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那年那兔
注1:日本的航运因为两国之间签署了通航协议而不受影响,渔业的话,公海上日本渔民同样抢不过咱们,所以变成中国领海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才是鬼子能够容忍的关键。
ps:中国渔民素来剽悍,解放前是惧怕敌国海军才不敢深入外海,现在列强海军不敢随意攻击我国渔船了,中国渔民的胆子登时就大了起来,而且这个时空的中国外海渔船与历史上解放后的前30年一样是普遍拥有武装的,最差的也有冲锋枪,大型渔船甚至装有大炮,日本渔民敢跟他们抢才怪。这些武装渔船一旦遇到军舰肯定还是歇菜,但是军舰攻击渔船那是战争行为,即使是历史上,也没几个有渔业冲突的邻国敢主动对我们宣战,就更别说是这个中国更加强大的时空了;而渔船之间的冲突却只是民间私斗,上升不到国家层面,而世界上哪儿还有第二个国家敢给自己的平民百姓发大炮(美国所谓的不禁枪简直弱爆了)的?因此中国周边的邻国就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了......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八十三章 外交事件
其中英国因为是敌国的关系,军舰就算不在中国领海内,一旦被我们的飞机发现了也会遭到攻击,而现在的英国远东舰队又没有了硬闯的实力,水面舰艇根本就不敢进入中国近海,所以真正的威胁是英国人的潜艇......
即使技术再怎么进步,反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胡卫东还是希望干掉几艘英国潜艇让他们收敛一点,而拥有大量辅助舰只保护的航母,无疑最适合承担这样的重任,事实上现在中国唯一的那艘航母还没完全形成战斗力,胡卫东希望能够借这次“演习”的机会以实战代替训练,能够逮住英国潜艇最好,逮不住也没关系,至少是一次历练。
二战时期对于潜艇的侦测,既容易,也不容易。说容易是因为二战时期、至少这个时期各国海军的主力潜艇都是老旧的船型潜艇,水下航速极慢,除了早有预谋的伏击,否则航行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得浮出水面,这就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尤其是视野开阔的飞机更是潜艇的天敌,配上射程远、威力大的机载火箭弹就更加是潜艇的克星,发现目标后将火箭弹打出去,潜艇往往还没来得及下潜就被击毁了。历史上二战期间被击沉的潜艇当中有40%是在水上遭到攻击而沉没的,其中大部分都是飞机的战果。
对于空中的威胁,历史上二战早期的潜艇还可以利用夜幕的掩护,选择夜间上浮航行、白天下潜关机蛰伏的策略以减小损失率。但是现在世界的主要强国基本都有了机载雷达,潜艇的日子就难过了,德国的“狼群”能够奏效,主要是因为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损失大半,无力派出飞机保护海上的航道,但是进入中国领海进行袭扰的英国潜艇却没有这样的便利。
说不容易则是因为这个年代的声纳性能不佳,所以除非事先就知道有敌人的潜艇在附近,并确定了大概区域,否则很难发现下潜了的潜艇。二战时期的声纳因为机理本身的缺陷,探测距离最多不过数海里。而且精确度更高的主动式声纳还有30゜的死角无法探测。而胡卫东穿越之前毕竟不是学声学的。除了飞机挂载的拖曳型航空声纳提前开了研制,实在给不出更多的指导性建议,因此如今中国的反潜技术并不比列强先进,甚至因为基础薄弱的缘故。暂时还停留在仿制德国声纳的阶段。好在德国的声纳、特别是被动式声纳技术世界第一。中国的声纳研究因而可以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比起技术方面的问题,中国海岸线的漫长也很令人头痛,加之国内的反潜舰艇、乃至远程飞机的数量都还太少。因此对于英国的潜艇实在是防不胜防。也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才想到了目前还未完全形成战斗力的“江西”号航母(即原来的英国皇家方舟号航母),而更早开始正式训练的德国齐柏林号航母也是不用白不用。结果拥有两艘航母的舰艇编队在“演习”的第一天就取得了战果,根据海面上漂起的油迹来看,应该是击沉了一艘敌人的潜艇。然而,短短两天之后,美国代表团的团长就向胡卫东提出了严重抗议,说美国一艘潜艇在中国黄海失踪(这个年代的潜艇在10米以下深度便基本没法再与外界联系了),美国政府认为是中国海军击沉了它,要求中国政府作出解释......
“真以为我们怕打仗吗?”,胡卫东送走那个气冲冲的美国佬之后,脸色同样铁青得厉害,且不说那艘美国潜艇是否就是中德“联合军演”中炸沉的那艘,即便真是,那也是美国潜艇侵犯中国领海在先,中国海军本来就有权将其干掉。
事实上,对于美国向中国近海派出潜艇的事情,赤色党中央早就知道了,而英国潜艇借用菲律宾(1935年菲律宾获得形式上的独立,但实际上仍是美国的附庸。)港口马尼拉进行补给和维修的事情,大家也同样清楚,只是目前实在没有跟美国正面对抗的底气,中国政府才暂时隐忍,但美国佬却得势不饶人,民族自尊心极强的胡卫东终于忍无可忍了。
当今世界上除了罗斯福自己,恐怕再没哪个人比身为穿越者的胡卫东更了解他的布局,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早在抗战进入第二年之后就开始进行自己的布局以打乱罗斯福的如意算盘。胡卫东自认并不是一个政治家,更不能与罗斯福这位历史上的伟人相比,但他只需要进行破坏、让罗斯福的目的没法得逞就行,这一点对胡卫东这个先知先觉的穿越者来说还是不难做到的。
胡卫东的针对性“布局”,远没有罗斯福的那样精妙,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就是提升其它列强的实力,特别是与美国关系不好的,例如德国和苏联,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尽可能地催生新的强国出来,例如克里姆这个历史上没有的变数。虽然阿拉伯联邦的崛起之快、实力之强都超出了胡卫东的预期,但却是他所乐见的。因为强国越多、实力越强,美国称霸世界的格局就越难建立起来,至于中国,由于基础薄弱,哪怕再怎么顺利,哪怕只算工业总量,20年内也别想问鼎世界第一的宝座,因此只要能够让美国腾不出手来全力遏制自己,就是最有利的局面......
在很大程度上,胡卫东之所以当初敢对英法动武,也与他的世界布局有很大关系。正因为胡卫东相信自己的布局能够令英国在欧战初期蒙受比历史上更大的损失,他才敢出兵席卷中南半岛并一心想要将其并入中国的版图。但是英国人的顽固却远远超出了胡卫东的意料,就算战场上输得再惨,他们也还是想在谈判桌上尽可能地挽回损失,而美国政府又早早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大敌而处处针对,愈发助长了英国人的信心,致使和平迟迟不能到来,中国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而现在有了这次美国潜艇失踪事件作为口实,美国政府更是不惜亲自赤膊上阵,想要逼中国就范......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溃败
ps:感谢书友“夏殇”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这样一来,中国政府要么放弃大量在战场上取得的利益以换取和平,要么就得冒跟美国兵戎相见的风险。要知道现在可是在二战期间,一旦真跟美国打起来,很可能不会是像朝鲜战争那样的局部战争,而会是一次规模前所未有的全面战争,这无疑是好不容易才实现了国内和平的中国难以承受的。
但是,自江西起兵以来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令胡卫东日渐自负,完全没将这样的风险放在心上,而是立即下令前线发起进攻、以更大的胜利向英美施加压力。
所幸的是,自负和愤怒没有影响胡卫东的战场决策,他并没有让东线的主力强渡雅鲁藏布江,而是出人意料地对中线的方永乐部委以重任,虽然他麾下的中**队仅有3万余人,却早就在尼共的全力配合下迅速消灭了侵入尼泊尔的英印军队和尼泊尔伪军,成功地光复了尼泊尔人民共和国,麾下也由此新增了三个廓尔喀山地旅的兵力,令方永乐部的总兵力超过了6万人。而这个时候英印军队的主力集中在东线与胡卫东的中南野战军对峙,还有超过10万人在西线的山区与王震的新疆兵团(由于补给困难,实际参战的兵力仅有几万人。)苦战,胡卫东将其形容为“英国佬两只拳头都伸出来打人了,现在是中门大开。只要一把小刀朝他的心窝里一捅就能致命。”。因此方永乐部的6万余人,已经足以改变整个印度战场的局势了。而这位老部下也并没有令他失望
利用英印军队中线防御空虚的机会,方永乐率军长驱直入,在一个星期之内便杀到了英属印度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城郊。勒克瑙是英属印度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一旦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虽然中线英印兵力空虚,但英印总督还是竭尽所能地挤出了一些部队进驻勒克瑙,令其守军人数增加到了5万余人。虽然兵力不逊于对手。但由于“喜马拉雅之虎”的赫赫威名,英印总督严令勒克瑙守军不得擅自出城迎击,暂时只要固守待援即可。
印度境内铁路纵横,交通十分快捷,在正常情况下,哪怕是千里之外的10万士兵,也可以在24小时之内运到勒克瑙。但问题是英印的野战部队现在已经一点都抽不出来了。兵力最多的东线由于曼尼普尔战役中的沉重损失、现在同样急需援军,而战斗规模较小的西线战场也不过是勉强与敌军战平而已,因此英印总督只能抽调各地的守备部队、甚至是训练中的新兵赶赴勒克瑙,这样一来效率可就低太多了。
虽然即便如此也用不了10天时间,但方永乐却并没有给敌人这么多时间,而且胡卫东为了让他尽快攻克勒克瑙。还第一次将设计载弹量超过3吨、实战中甚至可以携带5吨炸弹的双发型轰-1投入战场,利用其航程远、速度快、而且能够避过雷达侦察的优势,从达卡机场起飞、向千里之外的勒克瑙发起了出其不意的空袭,而同样是首次投入战场的3吨超重云爆弹也显示出了它令人瞠目的可怕威力
由于云爆弹的爆炸机理与普通炸弹不同,加之中**队现在所用的云爆弹又是仿照历史上201x年才发明的“单基云爆弹”而制造出来的超时代武器。仅仅是其爆炸当量就相当于15吨的tnt。而由于大当量云爆弹比常规炸弹更能高效地释放爆炸威力的特性,其实际杀伤效果甚至超过了当量50吨的常规高爆炸弹。如果世界上真有这么大炸弹的话。
一团团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充分显示出了这种“亚核武器”的可怕,而云爆弹独特的杀伤效应更令受害的英印官兵死状惨不忍睹,即便没死,也绝称不上幸运,因为那些大面积烧伤的英印官兵怎么看都是生不如死。由于西方军队都是坚定的“唯武器论”者,因此当敌方武器的威力远远超出他们心理预期的时候,崩溃也就来得特别快,轰炸结束后方永乐正要下令进攻,勒克瑙的英印军队却已经主动挂起了白旗
方永乐部占领勒克瑙之后,英印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险境之中,而中**队则完全夺取了印度战场的主动权,方永乐部向西可以与王震兵团汇合消灭英印军西线的10万大军,向东可以与中南野战军合击英印军的数十万主力部队,而英印军队空有超过七十万人的总兵力,却只能坐等覆灭的结局。
而且敌军新式武器的可怕也在英印军中迅速传开,严重动摇了军心,而胡卫东则不失时机地命令空军对雅鲁藏布江西岸的英印军阵地投掷威力更大的5吨云爆弹(因为距离近得多,不必顾忌航程。),虽然云爆弹对于并非封闭或半封闭永固工事构成的野战阵地的杀伤效果不算特别好,但已经是惊弓之鸟的英印军队看到一团团蘑菇云升起后就完全崩溃了。
胡卫东接到侦察兵从敌营附近冒险发回的电报后当机立断,马上下令早就准备好的渡江部队提前发起总攻,结果雅鲁藏布江东岸炮声一响,对面的印度军队就率先丢弃阵地向西溃逃,部分负责指挥他们的英**官试图枪决逃兵阻住崩溃之势,却大多遭到昔日忠犬的反噬而变成了一具具死不瞑目的尸体,印度人现在的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想法——“逃跑”,哪怕是天皇老子想要挡住他们,这些已经失去了理智的家伙也会毫不犹豫地开枪,一位英国的战地记者在报导中嘲讽道,“你见过非洲的斑马群奔跑吗?但是它不如印度军队的溃逃更加壮观”
印度人不战而溃,防线中的英军独力难支,也只得跟着西撤,但由于士气低落,再加上中国空军的一路追杀,原本有序的撤退很快也变成了一场空前的溃败,这时刚刚登上雅鲁藏布江西岸的马仲英果断地决定不等后续部队过江、只带着已经过江的一个装甲师就率先对开始崩溃的敌军展开了全速的追击,英印数十万大军由此完全崩溃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八十五章 其疾如风
短短十天之后,渡过恒河的中**队就已经超过了30万人,而聚集到加尔各答一带的英印残军不过十万多人,由于此时马仲英的装甲军已经全部渡过恒河,还有航程超远的轰-1提供空中支援,这股英军陷入了既打不赢也逃不掉的绝境,最终迫于解放军的强大压力而全部投降。
由于渡江战役胜利后东线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朗,胡卫东并没有要方永乐的部队东进与主力会师,而是让他们向西进攻英属印度的首府德里,一方面切断西线英印军的补给与退路,另一方面攻占德里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可以进一步摧毁英印残军本就所剩无几的战意,并动摇英国政府顽固的立场。
虽然英印军队的主力大都已经派到了前线,但德里毕竟是英属印度的首府,守军多少还是留了一些,再加上附近赶来的英印守备部队乃至于一些亲英土邦王公实力有限的私军,凑在一起之后总数还是相当地可观。
当方永乐的山地师向德里外围发起进攻的时候,敌人的总兵力居然达到了七八万人之多,但此时中国空军的一个飞行团已经进驻勒克瑙的机场,云爆弹的噩梦再次降临,城内的守军无奈投降,而城外的则纷纷溃散,方永乐近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德里这座历史名城。
自离开喜马拉雅山区算起直到现在,方永乐山地师的减员总数不过两千余人,其中战死战伤的仅有七百多人,云爆弹给英印军队造成的心理冲击绝对是功不可没,为此方永乐在向前指报捷的时候特地向军工部门的同志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不过方永乐也知道秘密武器只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有特效,因此在拿下德里后他几乎没让部队修整,就下令继续向西进兵以尽快跟王震会师。
而王震同样敏锐地意识到了战机,抓住敌军因为补给断绝和没了退路而军心大乱的机会大举进攻,之前还能与王震兵团互有攻守的英印十万大军迅速溃败了下来。
不过山区作战固然对中**队发挥战斗力十分有利,但同时也大大限制了追击的速度,王震兵团的指战员们虽然不惜体力地连续急行军,却还是让敌人逃掉了不少,好在现在是和方永乐部东西夹击,敌人就算能够摆脱自己的追击,也会撞上友军的枪口
王震兵团在西线的大捷令英印军的有生力量再次受到严重损失,在曼尼普尔战役之前还有不下八十万人的英印军至此已经仅剩不到30万兵力,而且其中超过一半都是还未训练完成的新兵蛋子,其余的也大多是印度土兵,来自英国本土或者英联邦中其它发达国家的精兵总数不足两千。
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的战术变得异常大胆,前线甚至出现了轻步兵师推进速度比装甲部队还快的怪事,这让胡卫东都不禁啧啧称奇,一问之下才知道那些家伙居然直接利用火车将部队运进敌人的纵深地带,而坦克却得等后面的补给跟上,速度当然赶不上火车…。
正常情况下这么做是非常危险的,且不说很容易自投罗网被人包饺子,哪怕只是被人伏击一下,损失都会异常惨重。
但是胡卫东的那些老部下却认为敌人现在已经完全乱成一团,不太可能再有严密的防御,而且就算火车遭到伏击,只要不在桥上,也最多损失一半,以英印残军现在那惨不忍睹的士气和战斗力,半火车的中**队就足以打败敌人的一个师了,这可不是他们吹牛,真有中国一个团击溃敌军一个师的战例,而且还不止一次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一方面英印军现在大半都是新兵蛋子,战斗力只剩以前的几分之一,另一方面英军连番大败之后,印度士兵已经远不像以前那样敬畏他们,再加上印度赤色党一直宣传中**队是为了解放印度而来,他们能有多少战意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是能够打赢的战斗,或许他们还能够习惯性地服从命令,但是摆明了打不过,他们何必要为了英国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性命?何况,殖民地军队就连所谓军人的荣誉感都远比国防军要淡泊得多(狗腿子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指望他们在逆境下还能拼死作战本来就是不现实的
别说是印度人了,就连来自本土的英军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西方军队由于习惯了在良好补给状况下作战,因此一旦补给线被切断就很容易丧失战意,能撤则撤,撤不走又打不过的话就干脆投降是十分常见的做法,而解放军的连战连捷和优待俘虏政策则进一步瓦解了他们的斗志。
而且中英战争打到现在,英国的下层官兵对于政府的怨念也越来越大,现在明明本土的战局危如累卵,大家都想要回国保卫家园,政府却不肯跟中国谈和,而让他们这些有心保卫国家的战士不得不在万里之外跟中国人毫无意义地死战下去,殖民地固然重要,但欧洲才是自己的家啊!
这些客观情况使得前线部队的冒险收到了奇效,但即使是最大胆的前线指挥官,也不敢无视那些铁路大桥,且不说火车过桥时被炸的话一车人几乎肯定全部完蛋,光是被炸断后短时间内难以修复这一点就足以令人头大了,而更令人头疼的是,印度降水充沛、境内河川纵横,因此铁路桥特别地多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五百八十六章 侵掠如火
还好前指提前帮他们把这个问题想到了,杨伯涛自从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暂时也是惟一一个空降师之后,一直都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这次终于有了出场表现的机会,正是靠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飞夺xx桥”,中南野战军才能如同疾风扫落叶一样,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席卷印度半岛。.不过在此期间空降师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虽然空降师的官兵都是野战部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但是一来空降部队必然缺乏重武器,二来肯定会遭到围攻(注1),短时间内得不到补给和增援,兵力上也是绝对劣势
虽然战事出奇地顺利,但随着解放军的迅速推进,后勤补给的压力也迅速增大,即便印度人远超想象的驯服令他们不必太担心后方的补给路线遭到破坏,情况也依然令胡卫东忧心忡忡,原因很简单,印度与缅甸之间没有连通的铁路,仅有一条公路将两地连接起来,就算将其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也难以支持数十万大军深入印度作战。
对于这一难题,胡卫东提出了“以战养战,就食于敌,尽量节约。”的主张,在武器弹药方面,要充分利用缴获到的枪炮弹药,以减轻后方的运输压力,反正现在敌军的主力已经基本都被消灭,解放军就算换装英式装备并且将弹药省着用,打那些印度新兵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而对于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胡卫东认为完全可以就地解决,印度再穷,毕竟养活了超过3亿人口,从中挤出一点就够前线部队吃用了,即使是花钱购买,攻占印度各个大中城市时缴获的金钱也足够支付这些费用了。
不过印度可不是国内,由于党的白区工作得力,当年即使红军或者解放军到敌占区进行外线作战,也可以多少可以发动部分群众,再加上国府对基层全无控制能力,所以花钱也多少能买到一点;而印度毕竟是外国,光是语言不通就会有很大的妨碍,印度赤色党虽然发展很快,但毕竟基础薄弱,现在党员总数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人,在印度群众之中的影响力也不够。因此胡卫东觉得还是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花钱也买不到的话,可以考虑强制征收的手段。
“这样做违反了政策吧?”,如今已经升任中南野战军副政委兼参谋长的彭雪枫蹙眉道。
“没关系,只要不侵害贫民利益就不算严重错误,而且可以让印度同志去做。”,胡卫东不以为意地答道,他自然知道这样做会令印度赤色党激起富裕阶层的广泛敌意,对其解放印度十分不利,但胡卫东本来就没想过要帮助印度独立解放,在他看来,中国扶植印度赤色党只是为了让英国人难受、并在战后削弱苏联对印度的影响罢了,如果印度赤色党发展太顺利,他反倒要担心了,毕竟印度也是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不过全面性比中国差远了)的大国,而赤色思想又正是种姓制度这一印度身上的毒瘤最大的克星,一旦印度完全赤化,搞不准就真成中国的劲敌了,这显然是胡卫东不想看到的
由于印度赤色党根基太浅,此时几乎完全依赖于外来的中**队,因此即使心存疑虑,但中国同志的要求还是得到了尽可能的满足。只是印度贫富极其悬殊,粮食除了殖民政府的库存之外,大多都集中在那些富人手中,其中对那些亲英的土邦王公早在大军过境时就顺便铲除了,存粮自然全被没收补充军资,但对于其它富人手中的余粮,印度赤色党一开始还是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代中方花钱购买,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一政策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一方面是由于规模在这几个月里扩大了不下十倍的印度赤色党不可避免地混进了大量的投机分子,其中很有一部分人利用这个机会谋取私利,导致原本应该是以公道价格进行的收购变成了低价强买、甚至是直接无偿强征,再加上一些亲英人士暗中煽风点火,导致占领区出现了一些恶**件。
但更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印度几千年来形成的种姓制度,那些家有余粮的印度人基本都是高种姓的,而印度赤色党现在的成员却大都是出自包括“贱民”在内的低种姓,虽然直到后世印度的低种姓依然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也并不每个人都没有反抗精神,而敢于加入赤色党的更是大多有心想要掀翻印度黑暗的种姓制度。可正因为这样,他们被派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就很难平心静气地跟那些高种姓的耐心沟通(不过如果真怎么做,人家或许反而根本就不睬你了),而普遍更倾向于简单粗暴的做法,其中也不乏借机公报私仇的,结果就很自然地惹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