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平仄客
ps:二更!大家会不会觉得有点意外?我觉得,上官长治的戏份,已经够足了,是时候落幕了,呵呵。继续求粉红票!
嫡长女 第三百二十六章 思考班底
(谢谢梅舒、奶油小惜、酷酷蛇、一个像夏天一个像冬天的粉红票和评价票!谢谢大家!)
东宫传来太子妃有孕的消息,这给京兆低迷的氛围送来了一股清风——京兆虽然十分严寒,但这清风,倒是驱走了因皇上病重而出现的种种压抑。
早前,朝臣们对太子妃是否有孕的关注,一直是很高的。太子、太子妃完婚半年之后,有不少朝臣都等得颇为心急了,关注讨论也就开始了。
须知道,太子妃有孕,和普通人家妇女肚子大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太子妃是否有孕,关系着大永国祚,尤其是在皇上病情反复的时候,大臣们对太子妃肚子的关注,就更多了。
朝官们会时不时在讨论:“怎么还没有消息传出来?这都大半年了?东宫怎么还是一片平静?”
“左家……不会有什么隐疾吧?”有朝官甚至颇感兴趣地盘点左家所出的姑娘,外嫁之后,到底是什么时候生孩子的多,生儿子还是生女儿的多。
“这都八个月了,都到秋天了……春种,秋都收了。东宫还是没有消息呀。”朝官们再一次讨论,甚至连春种秋收这样的话语都搬了出来。
打着思考大永国祚的名义,这些朝官们的好闲和八卦之心,比内宅妇人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纷纷扰扰的讨论,直把太子妃祖父、门下侍郎左良哲气得够呛!但是他不能反驳什么,事实上。的确是太子妃尚未有孕,这令他忧心不已。
在暗地里,左家往东宫送去各种助孕促孕良方正药,可是都没有什么效果,太子妃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
令左良哲稍感宽心的是,不仅是太子妃没有身孕,就连太子良娣、太子良媛都没能有孕,是以太子妃在东宫的地位,还不会太难过。但是无论怎么说。太子妃一日未孕,左良哲都尚未能放下心。
好了,现在,一年将尽的时候,东宫终于有好消息传出来的,而且有孕的还是太子妃左氏。是自己的孙女!
一连几日,左良哲听着朝官们的祝贺,怎么都都掩饰不住上扬的嘴角。现在皇上病重,太子监国,一旦皇上大行,若是太子妃诞下麟儿。说不定就是大永将来的太子。想到这里,左良哲的心情是飘飘然的:左家时来运到。是怎么挡都挡不住啊。
尤其是太子詹事沈华善也笑着恭喜的时候,左良哲的心情有一种奇异的满足感。,当年没能争到太子詹事这个职位的憋气,一下子就消散了。有时候他在想,幸好当时没有就任太子詹事,不然三等承恩公这样的造化,还真难说了。
沈华善看着左良哲满足的神情。心里忍不住想发笑。左良哲这个人,善钻营惯圆滑。然而此刻,脸上的表情却掩饰不住心思。看来,太子妃有孕,的确让他满足不已。毕竟时间不短了,又是这样的时局,满足欢喜,太正常了。
除了左家,因太子妃有孕而感到高兴至极的,就是钟粹宫的容贵妃了。在皇上病重的时候,传来太子妃有孕的消息,这无论怎么看,都是一种祥瑞之征。在得知紫宸殿往东宫送去了诸多赏赐之后,容贵妃也让人往东宫送去了不少物品。
坤宁宫中的皇后、朝暾宫中的慕妃,也纷纷往东宫送去了贺礼。不过这些贺礼,太子妃是一概不沾的,直接吩咐宫女将这些物品送到库房里面,供起来就是。
左氏在娘家的时候,接受了不少教导,宫闱阴险之事,她也接触得不少,现在一年的时间才能有孕,她比任何时候都要小心谨慎。
紫宸殿中的长泰帝,因为太子妃有孕的事情,精神好了不少。这一日,他就召来给太子妃安胎诊脉的太医孙伯扬,询问太子妃的胎况。孙伯扬一直负责长泰帝的龙体安康,长泰帝对他的医术,是信任有加的的。
“回禀皇上,太子妃的胎脉强而有力,显示胎儿很强壮。只是时日尚短,微臣尚未能把出男女之脉。想必这样的胎脉,定然能如皇上所愿的。”面对着长泰帝的询问,孙伯扬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其实太子妃有孕的时日尚短,胎脉时隐时现,根本就把不出什么来。但是孙伯扬知道,主子们要听的,不是把不出这样的话语,而是好的那一方面,他只是说出了一个多月后的脉象。
仅此而已。而且医者父母心,长泰帝对太子妃的胎像是如此关切,这其中,未尝没有通过这事来冲喜的意思。现在,孙伯扬也只能尽量满足长泰帝这点心愿,因为他看着长泰帝的脸色,再把把他的脉象,心里感到忧心不已。
却,什么话也不敢说,只得做舒心笑颜,拣说着长泰帝喜欢听的话来说。早前就说过,医者不医年老,孙伯扬虽心有忧虑,也知道,在天道面前,人力有限。
恰好太子在这个时候来紫宸殿请安,孙伯扬便趁机退了出去。太子监国事务繁重,也不是每日都会来紫宸殿,更多的时候,在紫宸殿陪伴长泰帝的,是内侍首领张盛。太子此番前来,一是请安,二也是为了向长泰帝亲自报喜。
“太子妃如何了?我刚还召孙伯扬前来询问。他道一一切都好的。太子妃有孕,对于皇家来说乃是一大功,倒不能为了宠爱的良娣良媛,而让太子妃心情不快了。”长泰帝殷殷提点道。
这一番,不是他这个父皇应说的,然而不知道是病重,还是因为其他,长泰帝对太子的日常起居,反而关心得多了,连这等内妇之事,都问了出来。长泰帝记得,张盛隐隐说过。道太子良媛甚得太子欢心。
“谨遵父皇教诲,儿臣省得。”太子自然恭敬接令,心里却不以为意。长泰帝最近越发在这样的小事上,纠结起来。对这一点,太子虽然不说,心里却是颇为厌烦的,宠谁爱谁,这样的小事,怎么拿出来说呢?
再说了。父皇最宠爱的,也不是母后啊,反而是母妃。
长泰帝不知道太子心中所想,在说完太子妃有孕一事之后,就开始询问朝堂之事。他的精神不能维持太久,大多时候。都是太子在叙述,长泰帝在闭目倾听,最后才会提点几句。
“父皇,中书令韦大人已经乞骸骨了,尚书左仆射萧大人也有此意,前四卿之中。就只剩下卞大人了,门下侍中一职。是否需要替补上来?”到了最后,太子问了这个问题,也想听听长泰帝的考虑。
虽然韦景耀和萧厚仁,早就不上朝,但正式提出乞骸骨,这是一个正式请退的标志。前四卿的人选,乃是大永的朝臣柱梁。太过重要了,由不得他不谨慎。
听了太子的话语。长泰帝仍然没有张眼,但他心中,也在思考了。关于前四卿的人选,在他春季发病之初,就一直在考虑了,到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人选。
韦景耀做了太久的中书令,就算不自请乞骸骨,等到自己一旦崩天,不自请,也必定要退了,这是祖制所定。接替韦景耀的人选,当是沈华善莫属。
这些年来,长泰帝一直在用沈华善,用他来磨砺太子,现在太子堪堪能独当一面,沈华善功不可没。沈华善还是中书侍郎,对于中书省的实务运作,十分熟悉,擢升他,也是正常的。
长泰帝一直压着沈华善三品官的位置,一是为了让沈华善担任太子詹事这个职位,二也是为了太子班底考虑,总要压一压,沈家这块磨刀石,才会用得更顺手。
至于门下侍中,在申科过世之后,长泰帝并没有擢官补上。反正门下省现在有左良哲打点着,一切也颇为顺心。对侍中这个人选,长泰帝不急。
卞之和是朝中重臣,能力是有的,也是慕妃的兄长,长泰帝正是感念这一点,才会让他担任尚书右仆射一职。如果慕妃育有孩儿,对于卞之和,长泰帝就要重新考虑了。但是慕妃无所出,这样一来,卞之和倒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反而是尚书左仆射这个人选,长泰帝悬而未决。吏部尚书温圭章是个不错的官吏,然而为人过于老成,若是担任左仆射一职,并不十分适当。这京兆之中,还有谁可担任尚书左仆射呢?还是说这大永七道观察使之中,谁可胜任?
长泰帝断断续续在考虑,从年初到如今,这个人选都还没有确定,所以最后他只对太子说了一句话:“此事,朕自有决断。你处理到日常朝政便是。”说罢,又闭上了眼睛。
在长泰帝思考着前四卿人选的时候,沈华善也在思考着接替的事宜,不过他考虑的,不是前四卿,而是自己致仕的问题。
沈则敬因为在昆州立下那三道重要政绩,官职等第又增加了,现在已经是正四品上的官职。若是他再进一步,就是三品官员了,沈华善也到了不得不退的时候,这是大永为官的定制度。
父子同朝为官,子三品,父致仕避官。
关于致仕这个问题,在沈则敬就任京兆少尹的时候,沈华善就思考过了。当时考虑的,主要是将沈家的子弟撤出京兆,现在,这一步基本做到了,就连沈则敬,也被他放到了西宁道。
现在,沈华善感到,自己离致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万一皇上大行,自己就任中书令,也最多三年,就要致仕了。三年的时间,足够敬儿再升一等了,他就任三品官员,也可以接替自己的仕途资源了。有些资源,是要有匹配的等第官职,才能用得上的。
沈华善想着,该是时候为沈则敬胜任三品官,打造合适的班底了。张澍、楼盛怀、古文澜等人,经过多年的历练,现在,也是五、六品官了,也能派用上场了。
可是,尚未等沈华善将这些班底调妥,对于沈家而言,一个大变数就出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三更!谢谢梅舒、奶油小惜、酷酷蛇、一个像夏天一个像冬天的粉红和评价!谢谢大家!推荐作者娘城的古言新文:《妃子守则》(书号3057532)妃子爬墙,王爷追随
嫡长女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变数
自从回到京兆之后,沈宁就异常忙碌了。所忙的,都是和婚事相关的事情,主要的,还是修颜美妆之事。
离她出嫁差不多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沈俞氏和青竹居的丫鬟们,誓要将沈宁变成最动人的新娘子,是以滋补、修颜等等事宜就没有停过,让沈宁直呼吃不消。
在沈宁还在西宁道的时候,沈俞氏就将她的嫁妆等事宜全部打点妥当了,陪嫁的丫鬟婆子、陪嫁的庄子等等,沈俞氏为她准备的,都是最合适最得用的。沈宁在这方面,根本就不用操心。
这一日,她实在是受不过春诗等丫鬟们的密集护肤了,怎么也不肯安坐在青竹居内。她带着秋歌,准备绕着翠湖几圈,正好碰见下朝回来的祖父沈华善。
这个时候的沈华善,面色阴沉,周身散发着怒火怨气,和平时亲和近善的他,很不一样。沈宁见到他的时候,他还一个踉跄,差点就摔倒了,若不是管事秋风眼快,一把扶住沈华善,说不定,他就摔倒了。
“祖父,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见到沈华善站定了,沈宁连忙冲了过去,边这样问道。祖父一向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这样败坏的脸色,这样的怒火怨气,沈宁只见到过一次。
那一次,是因为太子良娣的事情。长泰帝要求沈家无论如何都要出一个太子良娣,这是在为太子将来铺路,将沈家推向势重外戚的死地。当时。沈华善也是差不多这个表现。
只是,这一次,似乎比上一次更甚,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听到沈宁焦急的询问,沈华善这才试图平息自己的怒火,回想起早前太子召见他说的话语,沈华善就难受不已。难受之余,有着怎么都散不去的怒火!
主上疑臣下,竟然是如此!
沈家一力扶持他登上太子之位。又尽力帮助他坐稳太子之位,如今,太子仍是不能相信沈家!这,让沈华善忍不住愤怒,就算他是冰炼火淬的金刚之心,也接受不了。
“太子舍人张棻。已经另调他职了。现今,太子舍人一职,空了下来。本太子和父皇商量过了,这太子舍人的位置,非沈家子弟不能担任。本太子正欲和詹事大人商量,沈家子弟之中。谁可堪太子舍人之位。”
太子笑着说,他长得和长泰帝极似的眉眼。此刻笑着,却让沈华善感到心惊。沈家子弟,担任太子舍人一职,太子这是何意?沈华善低垂着眉头,心里却快速地思考起来。
可是太子说的商量,就只是通知而已。沈华善尚未回答,就听得太子继续说了:
“本太子尝听闻。詹事大人之长孙,在湘州刺史府担任录事参军事一职。能力卓绝,极得主官器重。本太子令其回京,就任太子舍人一职。一来,是尽其所能;二来,也是全詹事大人之天伦。我已令吏部拟任令,不日即可送抵湘州了。”
太子笑着将这个决定说了出来,还说道,正好沈余宪回京兆嫁妹,这样一来,留在京兆了,不用再辛苦赶回湘州。至于湘州刺史府那边的职位,太子也会令吏部尽快物色适当的人选,请詹事大人尽心享受天伦之乐云云。
总之,这些话语,都表明了一个意思,那就是:沈华善的嫡长孙沈余宪,过年返回京兆的时候,就不用外出任官了,直接在京兆就任太子舍人之职。
太子舍人,为东宫属官,共配设四人,是太子的亲近属官,其职为掌侍从,行令书、令旨及表、启之事,有“大事以笺,小事以启”之形容。这个位置,隶属于詹事府,算是詹事府一个重要的位置。
况且,这个位置,乃是正六品的官职,比起沈余宪如今的录事参军事这个七品职位,算得上是加官晋升了。
而且又是太子亲信属官,若是太子登位,将来肯定是朝中重臣。这事,若放在一般人家,早就感激涕零,感念皇恩浩荡了。
但是此刻,沈华善却觉得手脚冰冷,与当时长泰帝给他的寒意恐惧不同,沈华善手脚冰冷的同时,心中猛地腾升起一股怨气,还差点压抑不住!
在这个朝代,嫡长子、嫡长孙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地位是绝对不一样的。因为严格的传承体系,也因为资源有限,一个家族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将最好的资源都用来培养嫡长子、嫡长孙。他们的作用,将来是承继家族、带领家族前行,是别的家族子弟无法替代的。
沈余宪,正是如此。
沈余宪,是沈家的子弟没有错,却又不是一般的沈家子弟!他是沈华善的嫡长孙、沈则敬的嫡长子,是沈家第三代最重要的人!沈华善在沈余宪身上,花费的心力,绝对不会比沈则敬少!
沈余宪所走的每一步,实则也是在秉承沈氏族策的每一步。沈华善为其择沈安氏为妻,不单是看重了沈安氏端淑、有世家妇之势,还是为了替他谋得冀州刺史的助力;
为了磨砺沈余宪,沈华善将他送去民风彪悍又灵活机巧的湘州,就是为了让他多接触地方政事,多了解为人处事的道义,夯实他为官执政的基础,这样,将来他才能接上沈则敬的脚步。
当然,沈华善一直没有将沈余宪放在京兆任职,也存了保护他的意思。先前,沈华善在定族策之时,就认为京兆太危险了,沈家的有生力量,绝对不能压在京兆。
所以,这些年来,沈则敬这个儿子,沈则儒、沈则成等侄子,沈余宣、沈余文等孙子,都被沈华善一一送出了京兆,在大永各地撒开去,就是为了让他们远离京兆这趟浑水,以保存沈家的有生力量。
京兆这里,有自己坐镇,就足够了,有什么危险,也可以避免。
却没有想到,早就被放出了的,也是第三代重要的沈余宪,现在竟然要被召回京兆任职了,而且还是就任太子舍人一职!
太子这是,要把沈家的嫡子嫡孙牢牢地握在手中啊,这哪里是什么皇恩浩荡,这分明是以沈余宪为质!握住的,是沈家将来的命门!
沈华善才会这样愤怒,脸色才会这样难看。
“除了兄长,还有其他重臣的嫡长孙被召回京兆任职吗?”听了沈华善的话语,沈宁皱着眉头问道。
怎么会这么突然呢?太子就想要将兄长召回来?甚至,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透出来,以祖父在詹事府的职位,他不可能不知道的命令的,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是太子刚刚作下的决定。
这些,是针对沈家?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只须看看,还有没有其余重臣的嫡长子、嫡长孙被召回了。
“除了宪法,左家、卞家、卫家的嫡长孙都是要被召回的,而且都是担任太子舍人一职。”沈华善知道这个孙女问的是什么意思。事实上,他自己也是这样考虑的,早就去查探了相关的消息,是以能回答得这么快。
在离开东宫之后,沈华善也就知道了,一同被召回京兆的,还有另外三人,加上自己的沈家,刚刚好是四个人,刚好凑成四个人的太子舍人。
“前四卿……”“前四卿……”沈华善和沈宁同时开口道。这一对祖孙,说的,是同一个事情。
太子会下这样的任令,说明了几层意思,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前四卿的人选已经确定了,如无意外,中书令从沈家出,门下侍中乃左良哲,尚书左右仆射当是卫复礼和卞之和;
二是对于这前四卿,太子会重用,却不会信任,要将他们的嫡长孙握在手中,就是为了握住四家的命门。试想一想,嫡长孙都在东宫任职,等于是家族的将来和东宫牢绑在一起了,这些人家,怎么会不尽心尽力为太子办事?
三是长泰帝大行不远了!太子下这样的任令,定然是得了长泰帝的允许的,或者,这前四卿就是长泰帝所挑中的,将他们的嫡长孙握在手中,是因为太子根基尚浅,还需要这些朝中栋梁,好好地扶持他。长泰帝这是在为太子铺后路。
听了沈华善的描述的状况,沈宁只觉得,这京兆的进展,越来越诡异了。
太子根基尚浅,需要这几位重臣扶持,这个时候,太子更应该市恩才对,怎么会反其道而行之,竟然会将各家嫡长孙握在手中呢?
诡异之中,沈宁也感到一种心惊肉跳。这一世,很多事情都变了,和前一世不一样,但是很多事情也没变,还是在按照轨迹前行。
先前,有早夭的十皇子,还是走了前世的命运,还有叔祖母顾氏,也出家了,再不问俗世事,也和前世一样。
前一世,长兄担任的,是太子舍人这个位置,这世,他也即将担任这个位置,冥冥中,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沈宁记得,前一世担任太子舍人的长兄,是替上官长治喝下了毒酒,导致双腿被废,原本意气风发的他,最后整个人意气消沉,一直到沈家被灭,他都是沉郁着的。
虽然现在的太子是上官景安,前世的太子是上官长治。可是,还是太子舍人这个位置,那么,前一世的事情还会出现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nb/qyqfav前世死得惨烈,这辈子“没脸”“没钱”但她懂医识药有空间逃出黑暗乞丐组织,种药行医发家致富却总牵扯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她只想过自己的富足小日子,为嘛会这么难呢?
嫡长女 第三百二十八章 应召进宫
沈宁不知道,前一世长兄的命运,会不会在这一世重演,相似和不同在反复交错,已无法准确预知将来,但有一点很确定的:这不是什么好事!
她和沈华善一样,都是脸色忧虑。在书房里,祖孙两个都不必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就算父亲沈则敬在京兆,皇上和太子有此旨意,也违抗不得。
“长泰四十五年,太子舍人沈余宪喝下毒酒,以终生残疾的代价,使得上官长治反击有名,是以帝立……”沈宁张口,将前一世沈余宪的命运说了出来。
终生残疾!听了沈宁的回答,沈华善忧虑的脸色更是惊怖。一个家族继续人若是终生残疾,对于他自己和家族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随即,沈华善的忧怖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的守护之心。既然太子旨意已下,嫡长孙就任太子舍人之职已定,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心竭力去守护他,终生残疾的代价,这一世,绝对不会再出现。
长辈为儿孙长远计,当为是,有守护之心,也有无惧之意。
推测出皇上离大行不远了,无形中,沈家的许多事情就加紧起来。沈宁的婚期,已经是确定的了,不能一改再改,这倒还可以。此外,还有族中的不少喜庆事,原本打算留待年后办理的,也都一并移到年前了。
诡异地,沈俞氏在打点沈宁嫁妆的同时,也吩咐沈成氏准备着丧礼用品。这样的状况。一度让沈俞氏的心情很低落。唯一的女儿出嫁,这是何等喜庆之事,却因为顾虑到皇上大行,还要提前准备这些丧葬用品,真是不吉利!
对此,沈宁并没有什么感觉,只觉得,准备着这些丧礼用品还可以,若是红白两事撞上了。那就更麻烦!到底是嫁呢?还是不嫁呢?这一耽搁,又要等好长一段时间了吧?这下,他可担心死了。
沈宁所预料的没有错,应南图也知道皇上的身体状况,心里忧心不已。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无比虔诚地祈祷长泰帝能够撑过这一段时日。等他把大婚的事情,办完了再说。
自从在别山山脚分别之后,沈宁和应南图就没有见过面了,虽然只是短短几天,却也总有书信往来。应南图的心急,全都体现在每天一封的书信上。反倒方便了陈成和秋梧。他们两个互通有无,清平侯府的情况也一一被送到沈宁的手中。
李氏虽是下堂之身。却对仍对应南图的婚事颐指气使,应南图则是直接将随身佩剑插在李氏面前,凶狠说道她若再有半句话语,这剑就一定会插到她身上;清平侯府中,该有的准备都有了,虽然还有不少腌渍之事,却总体无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