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那年那兔
但丘吉尔却万万没有想到,中东英军总兵力超过30万、还有众多附庸国和部族酋长全力支持,却还是被阿德联军打得溃不成军。后世史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克里姆杰出的军事才能和他麾下官兵的勇猛善战;二是来援的德国空军和一个装甲师表现出色。尤其是隆美尔的一个装甲师因为西亚平坦的沙漠地形而如鱼得水,在空军的配合下给予英军以沉重的打击,隆美尔也因此再次扬名,并被早就对其十分赏识的小胡子破格提拔为非洲军团司令。同时破格晋升为陆军上将;三是克里姆如今已经成为了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尤其是下层民众心中的大英雄,在阿拉伯世界尤其如此,虽然西亚的酋长们屁股普遍坐在殖民者一边,但他们的士兵却基本都出身下层,而且穆斯林可没有东亚民族那样的服从性,结果英国的阿拉伯仆从军在与阿联军队交战时动辄哗变倒戈,这仗根本就没法打了,以致于战后很多被俘的英军官兵都认为如果只有英军迎战、不带这些时不时在背后捅刀子的所谓“友军”,即便还是赢不了,至少也能输得好看一点
中东英军确实败得够冤,但即使有再多的理由,也无法改变英国失去对中东控制的现实。克里姆挥军横扫中东之后,包括苏伊士运河在内的地中海东岸全部落入轴心国之手,不久之后西班牙又在德国“多拉大炮”的帮助下艰难地攻克了直布罗陀要塞,这就导致地中海内(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南部和克里特等东地中海岛屿)的30万英军被彻底封死在了里面,不但无法获得外部的增援,甚至连补给都断绝了,这令他们的士气空前低落,再加上其它战场一个又一个坏消息传来,这些英军当中的大部分都在三个月内陆续放下了武器,少数顽抗到底的部队也尽皆遭到歼灭。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六十八章 伊盟成立
ps:感谢书友“夏殇”的慷慨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这么多精锐部队遭到全歼,对于英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更要命的是,这对英国的外交也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在英国帮助下复国的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慑于阿联的百万大军和克里姆在穆斯林中的巨大影响力,同意和刚刚独立的的苏丹共和国等阿拉伯世界以外的伊斯兰国家一样加入克里姆倡导成立的伊斯兰国家同盟,共同抗御西方殖民势力。
伊斯兰国家同盟的建立使得克里姆的个人威望攀上了最高峰,而改名为阿拉伯联邦(改名主要是为了避免与阿拉伯联盟混淆,国家结构并没有本质的变化。)的阿拉伯联盟也一跃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国,这一方面是因为伊斯兰国家同盟的建立增大了阿联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阿拉伯联邦本身的国力较前有了质的飞跃.....
在西进的过程中,克里姆不但将埃及全境和苏丹北部的阿拉伯人聚居区并入了阿拉伯联邦的版图,还将西亚的英国殖民地全部解放,而伊拉克、阿曼、也门这三个英国的附庸国也被阿拉伯联邦吞并,甚至连沙特相对独立的国家也因为出兵帮助英国、政治制度又是克里姆深恶痛疾的世袭独裁而被克里姆派兵灭掉,进入中东后所向披靡的克里姆甚至还抓住维希法国尚未正式入轴的机会、出兵袭取了在法国投降后选择了效忠维希政府的法国叙利亚殖民地......
由此,阿拉伯联邦的版图大幅扩张,疆域囊括了整个北非和除了伊朗和土耳其之外的整个西亚,国土总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苏联,位居世界第二,同时阿拉伯联邦的人口也由此激增到1亿以上(注1),仅次于中国、苏联和美国,排到了世界第四位。克里姆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将阿拉伯联邦的国防军扩充到200万之众,总动员的话更是可以轻松超过500万人,有了这么充足的人力资源,再加上阿拉伯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和无比丰富的自然资源,即便该国的工业和海空军实力还严重不足,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再敢小觑了。
而在阿拉伯联邦本身强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的伊斯兰国家同盟则令阿拉伯联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而且军事政治同盟的性质意味着它获得的不仅仅是软实力、同时也有不容忽视的硬实力。
到1941年底的时候,简称为“伊盟”的伊斯兰国家联盟已经拥有阿拉伯联邦、毛里塔尼亚(法国)、马里(法国)、尼日尔(法国)、尼日利亚(英国)、乍得(法国)、苏丹(英国)、埃塞俄比亚(注2)和伊朗这9个成员国,总人口超过2.3亿......
其实克里姆最想拉进伊盟的还是在奥斯曼帝国时代曾经奴役了阿拉伯人数百年的土耳其,因为土耳其拥有这个时期所有伊斯兰国家当中最为发达的工业(与欧美列强相比还是很落后的,但与德国援建完成之前的阿拉伯联邦相比还是强得多了。也比起抗战时期的中国要强一大截,人家至少有能力自造巡洋舰......)以及对于轴心国来说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铬铁矿(历史上这是德国铬铁矿的唯一来源)。
一开始尝试外交解决却没有成功的克里姆决定改用武力手段逼迫土耳其就范,虽然拥有80万军队的土耳其想要灭掉并不容易,但只是逼迫其加入伊盟的话,克里姆认为只需要消灭土耳其10-20万军队便足以令其屈服了,这对如今的阿拉伯联邦来说并不困难。
但令克里姆意外的是,死活不愿意加入伊盟当阿联小弟的土耳其政府虽然被他的百万大军吓住了。但却想出了更加巧妙的办法来应对这次危机,土耳其出人意料地直接加入了轴心国阵营,这可是小胡子努力了很久的,自然欢迎之至。这样一来,土耳其与阿拉伯联邦这两个国家之间成了盟国关系,克里姆就拿土耳其没办法了,好在土耳其虽然没有加入伊盟,但毕竟与阿联之间化干戈为玉帛了。这就令克里姆能够腾出手来巩固其对西亚新占领土地的统治,从这一点来说,克里姆的目的还是达成了一半......
克里姆对土耳其尚未开始便提前结束的军事进攻,虽然客观上帮助德国将之前屡次拉拢无效的土耳其拉上了轴心国的战车,但小胡子却并未因此领他的情,反而由于克里姆这段时间近乎疯狂的扩张而生出了警惕之心,为此一度大幅减小了对阿拉伯联邦工业和军事援助的力度。直到克里姆在压力下同意让伊盟成员国全部加入轴心国阵营、并与苏联一刀两断,德国才恢复了部分援助项目,但与最初的计划相比,力度还是差了很多。
其实由于克里姆的关系而加入轴心国的并不仅仅是土耳其这一个国家。之前一直自称中立的维希法国政府也终于明目张胆地挂上了轴心国的旗帜,这一方面是因为土伦湾之战和英国人将仇结大了,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不这么做,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就要被克里姆全都解放了。
要知道,现在无论是哪一个法国政府,都没有余力向非洲派出足以阻止阿拉伯联邦南下大军的强大部队,一旦那些殖民地被其“解放”而成为独立国家,那可就很难再回来了......
注1:二战时期阿拉伯世界的总人口难以考证,只能由现在的数据反推,目前阿拉伯世界的总人口大约为3.4亿,综合考虑到穆斯林生育率较高、战后却又有大量人口流出(主要前往西欧),二战时期阿拉伯世界的总人口应该在1亿上下。
注2:由于埃塞俄比亚实力不弱,克里姆并没有只靠强硬手段逼其加入伊斯兰国家同盟,还许下了一些优厚的交换条件,其中包括默许它吞并索马里(分属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殖民地)。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六十九章 阵营的壮大
ps:感谢书友“人间有梦”的打赏和书友“夏(⊙o⊙)殇”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而且与宗主国主动同意独立的殖民地普遍会对原宗主国抱持好感、因而前宗主国还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手段继续从原殖民地吸血不同,依靠武装斗争赢得独立的殖民地人民必然会将昔日的殖民者视为死仇,两相对比,这差别可太大了。()
虽然现在维希法国政府才入轴未免晚了点,诸如马里等殖民地都已经被得到阿拉伯联邦支援的殖民地人民武装解放,但至少最为精华的西非沿海地带还是大都保住了,对维希法国政府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好吧,去掉早已并入阿拉伯联邦疆域的北非西部,以及利比里亚等一些本来就不属于法国的沿海殖民地,现在维希法国也就控制了西非沿海地带的不到三分之一,但有怎么也比没有强好吧?
其实,维希法国之所以加入轴心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或许是担心阿拉伯联邦变得愈发强大之后会影响到德国对于轴心国阵营的掌控,小胡子开始有意识地提升阵营内老三、老四和老五的地位以进行平衡,他甚至向维希法国的贝当政府表示可以有条件地归还除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外的德占法国领土......
至于条件,则是维希法军必须消灭相当数量的盟军,为了让法国人有个盼头,德国的方案是一个省一个省(法国本土有96个省)地归还,各省按照其面积、人口、资源、工农业和富庶程度被分为5个档次,其中分值最低的省需要维希法军消灭(只计算永久性减员)100万盟军正规部队、或者10万吨作战舰艇或者100万吨商船或者......
按照这样的标准,维希法国只有独力击沉英国目前总拥有量两倍的舰艇和商船、击落超过30000架盟军飞机并毙俘盟军500万以上,才能将疆域恢复到一战之前的样子,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德国同意将各类标准叠加计算、只要各项战绩总和折算后达到一个省的标准便可换回之后,维希法国至少有了收复部分失地的可能性,这已经足以令维希法国政府对盟军的战意大大增强。而相应的,流亡英国的自由法国政府日子则更加难过......
目前维希法国的陆军除了镇压国内的反德人士,基本派不上用场,海军的主力舰又损失殆尽,虽然沉没的三艘黎赛留级战列舰当中捞起来两艘,但要完全修复至少也得大半年时间,而在建的黎赛留级战列舰改进型更是因为资金不足而被叫停。因此维希法军能够立功的,也只有老艇退役后仍有四五十艘的潜艇和随着几大飞机制造厂的陆续重启而开始迅速恢复实力的空军了。
其中前者很自然地加入到德国规模日益扩大的潜艇战中,一同参战的还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潜艇部队,虽然一开始它们因为对狼群战术不熟悉而表现不佳,但还是大大缓解了德国潜艇部队青黄不接(老式的u艇早就停产,而水滴形的新型号中形成战斗力的数量又实在太少。)的窘境。至于飞机数量迅速恢复到1500架以上的法国空军。则很快就参加了德国对英伦三岛的大规模空袭,当然,他们并不是这次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空战的主角......
当初占领法国之后,小胡子为了避免与英国开战、以便集中力量对付他心目中最大的敌人苏联,曾向英国发出妥协的要求,但却由于他之前一次次的背信弃义导致无人再敢信他、以及丘吉尔一直以来对德强硬的政治主张,而遭到了其断然的拒绝。
谈不拢就只能打了。为此德国专门制订了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务求对英国进行登陆作战。作战拟订以步兵登陆英国南部,并深入及占领伦敦,切断其与外部的联系,从而一举占领英国。但此次作战需要首先歼灭英国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陆行动的顺利,在利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机会重创了英国皇家空军之后,英国本土一度仅剩不到1000架可以升空作战的飞机。
在如此有利的情势下。小胡子决定趁机对英国本土发起大规模空袭,以摧毁英国残余的空中力量、并破坏其工业基础,从而逼迫英国政府求和,此外这样做还可以牵制住英国本土的机群,避免试图通过丹麦海峡的三艘德国军舰和正在进攻直布罗陀要塞的西班牙军队遭到大编制的英国轰炸机群突袭。
由于飞机数量比历史上更悬殊,加之飞机性能上德国拥有明显优势,因此与历史上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皇家空军中流砥柱的表现相比。这个时空的英国空军即使拥有内线作战的优势,空战中的交换比也始终大得吓人,哪怕是在对德国各种主要机型的特点相当了解之后,英国战斗机也需要3-5倍的数量才能与德国的fw190a(也即是主要以f4u蓝图为基础改成的德国空军选用型号)相抗衡。而如果是德国空军进一步改进而成的液冷型(德国毕竟还是在液冷发动机方面基础更好)fw190b战斗机,英国无论是“喷火”还是“飓风”,都差不多要付出8-10架飞机被击落的沉重代价才能干下那么一架......
事实上,仅仅在1941年9-10月这两个月里,英国皇家空军就损失了超过1000架飞机,却只击落了不到300架德国飞机,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德国轰炸机,这样的战绩相对于德国空军那恐怖的飞机总数而言,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因此英国本土防空的重任很自然地落到了地面防空部队(海港的防空则主要依靠皇家海军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来负责)的身上,而炮瞄雷达和近炸引信的提早出现更是令其如虎添翼。
然而,地面防空却有一个先天的不足,高射炮再怎么厉害,移动速度永远也比不上飞机,在吃过一些亏后,摸清了英国防空部队布防重点的德国机群纷纷绕过那些防空火力强大的区域,而去轰炸那些防御相对薄弱的地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七十章 不列颠空战(上)
ps:感谢书友“人间有梦”的打赏,再次求推荐票t-t
这下英国政府可就头痛了,作为一个高度工业化、而国土纵深却很有限的国家,英国值得德国空军轰炸、而德国飞机也够得着的地点实在太多,无论他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保证每个区域都有足以让德国空军碰得头破血流的强大防空火力配备,这该怎么办呢?
眼看各地损失越来越大,丘吉尔无奈之下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下令派出一队航程远、速度快而且雷达难以侦测到的蚊子轰炸机对德国首都柏林进行了欧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轰炸,虽然实际效果有限,但正如丘吉尔预料的那样,小胡子果然被这次打脸性质的空袭激怒了,他当即命令戈胖子集中力量轰炸伦敦以报复英国人的这次空中奇袭,这样一来就正中丘吉尔的下怀
须知伦敦市区虽然面积也不算小,但毕竟只是一个城市,而且还是海港,很容易将大量的防空火炮集中过来,从而获得压倒性的强大防空火力。之前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皇家海军的防空作战就已经充分证明,有了炮瞄雷达和近炸引信之后,只要局部的防空火力密集到一定程度,敌人飞机再多,过来也只能送死,除非敌人飞到高射炮够不太着的高空投弹,但那并不容易,即使有轰炸机可以做到,在那么高的地方投下炸弹,命中率也必定悲剧,基本上不可能炸到重要区域,只能近乎随机地落入市区、甚至很可能偏出市区,能否取得战果全看运气
但不管怎样,伦敦市民还是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巨大的伤亡,毕竟即使是德国飞机被击落了,坠入居民区后也可能撞毁房屋和引起火灾,而对伦敦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小的威胁。而如果德国空军为了减小损失而进行高空轰炸,炸弹乱掉的情况下,对平民的威胁则很可能更大。事实上丘吉尔想出这个计策时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作为国家的首脑和盟国目前的领袖,比起被德国空军摧毁工基础而失去持续抗战的能力,只是死几万伦敦市民的话,这个代价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历史上丘吉尔同样是这么做的
或许也正是这样的强硬性格,才使得丘吉尔在战时即便屡有失误,也一直深受英国大多数国民的拥戴,但大家并不会忘记被政府抛弃的痛苦,因此历史上战争一结束,他就被赶下了台。当然。严格来说,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一个原因
丘吉尔的策略果然收到了奇效,德国空军集中兵力对伦敦进行大规模轰炸之后,仅仅三天之内就被击落了不下500架德国飞机,英国海陆军超过2000门高射炮(包括小口径高射炮)组成的防空火网简直是无法逾越的
然而丘吉尔没想到的是,这么惊人的损失率就连疯狂的小胡子也受不了,因而果断地中止了原来较为鲁莽的攻击方式。以避免太多的德国飞行员无谓地枉死,结果反而令伦敦防空部队减少了未来可以预期的总战果。
其实如果只是500架飞机,相对于德国空军庞大的数量而言并非不可能承受的损失,但是在敌国上空作战,飞机被击落后飞行员必定回不来,这个损失比一般情况下要大好几倍,即使德国是世界顶尖的空军强国,一时间都有些难以承受。要知道德国的后备飞行员数量可远不如美国那样充足,甚至也比不上苏联,而且德国培养飞行员的方式也令他们的飞行员远比美苏两国金贵得多
在放弃进攻伦敦、转而选择防空较为薄弱的目标进行重点攻击的合理提议被一心想要挽回颜面的小胡子断然否决后,德国空军司令戈胖子只得退而求其次,提出改用高空轰炸的方式以减小战机和飞行员的损失。然而,德国空军目前两大主力轰炸机型号的实用升限不高,因而难以飞到英国高射炮够不着的万米高空。要想完成这个任务,要么使用新近从中国进口的双发型轰-1,要么就让fw190客串轰炸机,由于小胡子催得很急。戈胖子决定双管齐下,毕竟前者数量不足、后者载弹量又比不上正牌的轰炸机
但高空轰炸的效果却还是令人失望,由于云层阻隔视线,加上地面风力影响,高空投弹命中率极低,低到无法接受的地步,因为它给英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居然还不及轰炸行动中燃油和弹药的花费大,因此哪怕德国飞机一点损失都没有,德国也是亏了老本
不过这也难怪,须知历史上即使是二战末期b29轰炸日本的时候都放弃了高空轰炸的手段,何况是现在投弹计算机和配套观瞄装置性能远不如1945年时美军的德国空军?要知道二战期间水平轰炸的精度几乎每隔一年都要提高好几倍啊!
不过高空轰炸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好处,至少德国空军自身的损失率确实大幅下降了,这令小胡子的心情多少好了一点,空军的参谋也因此敢于提出一些新的方案,其中利用轰-1这款木头飞机的“隐形”特性于夜间对伦敦进行低空轰炸的提议得到了小胡子的赞赏,实战中这一战法也充分显示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为期3天的试验性空袭中,上百架双发型轰-1累计向伦敦市区投下了超过1000吨的各种炸弹,总共却仅仅损失了1架,而战果却远比之前高空轰炸大得多,这无疑令德国空军倍受鼓舞。
由于轰-1在夜间低空轰炸伦敦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小胡子甚至因此下令特别设计一种专门用于夜间轰炸的木质轰炸机,但最终因为能够派上的用场不多,而且因为夜间轰炸的胜利挽回了颜面后小胡子也恢复了理性,意识到拼命轰炸居民区对英国的打击其实相当有限,因此研制工作还未正式开始便被终止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列颠空战(下)
ps:感谢书友“夏殇”的再次慷慨打赏,继续求推荐票t-t
对于轰-1的频繁夜袭,英国人也不是没想过应对的办法,比如历史上在二战期间就被应用过的探照灯战术,在使用的初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探照灯的照射范围远比雷达小得多,而且即便能够照出来,高射炮也需要时间转向瞄准,在此期间探照灯不能将照出的目标给弄丢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实战中的效果至少与防空雷达相比要差远了。
而且德国轰炸机所谓的“低空”轰炸其实至少也有一千多米的高度,在地面上来看的话目标其实相当小,尤其是德国的轰-1将外壳漆成黑色之后,即使被探照灯照出来,地面的观测人员也很容易不小心漏过去,其效率之低可想而知。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探照灯的光柱却令它们自己在黑夜中无比显眼,而很自然地遭到德国轰炸机的集中攻击,损失相当巨大,要知道这个年头的探照灯可并不便宜,而且重磅高爆炸弹的杀伤半径是相当惊人的,在其附近的人员很容易遭到波及。同时夜袭中轰-1的编制很小,探照灯扫过天空只能照出一个轰炸机小队,高射炮开火后就算能够将其全部打下来,也不过区区几架而已,反而会暴露自身目标而遭到敌机的轰炸以致损失惨重
此外,轰-1由于外壳材料坚硬如钢、而且因为质地轻盈而可以做得很厚,因而高射炮弹只有在较近距离内爆炸、飞溅的弹片才可能对轰-1造成致命的伤害,仅此一点就令近炸引信高射炮弹对轰-1的杀伤效果降低到了普通飞机的几分之一
最终,在对伦敦居民区为期一个月的无差别战略轰炸中,德国空军的几百架轰-1仅被击落了57架,却摧毁了英国数百门高射炮,还击落和炸毁英国飞机83架,并导致英**民死亡逾5万人(其中七八成都是平民)。经济损失更是惊人。但由于英国拥有强大的工业产能,这种程度的损失还能承受,而德**方反对继续这种以杀伤平民为主要目标的无差别战略轰炸的呼声却越来越高,主要是太过烧钱(就算飞机损失不大,燃油和弹药的消耗也相当惊人。)和低效,至于因此导致的国际舆论压力,反倒是相对次要的了
事实上。无差别的战略轰炸本来就只在国力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前提下才具有实际的意义,而且即便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历史上美国对日本东京进行的大轰炸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其实也有很多难以复制的特定条件。日本当时的房屋大都是木结构,一旦起火很容易蔓延开来,因此造成了远比燃烧弹本身威力大得多的二次杀伤效应。同时也因为这样。美军可以投掷成本低廉的凝固汽油弹,这就进一步降低了轰炸的成本。而且鬼子当时既没有炮瞄雷达、也没有近炸引信,防空能力弱得一塌糊涂,这更是大大减小了美军的损失。
1...144145146147148...2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