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就不能做点事吗??
张苍长叹了一声,“我知道你的想法,老夫并非是不愿意帮你,只是这事情太多了,难度极大,老夫就是再快,也不可能在段时日就完成啊,几千官员的任命,这又不是种菜,挖个坑就往下埋...都是要认真考虑的...”
“那张相能否给我一个具体的时限?”
“六个月。”
晁错脸色一沉,还是有点太长了。
“就不能再快些吗?”
“那可是数千人啊,这还不够快吗?!你是想要逼死我这个老人吗?!”
张苍愤怒的训斥道,晁错顿时说不出话来。
“十天~~~”
忽然从外传出一个响亮的声音,晁错大惊,转过头来,刘长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府内,张府的仆人有些为难的跟在他的身后,每次都是如此,根本不给人禀告的机会....
张苍问道:“十个月?那也行。”
“我是说十天,没说十个月。”
刘长大大咧咧的坐在了张苍的身边,晁错急忙拜见,刘长挥挥手,让晁错坐下来。
张苍黑着脸,“你这是什么意思?十天??数千官员??就是萧相爬出来都未必能做到,你这是想换官员还是想换国相?!”
连晁错也有点看不下去了,提醒道:“陛下,所涉及的官员众多,确实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好的,要将他们调整到各地,光是刺史的安排,就起码需要一个月吧...”
刘长不为所动,“十天。”
张苍大怒,“做不到!若是如此,我就上书请辞!”
刘长笑呵呵的说道:“师父,你能瞒得住别人,却瞒不过我,这些年里,您每天来办事的时间不曾超过半个时辰,有些时候干脆连着几天都不来,可就是这样,都没有耽误任何事情,我知道您的实力,而且,您自己想想,若是您要六个月的时日来操办这件事,那我肯定会派人来催促,说不定每天都会来看看您的进程,这样一来,您可以真正休息的时日加起来估计也没两个月,倒不如,您用十天办好这件事,我给您休两个月的假,让您老人家安心在家,如何啊?”
张苍一愣,“十天还是有点太短了,一个月吧。”
晁错正准备为张苍解释,听到他这句话,眼里闪过一丝茫然,刚才不还信誓旦旦的说六个月吗??
刘长摇摇头,看了一眼晁错,偷偷在张苍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
张苍大喜,“当真??他真的要...群臣会同意吗?”
“哪管他们同不同意,反正那之后您就可以轻松下来了,如何?”
张苍笑了起来,“既然你都这么说了,为了大汉天下,我就豁出这把老骨头了,这样吧,你给我七天,然后给我休假三个月!”
“一言为定!”
两人当即完成了约定,晁错却瞠目结舌,六个月就变成了七天??您这平日里划水是不是有点太严重了???
还有,方才陛下说的是什么事啊??
可张苍和刘长都不愿意再谈论什么,张苍更是直接叫人将自己扶进书房,拿出了纸笔,就开始书写了起来。
刘长拍了拍晁错的肩膀,“还是年轻啊,要是今天我没来,你这事,就能拖到六个月之后了。”
“陛下,张..相这也太...”
晁错的神色变得莫名的悲愤。
要不是顾忌陛下和张苍的师徒关系,他真的就要开骂了。
刘长却摇着头,“不要怪老师。”
“我的师父年纪大了,非常大,无论他现在有多健康,将这么多事丢给一个老人去办,都是不妥当的,其实,我也想让他少做点事,健健康康的,开开心心的度过晚年....但是,整个庙堂,却已经找不出比他更加合适的人选了...萧相后有曹相,曹相后有王相,有陈相和周相,可如今,朕的身边就只有这位张相...不知张相之后,还有什么人能接替他的位置...在这数十年内,人才辈出,遍地英杰,可惜啊,难有继承者,能继承张相衣钵为朕左右的人,在哪里呢?”
听到刘长的感慨,晁错下意识的就想回答,在这里!
可是想起方才张苍的话,他却忍住了,若是他来操办这件事,别说七天,就是七个月也未必能完成,这可不是轻易能做到的事情,而且任免的人是要为被任免的官员负责的,当初赵禹犯了事,晁错也被削了食邑,济阴郡守犯了事,委任他的张不疑远在夏国,同样被削食邑,而一次性委任这么多人,其中但凡出几个奸贼,那基本就是爵位都没了。
丢了爵位也还好,主要就是怕用人不利,导致政务混乱,影响到了大事,那才是最要命的。
反正他是达不到张苍这个水准的,甚至连一半都达不到。
看着面前脸色大变的晁错,刘长笑了笑,再次拍着他的肩膀,“并非对你而说,只是有所感悟罢了。”
刘长离开了相府,而晁错也回到了自家府邸。
晁错看起来有些烦闷,跟出府时的那种得意截然不同。
张汤坐在一旁,狐疑的看着自家老师,“师父,出了什么情况?难道张相没有答应您吗?”
“答应了...”
晁错说着,忽然问道:“汤,你觉得我如何啊?”
“啊...老师谋略超群,一心为国,刚正不阿...”
“那你觉得我跟张相比起来如何呢?”
张汤沉默了片刻,方才回答道:“远不如矣。”
晁错并没有生气,“算你诚实...我并非是智慧不如他,只是资历远远不如他,他经历的事情太多,在底层磨砺多年,在秦国时就开始担任官职了...我自然是比不上他的,汤啊,原先我答应吴王,事成后请辞,只是权宜之策....可是现在看来,我还是得上书请辞了,我想要去地方担任郡守。”
张汤大吃一惊,“老师要去地方当郡守??这是为什么啊?”
“我这些年里,一直都是在庙堂,当初去了南越,也是足不出户,从来不曾真正独自治理过一方...因此,办事是我最薄弱的地方,我还年轻,我可以去学,可以去积累经验...而你就很幸运了,因为我已经知道,该如何教导出一个合格的能臣了...明日起,你就到乡中为吏...不许用我的名号,不许用你阿父的名号,自己去闯...等你靠着自己当上县官的时候,我再继续教你更多的学问。”
张汤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了,可出自对老师的信任,他还是点头答应,随即又问道:“老师,我这个年纪...也能为吏吗?”
“呵,你刚来跟随我的时候,就已经能轻易为你阿父整理文书了,如今的年纪,为什么不能为小吏呢?”
“安心去做!”
“唯。”
尚且不知自己会走向全新道路的张汤,此刻对着晁错行礼,接受了老师的安排。
......
“事情既然成功了,那诸王也都该告退了...我倒是想留在这里,但是吧,南越国诸事繁忙,而且我年纪也大了,实在不想客死他处,虽说南越并非我的故乡,但是我半辈子都是活在南越,也想要死在那里...”
赵佗有气无力的说着,刘长却忍不住的冷哼。
你这糟老头,你二十年前就是这么给我说的!
如今我都长出几根白头发了,你还是那个样子,一点都没有变,我还能相信你的话??
“好吧,既然南越王想要离开,那我也不能拦住,但是这金矿的事情,回去之后还是....”
就在两人在厚德殿内密谋的时候,一个小小的身影忽然闯了进来。
“阿父!
!”
小公主一熘烟的跑进来,直接扑进了刘长的怀里,赵佗脸上那轻轻的笑容在那一刻顿时僵硬,他直勾勾的看着刘长怀里的女孩,整个人在一瞬间就僵住了。
“禾...禾??”
赵佗喃喃着,不知不觉,脸上便出现了两道泪痕。
面前这个娇小的身影,在一瞬间与他记忆里的身影重叠,模样,声音,一切都在迅速的重叠,就是这张脸,就是这个声音,赵佗此刻只是呆愣的看着那身影,他似乎想说点什么,而整个人都不由得微微颤抖,愣是说不出半个字。
刘长自然是注意到了赵佗的异常,他开口说道:“这是我的女儿,姈...不是你的女儿。”
刘姈抬起头来,好奇的看着面前这个老爷爷。
忽然,她钻出了刘长的怀里,走到了老人的面前,轻轻擦掉了他的眼泪,低声询问道:“您也被你阿母给揍了吗?”
赵佗忽然笑了起来,他咧嘴笑着,眼泪却不断的流着。
“是啊...你也常常...被你阿母揍吗?”
“对啊,我阿父对我很好,就是阿母,老是想要揍我,我都不敢去她那边,这几天阿父都不许我过来,让我待在山羊大父那边,山羊大父也有点忙,就又让我去大哥那边...唉,也不知这些大人在闹什么,就是不让我来皇宫...你也别哭了,往后你阿母若是揍你,你也可以跑去找你阿父呀!”
“嗯...嗯...”
赵佗点着头,摸索着自己的衣袖,想要拿出点好吃的,却怎么也找不到。
他抬起头来,看向了刘长,“陛下...我这腿脚不便,来回极为不易,我想,还是在长安多待些时日较好...”
“呵,南越王不是有要事吗?诸事繁忙,怎么能待在长安呢?”
“现已分权,诸侯王在不在都无碍,而且,我年纪大了,国事本来也不是我在治理...我还是留下来吧。”
刘长撇了撇嘴,却没有多说什么。
赵佗乐呵呵的看着面前的小刘姈,详细的问起了她的爱好,询问她所喜欢的游戏,越听越是感慨,太像了,不,这简直是一模一样...当然,对刘姈口中的山羊大父,赵佗还是有些不满的,这是什么人啊,居然敢让自家的公主喊他为大父?这是压根不将自己放在眼里,有时日定要与他碰上一碰!
诸侯王们开始分批次的离开了,最先离开的就是河西王。
因为河西此刻正在与外羌作战,作为君王,他不能在战时离开太久,得赶紧回去统筹大局。
其余诸王也正在做准备,想着要各自返回自己的领地,不少人都对刘长极为不舍,私下里拜见了几次。
燕王,齐王随后也离开了长安。
等到赵王准备起身的时候,一行人终于赶到了长安地界。
甲士们远远的就看到了两架五马之车,甲士们急忙禀告,吕产最先得到了消息,急忙带着人前往。
这一行人,不,是两行人,此刻正在并列前进,两伙人看向彼此的眼神都有些不善,似乎在速度上开始较劲,都不愿意落在对方的身后。
而吕产一眼就认出了他们的身份。
北庭王刘卬,西庭王刘启。
家父汉高祖 第706章 沉稳如水
仲父!」「仲父!!」
两个竖子站在刘长的面前,附身行礼,彼此还用肩膀碰了一下,刘长揉了揉额头,这两个竖子原先一同长大,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两国的关系影响了他们的私交,毕竟隔着太近,就容易发生各种矛盾,而这两个竖子又是宗室里有名的铁头娃,彼此都不肯忍让,当初夏侯灶与柴奇的争斗引发两国的矛盾后,他们就一直斗到了现在。
「已经祭拜过孝仁皇帝了?」
「祭拜过了。」「衣裳也披上去了。」
两人一前一后的说着,刘长点点头,示意他们坐下来,两人小心翼翼的跪坐在了刘长的面前
「你们来的稍微晚了些,诸王大多都已经回去了,还有少数几佰不曾离开的。」「仲父,道路遥远,我们得知情况后就全力赶路....」刘卬急忙解释道。
「我知道,我还以为你们半年后才能赶到呢,所以诸王之盟也没有等你们。」「诸王之盟?」
这两人都有些迷茫,这一路上就光是竞速和赶路了,一路上都在上演速度与激情,完全不知道长安里所发生的情况。刘长轻轻抚摸着胡须,肃穆的说道:「是啊,诸王会盟,我与诸王召开了一次会议,诸王们都觉得,地动山摇,旱涝交加,这是上天给与的启示,需要将两位诸侯王杀了祭天,如此能得百年之天平...」(10)
刘卬顿时吓得跳了起来,很有自知之明的大叫道:「仲父不要啊!!」
刘启面无表情的瞥了他一眼,「仲父,莫要再吓唬这傻子了,诸王会盟都说了什么?」刘卬这才反应过来,也不敢怪罪刘长,只能是愤愤不平的瞪了刘启一眼,再次坐下来,刘长笑了笑,「很简单...分权之事,不过,你们不必担心,分权之事,暂且还落不到你们头上,你们也没啥可以分的权力,你们两国的百姓加起来还没人家一个大点的县人口多呢...不必担心这个,会有人为你们解释的。」7
两人都点了点头,刘启长叹了一声,「只是没能再见伯父最后一面……」「在西边好好干,做的好了,就足以让你伯父欣慰了....」
刘卬认真的说道:「仲父放心吧!我定然会好好治理国家,不使伯父失望!」「说的好!你们什么时候走?」
「啊?仲父,我们才刚来啊....」
「哦,那就在长安里拜见一下亲人们吧,太后那边,太子那边,都去待几天……出去吧!」刘长轰走了两位不成器的犹子,随即继续看起了面前的奏表,这奏表来自于张苍,要说还是得这位国相,刘长觉得,在办事效率上,这位国相已经超过了萧相,在全能性上比起萧何可能要差一点,但是只论效率,这位当朝大数学家,将数学与治国相结合的计相,压根就是无敌的存在,他只用了几天,就拿出了一封地方官员的任免名单。
按着各地的情况,所需,官员的政绩,能力,地位,以及他们的户籍地,联姻情况等信息,对各地的官员们进行了一次大轮换,甚至还提前标注了他们往后可以轮换的其他郡国,刘长看了都要摇头。
何其恐怖的效率啊,若是平日里能用生孩子的态度来对待国事,大汉何愁不兴啊?现在老爷子正在拟定各地刺史的名单,估计也用不了几天。刘长感慨万千。
而那两位诸侯王此刻正在四处拜见,他们第一站就是去拜访太后。
吕后看着忽然出现在面前的两个小家伙,呆愣了一下,方才想起他们来…如今家族愈发的庞大,人是越来越多,有些时候,吕后不再能像从前那般清楚的想起每一个子弟了,吕后对他们的态度倒是不错,让他们坐在自己的身边,为自己讲述西北的情况,两人争先恐后的说起了自己的成就,当然,论成就,刘
启还是要更猛一些。
前期还是两人争先恐后的说,可接下来,就变成了刘启表功,刘卬尴尬的静坐。吕后轻笑着,「这么说来,西北二国,发展的都还不错…」
「当初,我曾听人说起,那边几乎没什么城池,甚至没有道路,人烟稀少,没有耕地...没想到啊,你们两个却将那边给治理好了,不错,尤其是你,叩…你倒是有些才能,启通过与身毒之往来,迅速发展,这在我意料之中,并不意外,你与身毒并不接壤,还能让北庭发展起来,成为如今重要的棉花供应之地,我很欣慰。」
刘卬大喜,急忙拜谢。
「这样吧,你立下这样的功劳,我不能不赏赐你,稍后你就去找王恬启,让他送你一批物资,还有些人...你都可以放心去用。」
「喏!!」
刘卬得意的看向了一旁的刘启,刘启有些期待的看向了老太太,连这个傻子都有赏赐,我也不能落下吧?
老太太却有些生气,瞪着他,「你看什么?!长整日念叨着你是宗室里最成器的,难道还需要我这个老妪来帮衬吗?!」8「孙儿定然全力为之...」
两人从长乐宫走出来,刘叩颇为开心,「大母似乎有些不同了,过去看着就吓人,现在是愈发的温和慈祥了,还这般赏赐我!」
刘启也是点点头,「走吧,去太子府。」
当初,刘祥,刘印,刘启,刘贤,以及刘安这五个人在长安里肆意胡闹,人称五不贤王,如今,这些人都已经成长为了合格的竖才,刘祥在河西国讨伐外芜,刘安坐镇在长安,刘卬和刘启大治西北,刘贤在不毛之地搬石头...大家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当他们来到太子府邸的时候,刚入门,就被一个竖子给拦住了。「两位仲父!!不知是何地之郡守?」
站在他们面前的乃是一个小娃娃,这娃娃的模样看起来颇为眼熟。两人一愣,刘卬笑着回答道:「我是北庭郡守,这是西庭郡守,你有何事啊?」刘赐一愣,他再次打量着面前这两位的穿着,西庭?北庭??他顿时惊醒,「原来是两位兄长!!」
刘启和刘卬一愣,刘启问道:「你就是仲父的第四子?」
「其实是第三子...不过大哥说第四就是第四了,今日能见到两位兄长,我实在是万分激动啊,真想设宴来款待两位兄长,但是两位兄长有所不知啊,我夏国那是……」
当刘赐开始说起自家的惨况,说的深情并茂,楚楚可怜的时候。。白
这两位诸侯王彻底懵了。
刘卬抿了抿嘴,「我当上北庭王后,头次遇到有人跟我要援助的……」
「能跟我们这两个国家要援助,看得出,你也是确实是走投无路了.....」「这样吧,我派人给你送八十只羊....」3「赐!!不许胡闹!!」
刘安大声的说着,刘赐顿时缩起了脖子,刘安激动的朝着两位兄弟走过去,那两人也是急忙上前,三人终于相见,眼眶都有些泛红。(2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相见是那么的困难,往日的朋友,想要再次聚一次,比登天还要难,因此他们对离别相见看的极重,「你们终于来了啊…我一直都在想,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来看看我...」
刘安此刻真情流露,刘卬也是忍不住说道:「我还以为你会摆出太子的架势,让我们去拜见呢。」
「还是跟从前一样啊…...不像某的人,当了大王就已经忘记了过去的交情。」刘启颇为恼怒,「是你先与我作对,驱赶我的人...」
「你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我这里??部落都已经归顺我了,你半路把人家带回自己那边去,这算什么?!」
「你又不必去面对身毒
人,我比你更需要人手!」
两人顿时争吵了起来,刘安摇着头,一手抓住一人的手,「好了,莫要争吵,进屋!」三人一同走进内屋刘启还在抱怨着:「你三面都是自己人,我强大了,你就能过的安稳,何必来跟我争夺呢,你要那么多人干什么,想去谋反吗?!」
当他们走进内屋的时候,刘启的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内屋内还坐着一个人,此刻正阴晴不定的盯着刘启,眼里闪过一丝寒意。刘启只觉得腿一软。
「阿父...您没走...您来了...您在这...」坐在内屋里的人正是刘启的阿父刘恒。
刘启本以为,阿父早已离开了长安,毕竟,吴国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就算没走,又怎么会出现在太子府内呢?
他想不明白,而刘恒却冷冷说道:「许久不见,倒是长脾气了,指责自己的兄弟谋反……怎么,打算带着人来为国讨逆吗?」
「儿不敢。」刘启急忙跪坐在地上。「向卬道歉!」
「喏!!」
刘启连忙看向了刘印,「是我的过错,我不该派人去抢夺部落,不该对你无礼,请恕罪。」他说的很坦然,甚至没有半点的委屈和悲愤,刘叩苦笑着看向了刘恒,「仲父,我们只是闹着玩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两国不合,这就是大事!」
「你们俩便闹得如此不合,那底层之民又该如何?我这些年只顾着治理吴国,疏忽管教,使你这般顽劣...」
刘恒是个很严肃的人,他就是什么都不说的时候,看起来也相当的严肃,让人不敢轻视他,只有在巡视地方的时候,他才会表现的很和气,世人都说吴王颇为古怪,他对待那些上位的人,通常都是很冷漠,很严肃,而对待下位的人,却很温和,很慈祥....说的难听点,就是轻贤人而亲小人,当然,也没有人敢这么说,在推崇个性的大汉,吴国的作风并不会让众人觉得不妥,反而是更加尊敬他,有仁王之名。
而刘启没能继承到阿父的这一点,他只学会了严肃,平常板着脸,还是挺唬人的。刘安只好出面劝说:「仲父,我们几个都是自幼一同长大,您放心吧,就算有误会,只要说明白了,就不会有什么矛盾的…」
刘恒冷哼了一身,瞪了刘启一眼,「都是当阿父的人了,却还是这般性子,稍后来见我!!」
说完,刘恒就离开了这里。
刘启擦了擦汗水「不曾想啊,相隔这么多年,再次见到阿父,居然会是如此…阿父怎么会在这里啊?」
刘安摇着头,「来找我商谈一些大事,这件事目前还不能对外说,但是你很快就会知道了。」
「是好事吗?」
刘安苦笑了起来,「是好事……但是吧,想起我国积的这些华服和马车,又未必是个好事…
总体来说,大概还是好事吧。」
刘卬都听迷糊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三人相见,分外热情,关上了门,就畅谈了起来,刘启是再也不敢跟刘卬争吵了,哪怕刘卬找茬,他都是笑脸相迎,完全不给机会。
「诸王会盟的事情听说了吧?要改制了,很多国臣都非常的不满,原先还是太尉,忽然就沦落到郡尉...你们还不知?来,我与你们说说啊....」
猜你喜欢