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一对亲家,再加上赵路线这个女婿兼儿子,为了金子的事情聊得不亦乐乎。赵政策却在这段时间里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去弄两块强力电磁铁,用根绳子绑着磁铁,在山坡上滚个来回,估计就会把那块金子给吸住。
赵政策很是为自己的想法得意,因为强力电磁铁可不只是吸铁,而是只要是金属物质,全部可以吸住。
“二弟,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发财的事情,嘴角都在笑呢。”赵路线碰了碰赵政策,打趣道。
“我在想着自己很快就要当叔叔了呢。”赵政策呵呵一笑,“老爸很快就有孙子了,衡叔很快要当外公了,真是有趣。”
“是啊,孩子的摇篮我都准备好了。”周平衡乐呵呵地说,“亲家,你可是真有福气啊。”
“我连孙子的尿布都准备了几十张啦。”却是赵母从厨房里传来了声音,让大伙都笑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八仙桌上面腊鱼,腊肉,冬笋,煎水豆腐,红萝卜炒肉,白菜等菜摆满了,让几个小孩子很是兴奋,眼睛直冒绿光。
赵政策却是陪着周平衡连干了三杯,面不改色,让周平衡连连告饶。
“老二,你这官没见长,酒却见涨了啊。”赵完成瞪了赵政策一眼,心里也很纳闷,自家老二小时后都不会喝酒。记得有一次赵政策到生产队的保管室楼上的酒坛里偷壶之酒喝,只喝了两口,最后就满脸通红的睡在了酒坛边。为了这个事情,赵政策可没少被大哥赵路线取笑。可现在见赵政策喝酒好像喝白开水一样,赵完成自然是有些诧异。
“这不是衡叔来了,心里高兴吗?”赵政策就笑着说,“我这是帮大哥陪客呢。”
可赵政策很快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因为周平衡的眼神好像有些暗示性质地扫了嫂子周冬梅一眼。赵家其他人可能看不出来,赵政策是什么人,这么明显的眼神在官场上那是小儿科罢了,自然是了如指掌。
果然,周冬梅很快开口了:“二弟,我家春天想给你开车,和我说了好几次了,不知道你为难不?”
赵政策眼神瞄了周平衡一眼,见他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期盼得很,心里暗自好笑,这老狐狸眼神清澈着呢,哪里有半分醉意啊。
赵政策也有些为难,答应吧,自己还是个副县长,都还没有专车。不答应吧,嫂子自从进了赵家的门,把自己可真是当亲弟弟看待,也从来没有求过自己,这要是一口回绝了,嫂子脸上不好看,以后再娘家也抬不起头。
赵路线闷着头吃饭,也不作声,应该是嫂子周冬梅先和赵路线通气过了。
对周冬梅的弟弟周春秋,赵政策倒是见过几面,挺腼腆的一个男孩子,赵政策倒是有几分好感。
再入仕途 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些麻烦
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些麻烦
“嫂子,你看这样成不?”赵政策稍微沉吟了一下,“我现在也就这么辆别人都不要的破吉普车,也不需要专门的司机。春天也是高中毕业,我想办法先解决春天的编制问题,然后到县城里别的局机关开车,这样也不至于人家说闲话。”
周冬梅飞快地看了自己父亲周平衡一眼,见周平衡脸上都笑开了花,就马上笑盈盈地说:“二弟,那这事情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都是自家人嘛,别这么客气,嫂子。”赵政策赶紧说,“不过,有些话我还是先说清楚,春天进了编制,可不许打我的名号,要低调一些,服从领导的安排,和同事搞好关系。”
“放心吧,我家春天不太爱说话,也不是个添乱的人。”周平衡马上笑呵呵地说,“我也会教育他,不给你丢脸。”
“那行,这事情我记住了。”赵政策就笑着说,“估计出了正月春天就可以去上班了。”
赵政策之所以这么有把握,也是因为和公安局的刑警大队长马风谣关系比较好,再和公安局长邹天明通通气,估计问题不大。
周平衡心里一高兴,又和赵政策碰起了杯,可再好的心情也抵不住赵政策的酒量,很快又败下阵来。
也难怪周平衡这么高兴,这年代一个编制可是一个铁饭碗,很多人打破脑袋都想往里面钻呢。家里有了个吃国家粮的人,估计周平衡今天晚上做梦都会笑出声来呢。
赵政策却是在暗自感叹嫂子周冬梅好心计,一开口就让周春天给自己当司机,知道自己抹不下面子,这个司机问题不解决,换个别的差事也差不到哪里去。相对而言,大哥赵路线只怕都还没有明白其中的蹊跷。
可赵政策也必须顾全嫂子的面子,这事情不能说破,惟有感叹而已。
赵完成却是把手里的筷子轻轻放到了桌子上面,正色说道:“亲家翁,冬梅,我说两句啊。春天的事情我就不打破了,因为春天那孩子确实是个老实人,高考又不走运,没有考上,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
顿了顿,赵完成才继续说道:“我家老二现在虽然是副县长了,可人还年轻,容易被人抓到漏洞。以后啊,要是想走我家老二的关系,就先过我这一关。要是确实应该帮,我不会含糊,可要是淤泥扶不上墙壁的,这话还是不要提的好,免得大家面子上都不好过。”
“爸,看来你当县长都有资格,理论一套一套的。”赵政策怕赵完成等下把周平衡给得罪了,或者是面子上不好看,就赶紧打趣道。
“老二,我正要说你呢。”赵完成却是丝毫不给面子,“答应人家的事情就要想办法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别答应。”
“这事情我心里有底,爸,您就放心吧,也不会违反原则。”赵政策就笑着说,“现在县城里有不少机关都在扩大编制呢。”
赵政策这话也算是给了周平衡一个定心丸,让周冬梅也觉得很有面子。赵完成蠕动着嘴唇还想说点什么,却被老伴夹了块腊鱼放进碗里给打断了思维,只好苦笑着摇了摇头,闷头去对付鱼刺。
吃了饭,周平衡略带醉意,很是高兴地告辞了。赵家的人也知道周平衡是急于回家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倒也没有太多挽留。
可赵政策这一回家,赵家哪里能够清静下来啊。周平衡刚离开,石头乡的乡长刘光斗和副乡长常输光又进屋了。
“老刘来了啊,快坐。”赵政策却是眼睛都不看常输光一眼,还是赵完成见都是乡领导进门,给常输光搬了条凳子坐。
“赵县长,知道您回来了,我和常输光同志就来汇报工作了。”刘光斗马上笑着说,“过年了,还想请您去给我们石头乡明年的工作做指示。”
“老刘啊,我看你是越活越回去了,这满嘴的汇报与指示。”赵政策没好气地说,“我也就使回自己家里过年,不谈公事,你要是再这么说,我就要送客了。”
“赵县长,我是特意来接受批评的。”常输光脸皮就厚多了,嬉皮笑脸的,让赵政策很有一种给他一耳光的冲动。
“哟,常副乡长这是什么话啊,公安局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有能耐着呢。”赵政策冷冷地讥讽了一句。
“我这不是狐假虎威吗?”常输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老常啊,要是你再赌博,我看你这个副乡长也不用当了。”赵政策板着脸说,“老刘为你的事情可没少操心,给你擦了多少次屁股了。你呀,丢脸也别丢到县城里去,把石头乡的脸都给丢尽了。”
“赵县长,您放心,我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常输光满脸的后悔表情,可赵政策知道这家伙只是在演戏,却也没有什么办法,上门都是客,伸手不打笑脸人,自己也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关键还是常输光自己要争气。
“老常确实是犯了事情,该接受教训。”刘光斗就笑着说,“可现在公安局的人做事情也有些过分,我们苗唐村的一对老夫妇,在家里闲得无聊,两夫妇坐在床上打字牌,一分钱一把。可这也被派出所的人给抓了进去,罚款三十才放了出来。”
“有这回事情?”赵政策吃了一惊,“这派出所是怎么回事情,放着正事不去做,没活干了?”
“赵县长,您不知道啊,现在新调来个派出所所长,叫全无本,每天尽干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又不听乡党委招呼。”常输光就嚷嚷着,“这样下去,非出大问题不可。”
“全无本?”赵政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依稀记得衡北市市委秘书长全心意有个本家亲戚好像是叫这个名字,这事情有些麻烦了。
“这个事情我知道了,我找个时间向黄副市长汇报一下。”赵政策就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却也足够让刘光斗和常输光明白,人家的关系在市里呢。
“赵县长,我可不管他是什么关系,现在老百姓很不满意,我们乡党委总不能看着不闻不问吧。”刘光斗却是个直脾气,马上插话说。
“这事情你别管,我来处理。”赵政策虽然很是欣赏刘光斗,却也不由分说,这事情确实不是刘光斗的能力和权力所能够解决的事情。“石头乡乱不起来,什么人不按原则办事情,就让他从哪里来,还是回到哪里去。”
听赵政策说得这么坚决,刘光斗也不说什么了,知道只要这个年轻的副县长答应的事情,就基本上能够办到。
“你们今天不是专门来告状的吧。”赵政策却是笑着转移了话题。
“赵县长,现在县里的部门经常来乡里,还不经过乡政府,直接跑到木材加工厂去了,开口就要关闭人家私人的小加工厂,说是什么挖社会主义墙脚。”刘光斗就苦着脸说,“我们石头乡毫不容易有县长的这个局面,被他们这一弄,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
赵政策皱着眉头沉吟了半响,才沉声说道:“想尽一切办法保护私人加工厂的负责人人身安全,至于财产方面,先暂时放到后头再处理。”
刘光斗蠕动着嘴唇,还想说什么,却被常输光给打断了:“有赵县长您的指示,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老刘啊,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有些事情你多和老常商量下吧。”赵政策叹了一口气,“再坚持几个月,就会雨后天晴了。”
赵政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些无奈,现在上头有文件在严打经济领域内的犯罪,可这个罪域却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这个时候中央没有具体政策下来,是不适合做直接对抗的。否则的话,就有可能出大问题,这可不是赵政策想要的结果。
“过年了,马上就是正月,让这些加工厂晚一些开业吧。”赵政策想了想,“赚钱也不急在一时,你们可以把我的电话给这些工厂的负责人,要使有紧急情况可以直接打电话找我。”
“不用了。”常输光赶紧说,“要真有什么事情,他们也会第一时间找乡政府,我们再向您请示好了。”
赵政策看了常输光一眼,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就点了点头。
“赵县长,您难得回家一趟,我们就不多打搅了。”刘光斗就站了起来,笑着说,“等初一上午,我们再来给您拜年。”
“初一下午吧。”赵政策也没有客气,要使不让他们来拜年,他们是不会安心的,“上午我们全家都要去拜祖坟,初一就让你们吃闭门羹,可不太好。”
“没事,不在的话,我们把年挂在门上。”常输光就笑嘻嘻地说,“反正我们都是一个村的,就这么远的距离,走一趟很容易。”
“老常啊,不是我说你,你这脑袋转的快,就是要把它用到工作上来,我就高兴了。”赵政策叮嘱了一声,“别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耽误了进步,光斗就比你稳重了很多,这一点你要向光斗好好学习学习。”
再入仕途 第二百一十七章 另类人才
第二百一十七章 另类人才
把刘光斗和常输光两个人送走后,赵家总算是清静了不少。
“政策哥哥,你帮我去放花炮好不好?”小不点崔明珠却是见缝插针,拉住了赵政策的手往外面走,让有些疲惫的赵政策有些苦笑不得,却也只好强打精神带着小不点去外面放花炮。
“先放哪一个?”赵政策看着小不点手里的一大把花炮,有些发愁。
“先放钻地鼠。”小不点小心翼翼地把一个小花炮放在了地上,撅着小嘴说,“方针哥哥和小龙哥哥总是乱放花炮,总是吓我,很讨厌。”
“他们逗你呢。”赵政策拍了拍小不点的小脑袋,先点上了一支香烟,再把烟头往花炮的引线上面凑。
“吱吱,吱吱……”地上的小花炮开始旋转着在地上乱窜,直往小不点的裤脚里面钻,吓得小不点尖叫个不停,活蹦乱跳着。
“好不好玩?”赵政策就乐了,“还放不放?”
“放。”小不点笑嘻嘻地又把一个小花炮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地上,这次却是站到了赵政策的身边,奶声奶气地说,“等下放的时候,政策哥哥你要抱着我看,我怕。”
赵政策没有办法,只好抱着小不点放了几个钻地鼠,累得够呛,却也不忍心扫小不点的兴。
还好,钻地鼠很快就放完了,剩余的都是冲天炮。冲天炮就简单多了,赵政策只要帮小不点点燃引信,小不点就可以自己拿着放了。
看着小不点乐得笑嘻嘻的,小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赵政策也受到了感染,觉得快乐了很多。
过了一会儿,赵政策却是把赵方针和史小龙叫了过来:“你们带着明珠玩,不许欺负她,要不我就找你们算帐。”
“二哥,我们哪里敢欺负明珠啊,明珠就是喜欢哭鼻子。”赵方针满脸的委屈。
“就是就是,明珠总是抢我的玩具呢。”史小龙就更加不满意了。
“你们是哥哥,就应该让着明珠。”赵政策就板着脸说。小不点得意地吐着小舌头,扮了一个鬼脸,让史小龙气得够呛,却也无可奈何。
有了赵方针带了这两个小家伙玩,赵政策才得以脱身,松了一口气。
可赵政策回到家里休息还不到半个小时,小不点又哭哭啼啼进来了。
“怎么啦,明珠,怎么又哭鼻子啦。”赵政策赶紧上前抱起了小不点,拿手帕把她的小脸擦了擦,“都成小花猫了。”
“方针哥哥不带我去看干塘。”小不点呜咽着说,“就带小龙哥哥去。”
赵政策真是哭笑不得,为了这事也哭啊,还真是难缠哪。在农村里,每到过年的时候,水塘的承包者都会把水塘的水抽干,因为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买鱼。
在石头乡,卖得最好的是鲢鱼,大年三十年夜饭上称呼为碗鱼,又叫财鱼。财鱼过年时是不能够吃的,要留到正月十五过后再吃,按照风俗习惯说法,吃了财鱼就会一年都走财运。
“哥哥带你去看干塘。”赵政策也来了兴趣,就拉起小不点的手,往外面走去。小不点马上破涕为笑,让赵政策觉得很是有趣。
这个水塘就是当年黄小军的弟弟黄小宝差点被淹死的水塘,要不是赵政策弄了个人工呼吸,黄小宝可能就不存在了。这件事情,赵政策觉得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似的,脑子里很是清晰,记忆犹新。
今年这水塘是队上的刘大力承包的,赵政策带着小不点来到水塘边的时候,刘大力正在很是着急地吆喝着。这场景也让赵政策乐呵呵的,因为不大的水塘里居然有二十几个人在捉鱼,也难怪刘大力着急。
这种事情在石头乡是习以为常的,俗称“捉野鱼”,意思上是水塘里除了草鱼,鲤鱼,鲢鱼等几个主要鱼种,其他的鱼都是野生的,大家都可以下塘去捉。
所谓的野鱼,也就是那些不到一两重的小鱼。可捉野鱼的人当中,难免有几个家伙不守本分,把人家的大鱼也偷偷摸摸放进自己的鱼篓里面。主人家也就那么几个人在,又要忙着捉鱼,又要来看这些小偷小摸的行为,哪里照看得过来啊。
可到鱼塘里捉野鱼的都是乡里乡亲,又不好说重话,容易得罪人。刘大力也只能不时吆喝几声,相当于官场上的不点名批评。
赵政策正看得有趣,小不点也总是在叽叽喳喳地手舞足蹈,说这边那边有条好大的鱼……
这个时候,捉野鱼的人们却起了内讧。队上的一个叫王大娘的妇女不知道怎么从泥巴里掏出了一只大约半斤重的甲鱼来,很是兴奋。要知道甲鱼又叫团鱼,拿到集市上去卖,可以卖到十几块钱一斤呢。
在这个年代,一斤猪肉才一块来钱,一斤团鱼就可以买上十几斤猪肉了,半斤重的甲鱼也算是发了个小财。
王大娘还没有来得及把甲鱼放进鱼篓里,旁边就有个赵政策不认识的小伙子有些眼红,啪的一巴掌,就把王大娘手中的甲鱼扇到淤泥里去了。
这下,水塘里就热闹了。马上就有好几双手同时往甲鱼掉落的淤泥里摸去,相反,王大娘却被挤到了后边,差点还摔了一跤。
王大娘是又急又气,嘴里直嚷嚷:“强盗,是我抓到的甲鱼。”
可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思管王大娘啊,只想着把甲鱼捉到自己的手里。甲鱼在石头乡那是属于正宗的野鱼,谁捉到了就归谁所有。
水塘里为了这只半斤重的甲鱼,捉野鱼的人是一团混战,淤泥横飞,很快就有不少人身上都被淤泥弄脏了。
最后,还是最初把王大娘手中的甲鱼打落的那个小伙子眼疾手快,把甲鱼放进了鱼篓,两只手死死地捂住鱼篓上面的口子,一步一步走上岸来,很是警惕与神气的表情,让赵政策觉得很是有趣。
“政策哥哥,你看方针哥哥都成了大花猫啦。”小不点皱着眉头说,“那个黑泥巴有什么好抢得啊,给我都不要。”
赵政策仔细一看,可不是吗?赵方针也穿了一双长统套鞋在水塘里捉野鱼呢,这也让赵政策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回家让奶奶给方针哥哥吃泥鳅穿面,把衣服都弄脏了。”小不点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很是兴奋地说着,“看他还欺负不欺负我。”
赵政策就乐了:“明珠,你有没有吃过泥鳅穿面啊。”
“政策哥哥,我可乖了,奶奶才舍不得打我呢。”小不点就很是得意地说,“还有阿姨也会帮我求情,要打也是打小龙哥哥。”
赵政策彻底无语,看来小不点在赵家都成了小公主,被惯坏了。赵完成对子女的管教很是严格,小过错做检讨,大过错就要用竹片抽屁股。可因为小不点和史小龙都不是自己亲生的,倒是管教得没有那么严格,这倒让赵政策有了一些隐忧。
赵政策也很理解自己老爸赵完成的心情,因为史小龙是男孩子,又比较懂事了,要是管得太松,容易流了。再说,如果对史小龙松,对赵方针紧的话,反而会让史小龙没有家的感觉。小不点就不同了,因为是女孩子,又很乖巧,难免带得有些娇气。
赵政策是最敬佩自己老爸赵完成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不过,对小不点却有了一丝隐忧。一来小不点实在是太会讨大人喜欢,二来小不点还很有些心计,与她的实际年龄有些不相符合。
赵政策就琢磨着要是小不点和自己住在一起,可不能太惯坏她,该严格的地方还是要严格,要不然的话,长大后可能就要出问题。
同时,赵政策也发现小不点很是敏感,好像什么事情都操心,一副小管家模样。
大年三十晚上,赵家的人都围在火堆旁,倒是非常热闹。按照石头乡的风俗: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也就是说三十晚上就是围着火堆守夜,一直到十二点。正月十五才热闹,到处看花灯。
赵完成却是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新票子,给孩子们发压岁钱。赵完成这个压岁钱发的可是有个名堂,凡是没有得到奖状的一律是五块钱压岁钱,另外一张奖状加五块钱压岁钱。
赵方针得了两张奖状,拿了十五块压岁钱。赵玉得了三张奖状,拿了二十块钱压岁钱。小不点挺厉害的,才一个学期的功夫,就弄了一张奖状回来。
可让赵政策哭笑不得的是,小不点的语文和数学由于底子差,都只是刚刚及格,哪里弄得回奖状啊。小不点弄到的是歌唱比赛第一名,倒不是说音乐不值得重视,而是在这个年代里,家长基本上是只看语文和数学成绩的。
可规矩是赵完成定下来的,赵家一直就是这个传统,见奖状翻倍压岁钱,却也没有想到过赵家居然出现了小不点这样另类优秀人才。这该给的五块钱还是少不了,赵完成笑呵呵地又给了小不点一张崭新的五块钱钞票。
再入仕途 第二百一十八章 捞人
第二百一十八章 捞人
史小龙确实语文和数学都没有及格,不留级就算好了,哪里还有奖状啊。见别的人的压岁钱都比自己多,史小龙有些眼红,可也知道难为情,只是满脸的不高兴。
“小龙,要是有绘画比赛,你也能拿到奖状的。”赵政策就笑着说,“明珠刚好碰上歌唱比赛,运气比你好。”
“嗯。”史小龙用力点了点头,稍微高兴了一些。
“小龙哥哥的画可画得好了。”小不点的小脑袋也凑了过来,“老师都表扬了他。”
“小龙还是很用功的,只是底子差了些。”赵完成呵呵笑着,“别灰心,继续努力,明年就可以领到奖状了。”
赵政策却有些不以为然,因为赵政策认为小学的时候,除非有专人辅导,基本上都是看天赋的,和勤奋的关联性其实很小。小孩子哪里知道什么是勤奋啊,都贪玩,不同的是有些小孩比较外向,有些小孩比较内向,因此外在表现有些不同罢了。
正月初一早上,赵家人吃了昨天晚上的剩饭,一起去拜赵家的祖坟。在石头乡,正月初一早上都是吃大年三十的剩饭,意思上是年年吃剩饭,就年年有余!
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裳,又是个大晴天,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很是热闹。
“政策哥哥,我走不动了。”小不点不一会儿就开始拉着赵政策的手撒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