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回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真实的狼
这让罗剑又陷入到了思考之中,今后北方尤其是西北的发展必然需要南方各省的大力支持,至于如何操作,罗剑有点迷糊,但想着电脑可以开机了,许多问题可以继续查询,心里倒也不太担忧。(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四十四章 接风宴
虽然没有亲自到码头迎接,但史可法对罗剑的胜利归来表示了最热情的欢迎,因为他决定在南京大酒楼宴请罗剑一家人,算是给罗剑接风洗尘。
这对史可法而言是极为难得的,罗剑很早就跟他开个玩笑,说他是南京政府里最抠门的一个,史可法笑笑并不在意。
其实罗剑知道以史可法现在的工资待遇不说天天吃饭店,偶尔吃上几次那是完全没问题的,更何况他夫人在柳兰的厂里已经算是高级管理人员,工资比史可法拿得都多。
但罗剑知道史可法一家人生活仍是十分清苦,有时罗剑都有些看不下去,以前没走的时候经常让柳兰拿钱让张成直接买了好吃的送到史可法府上。
罗剑给史可法说过,国家这么大,靠你一家人省是富裕不起来的,但史可法说,这些钱总能供几个学生读书,比自己胡吃海喝乱花了要强得多。
现在柳兰以罗霆为借口把老太太接到府上来住,她实在担心老太太这样下去会营养不良。
晚上的接风宴除了两家人和刘为民两口子,史可法并没有请其他人,罗剑知道他有些话不想跟其他人说。
菜刚刚上齐,史可法就把服务员给撵了出去,罗剑和柳兰都觉得史可法今天有些怪异。
“兴华,我先喝一杯。”史可法端起酒杯自己先喝了一杯。一口干了杯里的酒,史可法拿起杯对夫人说道:“给我斟满了,这杯酒我要敬兴华。”
“兴华。你别怪我自己先喝了一杯。如果不喝了这杯酒。有些话我也说不出口。这杯酒我不是祝贺你打了胜仗,我是向你道歉的。”史可法眼睛有些红红的。
“宪之兄,你这是怎么了?你有什么要给我道歉的?”罗剑奇怪地问道。
“前两年你说中国不能再有皇帝了,当时我是信了,但后来有人跟我说,你只是看到时机并不好,先帝尚有皇子在世,你要当皇帝自是名不正言不顺。有人也跟我说,要我多防着你。说的人多了,我这心里也开始七上八下,说实在话,对你这次北京之行我心里是有担心的。”
听到史可法说到这些,罗剑刚要开口让他不要再说,史可法摆了摆手,示意他还要继续说下去。
“兴华啊,有人给我说,说你府上用一个阉人作管家。是别有用心,我也是将信将疑的。兴华,我史可法以小人之心度你的君子之腹,你不要怪愚兄。这次萝石先生给我写了一封长信,谈了与你结识后的感受,可叹我史可法与你相交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萝石看得准啊!”
说完了这些,史可法端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
见桌上气氛有些凝重,柳兰觉得有些不舒服,想着岔开话题,开口问道:“萝石先生是谁啊?”
“萝石先生是以前南明派到北京的和谈大使左懋第。”罗剑说道。
“他不是被满清朝廷早就给杀害了吗?”柳兰下意识问道。
“兴华,是不是又是你们救了萝石?”听了柳兰的话,史可法盯着罗剑问道。
“倒也算不上,清廷要和谈,我就想着为难他们一下,要他们交出萝石先生,结果他们真就把萝石先生送回来了。”罗剑说道。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要不是你们来了,萝石先生是不是早就没了?”史可法并不上当,盯着罗剑继续问道。
“是的。”罗剑老实地回答道。
“兴华,有人跟我说,你把七师留在北京是别有所图,我知道你没有那个意思,今天你就跟我说说,你到底把战斗力如此强悍的七师留在北京干什么?”史可法继续盯着罗剑问道。
“史可法,你今天到底要干什么?兴华在外打仗打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回来,你还有完没完?”见史可法盯着罗剑问个不停,老太太不干了,一拍桌子,老太太站起来了。
“娘你不要生气,史大哥问得也有道理,兴华,这事你可以说吧?”柳兰站起来扶着老太太坐了下来。
见好好的接风宴弄成这样,罗剑只得摇头苦笑。
“嫂夫人、李月,你们两个听了也就听了,半点风声不能说出去!”罗剑很严肃地对史夫人和李月说道,让李月回避一下倒还可以,让史夫人回避就不礼貌了。
“你们两个到隔壁回避一下,今天这些疑问得不到解答,我这心里一直都堵着。”史可法朝自己夫人和李月说道。
“媳妇儿、月儿,咱们都去隔壁。”老太太很自觉地站起来,朝儿媳妇和李月说道。
“宪之兄,你看,这是不是咱们中国的地图?”罗剑用手沾着酒水在桌上大概划了一个中国的地图,当然是把外蒙也包括了进来。
“蒙古人的地方也包括在内?”史可法问道。
“当然,在东北女真人当初崛起的地方,我们称为大兴安岭的外面,还有着广袤的土地,尽管天气极为寒冷,但地下蕴藏着无数的矿藏,我们称这个地方为西伯利亚,现在沙皇俄国已经开始对西伯利亚进行殖民统治,不久他们将彻底占领这个地方,不到两年时间,他们就会进犯我的黑龙江一带,我想利用他们进犯的机会,把我们的版图彻底向北推进。”
屋里除了史可法,只有柳兰和刘为民在,罗剑一提到大兴安岭,他俩很快就明白了罗剑的意图。
“首长,咱们一定要把贝加尔湖变成咱们的内湖!”刘为民听了罗剑的想法,倒是极为兴奋。
“兴华,你考虑得长远,这个我必须得支持你!”柳兰也是笑着说道。
“兴华,古人云,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如此苦寒之地。真的值得咱们去占领吗?”罗剑三人的想法显然与史可法理念有些不合。
“列国有疆这是以前的说法。宪之兄,自从有了电报机,你觉得离北京还远吗?有了火车,你觉得到上海还远吗?”罗剑笑着问道。
“等以后有了飞机,咱们到北美也只要一天时间呢。”柳兰在旁边补充说道。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沙皇俄国占领了西伯利亚,那么今后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就是一个庞大的恶邻,到那个时候。咱们在北部边境不仅仅是放一个师的问题,上百万大军都完全有可能。”罗剑接着说道。
听着几人的说法,史可法低头思考起来。
“史大哥,去把娘他们喊进来吧,菜都快冷了。”柳兰见史可法半天不说话,冲他说道。
史可法点了点头,柳兰这才出去把老太太几人又请了进来。
“史可法,你可解了心中疑惑?如果没有,这饭我也不吃了。”老太太刚一进门,就毫不客气地对史可法说道。
“娘。这不能怪我,怪只能怪兴华考虑事情太长远了。都考虑到霆儿的孙子这一代了,你让我以前怎么能想得通?”史可法笑着说道,显然他已经转过弯了。
“你呀,不是娘说你,你又不是不知道兴华他们是从天上来的,是下知五百年的,他们能考虑了霆儿的孙子这一代,要我说还不够,还得再往远里想。”
老太太的话把大家都给逗乐了,接风宴的气氛终于回归了正常。
吃饭吃到八点过就结束了,罗剑和史可法都不好酒,拖到现在主要还是饭前说话的时间太长了。
等罗剑和柳兰带着罗霆回家时,才发现家里已经等着一大拔人了。
“罗叔叔,你终于回来了,你到我父皇的陵前去看过没有?”最先问话的是朱慈焕。
“看过了,我还亲自给你父皇扫了墓呢。”罗剑当然去过,崇祯的墓地并不寒酸,李自成将崇祯葬在田贵妃墓中,满清朝廷为了笼络人心,专门进行了修缮,是为思陵。
“罗叔叔,他们都催着要我成亲,我想等我去祭拜了父皇之后就回来成亲,你帮我主持好不好?”要搁前些年,已经十八岁的朱慈焕可能早就成亲了,现在南京政府提倡晚婚,加上他也一直忙着,根本就没往这上面想。
“是不是你姐托人给你带信了?让你柳姨帮你好好选着,有合适的姑娘咱们就成亲。”罗剑笑着说道,现在的男女之防仍是十分严重,想让朱慈焕去自由恋爱显然不可能。
“长寿兄也在啊?我不在南京的这些日子你们辛苦了。”罗剑笑着跟朱聿键打着招呼。
“兴华,你这次北京之战一战定乾坤,打得真是漂亮啊!”朱聿键拱手对罗剑表示祝贺,罗剑也是抱拳还礼。
“大家都坐吧。长寿兄,今天来不光是为了祝贺吧?有事长寿兄直说就是了。”罗剑知道朱聿键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等了这么久,肯定是有事的。
“呵呵,兴华,那我可就直说了。现在全国将定,咱们是不是该考虑将政府往北京迁移了?”朱聿键问道。
“长寿兄,你是说把首都迁到北京?”罗剑问道。
“是啊,不少人都是这么想的呢。”朱聿键说道。
“长寿兄,这个问题我还真没考虑过,现在全国并未全部光复,咱们军队还在外面打仗,现在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早了点?”罗剑有些为难地说道。
其实罗剑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自己的前辈们将首都定在北京是当时的政治环境决定的,新中国的海军力量极为薄弱,南京地处长江口,当然不适合作为首都。
而前辈们面临困难的政治环境现在的南京政府都没有,而且南京政府现在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再往远一些看,明成祖隶棣当初迁都北京,是为了“天子守国门”,是为了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以现在南京政府的军事实力,游牧民族肯定不能再为害中原,那么往北京迁都的必要性在哪里?
现在南京政府的经济重心基本都在南方,这一往北京迁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是好是坏,罗剑觉得很难判断。
基于这些考虑,罗剑在回来的路上就在心里作出了决定,起码短时间内不考虑迁都问题。(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四十五章 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
“长寿兄,咱们现在不考虑这个问题好不好?迁都耗费极大,咱们收复了这么大的地方,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现在一切当以稳定为上,咱们先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再考虑这些问题你看行不行?”罗剑考虑了一下,对朱聿键说道。
“哦,兴华你的想法是这样的。”朱聿键有些失望地说道。
朱聿键见罗剑不想谈论这个话题,寒喧了几句说告辞离去了。
“渭生,你可是个大忙人,今天怎么也有空过来了?”
卢渭的职位不高,一直等到众人都向罗剑表示了祝贺,寒喧一场离去了,这才从角落里站了起来。
“大都督,祝贺之类的话我也就不说了,大家说得够多了。今天我来找你,就是想跟你谈谈日本的问题。”卢渭的脸色有些严肃,罗剑估计在日本肯定发生了一些不利于中国的事情。
“来,渭生,咱们不急,慢慢说。”罗剑招呼卢渭坐了下来。
“大都督,这半年多来,我带着商队去过几次日本,日本变化很大啊。”卢渭坐下之后,有些忧心地对罗剑说道。
罗剑没有打断卢渭的话,用眼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大都督,你们这次在北京没有找到那个叛逃的车间主任冒雨石吧?”卢渭说道。
“哦?你不提醒我还真忘了这事。渭生,是不是这家伙被日本给弄过去了?”罗剑吃惊地问道。
“可不是呢,听说日本是通过朝鲜花了二十万两银子从满清朝廷手里买去的,半年前他就到了日本。要不是我有个随行人员在江户碰巧看到了他。我也不知道这事。”卢渭说道。
“渭生。一个冒雨石倒不至让我们忧心,不过咱们必须尽快向日本幕府提出交涉,让他们把这家伙给我们送回来。”罗剑对一个车间主任倒并不十分在意。
“大都督,我也知道一个冒雨石实不足惧,但一些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以前我们商队前去日本,尽管咱们与他们有条约在先,但他们都是十分不情愿,想尽办法为难我们。但最近几次商队前去无论什么要求他们都全部答应了。”卢渭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
“哦?渭生,说说你的看法。”罗剑对卢渭能够如此思考问题很是高兴。
“我就是觉得日本的态度变得有些太大,这才通过不少人了解了一些情况,才知道日本幕府正在酝酿着一些重大变革,其中心是就是学习咱们提出的科学技术。前不久他们又要我们商队带回几百学生,我考虑很久,没有答应。”
“当然不能答应他们,渭生,你做得对!”罗剑说道。
一旦留学生来得多了。总有一些人会逐步融入中国,人种本就一样。到时候他再起个中国名字,根本就分不清是哪国人,到那时一些关键技术想要保密就变得极为困难。
“大都督,可是咱们政府有些人好象已经答应了他们,至于日本人是怎么找到他们的,这个我不敢妄加猜测,但希望大都督引起重视。”卢渭这话说得很凝重。
“对咱们的这个邻居,我们是小心为上、不得不防啊!”罗剑说道。
其实卢渭提醒的问题已经让罗剑有些惊心了,看来日本人已经收买了政府里的个别人,这个得让赖福好好查查。
“后来我在日本又听说,他们已经向欧罗巴也就是大都督通常说的欧洲好些国家都派了学生,大都督,这个暂时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吧?”卢渭继续说道。
“这个暂时不会,但我们也得高度关注。现在全国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到时候咱们有时间也有精力来处理这些事情,至于你提到的政府内部的有些问题,我会注意的。”罗剑说道。
“对了,渭生,日本幕府除了想学习先进技术之外,有没有在他们的制度上进行变革?”罗剑想起后来发生的明治维新,接着问道。
“大都督,我有点不明白你说的是哪方面的?”卢渭有些诧异。
“渭生,我的意思是他们国内有没有想让他们的天皇********的想法?”罗剑知道明治维新是从推翻幕府统治、天皇********开始的。
“这个倒没有,我倒是觉得上次我们把他们的天皇带到江户之后,德川家光对天皇的控制更严了。”卢渭想了想,这才回答道。
卢渭的说法并没有让罗剑放下心来,他不知道日本会不会走上另外一条维新之路,不过不能让这个恶邻强大起来,这个是基本原则,必要的时候用战争来阻止其发展也是在所不惜。
“大都督,不是我小人之心,到日本去得多了,跟他们接触也多了,我觉得日本人并不象他们表面上的谦恭,我倒觉得他们就象冬天里的毒蛇,一旦天气暖和了,他们就会亮出他们的毒牙,狠狠地咬上你一口。”卢渭看罗剑思考着,也想了一下说道。
“渭生,你这个比喻真是太贴切了,他们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罗剑有些诧异卢渭的感受,看来一个民族的特质是可以遗传下去的,以后的日本就是这样的一条毒蛇。
“呵呵,他是冬眠的毒蛇,咱们也不是愚蠢的农夫。渭生兄,你放心好了,咱们首长心里有数着呢。”刘为民刚才坐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听卢渭说到毒蛇的话,在旁边笑着说道。
“呵呵,听你这么一说,我也就放心了,看来我是多虑了。”卢渭也是笑着说道。
“渭生,你可没有多虑,光你一个人有这种认识可不行,咱们政府上下必须都要有这种认识。”罗剑很严肃地说道。
第二天刚一上班,史可法端着杯子就来到了罗剑的办公室。
“兴华。昨天有些话你不要放在心上。我这人心里藏不住话。说开了心里就敞亮了。”史可法先开口说道。
“宪之兄,你说什么呢?怎么会在意呢?”罗剑笑着说道。
“渭生昨天晚上是不是去找你了?”史可法问道。
“是啊,我们谈了很久。”
“唉,渭生先前也跟我谈过他的想法,我倒是觉得他有些多虑了,看来你是支持他的想法了?”
“当然,他想的跟我想的一模一样,怎么会不支持他?”
“兴华。我可不能下知五百年,所以我知道你是对的,你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我都支持你!”史可法呵呵一笑说道。
“呵呵,宪之兄,什么‘下知五百年’,以后可不能再说了,再说下去我都成了神棍了。历史已经完全被改变,今后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个我们可控制不了。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只要我们自身强大了。咱们谁都不怕!”罗剑笑呵呵地说道。
“兴华,你这话颇有王者之气啊!说得好。”史可法高兴地说道。
史可法端着杯子走到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前,指着西伯利亚大片的区域问道:“兴华,你说这下面真的都是宝贝?”
“是啊,这我骗你有什么意思?”罗剑假装生气地说道。
“呵呵,兴华,昨天晚上我回去好生想了想,咱们是得给子孙后代多留些家产,家当大了,以后跟人争也不至于吃亏。”史可法仿佛没有看到罗剑假装生气的表情,端着茶杯悠悠说道。
“兴华,你回来了,你就在家守着,我得出远门了。”史可法不等罗剑说话,接着说道。
“宪之兄,你要去哪儿?”罗剑诧异地问道。
“借用你家柳兰的话说,‘天下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不行啊?”解了心结的史可法心情非常不错,竟跟罗剑开起了玩笑。
罗剑不知道柳兰啥时给史可法侃起了后世网络上的话,竟被史可法用在这个地方,不禁呵呵笑出声来。
“兴华,你不要笑,我说的是正经的。现在鼎维的一军已经推进到了陕西,咱们政府的工作也得跟上不是?现在在家的除了长寿,其他人已经全都被我支出去了,陕西已经派不出人手了,我得亲自去一趟,这些年这些地方百姓们可是太苦了。”史可法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严肃地说道。
罗剑知道西北诸省本来就是明末天气灾害的重灾区,后来随着李自成造反,兵祸更是连年不断,加上满清朝廷占领了这些地方后,南京政府已经开始崛起,满清朝廷为了对抗南京,不仅没有让这些省份得到休养生息,反而对他们加倍盘剥,这些地方的贫困可想而知。
“宪之兄,你亲自跑一趟当然非常好,不过我考虑什么事情都靠我们亲自去解决,我们就是三头六臂也解决不了,咱们是不是仿照东北和北京一样,也成立一个西北工作委员会主抓西北诸省的战后重建?”罗剑思考了一下,这才对史可法说道。
“那是以后的事,我这一趟去就是先把红薯等高产作物先推广开来,让百姓们先有东西果腹才行啊!”史可法很是忧心地说道。
“那行,物资准备得怎么样了?”罗剑见史可法心意已决,也不再多说。
“正在筹备当中,估计再有几天就差不多了,我还让慈焕给准备了电报机,以最快的速度能够与西北诸省能够联络上。”史可法说道。
“对了兴华,有个事忘了跟你说了,前几天就是你在路上那几天,朝鲜国派来使臣,说是恭贺我们打败了满清朝廷,让他们不再受满清的欺压,后来说着说着,他们竟提出要恢复元朝时候的边界划分,我没理他们。”史可法拍了拍脑袋,接着说道。
读过历史的罗剑知道元朝与朝鲜的边界大概在现在的铁岭一带,如果真要这么一划,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又没了。
“呵呵,他们是开玩笑吧?”罗剑笑着说道。
“他们说那是明朝朝廷以大欺小,占了他们的国土,咱们南京政府理应还给他们。”史可法说道。(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四十六章 财政吃紧
“宪之兄,那咱们就还给他们如何?”罗剑笑着说道。△頂點小說,
“兴华,你不要气我了,我都没理睬他们了。”史可法有些委屈地说道。
罗剑对这事也并不在意,只不过跟史可法开个玩笑。
史可法果真在四五天之后就带着挑选出来的一大批政府官员和筹备的大量物资奔陕西去了,剩下罗剑在南京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史可法刚一走,罗剑就被事务整个缠住了,每天需要处理的文件在办公室里堆成了一座小山。
一般性的公文处理起来倒快,但财政部张有誉的一篇报告却引起了罗剑的高度关注,报告说到如果南京政府再不采取措施,财政将出现赤字。
这篇报告让罗剑吃了一惊,在他的印象中,自从南京政府发行了中华元以来,财政一直比较宽裕,为什么还不到半年时间,竟然到了快出现赤字的情况。
罗剑开始仔细研究张有誉的这篇报告,报告里文字性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大多都是数字,看完整篇报告,罗剑终于明白了这是为什么。
半年以后南京政府最大项的一项开支当然是战争支出,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半年来的大规模战争消耗了南京政府财政收入的50%,这种收复失地的战争与侵略战争并不相同,侵略性战争总是有回报的,这种国内战争除了消耗还是消耗。
这还是罗剑在尽量控制军队规模,各地方守备部队归地方负担的情况,如果各地方的守备部队还归南京政府统一负担。可能财政早就出现赤字了。
看到这里。罗剑有些苦笑。看来用半封建的经济来供养现代化的军队真是不行,好在大战基本已经打完,剩下的都是局部的小规模战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