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长听的目瞪口呆,“师傅...我现在去淮南,还来得及吗?”
“如今诸侯云集,这对你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若是他们肯相助,唐国是可以好起来的...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刘长眼前一亮,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仲父!我来看望您啦!”
刘长大笑着,走进了楚王在长安内的府邸,刚刚拜见完刘邦的刘交一愣,看着他身后的小伙伴们,大笑着抱起了刘长,狠狠的亲了几口,“唐王来啦!我就说怎么在皇宫里看不到你呢!”
刘交并非是独自前来的,他带来了自己的长子,刘郢客。
刘郢客是楚王的次子,长子早夭,目前这位刘郢客便是楚世子,他的年纪比刘长大很多,刘长要称之为兄。刘交自己喜欢读书,因此邀请了全天下的大家来叫到楚国,让他们给自己的儿子上课,好在楚王所邀请的都不是张苍这样的人,因此刘郢客也没有学坏,成长为他父亲一样的道德君子。
刘长叫道:“带上来!”
只见周胜之抱着一只小羊羔,带到了楚王的面前,刘长说道:“这是我特意献给仲父的!”
“哈哈哈,好!既是你送的,那我就收下!”
刘交也没有拒绝,而一旁的刘郢客则起身拜谢。
刘交知道这个家伙好吃,就令人准备吃的,既然都送礼了,不请客也不像话。
众人正要吃饭,刘长忽然大哭了起来,一瞬间,那些跟着刘长一起来的小崽子们都哭了起来。
刘交目瞪口呆,你们搁这哭丧呢?
“你哭什么啊?饭菜不合口?”
“仲父有所不知啊....吃着肉,我就不由得想起了受苦的唐国百姓,唐国百姓尚且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啊,我却在这里大吃大喝,仲父啊,唐国不像你的楚国,楚国富裕,强盛,唐国户籍少,耕作的工具也没有,啥都没有,四处都是匈奴,里头还有盗贼....”
刘交黑着脸,他看出来了,原来是来我这打秋风啊,一旁的楚太子刘郢客默默擦着眼泪,说道:“阿父,我们帮帮唐国啊。”
刘长偷偷看了一眼这个兄长,嗯,不错,这哥哥能处!不是好糊弄的问题,就是看着面善。
“好了!别哭了!!”
刘交不客气的用手指捅了捅刘长的额头,“还给仲父来这一招啊?行,我认栽...我送你些农具,再送你些马匹,嗯,我那还有些军械,也一并送给你!”
刘长这才笑了起来,“多谢仲父!”
“对了,仲父啊,我听说楚国还有不少的匠人....”
......
“大哥!我来看望你了!!”
当刘长蹦蹦跳跳的走进了齐王府的时候,还是一样的待遇,刘肥也很疼爱这个年幼的弟弟,将他抱起来,当然,他也带来了长子,他的长子叫刘襄,比刘长大了很多,刘长要称为犹子。
当然也是一样的套路,在群贤哭丧之后,刘肥摇着头,苦笑着询问刘长需要什么,刘肥比刘交还要大方,要什么给什么。
在险些掏空了齐国国库之后,刘长这才笑呵呵的离开了,走之前,他还不忘记告诉刘襄,稍后出来,仲父带你去玩!
.......
“仲父!”
荆王刘贾瞥了一眼刘长,大手一挥,“东西我已经派人送往唐国了,把建成侯家的羊送回去,然后滚蛋!”
“仲父!”
长沙王吴臣呆滞的看着面前的小家伙,满脸的困惑,我特么压根都不认识你!!
家父汉高祖 第104章 哥,你别走
长沙王吴臣很慌。
因为刘邦这次召集天下诸侯的原因,是为了举办一次盟誓。
而誓言的内容,只有很简单的一句,“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当刘邦宰杀白马,用其血涂抹嘴唇,与众人立下盟誓的时候,长沙王吓得脸色苍白,几乎摔倒。
所有的诸侯都要参加盟誓,齐王,楚王,赵王,唐王,荆王,还有他这个长沙王,在所有的这些王里,只有他不姓刘,按着誓言的内容来说,难道自己今天就要死在这里吗?
在那一刻,吴臣吓得都有些听不清接下来的内容了,他茫然的看着周围,群臣随即立誓,皇后似乎在死死盯着自己,诸侯王们用佩剑起誓,连那个最不靠谱的,此刻也是肃穆的起誓:说要宰了天下不姓刘的王。
在盟誓结束之后,吴臣就来到了刘邦的面前,跪了下来。
“请陛下除长沙之国。”
吴臣说的很是干脆,开口就是要主动让出长沙国。
刘邦却骂道:“你的父吴芮,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被封为长沙王,让他的子嗣们来继承,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你是要将你阿父一生的功勋都毁掉吗?!”
吴臣吓懵了,不敢言语。
“还是你认为,朕连你这样的娃娃都容纳不了,都要杀死,你觉得朕是什么样的皇帝?!”
刘邦伸出手来,险些就要对吴臣动手。
刘邦跟吴芮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当初,也正是吴芮率先带头,拥立刘邦为皇帝。
吴芮这个人,有远见,宅心仁厚,在治理地方的时候,施行仁政,深受百姓敬爱,朝中大臣提起他,也是赞口不绝,他跟彭越,英布这些莽夫们不同,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人,在他逝世之后,他的儿子吴臣便继承了爵位。
看到面前的吴臣瑟瑟发抖,刘邦还是没有动手,将他拽了起来,“先前英布谋反,你不顾与他的亲情,举兵出击,这就已经证明了,你并非是韩信,彭越,英布那样的乱贼...你放心的回长沙国吧,好好治理长沙国,不要给你阿父丢人!”
“唯!”
长沙王急着离开了,而其他诸侯王却没有走,毕竟他们也不用担心刘邦会不会忽然翻脸砍脑袋。
难得,刘氏宗亲都聚在一起,刘邦特意召开了一个庞大的宴会,宴请这些亲戚,连一些看重的大臣,也被他叫了过来。
此刻的刘邦,看起来非常的开心,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担忧的事情。异姓诸侯王基本铲除,刘氏的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好兄弟们也都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他已经没有什么顾虑的了。
唯一让他有些放心不下的,就只有太子刘盈了。
在宴席上,刘盈几次起身,想让楚王等人坐在自己的位置,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可这样的态度,却让刘邦非常的不满。
“二哥,你还让不让人吃肉了?仲父刚咬了一口肉,你就要把人请上去,实在不行,等我们吃完了你再请呗?”
刘长大大咧咧的叫道。
刘盈尴尬的笑着,这才坐了下来。
刘氏众人乐呵呵的,唯独皇后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开心,她的眼神一一扫过这些诸侯王,心里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此刻的刘长,却贴在张敖的身边,声泪俱下。
“姐丈啊,想到唐国百姓还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这连吃饭都没胃口啊...”
张敖黑着脸,我现在连诸侯王都不是,这样你都不放过?
“并非不愿相助,只是没有什么财力...”
“偃告诉我说,你们在上党有两千多只羊。”
“嗯,我拿出一半,赠与唐国...”
“多谢姐丈!姐丈之仁义,我唐国百姓是不会忘记的!”
刘长坑完了张敖,急忙开始在宴会里寻找其他的受害者,这些时日里,这厮以唐国百姓为幌子,还真要来了不少东西,连张苍都看呆了:公子这种乞讨式治国的策略,老夫闻所未闻,真是千古奇才啊!
忽然,刘长看到了当初封王仪式上的宗正,刘缠。
就在刘长继续贯彻自己的治国策略的时候,刘邦已经开心的唱起了歌,刘长迟疑了片刻,还是决定离开,治国什么时候都可以治,大可不必忍受这个!
诸侯王们还是离开了,来的快,走的也快。
而最让人惋惜的,是张苍也离开了。
对于刘长乞讨般的行为,张苍语重心长的说道:“继续!”
送走了张苍,刘长疯玩了几天,就被逮进了熟悉的天禄阁内。
盖公正在上课,刘长却是耷拉着头,几乎睡着,前几天玩的太疯狂了,到现在还累着呢。
“长!”
盖公生气的叫醒了他,“不过数日,就养出儒家的坏习惯了吗?”
“并非如此...弟子想起苦难的唐国百姓,夜不能寐....”
就在下课的时候,刘如意忽然站起身来,快步走到了盖公的面前,跪下来行礼。
盖公的脸色也很庄重,迟疑了片刻,取出了几本书,递给了他。
刘长茫然的看着一切,幸灾乐祸的问道:“他犯了啥事?”
“你不知道吗?三哥明日就要走了....”
刘长脸上的笑意顿时消失,“去哪儿?”
“赵国啊...前几天的宴席你不是也在嘛...阿父当时就说了呀。”
“哦,那天我去读书去了,走得早。”
在拜谢完老师后,刘如意看向了弟弟们。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舍,“我明日一大早就要出发了,要前往赵国...唉,前几天,我还那么开心,如今真的要走了,我却很是不舍....若是我先前有什么做的不对的时候,有得罪你们的地方,还望恕罪。”
刘如意说着,还真就俯身向弟弟们行礼,弟弟们哪里敢受兄长之礼,急忙躲开,连称不敢。
“有你这么道歉的吗?怎么也得跪下来磕几个头再走啊。”
刘长一脸不屑的说道。
刘如意罕见的没有发火,也没有继续跟刘长吵架,他笑着走到了刘长的面前,解下了佩剑,“来,你不是很想要这把剑吗?我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就把这剑给你,你若是想我了,便可以....”
“谁会想你!你走了,我别提多开心啦!”
刘长勃然大怒,一把推开了刘如意的剑,怒气冲冲的离开了。
刘如意看着他远去,也没有说什么,跟其他几个兄弟们告别。
“兄长,还望保重身体,遇到大事,还需要即使跟长安汇报,跟群贤商讨,不可自作主张...”
刘恒认真的说着,又提醒道:“赵国遭遇了大乱,兄长切不可急功近利,最好是能缓上数年,等到赵国恢复,再做大事,像修建道路,加固城池虽然都是好事,可若是急着去做,就会变成坏事....”
“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兄长!我...我舍不得你。”
刘恢流着泪,抓着如意的手,依依不舍的说着。
“无碍,你的封地,离我很近啊,等过上几年,我们可以一同狩猎。”
刘如意送别了几个弟弟,回到殿内,刘盈却是在等着他,刘盈看起来不是很开心,绷着脸。
刘如意苦笑着说道:“兄长,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是,我迟早都要去封国的...”
“记得给我写信...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记得告诉我。”
刘盈没有再劝说什么,只是认真的交代着。
刘如意给了兄长一个亲切的拥抱,刘盈又交代了很多,直到夜晚,这才离去,不打扰如意休息。
次日,刘如意一大早就做好了准备,在近侍们的陪同下,要上车离开长安。
如意刚来到了马车身边,就看到马车边站着一个幼小的身影。
刘如意一愣,走到他的面前,弯下腰下来,看着他,笑着问道:“你来送我?”
刘长抬起头来,脸上带着泪痕。
“哥,能不能别走?”
ps:中午打了个盹,梦到自己这本书三万均订拿到了大神约,给我笑醒了,含笑九泉了属于是。
家父汉高祖 第105章 曹贼
刘如意离开之后,皇宫内也逐渐变得无趣。
刘长除却跟盖公练习剑法之外,其余时日都是混迹在长安街头。
自从傅宽回来之后,傅精这一帮人,再也没有上过街了,一时之内,刘长痛失敌手,放眼望去,整个长安,再无对手,甚是寂寞。
“冲!”
刘长站在小战车之上,小手一挥,夏侯灶驾着那辆小战车便冲了出去,众人在身后狂奔,刘长高高的仰起头来,战车所经过之地,老弱病残没有不害怕的,底层百姓没有不躲开的,倒也算是一往无前,再无对手。
其实,百姓们倒也不是害怕刘长,刘长这帮人无恶不作,可就是不欺负百姓,还常常给他们送去东西,七公子的名头在民间很是响亮,深得百姓喜爱,他们就是害怕那个驾车的,驾车的那小娃娃人不错,如果不驾车那就更好了。
这让刘长倒是体会了一把夏侯婴在万军之中撞出一条血路的感觉,一往无前,无人可挡。
这就是为什么刘长总是让夏侯灶来驾车的原因了,没别的,就是为了吓唬人。
刘长站在小战车上,吹着风,别说有多得意了。
夏侯灶的技术也算是大有进步,据说,他阿父送了他一辆真正的战车,亲自教了他三天,第四天,夏侯将军一怒之下就把那辆战车给砸了。
就在刘长得意洋洋的时候,迎面忽然出现了一行人马,对方也是坐着战车,前后甲士开道,还有骑士来往,威风凛凛。
“靠边停!停!”
刘长大叫着,夏侯灶惊恐的勒马,一个急转身,战车顿时侧翻,刘长再一次飞了出去,正好摔在那战车之前。好在无论是夏侯灶,还是刘长,甚至是长安百姓,都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刘长双手护着头,滚了几圈,便跳了起来,啥事也没有,至于夏侯灶,早在他发现自己控制不住战车的时候就跳下战车了。
“你身为御者,怎么能丢下主君自己跳车呢?!”
刘长坐在地上,对着夏侯灶大骂。
“就你这样的,战场没死在敌人手里,也要被自己主君给斩首!”
夏侯灶委屈的看着他,“我已经有三次没有摔着自己了...”
“废话!摔的是我!”
两人正大叫着,那行人马却忽然停了下来。
战车上的男人冷酷的看着他们俩,刘长这才注意到这个人,此人身材敦实,虽不高大,却孔武有力,脸上有数道伤疤,看起来有些骇人,可刘长却不怕,摆出了祖传箕坐,抬起头来,大大咧咧的看着他,“你看什么看?!”
那人看着左右,问道:“城内纵车,该当何罪?”
“撞人者黥,笞,未撞人耐,髡。”
刘长嗤笑着,“耐?你看看,我有胡须吗?”,他左右转着头,给对方看自己白白嫩嫩的脸。
“年不满十五,该如何?”
“罚其父!”
刘长更开心了,“好啊,好啊,你有本事,便去耐我父之须!”
那人打量了刘长片刻,方才下令道:“抓起来!”
甲士们直接冲了上去,刘长这才叫道:“家父汉帝,我乃唐王,谁敢抓我?!”
奈何,这些甲士完全没有迟疑,直接就将刘长提了起来,群贤看到大王被抓,哇哇大叫就要冲过来,可是当那男人冷冷看向他们的时候,他们即刻就怂了,顿时作鸟兽散,刘长看着这帮不讲义气的家伙们,气的破口大骂:“你们给我等着!我非髡了尔等之发!”
刘长就这么被抓了起来,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缓缓行驶而去。
刘长被一个骑士横腰抱着,就走在马车的身边。
“这位将军,一看您便是治军甚严,功名赫赫的名将,您贵姓啊?我可以跟阿母提一下,我阿母甚是爱我,她肯定会很赏识将军您的。”
“哎,将军您这胡须真好看啊,是怎么留的?”
这将军压根就没有理会呱噪的刘长,看都没有看他一眼,马车在皇宫门口停下来,那将军下了车,便从骑士手里接过刘长,将他夹着,大摇大摆的就走进了皇宫。
刘长回过很多次皇宫,有被抓进去过,有走进去,跑进去,骑着栾布的肩膀进去等等,可被人夹着进去,这还是第一次。这将军夹着刘长,一路来到了宣室殿,大老远的,就看到刘邦笑呵呵的出来迎接。
看到这待遇,刘长顿时觉得不妙。
“哈哈哈!来了啊!”
刘邦大笑着,正要拉这位将军的手,就看到了被他夹着的刘长,笑容顿时凝固。
“陛下!律法既然制定,无论是陛下您,还是诸公子,都应当遵守,若是皇室不遵从汉律,那如何要让天下人都来遵守呢?”
将军指着跪坐在一旁的刘长,对着刘邦便是大声的吆喝。
刘邦居然也没有生气,满脸堆笑,点着头。
刘长也知道了这位将军的身份,齐国相曹参,大汉开国第二功臣,战绩排行第一的猛将,杀人如麻,别人打仗是不给对方留退路,这位打仗是不给自己留退路,他治军甚严,深受将士之敬爱,他不是韩信这种用兵如神的,是那种可以让将士们跟随他战斗到最后的。
其他人统帅士卒,伤亡两三成,全军崩溃,他打仗,死了八九成,其余人的还在跟着他冲锋,他的功绩第一就是这么来的。
“朕一定好好管教这竖子,君放心吧!”
刘邦瞪了刘长一眼,骂道:“还不出去!晚点再收拾你!”
刘长急急忙忙的逃了出去,殿内只留下刘邦跟曹参两人商讨大事。
面对这样软硬不吃,武力爆表的莽夫,刘长决定不跟他一般见识,反正他是齐国相,在长安也待不了几天。
当他返回椒房殿的时候,吕后正准备出门。
“怎么回来的那么早?”
“路上遇到曹国相,非要送我回来,我连番推辞,他也不听,非常的热情,我也不好拒绝长辈的好意,就让他抱着我回来了...”
“他在宣室殿?”
吕后急匆匆的出了门,看起来,她也要去拜见这位国相,刘长顿时觉得大事不妙,这椒房殿也瞬间变得不再安全,他急忙前往天禄阁内避难。
今天不是上课的时间,盖公正在读书,看到刘长忽然前来,有些惊讶,却也没问什么,低着头看书。
刘长看了会书,便不由得抱怨了起来。
“师傅啊,我今天被欺负了...也就是我年幼,他才能如此欺我,你不知,那人有多可恶,他不只侮辱了我,他还羞辱了您,说了很多黄老之坏话...”
就在刘长疯狂抱怨的时候,盖公忽然抬起头来,笑着站起身。
刘长猛地回头,来人正是曹参,他恭恭敬敬的朝着盖公行礼,“多日不见,您无恙?”
“那个叫傅精的,实在是罪大恶极,我还是亲自去找他算账吧!师傅,我先走了啊。”
刘长正要冲出去,却被曹参一把抓着。
“盖公是你的老师啊?”
“哈哈哈,曹相啊,真巧啊,又遇到你了,我们俩还真是有缘啊。”
刘长怎么也没想到,当初盖公说曹参跟自己请教治国的策略,原来真的不是在吹牛,他跟曹参的关系很密切,当初他在齐国隐居,是曹参将他请出来,跟他询问治国的策略,后来,又把他举荐到刘邦这里,让他为诸皇子们上课。
两人多年未见,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曹参对盖公非常的尊敬,盖公亦然。
刘长坐立不安,只想早点逃离这个鬼地方。
“当初您在齐国的时候,门徒众多,没想到,陛下会让您来教导皇子,陛下真有识人之明...不过,这位公子嘛...实在不似黄老之徒。”
“哦,他先前是跟着儒家读书,因此如此。”
“这次返回长安,何日回去啊?”
刘长急忙看向了曹参,您老人家什么时候走啊?走的时候一定给您送一只舅父家的羊,老好吃了。
曹参摇了摇头,“这次来,是要接替樊哙担任相国,以后就再也不走了。”
刘长脸色一黑,眼里满是绝望。
ps:啊,居然没看到,感谢sea夕的盟主!
家父汉高祖 第106章 壮则有变
“师傅,我想要去封国了。”
“大唐百姓正在受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我却在这里享乐,唉,我这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何况,如今的长安,小人当道,蛊惑众人,似我等忠义良顺之人,已经没有了活路。”
刘长感慨着世事无常,韩信瞥着他,“又被曹参给揍了?”
“对啊!师傅!这人也太凶残了,抓住就打,阿父阿母还都站在他那边,连盖公都是...我命苦啊,现在连上街都不敢了,舅父还宴请他,给他送了很多礼...这长安,我是待不下去了。”
听到刘长的抱怨,韩信轻轻一笑,心里甚是舒畅。
“这样也好,你也该长大了,以后安心做大事,不可再胡闹!”
刘长一脸的无奈,韩信继续讲课,韩信总是以最基础的兵法来教导他,同时以天下的猛将们举例,从项羽,到曹参,甚至是樊哙,韩信都很精通他们的战术,在讲完一些基础内容之后,韩信也会讲一讲如今的形势。
“你的封国,如今没有了最富裕的两河之地,却又多了代,能帮你分担防线的只有燕国。”
“燕国疲敝,不堪大任。”
“想以如今的唐国来击败匈奴,那是痴人说梦。”
“啊?合着我去唐国就是为了挨匈奴的打?”
韩信摇着头,认真的说道:“要与匈奴作战,有三点是最重要的,马,粮,弓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