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猛士回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真实的狼
“冯兄倒是好福气,能够时常聆听大都督教诲,太冲贤弟不若到常熟县盘桓几日,反正你们到上海县也要经过常熟,愚兄正好可向贤弟请教。这立生祠之事不光我常熟县,其他各县也在筹划之中,只不过我常熟动作快了一些、动静弄得大了一些罢了。”
冯县长的话让罗剑吃了一惊,看来立生祠之事不光发生在常熟县,其他县看来也有,若是让此事成了风,劳命伤财不说,造成的恶劣影响恐怕短时间都难以挽回。
罗剑有些后悔当初在扬州城下假借“天使”之名了,但自己几人和猛士车是突兀地出现在扬州城下,若不这样说,自己几人的来历也当时却也无法向史可法等人解释清楚。
“冯兄,此事万万不可,若是你能听我一言,赶紧撤了这个卡子,将所收之钱退还百姓,否则休怪我黄宗羲不讲同乡之谊,我必在《中华日报》上披露此事,到时南京政府查下来,休怪我今日没有提醒过你。”
黄宗羲见冯县长仍在坚持,又见罗剑在旁边脸色已经沉了下来,且路上堵的车辆和行人越来越多,有些急了,也是沉下脸对冯县长说道。
“这…今日且听贤弟之言,尔等赶紧撤了,所收这钱想法退还。”冯县长见黄宗羲脸色已经不对,这才意识不到妙,赶紧冲身边弯着腰的书吏说道。
关卡一撤,官道顿时畅通起来,官道本就宽阔,这一放开,车辆行人纷纷去了,只剩下罗剑几人的马车和冯县长的马车还在。
“太冲贤弟,愚兄已经听了你的话,撤了这个关卡,贤弟且随我到常熟,也让愚兄一尽地主之谊。”冯县长见行人大都已经离去,这才上前躬身朝黄宗羲说道。
黄宗羲装作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罗剑,见罗剑微微点头,这才朝冯县长应了下来。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六十二章 吏治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大都督,据我了解,这个冯保田能力倒还错,除了平日里架子有些大,在常熟的官声倒还不错。”黄宗羲上了马车之后,这才对罗剑说道。
“呵呵,太冲兄,不瞒你说,我平时最讨厌的就是官员在百姓们面前摆着个臭架子,看起来是摆谱,其实从本质上说是没有认识到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关系,这才把自己当成百姓的父母官,把百姓当成自己的子民。这些官员在下属和百姓面前往往是趾高气扬,而在上级面前往往又是卑躬屈膝,一幅奴才相。”
罗剑这话说得有些气愤,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奈。自己的那个时空里其实这样的官员也是不计其数,有一次罗剑休假回家坐公交车去办事,走到半路公交车被交警拦下来停在路边,罗剑看到几辆警车后面跟着两辆小车呼啸而过,以为是中央的哪位领导下来了,却听旁边的人说,那是本市刚刚上任的书记到下面区县检查工作。
罗剑不知道那位书记这么大的阵势到自己的辖区去检查工作有什么必要,也不知道这么大的阵势下去能够看到哪些真实的东西,但罗剑知道这位书记大人肯定不是一个好官,后来这位书记大人很快就进去了证实了罗剑的猜测。
“大都督,这些官员都是上面任命的,上面任命官员哪里都能去听下面百姓们的意见啊,这是造成官员们都是只唯上、不唯下的根本缘由啊。”听了罗剑的话,黄宗羲也是感叹着说道。
黄宗羲的话让罗剑陷入了沉思之中,民主选举在这个时代显然不现实,且不说民主意识在这个时代才刚刚有了一丝萌芽,就是老百姓们也是99%的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西方的民主制度用在这个时代里根本不适合。
现在为人刚正的路振飞在掌握着组织部,对省以上的官员任免基本能够做到深入细致地考察。再往下就有些难了,国家这么大,路振飞就是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
罗剑知道一个国家的吏治关系到国家建设的根本,现在江山基本上打下来了。如何治理好国家,仅靠罗剑和史可法等内阁几个人是没有办法的,大量的工作还得依靠基层这些官员来做。
罗剑想到了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张居正考成法,罗剑曾经仔细研究过,其实考成法中的很多措施都是非常不错。其关键在于用实绩实效来考察一个官员。
张居正的考成法在张居正改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取得的成效也极为明显,如果不是张居正过早去世,明朝的中兴并非一句空话。
现在南京政府在对官员的管理上比较看重个人的廉洁,比如财产公开公示的措施就为冲着这点来的,但从实绩上考核官员现在却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制度性的东西。
看来现在只能把张居正的考成法加以修改完善,如果能够形成一套长期行之有效的制度,起码相当长一段时间还是能够保证国家正常发展。
“考成法…”罗剑一边想着,一边念叨着。
“大都督可是想到了张阁老的考成法?”黄宗羲见罗剑念念有词,在旁边问道。
“是啊。咱们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对官员的考核都有其一套办法,但很多到最后都是流于形式,但张阁老的考成法却是这些考核办法中最为出色的。”罗剑感慨地说道。
“大都督,我倒是觉得这些考核官员的办法都是自上而下的,咱们能不能考虑自下而上呢?”黄宗羲说道。
黄宗羲的说法让罗剑有些惊讶,不过倒也不奇怪,作为另一个时空里的思想家,如果黄宗羲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那反倒不正常了,何况他在《中华日报》当总编,接触思想性的东西是最多的。
自下而上的办法在罗剑的那个时空里也有。象群众推荐、群众监督、民主测评、公开公示等等,但罗剑认为这些办法大多都是流于形式,取得的效果并不好。
但在这个时代里,这些办法也许在实行之初会取得一些效果。但以后基本也会流于形式,罗剑认为这是必然结果。
黄宗羲虽然接触南京政府很多,但他本人并不是政府官员,对官场上一些东西的理解也并非是深层次的,虽是提了一些建议,但罗剑认为并不太实用。
比如黄宗羲建议在考察一县之主官时。多深入民间听其官声,如果达到一定比例的百姓认为其不称职,则应当干脆利索地将其罢黜。
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做到,不说官员作为本地的地头蛇,对本地民情舆情的掌握比上级派来的更为了解,也不说他们会采取哪些小动作,只说依现在百姓的整体素质,即使了解到的情况也将会是非常片面和不真实的。
这儿离常熟县城并不太远,一路说说谈谈很快就到了。
“太冲兄,你去赴宴吧,我就在常熟城里转转,明天一早咱们就赶往上海。”下车之前罗剑对黄宗羲说道。
“掌柜的,这样不好吧?”黄宗羲有些犹豫地说道。
“就这么定了,你知道我不喜欢那种场合,街上饭馆这么多,你还担心我饿着了?”罗剑笑着说道。
出来前柳兰拿了几万块钱交给了锁柱,让他在路上把罗剑照顾好点,靠政府的那点出差补助估计只能顿顿吃面条。
常熟虽说只是一个不大的县城,但县城里却非常热闹,尽管快到了晚饭时候,街上行人仍是不少。
罗剑找了一家比较干净的客栈安顿下来之后就带着锁柱和几个打扮成随从的护卫在街上随意地蹓跶着,看到一家饭馆里人来人往,生意很不错的样子,罗剑几人径直走了进去。
看到罗剑几人来头不小的样子,一个店小二赶紧颠颠地迎了上来,“客官您一看就在大老板,您楼上请?”
罗剑扫了一眼大堂,见桌子还有空的,“我们就坐大堂吧。”
见罗剑只在大堂里坐,伙计的眼神露出一丝不屑,但却没说什么,把罗剑一行领到靠窗的一个桌子前坐了下来。
“锁柱,今天我请客,你掏钱,大家想吃什么尽管点!”罗剑笑着说道。
罗剑一行虽然作商人打扮,但几个彪形大汉还是引来了店里众多客人的目光,刚才有些吵闹的店里安静了许多。
锁柱点了几个比较实惠的菜,让店家准备去了。
见罗剑一行也是安静地坐了下来,店里的说话声又开始多起来了。
“我说李兄弟,今年粮食丰收,你家粮店就没多屯些粮食?”隔壁一桌的客人看起来也象是几个商人。
“唉,别提了,本以为今年年成好,粮食大丰收,我们也好贩些粮食到北方,哪知道政府一纸公文下来,限定了最低粮价,再要贩粮可就没什么赚头了。”粮店老板有些遗憾地说道。
“要依我说,咱们做这些贩买贩卖的专卖,还不如大家凑钱去上海县办个厂,听说那儿免三年的税呢。”另一个小老板模样的人说道。
“就咱们这点家当,能办个啥厂啊?前几天我还找人合计了一下,要办个小粉丝厂都要几千元的本钱呢。”粮店老板说道。
罗剑一听也是,如果是大老板,哪里会在这大堂里吃饭?
见几个人说到想办厂,罗剑来了一些兴趣,他是一个人坐一条凳子的,把凳子挪了挪,也凑到几人旁边。
“你们想开个工厂啊?这是好事啊!”罗剑说道。
“这位大哥,好事是好事,可是咱们的钱不够啊,看着上海县有这么好的机会,就这么白白错了过,真是可惜呢。”粮店老板看了看罗剑,见他不象是个坏人,这才说道。
“钱不够可以到银行货款啊?”罗剑有些疑惑地问道。
“啥叫货款啊?”对面的小老板问道。
“就是到银行去借钱啊,利息肯定要比存钱要稍高一些,但你们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呢。”罗剑笑着说道。
“银行里可以借钱啊?这我们还真不知道呢。”粮店老板说道。
“要是利息太高,咱们到时也还不起啊,还不知道工厂能不能赚钱呢。”对面老板摇了摇头,仍是心存疑虑。
“现在去上海县办厂免税,办工厂肯定有赚头,只是这到银行借钱是怎么个借法,我们还真不懂呢,这位老哥你知道吗?”粮店老板问道。
“借钱也简单啊,比如说用你的粮店做抵押就可以借钱,如果到期实在还不了,还可以向银行申请延期,利息也不高,只比存钱的利息高一两个点吧。”罗剑耐心地给几人解释道。
“这位大哥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这里面的道道竟知道这么清楚,谢谢你了,明天我们几个就去银行试试,这机会要是错过了,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对面的小老板说道。
“不用客气,大家都是生意人,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嘛。”罗剑笑着说道。
当初给上海县三年免税的政策是罗剑和史可法商量后定的,中国以后肯定会发展成海洋大国,在罗剑的那个时空里,那么差的条件下,上海都发展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现在形势这么好,罗剑就不信几百年发展下来,上海会不成为一个更大的国际性大都市。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六十三章 腾飞的上海
被常熟县县长请去赴宴的黄宗羲并没有耽搁很晚,就在罗剑几人回到客栈后不久,他也到了客栈。
“太冲兄,怎么样?吃得好吧?”罗剑笑着问道。
“掌柜的,说句实在话,我也是真没办法,其实我也不喜欢这种迎来送往的。他请我无非就是在南京的时候有机会给他介绍几个大官认识一下,他说他当县官已经七八年,现在都快五十了,还想往上爬一爬呢。”黄宗羲苦笑着说道。
“黄先生,南京城里最大的官就在这儿呢,你咋不介绍给他啊?”锁柱晚上喝了几杯酒,虽然对他来说一点都不多,但话却多了起来。
“你小子说酒话呢?”黄宗羲敲了一下锁柱的脑袋,笑着说道。
“对了,太冲兄,回去了以后,你们是不是在报纸上把银行的一些政策和业务给宣传宣传?今天在店里吃饭,有几人想到上海投资建厂,手里钱又不够,竟然都不知道可以到银行贷款。”罗剑说道。
“行,掌柜的,我记下了。”黄宗羲说道,虽然在屋里,但罗剑还是要求大家按出门在外的规矩喊,习惯了就好,万一喊露嘴那就麻烦了。
“你们大家都歇着吧,我还得给督师写封信,立碑建生祠的这股歪风必须刹下来!”罗剑对几人说道。
等几人都歇着了,罗剑这才拿出纸笔开始给史可法写起信来。
这件事罗剑谈得很深,罗剑不希望自己几人被民间崇拜,更不想被人给神化了,不说几人觉得腻歪,更根本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信第二天一早锁柱就交给了安全部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传递渠道,速度快还保密。
在街上吃了一碗稀饭、几个馒头,罗剑一行就离开常熟朝上海县赶去。
罗剑急着了解上海的情况,这一路也不再耽搁,直奔上海而去。从常熟到上海县还有一百多里地,一天时间肯定赶不到,两辆马车在新湖镇歇了一晚,第二天下午二点多钟。一行人终于赶到了上海县。
尽管罗剑以前没来过上海县,但也知道此时的上海县不过是海边的一个小县而已,这样的小县在沿海一带很多,虽说安排王秀楚到上海已经快两年了,但罗剑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然而刚一到上海县。不仅罗剑感到吃惊,就连黄宗羲也被完全惊呆了。
当初罗剑安排王秀楚到上海来时,也曾请黄宗羲来过上海一趟,那意思无非就是请他见证一下上海的发展。
“掌柜的,咱们来的这是上海县吗?”黄宗羲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颇感疑惑地问道。
马车离上海县城还有七八里路,大家入眼看到的一片片的工厂,到处都是蒸汽机冒出的黑烟,一辆辆马车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让罗剑觉得非常意外的是。从这儿到上海县城的七八里路竟然是水泥路。
黄宗羲用脚使劲跺了跺脚下的路面,有些不高兴地说道:“掌柜的,这上海县也太奢侈了点吧?水泥如此金贵,竟用来铺路。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水泥路面不怕雨水,马车走上面竟一点不颠簸呢。”
“太冲兄,这可不是奢侈,等以后的水泥产量高了,咱们都要把路都修成水泥的,还有啊。等以后有了柏油,咱们还要修柏油路呢。”罗剑笑着说道。
让罗剑觉得满意的是,上海县城外的这些工厂显然是经过统筹安排的,看起来极象自己那个时空里的开发区。不仅路面宽阔整洁,而且工厂之间的距离也安排十分适中,中间的绿化弄得非常不错。
尽管从各个工厂里飘起的黑烟影响了整体的和谐感,但罗剑也知道,在现在新能源没有开发出来以前,这些黑烟还得再飘一段时间。
“太冲兄。走,咱们直接到码头去看看。”罗剑招呼着正看得入神的黄宗羲道。
“大都督,这上海县有这么多的工厂都是免税三年吗?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上了马车的黄宗羲有些感叹地说道。
“太冲兄,老百姓都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咱们搞建设其实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别看政府现在少了一些税收,但上海一旦形成了工业基础,以后啊,这儿的税收恐怕比一个省都多呢。”
“掌柜的,你说有理啊,还是我的眼皮子浅了些啊。”黄宗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咱们不做杀鸡取卵的买卖,上海税收说了要免三年,咱们就一定要免三年。这上海发展起来了,也能拉动周边许多城市的发展。”罗剑说道。
马蹄踏在水泥路上发出清脆又有节奏的声音,几人都从马车窗户朝外看去,一路看到的情形基本都差不多,见短短两年时间,上海的各种工厂就到了这种规模,罗剑觉得打心眼里高兴。
马车从上海城边上穿过,径直朝海边的码头而去。
“掌柜的,上海城不修城墙吗?”黄宗羲注意到上海县城并没有城墙。
“呵呵,太冲兄,咱们给上海修城墙是防谁啊?现在战争模式已经进入到火器时代,再厚实的城墙也经不住zha药炸、大炮轰啊,真正的长城和城墙应该是我们强大的军队、先进的技术和完备的国防,王秀楚到上海之时,我就特别嘱咐过他,上海城千万不要修城墙,到时候拆起来还麻烦。”罗剑笑着说道。
“掌柜的,这上海城面临大海,若是海盗觊觎上海富庶,恐怕还是麻烦吧?”黄宗羲仍是有些不放心地说道。
“太冲兄,你多虑了,上海的海港建成之后,咱们就将在海港附近修建军港,这儿将会是咱们的海军基地,你说海盗敢来吗?再说经过海军这几年的扫荡,咱们的海域现在基本没出现过海盗了吧?”
这个事情其实早就确定了的,只是政府现在资金紧缺,现在还拿不出钱来修建海港,但临海的一些测量工作早就在做了。
马车在水泥路上行速度比土路上轻快多了,马省劲,人也舒服。就连锁柱也是感叹不已,马车很快就赶到了位于吴淞的上海码头。
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来来往往的马车不算多,到码头的路修得极为宽阔。罗剑觉得快赶上六个车道的公路了。
“掌柜的,这路修这么宽不是浪费吗?”黄宗羲问道。
“不浪费,现在码头才刚刚修起来,很多商船还没有选择这个码头,等以后码头繁华起来。你还嫌这路窄了呢。”罗剑笑着说道。
“掌柜的,要是我们大家的眼光都能象您一样能看得这么远就好了。”黄宗羲笑着说道。
“太冲兄,不是能象我一样看得远,是咱们都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比如说你修一条路,你不能今年修好了,明年一看不够用了,又重新修,城市建设也一样的,整个城市的各种规划要有提前量。当初我们在扬州城外建厂就是这样的。”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掌柜的,说得好啊,我回去得用这题目写一篇社论。”黄宗羲高兴地说道。
到了码头前众人都下了马车,罗剑这才举目看去。码头其实现在还在建设中,还有不少工人正在忙碌着,龙门架之类设施还并不太多,现在的龙门架还得靠人工来操作,不过有了滑轮组,比以前那可省力多了。一些象蒸汽机这样的大型货物在这儿可以顺利地装卸。
现在的码头当然没法跟自己的那个时空相提并论,但罗剑知道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相信自己如果十年后再来看这个码头,恐怕完全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到码头前仔细看了半天。又找了一些工人聊了聊,才知道这个码头要到明年年底才算基本完工,这让罗剑有些吃惊,看来王秀楚的心还真不小,如果修到明年年底才完工,那这个码头会是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码头。
天色已经有些晚了。众人上了马车回到城里,到了城里一看才知道,上海城区被明显分成了两块,一块是老城区,一块肯定就是新城区了,不过大家却没有感到有丝毫的违和感。
新城区大多是水泥修成的房子,整整齐齐的街道,宽阔的街面,给人一种生机和活力,老城区基本还是木头房子,街道虽窄一些,但显得古朴厚重。
马车在新老城区中间的水泥路上驶过,街边的饭馆里到处都店家请客人进店吃饭的邀请声,显得热闹非凡。
“锁柱,你去把王秀楚给找过来,今天晚上就让他请客,就这家得月楼了,店面虽不大,但干净整洁,张龙,你去要个雅间,咱们有些话不方便在大堂里说。”罗剑招呼道。
“掌柜的,今天你的兴致真不错啊,到了上海县,是该让他尽尽地主之谊了。”黄宗羲笑着说道,其实他心里有些暗暗吃惊。在常熟县人家请客都不去,到了上海县却要县长自己上门来请客,看来大都督还是个恋旧的人。
几人上楼找了一间临街的雅间坐了下来,伙计上来请点菜,罗剑招呼先来壶茶,说请客的人还没到呢。
罗剑和黄宗羲看着下面街面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样子,都觉得上海虽比不上南京,但比常熟要繁华多了。
“掌柜的,我把请客的人给请来了。”
罗剑跟黄宗羲闲聊不长时间,锁柱就领着王秀楚进了雅间。
“哎呀,大…”王秀楚刚想说话,就被罗剑做了个手势给止住了。
“王县长大驾光临,欢迎啊!”罗剑起身朝王秀楚抱了抱拳,弄得王秀楚还礼不迭。
“您是什么时候到的?也不让锁柱先通知我一声,我也好去接您。”王秀楚有些委屈地说道。
“不说那些,今天你得请客,早就想来看看了,不错,你很不错。”罗剑抬手招呼王秀楚坐了下来。
“应该请客,应该请客,伙计,把你们店里的拿手菜都上吧,你下去吧,这里不用你招呼了,到时把菜上了就行,记得把门带上。”王秀楚朝店伙计吩咐道。
锁柱对着张龙用手指了指门外,张龙自觉地跟着伙计到了门外,站在了门边,这种场景其实很常见,几乎每个雅间外面都站着一两个随从。
“大都督,我真没想到您来了,刚才锁柱去找时,我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大都督,两年没见您,我都有些想您了,几次去南京您都领兵在外。”王秀楚说着眼睛都有些红了。(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六十四章 土匪
1...162163164165166...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