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其实,这后生也没有说谎,孔雀国也确实靠着大汉带动了一波国内的经济,不过嘛,价格其实被大汉打压的很低,虽然因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出现了波动,可加工后的商品价格也变得昂贵,总体来说,最大好处的获得者还是大汉。
只是他们也没有办**生产,十个孔雀国都比不上大汉,只能通过原料的出口来回本了。
百乘王越听越激动,脸上再次出现了笑容。
那后生又说道:「原本这朝贡按着礼仪,是要以一年的时间来完成的,不过圣天子既然下令,那就只能破例了…这里有一套大汉诸侯的衣裳,节仗,后日,你要在长信殿举办仪式,向陛下臣服,仪式结束后你就正式成为大汉的朝贡之国了...」
「圣天子之恩德,臣不敢忘却!」
百乘王说着,又赞叹道:「天子神人,我何德何能,能得到天子之厚爱啊我这听到了很多关于天子的传闻,简直犹如神话!」
「天子的传闻?那你今天可是找对人了我跟你说,我可是自幼跟陛下一同长大的,天子的事情,我是最为清楚的...」
百乘王大惊,急忙询问道:「不知阁下是何人?」
「在下乃是绛侯之子,典客令佐丞周坚!」
「陛下三四岁的时候,就曾教导当时的皇帝如何治理大汉嘛?」
「是啊,陛下是什么人啊,那时他虽然年幼,却已经深得高皇帝之厚爱,不到四
岁,高皇帝就在他的教导下,制定了数条律法,这些律法甚至沿用至今,很好的加强了大汉的治安!」
「那陛下六七岁的时候就曾参与战事,击败匈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陛下年少的时候,匈奴单于曾派人送信,书信中的内容极为无礼,所用的言辞很是无耻,陛下大怒,回书一封,据理力争,冒顿见了书信,无法反驳,恼羞成怒,冒然出击,最终大败。」
百乘王眼里几乎闪起了小星星,「那陛下不到十岁就成为了长安最有学问的人,还让当时的大家们见到他就跑,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周坚这次是迟疑了一下,又急忙说道:「陛下年少时就曾表露出了非凡的天赋,高皇帝给他请来了最好的老师教导他,可那些老师都说自己无法教导陛下,都纷纷离开了,最后能教导陛下的,居然只有学问最高的兵家淮阴侯。」
「淮阴侯的学问,在大汉都是最知名的,没有人不知道,可就是淮阴侯这样有学问的人,也总是回答不出陛下的问题,儒家的栾布,至今都常懊恼,悔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陛下....」
百乘王正要再次询问,周坚却急忙叫停,「咳咳,这些事情,我们以后可以继续说,现在嘛,还是将朝贡的事情说清楚吧。」
「好!」
百乘王意犹未尽的看着周坚,还是点了点头,周坚此刻却不由得嘀咕了起来,好家伙,你吹一两个牛就得了,怎么还吹了这么多,还好这些时日里在典客学了不少,不然还真圆不上…
......
目前大汉的地方体系里,存在着三种,或者说是四种制度,郡县制就不必多说,由庙堂直接管理,诸侯国是第二种,不过大汉目前的诸侯国跟周时的不同,现在的诸侯国官员是由庙堂委派的。
而各地的诸侯王除却第一代诸侯王都在丧失各项权力,像刘濞,刘恒,刘恢这些第一代的诸侯王,还是很有权力的,在国内基本能参与各项事务,可是到了第二代,如刘襄,刘郢客.那基本上就没什么权力了,国内的事情由国相来解决了。
这些二代诸侯王的国相基本跟大汉郡守没区别了。
第三种就是外王,像南越,西域诸国,滇国,甚至是身毒这些,也可以算在外王之列,但是也有不同之处,因为南越这些外王,大汉已经做到了对他们的实控,他们的官员是完全由庙堂来决定,一切都要遵从庙堂的命令。
再过两代君王,估计就跟大汉的郡县没什么区别了。
而身毒这些外王,大汉也做不到实控,只能建立初步的朝贡关系。
可如今这朝贡体系,跟周朝不同,跟先前不同,完全就是刘长自己所琢磨出来的一套东西,刘长想要以这些外王之力来发展大汉之身,这不太像是往后的殖民地,因为殖民还需要派个总督去收税呢。
大汉是完全不干预这些外王的,连个官吏都不派遣,哪怕是冯敬,他在孔雀国也只是为了更好的接见身毒各地的领袖,而不是去干预孔雀国。
硬是要举例的话,这大概像是自由领,或是保护国…反正长老爷对自己的这套想法是很满意,还曾让乐府为自己的这项功德而给自己赋诗一百首,要诠释出自己的功德,让天下人传唱。
当时乐府有个文人,就作诗嘲讽刘长,指责刘长只看到自己的功德,而看不到自己的过错,只能听到好的言语,却听不得半点的批评…然后这位诗人就去西庭国进修了。
周坚在忙碌完典客的事情后,马不停蹄的朝着皇宫出发,当他赶来厚德殿的时候,吕禄却站在门口,里头传出了一阵阵的鬼哭狼嚎。
「陛下这是跟谁高歌呢?」
「陛下是在教训公子赐呢。」
周坚忍不住的摇晃着脑袋,「这公子赐当真类父啊,连这嗓门都是如出一辙」
「这次又是因为什么事?」
「他去找太子辩论了。」
「啊?辩论学问,这不是很正常的嘛?跟着兄长学习,这为什么也要揍?陛下这也太偏爱太子了…」
周坚很不理解,吕禄却摇着头,「你有所不知啊,这竖子哪有什么学问跟太子辩论啊,太子的话他都听不懂,输了之后恼羞成怒,撒爬打滚,嚎陶大哭,太子去抱他,他居然还咬了太子一口当时陛下就派人将他抓回来,打到现在…」
「这不服的劲,倒是颇有陛下的作风啊」
两人聊了许久,就有近侍抱着公子赐走了出来,公子赐眼泪汪汪的离开了厚德殿,周坚这才跟着吕禄走进了殿内,刘长气呼呼的看着他们,显然心情不太好,「禄!去将宗正叫来!!朕要将这竖子封到倭岛上去!!」
「陛下息怒…公子赐年少无知,再长大些,就会改正。」
「改正?放屁!他现在还小,等他再长大几岁,他就会偷我的车,然后出去偷你家的鸡,偷禄家的羊,再往后会带着一群人四处游荡,无恶不作…朕很清楚他会做什么!!」
周坚苦笑了起来,「陛下且勿要动怒,我这里有好消息...」
刘长这才停止了抱怨,「事情谈定了?」
「对,已经谈妥了,百乘王将要献上的东西翻了两倍…这下我们可要发大财了…如今两个国的朝贡,就比得上庙堂三四成的收入了,若是能再多几个…」
刘长却皱起了眉头,「你是不是傻??」
「那百乘国的棉有孔雀国的多嘛?他们的粮食有孔雀国多嘛?你让他把这个拿几十万石,哪个送五十万石,倒不如让他拿出自己的特产,直接送个百万石,这些外邦啊,各个都有自己的特产,有什么特产优势就让他们去加大规模专门为大汉提供啊.」
周坚一愣,刘长又说道:「孔雀国最适合种棉,以后就让他们专属给大汉提供棉,这百乘不是黄金和珠宝极多嘛?那就让他们负责黄金和珠宝啊...让他们发展这种单一的资源,有利于大汉的发展,而且…也能限制他们的发展,你明白吧?」
「你想想,如果他们国内经济全部都是靠着单一资源对大汉出口才能维持,若是哪天不听话,大汉直接断开与他们的通商,那他们会怎么样?」
「周坚拍了一下脑袋,恍然大悟。
「臣短见,臣这就去改!」
刘长很是得意的看着他,「就这么点的小事,你们都做不好,还是得朕来想办法,若是阿父当初就以礼来拜,将大位早点让给我,以当时那些大贤,我早就拿下罗马了…大汉迟迟不能发展,这都要怪我阿父有眼无珠。」
「他当初甚至还想立如意为储君,如意能做天子嘛?他要是当了天子,估计还比不过胡亥呢!」
刘长说着,忽然看向了吕禄,「对了,禄,近期内赵国可有些异常的平静啊,如意也没有再搞出什么事来,你说这厮不会是憋了个大的吧??」
「应当是不会的…」
「但愿不会,他要是再逼走了袁盎,我就只能派晁错去给他当国相了!」
「坚啊,百乘王这次一旦回去了,身毒那边肯定就会引发一次轰动,让你们的人尽可能的多去宣传,还是老一套的说法,名额有限,一定要让他们争先恐后的来找大汉…到时候故意刷掉几个诸侯,就说他们不诚,引发他们的竞争...」
「唯!!!」
周坚急忙应答,心里暗自想到:陛下除了绝大时候不靠谱之外,其实还是挺靠谱的。
ps:嗓子不疼了,浑身也有力气了。





家父汉高祖 第591章 那时我未壮!
「阿母,我实在是不明白…」
「你不明白什么?」
「阿父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就整日外出狩猎,跟人饮酒,喝完了就吃泔水,就这样天下人还夸他是贤明的天子…我一天到晚都在忙着正事,可非但没有人夸我是贤明的公子赐,还总是揍我!」
刘赐趴在床榻上,雍娥正在为他抹药。
听着儿子的抱怨,雍娥也很是无奈,「你那叫什么正事啊?一天到晚就知道惹是生非,不揍你揍谁呢?你看看你这屁股,都快被你阿父给打出茧子来了,你到底是想干什么呀?」
雍娥对儿子还是颇为心疼的,可这小东西又总是给她惹麻烦。
「我如今可是在好好学习的,隐公年间我可都学完了!阿母,你知道嘛?其实这春秋跟养猪是一样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为什么要记录呢?」
雍娥一愣,「我不知道。」
「因为异时啊,我的师侄养猪的时候,就知道猪每个时辰时所要什么,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若是不按着正常的时日来进行,那就是有异样,是有问题的,因此要记录下来,看接下来的影响!」
雍娥这下是真的有些惊讶了,她最初听闻儿子去跟着公孙弘学养猪的时候,简直是哭笑不得,认为这只是孩子的玩闹而已,可如今听来,这竖子好像还真的学明白了不少东西...
那个叫公孙弘的,还真有点东西啊。
刘赐看到阿母都被自己惊住,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其实公羊春秋是非常枯燥的,学起来很乏味,难记,但是吧,公孙弘结合着实际来讲解这就让刘赐记忆非常深刻,顿时就理解。
能将刘赐教明白,公孙弘也确实是个大才。
「赐啊…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治理好你的国...」
「我二伯父出口成章的,想必也读了不少书,可他还是不如我阿父啊,我阿父从不读书,四处游玩,却将大汉治理的这么好,可见,读书太多是治不好大汉的...」
「不,你阿父看起来是整日都闲着,可大汉之内的大小事,都是你阿父在做主,他虽然没有亲自操办,可下达命令的都是他,做出决策的是他,若是没有他的决策,大汉还能有如今的发展嘛?」
「你看那些大臣们,每天不都是要来拜见你阿父,禀告事情的进展,然后寻求你阿父的意见嘛?若是你阿父没有学问,他们还会来询问嘛?」
刘赐迟疑了片刻,方才问道:「他们是为了当官来奉承阿父的吧?」
「你这个竖子,你不信我的,那就去问问那个公孙弘,他知道的道理肯定比我多!」
......
「哈哈哈~」
随着一阵暴君标配的笑声,刘长得意洋洋的走进了府邸内,正在院落内商谈着大事的韩信和陈平,在听到这笑声的时候,就放下了手里的茶盏,陈平还好,只是摇了摇头,而韩信就已经是板起了脸。
「师父!曲逆侯,你们两人相聚,怎么能不叫上朕呢?」
「这是我特意带来的,给你们下酒!」
刘长将手里的羊羔丢给了一旁的近侍,那近侍慌忙接住,却是被那巨力弄得直接栽倒,好不容易爬起身来。
刘长直接坐进了两人之间,对着那近侍吩咐道:「快些去做,别让我等太久!」
吩咐完,他迫不及待的看着韩信,「师父啊,百乘的事情谈妥了!哈哈哈,以后的大汉,就有孔雀国的棉和粮食,有安达罗的香料和染料,有百乘的黄金和珠宝!」
「等到更多小国前来依附,大汉就什么都不缺了,要什么就有什么,商贾们挣的也会越来越
多,到时候,能收的税可就多了!」
「果然啊,比起直接出兵,还是这样的通商能捞取更多的好处啊!」
「也不必想办法去治理,更不用去维持统治,只需要安心的收钱!」
刘长很是得意,韩信却忍不住说道;「这不都是曲逆侯给你上书所说的吗??你在外人面前炫耀也就算了,居然还到正主面前炫耀???」
刘长却有些不服气,「提议的人是他,可真正落实的不还是我吗?再说了,当初云梦泽的计策也是他提出来的,可阿父不照样当着他的面炫耀吗?阿父能做的,我为何不能?」
「你个竖子...」
韩信顿时火大,陈平却笑着说道:「为人臣,不过是为君王献策而已,是否能执行,还是得看君王,陛下说的也不错,此为陛下之功也。」
韩信冷哼了一声,收起了怒火。
刘长点着头,急忙说道:「我已经想好了,接下来啊,我就要去搞医馆了,大搞特搞,我首先要设立一个医府,负责天下医疗之事,然后大规模的扶持医家,每一个县城都要设立一个医馆…」
「我还要让他们编写医书,不要太高深的,能做到基本救治,还要设立医报,用来探讨医学难题,还有药材,我要将药材的价格给压下来,我还要…要让医官遍布所有县城,要让所有大汉百姓都能看的上病,五年内将天折率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以下!!」
「将孕妇死亡率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以下!」
「......」
刘长将心里那庞大的医疗体系的构想给说了出来,说的那叫一个深情并茂,震耳欲聋,义正言辞。
韩信却眯着双眼,「好啊,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去操办啊,还来打扰我做什么?」
「师父啊,我现在是什么准备都做好了,就差点东西...」
「差什么?」
「差钱。」
「差钱你不去找吕禄,找我做什么?你看看我这府邸,还有什么值钱的?你便是将我卖了,也凑不齐你实现这般美梦的钱!」
「师父这是什么话,我就是想卖掉您也没有人敢买啊...」
刘长嘀咕了一句,然后解释道:「我这不是在等百乘王回去嘛,我觉得吧,这第一次的朝贡,就能把这医馆的钱给凑齐了,本来我是想直接搞启蒙的,可是启蒙耗费更大,钱可能不太够用...」
「陛下说的很对,大汉有很多地方,依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当地的疾病诸多,北人不敢前往,医馆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对户籍,对地方的治理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可以先去执行。」
陈平再一次赞同了刘长的想法。
这让刘长颇为开心,不由得说道:「师父,你看看人家,多有眼光,与我不谋而合,我还是你的亲弟子呢,你却总是反驳我...」
「你再多说几句…我今日就不只是反驳你,我还要打你呢。」
「当然,师父也是为了我好,我知道,您是怕我太骄傲,骄傲自满,因此方才如此,我知道师父还是很宠爱我的…」
刘长跟两个老头聊的还不错,陈平还给了刘长很多建议,包括对医馆的,以及以后的启蒙的,刘长受益匪浅唯一不好的,就是韩信家里的庖厨手艺实在不太行,好好的一个羊羔,愣是被他糟蹋了,也不知这厮撒了多少盐,弄得刘长都吃不下去…」
要不是顾及韩信的颜面,刘长早就将这厮给丢进盐水里泡上一两天了。
太学。
罗镞正在激动的讲着课,在他发现自己这位**特别热衷于动土动工之后,他也就将讲课的重心放在了这动工上,通过对土质的分析,确定更好
的动工地点,通过对周边水域的分析,确定漕渠的挖凿等等。
堪舆家的学术内容其实挺多的,甚至包括了采矿,他们对分析矿产,确定矿产,开采矿产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但是这个就比较难,不是刚入门就能学得会的,最容易学会的反而是墓葬。
这也是如今堪舆家逐步走向了墓葬的原因,历史上,堪舆家最终变成了风水家,完全舍弃了工程,地质,以及矿产等方面的学问,甚至很多盗墓贼都为自己披上了堪舆家的外壳。
刘戊大概是真的改过自新了,自从他从陇西那边回来后,每日都是按时前来学习,每日读书,从不外出游玩,焕然一新,就是这模样,怕是再也回不去了,当初那位皮肤细腻,白嫩的楚太子一去不返。
现在的他看起来似乎比刘郢客还要年长个十岁,就是刘交若是活着,都能跟他称兄道弟,他来长安这么久都没有人找他麻烦,估计也是压根就认不出他了。
他现在这个模样回到楚国,难说会不会吓死刘郢客。
刘郢客从来没有受过什么罪,长得白白净净的,柔弱雅士,翩翩君子,这个儿子却是五大三粗,满脸胡渣子,像是从煤矿里钻出来的一样…
可罗镞显然并不嫌弃他,能有个弟子,他已经是非常的知足了,甚至这弟子还是个太子,他可没有公羊学派的那种担忧,你说学派压在一个诸侯国身上可能会灭亡??妈的,压不压我们都快灭亡了!!
这种时候,哪里还管的上那么多呢,能有个太子来进学,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刘戊学的也很认真,他在这四年多的时日里,积累了无数的经验,实践他是一点都不缺的,甚至还能给他老师讲一讲徭役的具体情况,所缺乏的就是些理论而已,有了实践再去补理论,那可就太容易了。
刘戊努力的书写着,罗镞也特意放慢了语速,配合他。
自从有了这个弟子后,罗镞就再也不用去强行拉别人来上课了,不过,即便如此,这里也很少有人会过来,毕竟罗镞当年强行留住每一个来这里的人来上课,在太学也是出了名的,这家伙还很能说,谁人不惧呢?
有人打趣说,便是有麻雀从堪舆教堂前飞过,都会被罗镞打下来,给它讲上两个时辰的堪舆学。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位平日里总是孤身一人,还是太急着去将自己的学问发扬光大,他的语速非常快,而且一开口就停不下来,那张嘴堪比纵横家,除非是真的很喜欢堪舆家的学问,否则来他的课堂都是一个折磨。
就在罗镞认真教学的时候,忽然有人推开了学堂的门,这门在以往都是敞开的,主要是为了避免路过的人跑了,可如今堪舆家阔气了,不比当年,有了弟子,罗镞也就得意的将门给关上。
教学被打断,罗镞有些生气,看向了门口。
门外站着一个孩子,此刻正探出头来,左右打量着,眼神扫过了刘戊,却也没有停留,继续看了看周围,他身后还站着两个家仆,此刻都擦着汗。
「不是说刘戊在这里吗,他没来吗?」
闯进来的人,当然就是刘赐。
他没认出刘戊,刘戊却早已认出了他,刘戊起身,朝着他行礼拜见,「赐弟,许久不见,无恙否?」
虽然刘赐还有个孪生兄弟,但是他这性格,还是能轻易辨别出身份的,刘赐一惊,随即看着刘戊,看了片刻,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刘戊??你怎么变成了这般模样??你这看起来比阿父还要年长个十岁啊!!」
刘戊继续说道:「当初我年幼无知,若是有冒犯之处,还望见谅…」
刘赐却不认账,他冷哼了一声,「当初我年幼的时候,你曾将我推倒,如今我也长大了,
来,我们现在再较量一下,看看谁更有力!」
「当初的事情,是我不对,我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也像陛下认罪了,何需再提呢?」
「阿父原谅你了,我可没原谅你,你推了我,却去跟阿父认罪,这算什么道理?」
「是我不对,请公子赐原谅!」
刘戊再次放低了身段,若是刘勃,或刘安,看到同宗兄弟这般模样,肯定也就不说什么了,可刘赐嘛…那向来就是欺软怕硬,蹬鼻子上脸,他冷笑着,很是狂妄的说道:「今日,你是免不了一顿打了…」
「我知道阿父护着你,今日跟我来的,可都是我舅父家的人…我公羊学派,有仇必报,十世之仇尤可报也!!」
刘戊叹息了一声,放下了双手,也不准备抵抗,罗镞却有些坐不住了,他皱起眉头,训斥道;「你是什么人,敢来我这里训斥我的弟子?!」
「老头!我可告诉你,家父乃当今皇帝!我今日是跟你这弟子报仇的,你不要理会,否则,我连你一块儿打!!」
......
浮丘伯正在书房内为刘勃讲解着大道理,刘勃最近的学术水平得到了不错的提升,做学问不是刘勃的强项,目前在浮丘伯诸多的弟子里,他的学问也算不上是最好的。
但是他肯用功,而且他也用不着学那么多的东西,他只需要知道治理国家的一些方法就好,浮丘伯主要就是给他讲述以仁治国的方法。
虽然还是老掉牙的那一套,什么爱惜民力,呵护百姓,照顾孤寡之类的,但是知道这些,能去做这些的,还是少之又少。
1...376377378379380...5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