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回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真实的狼
李定国从王强这儿告辞直接就去了孙可望府上,他要把早上看到的情景告诉孙可望。
等李定国到了,见刘文秀和艾能奇已经在孙可望这儿了。
“二哥,你来了?早上大街上的国防军你都看到了?”艾能奇首先问道。
“看到了,这不正过来找大帅商议吗?正好你俩也在。”李这国说道。
“不用你们说,我也出去看到了,国防军实在太强了,咱们这点人马恐怕人家根本看不上啊。”孙可望忧心忡忡地说道。
“大帅,早上我去看了王天使,他说要向南京请示,咱们还是先等等再说如何?”李定国唯恐孙可望带兵离去,那样恐怕会跟国防军起冲突,以国防军之战力,大西军恐怕半个时辰都坚持不了。
刚刚吃过早饭,王强就亲自写了一封信,派快马往重庆送去,不论电报通了没有,从水路往南京报也是最快的。
尽管国防军纪律严明在昆明城里已经传开了,但吃过早饭七师和二军还是全都开出了昆明,几万人呆在城里,总是对城市有着很大的影响。
孙可望带着兄弟三人草草吃过早饭就跑过来找到王强和李成栋。
王强有些奇怪孙可望对自己几人执礼甚恭,据史书记载,自从张献忠死后,孙可望独领一军以来,平日里架子极大,但从昨天到今天,王强觉得孙可望的表现倒是无可挑剔。心里有些奇怪。
“孙将军,贵军现有一万多人了吧?我们能否去贵军看看?”王强想摸摸大西军的底数,直接对孙可望说道。
“王将军,我们这点人马实在入不得几位将军的法眼。几位想看的话,我这就领几位将军前去。”孙可望知道王强的意思,朝艾能奇使了个眼色,艾能奇率先离开了。
李成栋一直都在观察着孙可望,见其朝艾能奇使眼色。心里顿时一激凌。
王强也看到了这一切,却并不在意,他知道这时的孙可望根本不敢有任何异心,几万大军就在昆明城外,除非孙可望自己不想活了,否则他不会做出对几人不利的事情,更何况有警卫连在,要冲出大西军的包围一点问题都没有。
王强知道孙可望这是要艾能奇提前去布置一下,到时大家去时也好看一些。
一大群人骑马赶到了昆明北侧的校场,一万多大西军已经集合在这里。
到了大校场一看。王强顿时明白了孙可望为什么没有另一个时空的倨傲和野心了。
眼前的大西军一万多人在大校场看起来虽然密密麻麻,但这些大西军士兵手里基本全是刀枪,王强并没有从他们手里看到一支火铳,战马也只有二百多匹,不过士兵们军纪和士气看起来倒还可以。
王强这才明白为什么孙可望会这样了,野心总是与实力相匹配的,如果朱元璋在当乞丐的时候就想着要当皇帝,那不是野心,那叫异想天开。
现在的孙可望与自己那个时空里相比,不仅实力相差太远。现在又与国防军最精锐的七师做直接比较,如果此时的孙可望还在王强面前摆架子,耍傲气,那也不叫野心。用四川话来说,那叫“宝气”。
孙可望显然不是一个“宝气”的人,他是颇能识得时务的,因此对王强和李成栋如此客气也在情理之中。
国防军白天在城外训练,晚上依然到城中街道两边睡觉,城里的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有些百姓还从家里拿出被子给睡在自家门外的国防军士兵盖上。
到了第四天,七师和二军的后勤辎重终于到了,随同后勤辎重一起到的还有二军的其他部队。
有了后勤辎重,部队再也不用再露宿街头,昆明城外连片的帐篷开始搭了起来,王强和李成栋也搬到了城外的帐篷里。
孙可望知道留不住他们住在城里,每天早晚都要到城外找到李成栋和王强请安,李定国和刘文秀、艾能奇三兄弟却几乎全都呆在国防军军营里。
“王师长,我能带我的部属跟你们一起训练吗?”艾能奇年龄跟王强差不多,两人这些天下来也慢慢熟悉了,这才试探着问道。
“行啊!怎么不行,你们全都来也没问题,咱们还缴获了那么多清兵的步枪,先拿给你们用吧。”王强极为豪爽地说道。
其实王强心里明白,对大西军的整编是不可避免的,现在让他们一起训练倒也无妨。
罗剑对孙可望如何安排王强不知道,但王强知道罗剑肯定会对李定国极为感兴趣,这几天跟李定国接触多了,知道他是一个国家民族感极强的人,这也极对王强的胃口,这几天与李定国相处得也是极融洽。
孙可望已经做好了国防军长驻昆明的准备,把这儿的情况报到南京,再从南京传回来,尽管是快马驿传,没有个把月恐怕也不行。
大西军一万多人马也已经全部开到了城外,尽管大西军的帐篷在国防军的帐篷旁边看起来犹与高大瓦房旁边贴着一个低矮的茅草屋一般,但李定国几兄弟人却一直在兴奋中。
且不说国防军那些罐头,国防军那些从未听说过的训练方法,就是从清兵手里缴获的几万支步枪已经让李定国几兄弟欣喜若狂了。(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五十八章 李定国的安排
没有让孙可望等得太久,从七师派出快马信使之后的第八天,从南京传来的消息就到了。
这么快的速度就连李成栋都极为吃惊,他还不知道电报的事。
信使直接把电报交给了王强,王强看完之后又递给了李成栋。
看完电报,李成栋脸上露出怪异的神情,他没想到南京政府会这么安排。
按照大都督府命令,七师将回撤到南京休整,西南三省成立西南临时工作委员会,行辕设在重庆,由李成栋担任主任,大西军将改编成国防军十一师,隶属二军管辖,孙可望为二军副军长兼十一师师长。
电报里对刘文秀和艾能奇都有安排,唯有李定国没做任何安排,只是让他随王强一起到南京。
王强知道让李定国到南京是出于罗剑的英雄情结,其他人都不知道,都是有些奇怪地看着李定国。
这些天对国防军了解得越来越多的孙可望对这个安排倒是极为满意,就连刘文秀和艾能奇也是满心欢喜,倒剩下李定国一人开始忧心忡忡起来。
“鸿远兄,咱们一起回南京,你不高兴啊?”王强与李定国熟识了之后,也开始随便起来,喊着李定国的字说道。
“大都督相招,定国哪敢不从?”李定国有些郁闷地说道。
“哈哈,鸿远兄,等你从南京回来,让他们羡慕你吧!”王强大笑着说道。
西南诸省大的问题基本解决,只剩下有些地方仍有些清兵残兵,这些残兵有的跑到山上占山为王,要把他们全部清理干净还得费上不少时间。
不过王强已经管不到这些了,这些都是李成栋的事情,他和七师明天就要回师南京。
第二天一大早七师就拔起营寨开始向重庆机动,他们将在重庆府乘船返回南京。
李成栋还得在昆明再呆几天,一来要完成对大西军的整编,二来还得派出部队进山清剿,云南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他才能到重庆行辕。
“二弟,到了南京替我们兄弟给大都督、督师请安!”孙可望领着二个兄弟一直把七师送到昆明城十多里外,在王强的一再催促下几人才返回昆明。
“王师长,不知大都督这次召定国到南京到底有何事?”心里始终不踏实的李定国一离开昆明就朝王强问道。
“鸿远兄。大都督召你过去有什么事,这我也不知道,但我敢保证,肯定会有好事等着你。”王强非常正经转头对李定国说道,这才让李定国稍稍安心下来。
七师从昆明回到重庆花了十天时间。到了重庆府王强又给南京发了一封电报,把西南的情况简单作了汇报,得到南京的再次肯定后,七师才从重庆府开始登船返回南京。
李定国已经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在重庆能够如此方便地与南京联系他没想到,长江上出现如此之多的无帆自行的蒸汽船也让他没想到,七师还有一个炮兵团在重庆他也没想到。
在重庆停留的一天时间里,李定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给孙可望和几个兄弟写了一封长信进行了详细描述,他不知道几个兄弟看了以后会作何感想,也许他们都会为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而高兴。
“千里江陵一日还”。这是描述从长江顺流而下十分方便快捷,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七师从重庆出发回到南京,路途上只用了八天时间,这还是王强为了安全,在川江段晚上一直没有行船的情况下。
九月十五这天,七师乘坐的船队终于到了南京码头,王强和李定国站在甲板上朝码头上一看,码头上已经人山人海,彩色的旗帜到处飘扬着。金秋时分正是南京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今年的粮食又是大丰收,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欢笑,从大家的笑脸里。总能让人看到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罗剑和史可法亲自来到码头迎接七师,王强知道罗剑恐怕是冲着李定国来的,史可法确实是为到处啃硬骨头的七师而来。
“报告大都督、督师,七师胜利凯旋,请指示!”王强几步踏上码头,小跑几步来到罗剑和史可法面前敬了礼报告道。
“你们辛苦了。组织部队登岸休息!”罗剑回了个礼后大声说道。
王强又敬了个礼这才转身让马千军等人安排部队登岸休息,自己领着李定国朝罗剑和史可法走来。
“首长、督师,七师没给你们丢脸吧?我给你们介绍,这位就是李定国李将军。”王强先是嘻皮笑脸地说了一句,这才正经给两人介绍李定国。
“李将军,欢迎啊!”罗剑朝李定国抱拳说道。
“末将李定国拜见大都督、督师!”李定国上前一步双手抱拳就要单膝跪下给两人行明军的军礼,王强在后面一把拉住了他。
“都跟你说过了,咱们国防军根本不兴跪拜礼,你偏不听。”王强把李定国拉直了这才说道。
罗剑仔细打量着李定国,他对这位南明最后的擎天之柱极感兴趣,抛开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不说,能在满清在云南投入大量兵力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斗争十几年之久,且决不言降,仅此也可说明此人在历史上绝非浪得虚名。
更何况李定国大局观念极强,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捐弃前嫌,与南明朝廷合作,并且矢志不渝;面对同一阵营中孙可望的多方挑衅,他顾全大局,多方避让;他曾经“两蹶名王,天下震动”,令清廷一度准备放弃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泄密,更几已令吴三桂全军覆灭。
王强不知道,罗剑却非常清楚,自己那个时空里,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仍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宪之兄,我家柳兰已经安排好了,今天在我家宴请李将军。你去不去?”罗剑朝史可法问道。
史可法并不知道另一时空里在云南曾经发生的事情,他有些不理解罗剑如此看重李定国,不过史可法已经有了经验,当初罗剑对待阎应元就是这样的。他也知道眼前的李定国肯定有其非凡之处。
“肯定要去的,到你家吃大户谁不去谁是傻子!”史可法笑着说道,其实他也想知道李定国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李定国实在没想罗剑会用家宴招待他,这个年代里,如果不是特别亲密的关系。一般很少用家宴招待客人,李定国实在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小王,你去通知小刘两口子,把你家杏儿也带来。”罗剑显然心情非常不错。
“王师长,我可是空着手啊,一点礼物都没带呢!”李定国急得直搓双手,把王强拉到一边说道。
“没带礼物最好,带了要挨骂。”王强笑着说道。
听王强这么一说,李定国倒也不再计较礼物的事,只是眼睛又被南京城给吸引住了。
出生在陕西。从小跟着张献忠南征北战,李定国到过的大城市不少,但象南京这样的城市,他真还是第一次见到。
李定国甚至以为南京城没有城墙,因为从码头走了不久就到了闹市区,等到了金策门才知道这才真正到了南京城。
最让李定国感到惊讶的是南京城百姓们对大都督和督师一行并不避让,有些人还伸手同大都督打着招呼,大都督也是笑着跟他们说话,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李定国却觉得很是暖心。
等到了大都督府。卫兵过来把马儿都牵走了,罗剑这才招呼大家进了屋子。
“哇噻,首长,电灯都安上了?”王强一进门就看见吊在梁上的电灯。咋呼着就叫了起来。
“呵呵,慈焕他们弄的,说是先让我们试用一下,你柳兰姐可是付了钱的。”罗剑笑着说道。
等进屋一看,刘为民两口子和杏儿已经等在这里,杏儿上个月也怀上了。今天没去码头接王强,杏儿一见王强,跑上来在他耳边说了两句,王强又大叫起来,“我要当爸爸了!”弄得一屋子人都朝他看来,杏儿羞得缩到一边去了。
“柳兰、小刘,你们快过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李定国李将军。”罗剑把李定国给柳兰和刘为民介绍道。
柳兰和刘为民都知道李定国要来,倒也没觉得奇怪,只是对他本人有些兴趣,两人都向李定国抱拳行礼,弄得李定国还礼不迭。
“李定国见过夫人,夫人手刃鳌拜,给定国义父报了仇,请受定国大礼参拜!”
李定国说完竟跑到柳兰面前跪下叩了三个头,当初传说是鳌拜射死了张献忠,罗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民间传久了,可能大家觉得象张献忠这样的枭雄死在鳌拜这样的满清“巴图鲁”手上才算合理,慢慢也就传了开来,李定国可能也是如此想的。
柳兰避让不迭,脸色也涨得通红。
“柳兰妹子,这个礼你得受了!”史可法在旁边很正经地说道。
折腾了半天终于坐了下来,就在李定国以为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过来跑到李定国面前奶声奶气地说道:“叔叔,妈妈说你是大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做大英雄。”
“可是大都督公子?叔叔可不是大英雄,你的爹爹和娘亲才是大英雄呢。”李定国很是尴尬,确实在这个时空里,因为罗剑等人的到来,他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被小男孩这么一说,觉得有点无地自容。
“我们认为能够放下仇怨,坚决抵抗外敌入侵的人都是英雄,仅此一点,李将军也是当之无愧啊!”罗剑知道李定国有些尴尬,赶紧在旁边打着圆场。
罗剑府上吃饭男女老少一齐上桌,这让李定国觉得有些不自在,不过好在王强坐在他身边,两人私下里还是交谈甚欢。
吃完饭王强把李定国送到旅馆休息,史可法把罗剑拉到一边问道:“兴华,你真的准备让李定国去担当这个重任?”(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三管齐下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ㄨ】
“宪之兄,一个历史上的名人能做出伟大的业绩,其实在他很早以前就能看出一些特定的潜质,李定国就是这样的人,其爱护老百姓的特质就决定了他与我们国防军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在我们那边的历史上他能够与南明朝廷摒弃前嫌,一心辅佐南明朝廷,直至身死不渝,这说明他有着极强的大局意识,他去担当此事正是合适不过。宪之兄,我告诉你,在我们那儿还有他的庙宇呢。”
罗剑唯恐史可法不同意他的意见,这才说了长长的一通。
听罗剑如此推崇李定国,史可法叹了一口气说道:“希望兴华你不要看错人就好。”
史可法对大西军出身的李定国仍有着说不出的抵触,但拗不过罗剑的坚持,只得勉强同意下来。
“宪之兄,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最不希望原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泯然众人,尽管我们不可能再让他们为这个民族牺牲得那么悲壮,但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舞台,让他们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多的事情,将来历史上也会浓墨重彩地记上他们一笔。”
罗剑说到这里的时候很有些动感情,四人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如果不是史可法、陈子龙等一大批民族英雄在帮扶着他,又怎么能做到今天这一步?
“兴华,说实在话,当初你把丽亨找过来时,我还有些不理解,现在看来,你并没有看错人。李定国你要好好跟他谈谈,把现在的形势给他讲清楚,我相信你的判断,也相信他能把北方的局面给撑起来。”
史可法见罗剑说得动情。也是颇受触动,他倒不是觉得罗剑应该给自己这些准备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人补偿什么,对于他来说,为国家和民族献身是理所当然的事。
第二天一早罗剑就把李定国带到了总参谋部作战室。李定国的震惊已经足够多了,现在几乎已经麻木了,尽管作战室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
“鸿远,恐怕你还不知道我把你请到南京来的目的吧?”罗剑笑着说道。
“大都督,定国不知。还请大都督指教。”李定国很是谦恭地说道。
“鸿远,昨天你在我家也看到了,你用不着这么拘束,我比你痴长几岁,如果你不嫌弃,喊我罗大哥也行,喊我兴华兄也行。”
罗剑有种奇怪的特质,普通百姓跟他在一起会觉得很亲切,但军人在他面前却显得有些拘束,这是王强和刘为民观察了很久才发现的。他俩告诉罗剑后,罗剑自己都有些不信。
罗剑让一个参谋抬了两个凳子,同李定国一起坐到了大地图前面,要谈的话很多,一直站着也太累人。
“鸿远,有些大的情况恐怕王强在路上已经跟你谈过了,五月份国防军已经打了北京城,满清皇太后带着小皇帝逃到了草原,同他们一起走的还有满清的两万多骑兵。”
罗剑用指挥棒指着归化城(********)方向说道。
听到罗剑的话,李定国开始若有所思。他开始估计大都督对他的安排肯定跟归化城有关系。
“七月份的时候,豪格部三万多骑兵也从这个方向逃进了草原,满清的这几万骑兵在草原上肯定不会安份,蒙古草原上可能又将面临着一场血雨腥风。他们这些可能发生的内斗我们暂不去管他。但一旦他们的力量达到一种平衡,以前一种局面又将出现,鸿远你知道是哪种局面吗?”罗剑问道。
“大都督,你是说满人和蒙古骑兵又将进入中原抢掠?”李定国不是很肯定地说道。
“对,尽管现在他们并不敢来,但一旦草原上出现天灾人祸。他们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他们又会这么干。你可能知道一些,我们国防军在骑兵上并非很强,目前最强的骑兵师在鞑靼土默特部方向,归化方向尽管有两个师,但都是步兵,机动性并不强。”
罗剑说得嘴都有些干了,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这才继续说道:
“我们的历朝历代都在跟这些游牧民族耗着,无数的发展机遇都被这些游牧民族给毁掉,我们现在决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罗剑说完转头看着李定国,李定国这时候却陷入了思考之中。
罗剑也不再说话,等着李定国开口。
“大都督,可是要定国率军深入草原彻底打垮他们?只是如此重任定国恐怕力有不逮,有负大都督重托。”李定国说道。
“鸿远,你不要着急,我话还没有说完,等我把话说完你再表态不迟。当初成祖皇帝把蒙古人打得不可谓不惨,但和平的时间只维持了多久呢?在成祖有生之年都没管到,鸿远,这点你知道吧?”罗剑问道。
“这个定国知道。”明成祖朱棣驾崩在出征蒙古的路上,这个大家都知道,读了不少书的李定国当然也清楚。
“大都督是要灭其族?不对,大都督肯定不是这个意思。”李定国有些吃惊地说道,刚说完又觉得有些不对。
“当然不是!我们准备三管齐下,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罗剑坚定地说道。
“定国请大都督指教!”李定国见罗剑决心如此之大,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竟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觉得自己的热血都开始沸腾起来,不自觉地站起身朝罗剑拱手说道。
“我们的第一招就是用政治解决问题。”罗剑不急不忙地说道。
“大都督,何为政治?”李定国对政治一词却并不了解。
“最通俗地说,政治就是把赞同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鸿远你懂得这个意思吗?”
其实历朝历代的历史上大家都这么做过,有时效果很好,有时却没什么效果。
李定国一听点了点头,这个举措倒也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我们的第二招就是民族融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解决这些游牧民族的吃饭问题,不仅要让他们吃上饭,也要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在改善这些民族的生计之时,咱们汉人也要逐步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到最后彻底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一点却是李定国没有想到的,听完之后李定国认真地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大都督。我们总不能把草原都开垦成田地吧?如果不这样,又如何改善他们的生计?”李定国犹豫着问道。
“呵呵,办法有很多种,目前我家夫人就已经准备好了一种利器,这就是纺羊毛机。如果草原上的牧民们能用这些他们无用的羊毛换成幸福的生活,你说他们还会来中原抢劫我们吗?”
罗剑笑着说道,柳兰在扬州的军用被服厂建厂之初就开始研发,到现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到了现在已经开始用机器纺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