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怎么,你还想靠着战功来升爵吗?这些东西,对你没用。”
韩信说着,忽然起身,认真的看着面前的刘长,“灌婴率领北军,在高阙.若是有人挡在河南地,他就无法回去从云中赶往河南地,从河南地冲往长安只需要几天的时日。”
“抢占长安,令天子禅让.号令诸侯拜见,若不顺从,可以率军出征,匈奴也不能趁乱出击,”
“长你来做皇帝吧。”
刘长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他抬起头来,正色的看着韩信。
“您想让我杀死自己的兄长和阿母吗?”
“当今天下,所有祸乱的原因,都是因为你不是皇帝。”
“只要你登基为皇帝,大臣们不敢再闹..,太后不会再想着掌权,.你兄长也可以安心做一个诸侯王,所有的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你是顾忌自己的名声,我可以来帮你做这件事。”
韩信无比的认真。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名声?我从来就没顾忌过这个东西。”
“我压根就不是做皇帝的那块料,在晋阳,光是翻阅半个时辰的奏表,我都觉得头痛,若是在长安,那就是日月翻阅.做皇帝多累啊,自由自在的做个藩王,大小事务都让大臣来操办,自己纵马去打猎,这多好啊。”
“如今,天子尚能容你.可你还如此年轻,将来的天子若是不容你,你又该如何?”
“将来的皇帝也得有那个胆子啊。”
“好,就算能容得下你,.你的儿子又该如何?你的后人又该如何?”
“将生杀大权交斤他人,没有比这更愚蠢的行为了。”
“师父.,这个天下大得很.这一次,我们收复的土地,就可以设立两个郡了..我想自己打下一个江山,比阿父还要大的江山,阿父不曾到过的地方,我都要插上大唐的旗帜,何必总是将精力放在大汉之内的这片疆土呢?”
“阿父从一个亭长,能开创这样的天下,我身为一个诸侯王,难道还不能超过他吗?!”
“我倒是觉得,该担心的不是我的后人而是二哥的后人。”
“师父,你觉得呢?”
刘长傻笑着问道。
韩信眯了咪双眼,“你是想要弄出两个大汉来啊.,你不怕将来会爆发庞大的内战吗?”
“我又不是神仙,过好自己的就好了,将来如何,难道还要我来操心吗?!”
韩信一时语塞,没有再劝说刘长,“但愿将来你不会因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
“我这辈子,就不曾为任何一件事后悔过。”
当灌婴返回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这次的对话,众将聚集在一起,相互庆贺,这一次的大战,大汉又要多出很多的彻侯了,这些将军们自然都是非常开心的,众人聚集
,留下成卒,其余人则是准备返回晋阳。
灌婴一脸无奈的坐在中军主将的战车上,尴尬的看了看身边的韩信。
他差点都忘了,自己才是这次战争的主将啊。
可坐在这里,灌婴却觉得很是不安,周围那些看着他的眼神总是怪怪的,让他觉得坐立不安,如芒在背。
当张苍带着众人来迎接他们的时候,群臣更是朝着灌婴大拜。
“这次大胜,全因将军之功也!”
灌婴清了清嗓子,“其实还是因为淮阴侯..”
“若非将军重用韩信,岂能获得这样的胜利?”
“额这个”
灌婴也不知该说什么,只是黑着脸,受着众人的大礼,无奈的进了城,好在韩信并没有觉得灌婴抢了自己功劳的想法,在从战场上下来之后,他就开始闭目养神,什么都不说,只有刘长坐在他的身边,喋喋不休的发着牢骚。
众人回到了晋阳,自然是要开庆功宴的,刘长与众人饮酒作乐,显得很是开心,
众人也纷纷吹捧起唐王来,他们都知道唐王好这一口,果然,他们这么一吹,刘长就更高兴了,硬是要赏赐他们。
可是斩获结果到现在也没有出来,前线还在清理战场,统计战果,想要赏赐还是得等上一段时日。
宴席并没有设立在王宫内,而是在校场上,刘长下令,犒赏三军,让所有的将士们都安心的吃喝,将领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场面,刘长也不顾什么君王威仪,楼着身边的将军们,大声说着话,又令人奏乐,众人纷纷高歌起舞。
刘长醉醺熏的看着那些乐师,大声的叫道:“寡人有这番功绩,你们为什么不编个唐王破阵乐呢?!总是唱着让人听不懂的歌!都斤我记住!下次奏乐,必须是吹捧寡人的乐曲,否則,寡人便烹了你们!”
刘长回到晋阳的第二天,就急匆匆的将太史司马喜斤叫到了自己的身边。
司马喜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也不知道刘长为何要叫自己。
刘长很是温和的笑着,方才说道:“太史啊,寡人这次出征,斩获颇丰,经历了很多,您身为太史,是不是应该记载啊?”
“这是当然。”
“那您为什么都不来询问寡人呢?”
“寡人可是有很多事情想要告诉您的!”
司马喜这才说道:“大王,其实臣已经开始记录了,从季布等出征的将领口中询问,还有其他人作为副证...大王出征的情况,臣都记录的差不多.”
“啊?季布他们能懂什么啊.你应该来问寡人啊!”
司马喜板着脸,并没有说话。
刘长急切的问道:“能不能让寡人看看,你到底是如何记录的?”
“不能。”
“那你可得好好记录啊,寡人手刃强敌,还差点杀死了冒顿,无人能挡,这些你都要記得呀!”
“臣知道。”
“对了,寡人先前发明了很多东西,现在唐国尚方所发明的东西,其实都是寡人所设计出来!”
“臣知道。”
“还有,寡人曾跟着天子出访,常常惩治地方上的坏人,在地方上颇有威名!”
“臣知道。”
刘长勃然大怒,“那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呢?!”
司马喜一愣,随即问道:“大王,有一件事,臣还真的不知道臣询问多人,
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請问大王,那个齐人蒯彻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大王为何杀了他
?又是如何杀的?”
“哦...蒯彻啊?”
“他爲我写书,言语里多有贬低之意,不如实记载,因此被杀。”
ps:电脑出了点故障,不断的出弹窗,点都点不掉,所以更新的晚了些。
家父汉高祖 第240章 大汉处处都是贤明的王
“大王!!”
矮小黝黑的老人俯身大拜,而站在他面前的刘恒,却笑着扶着他,不让他行礼。
“你我都是大汉之王,何必如此呢?”
“若不是大王,我国除也.大王能不视吾等为蛮,全力相助,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
那老人再次大拜,刘恒又扶起他,亲切的说道:“请大王不要这样,我听闻,大王乃是昔日越王之后,华夏嫡出,又怎么会是蛮呢?何况,在寡人看来,行华夏之风
,有操守者,皆大汉之子民也,若有难处,请您随时吩咐”
此刻,参拜刘恒的正是闽越王,闽越王夹在南越和吴国中间,因为土地贫瘠,几乎没有什么人口,当初刘邦册封了闽越王,作为与南越的缓冲地带,以夷制夷。
闽越王擦了擦眼泪,认真的说道:“先前大王前来,赠送粮食物资,派人来教化
,教导耕作之法.群臣都以为大王有他意,我也是如此随后大王又来帮助我讨伐贼寇,群臣都以为您会趁机夺我的王位,可您平定贼寇之后便不告而去,吾等甚是愧疚。”
“此番大灾,我闽越颗粒无收,上奏庙堂,庙堂正与匈奴大战,无暇顾及.大王用吴国的粮食来救济我们.”
闽越王眼泪汪汪的看着刘恒,脸色顿时变得很严肃,他说道:“大王,老朽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因为高皇帝的恩德,才做了闽越王,可是在我的治理下,闽越百姓不断的遭受苦难,这都是我的过错,我愿意上奏天子,除闽越之国,为大王之郡,请大王代为治理!”
刘恒顿时板着脸,生气的说道:“难道寡人帮助闽越,就是为了夺走您的王位吗
?
“吴国与闽越,乃兄弟之国也,寡人相助,乃是因仁义的道理,并非是有所图谋。”
“您若是再说这样的话,寡人再也不来闽越了!”
“大王!!老夫是诚心之请啊!”
“您不必多说,寡人可以派遣官吏去帮助您,让他们听从您的命令,但是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寡人并非是好利之人,更非落井下石之人”
闽越王目瞪口呆,他看着面前这位年轻的吴王,甚至说不出话来,而闽越王身边的几个大臣,此刻却上前,愧疚的说道:“先前我们错怪了您,劝说大王要对您提防.这都是我们的过错,请您治罪!”
刘恒笑了起来,“你们都是为自己的君王出谋划策,这有什么过错呢?寡人特意设宴,请跟寡人赴宴吧!”
吴国同样也操办了宴席,刘恒坐在上位,闽越王坐在他的身边,闽越王本想要坐在下方,可刘恒却不许,抓着他的手,而吴国与闽越的群臣分别坐在两旁,众人笑着
,吃的东西很朴素,并没有太多的鱼肉,刘恒解释道:“吴国和闽越都不富裕,这已经是寡人能拿出来的最好的饭菜了,请各位不要责怪。”
吴王赶到吴国之后,省吃俭用,整日总是穿着那么一套衣裳,不扩建王宫,减轻百姓们的税收.,大家都知道刘恒的为人,没有人觉得冒犯,看向刘恒的眼里满是尊崇。
刘恒笑着说道:“这次宴席,也是为寡人的幼弟唐王而庆贺,唐王在北,大破匈奴,斩获无数.唐人最近四处卖牲畜,听闻都是从匈奴那里斩获的很快,我们也能有大量的耕牛了,到时候,寡人也一定会分出一些送给闽越,”
刘长在北对抗匈奴的同时,刘恒也在南对付南越。
刘长经过了一次大仗,从匈奴手里夺回了河南地,而刘恒则是不战而胜,将原先与南越亲近的闽越给拉到了自己的身边。
此刻的刘长,却坐在王宫内,挠着头。
案牍前摆放着这些时日里的奏表,堆积如山。
张苍则是坐在一旁,抚摸着胡须,等待着刘长将这些奏表都看完。
“师父,真有这个必要吗?”
“庙堂之中,您负责政务,王陵管吏治,盖公掌礼,李太尉管兵,朱建监察,
张不疑审,季布守晋阳,栾布护王宫,刘广负责宗室,冯敬治胡,召公理财,陈陶做工...这些都是我所信任的,能托付大事的人.”
“常备军的刘不害,跟随寡人多年。”
“在地方之上,周灶,任敖,张相如,孙赤这些人,也都是阿母所挑选的忠正之士。”
“有这些人来治理唐国,难道还要寡人事事亲为吗?”
别看刘长不理国事,大事都交给群臣来做,可实际上,刘长在唐国的掌控力还是很强大的,朝中重要的部门上,都是他的亲近,不是老师就是舍人,不是自己请来的
,就是被自己给绑来的。
对比某些连自己的国相都看不住的王来说,刘长这样的掌控力已经是很吓人的了。这也是刘长为什么能当甩手掌柜的关键,朝中有猛人辅佐,这些人都是值得信任的心腹,那他还何必多此一举呢?
他的群贤们此刻也是分布在各地,有的为吏,有的为令,等他们长大了,又可以接过目前这些心腹们的班,刘长是半点都不担心。
听到刘长这么说,张苍说道:“大王说的也不错,可我们毕竟都是大王之臣,大王可以相信群臣,可也要知道群臣的想法,知道群臣的行为..不然,大王如何治理唐国呢?”
“有老师在,难道寡人还怕治理不好唐国吗?”
张苍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
“大王啊,臣老矣,不知还能辅佐大王多少时日.”
“您可不要说这话了..先前二哥与二女同乐,都快走不动路了..寡人听说师父您这每天可不只是入两个可您还总是这般生龙活虎的样子,寡人都没您这么勇壮
,师父,您说实话,您是不是有什么独特的技巧?您平日里都吃什么啊?”
“臣平日里吃..臣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唐国百姓吃什么!”
张苍义正言辞的呵斥道:“您是国君,所应当关心的事情,是让百姓们能吃饱饭
,穿的上衣!如今战事之后,唐国多年的积累荡然无存,正是应当安心恢复国力,发展民生的时候,请大王能将心思放在家国之上!”
刘长无奈的看着面前这位老师,您说的还真是好听啊。
“当然是要治理,寡人想过了,将成边之军送到朔方郡,让他们在哪里开垦土地
,修建城池进行军屯鲜卑山的胡人不是被匈奴击败了吗?让他们的族人来定居在朔方郡吧,鼓励百姓前往朔方等地,这里有大量的良地,很适合耕作。”
“这次对匈奴,斩获甚多,可以用大量的牲畜来跟诸国换取物资,粮食,农具.,
“对国内的百姓,先免去他们一段时日的税赋吧.反正我们现在又不准备打仗什么的.,,对了,尚方该扩建了,我这里还有很多想法,让尚方全力搞发明吧.”
刘长说出了自己的几個想法,张苍只是认真的听着,没有反驳。
刘长又说道:“治理国家,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目前的国学太少了,在唐国各地修建国学吧,不要只弄一个,培养更多的人才太学那边应该会送来不少的官吏
,让王相去迎接他们吧.还有国学的课程,寡人也决定改一改.”
师徒两人认真的聊起了接下来的方向,刘长笑着说道:“师父啊,这些事情,都要劳烦您来操办了..论打仗,唐国之中,谁也不是我的对手,可论治理国家,那全天下估计也没有人能比得上您.我阿父曾说,君王若是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做,那还要大臣有什么用呢?”
“为君王者,可以不懂治国,但是要懂得任用会治国的人才!”
“您就是这样的贤才啊!!”
“大王说的有道理..但是,您将所有的事情都丢给我,自己却要跑去玩,这就有点过分了。”
“师父,要不您就留下来吧。”
“反正也放您出来了,索性就留在唐国,让灌婴他们回去就好了。”
大宣室殿内,刘长看着面前的韩信,认真的说道。
“我留在唐国做什么?”
“操练军队,统帅大军!”
“操练军队的事情可以交给李左车,统帅大军,出征迎敌的事情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有了。”
韩信很平静的说道:“还是返回长安吧..在太学,也不至于无事可做。”
“可我好不容易将您弄出来,您为何还要回去呢?”
“在哪儿都一样..”
韩信站起身来,吩咐道:“两个国家的战争,不只是在与将领,还是由他们的国力所决定.我离开之后,你不要总是想着玩,要好好治理国家..朝中之事,若是你交给大臣们来做,不去干涉,容易生乱唐国可经不起一场内乱。”
“师父..常备军在寡人手里..朝臣都是我的心腹.谁敢作乱?谁会作乱呢?
“别的不说,就是张相一个人,就能将唐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有他在,唐国就乱不起来。”
“你就不怕,唐人只知张相,而不知有王吗?”
“额..比起造反,张相其实更喜欢寡妇。”
“我不是说他会谋反..我知你不喜政务,但是,交给大臣可以,但是你要让他们知道,你是对这些事情清楚的,不然,他们便会蒙蔽你,欺骗你。”
“纵然你的舍人,心思也各自不同,何况是唐国这么多的大臣呢?”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师父,你知道绣衣吗?”
“嗯?”
韩信还是离开了,灌婴等将军们跟随他一同离开,刘长亲自送别,在送走了北军的这些将士们之后,其余将领们也开始返回。李左车正从北地郡返回,周勃也准备回赵国,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神秘的黑衣人却来到了晋阳。
这个人躲在亲信之中,也不露面,遮遮掩掩的来到唐王宫内。
刘长笑着走上前来,“哥!!”
来人正是燕王刘濞。
按规矩来说,诸侯王是不能随意离开自己封地的,更别说是去其他诸侯王的王宫里,而刘濞跟刘长一样,都是不太守规矩的,刘濞笑着要给刘长行礼,刘长一把扶起了他,拉着坐了下来,“哥你怎么亲自来了?”
“我还想着要去拜访你呢..”
“我是特意来拜谢大王的!”
刘濞傲然的说道:“这番作战,燕国斩获颇丰,这都是因为大王的恩德,大王借给我粮草军械,又派来士卒相助!这样的恩情,就只能当面来拜谢了!”
看得出,刘濞非常的开心,这一次的大仗,燕国是最不亏的那一个,唐国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粮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赵国的军队更是全军覆灭,就连北军,也在冒顿的冲锋之下损失惨重,唯独燕王,一路上几乎都没有怎么跟敌人接触。
跟刘长一样,击破了沿路的数个部族,掏空了匈奴的大后方,还得到了乌桓人,
扶余人的归附,势力已经再度返回到了半岛地区,斩获大量的重,他们属实赢麻了。
而刘濞心里也很清楚,燕国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斩获,都是因为刘长,刘濞一直都跟刘长很亲近,轻视其他的诸侯王,兄弟两人坐在一起,吃着肉,喝着酒,都是在说着战场上的事情。
刘濞虽不像刘长这般勇武,可在宗室里也能排到第二。
他能骑射,有勇力,这次出征,手刃十余人,也算是一员虎将,同时,刘濞治政能力也不错,燕国在他的手里确实比卢绾时期要好了无数倍,唯一所欠缺的,就是有些听不得他人劝说。
刘长虽然暴躁,可好歹能听得进他人的劝说,虽然他人的劝说最后都会变成是唐王自己的想法而刘濞是彻底的暴躁,根本不理会群臣的想法。
他这次前来晋阳,也不只是为了答谢刘长的。
刘濞认真的说道:“大王如今乌桓人和扶余人都不敢与燕国为敌,我想要派人收复辽东之地!辽东之外,乃是当初燕国余孽。”
“昔日,秦出征燕国,燕国灭亡,燕国人卫满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占据王险城自立,自称为王他们就在辽东之外寡人乃燕王,他卫满又如何敢称王呢?”
刘长看着他,问道:“兄长是想收复辽东之外的土地?”
“对!”
“只是我唐国粮草耗尽,士卒疲惫,只怕帮不上什么忙。”
“大王,我并不需要大王派遣士卒前来帮忙,燕国也有足够的粮草.只是,我燕国却没有什么将领.寡人想要亲自出征,但是又不能不处置国事故而,想要请大王能借给我一个将领,收复辽东之地!”
“借将?好啊!你说吧,你想要借谁呢?!”
“周勃!”
“周勃?好寡人这就下周勃??”
刘长一愣,“兄长!!周勃那是赵国的国相啊,又不是我的部下,你要借他,应当去找赵王啊,怎么却来找寡人呢?”
刘濞笑着说道:“谁人不知,今北地之天下,乃是大王为主,燕赵不过为大王之羽置也!”
“大王能调动赵国燕国的将士,我与赵王也都愿意遵从您的命令,大王为北地之主,赵国的将,自然也是大王之将!”
刘长挠了挠头,“兄长啊我与如意倒也亲近,若说借,他肯定也不会吝啬,
只是呢..赵国被打得全军覆灭,周勃又是他们的国相,这种时候,把国相带走,那赵国该怎么办呢?”
“大王,周勃擅战,而非擅政也.我也不会难为大王,我与赵王不太亲近,若是大王能为我修书一封,让我能与赵王会谈,其他的事情,我自与赵王叙说,我不会白借他的相,会有所补偿的。”
“开疆扩土,这是大事..好,寡人就为兄长修书一封,其他的,便看赵王是否愿意吧。”
刘濞再三拜谢,将自己所携带的礼物献给了刘长,刘濞完全就是将刘长当作了诸侯霸主,像过去小国服侍大王那样对对待他,这让刘长都不知该如何是好,虽然这么做不对,可这种感觉还不错。
在李左车率军返回之后,这場战争总算是结束。
唐国成功收复了朔方,五原两个郡,斩获无数,虽然将国库都打空了,但总体来说,重创了强敌,又带回了不少的物资,算是一次巨大的胜利,唐王早已被这种巨大的胜利冲晕了头脑,沾沾自喜,见到人就问自己的功劳跟贤王们比起来如何。
不过,刘长也确实开始将精力都放在了国事上。
他并没有对国事胡乱插手,反而是召集了群臣,听取他们的建议,询问了他们接下来该如何治理国家。
這是唐国群臣第一次迎来在大王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自然都不会错过,纷纷上奏,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甚至有些干脆就是互相冲突的,例如召平主张的“重商
”與王陵所主张的“农本”,又比如张苍所主张的“管制”与盖公所主张的“放任群臣各说各的,朝议很快就混乱了起来。
刘长坐在上位,大手一挥,说道:“不必多说..在国事上,就以张相所说的来操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