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长认真的听着,韩信又说道:“大汉缺马,唐国更是缺马,若是没有马匹,可以接着有利的地形来抵御匈奴,却不能阻止匈奴,更不能击败匈奴。”
“大汉缺粮,唐国更是缺粮,想要击败匈奴,就要长途跋涉,要保证粮道,要有足够的粮食,人要吃,战马也要吃。”
“至于弓弩,与匈奴之战,弓弩之消耗定然巨大....”
韩信的话,总结起来,也就是后勤两个字,没有强大的国力,是根本无法击败匈奴的,拖都能拖死你。而汉初有多缺马呢?大汉建立的时候,刘邦甚至都找不到六匹同色的马,而根据记载,当时皇室的马厩里,有战马百余匹。
负责这一块的大臣便是夏侯婴。
在这十年里,大汉的战马数量正在飞速上涨,虽说中间折损过一次。如今这数千匹战马,跟匈奴那十来万的战马,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不只是大汉,其实战国的战马也不多,秦,赵的战马稍微多,但也多不到哪里去,当初赵国的李牧击败匈奴,采取的方式就是示弱,先麻痹匈奴单于,再佯败给对方,然后趁对方深入之后,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破匈奴。
这办法很好,可冒顿毕竟不是头曼,未必就会轻易上头,何况这招已经用过了一次。
“那...我去养马?”
韩信勃然大怒,“身为君王,岂能亲自去做放马这样的事?”
“那师傅的意思是?”
“给张苍写信,如今匈奴兼并了诸多部落,因为冒顿做事残忍,有很多部落都是不愿意跟随匈奴的,张苍可以拉拢这些人,将他们安置在唐国,让他们来为唐国养马...”
.........
樊哙府内,刘长坐在上为,群贤坐与左右,只是,此刻经过曹丞相的强力打压,贤才们的心情都有些低落。而他们的父辈们,也是与曹丞相狼狈为奸,全力支持曹丞相的行为。
曹丞相刚来长安,就收获了无数的赞扬,毕竟,他只用了三天就改善了长安的治安。
刘长却不在意,他抬起头来,说道:“各位不必担心。”
“那曹贼刚来长安,名声不显,吾等又深得民心,名声在外,他嫉妒我们,因此出手打击...我们不必与他计较,等我年长,他定老矣,寡人一定要将他夹着,在长安里转上三圈!”
众人这才又活跃了起来。
刘长看了看左右,长叹了一声。
吕禄正要开口,周胜之急忙按着他的头,叫道:“大王为何叹息?”
“寡人只是想到了遭受苦难的唐国百姓啊...你们不知道,唐国缺马,整个唐国,都找不出百匹战马来...”
萧延呆呆的问道:“唐国百姓的苦难跟马有什么关系啊?”
“你这人怎么如此没有怜悯之心啊!唐国百姓都骑不上战马了!你还在这里反驳大王?!”
吕禄终于找到了开口的机会,急忙叫道。
“群贤有何妙计啊?”
“大王,我家里就有马呀!您要多少?!”
夏侯灶激动的说道。
“额...夏侯婴将军还在...算了吧。”
“大王,我等府中各有马匹,我们天黑后去偷不就好了?”
周胜之说道。
刘长眼前一亮,可想起曹参凶残的脸,眼中便暗淡无光。
“唉,奈何奸臣当道....”
众人痛斥着曹参,一时间都拿不出什么主意来,陈买缓缓起身,问道:“大王何不买些马匹,送去唐国呢?”
“对呀!买不就好了吗?!花钱买的曹参能把我们怎么样?”
刘长恍然大悟,平日里无本买卖做的有点多了,居然忘记了还可以买东西来着。
“怎么买呢?”
陈买继续说道:“以前倒是有胡商来长安贩马,可如今也没有了...不过,长安之中,皆大户人家,他们家里都是有马匹的,只是,马匹珍贵,只怕要花大价钱啊。”
“这好办!大丈夫岂能被铜臭之物所困?”
刘长傲然的说道:“我家中颇有资产,为了唐国百姓,我愿意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家中父母!”
他又看向了众人,说道:“诸君可以帮我询问,不能强买,否则曹贼要追上门的,只要是马,无论是瘸的,小的,公的,母的,哪怕是驴也要!”
“大王...这驴要来何用?”
“可以运粮啊!”
“那瘸腿的呢?”
“等你们再年长几岁就知道了。”
众人即刻开始行动,而刘长自然也是来说服阿母。
“阿母”
.........
这一次,韩信倒是没有欺骗刘长,唐国的确很缺马,因为长安几次将唐,赵地区的骏马收回庙堂,为自己所用。在唐国,马比牛还要珍贵,想到以前这里曾是晋赵最大的养马场,不禁让人唏嘘。
吕后对这件事也很上心,她是知道唐国缺马的,在刘长提及这件事后,她直接找到了夏侯婴,让夏侯婴分一些战马给唐国,让唐国自己培育战马,夏侯婴心里很是不舍,但也没有办法。
至于钱,吕后并没有把钱给刘长,直接派人去“购买”,送往唐国。
就在刘长实现心愿,志得意满的时候,刘邦却是非常的愤怒。
燕国传来急报,匈奴骑兵越过长城,劫掠燕国诸郡县。
这让刘邦意识到,燕王这个位置不能再空着了,他思索了片刻,找来了犹子刘濞。
刘濞很年轻,但是他在宗室成年子弟里最勇武的,刘邦还挺喜欢这个勇武的犹子,原先是想要将淮南拆开,给他一半,可是此刻,却只能将他派往燕国那苦寒之地了。
刘邦有些无奈的看着犹子,交代道:“整顿兵马,全力防守,切不可鲁莽,不要出击...”
刘濞格外的严肃,“我便是死,也只会战死在燕国!”
跟刘长那豪华的封王仪式不同,刘濞的封王仪式很简单也很迅速,封王之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前往燕国抵御敌人,刘喜本来想要求刘邦,让弟弟给儿子换个封国,奈何,刘濞不许。
年幼的刘长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刘濞率领甲士们远去,脸色满是肃穆。
他眺望着北方,盯着那湛蓝的天空,凶狠的说道:
“冒顿...你给我等着。”
ps:兄弟们啊,五章真的太影响质量了,四章刚刚好,四章也是一万多字,从早写到晚,到第五章时就筋疲力尽,毫无头绪,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我还是尽量四更吧...五更的话,我真的怕给写崩了。
家父汉高祖 第107章 三大成就
“阿母....萧相做的那么好?为什么要用曹参来换掉他呢?”
“阿母,听闻燕地有变,你说让曹丞相去燕国是不是更好一些?”
“阿母...唐国距离燕国最近,若是曹丞相不能去燕国,那就让我去唐国,好不好?”
吕后很是认真的读着书,刘长枕着她的腿,摆出一个大字,喋喋不休的抱怨着。
“阿母?你在听吗?”
“嗯。”
“那我什么时候去唐国?”
“十年后。”
“十年后曹参都入土了!”
“我觉得,你们都不尊重我这个诸侯王,我刘长好歹也是一方霸王,整个北方,赵燕之流,谁是我的对手?你们就这么对我?”
“嗯。”
“要是萧相还在就好了,打仗我不知道,但是治政,曹参给萧相提鞋都不配,让他当丞相,简直就是阿父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事情!”
“嗯。”
小刘长吐槽了许久许久,有些困了,便懒洋洋的在阿母怀里翻了个身,抓着阿母的手放在了背上,“我要睡觉!”
吕后右手拿着书,继续读,左手却轻轻抚摸着刘长的后背,在母亲的抚摸下,刘长很快便呼呼大睡。
过了许久,吕后小心翼翼的放下了竹简,看向了不远处的宫女,宫女了然,低着头走到了吕后的跟前,吕后低声问道:“萧何最近在做什么?”
“丞相闲居在家,听闻是在编写新汉律。”
“嗯。”
吕后点着头。
.....
“仲父!”
刘长咧嘴笑着,坐在萧何的面前,在卸下了丞相的重任之后,萧何的精神状态变好了,脸上的那温和慈祥的笑容又回来了,此刻的他,穿着一身便装,看起来连身姿都挺拔了许多。
“大王...臣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知识啊。”
萧何轻轻摇着头,就在今天,刘长忽然蹦蹦跳跳的来到了丞相府,跟他一同到来的还有宫中近侍,近侍带来了吕后的书信,吕后先是询问了丞相的身体状况,然后隐晦的提出:希望丞相能指点一下这个竖子。
刘长得知这件事,那可是开心坏了,跟韩信学兵法,跟萧何学治国,我刘长何其厉害啊,就差跟张良学谋略了。
只是,萧何看起来却有些不乐意,他苦笑着说道:“还请大王回去吧。”
刘长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凝固了。
他有些不满的反问道:“丞相善内政,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为什么不肯教我呢?难道是看不起我吗?”
萧何笑了起来,“大王是唐国之君,做君主的,不必知道治国的策略,只要能任用懂得治国的大臣,便可以了。陛下军事不如韩信,谋略不如张良,却能成就大事,治理好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而要有识人之才,必先广结好友,见识各种不同的人,这一点,唐王已经做的很好了,自然也就不必跟着我学习了。”
刘长顿时大喜,说道:“寡人确实有识人之能!”
随后,他又反应过来,急忙说道:“那也不对啊,若是真如仲父说的,我还何必跟盖公学习呢?阿父打仗不如师傅,可他也懂得打仗啊,谋略不如留侯,可他好歹也些谋略...寡人也不能一无所知啊!”
“难道大王不知治国之策吗?”
萧何惊讶的发问,这一下,可算是掐住刘长的脉门了,刘长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回答。
“大王回去吧,您如今跟随盖公读书,略知大概,这已经足够了,知道的太多,想法太多,反而会误事。”
“哦。”
刘长有些失望的站起身来,往回走了几步,忽然想到了什么,停下了脚步,可怜巴巴的看着萧何。
“大王还有事?”
刘长擦着眼泪,“萧相有所不知啊,唐国百姓正在遭受苦难啊,我看到您这奢华的府邸,后院马厩里数十匹的骏马,不由得想起了唐国百姓啊...”
萧何笑了起来,“大王有这样的心思,也不算是坏事...”
他思索了片刻,对下人说道:“让召平来见我。”
很快,萧何的门客召平就来到了萧何的面前,萧何看了看他,认真的对刘长说道:“这位是我的门客,我先前做事,都会将他叫来商议,他为人颇有谋略,如今我不再理事,想要将此人举荐给大王,让他担任大王的舍人。”
刘长眼前一亮,能帮萧何出谋划策的人啊,他急忙看向了这位召平。
召平貌不惊人,也不如栾布那么高大,看起来很是普通。
召平此刻却有些迟疑,为难的看着萧何。
这一刻,刘长一愣,血脉里有什么东西再次觉醒。
刘长忽然俯身长拜,“寡人年幼,唐国疲弱,寡人每当想起唐国百姓,便是寝食不安啊!还望先生能相助寡人成就大事,寡人愿与您共治大唐!”
这么一番话说出来,就是萧何也是目瞪口呆。
召平也不敢受礼,急忙将刘长扶起来,“怎敢受大王这般大礼...”
刘长握着召平的手,热泪盈眶,要不是他这个小身板,这场面肯定很感人....
刘长又看向了萧何,感慨道:“虽得贤人,奈何,唐国百姓实在是太少,只有一位贤才,怕是要格外疲惫,若是能再有几个...召公也就不会太劳累。”
萧何抚摸着胡须,“人少有何难?只要大王派人告诉张苍,让他免去几年的税赋,鼓励开垦之民,赏赐爵位,天下人都要冲进唐国啦!”
萧何刚说完,刘长就扑了上去,只见刘长紧紧握着萧何的手,一动不动的盯着他。
“仲父啊,跟您比起来,我那国相简直不堪啊,要不干脆您陪我去唐国当国相吧!”
萧何一愣,随即摇着头,说道:“我已经年迈,只怕不能活着到达唐国,大王的心意,我心领了。”
“不,仲父,我用四辆马车为您打造一个房车,让您犹如在府内一般,轻松的赶到唐国...”
奈何,无论刘长如何请求,萧何都是笑着摇头。
刘长看到萧何的态度如此坚决,也只能告辞,不过,心里也是打定了主意,以后没事得多来这里问问,说不定能骗几个治国之策呢!
萧何却又留下了召平,说是有事要吩咐。
刘长便在府外等着,萧何看着召平,认真的说道:“唐王虽顽劣,却重情谊,能成大事,你跟随他,我是可以放心的。”
萧何忽然抬起头来,长叹道:“不出十年,大汉定有大乱,我本想让你前往齐国,辅佐齐王...不过,如今看来,平定天下的,大概只有唐王了,你要好好辅佐他,不过,将来若是天下有变,你绝不可劝他僭越!”
“唯!”
等召平出来的时候,刘长是非常开心的,身边又多了个舍人,而且,这舍人还是萧何送的,多有面子啊。
“召公啊,我想要让丞相来辅佐我,该怎么办呢?”
召平沉思了片刻,“可以上奏皇后,以调理身体的名义遣往唐国,不过,丞相年迈,近日疾病缠身,冒然前往他地,只怕...”
刘长有些惋惜的回头,看了一眼相府,“那就算了,可惜啊...阿父这样的昏君都有萧何这样的人来辅佐,我却...”,他看了一眼召平,又说道:“虽说也有你,栾布这样的贤人,可萧相之才,寡人甚爱之!”
召平对这位唐王,也算是了解的,当初没少去捞萧延,因此对他的话也并不惊讶。
不过,唐王就摆脱了不能征萧何的烦恼,兴致勃勃的跟召平聊了起来,召平这个人,跟栾布不同,无论刘长说什么,他都不会生气,无论刘长问什么,他都会如实回答,绝不多言,仅仅聊了片刻,刘长就已经爱上了这位舍人。
“哈哈哈,萧相不能为我相,其实也无碍!”
“我可以召留侯来做我国相啊!”
“召公,寡人想要召留侯,你有什么计策?”
召平呆愣了片刻,他本以为自己常年跟随在萧何的身边,出谋划策,天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难到自己的问题了,没想到,还是自己见识短了呀!
“大王可以写书信,招留侯前来。”
召平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这么一个及其敷衍的计策,险些将远在留地清修的张良给整崩溃。
家父汉高祖 第108章 太子妃
“仲父,我唤作刘长,乃是皇帝第七子,我几个兄长都不曾封王,之所以封我为王,是因为我孝子慈孙,伯埙仲篪,宽以待人,克勤克俭,仁民爱物,温良敦厚....”
“久闻仲父之贤明,如今唐国百姓正在遭受苦难,特意请求仲父能陪我前往唐国,我愿拜仲父为相,仲父说什么我都听....”
刘长埋着头,写了好长一段的书信,在写完之后,又亲自前往邮驿,请人将书信送往留侯那里。
大汉的邮政体系还是很完善的,细分为邮、亭、驿、传,具体划分为五里设一邮、十里设一亭、三十里设一驿传。驿和传级别相同,所不同者传用车,驿用马。
看着他们将书信收下,刘长眼里满是期待,这位传说里智计无双的留侯,也不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当然,写给张苍的书信,他也寄过去了,里头满是自己最近的想出来的治国策略,例如免去几年赋税,奖励爵位啊什么的。
只希望,等自己年长回到唐国的时候,唐国的百姓能过上中原其他地方百姓的生活吧。
这几天,刘长总觉得阿父和阿母在隐瞒着什么事,两人常常聚在椒房殿内,低声的聊着天,这让刘长非常的惊讶,阿父居然在跟阿母心平气和的聊天?居然都没有吵架?
天禄阁内,刘恢喜气洋洋的坐在刘长身边。
“五哥,你们是不是都有什么事瞒着我?”
“啊?瞒你什么事?”
“怎么阿父阿母整天都凑在一起啊,你也是,笑的嘴都合不拢了,有什么喜事啊?曹丞相病了吗?”
“兄长要成家啦!”
刘恢摸了摸刘长的头,刘长呆愣了许久,也傻笑了起来,“好事啊!”
“谁家的闺女?”
“曹丞相家的...”
“.....”
“父皇糊涂啊!!!”
刘长惨嚎道。
在历史上,吕后很深的危机感,加上因为如意等问题与刘盈的关系愈发疏远,因此特意安排了外孙女嫁给了长子。但是如今,刘邦还活蹦乱跳的,每天都能跟石夫人,曹夫人玩很长的时间,群臣俯首,吕后自然也就没有了这样的想法。
至于为什么要迎娶曹参的女儿,这是刘邦亲自决定的,刘邦坚决的对吕后说:“在我们逝世之后,能忠心辅佐刘盈,为他稳住大局的,非曹参莫属!况且曹参这个人没有什么野心,做事虽然一根筋,但是绝不会因为外戚的身份而欺辱刘盈!”
纵然是吕后,也很佩服刘邦的眼光,他这辈子,几乎就没有看错人。就说两点,第一,他在死之前就预感到吕后将专政,甚至准确预测诛吕安刘的必定是周勃。第二,他在封刘濞为王的时候,忽然质问道:“将来东南地区有人叛乱,是你吗?”
刘濞吓得差点尿裤子。
这眼光,已经不局限在目前了,甚至是当预测仪在用。
这就是为什么说他是封建皇帝里最厉害的一个。
刘邦既然断定曹参会忠心辅佐刘盈,那曹参就一定会是这样,对刘邦的判断,吕后深信不疑。
.......
“大王...我们还是回去吧...天色晚了...”
周胜之脸色苍白,想到曹参那张脸,他就更害怕了,瑟瑟发抖。
“怕什么!又没让你们进去!是我自己进!”
刘长踩着他的肩膀,双手抓着院墙,顺滑的爬到了墙上,低头看着周胜之和樊伉,“你们不许跑!稍后我要回来的!”
说完,刘长转身进了曹府。
周胜之和樊伉警惕的看着周围,心里却格外害怕。
“大王这胆魄啊,我们是一辈子也比不上了...”
“居然敢翻曹贼的院...”
刘长小心翼翼的走在曹府后院,警惕的看着周围,不断的搜寻,他想要看看,到底是谁要来做自己的大嫂,长得是否好看?结婚后会不会欺负二哥?
就在此时,他看到一个女子出了屋,跟几个侍女嬉笑着朝着一旁走去,刘长瞪大双眼,四处张望着。
“什么人?!”
随着侍女一声惊呼,几个人一拥而上,将刘长带到了那女子的面前。
女子起初还有些惶恐,躲在侍女身后不愿意相见,可是偷瞄到这贼子的年纪,又笑着走了出来,“好可爱的孩子啊。”,她说着,便俯下身来,捏了捏刘长的脸,“你是谁的孩子呀?为什么会在这里?”,那几个侍女看到如此可爱的刘长,也是围在他的周围,有的揉头发,有的捏脸,有的捏手臂。
“额...”,刘长一愣,急忙俯身行礼,“拜见阿母!”
“呸!”
那女子脸色通红,“我尚未婚嫁,你乱喊什么呢!”
“啊,是这样的...我唤作刘长,是我兄长派我来的,我兄长叫刘盈,长兄为父,长嫂为母...”
那女子恍然大悟,抓住他的手,“跟我来吧!”
跟着那女孩走进了内屋,却又看到一个年纪稍大些的妙龄女郎,正在织衣,看到两人进来,也放下了手里的活,“这孩子是你从哪里拐来的。”
刘长又被捏了一顿。
在烛火下,刘长看清了这两人的模样,带自己进来的那位,显然是要年轻些,脸上还有些青涩,不过却已经是个清秀的美人了,而另外一位,嗯,比自己的犹女还要漂亮,光是坐在那里,就让人舍不得移开目光。
“阿姊,他是刘长,是我姐丈派来的...”
那女子脸色顿时羞红,捂着脸,又情不自禁得看着刘长,轻声问道:“他说什么?”
“啊...二哥说,他听闻自己能迎娶嫂子你,非常的开心...还说要做一个好良人,听你的话...”
众女子笑着,莺歌燕舞,刘长却只想着该如何逃走。
嫂子格外害羞,低着头就离开了。
那个带他进来的女孩则是牵着刘长的手,“走,我送你出去,以后可不许再翻墙了...多危险啊。”
“阿姊,你怎么称呼啊?”
“君子不能问淑女闺名哦!”
“可曾婚嫁?”
“自然没有...”
“阿姊,你看,我兄长娶了你阿姊,不如你就嫁给我吧,这样大嫂在皇宫里也不会寂寞。”
“哈哈哈”,曹家女笑得花枝乱颤,这个小家伙,还真有意思,她点了点头刘长的头,“这话啊,等你长大了再说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