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美妇人说着,便朝着远处的儿子叫了起来,刘长看了一眼那孩子,还不到十岁,模样却有些眼熟...刘长笑着问道:“他的阿父呢?”
美妇人的脸色顿时变得不悦,骂道:“哼,就当死了。”
“我第一个良人死在了战场,后有贵人来到这里...哄骗了我,恩爱了数月,便消失了...后来便有了这个孩子...好在他留下了些钱财,好让我继续持家...”
刘长看着那孩子,狐疑的问道:“那个骗了你的人,是不是长得很白,年纪有些大,留着长须,身材伟岸,说起话来总是大义凌然?”
美妇人大惊,问道:“正是如此,您难道认识他?”
“好嘛...还真是啊...哎,这人啊,简直了...栾布,把那人的地址告诉这位夫人...算了,这样吧,您直接就跟我走吧,我带你去找那人,这里的生意....”
美妇人急忙说道:“这里的事情,我可以交给弟弟来办,他在哪里?”
“不远,就在晋阳!”
........
“师父!!”
当刘长一头扎进了张苍府的时候,跟在刘长身后的栾布却愣住了。
张苍的府邸平日里总是关着门的,处置什么政务也不是在私宅里,除却少数几个人,基本都不知道府内的情况,而栾布就是第一次前来,当他跟着大王走进府的时候,处处都是莺歌燕舞,怎么说呢,到处都是女子。
有的三三成群,坐在一起,不知聊着什么,有的则是在散步...这么放眼看去,你都数不清这里到底有多少人,很快就有人来迎接他们,这是几个年轻人,栾布原先以为是下人,可从大王与他们的对话里看,他们都是张苍的儿子。
这么一路朝着内院走去,所能看到的都是女子了。
栾布也数不清有多少,反正绝对是在一百人以上的,至于孩子那就更多了,院落里有孩子四处跑着玩耍,都可以在这里搞个国学了...而那位美妇人也是跟在他们的身后,当张苍衣衫不整的前来迎接的时候,美妇人却死死盯着他,骂道:“你何以负我?!”
张苍抬起头来,狐疑的打量着面前的妇人,她身边的孩子,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你们且去休息,稍后我会去找你们的。”
美妇人还想说话,可看到这府邸格外奢华,心里还是露了怯,在张苍儿子的带领下,带着孩子离开了此处。
张苍让刘长坐在上位,自己和栾布坐在了他的身旁,随即长叹了一声,说道:“大王啊...为王者,应当关心家国大事,怎么可以总是外出狩猎游玩呢?”
“师父是怕我再带人回来吧?”
“大王出去也就算了,每次出去都给我带人回来...这是什么道理?”
“师父还怨我?!寡人还想问您呢,为何寡人去哪里游玩都能碰到您的老相识?寡人现在上路,看到的孩子几乎都像您!”
张苍清了清嗓子,说道:“这都是我年轻时候的行为,当时年幼,不明事理。”
“年轻时的事??寡人方才还看到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婴儿!”
“咳,大王因何事来找臣呢?”
.......
“还是屯田的事情,这件事,师父您可拖了好长一段时日了,该有个结果了吧?”
“欲速则不达。”
张苍平静的说道:“已近春时,在这个时候,迁徙大量的民众赶往朔方等地,在这里开垦屯田,这一定是赶不上的,只能是在今年秋收之后,再做打算了,在那之前,臣会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好,这件事寡人可以等,那在到朔方的路上修建驿舍的事情,您为何也不动手呢?”
“因为不确定建城的大概,因此还不能动手...”
张苍不慌不忙的说着,这位国相什么都好,就是太喜欢偷懒了,只要刘长不逼,他做事就绝对不急,刘长甚至觉得,若是自己早来唐国十年,说不定唐国实力已经是现在的十倍了。
刘长板着脸,严肃的说道:“寡人是要看到成果的...寡人所要求的事情,张相若是不让寡人看到成果,寡人便要为您特意修建一座府邸,让您独自在那府邸内办公,十月不许出门!!”
“大王,臣定然做好。”
刘长又吩咐了几句,这才严肃的说道:“师父啊,您四处留情,不曾强迫,寡人也不好说什么,可是...您不能入了就走啊,这样的行为,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大丈夫....生子却不养,这是要遭天谴的!”
“臣领命!”
刘长这才转身离开了这里,当他们走出来之后,栾布这才狐疑的问道:“张相到底有多少妾室?”
“明面上的有百余人,各地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那他有多少孩子呢?”
“我怎么知道,我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
栾布却摇了摇头,“张相有负大儒之名...难怪先前多次入狱。”
刘长感慨道:“张苍来到唐国,唐国大治,他很多的政策,救活了近百万的百姓,有大功,可他总是四处留情,一旦对方有了身孕,便不再亲近...若是张相能管好自己,或许他的名望不会低于萧相,奈何啊。”
两人回到了王宫,张不疑却早已在王宫门口等待着。
“大王!”
刘长让他跟上,进了王宫,让众人离开,只剩下了张不疑一个人,张不疑拿出了奏表,放在了刘长的面前,认真的说道:“大王,您不在的这段时日里,臣又抓捕了几个奸贼,这些是各地送来的案件,都已经办理...”
张不疑为刘长讲述了起来,这厮若是不算反骨的话,办事能力还是不错的,他总是精力无限,跟张苍相反,急着去建立功名,忙于国事,不顾私情,行事果断,确实是个能臣。
“这比起原先还是好了很多,唐国百姓大多凶恶,因小事而杀人者常有...如今杀人等事越来越少,盗窃也几乎没有...多数案件都与商贸有关,有哄抬价格的,有以次充好的,有偏财的...”,用后来人的话来说,就是刑事犯罪正在降低,而商业欺诈等犯罪却在不断的增加。
刘长认真的点着头。
张不疑随即又说道:“绣衣有报...”
他再次拿出了奏表,这一次就不是案件了,而是些大臣们的事情,唐国的绣衣,目前是张不疑来负责的,为唐王之耳目,监察群臣,刘长之所以让张不疑担任廷尉,就是因为张不疑这个人忠心耿耿,是大唐罕见的大忠诚,值得信任!
“大王,这些都是些奸贼...他们居然敢在私下里非议大王,还说大王急着修建道路城池,不体恤民力..像这样的奸臣,就应当被诛杀...还有这些,这些都是忠良之士,这几位甚至想要联合上书,劝说大王在晋阳修建大王宫,觉得如今的王宫配不上大王...”
刘长迟疑了片刻,这奸贼和忠良是不是该换个位?
“不疑啊...人家想要指责寡人做的不对,怎么就是奸贼呢?想要上书让寡人修建王宫,难道就是忠良吗?”
“不要看他们对寡人的态度,多去看他们私下里是否作恶,是否欺压百姓....”
“唯!”
“对了,大王,侍御史邹量弹劾廷尉,说廷尉所制定的刑法重与庙堂所规定的,说大王自设法度,藐视庙堂,以肉刑为重,不行仁义之政....”
“哦?他现在人在哪里?”
“在廷尉大牢。”
“胡闹!!人家说了你几句,你就把人家给丢进大牢里?”
“他弹劾廷尉倒是无碍,只是他污蔑大王,臣绝不轻饶!”
“赶紧把人给放出去!”
“唯!”
刘长抚摸着下巴,“人家说的也对...唐国的刑法确实比其他地方都重...可这也没办法啊,我唐国的百姓素来勇武好斗,若不以重刑压制,那怎么办呢?同样是私斗,长安能发生一例,我唐国就能发生一百例...寡人若是跟长安那样,私斗只是赔点钱,那还了得...地方官吏每天就是要去抓私斗了...这也得因地制宜啊。”
“大王英明!当真如此!”
“不疑啊,你其他事都处理的不错,但是啊...可不能胡乱抓人啊...我看你啊,真是越来越像宣义了!”
“先前樊伉还跟我抱怨,说他回家休息的时候纵车返回,就被你带走,关了三天...”
张不疑认真的说道:“大王,身为廷尉,若是不能严厉治法,那就不能服众。”
“哦?寡人的不疑终于也变成了一代贤臣了啊!不过,下次再遇到邹量那样的事情,不要直接抓人!”
“大王,臣也是按着律法来办事,他若是上书大王,直言不讳,臣不会抓他,可他对他人如此言语,那就不行。”
刘长惊讶的发现,自家这位反骨居然还成熟了不少,如此下去,或许还真的能接过留侯的旗,就算建不了留侯那样的功,也能青史留名,成为一代贤臣。
刘长开心的说道:“臣随其君,有寡人这样贤明的王,群臣也能成为贤明的大臣了!”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夏无且派人来禀告,说是召集了一批医家大贤前来拜见大王。
刘长这段时日里要做的事情很多,先前燕王要借周勃,随后上书庙堂,请求讨伐胡人,长安答应了他,并且让唐王来负责这件事,唐,赵,燕三国一起来决定,因此,刘长还要跟两位大王见个面,商讨一下出兵和分..分战利品的事情。唐王可不是二八开能打发走的,虽然兵是燕国出的,将是赵国出的,可唐国还是要吃大头。
谁不知道这北地是长老爷说了算的。
除却这件事,还有就是医家们的事情。夏无且以参观扁鹊医书的名医将那些医家骗到了唐国,光骗来可还不行,还得想办法让他们留下来。
赵王那里还没有消息,他的国相几户都变成了共享国相,刘长开辟了乞讨式治国的理念,而如意则是开辟了一条借国相式的治国理念,别看他先前的士卒全军覆灭,可唐国的援助那是不少的,在击败敌人之后,刘长一次性送了十万头牲畜给赵国,还送去了铁器,农具等物资,虽然这些也抵不上人命,可好歹能让其他的赵国人活下去。
何况这次燕国只是要将,不要士卒。
不过,现在还是先见过这些医家们再说。
很快,夏无且就带着这些人走了进来,当他们走进王宫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急忙拜见了唐王,刘长则是打量着这些人,笑着说道:“诸公能前来唐国,为寡人效力,寡人实在是开心啊,来人啊!赏!”
听到刘长的话,几个医家脸色大变。
其中一个医家大声说道:“我才疏学浅,这次前来,也只是为了求学,没有什么本事可以辅佐大王!”
“哈哈哈,能来到这里的,都是天下有名的大医,您何必如此自谦呢?”
“我在地方上,救济贫穷的百姓,我的医术,只能治好黔首之疾,却治不好王侯!”
那人态度非常的坚决,眼里满是对王侯们的不屑。
“寡人可不是让你来治王侯的!”
“何况,既然到了唐国,那就没有离开的道理。”
“你若是不肯,寡人..寡人便去杀了晋阳附近的樵夫,以此泄愤!!”
淳于意一脸茫然的看着面前这位暴君,这特么关樵夫什么事???
ps:找了很久,没有找到关于医家的相关资料,都怪我当初没有好好听课,光顾着写书去了,书到用处方恨少啊...对了,今天均订突破到了四万七,吓了我一跳,感谢群贤们的大力支持,放心吧,仲父绝不会因为这成绩飘起来的。
家父汉高祖 第243章 如意,起来给寡人跳个舞
“寡人强健!”
“手撕虎豹,有百万夫不当之勇,压根不需要医者来医治!”
刘长伸出手臂,给众人炫耀着自己那粗壮的腱子肉,傲然的说道:“寡人让你们前来,也不是为了让他们服侍王侯!”
在他面前的这些医家里,有公孙光这样不事王侯的人,他们一直都是在地方上给穷苦人看病,不收什么费用,全力救人,是真正的伟人,当然,像阳庆这样有官爵在身的随军医也不少,这些人一生都在为庙堂服务,还有数位曾担任太医令的,这些人就比较亲近王侯了。
而淳于意原先跟随公孙光学习,如今又在其举荐下跟随阳庆学习。
可无论立场如何,这些人都是在忙着救人,值得尊重。
淳于意还没有开口,公孙光便先问道:“那大王将我们叫来是因为什么事呢?”
“寡人想要让你们在唐国教出更多的医者,这是造福天下的好事。”
公孙光笑了起来,他坐在刘长的面前,不卑不亢,认真的说道:“大王若是想要让我们为大王教随军医,臣倒是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哦?”
“只要大王能避免战争,不因为自己的功名而让士卒们奔赴沙场,就不愁随军医不够了。”
“寡人要的可不只是随军医,寡人全都要!”
刘长看向了一旁的夏无且,夏无且急忙解释道:“大王认为,医者乃是家国之要,因此想要在唐国培养出大量的医者,大王还说,要设立医官,从乡至县,让唐国的所有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夏无且解释着唐王的宏伟目标,而唐王只是傲然的抬着头,时不时点点头,很是谦逊的说道:“寡人心系天下百姓,实在是前所未有的贤王,是值得你们来跟随的!”
公孙光等人目瞪口呆,他们倒不是惊讶与唐王的大志向,他们只是第一次听到有诸侯说自己是贤王的...哦,这也不是没有先例,公孙光的老师曾跟随秦二世,听闻秦二世就常常讲述自己的功德,还常说自己的功德超过过往的所有人。
还好高皇帝没有留下赵高之类的...不然让这位继位,那还了得?
几个人沉默无言,低着头来,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阳庆率先开口说道:“臣虽年迈,却愿意留在唐国,辅佐大王。”
刘长大笑了起来,即刻请他坐在身边,言语亲切。
“那你们呢?”
“天下的患者,不只是在唐国,若是我们都在此处,那其余地方的患者又该如何呢?”
公孙光摇着头,说道:“请大王允许我们回去吧。”
“呵,既然来了,那就没有离开的道理...我唐国,岂是你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寡人已经向庙堂上奏,请求在各地都推行唐国的制度,我唐国为天下先,你们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一个一个的去救,又能救下多少人呢?若是你们能将自己的学问传授给更多的人,让他们去救,又能救多少?”
“若是你们私藏学问,不肯授人,天下百姓多因疾而死,这都是你们的罪过!”
“寡人将你们骗来唐国,为天下而事,希望你们不要不知好歹!”
刘长凶恶的说着,几个医家却只是叹息着,早听闻唐王的恶名,还以为是夸大,原来这传闻还是有些矜持,为尊者隐...面对强势的诸侯王,这些人便是有再好的医术,也只能低头,只是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刘长却不在意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在他们同意之后,便格外的开心,令夏无且设宴来款待这些人。
“既然要弄,那就要弄个大的,寡人要在晋阳城内分出最大的一块土地来,修建最好的府,你们可以召集自己的弟子,也可以召集优秀的年轻人,当然是越多越好,你们要钱,要粮,要什么都可以给寡人说,寡人一定送到!”
“你们也不能总是教学,在教学的同时,也可以治病,寡人不是要将你们都聚在晋阳,寡人要将你们分布在唐国的每个郡里,你们平日里可以带着自己的徒弟免费给百姓们看病,所需的钱财,都由寡人来出!”
事实证明,这并非是刘长临时起意,他已经做好了很详细的打算。
嗯,这位大王虽然有些凶残,可做事还是挺果断的,在宴席上,就已经宣布了每个人的去处,又叫来了召公,让他即刻安排好所要的物资,尽快完成自己的吩咐。
众人拜别,阳庆却没有一同离开,他问道:“大王,能否让臣为您把脉?”
“好啊!”
刘长干脆的伸出了手,阳庆认真的为他诊断。
“哈哈哈,寡人是不是很强健?先前作战,受了些伤,也有夏公为寡人治....”,刘长絮絮叨叨的说着,又讲述着自己在战场上勇猛的行为。
“大王...您是否会偶尔觉得胸闷不适,四肢发麻?”
“额...偶尔如此...寡人好武,常常与数十甲士搏斗,力竭方止,这都是正常的吧?”
“您形气俱实...乃气血旺盛...大王可少食肉,多食菜...”,阳庆说着,便令人拿来笔,给刘长写下了菜谱,“请大王按着这个用膳,不可太多,大王好武是好事,不可中断....”
刘长一脸的茫然,直到那人离开,方才紧张的看着夏无且,问道:“难道寡人得了什么大疾?”
“非也,他只是帮大王调理身体而已。”
“那就好,吓寡人一跳!”
......
晋阳内的一处食肆内,一位穿着朴素的老人笑呵呵的与众人打了照顾,坐下来吃饭,晋阳非常的繁华,来往之人不绝,食肆酒肆也多的吓人,老人要的东西也不多,低着头吃了起来,又来了几个人坐在左右,众人聊着天,吃着饭。
“李老丈,你可是有段时日没来啊。”
“家里有些事。”
“我们还以为你走了呢。”
“你们还没走,老夫怎么会先走呢?”
几个老人笑着聊了起来,忽然有一人走了进来,这人是文士打扮,走进来之后,看了看周围,就坐在了一个没有人的角落里,小厮笑着上前,询问他需要什么,那人点了不少吃的,也开始埋头吃了起来。
周围几个食客都有些好奇的看着他,这人看起来有些陌生啊。
那人吃了几口饭,顿时大惊失色,急忙抬起头来问道:“这粟怎么是这种口味?!”
小厮笑了笑,没有回答,一旁的唐人却狐疑的问道:“你不是唐人吧?”
“这位老丈,我是从长安来这里求学的。”
“呵,谁是你老丈,长安的?”
这人一脸的不屑,傲然的说道:“这粟饭里的料,只有我们唐国有,长安可找不到!”
李老丈平静的开口说道:“不要为难这后生...你来唐国求学?学什么?”
“我听闻唐国要设立医学,所有人都可以来学习...还不收费用...我家贫...”
听到年轻人这么说,周围几个人却不再那么冷漠,“原来如此啊,来,你吃,这饭算是我们请你的!”
年轻人看着周围这些凶神恶煞的食客们,腼腆的笑了笑,急忙拜谢。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喧哗,一辆车从食肆边冲了过去,引起众人的谩骂,那年轻人目瞪口呆,问道:“这是什么人?怎么敢在城内纵车呢?!”
食客愤怒的说道:“这是李太尉家的子侄!整日都是在四处驾车!实在是不当人!”
“是啊,也就是我老了,若是我年轻二十岁,就叫上群雄宰了他,夺了他的车!”
“这李太尉也是不管好自己的族人,肆意妄为,大王迟早要收拾他的!”
几个人愤怒的骂着,李老丈的脸却有些黑。
不管那些听到这些危险言论后吓得脸色苍白的年轻人,李左车给了饭钱,告别了众人,慢悠悠的朝着王宫走去。
.......
“大王啊,您每次外出救人行善,分发物资,便说自己乃是御史朱建的族人....”
“而每次纵车外出,游玩作恶,便说是我的族人...”
“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李左车眯着双眼,刘长刚刚回来,就发现这位在王宫里等着自己,而听到他的话,刘长大惊,说道:“寡人何曾如此啊?寡人回到晋阳之后,已经有十年不曾驾车了!”
“臣方才看到大王驾车在城内狂奔...”
“哦,如意今日派了使者前来,赵人无礼,纵车的可能是他的使者吧,您看错了。”
“臣不会看错,大王的鞭子都险些挥到臣的脸上了。”
刘长看自己赖不掉,便换了个脸,笑呵呵的坐在李左车的身边,抓着他的手,说道:“仲父啊,您在唐国最有威名,若是寡人不说是您的族人,那些官吏就要来抓寡人了...虽说他们也不敢抓,可若是得知了寡人的身份,那也不妥啊,是不是?寡人身为唐王,带头违背律法,这被他人知道了,寡人以后如何治国呢?”
“大王原来还知道啊!”
“那大王为何还要这么做呢?”
“寡人乐意,谁能管我?!”
刘长再次变脸。
李左车摇了摇头,“大王啊,太后所派来的大臣就要赶来了,听闻唤作唐刺史,主要就是监察唐国的事情,随时向庙堂汇报..您以后可得当心啊...”
“啊?还要派人来监察?这是哪个奸贼提的误国之策?!肯定是陈...”,刘长刚开口,却猛地想起来,这好像也是自己的提议,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其实这也是一个好计策,能防止各地出现无视律法的奸贼,如今有的权贵啊,完全就是无视王法,肆意妄为!”
看着刘长义正言辞的说出了这番话,脸都不红,李左车不由得感慨:“张相教的是真好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