可以感觉出说话说的还是很发自肺腑的。
朱允炆点了点头说:“那既然这样,就拜托各位爱卿了。”
“臣等遵旨!”
;
建文大帝 第十五章 复苏的朱元璋
得到朱允炆的授意之后,太医院上下就开始忙碌起来。
朱允炆也算松了一口气一样,心情感觉舒畅了很多。
不是朱允炆他恋权,而是因为他不希望他现在做出的变革,被打乱。
同时马上到来的一年里,就有洪武的最后一大案——蓝玉案。但是在朱允炆的心中,蓝玉这人,不应该死去的。
准确来说,这个案子是随时可以触发的。所谓蓝玉谋反的证据,随时都可以提出。历史上的朱元璋为了朱允炆继承江山的安全,直接冷血的除掉了这个洪武中后期对抗北元的大功臣。
只是可惜最后的靖难起于萧墙之内,而南军正是缺少一个善于进攻的将领带领。
在方孝孺加入内阁之后,整个内阁已经可以保持一个正常的运转。朱允炆也授意詹徽可以暂缓寻找新的阁员的事情,让詹徽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内阁的工作。
钦天监定下了朱允炆大婚的时间在洪武二十六年三月二十六ri。而朱允炆就担心现在准备的礼制,不足以到时候使用。毕竟朱元璋醒来之后,能都处理朝政还是一个谜,完全不排除他会退位的可能。
朱允炆在某一次单独和黄子澄谈论国事的时候委婉的提出了这个问题,而黄子澄的回答让他有些无语。
“殿下,这个你不必放心,如果到时候殿下登基,那么按照皇太孙妃礼先将马氏娶进门,在举行皇后册封大典就是。而且到时候已经除了皇太孙妃册封皇后之外,皇上肯定还会选择两名少女作为陪衬,当然,她们也会获得一个妃的封号。”
……
“殿下,皇上已经醒了……”朱允炆正在文华殿大殿之上召见内阁议事,云奇悄悄的进入了大殿,附在朱允炆的耳边说了这么一句话。
“醒了?”朱允炆的心中略起波澜,但是却将脸上的表情控制的很好,露出了欣喜之se。
“几位爱卿,本宫,刚才云公公说内廷有事等着本宫去处理……”朱允炆的神情有些激动,虽然他自己清楚,他的表情更多的是半真半假。
云奇……莫名的激动和欣喜……急匆匆离开这个还算重要的召见内阁……重重的一切,都指向——肯定是朱元璋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
无论是刘三吾、黄子澄、方孝孺,还是已经获得一部尚书职位的詹徽、齐泰,都有些失望。这内阁的地位,虽然没有压在六部之上,但是确实现在大明最中枢的部门……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权力yu,当已经拥有比较大的权利的时候,再也不舍得突然失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