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晁错办事讲的就是一个效率,早上想出政策,晚上就要去做。
跟刘长简直就是天造地设。
刘安就要稳妥很多,「我觉得,还是在长安进行小规模的几次考核,然后在全国内进行,否则一旦出错,不容易更改,而且官吏的事情,关系重大,频繁更改,会造成很大的混乱。」
晁错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有些恼怒的说道;「殿下!革新之事,想来就是不进则退,时日最为重要,若是革新不能彻底,有多迟疑,则必败无疑!!」
刘安已经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不会被晁错几句话就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他还是摇着头,「革新也并未都是对的,得先知道其好坏,然后再加以执行,否则若是革新会带来动乱,那彻底的革新,岂不是会带来更大
的动乱?」
「这革新是对的!」
「何以见得?」
「这是陛下之令!陛下永远不会出错!「
刘安愣了一下,正要跟这位好鹰犬继续对峙,却忽然有人拦住了他们的马车,刘安一看,乃是廷尉的宣莫如,对这位跟阿父关系密切的长辈,刘安也不敢太放肆,急忙下车拜见,晁错却是一脸的悲忿,「你们又来?我与你们有什么仇怨?!要这般对我若是对我不满,就给我定刑,哪怕是剃了我的胡须也好,何必如此折腾?!「
「去了又不问话,又不让休息..整日胡说八道!我一定要上奏皇帝,我一定要杀了张释之!!!」
还没等晁错将话说完,他再一次被带走,刘安却拦住了宣莫如。
「仲父…我看这些天总是有人来找晁公,让他不得安稳,各种羞辱…这不像是阿父的命令,这到底是何人所为呢?」
听到太子的询问,宣莫如也有些纠结,他看了看周围,随后低声说道∶「殿下还是莫要再问了,这厮平日里四处树敌,这次又得罪了两位最不能得罪的…这都是那两位的意思…廷尉是不愿意听从他们的,但又没有办法阻止,最后只能是我来执行…」
刘安大吃一惊,「他到底得罪了什么人啊,连张释之都不敢去阻拦??莫不是得罪了我大母??「
宣莫如低声在刘安耳边说了几句。
刘安大更加震惊了,「是他们??晁错怎么会得罪他们?晁错怎么敢得罪他们??「
「我也不知道啊…这厮平日里四处得罪别人,这也就算了,这次连这两位都给得罪了,幸好陛下目前还用得着他,不然下场怕是要更惨,我听他人说,晁错似乎是当着他们面,谩骂他们是老而不死的狗贼…」
刘安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眼眸里满是惊愕。
「反正殿下以后还是离这厮远一点吧,这厮若是不改掉这个性子,迟早要死在他那张嘴上,那两位是好惹的吗?就是那两位杀了晁错,难道陛下还会因为晁错向他们问罪吗?唉,这厮啊…」
「好的,仲父,我知道了,对了,仲父平日里也要来皇宫里多坐坐,阿父整日念叨着你呢…」
刘安话锋一转,又拉起了关系,宣莫如显然很受用,笑呵的答应了刘安,这才离开。
」殿下,这件事我们还是不要参与了吧。」
程不识忽然开口说道;「这制度办好了虽然有大功,可是跟晁错这种人一同办事实在是太危险了,别因为他的缘故得罪了那些真正重要的人…」
」我又不是贪图那功劳…我只是想要学会怎么去办事而已…你说,庙堂里还有比晁错更擅长行策的人吗?」
程不识有些迟疑的说道:「有,但是不多。」
「若这厮能改正自己的脾气,那该多好,那他将来就是我的膨侯,我的北平侯啊…」
「其实吧…我觉得殿下不必担心这个,我看那北平侯生龙活虎的,昨日我亲眼看到他在五鼎楼内左拥右抱,高歌起舞,面前起码有十位美人…咳咳,臣觉得,即使您在位,他或许也能继续担任您的国相…」
「唉,北平侯就这点令人不齿,他都这把年纪了,你说若是我阿父知道了会怎么样呢?」
程不识迟疑了许久,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住了,只是说道∶「想必会很气愤吧…」
「不说这个了,这件事得我们自己来操办,晁错太急了,不能按着他说的来办,我要正式接手这件事,我现在就要去找阿父!!这次考核的内容,由我们来制定!!「
当刘安急匆匆的回到厚德典的时候,吕禄正低着头,站在门口,看到刘安来了,他急忙进去禀告。
等刘安走进去,却不想阿母居然也在这里。
只是,阿母的脸色不太好看,板着脸,似乎刚刚才发过脾气,至于阿父,看起来也有些尴尬,只是挠着头,看到刘安进来,刘长很是高兴,急忙对曹姝说道;「朕与安有要事要商谈,你先回去吧!「
曹姝瞪了他一眼,随即离开了这里。
不知为何,刘安总觉得阿父有些怪怪的,刘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让刘安坐了下来,「你怎么来了?」
这语气比起方才又冷漠了许多,刘安只好将晁错的那些话告知了刘长,又将自己准备接手的事情也如实的说了出来,看到儿子这么有自信,刘长也是挺开心,他不怕身边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就怕他们不敢去想,就如刘祥带着军队跨边塞,他不生气刘祥这么做,却很气他轻易被抓获,刘安表现的越是有胆魄,有能力,刘长也就越开心。
等这竖子成长起来,自己就可以随意去浪了,而且也不怕被皇后发现后训斥…
「好,既然你想这么做,那就去做吧。」
「不过,这考核的内容,你可想好了?」
「目前是县衙贼曹缺少人手,故而我想要制定一些关于律法的考核,然后是剑法,还有一些案件的梳理能力…交涉能力,在县衙进行第一次的试招,如果效果不错,以后就可以推广到天下各地去…阿父以为呢?」
「不错,不错,你能想到这么多,倒是令我有些意外,你既然想去办,那就去办!无碍,若是出了什么错,你也不必担心,反正还有陈侯!」
刘安急忙说道:「对了,阿父,晁错似乎得罪了陈侯…如今晁错总是被各种为难,连进城门都要被为难…」
刘长却很不在意,「这朝中还有谁是没有被晁错得罪过的?这厮能活到今天都是因为朕的大恩大德,你不必在意,不过,陈侯这个人,也是有些小心眼了,他都这般地位了,还跟一个后生计较什么呢?晁错又不是针对他说的…不过几句话的事情,他却如此在意,这也不好,朕会给他说一声的…「
「大丈夫要有肚量,要能容忍,绝对不能像那唐雎一样睚眦必报!」
「阿父…是范雎…」
「竖子!!乃公方才说的就是范睢!你读了几本书就开始在这里指导朕了吗?你这个竖子,这件事都交给你多少天了,至今都没有办完,实在令我失望!滚出去办你的事!这要是办不好了就去干徭役!干那个不用动脑子!」
刘长直接就将刘安赶了出去。
当刘安茫然的走到了皇宫门口的时候,召嘉急忙行礼,大声喊道∶「殿下无恙?!」
刘安被他吓了一跳,「是召君啊…您不必每次见到我都这么客气…」
「您以为..唉..不能不客气啊…这是陛下的命令,臣还得再喊一天呢,这嗓子都快喊哑了…不过臣这还算是好的,明日就能离开了…」
刘安看着这可怜巴巴的清河郡守,无奈的摇头苦笑,「这还说什么范睢啊,比他可差远了…」
「咳咳。」
召嘉不敢附和,只是咳嗽着提醒殿下,这话可不能乱说啊,要是被那小心眼的给听到了,指不定怎么惩罚呢。
刘安却不以为然,「您不必担心,在这里,他又听不到,我阿父啊,虽然是一代明君,却是少了些气量,这大丈夫处事,当如我大父那般,能容人..」
就在这个时候,剧孟火急火燎的冲了过来。
「殿下!殿下!陆奉常将我们的人都给遣返了,说考核之事至关重要,要他们亲自来制定,不能让我们的人来插手…」
「什么?!这老狗!居然敢不答应?我绝不饶了他!!!」
看《家父汉高祖》最快更新
请浏览器输入-wap..com-到进行查看
家父汉高祖 第568章 你替朕去问一声
皇宫大门。
在两个年轻后生的搀扶下,一个老妪哆哆嗦的走下了车,这老妪看起来平平无奇,她已经非常的年迈了,整个人都缩成了一团,骨瘦如柴,手持寿杖,证明她的年纪已经超过了七十岁,获得了很多的殊荣,例如不必向皇帝行礼,迎面而来的车上人必须要下车等候她等等。
她颤颤巍巍的朝着厚德殿走了过去,一路上都有人带领,近侍对她也是极为客气,沿路的近侍郎中宫女们都对她展现出了极大的好奇,不由得打量了起来,跟在她身后的两个年轻后生显得有些得意,哪怕是进了皇宫,脸上也没有多少畏惧,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甚至与那些郎中们对视。
很快,这老妪就在两人的扶持下走进了厚德殿内,那两个后生也不再敢抬起头来直视了,老妪挣扎着从他们的手里脱开了身,然后极为恭敬的朝着皇帝所在的方向行了大礼,整个人几乎都贴在了地上。
吕禄大惊失色,急忙朝着刘长使脸色。
这可是手持寿杖的老人啊,高皇帝都不敢让这样的人大礼参拜,这一幕要是传出去,那可还了得,在以孝治国,以礼法定天下的大汉,皇帝必须要带头尊重老者,带头成为一个孝子。
可刘长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一旁的吕禄,他还在打量着面前的老妪。
「臣拜见陛下!!「
「臣恭问陛下无恙?!「
「臣再拜陛下!!」
老妪连着三次大拜,她身后的后生更是连连参拜,刘长依旧是一言不发,颇为冷淡的看着她,吕禄再也忍不住了,只好清了清嗓子,低声提醒道∶「陛下…有臣行礼,君该答话。」
「哦,朕无恙,你呢,老东西,你无恙啊?还没死呢?」
吕禄脸色大变,老妪身后的两个年轻后生更是勃然大怒,猛地就要起身,却被老妪很快制止,老妪面色惶恐,急忙说道∶「臣无恙,多谢陛下关怀…臣管教不严,使得外孙犯下如此大罪,竟然让陛下陷于危难,臣该死!臣该死!!」
这老妪在大汉是非常有名的,她是高皇帝亲自册封的鸣雌亭侯许负,她是河内温县人,因为非常擅长给别人看相,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女相士,也就是遇到高皇帝时年迈了点,不然大概率是要成为刘长的「阿母」了,她在大汉名声非常的大,很多达官贵人求着她来给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们看相,给出一个评价。
在另外一条历史线上,她给魏王魏豹的妃子看相,认为这位妃子会生下天子,魏豹很高兴,决定相信这位女相士,随即谋反,想要讨伐周边的几个普通将军,比如韩信啊,曹参啊什么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魏豹的这位妃子也作为战利品被送到了高皇帝这里,她叫薄姬,跟高皇帝生的儿子叫刘恒…可怜的魏豹啊。
后来她又为周亚夫看相,说他八年后出将入相,九年后饿死,最后周亚夫也是如她所说的一般死法。
至于她如今为什么出现在刘长的面前,那是因为她的外孙,她的外孙,就是那位陇西巨寇郭解,这位在各地无恶不作,带着贼寇四处流窜,残害了三百多条性命的凶手。
郭解在很小的时候就总是犯罪,可他每次都能躲过惩罚,就是因为他的这位结交了无数权贵的亭侯大母。
在历史上,也是在许负死了之后,郭解才改变了性格,开始积极为自己塑造「浪子回头」的美名,因为能保得住他的人已经没了。
这也是刘长对许负非常不客气的原因,她那位外孙可是残害了几百条性命,这罪行,作为庇护者,许负也躲不过去!
许负显然是个很聪明的人,在外孙被抓之后,她就已经明白,这外孙是没办法救下来了,实际上,早在当初武最案后,她就不再为人看相了,
因为那时陛下就已经表现出了对方士,相士的厌恶,上一个如此厌恶方士的皇帝还叫赢政,比起赢政对方士们的处置方式,当今皇帝只是流放,这已经很宽容了。
许负是经历过坑杀方士相士那个年代的人,她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不做。
奈何,就在她全力保持低调的时候,她那个不争气的外孙,还是将她拽下了马。
她知道这个时候求谁都没有用了,因此,只能是将自己的姿态放低,以这种年迈,命不久矣的形象来拜见皇帝,平日在家里,这位可是丝绸锦缎,混身挂满各种金银珠宝,手持红木寿杖,随行有数百位弟子,浩浩荡荡,家田无数,府宅广阔的。
她只是希望这位皇帝能看在自己的年纪上,对自己稍微怜悯,不要将自己也牵扯进来…自己都这么年长了,以孝治国的皇帝应该不会对自己太无礼吧??
奈何,皇帝的第一句话,就打破了她的幻想。
这不是个仁君啊…
许负急忙求饶,脸色格外悲伤,甚至落下泪来,她身后的两个年轻后生也很给力,低着头抽泣,而刘长是人高马大的站在他们面前,仰起头来,面色不善,眼有凶光,这画面怎么看,都是一个可怜兮兮的老人受到了一个恃强凌弱的暴君的欺凌。
「若是我的外孙,陛下也不会前往陇西,更不会遇到那样的危险,这都是我的过错啊,请陛下下令处死我啊,我的罪行,只能以死来清洗了!!」
这些干相士的,除却心理学,这演技也是相当不错的。
周围那些值班的郎中,此刻都有些不忍心了,吕禄皱了皱眉头,几步走到了刘长的身边,低声说道:「陛下,这人年迈,况且人脉极广,平日里常常救济百姓,在民间声望非常不错,若是就这样逼死了她,怕是不妥!有伤陛下的名声啊…」
刘长深以为然,赞许的看着吕禄,点着头,大声的说道∶
「你说的对啊!不愧是朕的近侍,就这么杀了她一个,却是不妥,如何对得起那么多被残害的人呢?应该族诛才对嘛!「
「就按着你说的来办!来人啊,将他们全家族诛!「
许负浑身一瘫,无力的看向了皇帝,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敢,因为大汉还有比族诛更加残酷的刑法,她最后只是看向了吕禄,眼里满是悲愤。
吕禄长大了嘴巴,呆滞了许久。
看着如虎似狼的甲士们将他们拖走,吕禄都没有反应过来,刘长却依旧骂道:「那郭解在河内多次犯罪,不到十五,就杀了人,就是因为这个老妖,不曾问罪,直到灭了一户,怕受到牵连,开始逃窜作案,四处挖人家的坟,女干yin人家的妻女,杀害过往的商贾,凌迟了都不够泄愤的,这老妖居然常年包庇自己的外孙,她就应该罪加一等应该先凌迟了再砍头然后车裂最后腰斩…然后拉到尚方给她炸喽!」
吕禄的嘴角抖动了一下,猛地抓住了刘长的手,眼里满是惊恐。
「不可啊!!陛下!!不可啊!!」
「您要是怎么办,群臣就真的要以死来劝谏了!!「
刘长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心里的怒火,「朕知道…朕乃仁义之君,又不是桀纣,岂能如此?」
」说起来,这都要怪那老昏君,给一个骗子封爵,让那些拼死作战的将士们怎么想?也就是那老昏君不在了,否则我非要…」
刘长又抱怨了很久很久,最后看着面露难色的吕禄,得意的问道∶「朕方才的应对如何啊?借你之口来处决,就不会伤到朕的名声了!」
「是啊…就只伤臣一人…陛下英明…」
「禄啊,这名声,那都是虚的,不必如此在意,朕这是为百姓除害,百姓之所以尊重她,是因为不知道
她的外孙做了什么,若是得知了,他们都会来拜谢你,而不是仇视你!」
吕禄也不好说什么,陛下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认了。
可是,处置许负这件事,并没有刘长所想的那么容易。
群臣因为这件事而四处奔波,他们都不愿意这位女相士如此被处死,理由很多,什么年龄,非嫡孙,罪不致死之类的话,实际上,还是因为这位女相士的好友太多,他们似乎很担心这位女相士的事情最后也变成武罪那样的案件,再次成为陛下的一个借口,牵扯出一大批的权贵来,权贵们对这是非常在意的。
除却这个原因,更多的人就是纯粹为了反对而反对了。
贾谊正在推行的重商主义,引起了国内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抓紧一切机会,同样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劝谏皇帝的机会,他们认为商贾迟早会灭亡大汉,只有继续走重农的道路才能让大汉长久,而他们也会利用近期内的一切事情,打倒他们的敌人,他们不敢将刘长当作自己的敌人,可刘长身边的那些大臣,却是很好的例子。
在次日的朝议上,庙堂里就充满了火药味。
最先起身的就是奉常陆贾了。
陆贾倒不是跟许负有什么牵连,他只是出于对礼法的考虑。
「陛下,礼记说;八十、九十日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周礼说∶掌三刺,三友,三赦之法,以表彰四口听监狱诉讼,所谓赦,一赦曰幼弱,乃不满十岁之幼童,再赦日老耄,乃花甲以上之老者,三赦日蠹愚,乃不知人事之残疾!」
「以秦国的暴虐,也曾立下律法,不会处刑年不满十岁的孩子,不会处刑花甲以上的老者,只要不是亲手杀人,皆可以得到赦免!」
」太后处政时,颁发二年律令,其中具律里有规定∶公士、公士妻及行年七十岁以上,若年不盈十七岁,有罪当刑之人,皆完之!」
」最初高皇帝在位时,更是多次提起这件事,齐悼懿王还在世的时候,齐国有位花甲以上的老者曾雇凶杀人,应当处死,后来群臣商谈,认为他的纪太大,又不曾亲自杀人,故而不给予腰斩的处罚,剃掉了他的胡须和头发…」
「如今你要处死许负,一来,她符合二年律令中七十岁以上的规定,二来,她并非是亲手杀人,臣以为,可以赦免她的死罪…」
陆贾并非是信口开河,而是从周开始,华夏就正式拥有了对三类人士的特赦法令,包括小孩,老人,和残疾人士,这在全世界都是最先进也是最人道的法律形式,这传统一代一代的被继承,哪怕是以暴虐而闻名的秦国,也对这法令做出了继承,并且加以完善,不能惩罚孩子,但是孩子的父母要遭受同样的处罚,不能处罚老人,但是老人的孩子要替他受罪,不能处罚残疾人,但是他的看护者要受到惩罚。
汉朝同样也继承了下来。
刘长听到陆贾的话,反而是迟疑了起来,说起来,这法令倒也不能算是错误的,张释之总是说,律法不能是泄愤,要以仁,可是想起了那几百条人命,刘长却又无法释怀。
「既然是阿母所拟定的律法,朕当然是要遵守的。」
刘长这么一说,群臣顿时大喜。
陆贾也是自信满满,他连太后都搬出来了,能压皇帝一头的,也只有太后了。
刘长随即又说道;「可是,朕准备在这律法里再加一条!」
「张释之!!」
张释之急忙起身,看向了皇帝,刘长挥了挥手,说道;「加一条,就说罪行极为恶劣,受害者里同样有三赦之人的例外!!「
陆贾大惊,正要开口,刘长却冷冷的看着他,反问道∶「被郭解害死的那数百人里,也
有孩童,也有年过七十的老者,甚至还有残障者,就是因为听不到他的话,撞上了他,就被他所杀死,那些人又该怎么算?!这般罪行,还要得到赦免?!朕不答应!!「
「陛下!!这是郭解之恶,与他外大母有什么关系呢?!此不仁也!」
「朕蛮夷,不知仁也!后人勿类朕!」
刘长大手一挥,直接不理会陆贾,陆贾瞪圆了双眼,欲言又止,最后也只是痛苦的闭上了双眼,他也没有办法了。
可依旧有大臣不死心,一位御史府的官员起身,这人的眼神里有些不自信,他们家平日里跟许负的关系很亲近,每年都会送去大量的钱财,让她为自家子嗣看相点评,从而获得名望…在这个时代,名望还是非常有用的,许负出了事,他们也是有些坐不住。
这人小心翼翼的看着皇帝,说道∶「陛下…我认为,因为做贼的罪名而诛族,实在有些太过,天下人怕是会误以为陛下是因为自己遭受地动而迁怒与他们,有伤陛下的威望,倒不如陛下只治首恶,赦免其他人,以安天下人的心…」
刘长忽然笑了起来,「名声?」
「地动乃是天灾,朕不怪任何人,但是数百条性命就此逝世,却只让郭解一个人偿命,未免有些太亏了。」
「可杀人的是郭解,这些人并未参与。」
「是没有参与,可郭解每年给那老妖送上礼物的时候,这老妖浑身带着沾满鲜血的珠宝,那时她可享受了?他的族人仰仗他的名声四处残害百姓的时候,可曾参与了?她的子孙们仗着她的人脉四处行凶的时候,可曾想过了?她几次求情贿赂,将自己的外孙救出来,那时她可无辜?!「
刘长明显是愤怒到了极点。
可这位官员居然还没有退让,反而是继续说道;「礼为恕也,如今陛下亲自为了那些受害者复仇,想必他们也是能宽恕的,相反,若是为了他们杀死一个老妪,怕是会让他们的魂灵不安啊…」
「哦??」
刘长一愣,随即再次笑了起来。
「你说的有道理啊,来,来,你过来。」
吕禄大惊,那官员却笑呵呵的走到了刘长的身边,刘长也不顾什么礼法,直接搂着他的肩膀,很是认真的询问道∶「现在朕也是有些迟疑啊,那些受害者如今都不在了,朕要是为了他们去杀这么多人,他们若是不安,那朕岂不是犯下了大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