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那年那兔
而德国空军轰炸伦敦时却面临着截然相反的情况,首先是英国防空部队有炮瞄雷达和近炸引信的帮助,防空作战的效率远非鬼子可比。其次,伦敦市区基本都是坚固抗燃的砖石建筑。价廉物美的凝固汽油弹实战中几乎没什么效果,德国空军只得改用加了铝粉的白磷炸弹,但这种炸弹虽然对于坚固的砖石建筑也有不错的效果,可造价却远非凝固汽油弹可比,而如果德国轰炸机干脆使用高爆炸弹的话,成本问题同样突出,而实战的效果或许还要更差一些,须知欧洲的那些老房子可不是一般的坚固。事实上德国飞行员投掷高爆炸弹一般都是用来对付英国人的高射炮阵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想取得相同的战果,德国对英国进行无差别战略轰炸所需付出的代价要比历史上美国的“东京大轰炸”高出几十倍。须知德国的工业产能远不如美国,资源更是无法与其相比,如果他们也学美帝这样搞,恐怕英国人还没被炸趴下,德国自己的经济和财政就先被巨大消耗给拖垮了
事实上。轰-1成为空袭伦敦的主力机型所产生的最大影响,其实是再次向世界显示了德国空军的强大,而帮小胡子挽回了颜面,令其不致像历史上那样越输越逞强而死炸伦敦。结果不但收效甚微,还把近两千架飞机和六千多名优秀的空勤人员都无谓地牺牲在了这个战场上
小胡子恢复理智之后,不久便同意停止对伦敦的重点空袭,而让空军盯着英国防空部署的弱点下手,这样一来英国人顿时又陷入了防不胜防的窘境,而早已元气大伤的皇家空军也不得频频出动拦截德国的轰炸机群,以保护那些至关重要的工业区,结果在与德国护航战斗机的一次次搏杀中损失惨重。由于飞行员往往参加不了几次空战就会丧命,实战经验根本就积累不起来,纵然英国早就未雨绸缪地在加拿大建立了空军培训基地,英国皇家空军也还是越战越弱,几乎陷入了历史上二战后期日本航空部队的窘境。
当然严格来说,比历史上日本的情况还是好了许多,毕竟英国的业余飞行员数量多太多了,不像鬼子大都需要从头培训,再加上培训方式的不同,英国飞行学员的培训速度相对来说要快得多,而且英国的很大一部分飞行学员都在加拿大培训,一不会受到战乱干扰,二不必担心训练缺乏燃油,这无疑是很大的优势
但即便如此,德国空军还是基本达到了发动不列颠空战的目的,即夺取英伦三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制空权。在不列颠空战最关键的两个月、即1941年9月和10月间,德国空军一共被击落各型飞机将近1500架,损失空勤人员约5000人,但英国人的损失更大,在空袭中英国被炸毁了一百多万幢建筑,无辜平民死亡6万多人,财产损失更是难以统计。而影响更大的则是,包括军工厂在内,英国本土相当一部分工厂因为德军空袭而或长或短地停工,这直接影响了英国的军火产量,若非其间小胡子一度本末倒置,这方面的战果还能好上许多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七十二章 进军印度
ps:感谢书友“河蟹社稷”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而英军的损失也同样惊人,光是陆军的高射炮就被炸毁了800多门,海军也有6艘轻型军舰被炸沉,其中仅有2艘可以打捞修复,而英国皇家空军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光是被直接击落和炸毁的飞机总数就多达2000架以上,如果再加上部分飞机制造厂受空袭影响而损失的产量,则更是超过了3000架。高品质更新
唯一令丘吉尔感到有些庆幸的是,这次大战毕竟是在英伦三岛的上空进行,因而英国飞机被击落后,飞行员可以跳伞,生还率因而较高,再加上德国损失的飞机以轰炸机为主,而英国被击落的(至于那些在机场上被炸毁的,飞行员的幸存率往往更高,因为大多数时候根本就不在飞机里......)则以战斗机为主,由于轰炸机的机组人员编制普遍比战斗机大很多,因而英国皇家空军永久性减员的总数仅为德国空军的三分之一,而这也是唯一小于德军的损失......
但即便如此,英国皇家空军还是一度被削弱到了二等列强的水准,德国空军则暂时夺取了英伦三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制空权,只有高射炮部队才能给英国人一些安全感,但他们毕竟只能保护一小部分区域,由此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德国一边......
而就在这个时候,遥远的东方又传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高品质更新中国人在蛰伏了许久之后终于再次行动了,英国在印缅交界处紧急修建的曼尼普尔防线在短短几天内便被中国人轻易突破,令丘吉尔难以置信的是,英印殖民政府之前在曼尼普尔山脉中修建的大量永固工事没有发挥出半点作用,中国人只是在进行了常规的炮击和空袭后派出步兵进攻,便将其轻松占领,很多要塞堡垒甚至连求救信号都没发得出来便纷纷陷落敌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丘吉尔百思不得其解,当即命令军情六处全力调查此事,由于军情六处本来就有不少情报人员在印缅边境活动。再加上这种大规模的战役很难做到完全保密。因此不久之后丘吉尔就收到了某位印度裔的高级特工发回的报告,此人发现死亡的英军官兵主要是因为窒息,另外也有很多人死于全身性的重度烧伤,而据他的了解。高品质更新当中国步兵发起进攻的时候。守备在各种永固工事里的英军其实都已经丧失了抵抗能力。其中绝大部分均已死亡......
“难道是化学武器?”,丘吉尔眉头紧锁地想道,高温会令生物武器失效。那么能够杀人于无形之中的也只有化学武器了,可是化学毒剂要怎样才能进入那么多工事内将里面的英军全部毒死毒晕、甚至连防护措施都来不及做?丘吉尔不禁百思不得其解,但这并不妨碍他以“使用化学武器”的罪名向中国赤色党政府泼脏水。
其实,中**队能在这次战役中近乎兵不血刃地突破英军的坚固防线,靠的确实是秘密武器,但却不是英国人以为的化学武器,而是已经批量生产了一段时间的云爆弹。某种意义上来说,胡卫东当初是故意放弃乘胜攻入印度的计划、才让英国人沿着曼尼普尔防线修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这样一方面可以消耗英国的人财物力,另一方面当日后中**队向其发动进攻的时候,这条防线上的坚固工事就会反而变成英军自掘的坟墓,对于云爆弹这种特殊的炸弹,除非进行了针对性的专门设计,否则躲在工事里反而死得更快......
这种杀伤机理完全不同于常规高爆炸弹的新弹种之前已经在多次战役中使用,但由于只用在小规模的战斗,加之保密工作到位,所以世界列强一直都被蒙在鼓里。而这次战役中,胡卫东却不再藏着掖着了,光是攻坚战阶段,中南野战军就用掉了十几万枚云爆炮弹和航弹,如果再算上数量更多的单兵云爆弹,总弹药量不下1万吨,一下子就震惊了世界。
胡卫东之所以敢让这种特殊弹种暴露于世间,一是由于现在欧战已经爆发,全面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不必担心中国因此成为众矢之的而遭到整个西方世界、甚至还得算上苏联的联手绞杀;二来嘛,中国国内的匪患已经基本平息,全国的民兵体系也初步建立了起来,同时工业建设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中国的综合国力由此大幅提升,在这样的基础上,云爆弹的公开就不光是会引来列强的垂涎和警惕了,它更能直接提升中国的硬实力,令列强更加不敢对中国动手。
而且,中南野战军虽然已经扩编到不下80万人,但其中超过七成都是在中南半岛新征的士兵,胡卫东的考虑是通过共御外侮,增强这些新占地区人民对中国的认同感,此外也多少可以减少一点精锐老兵的伤亡。可是这样一来,军队、特别是步兵的战斗力不可避免地有所下滑,大量使用云爆弹降低中南新兵初次大战的难度很有必要,等到他们树立了信心之后,战斗力自然会大幅提升,那时即便再碰上硬仗,也比一开始就啃硬骨头要好得多......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印度的气候实在恶心,每年6—9月是雨季,降雨少有停歇的时候,而且常有洪水泛滥,不利于军事行动,而一旦到了夏天,气温又动辄会达到四五十度,更加没法打仗,否则热死的人只怕比战死的还多。因此只有每一年的10月—来年的5月可以在印度打仗,而由于印度东部雨季结束得晚(一般会持续到10月份),而西线与中线的中**队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主力的重任只能落在东线的中南野战军身上。这也就是说,中**队可以利用的进攻时间其实只有6个月,因此速战速决就变得至关重要。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七十三章 失 控(上)
偏偏这个时候英国人又自己找死,居然将印度总兵力的超过4成(30多万)和超过七成(将近20万)的本土英军都布置在了曼尼普尔防线上,本来这并不能说是决策失误,毕竟这条防线的北边是大部队难以逾越的横断山区、而南边则濒临印度洋,中**队不可能像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那样迂回绕过曼尼普尔防线(注1),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一线兵力是合情合理的,毕竟这条防线实在太长,如果兵力不足的话,工事再坚固也可能被中国人乘虚而入。高品质更新可他们却没想到中**队竟然有云爆弹这样的利器,使得他们依托工事防守的优势反而变成了速死的催命符......
结果,光是死于云爆弹的英军总数就超过了20万人,他们直到死去,都没能向敌人作出任何反击,而中**队在攻坚战阶段的伤亡数字甚至还不到一个团。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精锐部队,辛苦建立起来的坚固防线也形同虚设,这给残余英印军队的士气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解放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轻易地将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的曼尼普尔山脉全部基本都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从而获得了“进可攻,退可守。高品质更新就在”的有利态势。而前线推进到曼尼普尔山脉以西的平原地带后,中国空军也终于可以大显神威(二战时期的轰炸机支援山地作战的效果很差),他们的机炮和炸弹令溃逃中的英印军队“风声鹤唳”。
由于装甲部队穿越山区较为麻烦。在曼尼普尔防线撕开一个口子之后,胡卫东当机立断地决定以三个轻装步兵师作为野战军的前锋,而这些部下也并没有令他失望,仅仅一天多的时间就拿下了东线数十万英印军的总后勤基地英帕尔,由于英军猝不及防,很多物资都没来得及销毁,因而缴获甚多,而这个时候中南野战军对于曼尼普尔防线的攻坚还远未结束......
攻下英帕尔后,这3个师的首长通过电报简单沟通一下之后,很快就决定分出一个师以最快的速度扑杀向重要城市吉大港。另外两个则直逼孟加拉的首府达卡。这样一来。他们本来兵力就处于劣势的隐患无疑变得更加明显,但在空军的轰炸机群随时可以赶来支援的前提下,即使英军拥有5倍的兵力和火力优势,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吃下中南野战军的一个整编师。高品质更新而现在雅鲁藏布江以东的英印军已经不可能再集中这么多的优势兵力了。如果硬要逞强的话。反而会给随后跟进的中南野战军主力包饺子的机会。事实上英国人并不傻,他们果断地放弃了大片土地,并沿路丢弃武器弹药延缓敌军追击的速度。总算是成功地将十万多人撤到雅鲁藏布江以西与中**队隔江对峙,并不断向国内发报请求援军。
可是这时的英国本土都已经烽烟四起,哪儿还有能力向印度派出援军啊?何况现在埃及与西亚都被阿拉伯联邦占据,英国本土派出的援军想要赶到印度必须走远路绕过好望角才行,那还来得及吗?至于相对较近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这两个英联邦国家,之前已经派出了大量军队帮助英军跟中国和轴心国作战了,这两个国家人口都不算多,迄今为止10万多人的永久性减员已经令两国政府和民众难以承受,短时间内很难再派多少人出来给英国人当炮灰......
本土的抗战形势岌岌可危,现在殖民地也快丢光了,算下来欧战爆发还没多久,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就在丘吉尔心生绝望、小胡子欣喜不已的时候,美国的罗斯福政府却终于忍不住出手了......
其实,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空,二战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罗斯福所布下的局。这位美国历史上的头号战略家深知,美国虽然条件得天独厚,但欧亚大陆才是世界的中心,美国想要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不光要自身实力够强,还必须阻止欧亚大陆上出现具有统治力的强国。
因此当苏联崛起后,罗斯福虽然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而一度不得不放开经济封锁,因而坐视苏联强大起来,但大萧条才刚刚结束,罗斯福政府便立即转变了对苏态度,除了对苏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还在外交上下足了功夫,无论是扶植小胡子,还是纵容日本侵华,都是为了构建一个“苏联包围圈”。而罗斯福也考虑到了两国可能并不会遵循他的最优剧本,但两国那样做的话,同样对美国有利,因为两国必然会跟英国翻脸,而英国同样是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阻碍之一......
当然,算无遗策是不可能的,历史上罗斯福也有过三次误算,一是没想到法国那么快就战败投降、结果德国一度几乎控制了整个西欧,实力远远超出了罗斯福最初的预期;二是没想到看似强大的红军在苏德战争初期竟然输得那么惨,以致于美国坐山观虎斗的如意算盘被迫打消,而不得不给予苏联这个潜在的对手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三是没想到日本对美国翻脸后居然首先选择了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政府来不及反应,一度窘迫得仅靠企业号这一艘航母与日本联合舰队周旋......
注1:英国远东舰队虽然经过两次重创,但整体实力依然不在中国人民海军之下,再加上安达曼群岛军事基地的防御力量也较历史上大大加强,尤其是添置了大量先进的陆基飞机,中国海军想要再像当初进攻越南时那样走海路直接在对方防御薄弱的腹地登陆,是几乎不可能的。但英国人没想到的是,中国始终是一个大陆国家,在战略方面的思维与英国这个海洋国家毕竟不同,胡卫东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有想过这条进攻路线,结果英国人对安达曼群岛防御的强化全是白费功夫,反而削弱了印度大陆的防空力量......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七十四章 失 控(下)
但不管如何,历史上罗斯福还是基本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英国在二战中被彻底打残,苏联也元气大伤,美国由此成为了毫无争议的世界霸主。但在这个时空,现在罗斯福却担忧地发现,变数远比他所预料的多得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局势已经完全失控了......
先是赤色中国出人意料的迅速崛起,不但独力击败日本,还逼迫日本签下了城下之盟、从而收复了全部失地,并且通过快得不可思议的工业化,一跃成为谁都不敢轻侮的世界列强(注1),以致于美国不得不故意在中日战争中拉偏架、并在中国为了报复英国对中国内战的干涉而“入侵”中南半岛后对赤色中国进行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以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即使如此还被中国狠狠地阴了一把,令罗斯福至今想起都不禁咬牙切齿。
而由于胡卫东提出的工业管理新方法,各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都较历史上有明显的提高,导致美国这方面的优势大幅下降,工业实力的优势也因此减小了至少两三成;而中国地质专家(其实胡卫东贡献更大)在欧洲和亚洲发现的那么多矿藏则相对削弱了美国在资源方面的压倒性优势,增强了欧亚诸强、尤其是德国持久作战的能力。
至于克里姆的脱狱居然会造成一场席卷北非和中东的风暴,就更是罗斯福没有想到的,必须承认。这家伙脱狱的时间实在太巧了,刚好发展到初具实力而引起重视的时候,却赶上了德军席卷西欧,克里姆很好地抓住了这一良机,一举铸就了一个横跨欧亚的“第二阿拉伯帝国”(西方媒体常常这么叫)。
阿拉伯联邦和伊斯兰国家联盟的横空出世不但给予英国的殖民地军队重创,并令英国失去了大片的殖民地,还几乎切断了英国本土与最重要殖民地印度的联系,同时这又进一步放大了德军在西欧战场上取得的优势,使得轴心国的势头愈发如日中天,以致于一些原来蛇鼠两端的墙头草也纷纷加入轴心国阵营。令盟国的颓势愈发明显。何况光光是多出一个新的地区强国。对有心让美国称霸世界的罗斯福来说,就绝不是一件好事......
而中国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加入轴心国阵营,但是他们却与德国展开了极其深入的合作,不但通过技术交换和军事交流令德军的武器装备更加先进、战略战术也更加合理和灵活。自己还直接对英法的亚洲殖民地展开了凶猛的进攻。有力地给予了德国支援。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国力,一旦再让中国人占领了印度,一方面英国对德投降的概率大增。另一方面中国本身也将变得更强,这些都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其实不愿看到这一幕的不仅仅是美国,苏联的党和政府在这方面与美国人的立场并无二致,但由于苏联被夹在德国与中国之间,一旦态度过于激烈而将本来还算半个盟友的中国逼进了轴心国的阵营,到时候两国东西夹攻,即使是自信如斯大林,也没把握一定能够顶得住,再加上苏联对美国政府的信任程度还不如中国。因此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虽然公开表示希望中英早日停战实现和平,但措辞却很和缓,所以这个恶人只能由美国来做......
虽然罗斯福从没有主动跟中国开战的打算,也没正式宣战的权力(除非国会通过),但是调动部队对中国施加压力却还是可以做到的,事实上之前美国就已经加强了它在南洋的海空力量,并严禁中国舰船越过南洋诸岛靠近澳洲,以免这两个精锐都派出去帮英国而导致国内空虚的英联邦国家遭到中**队的攻击,要知道因为英国的缘故,它们当时都与中国处于交战状态呢。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可都是工业国,而且资源十分丰富,一旦落入中国人之手,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哪怕仅仅是为了自保而退出英联邦,也可能导致英国丧失与德国死拼到底的信心而向其投降,那同样是罗斯福不愿看到的......
这样的态度其实已经违反了中立原则,如何在此基础上对华更加强硬却又不至于逼中国人完全倒向轴心国阵营,着实让罗斯福头痛。身为美国少有的中国通,罗斯福深知这个古老国度蕴含着的巨大潜力,而中国这几年里的飞速发展更是坚定了他的判断。奈何如今的德国和苏联都变得远超预料的强大,而且新中国本身的国力军力也已经相当不弱,以赤色党一直以来的坚韧不屈来看,他们绝不会向外国侵略者妥协投降,即使美国全力以赴进攻中国,也只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无法脱身,到时候反而让德国与苏联这两个劲敌当了渔翁,实在是太不划算。否则罗斯福其实是很想防患于未然,将迅速崛起的赤色中国扼杀在襁褓之中的......
其实,如果美国能与苏联联手,并且不计代价的话,那倒是有可能征服中国,苏联此时有1.9亿人口,加上美国的1.3亿,两国又都是工业国,人口素质更高,一旦联手的话,中国就连拼人命也拼不过。而且苏联陆军超强、又与中国相邻,还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处理,天然就是对中国潜在威胁最大的国家,但这种构想却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注1:二战时期大部分殖民地还未得到解放,其实列强的标准并不高,一等列强也就那么美苏德英4个,法国、日本、意大利三国介于一等列强与二等列强之间,荷兰、西班牙之流为二等列强,而现在的中国的军力至少不逊于意大利,我们陆军强,意大利海军强,空军实力两国已经日渐接近,国力的话则更是在其之上,因为1941年时中国就连工业总产值都超过意大利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七十五章 三个办法(上)
ps: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首先,美国与苏联的矛盾比它与中国之间的矛盾更大、也更加难以调和,而且目前苏联的国力与军力依然远比中国强大得多,由于身处欧洲的缘故、对美国核心利益的威胁也远比中国更大,美国既然没有联华侵苏,就更不可能联苏侵华了。其次,美国一直都是一个资本控制政治的商业帝国,那些大资本家从来不肯干赔本的买卖,他们不可能同意美军无休止地烧他们的钱去跟中国打不知道哪年才能结束的持久战。
所以罗斯福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只要求中国与英国停战就行,毕竟目前有可能统一西欧的德国才是美国最大的威胁。为了让中国人作出能让英国政府满意的让步(毕竟亲疏有别),罗斯福决定三管齐下......
美国政府的第一个办法是派出船队直接向英属印度提供军需物资,如果他们有钱支付,那就算是出售,如果没钱,那就按照刚刚通过的《租借法案》将那些军需物资“无偿”(基本上是不准备让英国政府偿还了,但要求英国转让一些海外的属地给美国做海军基地。)地“租借”给英印政府,以确保英印军队在本土供给断绝的不利态势下可以坚持作战。
第二个办法则是严查中国为了避开美国经济制裁而进行的走私和转口贸易,这一措施给中国政府和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前者令美国的黑道实力利益受损,而后者则令日本人切齿痛恨,“断人财路有如杀父”啊!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这个年代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很差,咱们能够大量出口的商品美国基本都是供大于求,但是真金白银美国人还是愿收的。由于冶炼工艺的飞速进步,这两年里中国贵金属的产量激增,到1941年时已经都跃居到了世界前几位,再加上国内战争和对外战争中的缴获,目前新中国国库里的真金白银相当充裕(历史上老蒋带到台湾去的就值好几亿美元了。而那只是鬼子抢剩下的。战争消耗掉的也远没有历史上那么多。),以新中国目前的经济模式,发行人民币并不需要太多的准备金(注1),所以这些金银基本都被用于支付在华外国人的薪酬(注2)与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国内稀缺的资源。世界大战抬高了贵金属价格。令它们可以比以前换到更多的外国商品。
1...145146147148149...2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