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建文大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荒原独狼
“参见皇太孙殿下!”轮到今天被召见的是詹徽和方孝孺,还有每ri都被召见的黄子澄。虽然在朱允炆看来黄子澄并不能想出什么很棒的主意,但是他的好处就是足以信任。作为自己身边最老的一个人,他实在没有背叛自己投入不明的未来的理由。
“都平身吧。”朱允炆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皇爷爷的信已经过来了,但是,皇爷爷让我去一手处理这个事情。他不插手,也不做任何干预,处理完也不会有任何表示……”
方孝孺的嘴角微微一翘,两个字就从他嘴里蹦出:“考验!”
朱允炆点点头,直接肯定了方孝孺的说法:“本宫认为,这件事的考验,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心境和危机化解上,本宫觉得这是皇爷爷考查的重点。”
詹徽直接接话说:“臣觉得这件事没必要考验,先前有胡惟庸案在前。臣以为这个案子按照胡惟庸案cao办就是。”
朱允炆直接出口,否决了詹徽的说法。语气可以说是很严厉,也是朱允炆第一次这么直接的反对内阁成员的意思。
“詹尚书,你这个想法完全不可取。我大明新建,现在为子民修生养息之时,你却又要查抄官员,要知道胡惟庸一案,几万人命丧黄泉啊!不说多的,官员缺口就解决不了,所以这个瓜蔓抄,本宫是绝对不可能进行的!”
黄子澄有些怜悯的看了一眼詹徽,又一次像一个和事佬一样说:“詹尚书,这瓜蔓抄是处理这中事情最好的办法,但是却因为现在大明完全不需要做出如此内耗的事情。皇太孙殿下的意思是,有这个jing力去瓜蔓抄,还不如去花更多的jing力进攻蒙元,直接击破!”
朱允炆和方孝孺都带着微微的笑看着黄子澄,都在赞扬黄子澄做的一手好和事佬。
“这样吧。”朱允炆斩钉截地说,“这件事再讨论下去,各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只能本宫亲自下旨了,老师笔录下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凉国公蓝玉,为开平王之内弟……征北元,骁勇,封公爵,原为梁国公……戏蒙元妃子,改为凉国公……平叛有功,贡献卓著,遂着加凉国公少保衔,受骠骑将军,其夫人封诰命……虽位极人臣,却意图不轨……搜金砖一块,仪仗一套,兵器不计数……皇上宽大,监国皇太孙仁慈,遂订:削蓝玉其凉国公爵,改为西凉侯,为后代所袭;削蓝玉少保衔,夺一品待遇;削蓝玉兵权,削其骠骑将军;削其夫人之诰命……因蓝玉之身份,不予刑部收押,启锦衣卫之诏狱,使其独处与其中,静待秋决,钦此!”
写到最后一句,黄子澄的手还是抖了下,也为最后一句话的信息量所感叹。
所谓“因蓝玉之身份,不予刑部收押,启锦衣卫之诏狱,使其独处与其中,静待秋决”,可以说就是告诉诸臣,还有图谋不轨的实权人物。一旦被发现不会让刑部天牢收押,而且锦衣卫诏狱已经重新开始启动,专门收押这些不予刑部收押的高级别人士。而最后一个点就是蓝玉没有被宣布斩立决,而是静待秋决。要知道,现在才是洪武二十六年的初chun,距离秋决的ri子,还是要半年不止的!
;





建文大帝 第三十一章 宣圣旨,复诏狱(第二更冲榜)
第二更,冲榜求推荐!!!!!!
*************
“殿下,你这……”詹徽、方孝孺两人和黄子澄一样,也是感到不可思议。
“不要多问……有些东西,本宫需要自己开始策划了。毕竟皇爷爷已经老了,有些事情,确实最终是要靠着本宫自己的……”朱允炆有些感慨,今天收到的那颗蜡丸,给了他这样的jing醒。
“殿下,这……是要保?”詹徽试探的问了一句,引来的确实黄子澄的眼神。
朱允炆倒是没有什么忌讳,直接说:“确实,凉国公蓝玉,本宫是要保下来的。但是至于怎么保,本宫就没必要说了吧。凉国公英勇善战,可能难免有时候有点糊涂,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黄子澄作恍然大悟状,在一番若有所思的表情以后,缓缓地说出这么一句话:“殿下,这也是你怎么照顾凉国公家眷的原因?”
朱允炆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直接避开了这个话题:“老师,在刚才的旨意上加一句:‘凉国公蓝玉曾为大明之功臣,即便现在铸下大祸,也不为难其家眷……然后,去纂为圣旨,明ri召开午朝!”
“是,殿下。”黄子澄也很是机智,知道什么该问而什么不该问。
……
即将三月的京师,阳光暖洋洋的。即便是正午,也没有让人觉得不适。反而是因为暖和,在额头上出了细细密密的一点点小汗珠,让一冬天很少出汗的人们觉得还有些舒畅。
“趋!”从奉天殿上,一个一个锦衣卫传来的口令清晰可见。在奉天门外等候良久的文武百官,依次穿越金水桥,低头小步走入奉天殿。
这种趋的姿势,可以说从上古流传至今。奉朝必趋,已经基本成为了一种习惯。
“参见监国皇太孙殿下!皇太孙殿下千岁!”随着在朱允炆身边的王忠的“山呼”口令,文武诸臣纷纷跪下行礼。
朱允炆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作为回礼,然后双手虚抬。
“诸卿平身!”
“谢殿下!”
朱允炆见文武诸臣纷纷起立,也开始了今天的议题。
“今天召见大家朝会,可以说是本宫正式监国以后第一次朝会。可是这次朝会是悲伤的,经过科道的言官们上的折子,凉国公蓝玉被指为谋反。经过锦衣卫查抄,情况属实。内阁首辅刘爱卿,宣旨吧!”
“臣遵旨!”刘三吾向前走了几步,转过身去,从怀中取出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监国皇太孙诏曰:……钦此!”(上一章有这圣旨主干)
凉国公,他谋反?很多大臣都不相信这个事实,但是偏偏,事实摆在眼前。
但是也有一些官场的老油条看出了猫腻,这个秋决论斩,可以说其中充斥着无数的可能。
现在到七月的秋决还是有很多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只要朱允炆或者是朱元璋两个人中有一个人后悔,这蓝玉的命,自然就保下来了。
还有锦衣卫,本来在几年以前就已经废去了诏狱之责。现在又因为蓝玉一事重新启用,而且开了高级官员不被刑部天牢羁押的先河,多半以后所有犯罪的高级官员要全部被锦衣卫诏狱收押了。
看到平台下的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朱允炆也就站起来解释了两句:“诸位爱卿,你们也不必多慌什么。本宫重开锦衣卫诏狱,不是为了搞那些不经过三法司的法外审判,而是为了给那些需要进诏狱的人更多的保障……当然,本宫也不能保证,这个新的诏狱,会不会衍生出原来那种诏狱的分支,这个还是看需要的。”
诸臣在朱允炆的解释之后可以说是更加清楚了这个重开诏狱的目的。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温和的方式重新激活锦衣卫罢了,但是要是凭在奉天殿上诸位的良心来说,恢复锦衣卫,也不一定就是不好。有这个无孔不入的组织,有些行为或许就可以检点一点。
其实这次重新分给锦衣卫诏狱的权利,也就是为了重新建立起一套有威慑力的情报机构。大明的贪污,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中最严重的之一。虽然这大笔的贪污,没有对大明的基石照成影响,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贪污损耗,大明是可以发展的更好的。
“启禀皇太孙殿下,臣张构有本奏!”在都察院序列,一名身着绣有云雁补子的文官走出了队列。
“准奏!”本来有些嘈杂的大殿,在那声启奏之后瞬间变得安静。朱允炆准奏的声音,显得有些大声,在大殿里略微的回荡了下。
“臣以为这蓝玉,应该斩立决。谋逆为大罪,这种逆贼,不应该允许其这么活下去。”张构的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敲打着大殿上许多文武众臣的心。
朱允炆这时候才明白,原来现在的科道言官,已经几乎落入了朱棣,或者是朱棣集团的手里。本来这些弹劾百官,进谏皇帝的良心官员们,却一个个被收买,成为了别人的手中的枪,被使唤来使唤去。
“这是君命,这是圣旨,所谓之金口玉言。你是想让本宫反悔丢尽脸面么?不必再说,这蓝玉,定然不会斩立决,至于那些想要对这个最多只是谋反未遂的大明功臣处以极刑的,也不必再提。
“本宫希望,有的时候,还是可以得饶人处且饶人。为自己攒点不管是阳德还是yin德。不然按照前朝的经验,喜欢不停的落井下石的人往往自己也死的很难看。
“退朝!半个时辰以后,召集内阁、礼部尚书、礼部侍郎在文华殿面见!”
说罢这句话,朱允炆直接一甩袖子,被朝诸臣向后走去。他知道,现在必须先进行一部分铁血政策。因为如果给那些大臣以自己必要软弱的印象,那么等朱元璋死掉以后,自己的路将无比艰难。
诸臣虽然知道朱允炆不可能回头喊他们平身,但还是山呼“皇太孙殿下千岁”以恭送。等到朱允炆的身影消失以后才缓缓起身,有序离开奉天殿。
;




建文大帝 第三十二章 商议婚礼(求推荐!!!)
不好意思今天只能一更……
厚颜求下推荐吧!
我要冲榜!!!!
*************
在之前的午朝之中,露出铁血之风的朱允炆,其实还是让诸多大臣们有些不太适应。他们都认为朱允炆是一介书生,可以说应该是和朱元璋的治国风格向左。而现在,很多人都在朱允炆的身上看到了朱元璋的影子。
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人虽然不是很喜欢那种铁血暴政,但是他们却期望大明的发展:有的人却宁愿安逸,或许他们就是未来的大明蛀虫。
在午朝结束之后半个时辰,内阁六人,还有礼部尚书李原名一起来到了文华殿。
“启禀殿下,礼部需要有人主持公务,请谅卫城独自前来!”李原名首先先内阁一步进入文华殿,俯伏谢罪。
“平身,是本宫似乎考虑的有些欠妥。”朱允炆站起来离开了座位说道。现在的朱允炆当然不在乎什么老子说的都是对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还有,今天召见你们来,是因为钦天监选定的三月二十六ri的大婚……刘、黄两位爱卿应该记得吧。”
“臣等记得。”刘三吾和黄子澄可以说毕恭毕敬的说。经过刚才的午朝,上朝额文武百官都开始对朱允炆有些些许敬畏,看到他,就似乎看到了还在凤阳大龙兴寺的朱元璋。
朱允炆看到刘三吾、黄子澄的改变不禁有些惊愕。他也没想到,自己在大殿上怒斥言官巨贪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似乎很多官员居然都认为自己继承了朱元璋的铁血。
“那……那现在这个大婚仪式准备怎么搞?”这才是朱允炆最关心的问题。
“臣查阅了相关典籍,认为现在皇太孙殿下的地位特殊,京城之内,您作为监国,在万人之上;而纵观四海,您仅在远在凤阳的皇上之下。所以臣以为这婚礼并不能按照普通的储君婚礼去做,所以臣正在重订礼仪,在三月到来之前,肯定可以订好。”李原名倒是还算诚实的说,确实,朱允炆现在的情况和历史上诸多的储君大婚的时候都不一样,尤其是在权利地位上。
刘三吾却向前一步说道:“殿下,臣以为这不妥,还是按照正常的储君礼仪去cao办婚礼吧。毕竟虽然殿下手握大权,但是还是是大明的储君,皇上虽然巡狩凤阳,但也是国之天子……”
这可以说是刘三吾少有的一次反对意见,在内阁成立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刘三吾都可以说是一个和事佬的存在。
朱允炆也确实没有办法去分辨这两个大婚婚仪到底孰是孰非,毕竟他现在对明代的婚仪也是一头雾水。
“李爱卿,这个大婚的ri子对外公布了么?”朱允炆首先关心的是这个问题,因为他觉得现在其实并不适合大婚。原本大婚是为了冲喜,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个用途,自然就没必要立刻进行大婚了。如果没有对外公布,那么大可以推迟。
“殿下,这个ri期确实没有公布出去,除了钦天监、礼部的一些高级官员,也只有内阁还有马家知道。”李原名沉吟了一下说道。
“李爱卿,那现在改期是否合礼?”朱允炆听闻ri期尚未公布,就问出了这个自己刚刚考虑的问题。
李原名有些为难,毕竟按照礼法,确实婚礼改期并不很合礼制。但是作为皇家,应该还是有这么一点点特权的。毕竟大婚的时间并没有公布出去,不会说是有损皇家尊严。
“殿下,这改期虽然略有无礼,但是作为皇室大婚,改期的问题应该不大。”李原名最后给出了一个很模棱两可的回答,毕竟这些礼制,也都是认定的并不是完全不可违。
朱允炆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号称一代读书种子的方孝孺,历史上记载方孝孺饱读诗书,对这些礼仪上的东西,应该有他自己的见解。
“臣以为,”方孝孺自然看到了皇太孙的目光,恭恭敬敬的整理了一下衣冠,才出口说道,“这大婚的ri期,最好选定之后,由礼部和钦天监上一份折子到巡狩凤阳的皇上那里,由皇上圈定。所以臣以为,完全可以修改,毕竟现在的时ri是我们自己订的。这么定下的时ri,也是不合礼制的。”
朱允炆有些赞许的点了点头,虽然他现在还刚刚束发,但是刚才的神态,像极了朱元璋那种赞许的目光,看的刘三吾和詹徽这种老臣都是一怔。
“诸位爱卿,本宫觉得,还是先奏请皇爷爷,问问皇爷爷再定什么ri子吧。毕竟如果皇爷爷说最近不要大婚,或者说本宫年龄尚小的话,本宫也不适合大婚的。”
李原名沉默了半晌,才回复说:“殿下,臣以为这样甚是妥当,那么臣明ri就派人去马家……”
“不,李尚书。”朱允炆很是暴力的打断了李原名的话,“首先,是我们私自改变大婚婚期,即便我们是皇家,我们也不能用原来的高姿态。所以,李尚书,希望你在这次召见结束之后,亲自去一趟马府。本宫马上给你一道手谕,你还带着这道手谕。
说着,朱允炆走回了书桌前抽出一张宣纸提笔就写:“今因其故,更婚期,以此为据,定娶马氏!允炆,洪武二十六年二月。”
写完之后,朱允炆拿出自己随身的铃印,在纸上重重的按上,然后还有再盖上的还有大明的国玺。
“臣明白了。”李原名双手接过了朱允炆刚刚写的手谕,可以说现在在文华殿里的所有人,都不会再小看马家。马家之女,已经被这张手谕,真真切切的定为了大明未来的皇后。
看着李原名接过了手谕,朱允炆也就送了口气,说道:“好了,这次的召见就到这里吧。诸位爱卿有事请提。”
齐泰向前一步说:“殿下,现在蓝玉下狱,我大明对蒙元的用兵还继续么?”
朱允炆沉默了一下说:“李爱卿,希望……”
“臣告退!”李原名当然知道朱允炆的意思,直接手捧手令离开了文华殿。
;




建文大帝 第三十三章 蒙元对策(第一更,求推荐!)
今天第一更!求推荐!
继续冲榜!虽然差距开始拉大,但是我还是要冲!!!!
总感觉有些书的数据异常啊,要不要我也异常一把?!
***********
“殿下……”黄子澄呼唤了一声朱允炆,他觉得刚才朱允炆似乎有些突兀。
朱允炆看了看黄子澄,慢慢悠悠的说:“有的时候,快刀斩乱麻或者是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反而比相互扯皮更能去解决问题。”
在场的内阁六人无一不低头沉思,这句话里包含的意思实在是无比丰富,各个角度去解析都没有任何问题。
从内来说,几乎可以认为这句话在暗示朱允炆准备直接找借口处理掉藩王的威胁;对外来说,这句话又可以表示要直接以最快的速度削平周围所有有异心的邻居……
“殿下,是不是再次封谁为大将去挂帅西征?”齐泰小心翼翼的说着,他其实很怕朱允炆说他误揣朱允炆他的意思。
朱允炆没说什么,直接问齐泰道:“冯胜、傅友德、常升、王弼几位爱卿,现在已经行进到了什么地方?而三叔出塞的军队又到了哪里?”
“殿下,现在这四位爱卿的大军已经接近中都凤阳。晋王殿下的河南军还有山西军,才刚刚在山西合师。现在北方寒冷,晋王已经写了折子,今天刚刚到内阁,就是关于暂缓发兵的。”齐泰微微思考了一下,立即给出了答案。
朱允炆点点头说:“那好,传我的命令,发加急给冯胜、傅友德、常升、王弼四位爱卿,要求他们暂停在中都凤阳待命;还有回复三叔,让他等天气好了再出塞;再传旨给十三叔,让他带领自己的护卫,一起随三叔出塞。”
“殿下,臣以为,现在蒙元受到巨大的打击。他们所谓的黄金家族的权威开始缓缓丧失,其他各部开始蠢蠢yu动。臣以为等这蒙元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再去处理他们不更好么?”詹徽虽然是在官场上反复滚爬,才到的今天的地位,但是还是终究还是文官。
朱允炆摇摇头说:“其实说,确实看上去应该等敌人严重内耗之后再去击破。但是蒙元和我们想像的完全不一样,在铁木真统一草原之前,这些部落之间的内耗比历史上记载的都要恐怖得多。在事实上,那时候的女真人也没法拿这帮严重内耗的蒙古人怎么样,最后的结果就是女真人被蒙古人推翻,又回到了关外的穷乡僻壤之地。
“所以,本宫推测,击溃蒙元最好的时期就是在这黄金家族的权利即将完全下方之时。这种交替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能对蒙元照成有效的统治。这时候就是我大明儿郎出击的最好时期。”
在军事上略微懂得一些的齐泰在听了朱允炆的说法之后眼前一亮,回头一想似乎确实是这样。而其他人确是一头雾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朱允炆知道现在的内阁都可以说是一些比较书呆子的文人,还是没办法和他们完全顺畅的沟通,只能更直白的去说明自己的观点。
“蒙元更像是一个完全有封国组成的国家,就像是西周、东周一般。黄金家族就有些像天子,现在权威衰落,就想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一般。等到权威衰落到一定地步,而又不至于完全失去权威的时候,我们去进攻,就可以取得很棒的效果。甚至可以以点打援,将蒙古各个部落逐一击破。”
看着刘三吾、詹徽他们的恍然大悟状,朱允炆突然有拉几个武将入阁的念头。
“殿下,那现在陈兵边界又是为了什么?”刘三吾做了多年的翰林学士,今天听到关于军事的事情,还觉得有些新奇,不禁开口问了一句。
朱允炆真的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实在是有些无脑。但是在忍耐了半天之后,朱允炆还是从嘴里蹦出几个字:“练兵。”
黄子澄在做了一段时间思考状以后,也开始说了一些书呆子的问题:“殿下,这刀兵,可否不用?毕竟动用刀兵是劳民伤财之举,臣以为,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比如册封等等去拉拢蒙古部落,让其内讧……”
“可惜他们的内讧,都是有限度的。外敌的威胁来临之时,他们总是会团结在一起。”朱允炆有些感慨的说道。虽然在场的其他人好像没有听明白,但是朱允炆却有种一吐为快的感觉。
“那殿下是准备新的一轮用兵?”齐泰直接甩开了朱允炆说的那些自己听不懂的话问道。
朱允炆也有些无奈:“有的时候,不是我想大动兵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用兵戈去征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即便是你们说的大沙漠,还是极北的荒凉之地,既然存在,本宫就觉得它有它存在的价值。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那些在穷山僻壤的女真人,人数却不少?即使没有我们这么丰富的农业知识和工具,却也能种出粮食?本宫就在推测,这关外之地,是不是土地的肥力,就甚于我大明关内之地……”
方孝孺边听着朱允炆的话边点头。在朱允炆话说完之后,方孝孺直接向朱允炆行礼,说:“殿下学识广博,臣之疑问恰似茅塞顿开,业已受教!”
“其实没什么的,平身吧。”朱允炆谦虚的笑了笑说,“但是今天,本宫觉得似乎需要对内阁进行补充。毕竟现在内阁的主体是文臣,所谓术业有专攻,本宫觉得很有必要召几位武将入阁。”
刘三吾首先跪在地上说:“臣以为不妥。一,内阁现在主要为殿下批红奏折,非武将之所为;二,臣无能,无力首辅那有武将的内阁。不过臣有一个提议,就是建立一个和内阁类似的机构,或者是一个以备顾问的团体来负责我们文官确实解决的不妥当的战事问题。”
朱允炆听了刘三吾的话,倒是觉得很纳闷。本来这帮文臣,最讨厌的就是武将权利过大,君主滥用刀兵穷兵黩武。而今天似乎转了xing,开始支持自己搞专门用来负责军事的事情了。
“好吧,刘首辅的话,诸位爱卿有没有反对的意思?如果没有的话,本宫就去想想这刀兵之事该由谁,用什么样来负责了。”朱允炆看刘三吾说完话之后内阁另外五人甚是沉默,就出口问道。
内阁五人互相看看了,最后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启禀皇太孙殿下,臣没有意见!”
;




建文大帝 第三十四章 惊人的诏书(第二更,求推荐)
第二更,求推荐!!!!!
1...8910111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